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等高线地形图——常见计算和特征判定(学案)-2022年高考地理全一轮复习微考点专题学案精讲+过关演练
展开等高线地形图
【考点呈现】
1.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和应用。
2.地形剖面图的绘制、判读与应用。
【素养解读】
1.区域认知:利用等高线地形图进行空间定位,分析区域地理特征。
2.综合思维:综合判读等高线地形图,分析等高线地形图在区域特征、区位选择上的应用。
3.地理实践力:结合具体等高线地形图对爬山路径、交通线和瞭望台等进行区位选择。
【考点】
一 等高线地形图中的常见计算
五个角度看等高线的计算
1.计算两地间的相对高度
从等高线图上读出两地之间的海拔,就可以计算两地的相对高度:H相=H高-H低。
2.估算陡崖的相对高度
如图中甲处,假设n为陡崖处重合的等高线条数,Δd为等高距,H大为重合等高线数值中最大的,H小为重合等高线数值中最小的。则图中n=4,Δd=100 m,H大=400 m,H小=100 m,利用这些信息我们
可以进行以下计算:
(1)陡崖的相对高度(H)
计算公式为(n-1)Δd≤H<(n+1)Δd。因此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的取值范围为300 m≤H<500 m。
(2)陡崖的绝对高度
①陡崖崖顶的绝对高度:H大≤H顶<H大+Δd。图中崖顶的绝对高度的取值范围为400 m≤H顶<500 m。
②陡崖崖底的绝对高度:H小-Δd<H底≤H小。图中崖底的绝对高度的取值范围为0<H底≤100 m。
3.估算某地形区的相对高度
一般来说,若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任意两点之间有n条数值不同的等高线,等高距为Δd,则这两点的相对高度H可用下面公式求算:(n-1)Δd <H<(n+1)Δd 。
如图所示A、B两点间的相对高度为200 m<H<400 m。
4.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
已知某地的气温和两地间的相对高度,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0.6 ℃/100 m)可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异:
T差=(0.6 ℃·H相)/100 m。
5.闭合等高线区域内海拔的计算(图中a>b)
(1)位于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闭合区域,如果其值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低值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海拔低于其等高线的值。如图,若c=b,则d<b,即“小于小的”。
(2)位于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闭合区域,如果其值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高值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海拔高于其等高线的值。如图,若c=a,则d>a,即“大于大的”。
下图为某地的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1~2题。
1.在M、N、P、Q四点中,海拔可能相同的两点是( )
A.M和N B.P和Q
C.M和Q D.M和P
2.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可能为( )
A.299米 B.359米
C.199米 D.509米
【答案】1.D 2.B
【解析】1.根据等值线的递变规律可知,图中M点海拔可能是0~100米,也可能是200~300米,N点100~200米,P点200~300米,Q点300~400米,所以四点中,海拔可能相同的两点是M和P,D对。
2.图中陡崖处有四条等高线相交,等高距是100米,根据陡崖高差公式(n-1)·d≤H<(n+1)·d,可以计算出相对高度300米<H<500米,B对。
二 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判读自然地理特征
(一)判断地势地形特征
