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语文朗读宝

    期中综合自检卷语文-2023-2024学年语文四年级上册(统编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期中综合自检卷语文-2023-2024学年语文四年级上册(统编版)第1页
    期中综合自检卷语文-2023-2024学年语文四年级上册(统编版)第2页
    期中综合自检卷语文-2023-2024学年语文四年级上册(统编版)第3页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期中综合自检卷语文-2023-2024学年语文四年级上册(统编版)

    展开

    这是一份期中综合自检卷语文-2023-2024学年语文四年级上册(统编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语言表达,现代文阅读,书面表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期中综合自检卷语文四年级上册统编版(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归巢(cháo)    一穗(huì)      霸占(bà)     罗列(ló)
    B.疲倦(juàn)    芦苇(wéi) 尽管(jìn)     睡眠(mián)
    C.双翅(chì)      一瞬(shùn)    驮着(tuó)     做梦(mèng)
    D.斜阳(xié)      压扁(yà) 化妆(zhuāng) 占领(zàn)
    2.哪个选项填入画线处最恰当(  )
    蚩尤的八十一个兄弟都长着铜头铁额,个个 ,所以战斗力非常强大。
    A.未卜先知 B.刀枪不入 C.上天入地 D.精疲力竭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正午时分,浓雾已经散尽了,几座山若隐若现。
    B.这次选举班长,两位候选人齐头并进,难分上下。
    C.输了这次比赛就气急败坏地摔东西,你的心胸好狭窄。
    D.他个人生活非常朴素,能随遇而安,不管到哪里,从不讲条件。
    4.中国神话传说中有许多鲜明的人物形象:钻木取火的_______、尝百草治病救人的______、炼五色石补天的______等,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神话人物填在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神农    燧人    女娲 B.燧人    神农    女娲
    C.燧人    女娲    精卫 D.嫦娥    精卫    神农
    5.下面带点的动词在用法上有别于其它三句的是(  )
    A.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
    B.小女孩望着最低的那块窗玻璃说:“有个绿东西从窗玻璃旁边探出头来,它是什么呢?”
    C.归巢的鸟儿,尽管是倦了,还驮着斜阳回去。
    D.太阳在外边照着,把豆荚晒得暖洋洋的。
    6.下列句子中,带点词的理解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雌燕子老待在窝里不出门,大概是产下第一个蛋了。”句中的“大概”一词写出了作者猜测雌燕子老待在窝里不出门的原因是产下了第一个蛋,但是并不确定。
    B.“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终于”一词,体现科学家付出了艰辛的劳动,研究成果来之不易。
    C.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九寸深,一指宽。“最多”是指九寸深的隧道很多。
    D.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中,“漾”一词,写出了叶子像水波纹一样动荡,很形象。

    二、填空题
    7.看拼音,写词语
    (1)大地huò dé( )新生,yǔ lù( )zī rùn( )着大地,rén jiān( )一片祥和。
    (2)蚂蚁chù jiǎo( )长  ,它们善于xuǎn zé( ) zhù  zhái( )。
    (3)我走在乡间kēnɡ kēnɡ wā wā( )的小道上,róu hé( )的风迎面吹来。
    8.语言积累
    (1)咏月诗词俯拾皆是。“可怜九月初三夜, ”是秋夜新月初生的美景;“嫦娥应悔偷灵药, ”是嫦娥在月中冷清孤寂的情景
    (2)生活言语蕴含真理。小刚上课老听不明白,妈妈鼓励他:“ ,孰能无惑?”下秋雨了,奶奶提醒小晶:“ , ”;小明能歌善舞,可学习成绩不太理想,我用《雪梅》里的诗句安慰他:“ , ”。
    (3)神话故事飞腾幻想。从《精卫填海》“女娃游于东海, ,故为精卫, 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中,我认识了 的精卫。从课外阅读中,想推荐的神话故事是《 》。我的推荐理由是 。

