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高三摸底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届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高三摸底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届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高三摸底考试生物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水稻和小麦等植物从外界吸收的硝酸盐和磷酸盐,可以用于细胞内合成的化合物是( )
A.核酸 B.葡萄糖
C.甘油 D.脂肪酸
2.下列有关生物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不同种生物细胞的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值相同,它们的代谢强度也相同
B.癌变细胞内的水分减少,新陈代谢速率减慢
C.给水中毒患者注射质量分数为1.8%的盐水,是为了降低细胞外液的渗透压
D.血浆pH能维持相对稳定,与它含有的 HCO3-、HPO42-等离子有关
3.下列关于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病毒、细菌属于原核生物,霉菌属于真核生物 B.真核细胞都具有细胞核
C.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细胞器只有一种相同 D.二者都具有染色体
4.下列有关生物膜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膜使细胞有相对稳定的体外内环境
B.细胞膜把细胞分隔成许多小区室
C.细胞内许多重要的化学反应都是在生物膜内或膜表面进行的
D.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由细胞膜和细胞器膜共同构成
5.如果使用药物限制细胞膜上蛋白质的活性,则物质X的运输速率迅速下降,如果抑制细胞呼吸,却对运输速率没有影响。对该物质运输方式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方式是被动运输
B.与甘油进入细胞的方式相同
C.该方式是顺浓度梯度运输的
D.葡萄糖进入人的成熟红细胞通常为该种方式
6.下图表示在生物细胞内进行的某种生化反应。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甲和乙都是反应的底物 B.丙和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小于乙
C.甲、乙、丙可能都不是蛋白质 D.该反应的过程只能发生在细胞内
7.图甲是某生理过程示意图(字母代表结构,数字代表相应物质) ,图乙为研究某些环境因素对该生理过程影响的实验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结构 A中发生的能量转化是光能转变成 ATP
B.字母 A代表类囊体,字母 B代表叶绿体基质,数字①代表水和光,数字③代表三碳糖
C.由图乙可知,实验的因变量是 CO2吸收量,含水量为 60%时的结果表明水分是限制因素
D.由②和 NADPH参与结构 B中的反应可知,三碳酸还原为三碳糖的变化属于放能反应
8.下列不属于动物细胞衰老特征的是( )
A.细胞内水分减少 B.细胞呼吸速度加快
C.细胞色素逐渐积累 D.细胞膜通透性改变
9.下列关于DNA分子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每个脱氧核糖上均连着两个磷酸基团和一个含氮碱基
B.在双链DNA分子中,有4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C.在单链DNA分子中,碱基的数目和脱氧核糖的数目一定相等
D.磷酸和含氮碱基交替排列,构成了DNA的基本骨架
10.1944年,科学家从 S型活细菌中提取出 DNA、蛋白质和多糖等物质,将S型细菌的 DNA加入到培养 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结果发现其中的部分 R型细菌转化成了 S型细菌;而加入蛋白质、多糖等物质的培养基中, R型细菌不能发生这种变化。这一现象不能说明的是( )
A.S型细菌的性状是由其 DNA决定的
B.在转化过程中, S型细菌的 DNA可能进入到 R型细菌细胞中
C.只有 DNA是遗传物质
D.DNA是遗传物质
11.基因型为AaBbDd的二倍体生物,其体内某精原细胞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变化如图所示。叙述正确的是( )
A.三对等位基因的分离均发生在次级精母细胞中
B.该细胞能产生AbD、ABD、abd、aBd四种精子
