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含解析)
展开2023年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填空题
1.“五一”假期,小敏同家人一起到“月季大观园”观赏万紫千红的月季花。月季花呈红色,是因为月季花 (选填“吸收”或“反射”)了红色光。大观园内,鱼翔浅底,看到水中的鱼儿是光的 形成的像。
2.如图是2022年元宵晚会,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王亚平在空间站弹奏《茉莉花》的情景,她听到的琴声是由琴弦的 产生的,琴声通过 传播到地球;人们只听琴声就能根据 (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分辨出这是用我国传统乐器古筝弹奏的。
3.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线处,指针的指示情况如图甲所示,此时应进行的操作是 ,直至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央。天平调平后称量物体质量时,往托盘中加、减砝码后,指针的指示情况如图乙所示,这时应进行的操作是 ,直至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央。
4.班级厨艺展示活动中,用煤气炉烹饪食物,这是通过 的方式增大食物的内能。现场香气四溢属于 现象,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5.如图为小明家的电能表,该表读数为 ;当家里只有电水壶烧开水时,小明观察到在90s内电能表上的转盘转过30转,则该电水壶消耗电能为 J,电水壶的电功率为 W。
6.在列车直线行驶过程中,小亮突发奇想:若此时在车厢内竖直向上跳起,且列车制动减速,则落地点会在起跳点的 (选填“原地”、“前方”或“后方”),说出你的理由: 。
二、单选题
7.关于信息、能源、材料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太阳能、风能、核能都是可再生能源
B.光纤通信不是靠电磁波传递信息的
C.LED指示灯是由超导体材料制成的
D.电磁波的频率越高,波长越短
8.如图所示,让一束平行光经过一凸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小明用此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当物体距透镜8cm时,成正立的像
B.当物体距透镜16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C.当物体从距透镜20cm处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时,所成的像逐渐变小
D.当物体从距透镜20cm处靠近透镜移动时,要得到清晰的像应使光屏靠近透镜
9.物态变化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初春,湖面上冰化成水是熔化现象,要放热 B.盛夏,雾的出现是液化现象,要放热
C.深秋,霜的出现是凝固现象,要放热 D.严冬,树枝上形成雾凇是凝华现象,要吸热
10.生活中的许多场景都蕴含了物理知识,描述错误的是( )
A.擀面皮,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B.用吸管吸饮料利用了液体压强的知识
C.给自行车轴加润滑油是为了减小摩擦
D.手距离筷子夹菜端越远越费力
11.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其中分别装有A、B 两种不同的液体,将一个小球分别放在两种液体中,静止时小球浸入两种液体的情况如图所示,两容器中液面相平。甲、乙两容器中的液体密度分别为 ρ1 和 ρ2;甲、乙两容器中的液体对小球产生的浮力分别为 F1 和 F2;甲、乙两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 p1 和 p2;甲、乙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 F1′和 F2′。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ρ1<ρ2 B.F1>F2 C.p1=p2 D.F1′>F2′
12.如图所示是一款智能感应垃圾桶,桶内安装一个小电机,电机启动就可以带动垃圾盖打开。此垃圾桶有三种开盖方式:手动按键开盖,脚踢桶身碰触感应开盖,红外线感应开盖。每一种开盖的方式都可以看成是闭合一个开关。下列电路能够说明垃圾桶工作原理的是( )
