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江西省上饶市六校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语文试卷
展开2022—2023年度下学期高二年级六校联考语文试卷
试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限: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医药的传统是什么?我想大概有这么几条。首先,中医的传统不是疾病医学。第二,中医不是物质科学。第三,中医不是认识论上的知识论。中医关心的是从哪里寻找健康的钥匙。同样的“治病必求于本”这几个字,在西医看来,着眼点在于对象性思维的“病”,问的是“病从何来”;而中医提这个问题时重点在意向性思维的“治”上,问的是“治向何去”。“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东西方对“本”有不同的理解和追求。西方的“本”是指物质现象背后的本质原因,是对本质的认识,是知识论,是科学。是什么科学观呢?是物质世界范围内的认识论、知识论的科学观。文艺复兴数百年来,它取得了巨大成就。而中医不是这样提问题的。它首先提出什么是“利”,什么是“害”,什么是“药”,什么是“毒”,强调识别“利害药毒”的能力和取舍标准。第二,两千多年前中医就提出医师的责任是“聚毒药以供医事”,是把“毒”转化为“药”,把“害”转化为“利”,帮助人们养生、保健、治病。第三,医学与医生有三等,上医医未病之病,对象是生命,任务是养生;中医医欲病之病,对象是“健”,任务是保健;下医医已病之病,对象是病。我们的误区就在这个地方。一百年来,我们中医就努力地去走这最后的一条路。
现代医学的科学化过程中要求的是对靶点的直接对抗,是对生命现象的抑制和阻断,广义地说,是“抗生”的,而我们在理论上又要求“卫生”和“养生”,这是矛盾的。中医的优势和学术本质,第一是“人”,第二是“生”。“生”是中国文化中的价值观,认为人们应该“赞天地之化育”,追求的目标是“天人合德”,也就是“你活我也活”,人要活,细菌病毒也要让它活,这就是生态,就是“万物并育而不相害”“与万物浮沉于生长之门”。气度要有这么大。只有有了这么大的气度,才能把周围环境中的因素转化为有利于“生”的因素。所以,中医学的传统起码要回到《汉书·艺文志》,即“方技者,皆生生之具”。所以中医药是为人类生命的健康、发展、进化服务的方法、技术、工具。你非要扭转它,就变成两码事了。我的老师临终前就说过:“欲求融合,必先求我之卓然自立。”展开来说,就是欲求融合现代科学技术的成就,必先求中医学自我的卓然自立。
(摘编自陆广莘等《中医药的传统与出路》)
材料二:
中医药,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块瑰宝,是对人体生命活动和疾病变化规律的理论概括,它主要包括阴阳、五行、运气等学说,以及诊法、预防、养生等内容。它融合了哲学思想、医疗保健、植物学等多种科学的思想,其丰富的内涵受到全世界的瞩目。但是,中医药在现实中处在边缘地位和附属局面。要摆脱这一现状,首要是加强对中医人才的培养和以现代化手段使中药质量可控,还要加大对中医药的宣传力度,使百姓从内心接受中医药。
想要培养中医药的支持者,应该以中医药自身的内容特点为立足点,以中小学为切入点开始启蒙教育,让传统中医药的种子在学生们的意识中生根发芽。下面对中医药走进中小学进行分析,希望为中医药的推广和发展做出一些贡献。
首先,选择适合青少年的内容。中医药内容纷繁复杂,有些知识晦涩难懂,不适合青少年阶段的学生学习,他们理解起来比较费劲,而且不易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针对这一问题,有必要对学习的内容进行筛选,如可以选择中药的炮制、中药香囊制作以及常用中药饮片识别等内容。然后改变往日直叙式的教学方式,将理论知识讲解和实验操作相结合。这样既可提高青少年的学习兴趣,又可提高他们对中草药的认识和理解,并加深他们对中药的记忆。例如在课堂上将中药山楂炮制品与生品煮水,让学生口尝并对其酸性进行比较,使学生通过切身体验感受到炮制的作用。
