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写试题-高考语文新课标Ⅰ卷地区2023年模考试题汇编
展开这是一份默写试题-高考语文新课标Ⅰ卷地区2023年模考试题汇编,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默写试题-高考语文新课标Ⅰ卷地区2023年模考试题汇编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1.(2023·河北保定·河北省唐县第一中学校考二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认为屈原作《离骚》的另一个原因可能是“怨生”,就是心中有怨气,而导致屈原有怨气的直接原因是屈原“ , ”。
(2)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在总结历史规律时指出,统治一个国家,如果光靠严刑和威慑的手段来对待老百姓,老百姓会“ , ”,不利于国家的稳定。
(3)《琵琶行》中“ , ”两句揭示了琵琶女不愿出场但又盛情难却、犹豫不决的矛盾心情。
2.(2023·河北沧州·校联考三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十二章》中孔子阐明“文”与“质”的关系后,得出的结论是: , 。
(2)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巧妙运用数字来描述居住环境的句子是: , 。
(3)古人登高致思,睹物兴情。纵览诗歌长河,多登高抒怀佳作,如“ , ”。
3.(2023·江苏南京·南京市中华中学校联考一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当不愿意低三下四去侍奉权贵的时候,许多有志之士往往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名句“ , ”来表明自己的态度。
(2)《阿房宫赋》中总结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并且还挥霍无度的句子是“ , ”。
(3)落叶有动态美,“落木”给人肃杀辽远之静。古诗中常用“落木”而不用落叶,意境更为开阔。如“ , 。”
4.(2023·浙江·校联考三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不吸取经验教训让人痛惜,正如杜牧《阿房宫赋》中所说: , 。
(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秦观《鹊桥仙》中与此情意相似的两句是: , 。
(3)2023年是生肖兔年,现实里的兔子,神话中的玉兔,这些意象常在古诗词中出现,如“ , ”。
5.(2023·浙江·校联考三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石钟山记》中有两处写鸟叫,但手法不同,写栖鹘是先点鸟名,再写惊飞,最后才写其叫声“ ”;写鹳鹤是先写声音“ ”,然后交代是鹳鹤在叫。
(2)古人有“天开于子,地辟于丑,人生于寅”一说,《离骚》中“ , ”表明屈原在寅年寅月寅日,预示着将要把人间某个重大使命赋予给他。
(3)乐器在古诗文中十分常见,“箫鼓”就是一例,多用于描写欢快的场面,如“ , ”。
6.(2023·福建·统考一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中孔子认为,立身处世有追求道义和追求功利的区别的句子是“ , ”。
(2)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总结出“ , ”的历史教训,借以告诫当朝统治者要防微杜渐、不可玩物丧志。
(3)古诗词中,“江”与“月”经常被搭配在一起营造独特的意境,如“ , ”。
7.(2023·山东青岛·青岛二中校考三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诗人给我们描绘了一个天姥山上仙人的世界,其中,“ ”一句写出了仙人的衣着以及骑乘,“ ”直接点明山上的仙人非常多。
(2)白居易《琵琶行》中“ , ”两句,以江上明月来渲染氛围,烘托送别时的情境。
(3)落叶有动态美,“落木”给人肃杀辽远之静。古诗中常用“落木”而不用落叶,意境更为开阔。如“ , ”。
8.(2023·湖北荆州·荆州中学校考模拟预测)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阿房宫赋》中写戍边士卒揭竿而起,函谷关被攻占,紧接着作者用“ , ”两句,感慨富丽堂皇的阿房宫转眼间化为乌有。
(2)黄庭坚《登快阁》中,“ , ”两句运用“知音”和“青眼”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孤独无奈的心境。
(3)“春水”淙淙,流淌在古典诗词里,其中蕴含着无限的诗意和丰沛的情感,如“ , ”。
9.(2023·湖南郴州·统考模拟预测)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分析秦朝灭亡的原因之后,又用两句话对后世统治者提出了警示,这两句话是“ , ”。
(2)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高度评价屈原光辉人格的两句是“ , ”。
(3)桑是原产于中国的一种古老农作物,也可借指农事。桑、桑树、桑麻等意象在古诗词中经常出现,如“ , ”。
10.(2023·广东·校联考模拟预测)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生死是人生大事,面对生死,陶渊明和王羲之不约而同地否定了庄子的观点。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用“ ”否定了庄子“乘彼白云,归于帝乡”的幻想。王羲之则在《兰亭集序》中用“ , ”告诉世人,庄子的说法是虚妄之谈。
(2)姜夔《扬州慢》中“ ”与杜甫《春望》中“城春草木深”用笔相似,都以草木的繁盛反衬城市的荒凉衰败。
(3)“扁舟”在古代文人眼里不仅仅是一只小船,更是承载着无尽的漂泊之苦、思乡之情或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等等,如“ , ”。
参考答案:
1. 信而见疑 忠而被谤 终苟免而不怀仁 貌恭而不心服 千呼万唤始出来 犹抱琵琶半遮面
2. 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 方宅十余亩 草屋八九间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
3.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奈何取之尽锱铢 用之如泥沙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4.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 吴质不眠倚桂树 露脚斜飞湿寒兔(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有兔爰爰,雉离于罗/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5. 磔磔云霄间 若老人咳且笑 摄提贞于孟陬兮 惟庚寅吾以降 箫鼓追随春社近 衣冠简朴古风存(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6. 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7. 霓为衣兮风为马 仙之人兮列如麻 醉不成欢惨将别 别时茫茫江浸月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8. 楚人一炬 可怜焦土 朱弦已为佳人绝 青眼聊因美酒横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春水碧于天, 画船听雨眠/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9.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推此志也 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桑之未落 其叶沃若(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10. 帝乡不可期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 尽荠麦青青 谁家今夜扁舟子 何处相思明月楼 (人生在世不称意 明朝散发发弄扁舟/驾一叶之扁舟 举匏樽以相属/永忆江湖归白发 欲回天地入扁舟)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默写试题-高考语文全国甲卷地区2023年模考试题汇编,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请补写下列句子空缺处内容,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古代诗歌阅读试题-高考语文新课标Ⅰ卷地区2023年模考试题汇编,共15页。
这是一份文言文阅读试题-高考语文新课标Ⅰ卷地区2023年模考试题汇编,共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