判断地势高低 | 主要根据等高线数值的大小来判定。数值大,地势高,数值小,地势低。若图中没有数值注记,可根据示坡线来判断,示坡线总是指向坡度降低的方向 | |
宏观地形判读 | 陆地 | 平原:海拔在200 m以下,等高线稀疏,较为平直 |
丘陵:海拔在500 m以下,相对高度小于200 m,等高线稀疏,弯折部分较和缓 | ||
山地:海拔在500 m以上,相对高度大于200 m,等高线较密集 | ||
高原:海拔较高(1 000 m以上),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 | ||
盆地:海拔没有一定标准。四周等高线较密集,数值大;中间等高线较稀疏,数值小 | ||
海洋 | 海岸线:0 m等高线表示海平面,沿海地区一般表示海岸线 | |
大陆架:海水深度不超过200 m,且等深线稀疏 | ||
大陆坡:海水深度超过200 m,且等深线密集 | ||
海沟:海水深度大,且两侧等深线密集 |
(二)等高线地形图与河流
1.根据等高线的形状和疏密判断水系、水文特征
判断水系特征 | ①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 ②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 ③山脊常形成河流的分水岭(山脊线); ④山谷常有河流发育(山谷线); ⑤等高线穿越河谷时向上游弯曲,等高线在山脊处向低处弯曲 |
判断水文特征 | ①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流速大、水能资源丰富,在陡崖处形成瀑布; ②河流流量除与降水量有关外,还与流域面积(集水区域面积)有关; ③河流流出山口处常形成冲积扇(洪积扇) |
2.判断河流流向、流域面积及水库储水面积
判断流向 | 由海拔高处流向低处。发育于河谷,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 |
判断流域面积 | 根据山脊线作为河流的分水岭,确定河流的流域面积 |
判断水库储水面积 | 找到最高水位的海拔,根据此海拔等高线围绕的范围,估算其面积 |
(三)等高线地形图和气候
判断气候特征 | 气候特征应结合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势高低、坡向(阳坡气温高,蒸发强;阴坡气温低,蒸发弱)等因素判读 | |
判断气候差异 | 气温差异 | 求出高度差,再用气温垂直递减率0.6 ℃/100 m 计算温度差,地势越高气温越低 |
降水差异 | 迎风坡降水多于背风坡 | |
光照差异 | 阳坡光照多于阴坡,同一种植被在阳坡的分布上界高于阴坡 |
2018年11月3日,突发山体滑坡形成的堰塞体阻断了金沙江。下图示意金沙江某段河流及附近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据此回答3~5 题。
3.山体滑坡之前,河流①②段( )
A.①处流向②处 西南流向东北
B.①处流向②处 西北流向东南
C.②处流向①处 西南流向东北
D.②处流向①处 东北流向西南
4.若堰塞体上游河流流量稳定,在堰塞体自然崩溃之前,①处水位变化为( )
5.山体滑坡发生后,在等高线地形图中滑坡处的相应等高线( )
A.没有变化 B.向高海拔处凸出
C.向低海拔处凸出 D.趋于平直
【答案】3.B 4.A 5.B
【解析】3.由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可知,图中河流由①处流向②处;结合指向标,可确定河流由西北流向东南。
4.①处位于堰塞体上游,在堰塞体自然崩溃之前,①处水位持续上涨;结合沟谷下窄上宽的特点,在河流流量稳定的前提下,①处河流水位上涨先快后慢。故A正确。
5.山体滑坡发生后,滑坡处地势较两侧低,则相应等高线向高海拔处凸出。
【拓展提升】
读某地区等高线(单位:m)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若在图中①河段画出等高线,则该等高线此处的凸出方向为( )
A.向上游方向 B.东南方向
C.向下游方向 D.西北方向
2.最近几十年、②处等高线不断向东移动,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沿岸堆积速度大于侵蚀速度
B.河口段经常使用挖沙船清除泥沙
C.流域内植被破坏严重,入海泥沙沉积加强
D.沿海地区红树林遭到严重破坏
【答案】1.AD 2.AC
【解析】1.根据图中的指向标和等高线数值可判断出,河流自西北向东南流,河流发育在山谷,山谷等高线向数值大的方向凸,因此应向上游方向、西北方向凸,AD正确、BC错。故选AD。
