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语文第18课《中国石拱桥》精品实用高效教学设计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4778862/0-169335802582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八上语文第18课《中国石拱桥》精品实用高效教学设计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4778862/0-169335802587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八上语文第18课《中国石拱桥》精品实用高效教学设计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4778862/0-169335802591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语文八年级上册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八年级上册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学习目标,作者简介,知识链接,读音释义,题目解读,整体把握,合作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国石拱桥》精品实用高效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在很多年以前,有一个10岁的少年,随着看赛龙舟的人群往前走。前面有一座文德桥,上面站满了人。突然间,文德桥被压塌了,许多人掉在水里。这位少年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发誓长大后当一名桥梁专家,把桥修建得坚固耐用。后来,这位少年果真成长为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并设计了我国第一座现代化大型桥梁——钱塘江大桥;再后来,他又设计了武汉长江大桥。他就是茅以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所写的说明文——《中国石拱桥》。 【学习目标】 1、积累重要词语,理清行文思路。 2、明确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3、把握说明顺序;掌握说明方法并明确其作用;体会说明文语言准确、周密的特点。4、了解我国桥梁建设所取得的光辉成就,激发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 【作者简介】 茅以昇(1896—1989),字唐臣,江苏镇江人。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被誉为“中国桥梁之父”。他主持设计的钱塘江大桥,是我国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铁路公路两用桥;他还参加了新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大桥——武汉长江大桥的建造。晚年,编写了《中国桥梁史》。 【知识链接】 说明文⑴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⑵说明文类型包括: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 ⑶学习说明文要明确说明对象及其特征。⑷说明顺序包括: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⑸说明方法包括: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下定义、画图表。⑹说明文语言具有准确、周密的特征。语言风格或平实或生动。⑺说明文的结构包括:总分总、总分、分总、并列、递进。⑻说明文开头常见作用:引出说明对象、吸引读者、引起下文。⑼常见说明方法及其作用:①举例子:使说明具体、有说服力、通俗易懂。②列数字:从数量上具体准确地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③作比较:突出(强调)事物的特征或事理。④打比方:生动形象地揭示事物的特征或事理。⑤分类别:使说明有条理性(条理清楚)。⑥作诠释:使说明通俗易懂。⑦摹状貌:使说明更具体形象。 ⑧下定义:科学准确地揭示事物的特征或事理。⑨列图表:使说明直观简明(一目了然)。⑩引用:有说服力。 说明文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1)某个词语能否去掉? 不能。①结合句意解释该词,②去掉后与实际情况不符,③该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周密性。 (2)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①明确说明方法,②简单表述,③一般作用,④结合文本分析具体作用(关注上下文、中心句)。 【读音释义】 ①古朴:朴素而有古代的风格。②惟妙惟肖(xiào):这里形容雕刻得十分精妙逼真。肖,相似。③巧妙绝伦:指精巧奇妙到了极点,在同类事物中没有能与之相比的。伦,同类。④匀称(chèn):均匀,比例和谐。⑤交头接耳:彼此在耳朵边低声说话。⑥推崇:十分推重。⑦胜景:优美的风景。 【题目解读】 “中国”限制了对象范围,“石拱”限制了桥的类别。 题目点明说明对象。 【整体把握】 1、作者在介绍中国石拱桥的时候,主要抓住什么特征来说明的? 明确: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 2、作者又是怎样说明中国石拱桥的三个特征的? 明确: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具体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这是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的例子使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具体化,形象化,增强说服力。 3、赵州桥和卢沟桥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明确:卢沟桥是联拱石桥,赵州桥是独拱石桥。 4、理清本文的层次结构,说说本文的结构方式是怎样的? 明确:第一部分(1-2):总述石拱桥的特点。 第二部分(3-9):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取得的光辉成就及原因。 第三部分(10):简述我国当代桥梁事业的飞跃发展。 结构方式:总分总。 【合作探究】 1、本文主要写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为什么开头两段写一般石拱桥的特点? 明确:开头两段写一般石拱桥形式优美和结构坚固的特点,既吸引读者,又为下文写中国石拱桥作铺垫。这是由一般到特殊的逻辑顺序。 2、“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不但”“而且”能否删去?“形式优美”和“结构坚固”能否调整顺序? 明确:“不但”“而且”不能删去,如果删去,它们之间就由递进关系变成了并列关系。 不能调整顺序,先说外观,再说功能,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并且对于桥来说,其实用价值远远重于形式,二者是递进关系。 