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考点24 诗歌鉴赏之赏析语言(解析版)-备战202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新高考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考点24 诗歌鉴赏之赏析语言(解析版)-备战202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新高考版)第1页
    考点24 诗歌鉴赏之赏析语言(解析版)-备战202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新高考版)第2页
    考点24 诗歌鉴赏之赏析语言(解析版)-备战202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新高考版)第3页
    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考点24 诗歌鉴赏之赏析语言(解析版)-备战202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新高考版)

    展开

    这是一份考点24 诗歌鉴赏之赏析语言(解析版)-备战202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新高考版),共15页。
    备战2022年高考语文考点微专题考点24 诗歌鉴赏之赏析语言【命题趋势赏析诗歌的语言主要包括分析诗句的含义、赏析诗句、分析诗句的作用、分析语言风格和炼字等内容,试高考的常考考点。真题再现】2021新高考全国1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寄江州白司马杨巨源江州司马平安否?惠远东林住得无湓浦曾闻似衣带,庐峰见说胜香炉。题诗岁晏离鸿断,望阙天遥病鹤孤。莫谩拘牵雨花社,青云依旧是前途。【注】①江州白司马:即白居易。②惠远:东晋高僧,居庐山东林寺。③莫谩:不要。雨花社:指佛教讲经的集会。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根据内容分析,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应该与白居易的《琵琶行》比较接近。B. 第三句使用“一衣带水”的典故,表现出朋友之间“天涯若比邻”之意。C. 第六句中的“病鹤”指的是白居易,他怀恋长安,时常遥望京城的宫阙。D. 诗人最后开解朋友,目前虽然身处贬谪之中,但未来的前途依然很远大。2. 前人论此诗,认为第二句已包含委婉劝告的意思,对这一观点应怎样理解?请简要分析。【答案】1.  B    2.①第二句“惠远东林住得无”用“惠远”“东林”两个意象,表现高僧的淡泊遁世的态度,“住得无?”以问句的形式,委婉地表达了对白居易出入佛寺的关切以及劝告,含蓄地劝诫友人不要轻易产生逃避、厌弃官场的情绪。②尾联中“莫谩”“青云依旧”等词语,直接劝告友人不要过度沉浸在佛法当中,相信自己依然可以青云直上,表达前途无量的勉励之意。【解析】【分析】1. B.第三句是说诗人曾经听说湓水萦绕像衣带,是对此地景物的描绘,并未有表现朋友间“天涯若比邻”之意,此项对用典解释有误。故选B。2.题干中的“含委婉劝告之意”,已提示考生解答此题的关键,诗人采用哪些手法劝告了什么,既要对诗句的表现手法作出判断,又要体会出诗句中隐含的意思。诗中体现劝告之意的是 “惠远东林住得无?”和“莫谩拘牵雨花社,青云依旧是前途”两句。前者借典故用问句,后者直接表达劝慰之意。只要结合这两句诗,把诗人蕴含其中的意思和情感答出即可。考点详解】一、炼字炼字一般是要求分析诗眼,诗歌的诗眼即为诗歌的关键所在,基本上有两种类型,炼字有两种类型:统摄全篇,或者一字传神。统摄全篇型,要结合全诗,逐联(句)解说诗眼的体现,诗句解说要扣紧诗眼。充分体现诗眼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点。一字传神型,则重在透过诗眼,分析诗歌旨意,传达作者情感。字句的解说要具体,要联系描写情境、上下文意、诗作标题、作者情感等方面加以理解。炼字的题目注意从炼意、炼境、炼结构和炼手法等角度进行分析,一般都有炼意的内容,如是写景的诗句往往有炼境的成分,炼结构主要是统领全诗或在诗歌的结构中起关键的作用,如转折、过渡、诗眼等,炼手法主要是修辞和表现手法。