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部分地区2024届高三8月语文期初检测试卷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
展开
这是一份江西省部分地区2024届高三8月语文期初检测试卷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共34页。
非文学类文本阅读
江西省九师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中国现代社会的变迁,主要还是由社会和技术要素引起的,“处境”一词似乎可以包括这意思。
对于变迁的概念,我也想作一注脚。变迁是一个替易或发展的过程,从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若要描写这过程,方便的是比较这两种状态的差别。但这是须在后起的局面多少已成形的时候才能有此方便。中国社会未来一定会变成什么样子,现在还没有人敢说,所以我只能先说明传统的方式。传统的方式不但有记载可按,而且有现实的生活可查。关于新兴的方式则除了可以观察者外,只能参考所采取的新的要素在其他社会里所引起的变迁了,我并不愿承认中国从西洋传入了新工具必然会变成和西洋社会相同的生活方式。我不过是借镜西洋指出这可能的趋向。
中国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简单的说法是农业文化和工业文化的替易。这个说法固然需要更精细的解释,不能单从字面上做文章,但是大体上指出了中国是在逐渐脱离原有位育于农业处境的生活方式,进入从工业革命之后在西洋所发生的那一种方式。让我以这一句笼统的说法为出发点,进而说明农业处境的特性和在这处境里所发生的价值观念和社会结构。
中国传统处境的特性之一是“匮乏经济”,正和工业处境的“丰裕经济”相对照。我所说的匮乏和丰裕,并不单指生活程度的高下,而是偏重于经济结构的本质。匮乏经济不但是生活程度低,而且没有发展的机会,物质基础被限制了;丰裕是指不断的累积和扩展,机会多,事业众。这两种经济所养成的基本态度是不同的,价值体系也是不同的。匮乏经济主要的态度是“知足”,知足是欲望的自限。丰裕经济所维持的精神是“无餍求得”。关于西洋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无餍求得”精神的关系,我不必在这里详述。我在这里想用同样方法来分析的是匮乏经济和知足观念的关系。
传统匮乏经济的形成有着许多条件。首先,中国是个农业国家。中国人民的生活多少是直接用人力取给于土
地的。土地经济中的报酬递减原则限制了中国资源的供给。其次,我们可耕地的面积受着地理的限制。北方有着戈壁的沙漠,而且日渐南移,黄沙覆盖了农业发祥地的黄河平原。西方有着高山。东方和南方是海洋,农夫们缺乏航海的冒险性。中华腹地,年复一年地滋长着人口,可耕的可说都耕了。悠久的历史固然是我们的骄傲,但这骄傲并不该迷眩了我们为此所担负的代价。这个旧世界是一个匮乏的世界,多的是人,少的是资源。
马尔萨斯的人口论似乎适合于中国的情势了。但是我却常觉得并不够解释为什么中国人口会这样多,使他们生活程度不能不降得这样低。人究竟不是普通的动物,依着生物原性去增加他们后裔的。中国人口的庞大实在是农业经济所造成的,在利用人力和简单的工具去经营农业的时代,这也许是不能避免的现象。农作活动是富于季候性的。在农忙时节,很短的时间中,必须做完某项工作,不能提早,也不能延迟。若是要保证在农忙时节不缺乏劳力,在每一个区域之内,必须储备着大量人口,农忙一过,农田上用不着这些劳力了,但是这批人口还得养着。生产是季候性的,消费却是终年的事。农田不但得报酬所费的劳力本身,而且还要担负培养和储备这些劳力的费用。农业和工业性质的不同也分出了担负的轻重,表现出来的是人多资源少的现象。
我这种分析并不想把价值观念只视作客观经济处境的心理反映。观念是文化中不能分的一部分,是一种帮助社会位育处境的力量。在资源有限的匮乏经济里有不知足不安分的人,而且对于物质享受的爱好,本是人性之常,但是这种精神并不能使人在这处境中获得满足,于是有知足安分的观念发生了。这观念把人安定在这种处境里。我并不是在批评这种观念,我不过想了解这观念。
从这个角度去看传统的儒家思想,可以帮助我们对它的领会。我常觉得我们这位“万世师表”所企图的是规划出一个社会结构,在这结构中有着各种身分(君臣父子之类),每个人在某种身分中应当怎样想,怎样做。社会结构本是人造的,人造的东西都可以是一种艺术。社会也可以是一种艺术。身分安排定当,大家安分地生活下去,人生的兴趣就在其中——“吾与点也”。人生的鸽的若在“游于艺”的话,我们似乎必须有一套社会结构。这结构的创立固然需要合于艺术的原则,大同之境,而人也需要安分的精神。这精神就是“礼”,我很想翻译成英国人民所熟习的sportsmanship。Sportsmanship是承认自己所处的地位,自动地服从于这地位的应有的行为,也就是“克己”。在北平街上,有些门上还可以看到“知足常乐”四字。快乐是人生的至境,知足是达到境界的手段。
我并不知道传统社会中的中国人是否快乐,但是知足的态度使他们并不能欣赏进步的价值,尤其是一种不说明目的地的“进步”。唯一对于技术有兴趣的是墨家,在中国思想上所占的地位远不如儒家,这也可以说明在一个劳力充斥的农业处境中去讲节省劳力的技术,是件劳而无功的事。我在这里并不能对中国传统思想多作介绍,我想指出的是知足、安分、克己这一套价值观念与传统的匮乏经济是相配合的,共同维持着这个技术停顿、社会静止的局面。
(摘编自费孝通《中国社会变迁中的文化结症》)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中国现代社会的变迁是用现代西方工业处境的生活方式代替传统农业处境生活方式的过程。
B.在中国传统处境中,虽然生活水平低下,缺少发展的机会,发展希望渺茫,但人们却能知足。
C.农业社会中,生产力落后,有大量劳力才能不误农时,这导致中国出现人多资源少的现象。
D.不安分不知足,追求物质享受,乃人之常情,但在匮乏经济中,这种愿望却没法得到满足。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在受地理资源限制的环境中,年复一年滋长着的人口不是社会发展的优势,而是其负担。
B.作者主要从学术上客观分析了中国人知足安分的传统观念,而涉及情感的成分则较少。
C.作者认为,我们可以描述和说明中国传统社会的样子,但不能预测中国社会未来的样子。
D.中国传统社会技术停顿、社会静止的局面,是由匮乏经济和由其滋生的观念来共同维持的。
3.下列各项,能作为论据证明文中主要观点的一项是(3分)( )
A.孔子对于生产技术是没有兴趣的,他只是一个在农业社会里不甚懂农事的人。
B.孔子视稼穑为“小人”之事,而孟子也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C.庄子在主张限制欲望、让人知足这一点时,认为以“有限”去追求“无限”,无聊而且危险。
D.商鞅提出“禁游宦之民而显耕战之士”,对耕战之士必须按“任其力不任其德”。
4.文章主要采用什么方法阐述中国传统农业处境的特性和在这处境里所发生的价值观念的?请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中国传统社会中的“礼”是如何形成的?请根据文本内容简要说明。(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江西省智学联盟体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对于文学研究来说,人类性是一种视角和意识。不是简单地把阶级、民族、时代性解释为人类性,而是把它们置于“人类”的视野中看它的意义。比如,中国现代文学对中国人在现代反抗外来侵略、争取民族解放过程的艺术表现,文学中的政治、阶级斗争内容。这是“特殊”现象,但其中又包含人类“争取自由”的普遍意义,是文学人类性在中国的具体体现。那些被解释为有鲜明的阶级性、民族性的中国现代主流文学,其所表现的现代中国人的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宁死不屈的自由精神、为了民族利益牺牲个体的献身精神等等,与人类普遍的积极精神和人性追求是相通的,也具备人类性。因为在这一过程中,反映着中国人精神中的许多本质特点,这些特点与人类共同的美好追求具有相通性。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类性与民族性、阶级性、时代性并不矛盾,但有意蕴和研究视角的区别。
现代中国文学所反映的中国人在现代历史进程中的主动精神、进取精神、抗争精神、自由精神等,就蕴含着人类性要素。中国现代文学在整体上真实地表现了中华民族为自己的翻身解放而不屈不挠的战斗过程,它展示了人类的正义力量和反抗精神,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过程。中国现代历史的波澜壮阔及其人性情感起伏变化本身,中国历史从封建制度向社会主义的前进过程及其曲折本身,历史演变过程中人的情感的变化,就极具世界性,也具有人类性。它是独特的又是人类的。在人类文学史上,很少有哪一种文学像中国20世纪文学在如此剧烈的历史变革中诞生演变,又曲折地反映了这种历史。20世纪中国文学所提供的“研究资源”异常丰富,是奉献给人类的精神财富,但它们还未被世界所充分认识到,人类需要时间认识和消化它。