C.B(b)与D(d)间发生重组,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D.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换导致了染色体结构变异
12.枫糖尿病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患者氨基酸代谢异常,出现一系列神经系统损害的症状。下图是某患者家系中部分成员的该基因带谱,以下推断不正确的是( )
A.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Ⅰ-2可能携带该致病基因
C.Ⅱ-3号为纯合子的概率是100%
D.Ⅰ-1和Ⅰ-2再生患此病孩子的概率为
13.下图表示基因突变的一种情况,其中 a、b是核酸链, c是肽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c表示基因的复制和转录
B.除图示情况外,基因突变还包括染色体片段的缺失和增添
C.图中氨基酸没有改变的原因是密码子具有简并性
D.图中由于氨基酸没有改变,所以没有发生基因突变
14.某森林中有一种锥鸡,其雄性锥鸡大多具有色彩艳丽的羽毛,对这一特征能逐代遗传的最好解释是( )
A.色彩艳丽的羽毛是锥鸡躲避天敌良好的伪装,对环境有较强的适应性
B.雌性锥鸡优先选择色彩艳丽的雄鸡,导致该性状的基因在后代的出现频率增加
C.色彩艳丽的羽毛使锥鸡更容易相互识别,避免与其他种类遭遇时存在潜在危险
D.控制雄性锥鸡色彩艳丽的相关基因都是显性,导致后代出现该表现型的概率增加
15.在动作电位的产生过程中,下列生理活动不会发生的是( )
A.Na+大量内流 B.K+大量外流
C.突触后神经元产生兴奋 D.ATP水解放能
16.新冠肺炎病毒是一种新型的RNA病毒,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高温可破坏病原体蛋白质的空间结构,煮沸处理餐具可杀死病原体
B.病毒可侵染肺部细胞并进行增殖,说明病毒是最简单的生命系统层次
C.冠状病毒相对DNA病毒更容易发生变异
D.冠状病毒进入人体后,吞噬细胞可以对其进行识别和吞噬消灭这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17.将少量酵母菌接种到10ml体积的培养液中,其数量随时间的变化如下图所示,据图做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A.实验中酵母菌计数可使用血细胞计数板
B.6h前种群数量因种内斗争激烈而增长缓慢
C.酵母菌种群增长速率先增大,后趋于稳定
D.将该酵母菌接种到5ml体积的培养液中,培养条件相同该菌的环境容纳量不变
18.如图所示,A、B、C、D、E、F各代表一种生物种群,下列对该图分析合理的是
A.该图表示一个生物群落
B.该图表示一个生态系统
C.若D种群为增长型年龄组成,则E种群密度将逐渐增大
D.图中C种群获得的能量占A种群能量的10%〜20%
二、综合题
19.脱落酸是广泛分布于高等植物体内的一种植物激素。为研究大豆叶片内叶片相对含水量与脱落酸含量以及与气孔开放程度的关系,有人进行了相关实验,绘制了如下图所示的曲线。第1~4天持续干旱,第5天浇水。
(1)由图中数据可知,脱落酸在叶片中的大量积累会引起气孔 ,从而使光合作用过程中 ,导致叶片光合作用速率下降;浇水后,叶片中脱落酸含量随水含量的升高而 。
(2)在大豆体内除了脱落酸外,还有生长素、赤霉素、 和乙烯等激素。研究发现生长素和赤霉素均可促进大豆细胞伸长,从而促进大豆的生长。这一现象说明生长素和赤霉素具有 作用。
20.下图为发生在生物体细胞中的一系列生理过程示意图, ① ~ ⑦表示生理过程或物 质, A ~ E表示细胞结构。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该体细胞为果蝇的体细胞,则细胞中合成 mRNA的场所有 (填字母) 。
(2)直接决定⑦中氨基酸的种类和顺序的是 。在同一生物体不同部位的细胞中, ⑦的种类不同,根本原因是 。
(3)若④为参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酶, 则④进入线粒体中体现了线粒体膜的结构特点是 。
(4)科学家用差速离心法能够分离各种细胞结构。分离动物细胞结构时必须首先破坏细胞膜,破坏细胞膜最常用、简便的方法是 。
21.人体的内环境具有“自稳态”,当气温变化较大或人体疲劳时,这种“自稳态”易遭到破坏,机体出现疾病。2017年末一种乙型流感开始在人群中传播,这与各地气温骤降不无关联,本次流感传染性强,患者会高烧、咳嗽,并伴有头痛和周身不适。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 处于动态平衡之中,这种相对稳定的状态叫做稳态。
(2)当气温骤降,人体感觉到寒冷时,下丘脑分泌的 (填“TRH"或“TSH”)增加,进而引起垂体分泌的 (填“TRH”或“TSH”)增加。
(3)当机体受到乙型流感病毒侵染后,巨噬细胞对病毒的处理和清除过程与 (填一种细胞器名称)直接相关:机体在第二次被同种病毒侵染时,能够产生浆细胞的淋巴细胞主要是 。
(4)患乙型流感后,病人身体不适,不想吃饭,但血糖浓度还能基本维持平衡,此时参与血糖调节的主要激素是 。