答题可按以下步骤操作:第一步  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或指出这个字特殊的语法现象(词类活用) (释含义) 第二步 展开联想和想象,把该字放入到句中描述景象(描景象)第三步 分析采用的艺术表现手法或修辞手法,情与景的关系,及写景方法)(明手法) 第四步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者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在整体上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点情境/表感情/谈效果)二、诗歌的语言风格(一)语言特色类――主要是对诗歌语言风格的概括,主要有格调、色彩、境界、情味等方面。1.平淡。具有平淡风格的诗歌,语言力求朴素,不追求词藻的华丽,显现出质朴无华的特点,但于平淡之中蕴含着深意。如陶渊明《饮酒》第五首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表面看来句句平淡,平淡之中蕴涵着诗人超脱尘世,悠然自得的情趣。有人评述陶渊明的诗平淡而思致。 2.工丽。具有工丽风格的诗歌,既讲究辞藻华丽,又讲究对仗工整。如杜甫《观山水图》中的红浸珊瑚短,青悬薜荔长,辞藻华丽,对仗工整,并在每句开头用颜色词语构成一幅色彩鲜明的画面。 3.直率。具有直率风格的诗词,则毫不隐晦,毫不修饰,依照情感的原样子直接写出。如《诗经硕鼠》中的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的诗句,直斥统治者的不劳而获和无情压榨。 4.委婉(含蓄)。具有委婉风格的诗歌,抒情或叙事,不直接写出,而通过写与本意无关的事物,或者通过对比而委婉地表达内心的情感。如李商隐《夜雨寄北》,诗的本意在于表达作者对妻子的怀念,但是没有直接写出,而写了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5.自然。自然,指诗词不留雕琢的痕迹,不使人感到做作。李白曾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说明自然的风格。如李白《古朗月行》中的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写出了儿童时期对月亮稚气的认识,表现出月亮的形状和月光的皎洁可爱,不加雕饰,生动自然。 6.清幽。清静而又幽深,表面看似平淡自然,细细体味却意味深远。如王维的《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前两句用不见人影而闻人声的情景,烘托出山的空寂清冷,后两句用夕阳返照之光映着林中的青苔,进一步渲染了山的特点,给人一种无比清幽的美感。 7.雄奇。具有雄奇风格的诗歌,气势雄伟,立意奇特。如李贺《梦天》中的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意思是说九州小得像九个烟点,大海小得像杯中之水。 8.奔放。奔放指直率而有气势。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词句,将滚滚长江与历史长河融于一体,凸现了历史荡涤千古风流的奔放气势,使读者体味到作者兀立江岸对景抒情的壮怀气魄。 9.悲慨。即悲壮慷慨,寂寥苍劲的艺术风格。具有这种风格的作品,含思悲壮,出语高昂,充满着对时代的感慨,或雄才不得志于时,或感时伤乱,忧国忧民,心中郁结,愤慨不平。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诗歌以苍茫原野为背景,勾勒出一位胸怀大志却因报国无门而孤独悲伤的诗人形象,苍凉悲壮,慷慨激昂。 10.洗练。这种风格的作品在语言表达上是通过千锤百炼而达到质朴、省净、流畅、圆润洒脱、意韵无极的境界。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这首绝句精巧的构思和深婉的情趣融化在一片清空明澈的意境之中,天然浑成,语言上,相携,织出一幅烟雨迷蒙的愁网,并以为动力,把人进一步推进萦怀的离情之中,加之冰心玉壶的绝妙比喻,作者孤介傲岸、冰清玉洁的形象脱然而出。语近俗白却字字枝根相连,不可分割,匠意极深而不见斧凿。11.沉郁。用一种苍老遒劲的笔调去描绘广阔的社会生活,而在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上笼罩着凝重深沉的忧郁色彩和悲剧气氛,配之相适应的严格诗律和铿锵的音韵。