中国文明作为人类文明史上唯一得到延续的传统文明,这一精神现象本身就具有人类意义。这一文明在20世纪东西方文化交汇过程中,受到了最严峻的考验。以鲁迅为代表的新文学一个贯穿的主题就是“反省传统文明,重铸民族精神",它所具有的意义需要以“人类”的眼光才能看得清楚。当西方现代派文学热衷于抽象的人性探讨和作家个人痛苦体验表达的时候,中国现代作家为了民族的新生在现实的“铁屋子”里发出了战斗的呐喊。鲁迅的《狂人日记》具有对传统文明异常深刻的自我反省、自我批判,是其他民族的文学家很难做到的,特别对一个十分重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来说更是难能可贵的,是值得钦佩的。《阿Q正传》在反省民族灵魂方面达到的深刻性,超越了民族和阶级界限,“精神胜利法”极具中国特色,同时又具有人类普遍性。
(摘编自程金城《中国20世纪文学思潮》)
材料二:
路遥在创作《平凡的世界》时,将其内涵主旨就设定在了探讨人性深层问题这一核心上。路遥通过对《平凡的世界》中的人物设计来对人性之美进行呈现,并通过人性之美的呈现来支撑整个作品的意义。《平凡的世界》在我国当代文学作品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主要文学价值就在于作者能够生动而准确的刻画出人性之美,给读者以心灵洗礼的体验。
路遥通过《平凡的世界》对普通人物的刻画,将人性内在的正向能量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和呈现。从创作技巧的角度讲,是对人物的内在情感进行设计,并通过人物的不同维度的矛盾冲突来展现给读者。《平凡的世界》中忠厚朴实的农民孙玉厚是具有深层内涵的人物,路遥将中国农民的优秀的道德品质浓缩在一个人物身上,并通过孙玉厚在故事情节中的行为将其完美地展现。通过对金俊海以及其家人的帮助,孙玉厚呈现出作品的内涵和人性之美。这些普通人物的普通事件,都是“平凡”的,但正是这种“平凡”才能够真实体现出人性内在的本质,也使人性之美感呈现在《平凡的世界》的字里行间。朴实的农民孙玉厚,虽然没有做出惊天动地的宏图伟业,但是却做出了感人肺腑的、感动读者内心的“平凡小事”。正是这种深层的人格力量打动了读者,这种人性之美不需要强烈的故事情节来呈现,但是需要故事人物具有深刻的人物内涵——人性之美。
文学作品的创作离不开对于矛盾冲突的设计,而且矛盾冲突也是文学作品内涵的重要呈现方式。在《平凡的世界》中,路遥对于矛盾冲突的设计也颇为讲究,通过故事人物不同层面发生的矛盾冲突,使人物在其行为中展现其自身的优秀品质和内涵。所以正是基于故事人物在故事情节的矛盾冲突中的外在表现,《平凡的世界》将人性的美感生动地呈现给读者。
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对故事人物孙少平的设计充分体现了这一创作手法的精妙之处。通过孙少平在面对困境和挫折时产生的矛盾心理,以及在困境与挫折中所作出的选择,使坚毅、自尊、自强、勇气等优秀的品质通过人物外在的行为进行了生动的展现。读者跟随孙少平在故事情节中的发展,切身体会到了孙少平身上的人格魅力和道德品质。这一过程正是读者在《平凡的世界》中欣赏人性光辉的过程,同时也是读者在《平凡的世界》中感悟人性之美的体验经历。故事人物与其面临的困境与挫折,是文学作品中的核心矛盾冲突,也是文学作品主题的重要呈现途径。
(摘编自刘予倩《探究当代文学在主题中的人性美感》)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学研究者应该是把阶级、民族、时代性置于"人类"的视野中来看它的意义,因为人类性是一种视角和意识。
B.中国现代文学在整体上真实地表现了中华民族为求翻身解放而进行的不屈不挠的斗争,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过程。
C.20世纪中国文学所提供的“研究资源”异常丰富,是奉献给人类的精神财富,但它们还未被世界所认识到,人类需要时间认识和消化它。
D.在《平凡的世界》中,作者通过人物设计来呈现人性之美,人性之美通过设计得到彰显,它的呈现也支撑起了整个作品的意义。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从反映中国人民在争取民族解放斗争中许多本质特点上看,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民族性、阶级性、时代性与人类性并无差别,只是研究视角不同。
B.中国现代文学中所表现出来政治斗争的内容,是独特的又是人类的。这是因为中国文明是人类文明史上唯一得到延续的传统文明。
C.《平凡的世界》中的孙玉厚是平凡的但又不平凡,他身上蕴含的深层次的人格力量是可以通过技巧设计达到的,而无须故事情节来呈现。
D.鲁迅在《阿Q正传》中对民族灵魂的反省与路遥《平凡的世界》中展现的不同人物间的矛盾冲突,都具有人类性的某些特征。
3.下列各项中,最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红楼梦》中贾宝玉两次摔玉的细节描写。
B.《阿Q正传》中关于“酒店里的人也九分得意的笑”的细节描写。
C.《百合花》中通讯员步枪筒里插着野菊花的细节描写。
D.《老人与海》桑提亚哥老人数度与鲨鱼搏斗的细节描写。
4.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结构。(4分)
5.前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曾直接指出“文学即人学”。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的理解。(4分)
江西省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入学摸底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陈二蛋生活不规律,加上压力太大,天天头痛失眠,经人介绍找到"隐居"的王大师求解。王大师"闻名天下",号称有特异功能,能治百病。陈二蛋虔诚拜见后,大师在他头上摸了几下,给了他一些“神药”。果不其然,陈二蛋出门后就觉得好了很多,回家后的睡眠质量也明显提高,于是逢人就说王大师的好。但其实王大师没有神功,只有演技。
70多年前的欧洲,世界大战,美国大兵李解放受伤了,被困在战场;更不幸的是止痛片用完了,他非常痛苦。还好,一位医生找到了几粒最新式的止痛片,李解放吃完立刻感觉好多了,安静地睡着了。但其实李解放吃的不是止痛片,而是维生素C。
这俩故事为啥要一起讲?因为它们都深刻揭示了一个科学原理:安慰剂效应!
安慰剂效应指由于患者期待并相信某种治疗方法有效,而导致理论上本应无效的安慰剂显著缓解了患者症状的神奇现象。也就是说,只要患者相信,“假药”也是可以有效果的!安慰剂效应,核心是神经反应。
看过电影《黑客帝国》的人都知道,我们的所有感受,无论是高兴、难过、爱、恨、痒、痛,还是各种生病、难受,其实都只是神经信号而已。特别有意思的是,一旦大脑相信药物有效,神经就会配合,释放积极信号,让患者感觉某些症状减轻了。由于安慰剂效应是神经反应,因此它对与神经系统相关的症状效果最明显,比如疼痛、抑郁、头晕、失眠等等。失眠的陈二蛋、疼痛的李解放.因此很容易感受到安慰剂效应。
人们对安慰剂效应的分子机制还不完全清楚,但普遍认为它的原理和正常药物的作用原非常类似,只是一个是由我们大脑自动激发的,另一个是由药物激发的。
比如,吗啡是一种常用的镇痛药物,因为吗啡分子和大脑内的受体结合后,能产生偷悦感,从而抑制疼痛;而安慰剂效应能刺激神经产生一种天然吗啡类化合物--内啡肽,这是人体内天生存在的愉悦剂和镇痛剂,因此会产生和吗啡一样的效果。这就是为啥美国大兵李解放,吃了假的止痛片也有效。
但要注意,安慰剂效应治标不治本,它能缓解症状,但不可能治愈疾病,因此绝不能迷信。安慰剂效应可能会让癌症患者疼痛减轻、精神变好,但不太可能让肿滴变小或者消失。
大众对医生总有一个误解,以为医生什么都懂,可以包治百病。但现实是非常“骨感”的,对于绝大多数疾病,医生是无法治愈的。
1915年,美国名医特鲁多在纽约去世,他的墓志铭是:“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这句经典名言,在整整100年后,仍然准确地概括着医生的职责和目标。
治愈固然好,如果不能治愈,那努力帮助患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就是医生的根本任务,也是成功医疗的定义。
由于安慰剂效应的发现,“总是去安慰”就不再仅是一句体现人性的口号,而有了科学的支持:安慰真的会让患者感觉好一些!
英国一项问卷调查曾发现,97%的医生都曾给患者使用过安慰剂,无论是糖片、维生素C还是生理盐水。给患者使用安慰剂是一种善意的而且有效的"欺骗"。
同时,安慰剂效应证明了医患关系对医疗效果会有直接影响。
安慰剂效应产生的前提是“患者相信医生,相信治疗会有效”,否则,安慰剂效应必定受影响。目前中国医患交流时间不足,矛盾不少,安慰剂效应不理想。当使用同样药物的时候,拼疗效,其实在拼的,就是安慰剂效应。宽敞明亮的病房和微笑的医生,真的是能影响疗效的。事实上,对安慰剂效应了解最深的既不是医生,也不是科学家,而是各类江湖骗子。只不过他们给安慰剂效应取了个新名字——心诚则灵!"你相信有效,它就可能有效;不相信,它就无效。"这不就是安慰剂效应吗?!
很多患者吃了江湖医生昂贵的“神药”以后,感觉好多了。现在大家知道了,这还真可能不是串通骗人的:由于安慰剂效应的存在,患者很多症状确实可以被各种"神药"缓解,即便这些“神药”仅仅是不值钱的安慰剂。这就是为什么无数的所谓大师被揭穿后,很多患者大惑不解:“他的药确实有效啊?!”
安慰剂效应,导致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是因为他能建立最佳医患关系,获取患者最大的信任。当到了盲目信任的时候,安慰剂效应可以达到最大值,这时候啥药都可以是“神药”。从根本上消灭“大师”最有效的办法是什么?
不是严打,而是把“大师”分为主治“大师"、副主任"大师"、主任“大师”,必须发论文才能晋升,那“大师”们一定天天忙得像旋转的陀螺一样,还谈什么和患者深入交流?靠安慰剂效应吃饭?