其次,引导青少年走进中医药。通过建立“模拟中药房”,使青少年了解中药储存和归类方式。在手摸口尝中,让青少年找草药、识草药、认草药,同时教授他们一些辨识药材真伪的方法,让他们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这样可以对中医药的延续与传承起到正面作用,也为他们今后掌握更多的中药知识打下一定的基础。学习这些知识,即使他们将来不做医生,对于自己的生活也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使中医药更贴近人民群众的生活。
(摘编自薛海萍等《浅谈中医药走进中小学的意义》)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都非常强调“治病必求于本”的治病理念,其中“本”是指服务于人类的生命的健康、发展的方法。
B. 青少年走进“模拟中药房”,近距离接触中草药,这不仅有利于传授中医药的一些知识,也有利于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
C. 中医药的内涵丰富,包括养生、诊法、预防等多项内容,也融入多种科学的思想。
D. 一百年来中医总是设法医治已病之病,而不是医治欲病之病,这种做法偏离了中医的传统,也将严重束缚中医的发展。
2.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与中医认知方式不同,西医强调在物质世界范围内认识各种现象,探究其背后的本质原因,具有科学性的特征,而且取得了重大成就。
B. 目前我国百姓对中医药的了解还不够深入,也没有完全接纳中医,这归因于中医药的专业知识比较晦涩,以及中小学教育中所采用的教学方式单一。
C. 中医的价值追求不是人活、细菌病毒死的对立生态,而是“天人合德”的理念,这充分体现出中国文化中的“生”的价值观。
D. 现代医学的追求是对生命现象的抑制和阻断,广义上说就是“抗生”,而中医药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块瑰宝,注重的是“养生”“保健”。
3. 下列语句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 心存敬畏,方能行有所止。 B. 历史是一堆灰烬,但灰烬深处尚有余温。
C. 兴在趣方逸,欢余情未终。 D.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 简要梳理材料二的行文脉络。
5. 就中医的出路问题,材料一与材料二分析的侧重点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案:1. A 2. B 3. C
4. 首先指出中医药的特点、现状及摆脱现状的措施,然后指出要培养中医药的支持者就要以中小学为切入点开始启蒙教育,最后提出两条落实中医药走进中小学的具体建议。
5. ①材料一着重从认知层面分析,认为在西医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影响下,中医学要卓然自立,坚持“天人合德”的传统;②材料二着重从措施层面分析,提出两条措施,一是加强对中医人才的培养和以现代化手段使中药质量可控,二是加大对中医药的宣传力度,并重点阐释了后者。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大沙漠
杜鹏程
前晌,战斗一阵比一阵激烈,送弹药的运输员和担架员朝前边奔跑。电话员们满头大汗地来回跑着拉电线、查电线。一条东西走向的沙梁上有好几个大碉堡,赵劲那个团的战士正在向敌人攻击。忽然,狂风卷着黄沙直向我攻击部队迎面冲来。
枪声、炮声和敌人飞机轰炸的声音汇成了一片巨大的吼声。风沙烟雾遮得天昏地暗。战士们在风沙烟雾中忽隐忽现,勇猛冲锋。
周大,勇率领他的战士,配合兄弟部队攻下了四个碉堡。但是当他们进攻到离“五号大碉”一百五十公尺的时候,被敌人火力按倒在平漠漠的沙滩上。
掩护周大勇他们的炮火还继续发射,但是炮手、重机枪手,让大风吹得睁不开眼。重机枪有的还在发射,有的被沙子堵住打不响了!
周大勇卧倒在沙窝里。他双手撑住地,胸脯略微抬起,脸绷得生紧,眼盯着前方。他要为这次战斗的结局负责;要为战士们的生命负责,因为战士们躺在敌人火网下。责任的担子越来越重。
时间走着,危险也增加着。
周大勇一骨碌滚到王成德跟前,两人眼对眼看了几秒钟。
周大勇说:“电话线打断了。我派通讯员给营长报告,让掩护我们的火力往前移,可到现在连回信也没有。怎么搞的呀!”
王成德指着左侧说:“看哩,二连攻的那个碉堡还没拿下,敌人侧射火力已经把我们跟营指挥所的联系截断了!”