这些是形成这一风格的主要因素。如杜甫《登高》就是这种风格的代表作。全诗意境深远,语调沉郁悲凉,借暮秋的江天萧瑟之景,抒写颠沛流离、老病孤愁的暮年情怀。既包蕴着诗人客里悲秋的无限心事,又表达了对国事的忧思。                        12.清新。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清新一般是用在写景诗中,一般诗风比较亮丽,语言比较通俗,比喻新颖独到,包含着作者的喜悦之情。清新之风常见于以下一些人诗中。一是大部分山水田园诗人,陶潜的诗特点主要在平淡,有时候也不乏清新,而王维,孟浩然的诗则相对比较清新。(二)语言特色类――在诗歌解答中经常套用的关于语言的术语。1.行云流水:结构、语言自然流畅。2.形神兼备:语言、结构等形式与内容主旨都无可挑剔。3.简洁 洗炼(练):语言简练利落。 4.浅显 明白如话:不雕塑饰,不加修饰。5.平淡无奇 质朴清新 淡雅6.词藻华丽 明快:明白通畅。7.沉郁顿挫 苍凉:低沉、苍劲、舒缓、悲凉等。8.雄健 雄浑:雄壮、强健、浑厚。9.诗情画意:即诗歌本身富于感情,读者在阅读诗歌时如入画境。10.富有哲理:也称理趣,即诗歌中包含着某种人生或社会的哲理,使读者有所领悟。这种哲理或存于诗歌的某一联中,一般为最后一联,如王之涣《登鹳鹊楼》中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或整首诗都在说理,一般见于宋以后诗歌中,如苏轼的一首《琴诗》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此诗虽只是两问,实是苏轼巧妙地回答了琴与指的辩证关系。11.淋漓尽致:指诗歌写得详尽透彻,或对某些东西暴露的彻底。三、赏析诗句1.弄懂表层含意这是从句子的内容、情感方面出发的,也是赏析句子的前提。回答此类问题时,要着眼全篇,不能孤立地评析某一诗句。2.把握句式特点类型    特点倒装句 有种错位的美互文句 有种开合的美对仗句 有种整饬的美炼字句 有种凝练的美3.关注表达技巧有的运用修辞手法,有的运用表现手法。一般而言,高考选取的句子,都是在表达上有特色的句子。鉴赏时要看出其在表达上的特别之处。4.注意句子位置注意从句子的位置出发,把它放在全诗整体的框架内,做到句不离篇。句子在诗中的位置不同,其作用甚至手法都有所不同。首句 点题、开篇、奠定感情基调中间句 转折文意、承上启下尾句 或卒章显志,或另辟新境,或含蓄隽永(以景结情句)(二)解题步骤1、解读内涵:结合诗句的语境概括诗句的内容2、抓住特点:抓住诗句写法或内容上突出的一点简析3、点出情境:点出该句营造的意境和表达的情感4、整合答案:按照要求整合答案,然后细心检查四、分析诗句含义和作用分析诗句含义的能力。答题时一般先简单的翻译或描述诗句的内容,然后抓住诗句中的重点词语概括诗句的内容,如是景物描写概括特征,最后结合诗句中的词语、手法和注释等内容分析诗句表达的情感。分析诗句的作用的题目,首先明确诗句的内容,然后从结构和内容上分析作用,分析时注意诗句的位置,开头主要是统领全诗,奠定情感基调,和标题、结尾相照应,引起下文,为下文做铺垫等;中间主要是承上启下;结尾主要是照应标题、开头和卒章显志等。【对点训练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插田歌(节选)刘禹锡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齐唱郢中歌,嘤咛如《竹枝》。1. 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诗歌以花鸟发端,通过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意趣盎然的美丽画面。B. 诗人举目眺望,能看到远处田埂在粼粼的波光中蜿蜒起伏,时隐时现。C. 诗中写到了农父农妇的衣着,白裙绿水映照绿苗白水,色调分外和谐。D. 诗的七、八两句通过听觉描写,表现农民们的劳动场面以及愉悦心情。2. 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相比,这几句诗的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答案】1. B    2.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对仗工整,用典精当,语言雅丽平整,这几句特别采用了民歌俚曲的表现手法,描写田野风光和劳动场景,语言通俗浅显清新流畅。