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复习 图形与几何(1)(教案)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
展开第3课时 图形与几何(1)
课题 | 复习线与角 | 课型 | 复习课 |
教学内容 | 教科书第100、103页的内容 | ||
教学目标 | 1.在解决“独立思考”的问题中,主动回顾本学期已学内容的相关知识,再次巩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能够初步梳理构建出同一领域一些内容的知识网络图,体会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整体把握知识与方法。 2.在“相互启发”的学习中,通过充分交流前面学习中所积累的经验,分享收获、体会与智慧,加深对一些基本概念与方法的理解和掌握,体会其核心含义,把握本质。 3.在“练习”的中,进一步巩固所学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提升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感受数学与现实的密切联系。 4.养成回顾、反思、梳理的良好习惯,逐步学会总复习的方法。 | ||
教学重点 | 掌握垂直与平行、线与角的概念。 | ||
教学难点 | 将知识内化,形成知识网络。 | ||
教学准备 | 多媒体课件、量角器和三角尺(学生自备)。 |
教 学 过 程 | 备 注 | |||||||||||||||||||||
一、系统梳理 教师:同学们,本学期中我们学习了哪些有关图形与几何的数学知识?你们还记得吗?(板书:图形与几何(1)) 1.线段、射线和直线。
两点之间所有的连线中线段最短 线段AB的长度就是A,B两点之间的距离 2.相交与垂直。 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画垂线的方法:一用纸折一折;二利用三角尺上的直角;三借助方格纸。 3.平移与平行。 画平行线的方法:一是用纸折一折;二是在方格纸上画一画;三是利用直尺的两条边;还可以利用一副三角尺来画 4.旋转与角。 角的大小与两边的长短无关,与角的开口大小有关。 周角<平角<钝角<直角<锐角。 5.角的度量(一)。 将圆平均分成360份,把其中的1份所对的角叫作1度(记作1°),通常用1°作为度量角的单位。 1周角=360°,1平角=180°,1直角=90°。 6.角的度量(二)。 用量角器量角时,先将角的顶点和量角器的中心点重合,再把零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然后角的另一条边所对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用量角器画角时,先画出一条射线,再用量角器的中心点与射线顶点重合,零刻度线与射线重合,在量角器上找到对应角的刻度线,标记一个点,把这个点和角的顶点连接起来。 二、当堂训练 1.课件出示教科书P103“练习”第1题。 (1)读题,从图中获取数学信息。 (2)学生先找一找,再汇报交流。 教师:请同学们找出的互相平行和互相垂直的线段。 学生:只要在同一平面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就是平行线,例如:柜子上下两条边。互相垂直的线段可以用三角尺去测量,例如:桌面上边线与书柜左边的边线互相垂直。 2.课件出示教科书P103“练习”第2题。 让学生用三角尺画一画。 教师:下面请同学说说你是怎样画的,并上台展示你的画法。 学生:画长方形时,可以先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在它的左端点处用三角尺作一条1厘米的垂直线段,再在1厘米的上端点处作一条垂直于它的3厘米的线段,最后连接右边的两个端点,长方形就画成了。 三、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练习,我们复习了线段、射线和直线,垂直、平行、角的分类、角的度量。你有什么收获呢?、 学生谈收获,教师根据学生谈话归纳整理成板书。 四、布置作业 课本第103页第3题、4题。 |
回顾并交流所学知识。
找出的线段不唯一,只要学生找的方法正确就可以。
巩固画垂线和平行线的方法。
| |||||||||||||||||||||
板书 设计 | 图形与几何(1) | |||||||||||||||||||||
教后 反思 | 现在的教学往往过于重视知识的教育,而忽略对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图形与几何”这部分内容更是培养学生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力的最好素材。在本课中,应在教学中专门训练培养操作能力,因此,我在教学中设计了专项的练习,让学生通过连续的动手操作,结合小组合作、反馈交流,让学生在复习中增强了动手能力,提高了操作水平。 | |||||||||||||||||||||
总复习 图形与几何(2)(教案)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 这是一份数学四年级上册本册综合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系统梳理,当堂训练,课堂总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总复习 图形与几何(1)(教案)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 这是一份小学本册综合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系统梳理,平移,比较图形的面积,不规则图形面积的估算,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总复习 图形与几何(1)(教案)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本册综合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回顾复习,当堂训练,课堂总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