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六单元测试卷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

    第六单元测试卷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1页
    第六单元测试卷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2页
    第六单元测试卷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第六单元测试卷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

    展开

    这是一份第六单元测试卷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经典诗词填空,文言文阅读,语言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六单元测试卷(本卷满分100分,完成时间90分钟)姓名               得分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每小题3分,共30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静女 其:助词,调节音节作用,可不译     B.我于城隅   俟:等待C.而不见  爱:喜爱                           D.搔首踟蹰   踟蹰:犹豫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A.爱而不xiàn                B. 我彤管(yí)C.说择女美(yuè  yì)             D. 自牧归荑(guī tí)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我彤管   贻:赠送            B.说择女美   说择:喜爱C.自牧  归:回来            D.女之为美   匪:同“非”,不是4.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洵美且异                        B.岁亦莫止C.虽有槁暴                        D.则知明而行无过矣5.下列句子中对加点的虚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加之以师旅,之以饥谨   因:因为     B.冰,水为之而寒   于:比C.蚓无爪牙利,筋骨之强   之:的       D.吾一日长乎尔        以:因为6.下列句子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C.风乎舞                              D.异乎三子者之撰7.下列句子中没有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A.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B.于是相如前进缶C.比及三年,可使有勇                     D.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8.对下列文言句式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判断句          B.居则曰:“不吾知也。”倒装句C.用心一也判断句                      D.可使有勇省略句9.下列句子中虚词“而”字的用法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蟹六跪而二鳌表并列                  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表转折C.吾尝终日而思矣表并列                D.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表递进10.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劝学》是《荀子》开篇之作,《荀子》由战国思想家苟况所著。B.阴阳原指日光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因此有“山南水北谓之阳”一说。C.在古代,“江”指长江,“河”指黄河,“山东”指的是今天的山东省。D.“迁”是古代官吏调动常用的词语,表示升官之意常用“右迁”一词。二、经典诗词填空每空1分,共611.补写下列句子中空缺的语句。①静女其               。彤管有炜,             《诗经·邺风·静女》故木受绳则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荀子《劝学》                   ,不能十步;                  ,功在不舍。荀子《劝学》三、文言文阅读选择题每题3分,翻译题每题6分,共2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4小题。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雾,咏而归。”节选自《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12.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知尔,则何以哉                  或:有(的)人B.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        方:方法C.六七十,如五六十                  方:方圆D.会同,端章甫                      如:或者13.下列句子不属于特殊文言句式的一项是    A.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B.不吾知也C. 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                   D.莫春者,春服既成1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2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咏而归。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7小题。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與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骤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节选自荀子《劝学》15.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砺则利     就:于是                   B.吾尝而望矣   :踮着脚C.声非加       疾:强,声音宏大           D.故不积    跬:半步,跨一脚16.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用法相同的是    ①其中规   使之然也   ③君子博学而参省乎己   食埃土,饮黄泉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17.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2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语言运用1018.仿照下列句子续写两句话,要求语意完整,句式基本一致。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受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一泓出现在沙漠的泉水,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                                                                                                                                                             五、写作3019.动物和人类共同生活在地球这个家园,动物也是人类的朋友。你最喜爱的动物是什么?请以你最喜欢的动物为说明对象,写一篇说明文。要求:突出说明对象的特点;要有一定的说明顺序;要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方法;字数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1.C 【解析】爱:同“”,隐藏。2.D 【解析】 自牧归荑,读kuì tí。3.C 【解析】归:同“馈”,赠送。4. A 【解析】B项“莫”同“暮”;C项“有”同“又”;D项“知”同“智”。5. A 【解析】因之以饥馑中的“因”是接着、继续的意思。6. D 【解析】A项“水”,名词作动词,游泳的意思;B项“上”“下”是方位名词作动词,向上和向下的意思;C项“风”,名词作动词,吹风的意思。7. D 【解析】A项“美人”,古义为皇帝的嫔妃,今义为美貌的女子;B项“前进”,古义为上前献上,今义为向前行动;C项“比”,古义为等到,今义为对比。8. A 【解析】A项为被动句,意思为秦国答应给的城池恐怕不能得到,白白地被欺骗。9. C 【解析】“吾尝终日而思矣”,这里的“而”表修饰。10.C 【解析】在古代,“山东”指峰山以东,泛指战国时期的六国。11.①贻我彤管  女美金就砺则利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③骥骥一跃   驽马十驾12. B 【解析】“且知方也”中的“方”是指做人的道理。13.D 【解析】ABC三项均为倒装句。14.1宗庙祭祀的工作,或者是诸侯会盟及朝见天子的时候,我愿意穿着礼服,戴好礼帽,做一个小小的司仪。重点词语“如”翻译成“或者”;“端章甫”翻译成“穿戴好礼服、礼帽”2暮春时节,穿着春衫,和几个成年人、几个孩童到沂水里洗濯身体,在舞台上吹风,唱着歌回家。重点词语“咏而归”翻译成“唱着歌回家”,“而”表示修饰15. A 【解析】“金就砺则利”中的“就”是“靠近、接近”的意思。16. C 【解析】形容词作名词;动词做使动用法;名词作状语;④名词作状语,故选C17.1登上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增长,但是人在远处也能看见;顺着风向呼喊,声音并没有增强,但是听的人却听得特别清楚。重点词语“疾”翻译成“增强”2积累土石成为高山,风雨就会从那里兴起;积水成为深潭,蛟龙就会在那里生长;积累善行,养成良好的品德,于是就能达到很高的精神境界,智慧就能得到发展,圣人的思想也就具备了。重点词语“神明”翻译成“精神和智慧”18.示例:爱心是一首飘荡在夜晚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爱心是一颗闪烁在夜空的明星,使徘徊迷惘的人找到正确的方向。19.

    相关试卷

    【中职专用】高中语文 高教版基础模块上册 专题20 第五单元综合练习:

    这是一份【中职专用】高中语文 高教版基础模块上册 专题20 第五单元综合练习,文件包含中职专用高中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上册专题20第五单元综合练习原卷版docx、中职专用高中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上册专题20第五单元综合练习答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中职专用】高中语文 高教版基础模块上册 专题12 第三单元综合练习:

    这是一份【中职专用】高中语文 高教版基础模块上册 专题12 第三单元综合练习,文件包含中职专用高中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上册专题12第三单元综合练习原卷版docx、中职专用高中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上册专题12第三单元综合练习答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中职专用】高中语文 高教版基础模块上册 专题06《离太远最近的树》同步练习:

    这是一份【中职专用】高中语文 高教版基础模块上册 专题06《离太远最近的树》同步练习,文件包含中职专用高中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上册专题06《离太远最近的树》同步练习原卷版-docx、中职专用高中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上册专题06《离太远最近的树》同步练习答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