《插田歌》这几句诗则采用了民歌俚曲的表现手法,描写田野风光和劳动场景,语言通俗浅显,清新流畅。【解析】1.B“能看到远处田塍在粼粼的波光中蜿蜒起伏,时隐时现”,“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意思是远望田塍像条线,一片白水波光参差。故选B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一首七律。此诗首先紧承白居易诗末联“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之句,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表达了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然后写自己归来的感触:老友已逝,只有无尽的怀念之情,人事全非,自己恍若隔世之人。无限悲痛怅惘之情,不禁油然而生。诗人于是推开一步,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争春。一洗伤感低沉情调,尽显慷慨激昂气概。末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全诗感情真挚,沉郁中见豪放,不仅反映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也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插田歌》以俚歌的形式记叙了农民插秧的场面以及农夫与计吏的一场对话。首六句以清淡的色彩和简洁的线条勾勒出插秧时节连州郊外的大好风光以及农妇农夫的衣着,色彩协调,具有浓郁的南方水乡气息。接着六句以自己的听觉写出农民劳动的情绪。全诗用白描手法,语言通俗,对话全用口语,朴素无华,生动有趣,传神地表现出不同身份的人物不同的心理状态和性格特征,深得汉乐府民歌的真髓。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3-4题。投长沙裴侍郎杜荀鹤此身虽贱道长存,非谒朱门谒孔门。只望至公将卷读[注],不求朝士致书论。垂纶雨结渔乡思,吹木风传雁夜魂。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恩。[注]至公:科举时代对主考官的敬称。3.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诗人表示,虽然自己的社会地位低下,但对儒家思想的信奉坚定不移。B. “朱门”“孔门”分别代指世俗的权势与精神的归依,形成鲜明的对比。C. 诗人希望自己能凭借真才实学通过正常渠道进身,而不愿去寻找捷径。D. 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待恩惠的态度,不随便接受别人的恩惠,受恩必报。4. 诗歌的颈联描写了两个具体场景,与其他各联直抒胸臆的写法不同,这样写在情感表达和结构安排方面有什么作用?【答案】3. D    4. ①情感表达:颈联所写场景是作者孤高耿介情怀的形象化表达,可使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作者的心志。②结构安排:舒缓诗歌全篇的节奏,使整首诗歌有委婉从容之致。【解析】3.D项“不随便接受别人的恩惠,受恩必报”分析不正确。尾联“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恩。”表明了自己一般不接受平常的恩惠,接受恩惠一定要符合自己原则立场,即符合“道义”。故选D。4.本题颈联“垂纶雨结渔乡思,吹木风传雁夜魂。”用典故“垂钓”来表达自己热爱田园生活的情趣,用大雁夜半乘风来归,表达渴望能收到好消息,即对取得功名的渴望。这两句从情感表达角度来看,写出了作者虽有求仕之心,但高洁耿介情怀没有改变,使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作者的心志。从结构安排来看,首联、颔联,表达了求仕的心。尾联表达接收恩惠一定要符合自己的原则。颈联起到过渡的作用,舒缓全篇的节奏,使整首诗歌有委婉从容之致。三、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5-6题。题许道宁画[注]陈与义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注】许道宁:北宋画家。5.