22.玉米是遗传学实验常用的材料,现有 3个纯合玉米品种: 1个高株(高) 、2个矮株 (矮甲和矮乙) 。用这 3个品种做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组合
F1
F2
第 1组:矮甲×高
高
3高 ∶1矮
第 2组:矮乙×高
高
3高 ∶1矮
第 3组:矮甲×矮乙
高
9高 ∶7矮
结合上述实验结果,请回答: (株高若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则用 A、a表示,若由两对等位基因 控制,则用 A、a和 B、b表示,以此类推)
(1)玉米的株高由 对等位基因控制, A、a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是 。
(2)亲本矮甲和矮乙的基因型分别为 和 。
(3)如果用矮甲和矮乙杂交得到的 F1 与矮乙杂交,则后代的表现型和比例是 。
(4)第 3组 F2 中高株玉米的基因型及比例为 ,让 F2 中高株玉米全部进行测交,测交后代中,高株玉米与矮株玉米的比例为 。
23.尿素是一种高浓度氮肥且长期施用没有不良影响,但尿素只有通过土壤中某些细菌分解为氨后,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分解尿素的细菌都能合成脲酶,脲酶能催化尿素水解。某同学要分离土壤中能分解尿素的细菌,并统计每克土壤样品中活菌数目,培养基配方如下:
KH2PO4
Na2HPO4
MgSO4·7H2O
蛋白胨
葡萄糖
尿素
琼脂
1.4g
2.1g
0.2g
1.0g
10.0g
1.0g
15.0g
(1)根据培养基的成分判断,该同学 (填“能”或“不能”)分离出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原因是 。
(2)接种前要对培养基进行 。在整个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中,一定要注意在 条件下进行。
(3)一位同学在纯化土壤中的细菌时,发现培养基上的菌落连成一片,最可能的原因是 ,应当怎样操作才可以避免此种现象? 。
(4)获取分解尿素的细菌后,如要临时保存,可将其接种在 培养基上,等长成菌落后放在4 ℃的冰箱中保存。若要长期保存,可以采用 的方法。
24.苯丙酮尿症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由于PKU某因突变导致患者尿液中含有大量苯丙酮酸。基因定点整合可替换特定基因用于该病治疗,即将正常PKU基因定点整合到PKU基因突变的小鼠胚胎干细胞的染色体DNA上,替换突变基因。简要过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构建重组载体时,需要根据 的碱基序列分别合成 HB1'和 HB2',在二者之间除了插入正常的PKU基因和 neo"基因以外,还必须含有 。此过程常用的工具酶有限制酶、 酶,neo"基因的作用是 。
(2)可用 技术将重组载体导入小鼠胚胎干细胞,诱导相应区域互换,完成胚胎干细胞的基因改造。胚胎干细胞的特点有 (答出两点即可)。
(3)现用完成基因改造后的胚胎干细胞进行个体生物学水平鉴定,写出鉴定思路、结果及结论: 。
参考答案:
1.A
【分析】硝酸盐中含有N元素,磷酸盐中含有P元素,故它们能用于合成含有N、P元素的化合物。
【详解】A、核酸的组成元素为:C、H、O、N、P,它的合成需要N、P元素,A正确;
B、葡萄糖属于糖类,组成它的元素为:C、H、O,没有N、P元素,B错误;
C、甘油是脂肪的组成部分,其组成元素为C、H、O,没有N、P元素,C错误;
D、脂肪酸成元素为C、H、O,没有N、P元素,D错误。
故选A。
2.D
【分析】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HCO3-、HPO42-等离子有关。
【详解】A、不同种生物细胞的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值可能不相同,它们的代谢强度也不一定相同,A错误;
B、癌变细胞能够无限增殖,细胞内的水分增多,新陈代谢速率加快,B错误;
C、给水中毒患者注射质量分数为1.8%的盐水,是为了升高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并不是为了降低细胞外液的渗透压,C错误;
D、血浆中含有的 HCO3-、HPO42-等缓冲物质能中和进入血浆的酸性或碱性物质,维持内环境的酸碱平衡,D正确。
故选D。
3.C
【分析】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有无细胞核。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详解】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既不属于真核生物,也不属于原核生物,A错误;
B、真核细胞不都具有细胞核,如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B错误;
C、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细胞器只有一种相同,即核糖体,C正确;