A. B.
C. D.
三、多选题
13.如图所示,关于电与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改变电路中电流的方向,小磁针偏转的方向也会改变
B.图乙:只对调磁体的两极,闭合开关S后导体棒ab的运动方向不变
C.图丙: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D.图丁:说明电流一定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有关
14.如图,是汽车尾气中CO排放量的检测电路的简化电路。当CO浓度高于某一设定值时,报警装置发声报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闭合开关S,电磁铁的上端是S极
B.当CO浓度升高,电磁铁磁性减弱
C.气敏电阻阻值随CO浓度的增大而减小
D.将的滑片上移,检测电路在CO浓度更低时报警
四、作图题
15.春天,同学们一起到白河湿地公园游玩。如图甲,湖面水平如镜,倒映着蓝天和绿树。请在图乙中画出人眼A看到树顶B点在水中的像的光路图。
16.如图所示,小艾正在通过斜坡将油桶推上卡车,请通过作力的示意图找出如图所示的时刻,人的手对油桶A点施加的最小的力及其力臂。
五、实验题
17.为了测量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如图所示。
(1)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 (选填“大”或“小”);
(2)若测得时间,,则BC段的平均速度 ;
(3)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会偏 ;
(4)能粗略反映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情况的图像是 。
18.如图所示在“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
(1)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木块沿长木板做 运动,根据 原理知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等于拉力;
(2)分析比较 两次实验可知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分析甲、乙两次实验可得出结论: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 越大,摩擦力越大;
(3)小明把木块沿竖直方向截掉一部分后,继续图甲的操作(图丁示),测得摩擦力减小,由此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随接触面积的减小而减小。你认为他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 ,改进方法是 。
19.在做“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实验中,同学们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图甲的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图乙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2)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滑到 (选填“A”或“B”)端。
(3)图丙为某次测量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则电压表的示数为 V,电流表的示数为 A,本次测出的电阻的阻值为 ;(精确到)
(4)同学们将电阻替换为额定电压为的小灯泡,将所测数据绘制成如图丁所示的图像。由图可知:小灯泡的电阻是变化的,主要是因为小灯泡灯丝的 (选填“温度”、“长度”或“横截面积”)发生了变化;此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W。
(5)实验完成后,同学们还想测量另一未知电阻的阻值,发现电压表损坏,同学们又设计了如图丁所示的电路来测量阻值,为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电源电压不变。请根据下述实验步骤,写出待测电阻阻值的表达式。
①只闭合开关S,记下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②闭合S、,记录电流表示数为;
③则待测电阻阻值的表达式 (用测量量和已知量的符号表示)。
六、计算题
20.如图甲所示是一款智能地面清洁机器人,该机器人的质量为,工作前静止时,底面装有四个轮子与水平地面接触,每个轮子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机器人在水平地面上运动工作时,所受阻力与速度关系如图乙所示,若该机器人在20s内沿直线匀速清扫地面的距离为8m,求:
(1)该机器人清扫地面前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2)该机器人工作时在水平地面上运动的速度;
(3)该机器人工作时动力的功率。
21.如图所示是一款家用电热壶的简化电路图,它通过温控开关S可实现加热、保温两个挡位的转换,保温挡的额定功率为220W,R1、R2是两个阻值不变的电阻,R2=48.4Ω,[水的比热容求:
(1)R1的阻值;
(2)加热挡的额定功率;
(3)若电热壶内装有2L的水,现用加热挡使水从20℃升高到100℃,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4)不计热量损失的情况下,在(3)中若实际加热时间为600s,则电热壶的实际加热功率是多少?
参考答案:
1. 反射 折射
【详解】[1]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月季花是不透明的物体,看月季花时,月季花只反射红光,吸收其它颜色的光,所以看到月季花呈红色。
[2]鱼在水中,人在岸上,鱼反射出的光线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人眼感觉折射光线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射出的,所以看到的是鱼的虚像。
2. 振动 电磁波 音色
【详解】[1][2]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王亚平听到的琴声是由琴弦的振动产生的;真空不能传声,琴声通过电磁波传播到地球。
[3]音色由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人们只听琴声就能根据音色分辨出这是用我国传统乐器古筝弹奏的。
3. 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向右移动游码
【详解】[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线处,指针的指示情况如图甲所示,指针向右偏,说明右侧重,此时应进行的操作是平衡螺母向左调节,直至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央。
[2]天平水平平衡后,往托盘中加、减砝码后,指针的指示情况如图乙所示,指针向左偏,说明当加完砝码后,砝码的质量仍小一些,这时他应进行的操作是向右移动游码,直至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央。
4. 热传递 扩散
【详解】[1]改变内能的方法有两个:做功和热传递。用煤气炉烹饪食物,食物从锅中吸收热量,用热传递的方式增大食物的内能。
[2]扩散现象说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食物的香气四溢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5. 314.5 2000
【详解】[1]读图可知,电能表的整数位是“314”,小数位是“5”,故电能表的示数为。
[2]表示的是电路中每消耗的电能,电能表转盘转600r;电能表上的转盘转过30转,则该电水壶消耗电能为
[3]电水壶的电功率为
6. 前方 列车减速,小亮由于惯性仍然会向前运动
【详解】[1]在车厢内竖直向上跳起,此时列车制动减速,小亮由于惯性继续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落地点会在起跳点的前方。
[2]物体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列车制动减速,小亮由于惯性继续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向前运动。
7.D
【详解】A.太阳能、风能是可再生能源,核能是不可再生能源,故A错误;
B.光也是一种电磁波,光纤通信利用光的反射传递信息,也可以说成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故B错误;
C.LED指示灯是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故C错误;
D.在空气中电磁波的波速是一定的,波长与频率f成反比,因此各种电磁波的波长是不相等的,电磁波的频率越高,波长越短,故D正确。
故选D。
8.D
【详解】试题分析:由图可知,凸透镜的焦距为40cm﹣30cm=10cm,当物体距透镜8cm时,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A正确;当物体距透镜16cm时,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正确;当物体从距透镜20cm处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时,凸透镜成的是实像,物距变大,像距变小,故C正确;当物体从距透镜20cm处靠近透镜移动时,凸透镜成的是实像,物距减小,像距变大,要得到清晰的像应使光屏靠近透镜,故D错误;故应选D.