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首题画诗写景兼抒情,并未刻意进行雕琢,却能够于简淡中见新奇。B. 山水是这幅画的主要元素,特别是江水,占据了画面上大部分的篇幅。C. 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领略其表现的辽阔万里之势。D. 颈联具体写到苍茫暮色中的树木与浮云,也蕴含了欣赏者的主观感受。6. 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有什么样的评价?【答案】5. C    6.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意思是画作里蕴含着美好的诗句,但是怎么吟诵也难以与画意相合,也吟不尽画作包含的丰富意蕴。从中可以看到诗人对这幅画高度赞美,称赞画之精妙。【解析】5. “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错误,作者表达的是万里江山浓缩在尺牍之间的画作里。故C错误。6.诗歌翻译:画作望去,满眼都是长江水,山体苍翠。万里江山,如今都在尺牍之间。白云飘荡在傍晚的树木上空。画作里蕴含着美好的诗句,但是怎么吟诵也难以与画意相合,也吟不尽画作包含的丰富意蕴。结合苏轼说过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即这幅画包含着丰富的诗意,只是言有尽而意无穷,从而表达对画家画的高度赞美之情。许道宁,北宋画家。生卒年不详,活跃于北宋中期(约公元970-1052年)。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多写林木、野水、秋江、雪景、寒林、渔浦等,并点缀行旅、野渡、捕鱼等人物,行笔简快,峰峦峭拔,林木劲硬。有《秋江渔艇图》、《关山密雪图》、《秋山萧寺图》传世。四、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7-8题。春后微雪一宿而晴范成大彩胜金旛换物华,垂垂天意晚平沙。东君未破含春蕊,青女先飞剪水花。夜逐回风鸣瓦垄,晓成疏雨滴檐牙。朝暾不与同云便,烘作晴空万缕霞。注释①金旛:镂金的旌旗。②朝暾:早晨的太阳。7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写景诗,用“彩”“金”做色彩渲染,“鸣”“滴”视听结合,再现了雪后初霁的美景。B诗句与标题相照应,“东君”照应“春”,“青女”照应“雪”,“万缕霞”照应“晴”。C起句从景物变化、时间推移来写,“晚”指时间已晚,又用作动词,写尽浓云笼罩的沙原晦暗之态。D颈联写作者在春夜追逐着风雪,耳听风吹瓦垄之声。第二天醒来,看见融化的雪从檐牙滴落下来。8诗的尾联为人称道,颇多意趣,请试做赏析。【答案】7D8尾联写早晨的太阳不给孕育着飞雪的天云行方便,仿佛火盆一样。将天空烘烤得响晴,他自己也化身为万道霞光,光芒四射。写活了雪后初霁的侵晓之色,透露出作者掩抑不住的欣喜之情。“烘”字既有温度又有亮度;既有力度又有广度;拟人化地写出了天空訇然中开,迸出霞光。【分析】7D.“颈联写作者在春夜追逐着风雪,耳听风吹瓦垄之声”错误,“夜逐回风鸣瓦垄”应是说“雪随风鸣,在屋顶的瓦垄上积下了一层薄雪”,选项曲解诗句意思。故选D8首先理解尾联的意思。“朝暾不与同云便,烘作晴空万缕霞”意思是“早晨的太阳不给云彩方便,把天空烤晴,自己化作万缕霞光”。结合标题“春后微雪一宿而晴”和前面三联可知,尾联其实是写雪过天晴的景象。然后分析技巧和效果。尾联的主语是“朝暾”,即早晨的太阳,本是物,诗人却以“不与同云便”赋予其人的行为,这是拟人的修辞;“烘”意思是“烘烤”,给人温暖之意,同时“烘作晴空万缕霞”又有亮光之意;“烘作晴空万缕霞”既让人感受到早晨太阳的力度,又可以感受到阳光普照的广度。同时也能让人感受到诗人乍然见到这满天晴色时候的欣喜。五、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9-10题。金陵夜泊罗隐冷烟轻霭傍衰丛,此夕秦淮驻断蓬。栖雁远惊沽酒火,乱鸦高避落帆风。地销王气波声急,山带秋阴树影空。六代精灵人不见,思量应在月明中。[注]①罗隐:杭州新城人;唐末诗人:共参加十多次进士试,均不第,史称“十上不第”。②王气:旧时指象征帝王运数的祥瑞之气。③精灵:精灵之气,此指显贵人物。9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繁盛一时的秦淮河如今征雁寒鸦纷飞,景物描写中充溢着故国萧条悲叹之感。