安慰剂效应,证明了从出生开始,每个人身体里都住着一位“神医”。
【摘编自李治中《癌症·新知:科学终结恐慌》)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大师给陈二蛋开的“神药”、医生给李解放开的止痛片,都产生了较好的疗效,这源于共同的科学原理。
B.我们所有的感受都是神经信号,如果大脑相信药物有效,神经就会释放积极信号,患者接收到信号会感觉症状有所缓解。
C.医患关系越好,安慰剂的医疗效果就会越好,但是目前中国医患关系不是十分理想,导致安慰剂效应不是很理想。
D."当到了盲目信任的时候,安慰剂效应可以达到最大值",指这时候使用任何药品都会产生很好的药效,甚至可治愈患者。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患者的期待、信任使某种无效的治疗方法产生了效果,这说明有的时候理论与实践并不一致。
B.文章引用特鲁多的墓志铭"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意在说明安慰剂应用广泛,疗效显著。
C.虽然"大师”与患者之间“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但还是应当消灭"大师",因为他们不是真正地为患者着想,而是另有所图。
D.安慰剂效应是由人类大脑自动激发的,作者是从这个角度来说“从出生开始,每个人身体里都住着一位‘神医’"的。
3.下列选项,最符合"安慰剂效应"表现的一项是(3分)
A.某人性格坚韧、待人友善,医生观察到她对止痛安慰剂的反应较其他人更好。
B.某人在切菜时不小心切到手指,贴上创可贴后,疼痛感大幅减弱直至消失。
C.一位帕金森病患者在医生假装给他注射了干细胞(实际是生理盐水)后,症状明显改善。
D.某位癌症患者,被告知是得了普通的胃病,坚持服用医生开具的抗癌药后,病症减轻。
4.请简要说明安慰剂效应有哪些局限性?(4分)
5.李治中的《癌症·新知:科学终结恐慌》获得了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作品金奖,深受好评。你认为本文有哪些吸引读者的地方?(6分)
江西省赣州市南康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模拟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长久以来,某种关于“纯文学”的想象始终影响着我们对于文学的认识,让不少人有意无意地相信,文学审美可以与历史、政治、意识形态切断联系,自给自足。这一认识最为突出地表现为对形式的重视,似乎诗歌的节奏和格律、小说的视角与结构都是历史的法外之地,单纯地属于文学内部。但卢卡奇在《现代戏剧的发展》中早已指出:“文学中真正的社会因素是形式。”不难理解,文学形式同样是历史的产物,超越历史的抽象文学审美是不存在的, 而仅仅在审美的层面上进行文学批评当然也就绝无可能。
事实上,如果缺乏最基本的历史感,我们甚至根本无法理解文学作品,更不要说准确地鉴赏、评判,进而将其锚定在文学经典的序列之中。以今天的审美趣味看来,刘心武的《班主任》故事或许简单了一些,笔法也稍显生硬和粗糙。如果对当时的社会状况、民众记忆与读者期待缺乏了解,则恐怕完全不能理解这样一篇小说何以会引起那么广泛的反响,并被视为新时期文学的开山之作。
当然,历史感的获得是相当困难的。并不是庸俗地了解一下作家生平、写作缘起和历史背景,就算是有了历史感。也不是无节制、无选择地占有了历史资料,就算是有了历史感。历史如此混沌和庞杂,那当中丰富的细节、复杂的关系,需要谨慎而精微的认识。这就凸显出理论的重要性。
而当我们认识到,所谓的历史感并非指那些浩如烟海的史料,更有赖于理论指导下的理解与见识,我们便触及了历史判断的问题。重要的从来不是掌握大量碎片化的历史知识,而是如何用这些碎片拼贴出一个清晰的历史轮廓,这又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历史立场。如何判断历史立场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如何确定理解历史的合适位置?那其实不是由历史决定的,而是由现实决定的。我们终究是站在当下的土地上去回望历史,历史判断是以现实感为前提的。很多时候,那些颇有些硝烟味道的批评文章并非党同伐异,更不是理论空转的文字游戏,而是基于具体的现实情境,出自某种现实责任感的捍卫。在此并非要对曾经的论争的 任何一方予以肯定或支持,而是想要说明,只有认识到那时文学批评的现实动因,才能更好 地总结历史的经验或教训。
因此,所谓“历史”,并不只是指向过去,也不只是关于现在,更永远向未来敞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那些文学论争的参与者以现实为立足点讨论那些细致的文艺问题的时候,心中怀着一个即将展开的社会主义文艺图景。而今天我们回望过去,清理那个时代的种种创作、事件与言说,也同样不仅仅是为了当下。对于最新文学作品的评价同样如此。从今天往后再过 72 年,那时候的人们如何理解今天的文学,乃至于通过文学如何想象今天的世界,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文学批评如何选择、如何呈现、如何定义、如何引导。在此意义上,我们的文学批评工作,我们的每一篇评论文章,当然都负有历史的责任。
(摘编自丛治辰《文学批评的历史感、历史判断与历史责任》)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重视形式是文学审美可以与历史、政治、意识形态切断联系这种认识的最突出表现。 B.历史感是理解文学作品的前提条件,了解作品的社会状况就能准确鉴赏、批评。 C.以具体现实情境为基础的文学批评不是文字游戏,而是对某种现实责任感的捍卫。D.文学批评工作者肩负着历史责任,为未来的人们理解今天的文学提供理论依据。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引用卢卡奇的观点反驳“纯文学”的认识,又引出下文对文学批评的议论。 B.文章以刘心武的《班主任》为例,论述了历史感对于理解文学作品的重要作用。C.作者认为历史判断取决于历史立场,而判断历史立场是否正确是由现实决定的。D.文章从历史感、历史判断、历史责任三个方面论述文学批评的问题,层层深入。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学与文学形式是历史的产物,故而在审美的层面上进行文学批评绝无可能。 B.历史是混沌而庞杂的,需要谨慎而精微地认识历史丰富的细节和复杂的关系。C.历史感是对历史的理解与见识,获得途径是用历史知识的碎片拼贴历史轮廓。D.历史涵盖过去、现在和未来,文学论争都是以现实为立足点,只是为了当下。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受中国传统观念“学而优则仕”的影响,社会大众一度普遍存在“职业教育低人一等” “只有差生才去上职业学校”等偏见。其实,这种认识并不符合事实。近年来,中高级技工需求旺,缺口大,薪资高,很多中高级职业技术院校的学生,往往还未毕业,就被各大企业争抢一窝。人社部发布的全国“最缺工”的 100 个职业中,有 58 个属于“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尽管各地纷纷打出高薪等“金字招牌”进行“抢人大战”,但是技能人才短缺之势并没有缓解,甚至还有加剧之势。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规定,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之门的重要途径,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当前,国家正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推进职业教育改革,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建立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符合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的职业教育制度体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撑。所以,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只是类别不同,而没有高低之分。从国家重视和社会需求的角度讲,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技能型人才将大有机会崭露头角。
(摘编自易全勇《让职业教育真正“香起来”“热起来”》,《光明日报》2022.5.10)
材料二:
(摘自《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大型问卷调查报告》)
材料三:
面对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冲击之下“软、硬技能”平衡的问题,多数职场人表达了清晰的诉求。以计算能力,读写能力等认知技能为代表的“硬能力”已经不是劳动者在职业上取得成功的限制性因素。《2022 年中国职场人群发展建议白皮书》调研数据显示,受访职场人对职场能力的重要性认知中更偏重非认知能力的“软技能”,其中,“工作沟通能力、时间管理及目标管理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管理能力和学习能力”位居前五位。劳动者普遍认为自己最想提升的也是“软技能”。
来自就业人群的反馈实际上也是对于就业岗位“软能力”需求的一种直观反映。一方面,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新兴就业创业机会日益增多,但能否驾驭新岗住,拥有适应性的职业技能对于劳动者就业来说至关重要。另一方面,随着数字技术加速取代简单重复的工作,“软技能”在职业发展中发挥着愈发关键的作用。同时,来自雇主的期待也是明确的,对“团队合作、人际沟通与协调,快速学习”等劳动者的“软技能”也有迫切的提 升诉求。
(摘编自《培育职场“软技能”厚植高质量就业基础》)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职业教育低人一等”“只有差生才去上职业学校”等社会大众普遍存在的偏见,是由中国传统观念“学而优则仕”决定的,但这并不符合现实。