    三、判断题
    判断正误,对的画“√”,错的画“×”
    9.“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方法。( )
    10.阅读神话时我们要发挥想象,感受其中的神奇。( )
    11.“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出自《尚书》。( )
    12.“霎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一句与《观潮》原文一致。( )


    四、语言表达
    13.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仿写句子)

    (2)雪花比梅花洁白些。梅花比雪花要香得多。(用关联词语将两句话合并为一句话)

    14.口语交际。
    班会上,老师让同学们畅所欲言,交流一下在学习和生活中保护眼睛的好方法,大家都踊跃发言,请你将下面对话补充完整。
    张新:我保护眼睛的秘诀就是学习的时候坐端正,学习之余就站在窗口眺望远方,养成这样的好习惯,我的视力特别好。
    李明:
    我:
    老师:大家说得都很棒,希望大家爱护眼睛,保护视力,让“心灵的窗口”永远明亮。

    五、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夜间飞行的秘密》(节选)
    后来,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超声波。而这种声音,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向前传播时,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知道蝙蝠在夜里如何飞行,你猜到飞机夜间飞行的秘密了吗?现代飞机上安装了雷达,雷达的工作原理与蝙蝠探路类似。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被雷达接收到,显示在荧光屏上。从雷达的荧光屏上,驾驶员能够清楚地看到前方有没有障碍物,所以飞机飞行就更安全了。
    15.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传播( )  清楚( )    揭开( )  反复( )
    16.文中画横线词语“终于”说明了: 。
    17.文中画横线词语“秘密”具体指的是什么?请在文中用“——”画出来。
    18.根据选文内容连一连。
    耳朵                雷达的天线
    嘴巴                无线电波
    超声波                 荧光屏

    课外阅读。
    沙漠里的船
    骆驼生活在沙漠里,它们的身体已经完全适应了沙漠地区的生活。骆驼的身体很高,脖子很长,能够望到很远的地方。沙漠里有水的地方很少,骆驼的嗅觉十分灵敏,能够帮助人们找到水源。每当沙漠里刮起卷着沙尘的旋风时,骆驼的鼻孔就会紧紧地闭起来,沙子就进不去了。骆驼的脚掌很大,脚趾是分开的,中间连着厚厚的肉垫,这样就不会陷到松软的沙子里去,走起路来静悄悄的,没有一点儿声音。骆驼的背上有驼峰,在水草多的地方,骆驼就吃得饱饱的,喝得足足的,把水分和一部分养料变成脂肪,储藏在驼峰里。等到食物缺乏的时候,它就靠自己驼峰里积蓄的养料来维持生命。
    沙漠十分广阔,没有边际,到处是高高低低的沙丘,旅行的人很难辨认方向。骆驼却能在沙漠里给人们带路。
    骆驼虽然走得不快,可是能够驮很多东西。它是沙漠里重要的交通工具,所以,人们把它叫作“沙漠里的船”。
    19.认真阅读短文,从不同角度提出两个有价值的问题。
    问题1:
    问题2:
    20.用四字词语替换短文中画横线的内容,写在括号里。
    (1)静悄悄的,没有一点儿声音。    ( )
    (2)十分广阔,没有边际。( )
    21.“它们的身体已经完全适应了沙漠地区的生活”,请根据短文内容,概括出骆驼身体各部分的特点。
    (1)鼻子:
    (2)脚掌:
    (3)驼峰:
    22.第一自然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请把这句话写下来。

    23.短文标题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为什么把骆驼叫做“沙漠里的船”?                                                                 