B颔联倒装手法:岸上酒家夜火惊栖雁,船上风帆下落惊得乌鸦纷乱高飞躲避。C冷烟、薄霭、衰丛,诗一开始就以愁惨之墨,描绘出一幅惨淡的秦淮暮春图。D六朝古都曾有多少风流人物而今何在?他们的精灵应在这清冷的月光之下吧!10“断蓬”二字用得极为巧妙。简要分析其妙处。【答案】9C10①秋蓬根断,随风飘荡,来去无所,正喻诗人身不由己的飘泊生涯;②而“蓬”音与船篷之“篷”相同,驻蓬,犹言驻篷,即泊船;③故“蓬”字一石二鸟,既叙事,又抒情,富于形象。【分析】9C.“暮春图”错误,颈联“山带秋阴树影空”点明时节为秋季,应该是秋暝图。故选C10首先理解句意。“此夕秦淮驻断蓬”意思是“今夜漂泊的船只行至秦淮河岸边停靠”。然后理解“断蓬”的意思。“断蓬”犹飞蓬,比喻漂泊无定,此指船,结合“金陵夜泊”可知,诗人此时身在羁旅,漂泊江湖,所以这“断蓬”也比喻诗人身不由己的漂泊生涯。最后分析效果。“断蓬”,即秋蓬根断,其形象特点是随风飘荡,来去无所,这和诗人身不由己的飘泊生涯极为相似,同时“蓬”音与船篷之“篷”相同,所以“断蓬”,即泊船,所以这一“蓬”字既有事,又有情。【模拟提升】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和大夫《边春》呈长安亲故杨巨源严城①吹笛思寒梅②,二月冰河一半开。紫陌诗情依旧在,黑山弓力畏春来。游人曲岸看花发,走马平沙猎雪回。旌旆朝天③不知晚,将星④高处近三台⑤。(注)①严城:戒备森严的城池。②寒梅:指古曲《梅花落》,《梅花落》的乐曲和诗词都是以傲雪凌霜的梅花为主题。③朝天:朝见天子。④将星:象征大将的星宿。⑤三台:汉时以尚书为中台,御史为宪台,谒者为外台,总称为“三台”。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边城笛声和二月冰河,边城的笛声引发了诗人的思绪。B颔联出句写二月的季节里,长安亲友正紫陌踏春,诗兴正浓。C颈联,写长安游人曲岸看花之际,正是边城之人平沙猎雪之时。D中间两联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了长安的美好和对长安亲故的思念。2有人认为这首诗虽为应和之作,却俨然是一首边塞诗,请简要分析。【答案】1D2①选取边塞地区的意象(“黑山”)和事件(“平沙猎雪”),表现了边塞诗的特征。②极写边塞之城的苦寒,渲染其恶劣环境。③表现出边塞诗常有的建功立业的昂扬之气。(意思对即可)【解析】1D.“突出了长安的美好”错,通过对比主要突出边地的苦寒。故选D
    2.此篇为酬和大夫《边春》诗而作,兼以寄赠长安亲友,大夫是指边镇将帅。首联两句说,虽然是二月,冰河半开,但边地气候严寒,梅树仍未开花,笛曲中有《梅花落》,所以说听到笛声而思寒梅。其中笛曲《梅花落》是边塞诗常见的意象。颔联中“紫陌”指京城道路,“黑山”为唐北部边塞,这两句说,此刻想长安亲友紫陌踏春,诗兴正浓;而边塞依旧苦寒,手指冻僵而坚弓难以拉开。边地春寒甚于严冬,故说“畏春来”。这一联中“黑山”突显边地恶劣气候,是典型的边塞环境。颈联中也是上句写长安,下句写边地。“平沙猎雪”也是典型的边塞诗意象。末二句写大夫(边帅)居功归朝,必当位列三台,不必介意于时间的早晚。表现出边塞诗常有的建功立业的昂扬之气。此诗极写边塞之城的苦寒,而勉励大夫最终成功,班师回朝。这首诗虽为应和之作,但却充满浓郁的军旅气息,俨然是一首边塞诗歌。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3-4题。夏日题老将林亭张蠙百战功成翻爱静,侯门渐欲似仙家。墙头雨细垂纤草,水面风回聚落花。井放辘轳闲浸酒,笼开鹦鹉报煎茶。几人图在凌烟阁,曾不交锋向塞沙?[注]①林亭:老将军的住所。②贞观十七年(643),唐太宗将开国功臣长孙无忌等二十四人的画相刻在凌烟阁内。唐太宗亲自作赞,褚遂良书,阎立本画。这二十四人都曾是带兵打仗的武将。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出了老将在经历百战之后,有功成身退之感,喜欢安静的生活,表达出了老将对于仙家生活的向往之情。B颔联写出老将居所环境凄清:围墙被细雨侵蚀,纤草丛生;湖面上阵阵轻微的旋风打着圈儿,把花瓣卷聚在一起。C颈联写老将的生活状态:取井水之凉,让酒清凉爽口;打开鹦鹉笼子,让它随时报告主人,并提醒他煎茶待客。D本诗在艺术上很有特色:前六句铺写老将的居家生活,后两句笔锋一转,点明旨意,文势波澜曲折,颇有深意。4本诗尾联有何含意?请结合诗句分析。【答案】3A4①尾联的意思是画像在凌烟阁留名的人,又有谁不曾身经百战交锋于塞外黄沙,立过战功呢?②用凌烟阁的典故和反问的句式表达了作者对老将战功的肯定;③同时诗人也是对老将进行规劝与宽慰:功劳是不可抹杀的,不必那么消沉,也不必感到失意。