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含解析)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4796349/0-169372462252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含解析)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4796349/0-169372462258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含解析)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4796349/0-169372462260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含解析)
展开2023年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2022年12月2日晚,神舟十四、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移交了中国空间站的钥匙(如图),至此,中国空间站正式开启了长期有人驻留模式。空间站的信息传回地面利用的是( )
A.电磁波 B.超声波 C.次声波 D.红外线
2.如图,在国庆70周年大阅兵活动中,20架直升机组成“70”字样飞过天安门广场,祝福祖国的生日。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这20架直升机都是静止的
B.以地面为参照物,这20架直升机都是运动的
C.以领航机为参照物,其它直升机都是运动的
D.飞在前面的直升机比后面的直升机运动的快
3.对下列物理量的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约为5V B.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220V
C.教室里一盏日光灯的功率约为2000W D.家用电冰箱的电流大约为1A
4.乡村的夏夜,常常听到蛙叫和蝉鸣声,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蛙叫声是由青蛙鸣囊振动产生的 B.蛙叫和蝉鸣声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C.根据响度可辨别蛙叫声和蝉鸣声 D.关闭门窗是在声源处减弱它们的干扰
5.有关天平的使用,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
A.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B.调节天平平衡时,应先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
C.测量物体质量时,应使用镊子加减砝码
D.称量过程中,可通过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6.如图,透明圆筒内装有两根与起电机相连的放电针。将适量的汽油喷入筒内,用软木塞塞住筒口,摇动起电机。看到放电针放电引起汽油燃烧,软木塞被冲出,该过程相当于四冲程汽油机工作时的( )
A.吸气冲程 B.做功冲程
C.压缩冲程 D.排气冲程
7.如图为直流电动机的基本构造示意图,下列相关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A.电动机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工作的
B.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和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相同
C.仅改变磁感线的方向可以改变线圈转动的方向
D.电动机工作过程中,消耗的电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
8.2022年12月4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返回地面,打开降落伞后,若返回舱在一段时间内的运动可看作是竖直向下的匀速运动,则关于返回舱在这段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返回舱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B.返回舱的重力势能保持不变
C.返回舱所受重力不做功 D.返回舱的动能保持不变
9.下列有关大气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B.空气有流动性,大气中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C.海拔高度越高的地方,大气压强也越大 D.晴天、阴雨天等天气变化也会影响大气压强
10.茶起源于中国,盛行于世界,饮茶是我国的传统文化。关于饮茶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泡茶时,茶叶内能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的
B.茶水温度越高,茶水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C.茶水的温度降低时,其热量减少,内能减少
D.茶水温度降至室温时,茶水的内能减为零
11.几位同学在百米直线跑道上测量每个人跑步的平均速度,发令裁判在起点发出起跑口令并挥动手臂,计时裁判在终点用机械停表计时。对于实验有关的操作和分析,正确的是( )
A.使用停表前,要先观察停表是否调零 B.计时裁判应该听口令来启动停表计时