D、原核细胞不具有染色体,D错误。
故选C。
4.C
【分析】生物膜系统的功能:(1)保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对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等过程起决定作用。(2)为多种酶提供附着位点,是许多生物化学反应的场所。(3)分隔细胞器,保证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
【详解】A、细胞膜使细胞具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A错误;
B、细胞内的细胞器膜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使细胞内的化学反应不会互相干扰,B错误;
C、许多重要的化学反应都在生物膜内或膜表面进行,C正确;
D、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由细胞膜、核膜、细胞器膜等共同构成,D错误。
故选C。
5.B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如果使用药物抑制细胞膜上蛋白质的活性,则物质X的运输速率迅速下降”,说明物质X出入细胞时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又“如果抑制呼吸作用,却对其运输速率没有影响”,说明物质X出入细胞时不需要消耗能量。
【详解】A、分析题干可知,该物质运输过程中呼吸作用对运输速率没有影响,说明不需要消耗能量,但是却与细胞膜上蛋白质的活性强弱有关,说明该物质运输过程是协助扩散,为被动运输,A正确;
B、甘油进入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二者进入细胞的方式不同,B错误;
C、由于物质X出入细胞时不需要消耗能量,所以是顺浓度梯度运输的,C正确;
D、葡萄糖进入红细胞需要载体,但不消耗能量,为协助扩散,D正确。
故选B。
6.C
【分析】据图分析可知:甲在化学反应前后数量和化学性质不变,表示生物催化剂﹣﹣酶,乙是反应的底物,丙、丁为生成物,酶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反应活化能,具有高效性、专一性、温和性等特点。
【详解】A、甲在化学反应前后数量和化学性质不变,表示生物催化剂酶,乙是反应的底物,A错误;
B、根据图示,此反应应为水解(分解)反应,丙、丁的分子量之和大于乙,B错误;
C、甲是酶,绝大多数酶都是蛋白质,但也有少数酶是RNA,乙是反应物,丙是生成物,可能都不是蛋白质,C正确;
D、该图所示的酶催化物质分解过程可发生于细胞内,如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也可发生在细胞外,如蛋白质的消化分解,D错误。
故选C。
7.B
【分析】分析图甲可知:结构A所示的类囊体薄膜,②为ATP,结构B所示的叶绿体基质,物质③为三碳糖。 分析图乙:自变量为含水量和施肥量,因变量为二氧化碳的吸收量。
【详解】A、结构A所示的类囊体薄膜是光反应的场所,在光反应中发生的能量转化是光能转变成ATP和NADPH中的化学能,A错误;
B、字母A代表类囊体薄膜,②为ATP,字母B代表叶绿体基质,数字①代表水和光,数字③代表三碳糖,B正确;
C、由图乙可知,实验的自变量是含水量和是否施肥,因变量是CO2吸收量;含水量为60%时施肥组比不施肥组的CO2吸收量要高,表明限制因素是水分和施肥量,C错误;
D、在碳反应中,CO2先与C5结合生成三碳酸分子,三碳酸分子接受ATP水解释放的能量,被NADPH还原为三碳糖,该变化属于吸能反应,D错误。
故选B。
8.B
【分析】衰老的细胞主要具有以下特征:
(1)细胞内的水分减少,结果使细胞萎缩,体积变小,细胞新陈代谢的速率减慢;
(2)细胞内多种酶的活性降低;
(3)细胞内的色素会随着细胞衰老而逐渐积累,它们会妨碍细胞内物质的交流和传递,影响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
(4)细胞内呼吸速率减慢,细胞核的体积增大,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
(5)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详解】A、细胞衰老后,细胞内水分减少,A正确;
B、细胞衰老后,细胞呼吸减慢,B错误;
C、细胞衰老后,细胞色素逐渐积累,C正确;
D、细胞衰老后,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能力降低,D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属于基础题,考查细胞的衰老,只要考生识记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即可正确答题,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9.C