【解析】3A.“对于仙家生活的向往之情”错,首联概括点出老将心境的寂寞及其门第的冷落,不是向往,而是一种不得已的无奈。故选A4.尾联“几人图在凌烟阁,曾不交锋向塞沙”,用反诘的句式对老将进行规劝与慰勉,揭出诗的主旨。“凌烟阁”,由注释可知,此处用用凌烟阁的典故,点明主旨,表达了作者对老将战功的肯定。“向塞沙”,在塞外沙场作战,这里泛指带兵作战。这两句是说:在凌烟阁画像留名的人,又有谁不曾在战场上立过功呢?功劳是不可抹煞的,感到寂寞与萧条是大可不必的。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5-6题。寄远杜牧两叶愁眉愁不开,独含惆怅上层台。碧云空断雁行处,红叶已凋人未来。塞外音书无信息,道傍车马起尘埃。功名待寄凌烟阁,力尽辽城不肯回。[注]①凌烟阁是唐代为表彰功臣而建筑的绘有功臣图像的高阁。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描摹了双眉不展的愁态,两个“愁”字为整首诗笼上了一层愁绪。B抒情主人公心怀惆怅,独上高台,见雁影已逝、红叶凋零,而征人未归。C颈联写了车马飞扬、尘埃漫天的战场场景,“塞外”暗合“寄远”二字。D诗人以思妇的视角进行写作,全诗既写了登台所见,又寄托了登台所思。6古人评价杜牧的诗善用“掉尾一波”,意为其诗文“虽有悲慨之情,却往往能于结尾处呈现豪爽俊健之风”。请结合这首诗简要分析这一特点。【答案】5C6①前三联写抒情主人公在惆怅中独登高台,大雁远去,红叶凋零,塞外音书不至,道旁尘埃四起,描绘了渺远寂寥之景,衬托了自己的孤独落寞,表达了对征人的思念之感。②尾联抒发了远征之人建功立业之志,写出了不灭敌寇不回乡的报国之心,豪爽俊健。【分析】5C. “写了车马飞扬、尘埃漫天的战场场景”不妥。“道傍车马起尘埃”只是描写过往车马带起的尘埃,表达思妇对征人的盼归之情。故选C6首联“两叶愁眉愁不开,独含惆怅上层台”,描写女主人愁眉不展,独上层台,两个“愁”字加上“惆怅”,渲染了人物愁绪满怀的情态;颔联写女主人眼前看到的景色,碧空广阔无边,好容易盼到一行大雁飞来,多么希望有那个人的音信到来啊,可惜女子目送大雁飞走,直到再也看不见大雁的影子,依然没有得到半点音信;此刻已是深秋,满树红叶已经凋零,又一年快要过去,人还是不见回来。渺远寂寥的景色衬托了人物的孤单落寞;颈联直接写音书断绝,道旁尘埃四起,一辆辆马车来了又走,空剩下荡起的尘埃。女子目送车马远去,空有对征人的思念。前三联通过叙事、写景、抒情,表现了女子对征人的思念和因此而起的满腹愁绪。尾联“功名待寄凌烟阁,力尽辽城不肯回”转为从征人角度抒情,征人有满腔抱负,他想要在凌烟阁上占有一席之地,因此“力尽辽城”也不肯回。书写了远征之人建功立业之志,写出了不灭敌寇不回乡的报国之心,豪爽俊健。这首诗的确属于“掉尾一波”的写法,尾联的情感一反前文的哀愁苦闷,充满建功立业的豪情,呈现豪爽俊健之风。四、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7-8题。归朝欢·题晋臣敷文积翠岩辛弃疾我笑共工缘底怒,触断峨峨天一柱。补天又笑女娲忙,却将此石投闲处。野烟荒草路,先生拄杖来看汝。倚苍苔,摩挲试问:千古几风雨?长被儿童敲火苦,时有牛羊磨角去。霍然千丈翠岩屏,锵然一滴甘泉乳。结亭三四五,会相暖热携歌舞。细思量:古来寒士,不遇有时遇。[注] ①赵不遇,辛弃疾的朋友,字晋臣,曾为敷文阁学士。此时与辛弃疾均去职赋闲。②缘底,为什么。7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词起笔迭用两则神话传说,把积翠岩想象为折断的天柱、补天的神石。B词人不辞辛苦,拄杖来到积翠岩,只是为了尽情欣赏积翠岩秀美的风光。C牧童击石取火,牛羊以石磨角,积翠岩不幸流落山谷中,却仍有其功用。D词人于积翠岩结亭会友,心生感慨,与杜甫“大庇天下寒士”的情怀近似。8“古来寒士,不遇有时遇”两句意蕴丰富,请结合全词分析。【答案】7A8①此两句意思是,自古以来的寒士,有怀才不遇求告无门的时候,也有得到赏识大展宏图的机遇。②词人一语双关,既表达对所有怀才不遇之人能遇知音的期望,也借嵌进友人名字的做法,表达对朋友能获机遇的真挚祝愿;还有对他们可能终不得遇的担忧。③以友人名字说事,风趣诙谐,又诚恳真挚。【分析】7B.“只是为了尽情欣赏积翠岩秀美的风光”说法错误,词人来此不仅仅只是为了欣赏风光,更重要的是这块石头和作者及友人的经历遭遇有共通之处。C.“却仍有其功用”说法错误,词中写牧童击石取火,牛羊以石磨角,积翠岩不幸流落山谷中,不是为了表明其仍有功用,而是要表明岩石不仅饱受风雨侵蚀,更遭牧童敲击,牛羊磨角,不胜骚扰之苦。