    24.你了解其它动物具有适应环境的独特能力吗?请举一例说明。                                



    六、书面表达
    25.习作。
    题目:想起这事就________
    要求:1.题目中的“_______”,可以是高兴,可以是感动,也可以是后悔、伤心……。
    2.文章中所写的事,应该是自己亲身经历的。
    3.中心明确,并注意写出当时自己的心理活动和感情。
    4.字数在350字以上。
    参考答案:
    1.C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的辨析。
    A.一穗(huì)——suì,罗列(ló)——luó。
    B.芦苇(wéi)——wěi,尽管(jìn)——jǐn;
    D.压扁(yà)——yā,占领(zàn)——zhàn。
    故选C。
    2.B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A.未卜先知:(事情发生前)不用算卦就知道。形容有预见。
    B.刀枪不入:刀砍不进,枪刺不死。原形容人铜皮铁骨或物体十分结实,现多比喻一个人僵化固执,冥顽不灵,很难被说服打动。
    C.上天入地:升上天空,钻入地下,形容神通广大,也比喻为实现某种目的而四处奔走。
    D.精疲力竭:精神、力气消耗殆尽,形容极度疲劳,不想动的样子。
    本题形容人物长着铜头铁额,战斗力非常强大,应选择“刀枪不入”。
    3.A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搭配的能力。
    A.不恰当。若隐若现:好像消失,又好像出现。形容似有似无,不真切、不明朗。此处浓雾已经散尽了,几座山不是似有似无,应该是清晰可见。可改为“清晰可见”。
    B.恰当。齐头并进:指几方面不分先后地一同进行。
    C.恰当。气急败坏:呼吸急促,狼狈不堪,形容非常慌张或恼怒。
    D.恰当。随遇而安:不论处于什么环境,都能安然自得,感到满足。
    4.B
    【详解】本题考查课外积累。
    燧人氏:在商丘发明钻木取火,成为中国古代人工取火的发明者,教人熟食,结束了远古人类茹毛饮血的历史,使人类与禽兽的生活习性区别开来,开创了华夏文明,被后世奉为“火祖”。
    神农:中国远古传说中的太阳神。姜姓,号神农氏,中国上古人物,有文字记载的出现时代在战国以后。被世人尊称为“药祖”、“五谷先帝”、“神农大帝”、“地皇”等。华夏太古三皇之一,传说中的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他遍尝百草,有“神农尝百草”的传说。
    女娲: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创世女神。又称娲皇、女阴,史记女娲氏,是华夏民族人文先始,是福佑社稷之正神。因为天地崩塌,所以她用五颜六色的石头来补天,用来杀乌龟,用来立国,这就是女娲补天的故事。
    所以钻木取火的是燧人,尝百草治病救人的是神农,炼五色石补天的是女娲。
    答案选择B。
    5.D
    【详解】本题考查动词的用法。
    A.将“小水塘”赋予人的动作行为“抱”,这是拟人的用法。
    B.将“绿东西”赋予人的动作行为“探”,这是拟人的用法。
    C.将“鸟儿”赋予人的动作行为“驮”,这是拟人的用法。
    D.“晒”在这里没有进行拟人。
    综上所述,答案选择D。
    6.C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句中词语的含义。
    A.大概:表示不很精确的估计或表示有很大的可能性。这里指作者猜测雌燕子老待在窝里不出门的原因是产下了第一个蛋,但是并不确定。表述正确。
    B.终于:经过种种变化或等待之后出现的情况。这里指科学家付出了艰辛的劳动,研究成果来之不易。表述正确。
    C.最多:可以接受的极限。句中说明隧道绝对不超过九寸,一指宽。表述错误。
    D.漾:水面微微动荡。句中指叶子像水面波纹一样动荡,表述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选择C。
    7. 获得 雨露 滋润 人间 触角 选择 住宅 坑坑洼洼 柔和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拼写能力。
    解答此题时。要认真拼读给出的字音,明确要写的词语,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本题“获得、滋润、坑坑洼洼”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
    8. 露似真珠月似弓 碧海青天夜夜心 人非生而知之者 一场秋雨一场寒 十场秋雨要穿棉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溺而不返 常衔 坚忍不拔 后羿射日 后羿英勇无畏,为人民着想
    【详解】本题考查诗词名句的积累与运用。
    (1)出自唐代白居易的《暮江吟》,全诗为: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意思是最可爱的是那九月初三之夜,露珠似颗颗珍珠,朗朗新月形如弯弓。
    出自唐代李商隐的《嫦娥》,全诗为: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意思是嫦娥应该后悔偷取了长生不老之药,如今空对碧海青天夜夜孤寂。
    (2)“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出自唐朝文学家韩愈的《师说》。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不是生出来就都懂得许多知识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呢?告诉了我们要多学习,才能学到更多知识。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意思是立秋节气之后,每下一场雨天气就更凉爽一些,下了十场雨(虚数)之后,就要开始准备穿棉衣御寒了。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出自宋代卢钺的《雪梅》,全诗为: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意思是梅花也许比不上雪花的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的清香芬芳。
    (3)出自文言文《精卫填海》,全文为: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译文: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有一次,女娃去东海游玩,溺水身亡,再也没有回来,所以化为精卫鸟。经常叼着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
    《精卫填海》塑造了一个衔运西山木石以填东海的具有顽强执著精神的精卫鸟形象。
    将自己喜欢的神话故事写出来,将自己喜欢的理由表述出来即可。如:推荐的神话故事是《女娲造人》,理由:这个故事很神奇,女娲将一根藤条伸入泥潭里,把浑黄的泥浆向地面一挥洒,泥点溅落的地方,就出现了许多小小的叫着跳着的人儿。
    9.√ 10.√ 11.× 12.×

