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3年中考生物真题专项汇编(含答案)
(21)实验与探究——2023年中考生物真题专项汇编
展开这是一份(21)实验与探究——2023年中考生物真题专项汇编,共8页。
(21)实验与探究
1.【2023年山东潍坊】科研人员利用红外触发相机经长期的野外观测,收集了东北豹大量的相关信息,进行分析、综合后得出东北豹在我国东北长白山脉北部地区的数量、性别及其年龄等基本特征。科研人员主要运用的生物学探究方法是( )
A. 观察法 B. 实验法 C. 测量法 D. 调查法
2.【2023年山东潍坊】下列有关显微镜的使用操作及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
B. 在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葫芦藓孢蒴里的孢子
C. 在低倍镜下可看到椭圆形酵母菌和其中的液泡
D. 若观察的洋葱内表皮染色较浅,反光镜应使用凹面
3.【2023年山东济南】下列实验中,所用材料器具与使用目的相符的是( )
选项 | 实验名称 | 材料器具 | 使用目的 |
A | 模拟眼球成像 | 凹透镜 | 模拟眼球的晶状体 |
B | 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 | 碘液 | 可验证有麦芽糖生成 |
C | 观察青霉 | 放大镜、显微镜 | 观察菌丝的形态、结构 |
D | 观察肾蕨 | 显微镜 | 观察孢子囊 |
A.A B.B C.C D.D.
4.【2023年北京】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临时装片,视野如下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为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
B.②可能是由于加盖盖玻片操作不规范引起的
C.用碘液染色后能够更清晰地观察到细胞核
D.细胞的放大倍数为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之和
5.【2023年江西】进行“制作并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A.制作临时装片需在干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B.染色时,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
C.下降镜筒时,眼睛要从侧面注视目镜
D.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6.【2023年湖北鄂州】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的生物科学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由我国科学家完成的研究工作是( )
A.以豌豆为材料探究相对性状的遗传
B.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软木薄片,发现了细胞
C.以狗为实验材料,从胰岛中提取出胰岛素
D.首例人工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结晶牛胰岛素
7.【2023年湖南益阳】下列科学家与其主要贡献对应错误的是( )
选项 | 科学家 | 主要贡献 |
A | 施莱登和施旺 | 通过观察和论证,共同创建了 “细胞学说” |
B | 米勒 | 说明了原始地球条件下由无机物形成有机大分子物质是可能的 |
C | 巴斯德 | 通过曲颈瓶实验,证实使肉汤变质的微生物来自于空气 |
D | 孟德尔 | 通过豌豆杂交实验,揭示了生物遗传的基本规律 |
A.A B.B C.C D.D
8.【2023年山东济南】科学探究中提出的问题应具体、明确,具有探究价值。下列问题提得最好的是( )
A. 紫薇花和木槿花哪种更漂亮 B. 到底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呢
C. 为什么昆虫的发育要经过几次蜕皮 D. 土壤湿度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
9.【2023年湖南怀化】为了解初中生的近视情况,露露同学在本校的三个年级中各抽取了一个班级进行调查。这种研究方法是( )
A. 观察 B. 比较 C. 推测 D. 抽样调查
10.【2023年四川凉山】我国劳动人民总结的天气谚语“蚂蚁搬家,大雨来到”“蜘蛛结网,久雨必晴”,主要运用了( )
A. 观察法 B. 实验法 C. 比较法 D. 调查法
11.【2023年重庆】以下实验及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观察人血涂片——视野中数量最多的细胞是白细胞
B. 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应多次重复测定取平均值
C. 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毛细血管中红细胞呈单行通过
D. 验证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二氧化碳——吹气后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2.【2023年湖北黄冈】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操作及目的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选项 | 实验名称 | 实验操作及目的 |
