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62 我国的河流和湖泊-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帮
展开这是一份考点62 我国的河流和湖泊-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帮,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我国的河流,我国的湖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点62 我国的河流和湖泊
考点热度 ★★☆☆☆
一、我国的河流
1.我国外流河水文特征的差异
地区
河流
流量
汛期
含沙量
结冰期
东北
黑龙江、松花江
水量丰富(流经湿润、半湿润区)
汛期较短
(有春汛、夏汛)
小
(森林茂密)
长(纬度高,位于中温带、寒温带)
秦岭—淮河以北
辽河、海河、黄河
水量较小(流经半湿润、半干旱地区)
汛期短(雨季短)
大(植被少,水土流失严重)
短(位于暖温带)
秦岭—淮河以南
长江、
珠江
水量丰富(降水量大,流经湿润区)
汛期长(雨季长)
小(流域内植被好)
无(流经亚热带、热带,冬温在0℃以上)
2.长江、黄河、珠江的开发与治理
长 江
黄 河
珠 江
水利
灌溉;航运—“黄金水道”;发电—“三峡”;调水—“南水北调”;冲积出长江中下游平原及长江三角洲—主要农业区
引黄灌溉;发电(上中游水能的梯级开发)
水能的梯级开发;航运
水害
中下游洪涝灾害
上游凌汛;下游“地上河”、凌汛
下游河口附近“咸潮”;中下游洪涝
整治
措施
防洪是首要任务。加固江防大堤,兴建分洪、蓄洪工程;营造防护林(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和退耕还湖
关键是治沙,根本在于加强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兴修水利,上拦下排;退耕还林、还草、还蓄洪区,营造水土保持林;加固堤坝
引淡压咸;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二、我国的湖泊
1.湖泊分类
(1)按性质分
①咸水湖:内流湖多咸水湖,如青海湖。
②淡水湖:外流湖多淡水湖,如鄱阳湖。
(2)按成因分
①构造湖:地壳运动形成,如世界最深的湖贝加尔湖、最咸的湖死海等。
②冰川湖:冰川作用形成,如北美五大湖群。
③堰塞湖:火山熔岩堵塞河道而成,如五大连池。
④火山口湖:火山口积水成湖,如长白山天池。
⑤河迹湖:河流改道,淤积而形成的。
2.我国湖泊的分布
(1)青藏高原湖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湖区,也是我国湖泊分布最为集中的区域。绝大多数属咸水湖(蒸发),青海湖(青)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湖泊,也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属咸水湖)。纳木错(藏)为西藏面积最大和海拔最高的大湖。察尔汗盐湖(青海柴达木盆地)是我国柴达木盆地最大的盐湖。
(2)东部平原湖区: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淮河下游,山东南部地区,全部为外流湖、淡水湖。五大淡水湖泊——鄱阳湖(赣)、洞庭湖(湘)、太湖(苏)、洪泽湖(苏)、巢湖(皖)。其中鄱阳湖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淡水湖。
考向 中国重要河流的开发与治理
1.长江与黄河水系图
2.长江、黄河概况及开发与治理
长江
黄河
源头
青藏高原唐古拉山——沱沱河
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卡日曲
注入海洋
东海
渤海
流经省区
青、藏、川、滇、渝、
鄂、湘、赣、皖、苏、沪
青、川、甘、宁、内蒙古、
陕、晋、豫、鲁
流经地形区
青藏高原、横断山区、
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主要支流
雅砻江、岷江、嘉陵江、
乌江、湘江、汉水、赣江
湟水、洮河、汾河、渭河
上、中、下游分界
宜昌(鄂)、湖口(赣)
河口(内蒙古)、桃花峪(豫)
主要水文特征
流量大、汛期长、
水力资源丰富、通航里程长
含沙量大、冬季结冰、下游为地上河
问题
中下游洪涝灾害
凌汛;“地上河”
水利资源开发
上游的水电;中下游的灌溉、航运
上、中游的水电;兰州以下河段的灌溉
治理措施
加固江防大堤,兴修水库及分洪蓄洪工程;重点治理荆江河段;上游造林和水土保持
加固黄河大堤:修建分洪蓄洪工程;加强中游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造林种草、打坝淤地、修建水库)
重要
水利工程
名称
三峡、葛洲坝、二滩、五强溪
李家峡、龙羊峡、刘家峡、
三门峡、小浪底、万家寨
效益
主要有三大效益:防洪、发电、航运,其次灌溉、水产养殖、旅游等
以防洪、防凌、减淤为主,
兼顾灌溉、发电
3.黄河凌汛
(1)概念:凌汛是冰凌阻塞河道而引起的江河水位明显上涨的现象。
(2)出现地段:宁夏到内蒙古河套的上游河段、下游的山东境内。
(3)形成条件:纬度较高,气候寒冷,冬末春初有结冰现象出现,河流流向是从低纬流向高纬;河道形态上游宽、下游窄或河道弯曲。
(4)成因:下游河流封冻时间早于上游,解冻时下游晚于上游,这就容易导致上游冰凌随水流运动到下游后被阻塞,使水位上涨而产生凌汛。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洪泽湖是我国第四大淡水湖,湖底高出东侧平原4~8米,所以又称为“悬湖”。历史上,该地区多次洪水泛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在洪泽湖兴建了一系列控制工程。下图示意洪泽湖水系。
(1)分析洪泽湖湖区防洪压力大的原因。
(2)分别说明兴建洪泽湖入海入江水道和灌溉总渠的作用。
(3)洪水多发区的人们应怎样做好防洪准备工作?
