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四年级上册4 乘法结合律教案
展开第5课时 乘法结合律
课题 | 乘法结合律 | 课型 | 新授课 |
教学内容 | 教科书第54~55页的内容 | ||
教学目标 | 1.经历乘法结合律的探索过程,会用字母表示乘法结合律,进一步培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2.能够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对一些算式进行简便运算,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发展数感。 | ||
教学重点 | 掌握乘法结合律。 | ||
教学难点 | 灵活应用乘法结合律对一些算式进行简便计算。 | ||
教学准备 | 多媒体课件。 |
教 学 过 程 | 备 注 | |
一、回顾复习,导入新课 教师:前面我们刚刚学习了乘法交换律,你们还记得吗? 学生:两个数相乘,交换乘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用字母表示为a×b=b×a。 教师:那如果三个数相乘呢?同学们想一想。 教师:乘法交换律只改变数的位置,不改变运算顺序。所以三个数相乘,依旧是从左往右算。我们能先算后面的两个数吗?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一下。(板书:乘法结合律) 二、自主活动,探索新知 1.学习例1。 (1)课件出示例1。 (2)引导学生明确探究内容和要求。 教师:观察这两组式子,你能照样子再写一组吗?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课件出示例题图) (3)自主学习。 教师:根据你的观察,分别仿写一组算式。 学生先自己仿写算式,再讨论交流,说说你这么写的想法。 (4)结果汇报。 教师:观察这两组式子,请你照样子再写一组,并说说你这么写的想法。 课堂预设: 学生1:我发现三个数相同的数相乘,左边算式是先算2×4,再乘3,右边算式是先算4×3,再与2相乘,它们的积不变,所以(2×4)×3=2×(4×3)。我写的式子为(7×5)×8=35×8=280,7×(5×8)=7×40=280,(7×5)×8=7×(5×8)。 学生2:我发现三个数相同的数相乘,左边算式是先算7×4,再乘25,右边算式是先算4×25,再与7相乘,它们的积不变,所以(7×4)×25=7×(4×25)。我写的式子为(12×5)×2=60×2=120,12×(5×2)=12×10=120,(12×5)×2=12×(5×2)。 课堂小结: 2.学习例2. 教师:不写算式了,你能找到生活中的事例,解决问题的算式也存在这样的规律吗? (1)课件出示例2。 (2)引导学生明确探究内容和要求。 教师:利用生活中的事例解释例1中的发现。(课件出示事例图) (3)小组讨论。 教师:小组交流,力争把事例讲清楚,把算式说清楚。 (4)结果汇报 教师:谁个小组代表来说说你的解释? 课堂预设: 学生1:(2×4)×3表示先求一层有多少个小正方体,再求三层有多少个小正方体;而2×(4×3)表示先求一排有多少个小正方体,再求两排有多少个小正方体。两个算式都是三个数相乘,第一个是先把2和4相乘,再乘3,第二个是先把4和3相乘,再乘2,计算顺序不同,但结果一定相等。 学生2:(2×24)×6表示先求两箱一共有多少瓶饮料,再求两箱饮料一共多少元;而2×(24×6)表示先求一箱饮料多少元,再求两箱饮料多少元。两个算式都是三个数相乘,第一个是先把2和24相乘,再乘6,第二个是先把24和6相乘,再乘2,计算顺序不同,但结果一定相等。 课堂小结: 教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只要我们认真观察,都可以找出类似的数学问题。你还有别的事例,课下可以和小伙伴说一说。 3.学习例3。 (1)课件出示例3。 (2)引导学生明确探究内容和要求。 教师:用a,b,c代表三个数,你能写出上面发现的规律吗?想一想,认一认。 (3)自主尝试。 教师:可以尝试不用语言文字来表述规律,探索其他的表述方式。 (4)结果汇报。 教师:请同学们用字母表示这个规律,请同学来说一说你的表述方式。 学生:用a表示2,b表示4,c表示3,(2×4)×3=2×(4×3)可以表示为(a×b)×c=a×(b×c);用a表示2,b表示24,c表示6,(2×24)×6=2×(24×6)可以表示为(a×b)×c=a×(b×c)。 课堂小结: 4.学习例4。 (1)课件出示例4。 (2)引导学生明确探究内容和要求。 教师:怎样计算简便?想一想,算一算。(课件出示算式) (3)自主尝试。 教师:在观察的基础上,想一想,运用我们学过的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知识,怎样算简便?写出简便计算的过程。再组内讨论,说说你的算法。 (4)结果汇报。 教师:先观察这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这是一道连乘算式,算式中125和8这两个数据很特殊,相乘的积正好是1000。 教师:请同学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简便计算的。 学生1:在这个算式中,要让125×8,就要先交换9和8的位置,运用乘法交换律为125×9×8=125×8×9,要先计算125×8,就用小括号括起来,运用了乘法结合律,125×9×8=125×8×9=(125×8)×9=1000×9=9000。 学生2:我还有另一种方法,可以先交换125和9的位置,运用乘法交换律为125×9×8=9×125×8,要先计算125×8,就用小括号括起来,运用了乘法结合律,125×9×8=9×125×8=9×(125×8)=9×1000= 9000。 课堂小结: 三、当堂训练 1.课件出示教科书P55“练一练”第1题。 先让学生读懂信息,再结合例子说一说等式成立的原因。 2.课件出示教科书P55“练一练”第2题。 先让学生填一填,在交流运用了哪些运算律。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研究了乘法结合律,你有什么收获呢?、 学生谈收获,教师根据学生谈话归纳整理成板书。 五、布置作业 课本第55页练一练第3题、4题、5题。 |
复习旧识,引入新课。
要引导学生积极表达想法,说清道理。
让学生直观的感受规律。
学生表示的只要意思符合,都要给予鼓励。
教学时,要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探索时间。
| |
板书 设计 | 乘法结合律 1.乘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用字母表示为(a×b)×c=a×(b×c)。 2.没有改变乘数的位置,只改变了运算顺序,这是乘法结合律独有的特征。 3.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可以让一些加法计算变得简便。 | |
教后 反思 | 1.学生的独立举例是很有限的,通过让学生小组交流、全班交流,达到资源共享。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己想,自己说,自己举例,自己得出规律,积极主动的探究活动贯穿始终,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2.多列举算式,让学生知道象这样的算式还有很多,说不完;让学生在理解、感悟、体验中感受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 | |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4 乘法结合律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4 乘法结合律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探究体验,随堂练习,教学板书,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4 乘法结合律教案: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4 乘法结合律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学习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媒体,教学过程,整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5 乘法分配律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5 乘法分配律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解题引入,算法分析,探究规律,建立模型,抚往追昔,知识串联,收束全课,质疑留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