周大勇和王成德尽力向正前方和左右翼看。左边兄弟部队正攻敌人碉堡;右边百十公尺的地方是一条沟,沟那面,有军号声,有自己部队冲锋的喊声。
周大勇脑子急速地转圈;汗水把脸上的沙土划成一道一道的渠渠。他像那些有胆量有经验的指挥员一样,虽然焦急可是头脑却很清醒。他非常精明地找寻敌人弱点。猛然,脑子里闪出一个计划。他说:“老王,派一个班拖两梃机枪到右边去佯攻,吸引住敌人火力,正面就好进行爆破:让敌人‘坐飞机’升天。好,这里交给你,我到右前方去了。”
王成德用手死劲地压住周大勇的腰,说:“你在正面,我到侧翼去哩。”他弯下腰,像飞一样跑去。
王成德指挥两挺机枪向敌人射击,吸引住了敌人的注意力跟火力。
这时周大勇指挥正面的战士们,正在炮弹爆炸的火光中,在风沙中,准备爆炸敌人的高碉堡。
马长胜拿起第一包炸药,对爆炸组的战士们说:“同志们,跟我来!”
李江国扑过去推开他,说:“撒手,撒手!好赖第一包炸药是我的。”
两个人你推我拉,谁也不肯让谁。
马长胜是越急越说不出话的人。他跺着脚,说:“李江国,你——”周大勇喊:“不准争夺!李江国带第一组去!”他的声音这样严厉,连脾气执拗的马长胜也不敢吭气。
李江国抓住二十五斤重的炸药包,向他身后的战士们喊:
“跟我来!”
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第四名,几个矫健的影子,在炮火、烟雾和风沙中前进了!敌人工事中吐着火舌,炮弹爆炸的黑烟柱一直顶住了天,爆炸手们前进的道路又被封锁得风雨不透。……
李江国带领爆炸小组,跑到离敌人碉堡四五十公尺的地方,他让敌人的手榴弹得跌倒在地,昏过去了!一个战士的炸药包被子弹击中爆炸了……其他两个战士被人的火力按倒在地下,头也不能抬。
一股冰冷的感觉,一直透进周大勇的心脏。他很想把自己的全部力量,都添给爬在敌人火力下的爆破手们。
周大勇猛地回过头来,正要喊第二爆炸组上去,马长胜一步抢前,喊:“连长!”他那执拗的脸上,出现了严肃果断的神情。这神情是那准备以生命去换取胜利的神情。
马长胜带领第二爆炸组的四个战士,一口气跑到李江国跟前。李江国在地下一动也不动。马长胜像每个在激烈战斗中的人一样,这一刻没有一点心疼李江国的情绪。他向前跑去。前边是火,是烟,是下雹子一样的手榴弹,是打飞了的铁丝网……爆炸手们跑到离敌人工事的外壕三十公尺的地方,突然,马长胜被爆炸了的地雷震得掼倒在地。
马长胜从地上蹦起来,喊:“前进!”他没有感到疼痛,只觉得浑身麻木,头昏眼花。他什么也听不见,记不得别的任何东西,只记得“爆破”。他跑着,对身后的战士喊:“爆破!”
马长胜鼓起全身力气一纵身,向敌人碉堡扑去,他身后的两个战士没上来,——他们永远上不来了!
他周围有成百颗手榴弹在爆炸,他的衣服被炸成了絮絮。
他在危险包围中,安上炸药,拉响雷管,往后滚了两滚;一片飞红的火光一闪,轰隆一声,烟雾冲天,碉堡垮下了一大片。
“不行,不行,还得一包炸药。”马长胜躺在地上想。他眼里直冒火星,浑身盖满沙土、石块;烟雾罩着他。是活是死他不管,只固执地想:“一包炸药,再来一包炸药!”