【答案】(1)夏季降水集中,上游来水量大;地势低洼,入海通道少,泄洪不畅;为“悬湖”,易决堤;下游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一旦洪水泛滥,造成的损失大等。
(2)兴建入海入江通道,可以分流洪水,减轻下游地区洪涝威胁;兴建灌溉总渠为下游平原提供灌溉水源,增加灌溉面积。
(3)一是关注天气预报;二是注意自身技能的培训;三是熟悉逃生线路,储备逃生物资。
【解析】(1)洪泽湖湖区防洪压力大的原因可从水量来源、地势、悬湖和经济角度分析。洪泽湖湖区位于淮河流域,处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交界处,夏季降水集中,上游来水量大;平原地形,地势低洼,受历史因素影响,入海通道少,泄洪不畅;湖底高出东部平原4~8米,为悬湖,易决堤。
(2)洪泽湖湖区防洪压力大,兴建入海入江通道,可以分流洪水,减轻下游地区洪涝威胁;洪泽湖湖区人口密集,农业发达,大兴建灌溉总渠为下游平原提供灌溉水源,增加灌溉面积。
(3)防洪准备工作主要关注天气预报,及时了解天气的变化,提高防洪意识、注意自身逃生技能的培训,熟悉逃生线路,在灾情发生时,做好有序撤离工作,储备逃生物资,保证灾情发生时能及时逃生。
S、T水文观测站之间的黄河河段全长约670km,大体由西向东流。据多年观测数据表明,S站观测到的最高水位约1092m,T站观测到的最高水位约991m。下图示意T站附近1987、2006、2010和2014四个年份的河床剖面,说明黄河该河段河床冲淤变化及河床最低点持续右移。”据此完成1-3题。
1.黄河该河段位于( )
A.华北平原 B.黄土高原 C.内蒙古高原 D.青藏高原
2.图中示意2010年T水文观测站附近河床断面形态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3.揭示黄河该河段河床冲淤变化有助于当地政府制定( )
①积极发展河运的政策 ②河堤护岸工程规划 ③防洪抗险的应急预案 ④开发水电站的方案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下图为额尔齐斯河流域水系图。读图,完成4-6题。
4.额尔齐斯河流域内众多的支流均从额尔齐斯河右岸汇入,形成典型的“梳状”水系,其主要原因是( )
A.右岸气温低,有结冰期 B.阿尔泰山植被丰富
C.右岸地势平坦,降水多 D.阿尔泰山阻挡西风
5.据补给类型推测,正常情况下下列时间国界线附近额尔齐斯河径流量最大的是( )
A.1月 B.3月 C.6月 D.9月
6.与珠江相比,额尔齐斯河( )
A.径流量季节变化、年际变化较小 B.径流量季节变化较小、年际变化较大
C.径流量季节变化、年际变化较大 D.径流量季节变化较大、年际变化较小
1999年底黄河中游小浪底水库运行后,黄河水沙治理成效更加显著,促进了黄河流城高质量发展。下图分别为1975~2015年汛期(7-10月)与非汛期(11-6月)黄河下游径流量(下左图)和输沙量(下右图)变化过程统计图。据此完成7-8题。
7.2000年后黄河下游年际变化最稳定的水文特征是( )
A.汛期径流量 B.非汛期径流量 C.汛期输沙量 D.非汛期输沙量
8.2000年以来,黄河下游河床的总体变化趋势是( )
A.拓宽,变深 B.拓宽,变浅 C.缩窄,变深 D.缩窄,变浅
下图为我国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图中河流有一支流在冬季成为季节性河流。读图,据此完成9-10题。
9.图中①②③④河段中水位变化受水库调节明显的是( )
A.①河 B.②河 C.③河 D.④河
10.图中季节性河流形成的自然原因可能是( )
A.冰川融水减少 B.降水量减少
C.农业生产用水量大 D.蒸发强,水分减少多
下图分别为黄河上游刘家峡水库位置图及多年平均各月蓄水变化量。据此完成11-12题。
11.该水库蓄水量最少的月份是( )
A.5月 B.6月 C.10月 D.12月
12.该水库每年11月下旬开闸放水,主要是为了( )
A.灌溉 B.旅游 C.防凌 D.发电
河流侵蚀基准面指河流下切侵蚀的界限,在这个面上侵蚀停止或侵蚀与堆积达到平衡。就各河段而言,一些坚硬的岩坎、湖泊与河流的交汇处等地易成为局部河段的侵蚀基准面。下图1是鄱阳湖示意图,图2是1998~2011年鄱阳湖流域侵蚀基准面海拔变化图。完成13-14题。
13.图中最靠近鄱阳湖流域侵蚀基准面的城市是( )
A.湖口 B.彭泽 C.九江 D.星子
14.1998~2011年期间,鄱阳湖流域水文特征的主要变化是( )
A.鄱阳湖枯水期水量增加 B.湖口附近湖水流速变快
C.鄱阳湖泥沙输出量减少 D.星子附近湖泊水位升高
下图为在自然状态下形成的某河段,实线表示某时期的河岸线,虚线为另一时期的河岸线。读图回答15-16题。
1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河岸线的变迁主要与搬运作用有关
B.实线所示河岸形成时间早于虚线所示河岸
C.甲、乙、丙三处中,甲处侵蚀作用最强
D.甲、乙、丙三处中,乙处堆积作用最强
16.若图示河段形成“地上河”,其成因可能是( )
①河道弯曲,水流不畅②修建大坝,泥沙淤积③植被破坏,水土流失④地壳断裂,局部抬升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地处新疆吐鲁番盆地的艾丁湖是典型的干旱区内陆湖泊,目前有来水注入艾丁湖的河流主要有阿拉沟和白杨河。下图示意艾丁湖湖泊最大面积各月出现频率与阿拉沟和白杨河总流量季节变化图。据此完成17-18题。
17.艾丁湖入湖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是( )
A.季节性积雪融水和地下水 B.高山冰雪融水和地下水
C.雨水和高山冰雪融水 D.季节性积雪融水和高山冰雪融水
18.与3月份相比,7、8月份艾丁湖最大面积出现频率低的自然原因是( )
A.入湖径流量少 B.下渗量大 C.蒸发旺盛 D.泥沙淤积量大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21年7月中旬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大陆高压分别稳定维持在日本海和我国西北地区,7月17日,西太平洋第六号台风“烟花”在东海以东洋面生成并向我国靠近,7月17日到22日,河南省出现了极端的特大暴雨,暴雨天气过程持续长达6天,最强时段发生在7月19日到21日,河南省中北部大部分地区累计降雨量超过500毫米,郑州国家观测站最大日降雨量达624.1毫米。
材料二下图为黄河中下游局部地区图。
(1)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7月中旬郑州出现特大暴雨的原因。
(2)郑州市区紧靠黄河干流,在出现特大暴雨洪涝的情况下,却无法通过黄河排涝,试分析其原因。