其心酸遭遇与岩石主人乃至作者,有相通之处。D.“与杜甫‘大庇天下寒士’的情怀近似”说法错误,通过“古来寒士,不遇有时遇”可看出,本词是诗人表达对所有怀才不遇之人能遇知音的期望,表达对朋友能获机遇的真挚祝愿还有对他们可能终不得遇的担忧。与杜甫“大庇天下寒士”的忧民情怀是不一致的。故选A8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理解诗句的含义,然后结合作者、注释、主旨、手法等多角度探究诗句深层的内涵。本题从表面看诗句含义为,古代的寒士,在人生路途之中,“有时”会遇到“不遇”,不遇即怀才不遇、无人赏识的境地,当然有“不遇”的处境,也会有“遇”的处境,即得到赏识大展宏图的机遇;再从手法角度挖掘,结合注释,诗人的朋友“赵不遇”的名字,可以联想到此句深刻的寓意,诗人,一语双关嵌进友人名字,表达对朋友能获机遇的真挚祝愿;从表达效果角度看,作者巧妙运用“不遇有时遇”,又巧用朋友名字,又寄予了丰富的情感,既风趣幽默,又诚恳真挚表达了情感。五、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9-10题。和圣俞农具诗十五首其三耕牛宋·王安石朝耕草茫茫,暮耕水潏潏。朝耕及露下,暮耕连月出。自无一毛利,主有千箱实。 彼天上星,空名岂余匹。(注)①睆(huàn):明亮、美好的样子。9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交待耕牛的劳作环境。牛在荒草茫茫中间行走,脚底下泥水源源不断涌出,暗示诗人对牛的同情。B牛在早晨霜露下耕田,晚上到月出还在劳作,表现了可歌可颂的黄牛精神,体现了淳朴充实的乡土气息。C第三联巧用“无”“有”二字,用牛无利与主人“千箱实”对比,将牛勤劳、忠厚、奉献的品质表现得淋漓尽致。D这首诗描写了耕牛不辞辛苦的默默付出,“空名岂余匹”借用牛表达了自己追求声名的愿望和对现实的不满。10叶梦得说:“王荆公诗律尤精严,造语用字,意与言会,言随意遣,浑然天成,殆不见有牵率排比处。”请结合诗文赏析“茫茫”和“空”之妙。【答案】9D10“茫茫”巧用叠词,写出田地里草茂盛的情状,营造广阔无垠的画面,同时暗示牛劳作辛苦。“空”意为虚有,获得的虚名与牛的辛苦付出不匹配。作者借物抒怀,为牛倾诉不平,也抒发自己内心的不满。【分析】9D.“表达了自己追求声名的愿望”有误,这句诗的意思是获得的虚名与牛的辛苦付出不匹配,是为牛倾诉不平。故选D10首先要理解所给词语在诗句中的含义,“茫茫”从词语特点上属于叠词,是用来修饰“草”的,有广阔之意;“空”是“虚”的意思,“空名”即“虚名”。其次要结合诗句理解具体情境,“朝耕草茫茫”描写了清晨之时,耕牛在荒草茫茫中耕作,“草茫茫”交代了耕牛的劳作环境,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广袤无垠的画面;“空名岂余匹”是说牛所获得的那些虚名与它的辛苦劳作不相匹配。最后,要明确该词语的表达效果,“茫茫”这一叠词更加形象生动的展现了田地里荒草茂盛的情景,作者也借此表现了牛耕作的辛劳;“空”字表达了耕牛付出与得到的不对等,有为牛鸣不平之意,更是抒发了作者的不满之情。

    相关试卷

    考点26 诗歌鉴赏之赏析情感(解析版)-备战202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新高考版):

    这是一份考点26 诗歌鉴赏之赏析情感(解析版)-备战202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新高考版),共14页。

    考点24 诗歌鉴赏之赏析语言(原卷版)-备战202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新高考版):

    这是一份考点24 诗歌鉴赏之赏析语言(原卷版)-备战202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新高考版),共10页。

    考点24 诗歌鉴赏之赏析情感(原卷版)-备战202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天津专用):

    这是一份考点24 诗歌鉴赏之赏析情感(原卷版)-备战202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天津专用),共9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