【分析】DNA为双螺旋结构,脱氧核糖、磷酸交替排列在外侧,碱基对排列在内侧。
【详解】A、DNA中有的脱氧核糖上连接2个磷酸基团,有的连接1个磷酸基团,A错误;
B、双链DNA中,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B错误;
C、单链DNA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一分子脱氧核苷酸中含有的一分子碱基、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磷酸,故碱基的数目与脱氧核糖的数目一致,C正确;
D、磷酸与脱氧核糖交替排列,构成了DNA的基本骨架,D错误。
故选C。
【点睛】
10.C
【分析】20世纪40年代,艾弗里和他的同事将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破碎后,设法除去绝大部分糖类、蛋白质和脂质,制成细胞提取物。将细胞提取物加入有R型活细菌的培养基中,观察能否培养出活的S型细菌。
【详解】A、加入S型细菌DNA的培养基中出现了S型细菌,而加入S型细菌蛋白质、多糖的培养基不出现S型细菌,说明S型细菌的性状是由DNA决定的,A不符合题意;
B、在转化过程中,S型细菌的DNA进入到R型细菌细胞中,与R型细菌的DNA发生重组,B不符合题意;
C、S型细菌内除了DNA、蛋白质、糖类和脂质,还有其他物质,故该实验不能说明只有 DNA是遗传物质,C符合题意;
D、该实验说明了DNA是遗传物质,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1.B
【详解】A、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即初级精母细胞中,A错误;
B、由于AbD位于一条染色体上,则aBd位于另一条同源染色体上,由于染色体上B和b所在非姐妹染色单体上发生了交叉互换,所以最终产生的精子基因型为AbD、ABD、aBd、aBd四种精子,B正确;
C、B(b)与D(d)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C错误;
D、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换属于基因重组,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减数分裂、遗传规律以及生物变异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理解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发生的时期。
12.B
【分析】根据题意和遗传系谱图分析可知:Ⅰ-1和Ⅰ-2无病,但Ⅱ-4有病,根据“无中生有”,说明该病为隐性遗传病。根据基因带谱可知,Ⅱ-4是隐性纯合体,Ⅱ-3是显性纯合体,Ⅰ-1和Ⅱ-5是杂合体。因此,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详解】A、根据题意和遗传系谱图分析可知∶ Ⅰ-1 和Ⅰ-2无病,但Ⅱ-4有病,根据“无中生有”判断该病为隐性遗传病。根据基因带谱可知,Ⅱ-4是隐性纯合体,Ⅱ-3是显性纯合体,Ⅰ-1和Ⅱ-5是杂合体。因此,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正确;
B、由于Ⅱ-4是隐性纯合体,所以Ⅰ-2一定携带该致病基因,B错误;
C、Ⅱ-3 为显性纯合体,C正确;
D、由于Ⅰ-1和Ⅰ-2无病,且都是杂合体,所以他们再生患此病孩子的概率为1/4,D正确。
故选B。
【点睛】
13.C
【分析】分析题图:图中a→b表示转录过程,b→c表示翻译过程。
【详解】A、a→b→c表示基因的转录和翻译,A错误;
B、染色体片段的缺失和增添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不属于基因突变,B错误;
C、图中基因发生了碱基对的替换,但其中氨基酸没有改变,其原因是编码氨基酸的密码子具有简并性,C正确 ;
D、图中基因中发生了碱基对的替换,因此发生了基因突变,D错误。
故选C。
14.B
【分析】雄鸟通过羽毛的颜色吸引雌性个体与之交配产生后代,因此具有色彩艳丽的羽毛的雄鸟有更多的机会繁殖后代,因此控制色彩艳丽羽毛的基因的基因频率逐渐增加,不具有色彩艳丽羽毛的基因的基因频率逐渐减小,经过长期的进化,一般来说雄性个体具有色彩艳丽的羽毛。
【详解】A、森林中的锥鸡,雄性个体具有色彩艳丽的羽毛能够吸引异性,不是它的保护色,A错误;
B、由于雌性个体优先选择色彩艳丽的雄性,而使具有鲜艳色彩的雄鸟有更多的机会繁衍后代,导致控制这一性状的基因频率增加,B正确;
C、由分析可知,色彩艳丽的羽毛的雄鸟有更多的机会繁殖后代,C错误;
D、控制雄性锥鸡色彩艳丽的相关基因不一定都是显性,D错误。
故选B。
15.B
【分析】1、静息状态,神经纤维上的膜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神经纤维受刺激时,钠离子通道开放,钠离子内流,膜内电位逐渐增大,膜外电位逐渐减小,膜电位由外正内负变成外负内正,受刺激的部位称为兴奋部位,兴奋部位与为兴奋部位存在电位差,形成局部电流,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的形式进行传导。