(3)分析材料二中黄河下游甲河段发展航运的不利条件。
20.(环境保护)阅读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黄河河口三角洲一般指以宁海为顶点的河口扇形地区。由于小浪底水库的拦沙作用,进入河口地区的沙量减少,三角洲陆地面积大量侵蚀,河口湿地生态开始恶化。黄河河口的治理,对河口湿地生态系统有重大意义。
现行清水沟流路于1976年在西河口人工改道形成,行河至今。针对黄河河口入海流路运用方式,有学者并提出了“一水三流”行河方式,其主要工程措施包括:西河口附近清水沟主槽内修建橡胶坝形成水库、库区修建连接刁口河与十八户的分流闸、两条备用流路引河开挖和主河槽开挖等。“一水三流”水利枢纽建成后,通过橡胶坝充水,橡胶坝能形成调蓄库容1640万立方米的水库,对周边城市供水产生巨大益处。
说明黄河输水输沙量减少对于河口三角洲海岸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并说明西河口附近清水沟主槽内修建橡胶坝形成水库对所在城市供水的益处。
2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尾闾河道是河流水沙入海的最后通道,是河海交互作用的焦点区域,同时受径流、水沙、海洋动力以及人类活动等多重影响。自然状态下,黄河尾闾河道频繁摆动、出汊、改道。自1855年以来,黄河河口流路改道、出汊都发生在利津以下,因此利津以下长约106千米的河道常被视为黄河的尾闾河道。1999年小浪底水库下闸蓄水,2002年开始实施调水调沙进入黄河下游及尾闾河道的水沙通量高度受人工调控,显著影响了尾闾河道和河口海岸地区的地貌演变。图左示意黄河尾闾河道及观测断面,图右示意黄河尾闾河道不同河段冲淤强度变化(正值代表淤积,负值代表冲刷)。
(1)分析自然状态下黄河尾闾河道频繁摆动、出汊、改道的原因。
(2)简述黄河尾闾河道冲淤的空间分布和年际变化特点。
(3)推测黄河尾闾河道冲淤的年内变化特点,并说明理由。
(2021·福建·高考真题) 罗布泊地区原为湖泊,是塔里木盆地的汇水与积盐中心之一,干涸过程中盐壳(盐分在地表集聚形成的坚硬壳状物质)广泛发育。下图示意罗布泊地区内相邻且不同海拔的甲、乙、丙三处地下水埋深、盐壳厚度和含盐量。据此完成1-2题。
1.甲、乙、丙三处盐壳形成的先后顺序依次是( )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乙甲丙 D.乙丙甲
2.丙处盐壳刚开始形成时,甲、乙、丙三处中( )
A.甲处降水量最多 B.甲处地下水位最高
C.乙处蒸发量最多 D.丙处地表温度最高
(2021·广东·高考真题) 岸线发育系数(简称SDI)是反映湖泊几何形态的指标,其值越大表示湖岸线越曲折。我国某内陆咸水湖,拥有丰富的湖岸线资源,部分湖岸区域沙漠化现象较为明显。下图示意该湖1973—2017年水位和SDI值变化。据此完成3-4题。
3.导致1973—2004年SDI值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①水下地貌体出露②湖岸土地沙化加剧③湖盆区构造沉降④人类活动强度减弱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2010—2017年SDI值的变化指示了该湖( )
A.湖岸线长度变短 B.沿岸区域土地沙漠化加剧
C.湖泊的面积稳定 D.沿岸区域生物多样性增加
(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Ⅰ)黄河小北干流是指黄河禹门口至潼关河段。全长132.5千米。该河段左岸有汾河、涑水河,右岸有渭河等支流汇入,河道摆动频繁,冲淤变化剧烈。为典型的堆积性游荡河道。图3为黄河小北干流河段示意图。据此完成5-7题。
5.黄河小北干流为堆积性游荡河道,是因为该河段河流
A.流量大、含沙量季节变化小 B.流量大、含沙量季节变化大
C.含沙量大、流量季节变化小 D.含沙量大、流量季节变化大
6.黄河小北干流河道中段摆动范围较小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①河水流量 ②支流汇入 ③沿岸地貌 ④两岸岩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流量和含沙量均较大。在主汛期,渭河的洪峰导致黄河小北干流
A.含沙量剧增,摆幅增大 B.水量增大,流速加快
C.水位上升,淤积增强 D.侵蚀加强,河床加深
(2019年江苏卷)下图为“黄河干流主要水文站分布和年输沙量比较图”。读图回答8-9题。
8.与多年平均输沙量相比,1987~2015年潼关站输沙量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其以上流域
①引水灌溉,减少泥沙下泄 ②削山平地,减小坡面径流
③保持水土,减少泥沙流失 ④气候变暖,降低暴雨强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2016年以后,黄河下游输沙量较中游明显减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起伏 B.流域面积 C.兴修水库 D.水土保持
(2018年江苏卷)长江荆江段河道曲折易变,天鹅洲故道群是长江裁弯取直后废弃的古河道。下图为“天鹅洲故道群示意图”。读图回答10-11题。(双选)
10.荆江段河道裁弯取直可以
A.加速洪水下泄 B.增加河床淤积 C.减少上游来水量 D.缩短航运里程
11.曾经位于长江南岸的是
A.麋鹿保护区所在地 B.六合垸所在地 C.张智垸所在地 D.永合垸所在地
12.(2021·福建·高考真题)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厘清鱼类洄游规律,对渔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小黄鱼属于暖温性洄游鱼类,产卵洄游一般随水温变暖启动。产卵洄游时,小黄鱼游到某一产卵场后,一部分留下,另一部分继续前行至其他产卵场。下图示意某海域部分小黄鱼产卵场和越冬场分布。
分析丁海域成为小黄鱼越冬场的有利条件。画出3月初小黄鱼从丁越冬场出发,经过甲、乙、丙三个产卵场的洄游线路,并解释小黄鱼沿该线路产卵洄游的现象。
13.(2021·湖北·高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芦林湖是江西庐山风景名胜区内一处著名景点和重要水源地,它是利用原有河谷地形筑坝形成的人工湖,湖水清澈,湖畔浓荫馥郁(下左图)。某研学小组实地调查发现,在该湖东北不远处的谷地里建有一座小型溢流坝,坝体由就地取材的沙、砾石浇筑而成。下右图示意芦林湖及周边地形。
(1)拦沙是该溢流坝的主要功能,请说明理由。
(2)结合右图,分析建设该溢流坝的有利条件。