B.作为与普通教育同等地位的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一席。
C.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时代,以计算能力、读写能力等认知技能为代表的“硬能力”的优势削弱,多数职场人认为应“软、硬技能”平衡。
D.要想驾驭新理论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下的新岗位,“软能力”必不可少,而拥有适应性的职业技能,则更有利于抓住新兴就业创业机会。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中高级技工需求旺,缺口大,薪资高,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尤为短缺,家长要鼓励学生选择中高级职业技术院校而放弃普通高中、大学。
B.从数据上看,对职业教育的期望的前三位反映出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的定位和绝大部分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并不相符。
C.《白皮书》调研数据显示,受访职场人更偏重非认知能力的“软技能”,其中工作沟通能力是劳动者普遍认为的自己最想提升的能力。
D.如果没有数字技术加速取代简单重复的工作,就没有“团队合作、人际沟通与协调、快速学习”等劳动者的“软技能”的需求。
6.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多方努力,请结合材料加以概括。(6 分)
江西省吉安市泰和高中2024 届高三语文暑期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作为两种最主要、也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文学和图像之间既存在对立或相互竞 争,也存在合作或相互模仿。一方面,语词的时间性使其在叙事上,具有图像叙事难以 企及的天然优势,而图像的直观性和在场感,不可避免地给文学叙事带来冲击。另一方 面,为了强化叙事效果,两者都会或多或少地受彼方叙事策略的影响,进而突破自身媒 介的限制展开故事。比如,当代小说受图像的影响,突破传统小说的因果线性逻辑和语 词叙事的时间性,追求图像的直观性和在场感,从而凸显故事的空间维度,达到不同以
往的艺术境界。
文学受图像的影响,首先体现在对故事内容或题材的选取上。敏锐的现代作家往往 会因某幅图像带来的视觉震撼而产生创作冲动,借语词将图像内容部分或整体地转译、 再现出来,形成故事从图像到文字的同质异构转化。鲁迅先生在《示众》中,用细致的 语言对看客们围观杀头的情景进行反复刻画。相比语词解读的私人性,图像解读的公共 性创造了一个主客体转换的空间,受众由解读主体变成被解读与被言说的对象。正是在 这个基于图像而创设的空间中,充当看客的、愚钝麻木的同胞给鲁迅带来了强烈的心灵
冲击,使他意识到国民劣根性的根深蒂固。
除了直接转译图像内容之外,文学家还注意到图像在唤起知性和强化记忆方面的强 势作用。劳拉·里斯曾将宣传广告语比作“钉子” ,而将视觉形象比作“锤子” ,指出只有 依靠“ 图像之锤” 才能更准确有力地将“产品之钉”嵌入消费者的大脑。文学创作对颜色、 形状等造型艺术的表现媒介加以利用,从而引发受众视觉层面的联想。鲁迅的小说中有 大量对于颜色的运用,如《药》中“ 红红白白的”破灯笼映照下,老栓从“ 碧绿的” 包中掏 出“ 红黑的”人血馒头,一连串颜色的对比描写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使受众如见其形、
如临其境,凸显封建社会的黑暗及人的麻木与愚昧。
此外,文学作品中借助语词来营造场景画面和故事三维空间,也可形成视觉层面的 “ 图像之锤”,使受众产生深刻的体悟和持久的印象。通过弱化或消隐故事发展的时间线 而将多种意象并置组合,从而形成类似“视觉锤” 的空间画面感。在鲁迅的短篇小说《伤 逝》中,故事的时间序列被消隐甚至切断,作者视线移动所形成的空间场景为读者绘制
了一幅生动的图景。随着“镜头” 的缓慢移动,由外到内、由远及近,破窗、半枯的槐树、
老紫藤、方桌、败壁、床板等一系列意象被逐个呈现在受众眼前,故事的线性发展被中 断,此刻会馆的沉寂与破败强化了“ 我” 当下际遇的无望和艰难。故事场景的再现性描写 及建构的空间带给读者强烈的在场体验和具象的画面感,语词叙事达到空间立体化效果。
(摘编自李小君、龙迪勇《从图像到文学: 中国现代小说的空间叙事》)
材料二
我们一直强调图像对文学的冲击和遮蔽,却忽略文学自身的特性。今天,我们要有 勇气去挖掘并强调文学功能的异质性,即它在图像时代不同于以往时代、也不同于其他
艺术的特有功能。
首先,与二十世纪文学注重历史思考与现实批判不同, 当下文学的功能越来越细 致、切实, 个体经验的书写代替道德情操的弘扬成为作品的主题。 图像传播的发达使 文学写作与阅读、观看无障碍化,人人可以借助自媒体分享经历和观点,文学已成为公 共领域的个人实践。文学的功能更多地指向敞开自我而非给出意义。比如,属于网络类
型小说之一的职场小说,凭着实用好看、贴近草根、展示成功而成为大众的新宠。
其次,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媒介是文学最具区别性的特质和优势,语言使人们 在图像的多义中找到核心。图像凭着多维立体的成像方式将所有信息一股脑儿地抛向观 众,共时的具体化和多义性使人们面对图像时需要认知、筛选和领悟。越是多元就越要 强调核心,而这一过程是借助语言完成的。图像时代信息的发达,使我们比以往任何时 候都能更迅捷、更直观地了解世界、感受世界;然而,我们也因此被表象轰炸得眩晕, 而无法接近世界的本质。图像的局限性在于无法将人的心理变化过程一层层地揭示出来。 而语言有能力使非语言信息语言化,使图像符码化,人们透过语言解码去感受、理解、 提升图像。语言具备将并不现成、也不确定的东西加以分离、辨别、归置的能力,从而 到达事物本质的深度。罗中立的《父亲》如果去掉标题,画面中的老者不过是中国几亿 农民肖像的典型。只因标题的点睛,“ 父亲”脸上的皱纹才更显沧桑,其画作才更具撼人 心魄的力度。它不只是一个被看到的对象,也是内涵深刻、需要解读的意义载体,而语 言帮助人们清除理解的障碍。语言/文学的这种钩沉本质的认知作用对图像来说是不可
替代的功能。
(摘编自刘巍《图像时代的文学功能》)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传统小说注重因果线性逻辑和语词叙事的时间性,当代小说通过模仿图像叙事、
凸显故事的空间维度,获得新的发展。
B .鲁迅在《示众》中刻画的看客群体,既是围观杀人场景的主体,同时作为被审视
的客体,成为鲁迅解读、批判的对象。
C.图像传播的发达对文学产生较大影响,当下的文学作品尤为重视个人经验的展示,
而不愿意进行历史思考与现实批判。
D .图像时代,自媒体的流行让文学写作与阅读、观看变得很容易,而职场小说的火
热说明文学的新功能得到公众的认同。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图像与文学的不同,都承认图像对文学造成了冲击,也都
赞成或倾向于赞成图像与文学间存在合作关系。
B .我们常用“ 眼花缭乱”表达对复杂图像的观感,这表明图像虽然直观、形象,但也
容易让人迷失在庞杂、多元的图像信息之中。
C .马致远的诗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借助语词来营造场景画面,与鲁
迅的小说《伤逝》对会馆的描写有相似之处。
D .罗中立的画作标题“父亲”具有点睛之妙,如果改为“农民” ,人们对画作的解读将
大不相同,这说明语言使图像产生了多义性。
3 .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3 分)
A.中国十大传世绘画名作之一《洛神赋图》,是东晋画家顾恺之依照曹植的名篇《洛
神赋》而创作出来的绝世精品。
B.某同学在公众号中谈到,观赏仇英的名画《兰亭修禊图》时,想起学过的课文《兰
亭集序》,更觉画作情韵悠长。
C.魏晋至隋唐时期,诗与画是分离的,题画诗也并非题在画内,虽然画作本身已经
不知所踪,但诗歌依然流传至今。
D .英国学者豪厄尔斯认为在“视觉世界”里,公众离开了图像几乎寸步难行,“按图
索骥” 已经成了一种思维定势。
4 .比喻论证是指利用两个事物的相似点来论证一个比较抽象的事理。请分析劳拉 · 里斯
“ 图像之锤”这一比喻所包含的相似点及论证的事理。(4 分)
5 .有同学表示, 自己非常喜欢看根据文学名著改编的电视剧,但并不喜欢读原著,因 为图像比语言文字更有意思。请你根据材料劝说他多读原著,列出要点即可。(6 分)
非文学类文本阅读
江西省九师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中国现代社会的变迁,主要还是由社会和技术要素引起的,“处境”一词似乎可以包括这意思。
对于变迁的概念,我也想作一注脚。变迁是一个替易或发展的过程,从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若要描写这过程,方便的是比较这两种状态的差别。但这是须在后起的局面多少已成形的时候才能有此方便。中国社会未来一定会变成什么样子,现在还没有人敢说,所以我只能先说明传统的方式。传统的方式不但有记载可按,而且有现实的生活可查。关于新兴的方式则除了可以观察者外,只能参考所采取的新的要素在其他社会里所引起的变迁了,我并不愿承认中国从西洋传入了新工具必然会变成和西洋社会相同的生活方式。我不过是借镜西洋指出这可能的趋向。
中国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简单的说法是农业文化和工业文化的替易。这个说法固然需要更精细的解释,不能单从字面上做文章,但是大体上指出了中国是在逐渐脱离原有位育于农业处境的生活方式,进入从工业革命之后在西洋所发生的那一种方式。让我以这一句笼统的说法为出发点,进而说明农业处境的特性和在这处境里所发生的价值观念和社会结构。