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需要通过突触结构进行传递,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其具体的传递过程为: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由于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
【详解】A、动作电位形成时,钠离子通道打开,Na+大量内流,A不符合题意;
B、静息电位形成时,钾离子通道打开, K+大量外流,B符合题意;
C、突触后神经元兴奋,产生动作电位,C不符合题意;
D、钠钾泵泵出钠离子,泵进钾离子需要消耗能量,由ATP水解放能提供,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6.B
【分析】新冠肺炎病毒只含单一核酸RNA,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
【详解】A、高温可破坏病原体蛋白质的空间结构,煮沸处理餐具可杀死病原体,A正确;
B、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B错误;
C、冠状病毒遗传物质是RNA,相对DNA病毒更容易发生变异,C正确;
D、冠状病毒进入人体后,吞噬细胞可以对其进行识别和吞噬消灭这属于非特异性免疫,D正确。
故选B。
【点睛】
17.A
【分析】据图分析,曲线表示S型曲线,即在食物、空间都有限,有天敌捕食的真实生物数量增长情况,存在环境容纳的最大值K。
【详解】A、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实验中酵母菌计数可使用血细胞计数板进行计数,A正确;
B、6h前种群数量较少、酵母菌还需适应新的环境,因而增长缓慢,B错误;
C、曲线为S型曲线,酵母菌种群增长速率先增大,后减小,C错误;
D、将该酵母菌接种到5ml体积的培养液中,环境容纳量减小,D错误。
故选A。
【点睛】
18.C
【分析】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分析:
1、每条食物链的起点总是生产者,阳光不能纳入食物链,食物链终点是不能被其他生物所捕食的动物,即最高营养级,食物链中间不能做任何停顿,否则不能算作完整的食物链。
2、食物网中同一环节上所有生物的总和称为一个营养级。
3、同一种生物在不同食物链中可以占有不同的营养级。
4、在食物网中,两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有可能出现不同的类型。
5、食物网中,某种生物因某种原因而大量减少时,对另外一种生物的影响,沿不同食物链分析的结果不同时应以中间环节少为依据。
6、食物网的复杂程度主要取决于有食物联系的生物种类,而非取决于生物的数量。
【详解】A、生物群落是同一区域的所有生物,不包括无机环境,A错误;
B、图中没有分解者,所以不能表示一个生态系统,B错误;
C、D种群为增长型年龄组成,可推测D种群的数量增加,则以D为食的E种群密度将增大,C正确;
D、图中处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种群有B、C、F,所以C种群获得的能量没有A种群能量的10%~20%,D错误。
故选C。
【点睛】
19. 关闭 CO2供给不足 降低 细胞分裂素 协同
【分析】由图分析可知:持续干旱时,叶片相对含水量降低,叶片中脱落酸含量升高,气孔开放程度降低。浇水后,叶片相对含水量升高,叶片中脱落酸含量降低,气孔开放程度升高。
【详解】(1)由图分析:脱落酸积累,含量升高,气孔开放程度降低,所以脱落酸大量积累会引起气孔关闭,影响光合作用中CO2的供给,导致光合作用速率降低。浇水后,叶片相对含水量升高,叶片中脱落酸含量降低。
(2)植物体内产生的激素有: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等,从作用上看,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均可以促进植物生长,具有协同作用。
【点睛】本题考查植物激素对于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需根据图像明确相关物质之间的关系,根据物质变化和光合作用变化的关系明确相关物质对于光合作用的影响情况。
20.(1)BC