(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想保持芦林湖一湖清水永续利用,你认为可采取哪些措施,请谈谈你的看法。
14.(2021·湖南·高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冰川具有的气候调节、径流调节、淡水供给和旅游科考等服务价值。可以用货币形式体现。冰川面积大小直接影响冰川服务价值高低。祁连山地区的现代冰川面枳大,一般发育在海拔4000米以上,其中疏勒河流城冰川面积是北大河流城冰川面积的两倍多。研究表明:冰川的气候调节价值远高于其它各项服务价值;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祁连山地区的冰川消退显著且区域差异大;不考虑物价因素,近年来祁连山东部地区冰川服务价值减幅比西部地区更大。下图示意祁连山部分地区的水系及冰川分布。
(1)根据上述冰川面积大小及分布状况,推测疏勒河流域与北大河流域冰川分布区的地形差异。
(2)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分析祁连山冰川对当地气温的调节作用。
(3)祁连山东部地区冰川服务价值减幅比西部地区更大,试分析其主要自然原因。
15.(2021·浙江·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发源于祁连山区的疏勒河,以昌马峡和双塔堡水库为界分上、中、下游。该河中游冲积平原上河床宽而浅,多分汊。受全球变暖影响,近年来该河上游山区径流量增多。下图为疏勒河流域局部图。
(1)疏勒河补给类型主要有 、 和地下水等,该河中下游位于我国三大自然区中的 区。
(2)简述甲地河道多分汊的主要原因。
(3)说出疏勒河上游径流量增多对中下游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
16.(2020·浙江·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西江梧州站多年平均径流量居全国第二位;多年平均输沙量5570万吨/年,居全国第三位。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实施,2017年梧州站输沙量减少至2500万吨/年。图一为广西境内西江流域主要水库和甘蔗主产区分布示意图。图二为梧州站径流量、输沙量及南宁市降水量年内占比统计图。
材料二 目前,广西是我国最大的甘蔗生产省区。下表为2000年至2017年广西森林覆盖率和农业生产相关统计数据表。
统计指标
年 份
2000
2005
2010
2014
2017
森林覆盖率(%)
37.9
52.7
58.0
62.0
62.3
农作物播种面积(万公顷)
625.9
634.4
589.7
618.6
614.3
稻谷播种面积(万公顷)
230.2
210.0
209.4
202.6
192.3
甘蔗种植面积(万公顷)
50.9
74.8
106.9
108.2
93.5
甘蔗单产(吨/公顷)
57.8
69.0
66.6
73.5
81.4
(1)说出西江输沙量的年内分布特征,并分析其输沙量大的自然条件。
(2)简述西江流域输沙量显著减少的主要原因。
(3)简析广西主产区甘蔗种植的土地资源优势。从生产角度,说出2000年来广西甘蔗总产量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
考点冲关
【答案】1.C 2.D 3.B
【解析】1.根据图中的海拔高度判断,不可能是华北平原(海拔50米左右)和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左右),AD错误;根据材料,图示地区是自西向东流的河段,因此不位于黄土高原(在该地形段自北向南流),B错误。从海拔高度和河流流向可判断位于内蒙古高原,C正确。故选C
2.根据材料“下图示意T站附近1987、2006、2010和2014四个年份的河床剖面,说明黄河该河段河床冲淤变化及河床最低点持续右移”并结合图示可知,甲为1987年,丙为2006年,丁为2010年,乙为2014年(各年河床最低点如下图)。故选D。
3.揭示黄河该河段河床冲淤变化有助于当地政府制定河堤护岸工程规划和防洪抗险的应急预案,②③正确。黄河河流该段水量较小,河床较浅,不利于河运,该段地河流地势较平坦,水量小,水能也不丰富,因此揭示黄河该河段河床冲淤变化不是为了帮政府制定积极发展河运的政策和开发水电站的方案。①④错误。综上所述,ACD错误,B正确。故选B。
【点睛】流域的综合开发的措施有:第一、从防洪入手,综合开发利用水资源;第二、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渔业;第三、利用廉价水电,发展高耗能工业;第四、把保护环境和开发旅游资源相结合,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答案】4.D 5.C 6.D
【解析】4.额尔齐斯河所在的准噶尔盆地西侧有缺口,西风从大西洋和北冰洋带来的少量水汽进入,受阿尔泰山阻挡,山脉西南坡降水(雪)较多,加上受山谷地形的影响,额尔齐斯河干流北侧有水系发育,形成“梳状”水系,D正确;河流水系形成与结冰与否无关,额尔齐斯河纬度高,冬季气温低,河流都结冰,A错误;山地植被覆盖率与水系的形成无关,B错误;流域北侧为山地,地势较高,C错误。故选D。
5.正常年份下,额尔齐斯河下游径流量最大的月份是6月。6月气温较高,冰川融水较多,且此时高山上冬季积累的积雪尚未融化完毕,季节性积雪融水也较多,因此此时径流最大。C正确。1月和3月气温低,冰雪尚未融化,河流径流量小,AB错误;9月份气温下降,且季节性积雪已经融化完,高山冰雪融水量也比较小,河流径流量下降,D错误。故选C。
6.珠江位于我国南方地区,以雨水补给为主,南方雨季长,径流量季节变化相对较小,A错误;额尔齐斯河位于我国西北地区,以冰川融水和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为主,径流量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BC错误,D正确。故选D。
【点睛】河流水文特征分析:①水位:(决定于河流补给类型,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变化由降水特点决定;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变化由气温特点决定,由地下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较稳定)。②径流量:(以雨水补给的河流,看降水量的多少;流域面积大,一般流量大)。流域:河流集水区域,地表以山脉为分界线,即分水岭。③含沙量:(取决于流域内地面植被状况;地势的起伏状况)。④结冰期:有无或长短(最冷月月均温)。⑤汛期:有长短(由雨季长短决定或气温的高低决定)⑥水能:水量大小和地势起伏状况决定水能大小(一般地形起伏越大,水流越急,水量越大,水能越大。)⑦凌汛:有无(必须具备两个条件:有结冰期和发生在较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河段)⑧径流量变化(包括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季风区河流径流量变化更大)⑨流速(受地形地势影响,短促的起伏大的河流流速快,长而平直的河流流速慢)⑩补给类型:主要有大气降水,冰川融水,积雪融水,季节性积雪融水,湖泊水,地下水等类型。