【考点定位】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9.B
【详解】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物质由液体变为气态称为汽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称为液化,物质直接从固态变为气态叫升华,物质直接从气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其中熔化、汽化、升华吸收热量,凝固、液化、凝华放出热量。
A.初春,湖面上冰化成水,是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现象,要吸热,故A错误;
B.盛夏,草叶上形成“露珠”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液化放热,故B正确;
C.深秋,树叶上形成“霜”是水蒸气直接凝华形成的,凝华放热,故C错误;
D.严冬,树枝上形成“雾凇”是水蒸气直接凝华形成的,凝华放热,故D错误。
故选B。
10.B
【详解】A.将面团擀成面皮,面的形状发生了变化,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用吸管吸饮料,饮料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吸管内的,不是利用了液体压强,故B错误,符合题意;
C.自行车轴加润滑油,使接触面脱离,属于减小摩擦,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使用筷子时,阻力臂大于动力臂,是一个费力杠杆;手距离筷子夹菜端越远,阻力臂越大,阻力和动力臂不变,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动力要增大,即越费力,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1.D
【详解】A.由图可知,,根据浮力公式可知,,故A错误;
B.由题知,两容器的小球质量相同,则物体重力相同,在甲容器中漂浮,在乙容易中悬浮,均处于平衡状态,所以两球所受浮力F1=F2,故B错误;
C.由于两容器液面等高,且,根据可知,,故C错误;
D.已知两容器完全相同,液面相平,则液体体积可知,,根据公式可知,液体质量,则GA>GB,由于物体重力相等,所以F1′>F2′,故D正确。
故选D。
12.C
【详解】根据题意可知,可以用手动按键开盖,也可以用脚踢桶身感应开盖,还可以用红外线感应开盖,这说明三个开关都能单独控制电动机,且互不影响,则三个开关是并联的,然后与电动机串联接入电路中。
故选C。
13.AD
【详解】A.该图是奥斯特实验,说明电流的周围存在磁场;磁场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有关,改变电路中电流的方向,小磁针偏转的方向也会改变,故A正确;
B.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和磁场的方向有关,图中只将磁体的两极对调时,电流方向不变,而磁场方向改变,所以开关S闭合后导体棒ab的运动方向会改变,故B错误;
C.图中闭合电路中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时,会产生感应电流,这是电磁感应现象,该实验说明机械能可以转化为电能,故C错误;
D.图中两个电磁铁串联,通过的电流相同,线圈匝数不同,吸起大头针的数目不同,说明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有关,故D正确。
故选AD。
14.CD
【详解】A.根据图示可知,电流从电磁铁的下端流入、上端流出,根据安培定则可知,电磁铁的上端为N极,故A错误;
B.由图可知,当报警装置报警时,衔铁被电磁铁吸下,说明此时电磁铁的磁性增强了,又因为当CO浓度高于某一设定值时,报警装置发声报警,说明当CO浓度升高,电磁铁磁性增强,故B错误;
C.由B得分析可知,当CO浓度升高,电磁铁磁性增强,说明控制电路中电流变大,由可知,控制电路中电阻变小,说明气敏电阻阻值随CO浓度的增大而减小,故C正确;
D.在CO浓度更低时,气敏电阻阻值更大,因衔铁被吸下时的最小电流不变,由欧姆定律和电阻的串联可知
在电源电压不变时,应减小变阻器的阻值,所以应将的滑片向上移,故D正确。
故选CD。
15.
【详解】过水面作出树顶B点的对称点,即为树顶B点在水中的像,连接与水面交于O点,即为入射点反射点,连接BO就得到入射光线,连接OA即为反射光线,如图所示:
16.