中国传统处境的特性之一是“匮乏经济”,正和工业处境的“丰裕经济”相对照。我所说的匮乏和丰裕,并不单指生活程度的高下,而是偏重于经济结构的本质。匮乏经济不但是生活程度低,而且没有发展的机会,物质基础被限制了;丰裕是指不断的累积和扩展,机会多,事业众。这两种经济所养成的基本态度是不同的,价值体系也是不同的。匮乏经济主要的态度是“知足”,知足是欲望的自限。丰裕经济所维持的精神是“无餍求得”。关于西洋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无餍求得”精神的关系,我不必在这里详述。我在这里想用同样方法来分析的是匮乏经济和知足观念的关系。
传统匮乏经济的形成有着许多条件。首先,中国是个农业国家。中国人民的生活多少是直接用人力取给于土
地的。土地经济中的报酬递减原则限制了中国资源的供给。其次,我们可耕地的面积受着地理的限制。北方有着戈壁的沙漠,而且日渐南移,黄沙覆盖了农业发祥地的黄河平原。西方有着高山。东方和南方是海洋,农夫们缺乏航海的冒险性。中华腹地,年复一年地滋长着人口,可耕的可说都耕了。悠久的历史固然是我们的骄傲,但这骄傲并不该迷眩了我们为此所担负的代价。这个旧世界是一个匮乏的世界,多的是人,少的是资源。
马尔萨斯的人口论似乎适合于中国的情势了。但是我却常觉得并不够解释为什么中国人口会这样多,使他们生活程度不能不降得这样低。人究竟不是普通的动物,依着生物原性去增加他们后裔的。中国人口的庞大实在是农业经济所造成的,在利用人力和简单的工具去经营农业的时代,这也许是不能避免的现象。农作活动是富于季候性的。在农忙时节,很短的时间中,必须做完某项工作,不能提早,也不能延迟。若是要保证在农忙时节不缺乏劳力,在每一个区域之内,必须储备着大量人口,农忙一过,农田上用不着这些劳力了,但是这批人口还得养着。生产是季候性的,消费却是终年的事。农田不但得报酬所费的劳力本身,而且还要担负培养和储备这些劳力的费用。农业和工业性质的不同也分出了担负的轻重,表现出来的是人多资源少的现象。
我这种分析并不想把价值观念只视作客观经济处境的心理反映。观念是文化中不能分的一部分,是一种帮助社会位育处境的力量。在资源有限的匮乏经济里有不知足不安分的人,而且对于物质享受的爱好,本是人性之常,但是这种精神并不能使人在这处境中获得满足,于是有知足安分的观念发生了。这观念把人安定在这种处境里。我并不是在批评这种观念,我不过想了解这观念。
从这个角度去看传统的儒家思想,可以帮助我们对它的领会。我常觉得我们这位“万世师表”所企图的是规划出一个社会结构,在这结构中有着各种身分(君臣父子之类),每个人在某种身分中应当怎样想,怎样做。社会结构本是人造的,人造的东西都可以是一种艺术。社会也可以是一种艺术。身分安排定当,大家安分地生活下去,人生的兴趣就在其中——“吾与点也”。人生的鸽的若在“游于艺”的话,我们似乎必须有一套社会结构。这结构的创立固然需要合于艺术的原则,大同之境,而人也需要安分的精神。这精神就是“礼”,我很想翻译成英国人民所熟习的sportsmanship。Sportsmanship是承认自己所处的地位,自动地服从于这地位的应有的行为,也就是“克己”。在北平街上,有些门上还可以看到“知足常乐”四字。快乐是人生的至境,知足是达到境界的手段。
我并不知道传统社会中的中国人是否快乐,但是知足的态度使他们并不能欣赏进步的价值,尤其是一种不说明目的地的“进步”。唯一对于技术有兴趣的是墨家,在中国思想上所占的地位远不如儒家,这也可以说明在一个劳力充斥的农业处境中去讲节省劳力的技术,是件劳而无功的事。我在这里并不能对中国传统思想多作介绍,我想指出的是知足、安分、克己这一套价值观念与传统的匮乏经济是相配合的,共同维持着这个技术停顿、社会静止的局面。
(摘编自费孝通《中国社会变迁中的文化结症》)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中国现代社会的变迁是用现代西方工业处境的生活方式代替传统农业处境生活方式的过程。
B.在中国传统处境中,虽然生活水平低下,缺少发展的机会,发展希望渺茫,但人们却能知足。
C.农业社会中,生产力落后,有大量劳力才能不误农时,这导致中国出现人多资源少的现象。
D.不安分不知足,追求物质享受,乃人之常情,但在匮乏经济中,这种愿望却没法得到满足。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在受地理资源限制的环境中,年复一年滋长着的人口不是社会发展的优势,而是其负担。
B.作者主要从学术上客观分析了中国人知足安分的传统观念,而涉及情感的成分则较少。
C.作者认为,我们可以描述和说明中国传统社会的样子,但不能预测中国社会未来的样子。
D.中国传统社会技术停顿、社会静止的局面,是由匮乏经济和由其滋生的观念来共同维持的。
3.下列各项,能作为论据证明文中主要观点的一项是(3分)( )
A.孔子对于生产技术是没有兴趣的,他只是一个在农业社会里不甚懂农事的人。
B.孔子视稼穑为“小人”之事,而孟子也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C.庄子在主张限制欲望、让人知足这一点时,认为以“有限”去追求“无限”,无聊而且危险。
D.商鞅提出“禁游宦之民而显耕战之士”,对耕战之士必须按“任其力不任其德”。
4.文章主要采用什么方法阐述中国传统农业处境的特性和在这处境里所发生的价值观念的?请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中国传统社会中的“礼”是如何形成的?请根据文本内容简要说明。(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A(B项,“但人们却能知足”错,根据原文第七段内容可知,在传统处境中有不知足不安分的人。C项,“生产力落后”和“中国出现人多资源少的现象”之间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D项,根据文章第七段内容可知,此处讲的是“知足安分”观念产生的背景,并不是说“追求物质享受”的想法无法得到满足。
2.C(“不能预测中国社会未来的样子”错,从原文“我不过是借镜西洋指出这可能的趋向”可知,中国未来的样子是可以预测的。)
3.C(A项指出孔子不懂农事,对生产技术不感兴趣,不能证明文章观点。B项强调儒家对农业和体力劳动的轻视态度。不能证明文章观点。C项强调庄子主张知足、安分。这可以证明文章中,中国传统社会具有知足安分的观念的观点。D项商鞅反对游手好闲的儒生,提倡表扬做出实际贡献的人,不能证明文章的观点。
4.①将中国传统处境的特性“匮乏经济”与工业处境的特性“丰裕经济”进行比较,分析“匮乏经济”的本质特征。②以儒家、墨家思想观点和对现实农作活动的考察为例,指出知足、安分、克己等价值观念和传统的匮乏经济相配合,共同维持中国传统社会的局面。(每点2分,意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5.①传统中国是农业国家,可耕土地受地理的限制,长期处于匮乏经济状态;②在资源有限的匮乏经济里有不知足不安分的人,于是儒家根据安分精神这一社会需要规划出一个社会结构;③这种结构让每个人安于自己的身份和角色,承认自己所处的地位并服从相应的社会规范,这就形成了“礼”。(每点2分,意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江西省智学联盟体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对于文学研究来说,人类性是一种视角和意识。不是简单地把阶级、民族、时代性解释为人类性,而是把它们置于“人类”的视野中看它的意义。比如,中国现代文学对中国人在现代反抗外来侵略、争取民族解放过程的艺术表现,文学中的政治、阶级斗争内容。这是“特殊”现象,但其中又包含人类“争取自由”的普遍意义,是文学人类性在中国的具体体现。那些被解释为有鲜明的阶级性、民族性的中国现代主流文学,其所表现的现代中国人的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宁死不屈的自由精神、为了民族利益牺牲个体的献身精神等等,与人类普遍的积极精神和人性追求是相通的,也具备人类性。因为在这一过程中,反映着中国人精神中的许多本质特点,这些特点与人类共同的美好追求具有相通性。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类性与民族性、阶级性、时代性并不矛盾,但有意蕴和研究视角的区别。
现代中国文学所反映的中国人在现代历史进程中的主动精神、进取精神、抗争精神、自由精神等,就蕴含着人类性要素。中国现代文学在整体上真实地表现了中华民族为自己的翻身解放而不屈不挠的战斗过程,它展示了人类的正义力量和反抗精神,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过程。中国现代历史的波澜壮阔及其人性情感起伏变化本身,中国历史从封建制度向社会主义的前进过程及其曲折本身,历史演变过程中人的情感的变化,就极具世界性,也具有人类性。它是独特的又是人类的。在人类文学史上,很少有哪一种文学像中国20世纪文学在如此剧烈的历史变革中诞生演变,又曲折地反映了这种历史。20世纪中国文学所提供的“研究资源”异常丰富,是奉献给人类的精神财富,但它们还未被世界所充分认识到,人类需要时间认识和消化它。
中国文明作为人类文明史上唯一得到延续的传统文明,这一精神现象本身就具有人类意义。这一文明在20世纪东西方文化交汇过程中,受到了最严峻的考验。以鲁迅为代表的新文学一个贯穿的主题就是“反省传统文明,重铸民族精神",它所具有的意义需要以“人类”的眼光才能看得清楚。当西方现代派文学热衷于抽象的人性探讨和作家个人痛苦体验表达的时候,中国现代作家为了民族的新生在现实的“铁屋子”里发出了战斗的呐喊。鲁迅的《狂人日记》具有对传统文明异常深刻的自我反省、自我批判,是其他民族的文学家很难做到的,特别对一个十分重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来说更是难能可贵的,是值得钦佩的。《阿Q正传》在反省民族灵魂方面达到的深刻性,超越了民族和阶级界限,“精神胜利法”极具中国特色,同时又具有人类普遍性。
(摘编自程金城《中国20世纪文学思潮》)
材料二:
路遥在创作《平凡的世界》时,将其内涵主旨就设定在了探讨人性深层问题这一核心上。路遥通过对《平凡的世界》中的人物设计来对人性之美进行呈现,并通过人性之美的呈现来支撑整个作品的意义。《平凡的世界》在我国当代文学作品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主要文学价值就在于作者能够生动而准确的刻画出人性之美,给读者以心灵洗礼的体验。