【答案】7.D 8.A
【解析】7.结合图示可知,2000年后黄河下游年际变化中最稳定的是非汛期输沙量,几乎没有明显变化。D正确;汛期径流量有减小,非汛期径流量有增大,但年际变化仍较大,AB错误;汛期输沙量整体下降,但局部年份仍有增加,C错误。故选D。
8.2000年以来,黄河下游输沙量大幅减小,下游河床由淤积为主,变为以冲刷为主,河床变深,在冲刷过程中,河床边滩会出现垮塌现象,河床又会变宽。因此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小浪底是黄河下游一个综合性水利枢纽工程,可发电、供水灌溉、防洪、减淤等作用。小浪底建成后,对黄河下游的保护无疑是有利的,调节黄河径流,枯水期向下游供水,缓解下游旱情;丰水期蓄水,减缓下游防洪压力。利用人造洪峰冲刷下游河道,延缓下游河道泥沙淤积。
【答案】9.C 10.B
【解析】9.根据图示可知,河流干流大致自西向东流,①河②河位于水库的上游,不受水库的调节,AB错误;③河位于水库的下游,直接受到水库的调节作用,因此受水库调节明显,C正确;④河是干流的支流,不流经水库,不受水库的调节,D错误。故选C。
10.由图中的经纬度位置可以判断,该区域是我国的黄土高原地区,图示区域内没有高山,不存在冰川融水,A错误;该地区是我国的温带季风气候区,冬季降水少,河流水量减少,形成季节性河流,B正确;农业生产用水不属于自然原因,与题意不符,C错误;冬季气温低,蒸发弱,D错误。故选B。
【点睛】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是千沟万壑,沟壑纵横。黄土高原是黄土风积地貌,直立性强,质地疏松,再加上植被破坏,降水集中,因而水土流失严重,形成沟谷纵横的地貌特征。
【答案】11.B 12.C
【解析】11.读右图可知,该水库从3月中旬蓄水量开始减少,一直到6月初是才由减少转为增加,因此蓄水量最少的月份是6月份。B正确;5月份是河流水量减少最多的月份,之后减少量虽然少了,但仍在减少,因此5月份水库蓄水量不是最少,A错误;10月份之前水库蓄水变化量一直为正,因此10月份之前,水库蓄水量是增加的,水库蓄水量多,C错误;12月份之前水库蓄水量是减少,但比6月份之前减少量要小很多,因此也不是水库蓄水量最少的月份,D错误;故选B。
12.黄河上游11月份下旬已基本上没有农业生产活动,秋收已完,因此不是为了灌溉,A错误;水库开闸放水,水库水位低,不适合旅游,B错误;开闸放水,水位低,落差小,发电量会减少,因此不是为了发电,D错误;11月下旬黄河兰州以下河段封冻时,由于是从低纬流向高纬河段,会出现凌汛现象,因此上游开闸放水,腾库容,为凌汛时蓄水防洪做准备,C正确。故选C。
【点睛】凌汛,俗称冰排,是冰凌对水流产生阻力而引起的江河水位明显上涨的水文现象。冰凌有时可以聚集成冰塞或冰坝,造成水位大幅度地抬高,最终漫滩或决堤,称为凌洪。在冬季的封河期和春季的开河期都有可能发生凌汛。中国北方的大河,如黄河、黑龙江、松花江,容易发生凌汛。
【答案】13.A 14.B
【解析】该题以河流侵蚀基准面的定义和鄱阳湖流域侵蚀基准面变化为材料,考查学生对河流湖泊水文特征的判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考查学生的综合思维。
13.由材料可知,“就各河段而言,一些坚硬的岩坎、湖泊与河流的交汇处等地易成为局部河段的侵蚀基准面。”结合图1,可知,湖口是位于湖泊与河流的交汇处,在这里侵蚀和堆积达到平衡,所以靠近鄱阳湖流域侵蚀基准面的城市应该为湖口,A对,BCD错。
14.由图2可知,1998-2011年鄱阳湖侵蚀基准面的海拔在下降,而侵蚀基准面是侵蚀与堆积达到平衡的界限,侵蚀基准面下降说明,侵蚀能力增强,所以侵蚀基准下切达到平衡的海拔下降。根据以上推理,可知1998-2011期间鄱阳湖湖口位置的水流速度加快,侵蚀能力增强,B对。侵蚀能力增强,泥沙输沙量增加,C错;侵蚀基准面下降,枯水期鄱阳湖补给长江的水量增加,湖区枯水期水量减少,AD错。故选B.
【点睛】破解该题的关键在于理解侵蚀基准面的概念,侵蚀指的是河流下切侵蚀的界限,在这个面上侵蚀停止或侵蚀与堆积达到平衡。一些坚硬的岩坎、湖泊与河流的交汇处等地易成为局部河段的侵蚀基准面。侵蚀基准面下降意味着意味着该地在一段时间内,侵蚀力度加强,侵蚀基准面不在变化则说明此时处于侵蚀堆积平衡的状态。
【答案】15.B 16.D
【解析】15.河岸线的变迁与地转偏向力、不同的河岸流水的侵蚀、堆积作用不同有关,A错误。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的河岸流水的侵蚀、堆积作用不断加强,河道弯曲程度逐渐加强,故实线所示河岸形成时间早于虚线所示河岸,B正确。甲、乙、丙三处中,乙处因侵蚀作用形成凹岸,侵蚀作用最强,C错误。甲、乙、丙三处中,甲、丙因堆积作用形成凸岸,乙处是受侵蚀形成凹岸,D错误。故选B。
16.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导致大量泥沙汇入河流,大量泥沙因河道弯曲、水流不畅而沉积,使该处河床抬升形成“地上河”,①③正确;修建大坝,导致泥沙在库区发生沉积,流入下游的泥沙减少,不会形成“地上河”,②错误;地壳断裂,局部抬升从而导致此地成为分水岭,而使河流消失或汇流到低洼处,不会形成“地上河”,④错误。①③正确,D正确;②④错误,A、B、C错误,故选D。
【点睛】地上河形成的要素:①丰富的泥沙,上中游携带来丰富的泥沙是地上河形成的物质基础;②开阔的空间,下游开阔低平的地形为地上河的形成提供了必需的空间;③人类活动,筑堤修坝,使地上河的形成成为可能。
17.B 18.C
【解析】17.由材料“艾丁湖是典型的干旱区内陆湖泊”可知该地区降水稀少,又因该地处于新疆吐鲁番盆地,周围有高山冰雪融水补给,因此艾丁湖入湖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是高山冰雪融水和地下水,B正确。季节性积雪融水在冬季降雪量大的地区出现,例如我国东北地区,而新疆降水稀少,季节性积雪融水不是主要的河流补给类型,AD错误。该地区降水稀少,雨水不是主要的河流补给类型,C错误。故选B。