突然,浓烟烈火中喷出来一个人。那人一阵旋风似的,弯下腰抱着一包炸药,贴在敌人碉堡上,拉响雷管,往后一滚,正压在马长胜身上。马长胜一看是李江国。他一转身抱定李江国一这世上最亲的人,正要喊什么,轰隆一声巨响,一切都从记忆中消失了……
周大勇举起驳壳枪,身子往后一仰,伸展左臂用力向前一挥,喊:“上呀!”他跳起来,飞一样地率领战士们扑上去。……
敌人放弃了高碉堡,乱得像一窝蜂一样朝后跑。周大勇知道建制被打乱的敌人,就失去了战斗力量。他率领战士们猛追敌人。……
(节选自《保卫延安》,有删改)
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点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的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如写李江国率爆破组去炸碉堡时喊:“跟我来!”马长胜带领爆炸小组进攻时喊话“前进!”“爆破!”铿锵有力。
B. 小说先写周大勇安排爆破计划,再写王成德和周大勇争着去侧翼吸引火力,接着写马长胜、李江国争着去炸碉堡,李江国爆破失利,马长胜果断要求率小组炸碉堡。情节紧凑,充满革命牺牲精神。
C. 小说细节描写生动传神。如在我军进攻“五号大碉”受阻时,周大勇“双手撑住地,胸脯略微抬起,脸绷得生紧,眼盯着前方”,表现了周大勇为战士生命揪心、对战局胶着的忧心。
D. 小说刻画了周大勇久经沙场、足智多谋的英雄形象。当部队进攻受挫时,他观察战场形势,直接派出爆破组从正面炸碉堡,最终成功地炸毁了敌军碉堡。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语言很有特色,作者注意将士们的口语,明白晓畅,生动朴实,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B. 小说用“狂风卷着黄沙”点明自然环境的恶劣,为英雄人物周大勇的出场渲染气氛,推动情节发展。
C. 小说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如写马长胜和李江国带领队伍冲锋时,用“跟我来”突出人民军队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悲壮感人。
D. 小说写李江国多次期盼“再来一包炸药”表现了他负伤后痛苦而无奈的心情,把取胜看得比生命更为重要的高贵品质。
8. 本文主要描写了紧张的战斗场面,作者善于调动多种描写手法描绘英雄群像。文本用了哪些描写手法刻画马长胜的英雄形象,请简要分析。
9. 《保卫延安》这部作品,真实地反映了解放战争中延安保卫战的具体情形,请结合文本,试分析文学创作与现实的关系。
答案:6. D 7. D
8. ①语言描写。与李江国争着去爆破时“李江国,你——”,被地雷震到,蹦起来喊“前进!”对战士喊“爆破!”
②神态描写。李江国爆破组失利,马长胜要求去爆破时“他那执拗的脸上,出现了严肃果断的神情。这神情是那准备以生命去换取胜利的神情”。
③动作描写。“马长胜从地上蹦起来”,“鼓起全身力气一纵身,向敌人碉堡扑去”。
④心理描写。当敌人碉堡只垮下一大片时,不行,不行,还得一包炸药。马长胜躺在地上想”“是活是死他不管,只固执地想:一包炸药,再来一包炸药!”
⑤环境描写烘托。“他向前跑去。前边是火,是烟,是下雹子一样的手榴弹,是打飞了的铁丝网……”
9. ①文学创作来源于现实:《大沙漠》取材于解放战争中延安保卫战的真实历史事件,作品中的人物原型有许多是保卫延安之战中的真实的将士,真实地再现了面对强敌时,西北野战军的勇气和智慧。
②文学创作又高于现实:《大沙漠》中,战斗场景经过了作家的艺术加工,艺术地再现了1947年延安保卫战的历史画面,叙事更加紧凑,情节更趋紧张,战斗氛围更加激烈;成功刻画了人民解放军各级指战员的英雄群像,塑造的文学艺术形象深入人心;紧张、残酷的战争场面,紧凑、集中的故事情节,丰满、典型的人物形象,深刻揭示了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是战争胜利的内在力量这一主题,增强了文学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共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汉明帝永平三年春二月甲子,立贵人马氏为皇后,皇子坦为太子。后,援之女也,光武时以选入太子宫。能奉承阴后,傍接同列,礼则修备,上下安之,遂见宠异。及帝即位为贵人,时后前母姊女贾氏亦以选入,生皇子炟帝以后无子命养之后于是尽心抚育劳悴过于所生。太子亦孝性淳笃,母子慈爱。十八年八月壬子,帝崩。太子即位,尊皇后曰皇太后。
初,后既正位宫闱,愈自谦肃,好读书。群臣奏事有难平者,帝数以试后,后辄分解趣理,各得其情。然未尝以家私干政事,帝由是宠敬,始终无衰焉。