C.所测速度表示跑步过程中每一时刻的快慢 D.取几位同学速度的平均值来减小测量误差
12.下列有关生活用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更换灯泡或维修家庭电路时,不用断开电源
B.为了保证安全用电,微波炉的金属外壳应与接地线相连
C.在触电事故现场,可用手将触电者拉开后,再切断电源
D.使用验电笔辨别火线与零线时,手不能接触笔尾金属体
13.防盗门智能锁最常用的解锁方式有两种,分别为指纹解锁(S1)和密码解锁(S2),采用任意一种解锁方式开锁时,该解锁开关立即闭合,门锁芯里面的电动机就会启动工作。以下电路符合要求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14.火箭在发射时,高温火焰向下喷射到发射塔底部的水池中,可以利用水的 吸热,达到降温效果。火箭利用液态氢作燃料,为了减小燃料氢的体积,常常采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气态氢 后储存在燃料室中。(两空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15.晚上,小林在客厅的窗户玻璃上看到了客厅里灯的像,这是光的 (选填“直线传播”、“反射”或“折射”)现象。如图所示,水平向左缓慢推动玻璃窗时,小明通过玻璃窗看到灯的像 (选填“向左运动”、“向右运动”或“静止不动”)。
16.攀枝花市某学校研学小组在探究通电螺线管磁场的实验中,小磁针和螺线箮放置于同水平面内,螺线管为东西朝向,小磁针可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开关S闭合后,小磁针的指向如图所示,则电源A端为 (选填“正”或“负”)极。当开关S断开时,小磁针N极将 (选填“不”、“向北”或“向南”)偏转。
17.武直﹣10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种自研专业武装直升机,大大提高了陆军航空兵的航空突击与反装甲能力。如图所示,当直升机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它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 (选填“相互作用力”或“平衡力”)。当直升机在竖直方向加速升空时,飞行员受到的合力 (选填“向上”、“向下”或“为零”)。
18.小依同学在木棒的一端缠绕了一些较重的铜丝从而制成了一只简易密度计。在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两种密度不同的液体,将这支密度计分别放入其中,如图甲和乙所示,此时两液面相平,则 (选填“甲”或“乙”)烧杯中的液体密度较大,密度计所受浮力F甲 F乙(选填“>”、“=”或“<”)。
19.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时,应保持 不变;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电阻关系时,滑动变阻器的目的是 。
20.如图所示,图甲是某款即热式电热水龙头,图乙是它的电路原理图,R1和R2是阻值分别为22Ω和44Ω的电热丝、通过旋转手柄改变与开关S接触的两个相邻触点,实现冷水、温水、热水挡的切换。则开关S接触 触点时(选填“1、2”“2、3”或“3、4”),水龙头放出的温水,水龙头在热水挡正常工作300s产生的热量是 J。
三、作图题
21.如图所示,一束激光从空气中射到半圆形玻璃砖上(O为圆心),发生了反射和折射,请在图中画出:①反射光线;②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22.如图甲所示,这是一个拔草神器。拔草时,拔草神器可以看成一个杠杆。图乙为其简化示意图,O为杠杆的支点,请在图乙中画出拔草时阻力F2的力臂l2以及作用在B点的最小动力F1。
四、计算题
23.如图所示是中国女子冰壶队参加2010年冬奥会时的一个情景。冰壶由花岗岩凿磨而成,质量约为20kg,与冰道接触的底面积约为0.02m2,冰壶的体积约为8×10﹣3m3。(g取10N/kg)求:
(1)冰壶的密度;
(2)冰壶对水平冰道的压强。
24.如图所示,灯泡L标有“6V 3W”字样(不考虑灯丝电阻变化),定值电阻R1=28Ω。当开关S1、S2、S3全部闭合时,灯泡正常发光,电流表示数为0.75A。求:
(1)定值电阻R0的阻值大小;
(2)当S1闭合,S2、S3断开时,电路消耗的功率。
五、实验题
25.为了探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
(1)准备连接电路时,他们首先就连接方法进行了如下讨论。下列几个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连接电路时,开关应该是断开的
B.每处接线都必须接牢
C.连接电路元件时不能从电池的负极开始
D.连接完毕后要仔细检查电路,确认无误后再闭合开关
(2)连接好电路后,小明闭合开关测量A处的电流时,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如图乙所示,故障原因是 ;
(3)小亮同学根据下表实验数据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且各支路的电流相等。老师指出小亮的探究过程有不妥之处,请问他下一步应该做的最合理的操作是 。
A点电流IA/A
B点电流IB/A
C点电流IC/A
0.16
0.16
0.32
A.整理器材,结束实验
B.改变电源电压,再测出几组电流值
C.在干路中串入滑动变阻器,多测几次电流值
D.换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再测出几组电流值
26.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小明同学的三次实验情况分别如图甲、乙、丙所示。