2.由图知②处为-100米等高线,它不断向东移,就表示原来比-100深的地方(如-200)渐渐变成-100了,说明海水慢慢变浅了,可推测出沿岸堆积速度大于侵蚀速度,可能是流域内植被破坏严重,入海泥沙沉积加强,AC正确;河口段经常使用挖沙船清除泥沙,会导致泥沙沉积物减少,B错;沿海地区红树林遭到严重破坏,会导致海浪侵蚀加强,D错。故选AC。
(2020·山东省实验中学月考)读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图中等高距为200 m,回答3~4题。
3.图中箭头正确表示河流集水方向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图中a和b的数值可能是( )
A.100 250 B.100 350
C.500 250 D.500 350
【答案】3.A 4.C
【解析】3.河流集水方向是由高处指向低处,垂直于等高线。
4.河流位于山谷处,可以判断出a的数值大于300,图中等高距为200 m,则a的数值为500;根据局部闭合等值线“大于大的,小于小的”规律,b点的数值小于300,大于100。
(2020·江西南昌一模)如图是我国西南某地的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据此完成5~6题。
5.E地海拔可能是( )
A.1 170 m B.1 190 m
C.1 210 m D.1 230 m
6.甲、乙、丙、丁四地最可能形成较大瀑布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5.C 6.C
【解析】5.图示E地位于1 200与1 220两条等高线之间,则其高度介于1 200~1 220 m之间,故C正确。
6.图中甲、丙、丁位于谷地、乙地为山岭,且甲、丙处于陡崖位置;而瀑布多出现在陡崖位置,则甲、丙可能出现瀑布;甲位于鞍部与谷地的结合部,汇水面积小而不可能出现较大瀑布;丙位于较大的谷地中,汇水面积大而可能出现较大瀑布。
三叶草,多年生草本植物,喜温暖、向阳、年降水量800~1000mm、排水良好的环境,平均根深20~33cm。最大根深可达120cm。如图示意非洲西北部某风景区等高线和等潜水位线(潜水位海拔相等的点连成的线称作等潜水位线)分布状况,景区内有一较大溪流发育,该溪流径流量季节差异明显。景区内广泛种植三叶草。据此完成7~9题。
7.结合三叶草生长习性,该区域三叶草生长最为旺盛的地点可能是(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8.图示区域( )
A.③④两地的相对高度可能为0米 B.景区内较大的溪流自西南流向东北
C.①地表的坡面径流方向流向东南 D.④地夜晚可看到电视塔顶的指示灯
9.此季节图示地区( )
A.日落时塔影和溪流大致平行 B.河流水补给地下水
C.正午太阳高度为一年中较小 D.河流携带泥沙较少
【答案】7.B 8.A 9.D
【解析】7.根据等高线的弯曲方向,可以知道②处位于山脊的阳坡,符合三叶草生长所需要的温暖,向阳、排水量好等特点,B正确。①处位于阴坡,③地位于山谷的阴坡,光照条件较差,④地海拔为763到764米,而潜水为为761到762米,地下水埋藏深度为1到3米,由于三叶草平均根深为20到33厘米,所以此处不适合三叶草的生长。ACD错误。故选B。
8.读等高线地形图可知,③地海拔在763m﹣764m之间,④地周围闭合曲线数值为763m,与邻近等高线高值相等,根据“低的更低,高的更高”原理,④地海拔在763m﹣764m之间,所以,③④两地的相对高度可能为0米,A对;根据等高线地形图,西北处弯曲比较大区域为山脊,东南部为山谷,有河流发育,景区内较大的溪流自东北流向西南,B错;根据①地等高线分布,①地表的坡面径流由高处流向低处,垂直于等高线,坡面径流方向流向西北,C错;④地夜晚不可看到电视塔顶的指示灯,因为④地周围闭合曲线与邻近等高线高值相等,内部应该是一个山峰,受到山峰阻挡,不可看到电视塔顶的指示灯,D错。故选A。
9.通过图中的等高线和等潜水位线判断此时地下水补给河流水,为当地的枯水期;当地位于非洲西北部,为地中海气候,则可判断为当地夏季。日落时,太阳位于西北方地平线,则塔影朝向东南,图中溪流自东北流向西南,二者并不平行,A错误。从图中看,地下水补给河流水,B错误。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C错误。此时为河流枯水期,河流流量较小,携带泥沙较少,D正确。故选D。
(2020·湖南雅礼中学月考)八达岭长城是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中非常雄伟壮观的一段,而穿行该区的京张铁路是完全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第一条铁路,其“人”字形的设计更是彰显了中国人的智慧。读图,完成10~12题。