章帝建初二年,夏,四月,上欲封爵诸舅,太后不听。太后诏曰:“夫外威贵盛,鲜不倾覆。吾为天下母,而身服大练,食不求甘,左右但著帛布,无香薰之饰者,欲身率下也。以为外亲见之,当伤心自敕。前过濯龙门上,见外家问起居者,车如流水,马如游龙,仓头衣绿褙,领袖正白,顾视御者,不及远矣。故不加谴怒,但绝岁用而已,冀以默愧其心,犹懈怠无忧国忘家之虑。”固不许。太后尝诏三辅:“诸马婚亲有属托郡县、干乱吏治者,以法闻。”
太夫人葬起坟微高,太后以为言,兄卫尉廖等即时减削。其外亲有谦素义行者,辄假借温言,赏以财位。如有纤介,则先见严恪之色,然后加谴。于是诸家惶恐,倍于永平时。常与帝旦夕言道政事及教授小王《论语》经书,述叙平生,雍和终日。四年夏四月,有司连据旧典,请封诸舅。帝以天下丰稔,方垂无事,癸卯,遂封卫尉廖为顺阳侯,车骑将军防为颍阳侯,执金吾光为许侯。太后闻之,曰:“吾欲令瞑目之日,无所复恨,何意老志复不从哉,万年之日长恨矣!”廖等并辞让,愿就关内侯,帝不许。廖等不得已,受封爵,而上书辞位,帝许之。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马后抑外家》)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生皇子炟帝以后/无子命养之后/于是尽心抚育/劳悴过于所生/
B. 生皇子炟帝以后/无子命养之后/于是尽心抚育劳悴/过于所生/
C. 生皇子炟/帝以后无子/命养之/后于是尽心抚育/劳悴过于所生/
D. 生皇子炟/帝以后无子/命养之/后于是尽心抚育劳悴/过于所生/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子,文中属于干支纪日,其中甲是地支,子是天干,文中的壬子、癸卯也是干支纪日
B. 封爵,指封土授爵。爵位,原本指诸侯获封赐的封建等级,与封建制度密切相关。
C. 外戚,指帝王的母亲和妻子方面的亲戚。文中的外亲、外家与其意思相近。
D. 旧典,既可以指旧时的制度、法则,也可以指古代的典籍。文中指的是前者。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马皇后坚持原则,公私分明。娘家人奢华无度,她“绝岁用”以示惩戒;两次阻止章帝加封自己兄弟;要求削低母亲坟茔的高度。
B. 马皇后宽厚仁慈,待人诚恳。马皇后抚养非亲生的皇子刘炟尽心尽力,视如己出,而刘炟生性孝顺秉性敦厚,母子之间关系很好。
C. 马皇后躬行节俭,以身作则。马皇后虽然贵为皇后,但穿粗丝衣服,不追求饮食香甜;身边人也是穿普通衣物,不佩戴香薰饰物。
D. 马皇后喜爱读书,聪明睿智。明帝遇到难以决断的事情,马皇后常常主动帮忙分析;章帝时她常与皇帝谈论政事,教导皇子读书。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能奉承阴后,傍接同列,礼则修备,上下安之,遂见宠异。
(2)群臣奏事有难平者,帝数以试后,后辄分解趣理,各得其情
14. 文中三次出现马皇后的话,请分别概括其每次所强调的内容。
答案:10. C 11. A 12. D
13. (1)能侍奉婆婆阴皇后,广泛地接待身边的同辈人,礼数周全,上下和睦,于是特别受宠爱。
(2)群臣向皇帝上奏的事,有不易决断的,皇帝多次用这些事考验马皇后,马皇后就分析判断,每件事都分析得合情合理。
14. ①希望娘家人节俭自省,怀有家国之忧;
②希望娘家人遵纪守法,不谋求特权;
③希望马氏家族不要被封爵。
参考译文:
汉明帝永平三年春季二月甲子日,册立贵人马氏为皇后,皇子刘炟为太子。马皇后是马援的女儿,光武帝时因为选秀进入太子宫中,能侍奉婆婆阴皇后,广泛地接待身边的同辈人,礼数周全,上下和睦,于是特别受宠爱。等到皇帝即位,她(被)封为贵人。当时马皇后前母的姐姐的女儿贾氏也因为选秀进入宫中,生下皇子刘炟。皇帝因为马皇后没有孩子,就命她抚养刘炟。马皇后于是尽心尽力地抚养培育,劳苦憔悴超过亲生母亲。太子也生性孝顺,质朴厚道,母子之间仁慈相爱。十八年八月壬子日,皇帝逝世。太子刘炟即位,尊马皇后为皇太后。
起初,马皇后当皇后之后,自己越发地谦逊恭谨,喜欢读书。群臣向皇帝上奏的事,有不易决断的,皇帝多次用这些事考验马皇后,马皇后就分析判断,每件事都分析得合情合理。但从来没有因家里的私事干涉朝廷大事,皇帝因此宠爱敬重她,始终没有衰减。
章帝建初二年夏季四月,皇上想要给他的舅舅们封爵,马太后不允许。马太后下诏说:“那些外戚富贵盛大,很少有不倾覆的。我身为天下之母,然而身穿粗丝衣服,饮食不求香甜,身边随从只穿普通帛布,没有使用香薰之类饰物的人,就是要亲身做下面的表率。本以为娘家人看到我的行为,会痛心自责。先前我从濯龙门上经过,看见到我娘家拜访问候的人,车子像流水,马队像游龙,仆人们都穿着绿色的臂衣,领子和袖子都是雪白的,回头看看我的车夫,比他们差得远多了。之所以没有对他们谴责发怒,只是断绝他们一年的费用罢了,是希望他们能在心里暗暗感到惭愧,但他们仍然松懈怠慢,没有担忧国家、忘记家族的想法。”坚持不准封爵。马太后曾下诏给三辅:“凡马家的姻亲中,有嘱托请求郡县办事、干扰吏治的,按法律奏请处罚。”