路遥通过《平凡的世界》对普通人物的刻画,将人性内在的正向能量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和呈现。从创作技巧的角度讲,是对人物的内在情感进行设计,并通过人物的不同维度的矛盾冲突来展现给读者。《平凡的世界》中忠厚朴实的农民孙玉厚是具有深层内涵的人物,路遥将中国农民的优秀的道德品质浓缩在一个人物身上,并通过孙玉厚在故事情节中的行为将其完美地展现。通过对金俊海以及其家人的帮助,孙玉厚呈现出作品的内涵和人性之美。这些普通人物的普通事件,都是“平凡”的,但正是这种“平凡”才能够真实体现出人性内在的本质,也使人性之美感呈现在《平凡的世界》的字里行间。朴实的农民孙玉厚,虽然没有做出惊天动地的宏图伟业,但是却做出了感人肺腑的、感动读者内心的“平凡小事”。正是这种深层的人格力量打动了读者,这种人性之美不需要强烈的故事情节来呈现,但是需要故事人物具有深刻的人物内涵——人性之美。
文学作品的创作离不开对于矛盾冲突的设计,而且矛盾冲突也是文学作品内涵的重要呈现方式。在《平凡的世界》中,路遥对于矛盾冲突的设计也颇为讲究,通过故事人物不同层面发生的矛盾冲突,使人物在其行为中展现其自身的优秀品质和内涵。所以正是基于故事人物在故事情节的矛盾冲突中的外在表现,《平凡的世界》将人性的美感生动地呈现给读者。
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对故事人物孙少平的设计充分体现了这一创作手法的精妙之处。通过孙少平在面对困境和挫折时产生的矛盾心理,以及在困境与挫折中所作出的选择,使坚毅、自尊、自强、勇气等优秀的品质通过人物外在的行为进行了生动的展现。读者跟随孙少平在故事情节中的发展,切身体会到了孙少平身上的人格魅力和道德品质。这一过程正是读者在《平凡的世界》中欣赏人性光辉的过程,同时也是读者在《平凡的世界》中感悟人性之美的体验经历。故事人物与其面临的困境与挫折,是文学作品中的核心矛盾冲突,也是文学作品主题的重要呈现途径。
(摘编自刘予倩《探究当代文学在主题中的人性美感》)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学研究者应该是把阶级、民族、时代性置于"人类"的视野中来看它的意义,因为人类性是一种视角和意识。
B.中国现代文学在整体上真实地表现了中华民族为求翻身解放而进行的不屈不挠的斗争,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过程。
C.20世纪中国文学所提供的“研究资源”异常丰富,是奉献给人类的精神财富,但它们还未被世界所认识到,人类需要时间认识和消化它。
D.在《平凡的世界》中,作者通过人物设计来呈现人性之美,人性之美通过设计得到彰显,它的呈现也支撑起了整个作品的意义。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从反映中国人民在争取民族解放斗争中许多本质特点上看,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民族性、阶级性、时代性与人类性并无差别,只是研究视角不同。
B.中国现代文学中所表现出来政治斗争的内容,是独特的又是人类的。这是因为中国文明是人类文明史上唯一得到延续的传统文明。
C.《平凡的世界》中的孙玉厚是平凡的但又不平凡,他身上蕴含的深层次的人格力量是可以通过技巧设计达到的,而无须故事情节来呈现。
D.鲁迅在《阿Q正传》中对民族灵魂的反省与路遥《平凡的世界》中展现的不同人物间的矛盾冲突,都具有人类性的某些特征。
3.下列各项中,最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红楼梦》中贾宝玉两次摔玉的细节描写。
B.《阿Q正传》中关于“酒店里的人也九分得意的笑”的细节描写。
C.《百合花》中通讯员步枪筒里插着野菊花的细节描写。
D.《老人与海》桑提亚哥老人数度与鲨鱼搏斗的细节描写。
4.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结构。(4分)
5.前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曾直接指出“文学即人学”。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的理解。(4分)
1.C
原文为“它们还未被世界所充分认识到”,内容理解错漏
2.D
A,“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民族性、阶级性、时代性与人类性并无差别,只是研究视角不同”错误,原文是“人类性与民族性、阶级性、时代性并不矛盾,但有意蕴和研究视角的区别”。B,“中国现代文学中所表现出来政治斗争的内容,是独特的又是人类的。这是因为中国文明是人类文明史上唯一得到延续的传统文明”错,材料一第一段说“中国现代文学对……的艺术表现,文学中的政治、阶级斗争内容。这是“特殊”现象,但其中又包含人类‘争取自由'的普遍意义,是文学人类性在中国的具体体现”,第三段“中国文明作为人类文明史上唯一得到延续的传统文明,这一精神现象本身就具有人类意义”,据此可以看出二者并无因果关系。属强加因果。C,“而无须故事情节来呈现”错误,原文材料二是“这种人性之美不需要强烈的故事情节来呈现”,是“不需要强烈的故事情节”,非“无须故事情节”
3.B
材料二的观点为“文学价值就在于作者能够生动而准确的刻画出人性之美,给读者以心灵洗礼的体验”。B项“《阿Q正传》中关于"‘酒店里的人也九分得意的笑’的细节描写"作者用意并不在刻画那些笑的人或故事的人性之美。
4.①材料二是总分式的论证结构。
②材料二先总说《平凡的世界》“将其内涵主旨就设定在了探讨人性深层问题这一核心上……能够生动而准确的刻画出人性之美,给读者以心灵洗礼的体验”,然后分别通过分析对孙玉厚和孙少平在人物情感、矛盾冲突上的精心设计,表现他们深刻的人物内涵——人性之美。(评分:1分+3分)
5.①“文学即人学”体现了文学作品所体现的是人,是人的生活、思想感情,是人性,倾注了作家对人生的理解和评价,文学创作的目的最终是为了人。
②中国现代作家所创造的文学作品,表现了中国人在反抗外来侵略、争取民族解放的过程中的精神境界,是人类对美好追求的体现,蕴含着人类性。
③中国当代文学中的一些代表性作品,能够探讨人性深层问题这一核心才显示出其突出地位。《平凡的世界》所展示的人性之美,能够给读者以心灵的洗礼。(每点2分)
江西省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入学摸底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陈二蛋生活不规律,加上压力太大,天天头痛失眠,经人介绍找到"隐居"的王大师求解。王大师"闻名天下",号称有特异功能,能治百病。陈二蛋虔诚拜见后,大师在他头上摸了几下,给了他一些“神药”。果不其然,陈二蛋出门后就觉得好了很多,回家后的睡眠质量也明显提高,于是逢人就说王大师的好。但其实王大师没有神功,只有演技。
70多年前的欧洲,世界大战,美国大兵李解放受伤了,被困在战场;更不幸的是止痛片用完了,他非常痛苦。还好,一位医生找到了几粒最新式的止痛片,李解放吃完立刻感觉好多了,安静地睡着了。但其实李解放吃的不是止痛片,而是维生素C。
这俩故事为啥要一起讲?因为它们都深刻揭示了一个科学原理:安慰剂效应!
安慰剂效应指由于患者期待并相信某种治疗方法有效,而导致理论上本应无效的安慰剂显著缓解了患者症状的神奇现象。也就是说,只要患者相信,“假药”也是可以有效果的!安慰剂效应,核心是神经反应。
看过电影《黑客帝国》的人都知道,我们的所有感受,无论是高兴、难过、爱、恨、痒、痛,还是各种生病、难受,其实都只是神经信号而已。特别有意思的是,一旦大脑相信药物有效,神经就会配合,释放积极信号,让患者感觉某些症状减轻了。由于安慰剂效应是神经反应,因此它对与神经系统相关的症状效果最明显,比如疼痛、抑郁、头晕、失眠等等。失眠的陈二蛋、疼痛的李解放.因此很容易感受到安慰剂效应。
人们对安慰剂效应的分子机制还不完全清楚,但普遍认为它的原理和正常药物的作用原非常类似,只是一个是由我们大脑自动激发的,另一个是由药物激发的。
比如,吗啡是一种常用的镇痛药物,因为吗啡分子和大脑内的受体结合后,能产生偷悦感,从而抑制疼痛;而安慰剂效应能刺激神经产生一种天然吗啡类化合物--内啡肽,这是人体内天生存在的愉悦剂和镇痛剂,因此会产生和吗啡一样的效果。这就是为啥美国大兵李解放,吃了假的止痛片也有效。
但要注意,安慰剂效应治标不治本,它能缓解症状,但不可能治愈疾病,因此绝不能迷信。安慰剂效应可能会让癌症患者疼痛减轻、精神变好,但不太可能让肿滴变小或者消失。
大众对医生总有一个误解,以为医生什么都懂,可以包治百病。但现实是非常“骨感”的,对于绝大多数疾病,医生是无法治愈的。
1915年,美国名医特鲁多在纽约去世,他的墓志铭是:“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这句经典名言,在整整100年后,仍然准确地概括着医生的职责和目标。
治愈固然好,如果不能治愈,那努力帮助患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就是医生的根本任务,也是成功医疗的定义。
由于安慰剂效应的发现,“总是去安慰”就不再仅是一句体现人性的口号,而有了科学的支持:安慰真的会让患者感觉好一些!
英国一项问卷调查曾发现,97%的医生都曾给患者使用过安慰剂,无论是糖片、维生素C还是生理盐水。给患者使用安慰剂是一种善意的而且有效的"欺骗"。
同时,安慰剂效应证明了医患关系对医疗效果会有直接影响。
安慰剂效应产生的前提是“患者相信医生,相信治疗会有效”,否则,安慰剂效应必定受影响。目前中国医患交流时间不足,矛盾不少,安慰剂效应不理想。当使用同样药物的时候,拼疗效,其实在拼的,就是安慰剂效应。宽敞明亮的病房和微笑的医生,真的是能影响疗效的。事实上,对安慰剂效应了解最深的既不是医生,也不是科学家,而是各类江湖骗子。只不过他们给安慰剂效应取了个新名字——心诚则灵!"你相信有效,它就可能有效;不相信,它就无效。"这不就是安慰剂效应吗?!
很多患者吃了江湖医生昂贵的“神药”以后,感觉好多了。现在大家知道了,这还真可能不是串通骗人的:由于安慰剂效应的存在,患者很多症状确实可以被各种"神药"缓解,即便这些“神药”仅仅是不值钱的安慰剂。这就是为什么无数的所谓大师被揭穿后,很多患者大惑不解:“他的药确实有效啊?!”
安慰剂效应,导致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是因为他能建立最佳医患关系,获取患者最大的信任。当到了盲目信任的时候,安慰剂效应可以达到最大值,这时候啥药都可以是“神药”。从根本上消灭“大师”最有效的办法是什么?
不是严打,而是把“大师”分为主治“大师"、副主任"大师"、主任“大师”,必须发论文才能晋升,那“大师”们一定天天忙得像旋转的陀螺一样,还谈什么和患者深入交流?靠安慰剂效应吃饭?