① | 观察种子的结构 | 在玉米纵剖面上滴一滴碘酒,目的是将胚染成蓝色,便于观察 |
② |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 将天竺葵提前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消耗和转运叶片中原有的淀粉 |
③ | 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 将馒头块用刀细细地切碎,目的是模拟牙的咀嚼 |
④ | 观察蚯蚓 | 观察过程中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目的是保持蚯蚓体表湿润 |
A.① B.② C.③ D.④
13.【2023年湖北恩施】观察和实验是科学探究最基本的方法。下列与之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对光时,显微镜视野太暗,可以把凹面镜换成平面镜
B. 显微镜目镜10×与物镜40×的镜头组合放大倍数是50
C. 显微镜下观察到物像在视野左下方,应将装片移向右上方
D. 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中央滴生理盐水
14.【2023年山东潍坊】为研究菊花开花与光照时间及光照部位的关系,科研人员开展的实验及其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该实验存在光照时间和光照部位两个变量
B. 仅甲、乙两组对比,说明菊花为短日照开花植物
C. 仅丙、丁两组对比,说明菊花感受光照部位是叶
D. 合理控制光照的时间,可使菊花提前或延后开花
15.【2023年甘肃陇南】小张同学吃大饼时,多咀嚼了一会儿,感觉到甜味。为探究其原因,他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取新鲜大饼,切成大小相同的A、B、C三小块。将A块和B块切碎(模拟牙齿咀嚼);C块不做处理。
②取3支洁净的试管,编为①②③号,分别做如下处理:
编号 | 大饼状态 | 加入液体 | 处理方式 | 颜色变化 |
①号试管 | 大饼碎屑A | 2毫升唾液 | 将3支试管放入37℃温水中,10分钟后取出,各滴加2滴碘液 | ? |
②号试管 | 大饼碎屑B | 2毫升清水 | ? | |
③号试管 | 大饼块C | 2毫升唾液 | 浅蓝色 |
请据此分析回答问题。
(1)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将大饼中的淀粉分解成______,所以可感觉到甜味。
(2)①号试管的颜色变化是______,其原因是______。
(3)②号试管的颜色变化是______,其原因是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调查法是为了达到设想的目的,制定某一计划全面或比较全面地收集研究对象的某一方面情况的各种材料,并作出分析、综合,得到某一结论的研究方法,科研人员对收集了东北豹大量的相关信息,进行分析、综合后得出东北豹在我国东北长白山脉北部地区的数量、性别及其年龄等基本特征,属于调查法。
故选:D。
2.答案:A
解析:A、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光线才能透过标本,有利于观察,正确; B、在放大镜就能观察到葫芦藓孢蒴里的孢子,错误; C、在高倍镜下可看到椭圆形酵母菌和其中的液泡,错误; D、若观察的洋葱内表皮染色较浅,反光镜应使用平面减小光线的进入,错误。
故选:A。
3.答案:C
解析:A、眼球的成像原理与凸透镜的成像原理是一样的,因此,模拟眼球成像实验时用凸透镜模拟眼球的晶状体,错误; B、淀粉遇碘液变蓝,因此,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时,碘液可验证是否淀粉存在,错误; C、观察青霉时,用放大镜观察菌丝的形态,用显微镜观察菌丝的结构,正确; D、观察肾蕨时用放大镜观察孢子囊,错误。
故选:C。
4.答案:D
解析:A、一般来说,气泡在显微镜的视野中呈现为具有较黑、较宽边缘的图像,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会变形、会移动;而细胞有一定的形态和结构,不变形、不移动。可见,图中①为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②是气泡,A正确; B、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其目的是防止出现气泡影响观察。结合题图可知,②是气泡,可能是由于加盖盖玻片操作不规范引起的,B正确;C、用碘液染色,因为细胞核中的染色体很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因此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时,会发现细胞中染色最深的是细胞核。因此,用碘液染色后能够更清晰地观察到细胞核,C正确; 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不是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之和,D错误。故选:D。
5.答案:C
解析:A、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时需在干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保持细胞原来形态,正确; B、染色时,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正确; C、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错误; D、看清物像时,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正确。