太后的母亲安葬时,坟修得略微高些,太后即命减削,其兄卫尉马廖等人立即进行减削。亲属中有行为谦逊质朴、合乎正义的,就用温和的话语(对其加以勉励),并用金钱或官位赏赐他们。如有一点过错,就先表现出严厉的神色,然后加以责备。于是诸家感到惶恐,加倍于永平年间。马太后经常在早上、晚上与皇帝谈论朝廷政事,教小皇子们学习《论语》等经书,谈论生平之事,终日生活和睦。四年夏季四月,有司接连根据以前的典章制度,请求为皇帝的舅舅们加封。皇帝认为天下丰收,边疆无战争,在癸卯日,封卫尉马廖为顺阳侯,车骑将军马防为颍阳侯,执金吾马光为许侯太后听到后,说:“我想在我死去之日,没有遗憾,为什么不顺从我的老志,使我在九泉之下长怀遗憾呢!”马廖等人都辞让,愿做关内侯,皇帝不答应。马廖等人没有办法,接受了封爵,又上书辞退官职,皇帝允许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共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村行
杜牧
春半南阳西,柔桑过村坞。娉娉垂柳风,点点回塘雨。
蓑唱牧牛儿,篱窥茜裙女。半湿解征衫,主人馈鸡黍。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前两联写景,动态展现了农村仲春时节的美好春光,巧妙地呼应了诗题。
B. 颈联刻画了牧童愉快歌唱的细节和农家女隔篱窥看行人及山村春景的神态,充满了田园生活气息。
C. 尾联以行客解湿衣衫,在村里歇脚,农人用“鸡黍”招待行客这一场景,表现了淳朴的人情。
D. 本诗不是静止的田园画,而是动态的春光图。着一“行”字,带动全篇,既是一次视听盛宴,又给人以味觉、触觉上的享受。
16. 本诗尾联与孟浩然《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都用了“鸡黍”这一意象,请结合诗歌,从结构技巧的角度分析两者的不同。
答案:15. B 16. ①孟诗中“鸡黍”出现在首联,引出下文,为对田园风光和农家生活的描写蓄势、张本;②杜诗的“鸡黍”出现在尾联,与前三联构成一幅淳朴的画卷,共同表现诗歌的主旨:山村之美,既美在风光,又美在人情。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共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过秦论》一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象地描写了秦始皇得到天下后,派遣得力的将领、士兵守卫要塞,盘问过往行人的情景。
(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将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在感叹时光流逝时,往往会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兰亭集序》中有一句相似的感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 ②.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③. 扪参历井仰胁息 ④. 以手抚膺坐长叹 ⑤. 夫人之相与 ⑥. 俯仰一世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园林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是我国最具典型性的生态艺术。中国古代私家园林是中国园林艺术的重要代表,其“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造园理念,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即“ ① ”的审美观和生态观。以修身养性、闲适自娱为功能,具有封闭、私密性的古代私家园林体现的是士大夫寄情山水的审美情趣。
古代私家园林一般面积较小,仅有几亩或十几亩,多与住宅相连。园林布局 ② ,将大自然的万千美景浓缩其中,从而体现“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的造园理念。
古代的私家园主造园目的多是修身养性、闲适自娱,园主特别注重在园林中注入丰富的文化内涵,常将命名、题咏等与景物的安排结合在一起。通过门额、石刻等形式表现出来的那些园名和景名,不仅给园林增添了情趣和内涵,还起到了点题的作用,变得更有生命力。
古代私家园林中的楹联,多曼语丽辞,情景交融,意蕴隽永。楹联描绘的诗情画意也对园林景观起着 ③ 的作用。
18.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 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为表达正确的句子。