安慰剂效应,证明了从出生开始,每个人身体里都住着一位“神医”。
【摘编自李治中《癌症·新知:科学终结恐慌》)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大师给陈二蛋开的“神药”、医生给李解放开的止痛片,都产生了较好的疗效,这源于共同的科学原理。
B.我们所有的感受都是神经信号,如果大脑相信药物有效,神经就会释放积极信号,患者接收到信号会感觉症状有所缓解。
C.医患关系越好,安慰剂的医疗效果就会越好,但是目前中国医患关系不是十分理想,导致安慰剂效应不是很理想。
D."当到了盲目信任的时候,安慰剂效应可以达到最大值",指这时候使用任何药品都会产生很好的药效,甚至可治愈患者。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患者的期待、信任使某种无效的治疗方法产生了效果,这说明有的时候理论与实践并不一致。
B.文章引用特鲁多的墓志铭"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意在说明安慰剂应用广泛,疗效显著。
C.虽然"大师”与患者之间“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但还是应当消灭"大师",因为他们不是真正地为患者着想,而是另有所图。
D.安慰剂效应是由人类大脑自动激发的,作者是从这个角度来说“从出生开始,每个人身体里都住着一位‘神医’"的。
3.下列选项,最符合"安慰剂效应"表现的一项是(3分)
A.某人性格坚韧、待人友善,医生观察到她对止痛安慰剂的反应较其他人更好。
B.某人在切菜时不小心切到手指,贴上创可贴后,疼痛感大幅减弱直至消失。
C.一位帕金森病患者在医生假装给他注射了干细胞(实际是生理盐水)后,症状明显改善。
D.某位癌症患者,被告知是得了普通的胃病,坚持服用医生开具的抗癌药后,病症减轻。
4.请简要说明安慰剂效应有哪些局限性?(4分)
5.李治中的《癌症·新知:科学终结恐慌》获得了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作品金奖,深受好评。你认为本文有哪些吸引读者的地方?(6分)
1.【答案】D
【解析】“甚至可治愈患者”曲解文意,原文第九段中说“安慰剂效应治标不治本,它能缓解症状,但不可能治愈疾病,因此绝不能迷信。安慰剂效应可能会让癌症患者疼痛减轻、精神变好,但不太可能让肿瘤变小或者消失”。
2.【答案】B
【解析】“意在说明安慰剂应用广泛,疗效显著”错误,结合上下文可知,此处引用意在说明:医生无法治愈所有的疾病,而在不能治愈的情况下,医生应努力帮助患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3.【答案】C
【解析】A项是在说什么样的患者对安慰剂效应反应更加明显;B、D两项中的“创可贴”“抗癌药”都是对症下药,属于有效治疗。只有C项符合"理论上本应无效的安慰剂显著缓解了患者症状"。
4.【答案】①安慰剂效应只是对与神经系统相关的症状效果最明显,使用范围有限。②安慰剂效应治标不治本,它
能缓解症状,但不可能治愈疾病。③不是所有医生使用安慰剂的效果都好,安慰剂效应会受到医患关系的影响。
④过于迷信安慰剂效应,会耽误对病症真正有效的治疗。(每点2分,答出两点、意思对即可。源于文本且合理
的其他答案也可给分)
5.【答案】①所举陈二蛋、李解放的例子非常有趣,能够迅速吸引读者眼球;《黑客帝国》的例子家喻户晓,拉近了读者与作品的距离。②语言表达接近口语、诙谐幽默,使读者感到亲切。本文语言非常生活化,通俗易懂,如“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现实是非常‘骨感'的";在说到如何消除江湖骗子的时候,幽默地与正规医生的职称、论文挂钩,将骗子分等级,让他们写论文。③讲述的内容贴近读者,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能满足人们了解知识、远离骗子、自我保护的实际需求。④理论部分表述严谨,可以让读者增长知识。如在讲述安慰剂效应刺激神经产生内啡肽时,用语严谨科学,简洁明了。(每点2分,答出三点、意思对即可。源于文本且合理的其他答案也可给分)
江西省赣州市南康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模拟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长久以来,某种关于“纯文学”的想象始终影响着我们对于文学的认识,让不少人有意无意地相信,文学审美可以与历史、政治、意识形态切断联系,自给自足。这一认识最为突出地表现为对形式的重视,似乎诗歌的节奏和格律、小说的视角与结构都是历史的法外之地,单纯地属于文学内部。但卢卡奇在《现代戏剧的发展》中早已指出:“文学中真正的社会因素是形式。”不难理解,文学形式同样是历史的产物,超越历史的抽象文学审美是不存在的, 而仅仅在审美的层面上进行文学批评当然也就绝无可能。
事实上,如果缺乏最基本的历史感,我们甚至根本无法理解文学作品,更不要说准确地鉴赏、评判,进而将其锚定在文学经典的序列之中。以今天的审美趣味看来,刘心武的《班主任》故事或许简单了一些,笔法也稍显生硬和粗糙。如果对当时的社会状况、民众记忆与读者期待缺乏了解,则恐怕完全不能理解这样一篇小说何以会引起那么广泛的反响,并被视为新时期文学的开山之作。
当然,历史感的获得是相当困难的。并不是庸俗地了解一下作家生平、写作缘起和历史背景,就算是有了历史感。也不是无节制、无选择地占有了历史资料,就算是有了历史感。历史如此混沌和庞杂,那当中丰富的细节、复杂的关系,需要谨慎而精微的认识。这就凸显出理论的重要性。
而当我们认识到,所谓的历史感并非指那些浩如烟海的史料,更有赖于理论指导下的理解与见识,我们便触及了历史判断的问题。重要的从来不是掌握大量碎片化的历史知识,而是如何用这些碎片拼贴出一个清晰的历史轮廓,这又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历史立场。如何判断历史立场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如何确定理解历史的合适位置?那其实不是由历史决定的,而是由现实决定的。我们终究是站在当下的土地上去回望历史,历史判断是以现实感为前提的。很多时候,那些颇有些硝烟味道的批评文章并非党同伐异,更不是理论空转的文字游戏,而是基于具体的现实情境,出自某种现实责任感的捍卫。在此并非要对曾经的论争的 任何一方予以肯定或支持,而是想要说明,只有认识到那时文学批评的现实动因,才能更好 地总结历史的经验或教训。
因此,所谓“历史”,并不只是指向过去,也不只是关于现在,更永远向未来敞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那些文学论争的参与者以现实为立足点讨论那些细致的文艺问题的时候,心中怀着一个即将展开的社会主义文艺图景。而今天我们回望过去,清理那个时代的种种创作、事件与言说,也同样不仅仅是为了当下。对于最新文学作品的评价同样如此。从今天往后再过 72 年,那时候的人们如何理解今天的文学,乃至于通过文学如何想象今天的世界,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文学批评如何选择、如何呈现、如何定义、如何引导。在此意义上,我们的文学批评工作,我们的每一篇评论文章,当然都负有历史的责任。
(摘编自丛治辰《文学批评的历史感、历史判断与历史责任》)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重视形式是文学审美可以与历史、政治、意识形态切断联系这种认识的最突出表现。 B.历史感是理解文学作品的前提条件,了解作品的社会状况就能准确鉴赏、批评。 C.以具体现实情境为基础的文学批评不是文字游戏,而是对某种现实责任感的捍卫。D.文学批评工作者肩负着历史责任,为未来的人们理解今天的文学提供理论依据。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引用卢卡奇的观点反驳“纯文学”的认识,又引出下文对文学批评的议论。 B.文章以刘心武的《班主任》为例,论述了历史感对于理解文学作品的重要作用。C.作者认为历史判断取决于历史立场,而判断历史立场是否正确是由现实决定的。D.文章从历史感、历史判断、历史责任三个方面论述文学批评的问题,层层深入。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学与文学形式是历史的产物,故而在审美的层面上进行文学批评绝无可能。 B.历史是混沌而庞杂的,需要谨慎而精微地认识历史丰富的细节和复杂的关系。C.历史感是对历史的理解与见识,获得途径是用历史知识的碎片拼贴历史轮廓。D.历史涵盖过去、现在和未来,文学论争都是以现实为立足点,只是为了当下。
1.B 2.C 3.B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受中国传统观念“学而优则仕”的影响,社会大众一度普遍存在“职业教育低人一等” “只有差生才去上职业学校”等偏见。其实,这种认识并不符合事实。近年来,中高级技工需求旺,缺口大,薪资高,很多中高级职业技术院校的学生,往往还未毕业,就被各大企业争抢一窝。人社部发布的全国“最缺工”的 100 个职业中,有 58 个属于“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尽管各地纷纷打出高薪等“金字招牌”进行“抢人大战”,但是技能人才短缺之势并没有缓解,甚至还有加剧之势。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规定,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之门的重要途径,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当前,国家正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推进职业教育改革,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建立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符合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的职业教育制度体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撑。所以,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只是类别不同,而没有高低之分。从国家重视和社会需求的角度讲,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技能型人才将大有机会崭露头角。
(摘编自易全勇《让职业教育真正“香起来”“热起来”》,《光明日报》2022.5.10)
材料二:
(摘自《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大型问卷调查报告》)
材料三:
面对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冲击之下“软、硬技能”平衡的问题,多数职场人表达了清晰的诉求。以计算能力,读写能力等认知技能为代表的“硬能力”已经不是劳动者在职业上取得成功的限制性因素。《2022 年中国职场人群发展建议白皮书》调研数据显示,受访职场人对职场能力的重要性认知中更偏重非认知能力的“软技能”,其中,“工作沟通能力、时间管理及目标管理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管理能力和学习能力”位居前五位。劳动者普遍认为自己最想提升的也是“软技能”。