10.从图中可以看出,长城的走向特点为( )
A.沿等高线 B.沿山脊线
C.沿山谷线 D.连接聚落
11.图中能眺望到“八达岭长城”的地点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12.图中“人”字形铁路线的设计目的是( )
A.避开河流,节省建设桥梁的成本
B.绕过山岭,减少开挖隧道的成本
C.既方便停靠车站,又可降低坡度
D.尽量平行于等高线,缩短运输距离
【答案】10.B 11.C 12.B
【解析】10.读图可知,长城主要分布在山脊上,走向基本按照山脊线延伸方向布局。
11.读图可知,甲地东北侧有海拔较高的山岭阻挡,A错误;乙地西北侧的山脊阻挡了视线,B错误;丙地海拔在680~700 m,“八达岭长城”海拔在640~660 m,丙地海拔较高,且丙地与“八达岭长城”之间的间隔为谷底,视线不受阻挡, C正确;丁地是西侧的山脊阻挡了视线,D错误。故选C。
12.由图可知,“人”字形铁路沿着山谷或平行于等高线修建,虽然线路距离增加了,但是降低了坡度,并不是为避开河流,节省建桥成本,因此A、D错误;针对特殊地形特点设计的线路方案,目的不是方便停靠车站;“人”字形铁路要连接的两点是“人”字形撇捺的两个点,可以不开挖隧道绕过山岭,节省成本,故正确答案为B项。
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13~15题。
13.图中隧道( )
A.穿过等高线密集区,设计不合理
B.长度大约为6 000 m
C.出入口受地质灾害影响较大
D.应建成“之”字形,以降低坡度
14.图中M、N、P、Q四点高差最大的一组是( )
A.M、N B.P、Q
C.M、Q D.N、P
15.一辆汽车由甲镇沿公路开往乙镇,北京时间12:10司机可看到阳光从车的左前方射入车内的路段是( )
A.Ⅰ B.Ⅱ
C.Ⅲ D.Ⅳ
【答案】13.C 14.C 15.A
【解析】13.据图可知,图中隧道从鞍部穿过,选线合理;根据比例尺可以判断隧道长度大约为4 km;出入口位于山谷地带,加之该地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地形崎岖,降水集中的季节易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隧道应尽可能短,不应建成“之”字形。
14.据图可判断图中等高距为100 m,M海拔为600~700 m,N海拔为300~400 m,P海拔为200~300 m,Q海拔为200~300 m,所以四个选项中M、Q之间的高差最大。
15.北京时间12:10,该地的地方时大约为11:10,太阳位于南偏东方向,根据图中四路段的走向可判断,若阳光从车的左前方射入车内,则此时车身方向为东北—西南方向,Ⅰ路段符合题意。
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帮 1.2 等高线地形图及地形的地理效应(学案)-(新高考专用): 这是一份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帮 1.2 等高线地形图及地形的地理效应(学案)-(新高考专用),共11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课标解读,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2 等高线地形图——实践运用和剖面图解读(学案)-2022年高考地理全一轮复习微考点专题学案精讲+过关演练: 这是一份1.2 等高线地形图——实践运用和剖面图解读(学案)-2022年高考地理全一轮复习微考点专题学案精讲+过关演练,共1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考点呈现,素养解读,拓展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2 等高线地形图——如何描述与判读(学案)-2022年高考地理全一轮复习微考点专题学案精讲+过关演练: 这是一份1.2 等高线地形图——如何描述与判读(学案)-2022年高考地理全一轮复习微考点专题学案精讲+过关演练,共1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考点呈现,素养解读,拓展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