3、“《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大约”“可能”“有记载的”有什么表达效果? 明确:“大约”“可能”都表示猜测,避免了绝对化。由于所说明的对象距今久远,有些知识作者并不确定,所以只能推测; “有记载的”,使举的例子具有可靠性。 这些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4、赵州桥是如何体现中国石拱桥的一般特点的? 明确:形式优美:初月出云,长虹饮涧。 结构坚固:1300多年,仍保持原来的雄姿。 历史悠久: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 5、赵州桥除了具有中国石拱桥的一般特点外,还有哪些独有的特点?这些独有的特点能否颠倒顺序?为什么? 明确:弓形独拱、拱肩加拱、拱圈拼成、结构匀称。 这4个独有的特点是按从主到次的逻辑顺序介绍的,不能颠倒。 6、“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现在已经1300多年了, 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 “左右”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明确:不能。“左右”表示估计,说明时间不确切,避免了绝对化,如果去掉,与事实不符。“左右”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7、第5段中“这个创造性的设计”指什么?这样设计有什么好处? 明确:“这个创造性的设计”指“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 好处:节约石料,减轻桥身重量;在河水暴涨时增加桥洞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桥身更美观。 8、这段文字引用张嘉贞和张的话各说明了什么? 明确:引用张嘉贞的赞语是说明赵州桥构造奇特。 引用张的赞语是说明赵州桥形式优美。 9、“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主要”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明确:不能删去。因为桥的设计者不止一位,李春只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位,最“主要”是他,删掉就会违背历史事实。“主要”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10、第4、5两段在介绍赵州桥时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明确:第4段:赵州桥的地理位置、建造时间及解放后的修整。(概括) 第5段:首先介绍赵州桥的长度、宽度、设计施工的精巧; 接着从四个方面来说明其特点。(具体) 逻辑顺序:概括→具体。 11、卢沟桥是如何体现中国石拱桥的一般特点的? 明确:形式优美:卢沟晓月、两旁石柱上不同姿态的狮子。 结构坚固:两岸河堤被冲毁,卢沟桥从未出事。 历史悠久:修建于公元1189年到1192年间。 12、卢沟桥除了具有中国石拱桥的一般特点外,还有哪些特征? 明确:①各拱相连,联拱石桥;②千态万状的石刻狮子;③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 13、“桥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几乎”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明确:不能。“几乎”表示程度,意思是“差不多,接近”,强调路面平坦的程度,但又与河面并非完全平行。去掉后与实际情况不符。“几乎”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周密性。 14、第6段最后一句的表达方式是什么?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表达方式:描写;修辞手法:排比、拟人; 作用:使读者对卢沟桥形式优美的特点有具体感受,也使文章富有文彩。 15、第6段是按什么顺序写卢沟桥的? 明确:由整体到局部的逻辑顺序。 16、写马可·波罗十分推崇卢沟桥,是什么意图? 明确:说明“早在13世纪,卢沟桥就闻名世界”;也说明它“美丽”,是“惊人的杰作”。 17、既然赵州桥和卢沟桥都具有中国石拱桥的共同特点,作者为什么不选一个而要选两个呢? 明确:赵州桥和卢沟桥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前者是“独拱”石桥,后者是“联拱”石桥,既有共性也有个性。作者选两个例子可以起到互相对照、互相补充的作用,说明了中国石拱桥形式多样、多彩多姿的特点。 18、第9段开头 “为什么我国的石拱桥会有这样光辉的成就呢?”一句在文中有何作用? 明确:运用设问句,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引出下文的分析。 19、我国石拱桥取得光辉的成就的原因是什么?运用了哪种说明顺序? 明确:(1)首先在于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2)其次我国石拱桥的设计施工有优良传统。 (3)再次我国富有建筑用的各种石料,便于就地取材。 说明顺序:按主要到次要的逻辑顺序。 20、解放后中国石拱桥有哪些新发展?说明了什么? 明确:1961年云南的“长虹大桥”,石拱长达112.5米。“双曲拱桥”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新创造。近几年来,全国造了总长20余万米的这种拱桥,其中最大的一孔长达150米。 这些新发展表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 21、在文中依次找出所写的桥名及建成时间。说说这是按照什么顺序说明的。 明确: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赵州桥: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卢沟桥: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江东桥:修建于800年前。长虹大桥:建于1961年。双曲拱桥:建于新中国成立后。 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说明的。 22、纵观全文,本文在安排说明顺序上有哪些特点? 明确:(1)“石拱桥→中国石拱桥→中国石拱桥的典型代表”是按照由一般到特殊的逻辑顺序;(2)写赵州桥是先概括后具体的顺序;(3)在说明卢沟桥桥梁的结构时,是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4)介绍桥梁历史发展则按时间顺序。 这样写,可以使文章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23、下面各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1)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明确:打比方,把石拱桥的桥洞比作虹,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石拱桥的形状,突出其形式优美的特点。 (2)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 明确:列数字,具体准确地说明了赵州桥的长度和宽度,突出赵州桥“雄伟”的特点。 (3)“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四)全桥结构匀称……”而清晰的印象。”这几句共同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分类别。分类说明,条理清楚,使读者对赵州桥的结构特点有了完整而清晰的印象。 (4)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 明确:作诠释,使读者具体、直观地认识到联拱石桥的形态特征,使说明通俗易懂。 (5)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 明确:作比较,以河堤常被冲毁和卢沟桥极少出事作对比,突出了卢沟桥结构坚固的特点。 (6)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明确:摹状貌,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石刻狮子的各种情态,突出了卢沟桥形式优美的特点。 (7)如福建漳州的江东桥,修建于800年前,有的石梁一块就有200来吨重,究竟是怎样安装上去的, 至今还不完全知道。 明确:举例子、列数字,通过举例,具体有力地说明了我国石拱桥在建筑技术上有很多令人意想不到的创造。而“200来吨”具体准确地说明石梁的重量。 24、归纳主旨 明确:这篇事物说明文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具体说明了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的特征,以及解放后的新发展,赞扬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 【拓展延伸】 你能写出与桥有关的故事和诗句吗? 明确:故事:①牛郎织女鹊桥相会;②许仙白素贞断桥相会;③张果老倒骑驴过桥;④飞夺泸定桥。 诗句:①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②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③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④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⑤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课堂检测】 1、指出下列各句所使用的说明方法。(1)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 )(2)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 ( )(3)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4)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作联拱石桥。 ( )(5)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极少出事。 ( )(6)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 )(7)如福建漳州的江东桥,修建于800年前…… ( ) 答案:(1)打比方(2)列数字(3)引用(4)作诠释(5)作比较(6)摹状貌(7)举例子 2、写出相应的说明顺序。 (1)文章先说世界石拱桥的特点,再说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再说赵州桥、卢沟桥的特点。 ( ) (2)文章说明卢沟桥时,先说桥的长度,再说石拱、桥面、柱头、石狮等。 ( ) (3)文章说明我国石拱桥取得光辉成就的原因时,用“首先”“其次”“再其次”来说明。 ( ) 答案:(1)由一般到特殊(2)由整体到局部(3)由主到次 3、“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比较”一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案:“比较”表现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不是“最早”也不是“很迟”,准确地说明出现的程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周密的特点。 4、“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在当时可算”可否删去?为什么? 答案:不能删去。“当时”是从时间上限定,“可算”是从程度上限定。这样才更符合实际情况,体现本文语言的准确、严密。 5、“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几乎”一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案:“几乎”表强调,强调了石拱桥分布范围很广,但并不排除有的地方没有石拱桥的可能。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周密的特点。 6、用“‖”将第5段文字分成三层,标明层意。 答案:……人不知其所以为”。‖……长虹饮涧”。‖……①总体介绍赵州桥长、宽,说明它的雄伟,引出造桥技术不凡。②分别介绍赵州桥的特点。③总结、高度评价赵州桥。 7、“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这句话运用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案: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桥洞弓状的特点。 8、找出第5段最能概括赵州桥价值的句子。 答案: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9、把第6段分为四层,并概括每层的内容。 答案:第一层(①):历史悠久;第二层(②-⑤):结构精巧;第三层(⑥):坚固耐用;第四层(⑦-⑨):形式优美。 10、第10段的说明顺序是什么?标志词有哪些? 答案:时间顺序。两千年来、解放后、1961年、近几年来。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26 诗词五首春望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学习目标,作者简介,背景链接,读音停顿,整体把握,合作探究,课堂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八年级上册周亚夫军细柳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学习目标,作者简介,作品简介,读音停顿,疏通文意,整体把握,合作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蝉教学设计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学习目标,作者简介,作品简介,读音释义,整体把握,合作探究,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