(1)该实验的操作关键是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木块做 运动,这时测力计的读数(拉力大小)就等于木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这两个力为 的关系;
(2)若要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应采用 (选填“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或“理想模型法”),将 两图的实验作对比得出结论。
六、单选题
27.我国提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碳中和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话题。关于能量和能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我国已建成的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来发电的
B.能量的转移是有方向性的,而能量的转化没有方向性
C.化石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核能、水能、太阳能都是可再生能源
D.为了保护环境,控制和消除大气污染,应禁止使用化石能源
28.关于光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水中倒影是光通过平静的水面反射而形成的实像
B.在岸边看到池底的鱼是由于光的折射而成的虚像
C.我们能看到旗杆之上的五星红旗是由于光的色散
D.摄影师用胶片相机拍照时底片上成正立缩小实像
29.小李家使用的热水器,30min内均匀消耗了900g的天然气,将30kg的水从25℃加热到50℃。已知水的比热容为,天然气的热值为,天然气的密度为3kg/m3,则关于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吸收的热量是
B.热水器的能量转化效率为25%
C.天然气的化学能全部转化为水的内能
D.如果将此热水器效率再提高5%,则加热时间将节约1.5min
七、多选题
30.如图所示,滑轮组悬挂在水平支架上,某工人站在水平地面上,竖直向下拉动绳子自由端,使物体A以0.3m/s的速度匀速上升,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90%,已知物体A重540N,该工人重700N,不计滑轮组的绳重和摩擦,关于该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绳子自由端受到竖直向下的拉力为300N B.该工人对地面的压力为220N
C.绳子自由端拉力的功率为90W D.动滑轮重60N
31.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电流表示数I1为0.3A,电压表示数为U1,电阻R2与R3的电功率之和为8.1W;当开关S1、S2闭合时,电压表示数为U2,电流表示数为I2,电阻R2的电功率为12.5W,U1∶U2=3∶5.则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
A.I1∶I2=2∶3 B.R2∶R3=4∶5 C.R1=10Ω D.U=30V
八、实验题
32.如图甲是小明设计的拉力健身器示意图,在拉环处向右施加拉力时,弹簧伸长的同时,滑片P随之在电阻棒BC上向右移动,所受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大。小明想用电压表(量程为0~3V)示数来反映拉力的大小。
(1)关于小明的设计电路(开关闭合时),同学们提出了下列一些看法,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滑片P处于电阻棒C端时形成短路
B.当滑片P移动时,电路中的电阻值不发生变化
C.滑片P从图中位置向右移动,电压表示数不变
D.滑片P处于电阻棒B端时,电压表示数为最大
(2)如图乙所示,小红在小明的设计电路基础上,增加了一个定值电阻R0,当拉环处施加的拉力增大时,电压表的示数 。如果拉环受到的拉力为0N时,滑片刚好在B端;当拉力为1000N时(在弹性限度内)滑片刚好在C端,这时电压表的示数为3V;当拉力为500N时,则电压表的示数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5V;(已知:在弹性限度内,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受到的拉力大小成正比。)
(3)小彬在小红的设计电路中去掉了导线OD,如图丙所示,关于小彬的设计电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与小红的设计电路完全等效
B.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压表示数不变
C.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路的总电阻变小
D.电压表的示数变化与拉力变化成正比
九、计算题
33.如图甲,体积为1000cm3的实心均匀正方体A,自由放置在底面积为200cm2、高为16cm的薄壁柱形容器中,容器重力为10N。底面积50cm2、高为10cm的长方体B通过一轻质不可伸长的细线悬挂于天花板,细线拉力为12N,A与B相距7cm。现往容器中注入某种液体,当液体深度为15cm时,细线拉力变为10N,如图乙,此时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为1500Pa。(g取10N/kg)
(1)液体的密度为多大?
(2)A物体的密度为多大?
(3)若轻轻剪断乙图中细线,待A、B物体静止后(B一直在A上面),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多大?