(2) mRNA(中碱基的排列顺序)或密码子的排列顺序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3)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4)将动物细胞置于蒸馏水中,让细胞吸水涨破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表示发生在生物体细胞中的一系列生理过程,其中A是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B是细胞核,是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C是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D是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E是高尔基体,动物细胞中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植物中与有丝分裂中细胞壁形成有关。
【详解】(1)图示表示发生在生物体细胞中的一系列生理过程,其中A是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B是细胞核,是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C是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D是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E是高尔基体,动物细胞中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植物中与有丝分裂中细胞壁形成有关。mRNA是转录形成的,在果蝇体细胞中,合成mRNA的场所主要是B细胞核,此外C线粒体中也能转录合成mRNA。
(2)多肽链是以mRNA为模板翻译形成的,所以mRNA中的碱基排列顺序(密码子序列)直接决定了⑦中氨基酸种类和顺序。在同一生物体的不同部位的细胞选择性表达的基因不同(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因此不同细胞转录和翻译形成的⑦的种类不同。
(3)有氧呼吸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其进入线粒体的方式为胞吞,依赖于膜的流动性。
(4)破坏细胞膜最常用、最简便的方法是根据渗透原理,将动物细胞置于蒸馏水中,让其吸水涨破。
21.(1)理化性质
(2) TRH TSH
(3) 溶酶体 B 淋巴细胞和记忆细胞
(4)胰高血糖素
【分析】人体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体温维持相对稳定的原理是:产热与散热保持动态平衡;病毒感染人体时,人体往往是先通过体液免疫的作用来阻止病毒通过血液而散播,进入宿主细胞后,再通过细胞免疫予以消灭,当同种病毒再次侵染时,机体会产生二次免疫反应。
【详解】(1)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是指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处于动态平衡中。
(2)甲状腺激素的作用之一是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体内物质氧化分解。当气温骤降,人体感觉到寒冷时,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会增多。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TRH )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 TSH ),促甲状腺激素( TSH )作用于甲状腺,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进而维持体温恒定。
(3)溶酶体是消化车间,内部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巨噬细胞对病毒的处理和清除过程与溶酶体直接相关。二次免疫中产生浆细胞的淋巴细胞有 B 淋巴细胞和记忆细胞。
(4)患乙型流感后,病人身体不适,不想吃饭,进食减少,此时血糖浓度降低,刺激胰岛 A 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进而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进而使葡萄糖的浓度升高,维持血糖浓度平衡。
22.(1) 两 位于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
(2) AAbb(aaBB) aaBB(AAbb)
(3)高 ∶矮=1∶1
(4) AABB∶AABb∶AaBB∶AaBb=1∶2∶2∶4 高株 ∶矮株=4∶5
【分析】由表中数据可知,第3组F2的表现型为9高:7矮,为9:3:3:1的变式,说明F1为双杂合子AaBb,并且该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高株为A_B_,其他基因型为矮株。
【详解】(1)第3组F2的表现型为9高:7矮,为9:3:3:1的变式,说明F1为双杂合子AaBb,并且该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组合3中F1为双杂合子AaBb,则亲本甲为AAbb(或aaBB),亲本乙为aaBB(或AAbb)。