18.由材料可知该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降水稀少,蒸发旺盛,因此7、8月份艾丁湖最大面积出现频率低的自然原因是夏季高温,蒸发旺盛,C正确。艾丁湖入湖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是高山冰雪融水和地下水,7、8月份气温偏高,高山冰雪融水量大使得入湖径流量大,A错误。夏季的下渗量与3月份没有较大的区别,B错误。夏季入湖水量大,流速较春季快,泥沙淤积量应小,D项表述错误。故选C。
【点睛】我国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及对应的地区:雨水补给-我国东部季风区的大部分河流;高山冰雪融水补给-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的河流;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春季我国东北地区的河流;地下水、湖泊水补给较为常见。
19.【答案】(1)7月中旬郑州正处于副热带高压的南缘,受台风外围和偏东气流引导,大量水汽向华北地区输送;低压天气系统停留在黄淮地区,有利于大气垂直上升运动;河南省西部山区对气流起到了抬升辐合效应。
(2)黄河干流在郑州段为地上河,黄河水位高出郑州市区地面;受特大暴雨影响,黄河干流水位猛涨,
(3)甲河段流量较小,且季节变化大;河床淤积严重,航道浅;甲河段为地上河,无支流汇入,经济腹地小;冬季河面结冰。
【解析】本题考查降水的影响因素、城市内涝问题、河流航运发展的条件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落实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学科核心素养。
(1)根据材料信息可知,7月中旬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大陆高压分别稳定维持在日本海和我国西北地区,郑州正处于副热带高压的南缘,偏东气流强盛,7月17日,西太平洋第六号台风“烟花”在东海以东洋面生成并向我国靠近,台风外围和偏东气流携带大量水汽向华北地区输送;其次,低压系统持续控制黄淮地区,盛行上升气流,短期内带来了丰富的降水。结合材料二信息可知,郑州西侧多山地,山地对偏东气流抬升作用显著,形成大量降水。
(2)一方面,受大暴雨的影响,黄河本身的水位暴涨;另一方面,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可知,黄河干流在郑州河段为典型的地上河,黄河干流水位高于郑州市区地面,市区径流无法向黄河干流排泄。
(3)甲段支流汇入少,属温带季风气候,降水总量不大且降水的季节变化大,其河流的径流量较小且径流量的季节变化较大。该河段地势平坦,流速慢,泥沙淤积严重,航道浅,为典型的地上河,无支流汇入,经济腹地小。位于我国北方地区,有结冰期,且该河段从低纬流向高纬,河流存在凌汛现象,不利于发展航运。
20.【答案】湿地减少;水质下降,水域污染严重;生物多样性减少;地下水咸化;土地盐碱化严重;沉淀部分泥沙,提高水质;水位抬高后,增加城市用水量,且方便引水;减少对地下水的开采利用,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的利用。
【解析】黄河输水输沙量减少,沉积作用减弱,湿地面积减少;沉积作用减弱,海水侵蚀增强,人类排放污染物增加,河口水质下降,水域污染严重;湿地面积减少,水质变差,生物多样性减少;海水侵蚀增强,地下水咸化、土地盐碱化严重,土壤肥力下降。西河口附近清水沟主槽内修建橡胶坝形成水库可以减缓流速,利于泥沙沉积,沉淀部分泥沙,利于提高水质;沉淀部分泥沙,利于水位抬高,蓄水可以增加城市用水量,且方便引水;水量增加可以减少对地下水的开采利用,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的利用。
21.【答案】(1)黄河含沙量大,入海口地区地势低平,水流缓慢,泥沙易淤积;河道宽而浅,过水能力低;水位季节变化大,汛期时河流水位高,河水易泛滥,从而导致黄河尾闾河道频繁摆动、出汊、改道。
(2)黄河尾闾河道从上游至下游,冲刷强度减弱,淤积强度增强;2002--2014年,黄河闾尾河道总体处于冲刷状态,但冲刷强度减弱;2015--2017年,黄河尾闾河道表现为淤积的特征。
(3)特点:汛期冲刷,非汛期(或枯水期)淤积。
理由:汛期来临之前,受人工调水冲沙影响,尾闾河道以冲刷为主;汛期河流水量大,流水的侵蚀能力和搬运能力较强,以冲刷为主;非汛期河流水量较小,流水的侵蚀能力和搬运能力较弱,以淤积为主。
【解析】本题以黄河尾闾河道相关图文为材料,涉及黄河尾闾河道频繁摆动、出汊、改道的原因,黄河尾闾河道冲淤的空间分布和年际变化特点,以及黄河尾闾河道冲淤的年内变化特点,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地理实践力等学科素养。
(1)根据材料可知,尾闾河道“是河海交互作用的焦点区域,同时受径流、水沙、海洋动力以及人类活动等多重影响”。由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导致黄河含沙量大,到了入海口地区,由于地势低平,水流速度缓慢,河流携带的泥沙容易在河口地区发生淤积;由于泥沙淤积多,因此河道宽而浅,河道的过水能力低;黄河下游位于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因此黄河下游的水位季节变化大,汛期时河流水量增大,水位升高,河水上涨冲破堤坝,出现洪水泛滥现象,从而导致黄河尾闾河道频繁摆动、出汊、改道。
(2)结合图示可知,黄河尾闾河道冲淤的空间分布特点需从上下游的角度来分析:“正值代表淤积,负值代表冲刷”,结合右图可知,2002-2017年,冲刷强度均为负值,但是从上游至下游,数值越来越接近0,表明冲刷强度减弱,淤积强度增强。年际变化特点表现为:2002--2014年,冲刷强度为负值,但越来越接近0,表明黄河闾尾河道各个流域总体处于冲刷状态,但冲刷强度减弱;2015--2017年,各个流域冲刷强度为正值,表明黄河尾闾河道表现为淤积的特征。
(3)“1999年小浪底水库下闸蓄水,2002年开始实施调水调沙进入黄河下游及尾闾河道的水沙通量高度受人工调控”,据此可分析,汛期来临之前,为腾出库容,人工调水冲沙,水流的速度较快,侵蚀能力和搬运能力强,受其影响,尾闾河道以冲刷为主;进入汛期,降水多,河流水量大,流速快,流水的侵蚀能力和搬运能力也较强,对河道的影响以冲刷为主;非汛期时,河流水量较小,流速较慢,流水的侵蚀能力和搬运能力较弱,河道以淤积为主。因此可知,黄河尾闾河道冲淤的年内变化特点为汛期冲刷,非汛期(或枯水期)淤积。
直通高考
【答案】1.B 2.C
【解析】1.根据材料信息“盐分在地表集聚形成的坚硬壳状物质”可知,盐壳是地下水的盐分在地表析出形成的,盐壳形成过程中大量的地下水通过蒸发散失到大气中,导致地下水埋深加大,故地下水埋深越深,说明其盐壳形成越早,根据图示地下水埋深可知,甲、乙、丙三处盐壳形成的先后顺序是甲丙乙,B正确,ACD错误。所以选B。