    【解析】9.正确,“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一问一答,自问自答,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
    10.正确,因为神话故事具有丰富的想象,阅读神话时我们要发挥想象,感受其中的神奇。
    11.错误,出自《中庸》,博学,学习要广泛涉猎;审问,有针对性地提问请教;慎思,学会周全地思考;明辨,形成清晰的判断力;笃行,用学习得来的知识和思想指导实践。
    12.错误,出自《观潮》,原文为“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
    13. 是谁在守卫边防呢?当然是英勇的边防战士。 虽然雪花比梅花洁白些,但是梅花比雪花要香得多。
    【详解】此题考查仿写句子和关联词。
    (1)仿写设问句。
    设问,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常用于表示强调作用。为了强调某部分内容,故意先提出问题,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正确的运用设问,能引人注意,启发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突出某些内容,使文章起波澜,有变化。
    如:是谁在辛勤采蜜呢?当然是可爱的小蜜蜂。
    是谁来掌控未来呢?当然是年青人
    我们靠什么掌控未来呢?当然靠智慧和活力。
    (2)用关联词语将两句话合并为一句话。
    关联词一般分转折关系、假设关系、条件关系等。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意义上有密切联系的句子组合在一起,叫复句,也叫关联句。复句通常用一些关联词语来连接。
    “雪花比梅花洁白些。”“梅花比雪花要香得多。”两个分句间是转折关系,因此选择关联词:“虽然……但是……”句子合并为:虽然雪花比梅花洁白些,但是梅花比雪花要香得多。
    14. 我从来不躺着看书。 我总是把手掌搓热,捂在眼睛上,反复做,这样也可以放松眼睛,而且很舒服。
    【详解】本题考查口语交际的能力。
    本题将在学习和生活中保护眼睛的好方法写出来即可,可从用眼时间、写字姿势、睡眠、眼保健操这些方法作答。如:①生活中要正确用眼睛,不要过多看手机或电子产品。看书、学习的时候,光线、亮度一定要合适,不要太近,看一段时间,40-50分钟,就要放松一下,看看远处。②坚持做眼保健操。③多吃一些有营养的蔬菜、水果,这样对眼睛是有保护作用的。
    15. 传递 清晰 掀开 重复 16.研究成果来之不易 17.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超声波。而这种声音,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向前传播时,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18.

