


所属成套资源:冀教版数学五上教学设计全套
冀教版五年级上册相遇问题精品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冀教版五年级上册相遇问题精品教案,共6页。
【同步配套】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相遇问题 冀教版教学内容:相遇问题教学目标:1、理解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会解决简单的“相遇”问题,会进行一般的三步混合运算,能对问题中的数学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分析、推理能力及探索创新、合作学习的意识。2、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自主解决相遇问题和一般三步混合运算的过程。3、通过本节内容和实际相结合的教学,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增强数学应用意识。情感目标: 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获得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教学重点: 理解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会解决简单的“相遇”问题,会进行一般的三步混合运算。教学难点: 理解相遇问题中求相遇时间的解决方法。教学方法:利用生活中实际事例来分解教学难点。教学课型:新授课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复习引入师:为之前所学内容的复习。算一算下面每一组式中两道题,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点一名同学回答问题)趣味导入:师:行程问题新知讲解:师:想一想: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同事从北京和郑州相对开出,经过4小时相遇。北京和郑州相距多少千米?(让学生自由讨论时间) ①客车速度×相遇时间+货车速度×相遇时间=两地距离 92×4+80×4=368+320=688(千米)答:北京和郑州相距688千米 ②(客车速度+货车速度)×相遇时间=两地距离(92+80)×4=172×4=688(千米)答:北京和郑州相距688千米 师:一辆卡车和一辆小轿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出发,经过几小时两车相遇?(让学生自由讨论时间,主要是计算方法的讨论。)如果学生回答的不全,及时补充。师: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什么?1、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2、如果有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课堂练习师:试一试,甲、乙两列火车分别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行88千米,乙车每小时行92千米,5小时后相遇。两地相距多少千米?(让学生自由讨论时间,主要是计算方法的讨论。)如果学生回答的不全,及时补充。方法一:总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88+92)×5=180×5=900(千米)答:两地相距900千米方法二:总路程=甲车速度×相遇时间+乙车速度×相遇时间88×5+92×5=440+460=900(千米)答:两地相距900千米 课后小结师:归纳总结:1、 总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时间=两地距离÷两车速度和2、混合运算中,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作业布置完成课后“练一练”第1、2、3、4、5题。教学反思在这节课的学习与探究中,我利用之前学习过的内容来展开复习引入,然后进行新内容的讲解我要立足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结合,引导学生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动手实践解决问题。用清晰明了的语言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体验数学的实用价值。我会告诉学生数学知识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喜欢学习数学,发现数学知识充满着奥秘。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冀教版五年级上册八 方程精品教案及反思,共4页。
这是一份小学五 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优质课教案设计,共4页。
这是一份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除法优秀教学设计,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