2.无法判断甲乙丙三处降水的多少,A错误;根据上题分析可知,丙处盐壳刚开始形成时,甲处盐壳已形成,说明甲地下水通过蒸发散失较多,地下水位已较低,B错误;丙处盐壳刚开始形成时,乙处还是湖泊,蒸发量大,C正确;无法判断三地温度的高低,D错误。所以选C。
【点睛】在坡地和低洼地的风化壳中,因地表水和地下水溶液集中,也会沉积大量碳酸盐、形成堆积碳酸盐风化壳。该风化壳主要出现于降雨量小于蒸发量的地区,故在中国西北干旱、半干旱荒漠地区与黄土高原发育很好,因生物气候条件、地形部位、岩石性质和风化时间等因素差异,这种风化壳在各地区的成分与厚度很不相同。
【答案】3.A 4.D
【解析】3.读图分析,1973-2004年SD值呈上升趋势,说明湖岸线变曲折。水下地貌体出露会导致湖岸线更加曲折,SDI值会变大。①符合;湖岸土地沙化会导致湖岸线越来越曲折,②符合;湖盆区构造沉降会导致湖岸线缓和,SDI值变小,③不符合;人类活动强度减弱会导致湖岸线缓和,SDI值变小,④不符合;综上,A正确,BCD错误;故选A。
4.读图分析,2010-2017年SD值总体呈现上升趋势。读图分析,2010-2017年该湖泊水位上升,造成水域面积扩大,更多原来单一陆境生物环境区域变为水域和陆域交替环境,生境多样性增加。D正确;SD值上升说明湖岸线曲折,湖岸线长度变长,A错误;该湖泊水位上升,土地沙漠化减弱,B错误;该湖泊水位上升,湖泊面积扩大,C错误;故选D。
【点睛】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地球表面组成地理环境的大气、水、岩石、地形、生物和土壤等地理环境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交换,二是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三是自然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四是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答案】5.D 6.C 7.C
【解析】5.由图以及材料可知,黄河小北干流为堆积性游荡河道,是因为该河流位于黄河中游地区,流经黄土高原,黄土土质疏松,极易被冲刷侵蚀,因此含沙量大;该区域是季风气候区,夏季多暴雨降水集中,且变化率较大,因此流量的季节变化大,D正确。该区域位于河流中游地区,流域内降水较少,加之沿岸工农业取水,所以流量总体不大,而季节变化大,导致汛期泥沙含沙量大,枯水期泥沙淤积,使得河道宽度季节变化大,形成游荡河道,ABC错误。故选D。
6.黄河小北干流的河道中段摆动范围较小,相对于上游以及下游地区来说,河流的上游以及下游地区分别有支流汇入,河流流量中段较小,是影响摆动范围小的因素,①②不符合题意。两岸岩石的岩性相差不大,多为黄土。中段河道两侧地貌均为黄土高原,没有差异,不会影响摆动范围,③④符合题意,故选C。
7.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渭河在潼关处汇入黄河,汇入处位于小北干流的下游,因此渭河的水量和含沙量对黄河下游地区影响较大,不会影响小北干流河水量的大小和流速的大小,ABD错误。在主汛期,渭河的洪峰导致小北干流下游区域水位有所上升,上下游地区河水水位差变小,导致小北干流排水不畅,流速降低,泥沙更容易淤积。故选C。
【答案】8.B 9.C
【解析】8.河流含沙量的影响因素和区域内植被覆盖状况以及流量大小密切相关。与多年平均输沙量相比,1987年至2015年潼关输沙量急剧减小,是因为其上游地区植被覆盖率有所提高,固沙能力增强,水土流失减弱。其次,河流流量相对减少,是因为上游地区引水灌溉,入黄河水量减少,输沙能力减弱,搬运能力减弱,因此,①③正确。输沙量急剧减小主要是人为原因造成的,和气候变暖,暴雨强度降低无关。上游地区并没有削山平地,而且坡面径流减小也不会导致输沙量急剧下降。②④错误。故选B。
9.从第二附图可以看出,2016年以后黄河下游的输沙量大幅度减少,是因为三门峡、小浪底、花园口、高村、艾山、利津等水文站修建了水客,水库可以拦蓄泥沙,中游地区水库大坝相对较少,因此下游水库拦截泥沙作用更加明显,C正确。下游地区相对于中游地区含沙量减少的主要因素是因为人为因素引起的,而非地形的起伏,地形对输沙量影响不大,A错误,流域的面积大,输沙量也应相对较大,下游地区流域面积大于中游地区,输沙量应该也大,B错误。中游地区水土保持工作较明显,而非下游地区,因此D错误。故选C。
【答案】10.AD 11.BD
【解析】10.裁弯取直使得水流速度加快,可以加快河水的下泄,缩短航运里程,A、D项正确;裁弯取直加速河水下泄,反而增强了河水的搬运能力,减少河床淤积,B项错误;裁弯取直并不会减少上游来水量,C项错误。故选AD。
11.天鹅洲故道、黑瓦屋故道、老河故道都是长江裁弯取直之前的河道,其南侧地理事物以前位于长江的南岸,北侧地理事物以前位于长江的北岸。读图可知,六合垸、永合垸曾经位于长江南岸,B、D项正确。麋鹿保护区位于老河故道和天鹅洲故道之间,最可能位于长江以北,A项错误;张智垸虽然位置偏南,但是位于长江河道的北侧,C项错误。故选BD。
12.【答案】条件:丁海域受陆地影响较小,且受暖流影响,水温较高。
解释:3月初沿海海域水温受寒流影响,水温较低;丙产卵场纬度较低,水温较高;随着太阳直射点北移,乙、甲产卵场依次逐渐符合要求。
【解析】本题以小黄鱼为例主要考查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涉及洋流的分布及性质、洋流的影响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读图读材料的综合思维能力。
【详解】读图可知,丁海域位于我国东海,纬度较低,水温较高,且有日本暖流流经,增温作用明显,距大陆较远,受陆地影响小,水温较高;小黄鱼3月初从丁越冬场出发,经过甲、乙、两三个产卵场的洄游路线,小黄鱼是暖温性洄游鱼类,产卵洄游随水温变暖启动,甲乙丙三个产卵场,丙纬度最低,水温变暖最早,小黄鱼先从丁越冬场到丙产卵场,一部分留下, 另一部分继续北行,到达乙产卵场,然后一部分留下,另一部分继续向北到达甲产卵场产卵,由于小黄鱼洄游过程中,气温不断升高,到达最北的甲产卵场时,气温也正好适合。如图所示:
13.【答案】(1)河流上游流经山谷,携带大量的泥沙入湖,溢流坝可以拦截泥沙,保证芦林湖清澈的水质;芦林湖为人工湖,拦截泥沙可以防止湖泊面积萎缩。
(2)地形平坦,且跨度小,建设难度小、成本低;坝址位于河流出山口,沙、砾石等原料充足,便于就地取材;靠近公路,便于其他原材料的运输。
(3)严格控制影响水质的泥沙入湖量;预防由于发展旅游带来的水质污染问题;建立健全法规,保护湖泊生态环境;建立自然保护区,增加生物多样性。
【解析】本题组以湖泊为背景材料,考查水坝的作用和选址问题。考查信息获取能力和地理实践力等学科素养。