    【解析】15.此题考查近义词。
    近义词就是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
    传播:两个相互独立的系统之间,利用一定的媒介和途径所进行的、有目的的信息传递活动。近义词是:传递、传达等。
    清楚:事物容易让人了解;辨认,近义词是:明晰、清晰等。
    揭开:使某样东西暴露出来。近义词是:掀开、揭示等。
    反复:一遍一遍地重复,近义词是:重复、来回、多次等。
    16.此题考查对重点词语的理解。
    先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将解释代入句子中,最后体会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注意做这样的题必须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解释。
    “终于”的本义是表示经过较长过程最后出现某种情况,在这里说明科学家揭开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做试验次数多,时间长,说明研究成果来之不易,花费了很多心思,付出了很多努力。
    17.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阅读第一自然段句子“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超声波。而这种声音,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向前传播时,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可知具体揭示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秘密”。
    18.此题考查信息提取能力。
    认真审题,在选段中找到答案所在的大致范围,再提取题目中所需的关键词语进行连线即可。
    找到句子:
    “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超声波。而这种声音,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向前传播时,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被雷达接收到,显示在荧光屏上。”
    这两个句子对比即可知道,蝙蝠的耳朵对应雷达的荧光屏,蝙蝠嘴里发出的超声波对应雷达的无线电波;蝙蝠的嘴巴对应雷达的天线。
    19. 作者以“沙漠里的船”为题,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呢? 骆驼是如何在沙漠中辨别方向的呢? 20. 悄然无声 无边无际 21. 嗅觉十分灵敏,鼻孔可以随时闭合。 脚掌很大,脚趾分开,中间连着厚厚的肉垫。 储藏着可以提供水分和养料的脂肪。 22.骆驼生活在沙漠里,它们的身体已经完全适应了沙漠地区的生活。 23.短文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因为骆驼是沙漠里重要的交通工具,所以,人们把它叫作“沙漠里的船”。 24.大熊猫最早是食肉的动物,由于自然环境变化,为了适应环境,大熊猫逐渐以吃竹子为生。

    【解析】19.本题考查阅读策略与方法。
    此题考查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仔细阅读全文,边读边思考,把握文章主旨。可以从题目、文章内容等不角度提出问题。针对文章内容或写法提出的问题,如:①骆驼是怎样靠灵敏的嗅觉帮人们找到水源的?②骆驼在沙漠里是怎样辨认方向不迷路的?内容围绕文章,合理即可。
    20.本题考查句子理解与词语积累。
    认真读短文,理解句子表达的意思,根据句意替换为意思相近的四字词语,并代入句子中读一读,看看句子是否通顺,意思不能改变。
    (1)“静悄悄的,没有一点儿声音”,与之意思相近的词语有“鸦雀无声”“悄无声息”,读句子“悄无声息”更符合句意。
    (2)“十分广阔,没有边际”这句话是说沙漠非常大,与之意思相近的词语有“无边无际”“无边无垠”等。