(3)F1(AaBb)与矮乙aaBB(或AAbb)杂交,其中高株为A_B_,其他基因型为矮株,所以高株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aBb,矮株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aBb、aabb,则后代的表现型和比例是高(A_B_):矮=1:1。
(4)组合3中F1为双杂合子AaBb,则F2中高株玉米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比例为1:2:2:4,让其全部进行测交,测交后代中,高株的比例= 1/9 + 2/9 × 1/2 + 2/9 × 1/2 + 4/9 × 1/4 = 4/9 ,所以后代中高株玉米与矮株玉米的比例为高株:矮株=4:5。
23. 不能 培养基含蛋白胨,尿素不是唯一氮源 灭菌 无菌 菌液浓度过高 对菌液进行梯度稀释(加大稀释倍数) 固体斜面 甘油管藏
【分析】根据题表中培养基配方可知,蛋白胨和尿素可提供氮源,葡萄糖可提供碳源,含有琼脂,故该培养基为固体培养基;尿素分解菌体内的脲酶能够将土壤中的尿素分解为氨,尿素分解菌属于细菌,筛选尿素分解菌需要使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选择培养基。
【详解】(1)由图中培养基的配方可知,该培养基中能提供氮源的是蛋白胨和尿素,尿素不是唯一氮源,不能利用尿素的菌可以以蛋白胨为氮源生长,所以不能分离出分解尿素的菌。
(2)微生物筛选与分离成功的关键是无菌操作,因此,接种前要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在整个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中,一定要注意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3)培养基上的菌落连成一片,最可能的原因是菌液没有梯度稀释,浓度过高;要避免此种现象,需要对菌液进行梯度稀释。
(4)获取分解尿素的细菌后,如要临时保存,可将其接种在固体斜面培养基上,等长成菌落后放在4 ℃的冰箱中保存。若要长期保存,可以采用甘油管藏的方法。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目的微生物的筛选与分离,意在强化学生对微生物筛选过程与分离的理解与运用。
24.(1) HB1和HB2 启动子、终止子 DNA连接 鉴定与筛选含有正常 PKU基因的胚胎干细胞
(2) 显微注射 能大量增殖;具有发育的全能性;体积小、细胞核大、核仁明显;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可以增殖而不发生分化
(3)将该胚胎干细胞培育成小鼠,检测小鼠尿液中苯丙酮酸含量,若小鼠尿液中不含大量苯丙酮酸,说明PKU基因成功表达,基因治疗成功,反之,则不成功
【分析】分析题图可知,互换后的小鼠染色体DNA,与小鼠染色体DNA比较,HB1和HB2的碱基分别替换成了重组载体的HB1'和HB2',并且增加了重组载体的neoR为新霉素抗性基因,原来突变的PKU基因,替换成了正常的PKU基因。
【详解】(1)分析题图可知:构建重组载体时,需要根据小鼠染色体DNA上HB1和HB2的碱基序列分别合成HB1'和HB2',并且在二者之间除了插入正常的PKU基因和neoR基因以外,还必须含有启动子和终止子等组件。此过程常用的工具酶有限制酶、DNA连接酶,neoR基因可用来鉴定与筛选含有正常PKU基因的胚胎干细胞。
(2)可用显微注射技术将重组载体导入小鼠胚胎干细胞,诱导相应区域互换,完成胚胎干细胞的基因改造。胚胎干细胞的特点:能大量增殖;具有发育的全能性;体积小、细胞核大、核仁明显;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可以增殖而不发生分化。
(3)若基因治疗成功的话,原患苯丙酮尿症的实验动物排出的尿液中,苯丙酮酸的含量应该明显减少。由此可推知,现用完成基因改造后的胚胎干细胞进行个体生物学水平鉴定,其鉴定思路、结果及结论是:将该胚胎干细胞培育成小鼠,检测小鼠尿液中苯丙酮酸含量,若小鼠尿液中不含大量苯丙酮酸,说明PKU基因成功表达,基因治疗成功,反之,则不成功。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1届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高三摸底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届陕西省渭南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一模)生物试题(含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届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高三摸底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