故选:C。
6.答案:D
解析:A、孟德尔,奥地利科学家,利用豌豆杂交实验,研究相对性状的遗传,A不符合题意; B、英国物理学家罗伯特·虎克RobertHooke,1636-1703),于1665年研制出能够放大140倍的光学显微镜,并用它来观察软木薄片,发现了细胞。B不符合题意; C、加拿大科学家班廷,从狗的胰岛中提取出了胰岛素,用其治疗患糖尿病的狗获得成功,从而为临床治疗糖尿病打开了一扇大门。C不符合题意; D、1965年,我国首次人工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这是生命科学上的重要成果,D符合题意。
故选:D。
7.答案:B
解析:A、施莱登和施旺运用科学观察和不完全归纳法,共同创建了细胞学说,正确; B、米勒通过实验验证了化学起源学说的第一阶段;在原始地球大气中,无机物可以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错误; C、巴斯德巧妙设计曲颈瓶,证明了使肉汤变质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来自于空气中的微生物,正确; D、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揭示了遗传的基本定律,正确。故选:B。
8.答案:D
9.答案:D
10.答案:A
11.答案:A
12.答案:A
解析:A、玉米属于单子叶植物,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里。淀粉遇到碘液变蓝,在玉米纵剖面上滴一滴碘酒,胚乳会变蓝,目的是验证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里。A错误。
B、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在进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时,应将天竺葵提前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消耗和转运叶片中原有的淀粉。B正确。
C、馒头在口中变甜,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唾液的混合有关。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试验时,将馒头块用刀细细地切碎,目的是模拟牙的咀嚼。C正确。
D、蚯蚓依靠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在观察蚯蚓过程中,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目的是保持蚯蚓体表湿润,保证蚯蚓的正常呼吸。D正确。
13.答案:D
解析:A、对光时,显微镜视野太暗,应转动遮光器,调至大光圈,同时配合使用反光镜的凹面镜。A错误。
B、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显微镜的目镜10×,物镜40×的镜头组合放大倍数是:10×40=400(倍)。B错误。
C、显微镜下观察到物像在视野左下方,想将物像置于视野正中央,应将装片移向左下方, D错误。
D、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为保持细胞正常形态,在载玻片中央滴的是生理盐水,C正确。
故选:D。
14.答案:C
解析:A、该实验设计了两组对照实验:一组是甲乙对照,实验变量是光照时间;另一组是丙丁对照,实验变量是光照部位,A正确。
B、甲、乙两组对比,实验变量是光照时间,乙组全株菊花接受短日照提前开花,则说明菊花为短日照开花植物,B正确。
C、丙、丁两组对比,实验变量是光照部位,丙组顶端长日照菊花提前开花,则说明菊花感受光照部位是花,C错误。
D、通过两组实验对照,得出合理控制光照的时间,可使菊花提前或延后开花,D正确。
故选:C。
15.答案:(1)麦芽糖
(2)不变蓝;唾液中的淀粉酶将淀粉完全分解了
(3)变蓝;清水没有分解淀粉的能力,淀粉遇碘液显现蓝色
解析:(1)大饼中的淀粉在口腔中开始被消化,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部分淀粉被分解成麦芽糖。淀粉无甜味,麦芽糖有甜味。所以,人可感觉到甜味。
(2)实验中①号试管加入了唾液,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在适宜的温度下,将淀粉全部分解为麦芽糖,麦芽糖遇碘液不变蓝,因此该试管滴加碘液后不变蓝。
(3)实验中②号试管加入了清水,清水不能将淀粉分解。因此,该试管中有淀粉存在,滴加碘液后变蓝。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生物真题分项汇编专题15 实验探究(含解析),共28页。
这是一份全国中考生物2023年真题分类汇编-02走进生命世界实验探究题,共4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15 实验探究-中考生物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第4期),文件包含专题15实验探究-中考生物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第4期解析版docx、专题15实验探究-中考生物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第4期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7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