【详解】如图,人推油桶时,油桶可以看作杠杆。油桶与斜面的接触点为支点,当人手与支点之间的距离作为动力臂时,动力臂是最大的,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此时的动力是最小的,动力的方向垂直于动力臂斜向上,如图所示:
17. 小 0.5 小 B
【详解】[1]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运动越快,计时会越困难;所以为了便于测量时间,斜面坡度应小一些。
[2]由图知:BC段的路程,时间
BC段的平均速度
[3]如果让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会导致时间的测量结果偏大,由公式知,平均速度会偏小。
[4]小车运动距离
,小车通过AB段的平均速度
由上述可知,说明小车在斜面上做加速直线运动,即变速直线运动。
A.由图可知,随时间增加,速度保持不变,是匀速直线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随时间增加,速度也均匀增加,是加速直线运动,故B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随时间增加,路程无变化,说明是处于静止状态,故C不符合题意;
D.由图可知,在图像中是倾斜直线,说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8. 匀速直线 二力平衡 甲、丙 压力 没有控制压力相同 把截掉部分叠在上面
【详解】(1)[1][2]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它沿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等于拉力。
(2)[3]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要控制压力大小相同,故分析比较甲、丙两次实验可知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
[4]甲、乙两次实验中,接触面材料一样,乙图压力较大,测力计示数较大。分析甲、乙两次实验可得出结论: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3)[5][6]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要控制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丁中切去二分之一,则压力变小了,他的结论是错误的,原因是没有控制压力相同。改进方法是把截掉部分叠在上面,这样可控制压力的大小相等,而接触面积不同,可以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关系。
19. B 2.6 0.24 10.8 温度 0.75
【详解】(1)[1]由图甲可知,电源为两节干电池串联,即3V,故电压表选用小量程并联在定值电阻两端;图甲中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阻值变大,故图乙中滑动变阻器选用左下接线柱与电源串联,如下图所示:
;
(2)[2]为了保护电路,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滑到阻值最大处,即B端。
(3)[3]图丙为某次测量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电压表选用小量程,分度值,其示数为。
[4]电流表选用小量程,分度值,其示数为。
[5]本次测出的电阻的阻值为
(4)[6]由图丁可知,当灯泡两端电压增大,通过灯泡的电流也增大,根据可知,灯泡的功率变大,温度升高,灯丝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小灯泡的电阻是变化的,主要是因为小灯泡灯丝的温度发生了变化。
[7]由图丁可知,当灯泡两端电压为时,通过灯泡的额定电流为,则小灯泡额定功率为
(5)[8]实验步骤:
①只闭合开关S,记下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②闭合S、,记录电流表示数为;
③在步骤①中,此时电路为的简单电路,电流表测通过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可得电源电压为
在步骤②中,两电阻并联接入电路,电流表测干路电流,由于前后电压不变,故通过的电流不变,根据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则通过待测电阻的电流为
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由欧姆定律可得待测电阻的阻值为
20.(1)18000Pa;(2)0.4m/s;(3)24W
【详解】解:(1)机器人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
机器人对水平地面压强为
(2)机器人清扫地面的速度为
(3)由图像知,机器人清扫地面的速度为时,受到的阻力,机器人做匀速直线运动,动力与阻力平衡,所以
机器人工作时动力的功率为
答:(1)该机器人对水平地面压强为18000Pa;
(2)该机器人清扫地面的速度为;
(3)该机器人工作时动力的功率为24W。
21.(1)220Ω;(2)1220W;(3);(4)1120W
【详解】解:(1)当S置于1、2时,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当S置于2、3时,R1、R2并联;因为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小于各支路的电阻,所以由可知,R1、R2并联时,电路中的电阻最小,电功率最大,电热壶为加热挡;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时,电路中的电阻最大,电功率最小,电热壶为保温挡;由可知,保温挡电路的电阻
因为保温挡时,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所以R1的阻值
加热挡时,R1、R2并联,由并联电路的特点可知,加热挡时R1两端的电压与保温挡时R1两端的电压相等,则加热挡时R1的电功率
由可知,加热挡时R2的电功率
则加热挡的额定功率
由可知,水的质量为
水吸收的热量
因为不计热量损失,所以电热壶的实际加热消耗的电能
电热壶的实际加热功率
答:(1)R1的阻值为220Ω;
(2)加热挡的额定功率为1220W;
(3)水吸收的热量是;
(4)电热壶的实际加热功率是1120W。
2023年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中考二模物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中考二模物理试题(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单选题,多选题,作图题,实验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中考三模物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中考三模物理试题(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单选题,多选题,作图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河南省南阳市邓州市中考二模物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年河南省南阳市邓州市中考二模物理试题(含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综合题,单选题,多选题,作图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