(1)从图中可以看出,溢流坝靠近位于河流入湖的位置,由于河流上游流经山谷,有大量的泥沙,河流携带泥沙入湖,溢流坝可以起到拦截泥沙的作用,以保证芦林湖清澈的水质;从材料中得知,芦林湖为人工湖,面积不大,拦截泥沙可以防止湖泊面积萎缩。
(2)从图中可以看出溢流坝靠近湖泊,并且位于地势低平的地区,坝体跨度小,因此有利于建设,造价较低;从材料中可知坝体由就地取材的沙、砾石浇筑而成,可推断出坝址位于河流出山口,沙、砾石等原料充足,便于就地取材;从图中可以看出溢流坝靠近公路,便于其他原材料的运输。
(3)要实现芦林湖的永续利用要从保护水质和湖泊面积以及生物多样性方面分析。要保证湖泊的水质可以采取的措施有:上游河流含沙量大,带来的泥沙多,水体浑浊,水质差,应控制泥沙入湖量;还要从旅游业带来的影响来分析,即要预防由于发展旅游带来的水质污染问题;还要健全法律法规,保护湖区的生态环境;建立自然保护区,增加生物多样性,获得持续发展。
14.【答案】(1)蔬勒河流域海拔大于4000米的区域分布广、完整成片;北大河流域海拔大于4000米的区域分布小、分散破碎。
(2)冰川反射太阳辐射,减少地面辐射,冰川消融吸收热量,降低气温,缓解气候变暖。
(3)东部地区海拔较低,冰川面积较小,受气候变暖影响,东部地区冰川退缩率较高,造成冰川服务价值减幅更大。
【解析】本题以祁连山冰川的图文信息为材料,涉及影响冰川分布的因素、冰川的生态价值等相关内容,主要考查学生利用图文信息和地理常识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1)题意表明,疏勒河流域与北大河流域冰川分布区的地形差异应根据冰川面积大小及分布状况进行推测。图中显示,蔬勒河流域冰川面积大,冰川呈片分布,而材料信息表明,祁连山地区的现代冰川一般发育在海拔4000米以上,由此推测蔬勒河流域海拔大于4000米的区域分布广、完整成片;图中显示,北大河流域冰川面积小,冰川呈碎片化分布,由此推测北大河流域海拔大于4000米的区域分布面积小、分散破碎。
(2)本题审题关键是注意“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这一信息,由此推断,冰川对气温的调节作用应向降低气温方面进行分析。冰川表面的镜面效应,对太阳辐射反射强,地表获得的太阳辐射弱,从而减少地面辐射,使得气温降低,缓解气候变暖;升温过程中,冰川消融大量吸收热量,从而降低气温,缓解气候变暖。
(3)根据材料信息表明,冰川服务价值减幅与冰川面积变幅密切相关。祁连山东部地区冰川服务价值减幅比西部地区更大,转换一下就是,祁连山东部地区冰川面积减幅比西部地区更大。这样再分析自然原因就相对简单了。图中显示,东部地区冰川面积较小,则平均海拔较低,受气候变暖影响,东部地区冰川容易退缩,加上基数(冰川面积)小,因此退缩率较高,从而造成冰川服务价值减幅更大。
15.【答案】(1)大气降水 冰雪(川)融水 西北干旱半干旱
(2)径流季节变化大;河流含沙量较大;山前地形平坦。
(3)缓解水资源紧缺;补充地下水;减缓土地荒漠化;增加生物多样性
【解析】(1)本题考查河流补给类型和区域差异。疏勒河是发源于祁连山的内流河,水源补给可能是祁连山冰雪融水、大气降水和地下水。该河中下游为河西走廊,位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2)本题考查河流水文水系特征。结合材料“中游冲积平原上河床宽而浅,多分汊”,可知从地形和河床特征是切入口。该河流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流量季节变化大,易造成洪水泛滥;河流含沙量大,泥沙淤积,河床抬升,河水溢出而改道;中游地势低平,水流不畅,易出现洪水。
(3)本题考查地理环境整体性。疏勒河中下游为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可从气候、水源、生物和整个生态环境等角度分析。水量增加可以缓解水资源短缺;增加生物多样性;减缓土地荒漠化速度;增加植被覆盖率,改善区域气候环境等。
16.【答案】(1)特征:年内分布不均,集中在6-8月。条件:降水量丰富,径流量大;年内降水集中;流域内以山地丘陵为主,土壤侵蚀强。
(2)水库大量拦蓄河流泥沙;植被覆盖率显著提高。
(3)优势:河谷平原面积较广,地形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原因:种植面积扩大;单产提高;水利设施改善;农业科技等投入增加。
【解析】本题考查西江输沙量的分布特征、影响输沙量的因素及影响甘蔗种植的区位因素,同时考查了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
【详解】(1)西江输沙量的年内分布据图2分析可知,输沙量最大的月份是6-8月份,其他月份较少,年内分布不均。影响输沙量分布的因素主要是降水量及其季节分配、地形等因素。图中该地降水量较大,集中于5-8月份,年内降水集中,径流量大;西江流经地区多低山丘陵,河流流速快,侵蚀力强,因此导致输沙量大。
(2)据图1分析可知,西江干支流修建了大量水库,水库拦水拦沙,减少了输沙量;据表分析,2000年至2017年,该地区森林覆盖率由37.9%大幅度提高到62.3%,森林保持水土,减少了输沙量。
(3)从土地资源角度分析,结合图1可知,广西河流众多,河谷平原面积较大,地形平坦,河流沉积了深厚的土壤,土壤肥沃。2000年广西甘蔗总产量快速增长,从表中数据看,种植面积从50.9万公顷增加到93.5万公顷,种植面积扩大;甘蔗单产由57.8吨/公顷提高到81.4吨/公顷。图1中大量水库修建,水利设施得到完善,水源供应充足、稳定;农业科技等投入增加,农业技术进步较快。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考点70 海洋地理-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帮,共44页。
这是一份考点65 我国的交通-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帮,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交通运输网密度,最重要的运输方式,水运,主要的国际航空港,妈湾跨海通道通车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考点64 我国的工业-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帮,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密集分布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我国四大工业基地,三大工业带,近年来我国服装业迁移路径说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