    2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1)读句子“每当沙漠里刮起卷着沙尘的旋风时,骆驼的鼻孔就会紧紧地闭起来,沙子就进不去了。”可知骆驼的鼻子:嗅觉十分灵敏,鼻孔可以随时闭合。
    (2)读句子“骆驼的脚掌很大,脚趾是分开的,中间连着厚厚的肉垫,这样就不会陷到松软的沙子里去,走起路来静悄悄的,没有一点儿声音。”可知骆驼的脚掌:脚掌很大,脚趾分开,中间连着厚厚的肉垫,走路安静。
    (3)读句子“骆驼的背上有驼峰,在水草多的地方,骆驼就吃得饱饱的,喝得足足的,把水分和一部分养料变成脂肪,储藏在驼峰里。等到食物缺乏的时候,它就靠自己驼峰里积蓄的养料来维持生命。”可知骆驼的驼峰:储藏着可以提供水分和养料的脂肪。
    22.本题考查中心句。
    联系短文第一段可知本段写了骆驼的脖子、鼻子、脚掌和驼峰的特点,这些特点让骆驼适应沙漠地区的生活,即“骆驼生活在沙漠里,它们的身体已经完全适应了沙漠地区的生活”。
    23.本题考查修辞手法与课文内容理解。
    联系文章题目“沙漠里的船”,其实就是指骆驼,所以是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联系短文最后一段“骆驼虽然走得不快,可是能够驮很多东西。它是沙漠里重要的交通工具,所以,人们把它叫作“沙漠里的船”可知人们把骆驼叫做“沙漠里的船”是因为骆驼能够驮很多东西。是沙漠里重要的交通工具。
    24.本题考查课外知识积累与语言表达。
    这类情况多得很,几乎所有动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都具了备适应环境的独特能力,比如:
    猫头鹰的无声飞行与夜视能力适应夜间捕猎;
    啄木鸟的特殊脑部结构适应承受强烈冲击;
    鼹鼠灵敏的有立体定位功能的嗅觉适应地下寻找食物的生活;
    鳄鱼能根据气候将卵产在洪水淹不到的岸边;
    北极熊的皮毛适应北极的严寒气候;
    蜂鸟的飞行技术使得它能在空中停留吸取花蜜,且不同的蜂鸟的喙适应吸取不同花朵的蜜等。
    25.例文:
    想起这件事我就后悔
    我有一件最让我后悔的事,这件事一直影响着我现在敢不敢骑电动车的问题。为什么呢?这件事说来话长,也算我自己造的孽吧。
    那是今年暑假发生的事,恐怕我这辈子也忘不了。那天我真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病,非磨着我妈给我报补习班。我从小到大也没上过劳什子补习班。其实我妈以前说让我学好就行,没必要上这个,不过这次她同意了,真不容易。就是因为那次的“不容易”,变成我十二岁暑假的不堪回忆,也成了我骑电动车的阴影。
    上补习班与骑电动车有什么关系?当然有,关系可大着呢。那补习班挨着我家远,同我一起去的,还有我的两个同学。她们骑电动,其中一个载着我。随后就这样了。
    但有一次,一个同学有点事,没去,只剩下我们两个了,她就载着我。可正巧在回来的路上,她眼睛进沙子了,我便载着她。一开始挺顺利的,不过,我当时想起,在昨天,路边有个黑色的寺庙状的骨灰盒。我这个人就是好奇心大,到了那段路,我往原处看了看,已经没有了。然后,我们就趴地上了。
    回来时,她载着我,迷迷糊糊的就到家了。
    我到家已经是中午了,我妈看到我摔成那样,挺惊讶的,安慰了我一阵,我也没有心情,趴到床上就睡了。
    我那时所有的伤都在我亲爱的右脸上,我那同学的伤全在左边胳膊上,我也感到有些惊奇,直到现在,我看到她,都有愧于她。可有什么用呢?在内疚也挽回不来了。
    我后悔了,真的不应该用安全去赌,觉得自己骑车不错,摔了自己,还连累了别人。以后不能再冲动了,冲动是魔鬼,害人害己。
    【详解】本题考查书面表达。
    本次为半命题作文,要求以“想起这事就 ”为题写一篇习作,先把题补充完整,可以补充:高兴、感动、后悔、伤心……,再结合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来写,抓住其心理活动和感情来写,写清楚事情的经过,从而突出人物的情感。
    开头:开篇点题,点明自己想起这事就怎样。
    中间:抓住事情的经过来写,可以运用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来描绘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感情。
    结尾:抒发出自己的感受,对点明主题。


    相关试卷

    开学综合自检卷-2023-2024学年语文五年级上册(统编版):

    这是一份开学综合自检卷-2023-2024学年语文五年级上册(统编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字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读拼音,写词语,查字典,完成练习,选词填空,根据所学知识填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开学综合自检卷-2023-2024学年语文四年级上册(统编版):

    这是一份开学综合自检卷-2023-2024学年语文四年级上册(统编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匠”字笔画的第二笔是,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走进自然”,选字组词,选词填空,先补全词语,再完成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开学综合自检卷-2023-2024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统编版):

    这是一份开学综合自检卷-2023-2024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统编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看拼音写词语,补充词语,再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趣味填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