20. 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世界园林之母”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 我站在山脚抬头望去,只见无数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向山顶延伸着。
B. 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是“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
C. 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D. 科学家仔细研究了鲸,发现它的外形是一种极为理想的“流线型”。
答案:18. ①天人合一
②以小见大
③烘云托月(画龙点睛)
19. 那些通过门额、石刻等形式表现出来的园名和景名,不仅起到了点题的作用,还给园林增添了情趣和内涵,使之变得更有生命力。 20. D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幸福是人们孜孜以求的生活状态。先秦诸子的幸福观对我们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先秦诸子认为,物质财富并非不重要,但相比较而言, ① 。因此,他们主张对物质财富、贵贱达穷、外在环境持淡泊态度,应该更加注重心灵的丰足,领略精神的高贵,关注那些符合人之本性、来自内心的幸福。
先秦诸子反对自私自利,主张将自身幸福与他人幸福、社会福祉结合起来。他们认为,将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结合,心怀天下,为社会谋福利, ② 。
在先秦诸子看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一个人即使生计维艰也不能不能因为外在诱惑而丧失气节。不能因为外在压力而改变主见。 ③ 才会拥有真正的快乐、真正的幸福。
21.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2. 请分别用一个否定句概括上文各段中先秦诸子的幸福观,每句不超过15个字。
答案:21. ①精神的快乐更是生活所必须的 ②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 ③只有这样
22. ①求幸福不能只重物质财富。②求幸福不能自私自利。③求幸福不能丧失操守(或随意改变主见)。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变现”,本义为把非现金形式的资产换成现金。而在当下,变现的途径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有人经过长期学习和探索后将知识、才艺变现,还有人能轻松将颜值、恶搞甚至爱国情怀以流量的形式变现……但知识、才艺等存在着不能即时变现、甚至有时无法变现的尴尬,特别是某些人无底线变现成功,使得有些青年学生对于该推崇怎样的“变现”产生了困惑,甚至对求学求知产生了动摇。
读了以上材料,作为青年学生的你对“变现”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江西省赣州市六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江西省赣州市六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默写题,语言表达,材料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西省上饶市六校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5月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江西省上饶市六校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5月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西省上饶市四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江西省上饶市四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诗歌鉴赏,默写题,语言表达,材料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