来自就业人群的反馈实际上也是对于就业岗位“软能力”需求的一种直观反映。一方面,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新兴就业创业机会日益增多,但能否驾驭新岗住,拥有适应性的职业技能对于劳动者就业来说至关重要。另一方面,随着数字技术加速取代简单重复的工作,“软技能”在职业发展中发挥着愈发关键的作用。同时,来自雇主的期待也是明确的,对“团队合作、人际沟通与协调,快速学习”等劳动者的“软技能”也有迫切的提 升诉求。
(摘编自《培育职场“软技能”厚植高质量就业基础》)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职业教育低人一等”“只有差生才去上职业学校”等社会大众普遍存在的偏见,是由中国传统观念“学而优则仕”决定的,但这并不符合现实。
B.作为与普通教育同等地位的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一席。
C.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时代,以计算能力、读写能力等认知技能为代表的“硬能力”的优势削弱,多数职场人认为应“软、硬技能”平衡。
D.要想驾驭新理论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下的新岗位,“软能力”必不可少,而拥有适应性的职业技能,则更有利于抓住新兴就业创业机会。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中高级技工需求旺,缺口大,薪资高,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尤为短缺,家长要鼓励学生选择中高级职业技术院校而放弃普通高中、大学。
B.从数据上看,对职业教育的期望的前三位反映出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的定位和绝大部分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并不相符。
C.《白皮书》调研数据显示,受访职场人更偏重非认知能力的“软技能”,其中工作沟通能力是劳动者普遍认为的自己最想提升的能力。
D.如果没有数字技术加速取代简单重复的工作,就没有“团队合作、人际沟通与协调、快速学习”等劳动者的“软技能”的需求。
6.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多方努力,请结合材料加以概括。(6 分)
4.A 5.B
6.①大众要转变对职业教育的思想偏见。
②国家要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建立健全职业教育制度体系。
③职业院校要结合大众对职业教育的期望培养人才,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江西省吉安市泰和高中2024 届高三语文暑期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作为两种最主要、也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文学和图像之间既存在对立或相互竞 争,也存在合作或相互模仿。一方面,语词的时间性使其在叙事上,具有图像叙事难以 企及的天然优势,而图像的直观性和在场感,不可避免地给文学叙事带来冲击。另一方 面,为了强化叙事效果,两者都会或多或少地受彼方叙事策略的影响,进而突破自身媒 介的限制展开故事。比如,当代小说受图像的影响,突破传统小说的因果线性逻辑和语 词叙事的时间性,追求图像的直观性和在场感,从而凸显故事的空间维度,达到不同以
往的艺术境界。
文学受图像的影响,首先体现在对故事内容或题材的选取上。敏锐的现代作家往往 会因某幅图像带来的视觉震撼而产生创作冲动,借语词将图像内容部分或整体地转译、 再现出来,形成故事从图像到文字的同质异构转化。鲁迅先生在《示众》中,用细致的 语言对看客们围观杀头的情景进行反复刻画。相比语词解读的私人性,图像解读的公共 性创造了一个主客体转换的空间,受众由解读主体变成被解读与被言说的对象。正是在 这个基于图像而创设的空间中,充当看客的、愚钝麻木的同胞给鲁迅带来了强烈的心灵
冲击,使他意识到国民劣根性的根深蒂固。
除了直接转译图像内容之外,文学家还注意到图像在唤起知性和强化记忆方面的强 势作用。劳拉·里斯曾将宣传广告语比作“钉子” ,而将视觉形象比作“锤子” ,指出只有 依靠“ 图像之锤” 才能更准确有力地将“产品之钉”嵌入消费者的大脑。文学创作对颜色、 形状等造型艺术的表现媒介加以利用,从而引发受众视觉层面的联想。鲁迅的小说中有 大量对于颜色的运用,如《药》中“ 红红白白的”破灯笼映照下,老栓从“ 碧绿的” 包中掏 出“ 红黑的”人血馒头,一连串颜色的对比描写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使受众如见其形、
如临其境,凸显封建社会的黑暗及人的麻木与愚昧。
此外,文学作品中借助语词来营造场景画面和故事三维空间,也可形成视觉层面的 “ 图像之锤”,使受众产生深刻的体悟和持久的印象。通过弱化或消隐故事发展的时间线 而将多种意象并置组合,从而形成类似“视觉锤” 的空间画面感。在鲁迅的短篇小说《伤 逝》中,故事的时间序列被消隐甚至切断,作者视线移动所形成的空间场景为读者绘制
了一幅生动的图景。随着“镜头” 的缓慢移动,由外到内、由远及近,破窗、半枯的槐树、
老紫藤、方桌、败壁、床板等一系列意象被逐个呈现在受众眼前,故事的线性发展被中 断,此刻会馆的沉寂与破败强化了“ 我” 当下际遇的无望和艰难。故事场景的再现性描写 及建构的空间带给读者强烈的在场体验和具象的画面感,语词叙事达到空间立体化效果。
(摘编自李小君、龙迪勇《从图像到文学: 中国现代小说的空间叙事》)
材料二
我们一直强调图像对文学的冲击和遮蔽,却忽略文学自身的特性。今天,我们要有 勇气去挖掘并强调文学功能的异质性,即它在图像时代不同于以往时代、也不同于其他
艺术的特有功能。
首先,与二十世纪文学注重历史思考与现实批判不同, 当下文学的功能越来越细 致、切实, 个体经验的书写代替道德情操的弘扬成为作品的主题。 图像传播的发达使 文学写作与阅读、观看无障碍化,人人可以借助自媒体分享经历和观点,文学已成为公 共领域的个人实践。文学的功能更多地指向敞开自我而非给出意义。比如,属于网络类
型小说之一的职场小说,凭着实用好看、贴近草根、展示成功而成为大众的新宠。
其次,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媒介是文学最具区别性的特质和优势,语言使人们 在图像的多义中找到核心。图像凭着多维立体的成像方式将所有信息一股脑儿地抛向观 众,共时的具体化和多义性使人们面对图像时需要认知、筛选和领悟。越是多元就越要 强调核心,而这一过程是借助语言完成的。图像时代信息的发达,使我们比以往任何时 候都能更迅捷、更直观地了解世界、感受世界;然而,我们也因此被表象轰炸得眩晕, 而无法接近世界的本质。图像的局限性在于无法将人的心理变化过程一层层地揭示出来。 而语言有能力使非语言信息语言化,使图像符码化,人们透过语言解码去感受、理解、 提升图像。语言具备将并不现成、也不确定的东西加以分离、辨别、归置的能力,从而 到达事物本质的深度。罗中立的《父亲》如果去掉标题,画面中的老者不过是中国几亿 农民肖像的典型。只因标题的点睛,“ 父亲”脸上的皱纹才更显沧桑,其画作才更具撼人 心魄的力度。它不只是一个被看到的对象,也是内涵深刻、需要解读的意义载体,而语 言帮助人们清除理解的障碍。语言/文学的这种钩沉本质的认知作用对图像来说是不可
替代的功能。
(摘编自刘巍《图像时代的文学功能》)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传统小说注重因果线性逻辑和语词叙事的时间性,当代小说通过模仿图像叙事、
凸显故事的空间维度,获得新的发展。
B .鲁迅在《示众》中刻画的看客群体,既是围观杀人场景的主体,同时作为被审视
的客体,成为鲁迅解读、批判的对象。
C.图像传播的发达对文学产生较大影响,当下的文学作品尤为重视个人经验的展示,
而不愿意进行历史思考与现实批判。
D .图像时代,自媒体的流行让文学写作与阅读、观看变得很容易,而职场小说的火
热说明文学的新功能得到公众的认同。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图像与文学的不同,都承认图像对文学造成了冲击,也都
赞成或倾向于赞成图像与文学间存在合作关系。
B .我们常用“ 眼花缭乱”表达对复杂图像的观感,这表明图像虽然直观、形象,但也
容易让人迷失在庞杂、多元的图像信息之中。
C .马致远的诗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借助语词来营造场景画面,与鲁
迅的小说《伤逝》对会馆的描写有相似之处。
D .罗中立的画作标题“父亲”具有点睛之妙,如果改为“农民” ,人们对画作的解读将
大不相同,这说明语言使图像产生了多义性。
3 .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3 分)
A.中国十大传世绘画名作之一《洛神赋图》,是东晋画家顾恺之依照曹植的名篇《洛
神赋》而创作出来的绝世精品。
B.某同学在公众号中谈到,观赏仇英的名画《兰亭修禊图》时,想起学过的课文《兰
亭集序》,更觉画作情韵悠长。
C.魏晋至隋唐时期,诗与画是分离的,题画诗也并非题在画内,虽然画作本身已经
不知所踪,但诗歌依然流传至今。
D .英国学者豪厄尔斯认为在“视觉世界”里,公众离开了图像几乎寸步难行,“按图
索骥” 已经成了一种思维定势。
4 .比喻论证是指利用两个事物的相似点来论证一个比较抽象的事理。请分析劳拉 · 里斯
“ 图像之锤”这一比喻所包含的相似点及论证的事理。(4 分)
5 .有同学表示, 自己非常喜欢看根据文学名著改编的电视剧,但并不喜欢读原著,因 为图像比语言文字更有意思。请你根据材料劝说他多读原著,列出要点即可。(6 分)
1.C 2.D 3.B
4.①相似点:锤子具有冲击力,而图像具有视觉冲击力;锤子能使钉子深入木板,而
图像能使广告语深入脑海。②事理:图像在唤起知性、强化记忆方面具有强势作用。
5.①文学借鉴图像的叙事策略,同样能带给读者强烈的在场体验和具象的画面感。②
文学在揭示心理、洞察本质方面优势明显,在阅读原著之后再观看电视剧,能获得更深
的理解和更美妙的体验。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河北省部分地区2024届高三8月语文期初检测试卷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共24页。
这是一份山东省部分地区2024届高三8月语文期初检测试卷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共30页。
这是一份河南省部分地区2024届高三8月语文期初检测试卷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共4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