参考答案:
1.A
【详解】太空中是真空,声不能传播,核心舱在太空中只能通过电磁波和地面联系,所以,空间站的信息传回地面利用的是电磁波。
故选A。
2.B
【详解】A.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必须要选择一个参照物,故A错误;
B.以地面为参照物,20架直升机与地面的位置发生变化,全部都是运动的,故B正确;
C.20架直升机组成“70”字样飞过天安门广场,领航机和飞在后面的直升机相对位置没有发生变化,以领航机为参照物,其它直升机是静止的,故C错误。
D.20架直升机组成“70”字样飞过天安门广场,飞在前面的直升机和飞在后面的直升机相对位置没有发生变化,相对静止,飞在前面的直升机和飞在后面的直升机运动的速度相同,故D错误。
故选B。
3.D
【详解】A.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约为1.5V,故A不符合题意;
B.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36V,故B不符合题意;
C.教室里一盏日光灯的功率约为40W,故C不符合题意;
D.根据生活实际,家用电冰箱的电流大约为1A,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4.A
【详解】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青蛙的叫声是鸣囊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
B.声音传播需要介质。我们听到的蛙鸣、蝉鸣声是靠空气传播的,故B错误;
C.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一般不同。我们是根据音色不同来辨别它是青蛙的声音,故C错误;
D.关闭门窗是在传播过程中阻碍声音的传播,减弱蛙叫、蝉鸣的干扰,故D错误。
故选A。
5.D
【详解】A.根据天平的使用规则可知,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根据天平的使用方法可知,在调节横梁平衡时,首先要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测量物体质量时,应使用镊子加减砝码,防止手污染砝码,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称量过程中,可通过调节砝码的数量或游码使天平平衡,不能再调节平衡螺母,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6.B
【详解】将适量的汽油喷入筒内,用软木塞塞住筒口,摇动起电机;当放电针放电时,汽油燃烧,圆筒内气体的内能增加,气体对软木塞做功,软木塞被高温高压的气体冲出,而汽油机的做功冲程对外做功,因此该实验可模拟四冲程汽油机工作时的做功冲程,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C
【详解】A.电动机是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原理来工作的,故A错误;
B.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和电动机的工作原理不同,故B错误;
C.仅改变磁感线方向,线圈受力的方向发生改变,所以线圈转动的方向会改变,故C正确;
D.电动机工作过程中,消耗的电能大部分转化为机械能,还有少部分转化为内能,故D错误。
故选C。
8.D
【详解】ABD.返回舱匀速下落的过程中,其质量不变,速度不变,所以动能大小不变;质量不变,高度减小,则重力势能减小;因为机械能等于动能与势能的总和,所以返回舱的机械能减小,故D正确,AB错误;
C.返回舱竖直向下匀速运动,在重力的方向上通过了距离,其所受的重力做功,故C错误。
故选D。
9.C
【详解】A.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空气有流动性,所以大气中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海拔高度越高的地方,大气压强也越小,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大气压的影响因素有高度、温度等,晴天、阴雨天等天气变化也会影响大气压强,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B
【详解】A.泡茶时,茶叶的内能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的,故A错误;
B.分子热运动会受到温度的影响,茶水温度越高,茶水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故B正确;
C.热量是过程量,不能说减少热量,只能说传递热量,故C错误;
D.一切物体都有内能,茶水温度降至室温时,茶水的内能不为0,故D错误。
故选B。
11.A
【详解】A.使用停表前,需要先观察停表是否调零,再做下一步,故A正确;
B.终点计时员必须看到发令裁判在起点挥动手臂就开始计时,由于光的传播速度远远大于声音的传播速度,所以光传播100m的时间可以忽略不计,如果计时员听到口令才开始计时,这时运动员已经跑了一段时间才开始计时,所以测得的时间偏小,少的刚好是声音传播100m所用的时间,故B错误;
C.所测速度表示跑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只能粗略表示整个过程的快慢程度。故C错误;
D.每位同学跑步的速度是不同的,不能求平均值,故D错误。
故选A。
12.B
【详解】A.为了操作方便、防止触电,更换灯泡或维修电路时要先断开电源,故A错误;
B.为了防止因漏电而造成触电事故,微波炉外壳应与地线相连,故B正确;
C.有人触电时,应先切断电源,再把人拉开,故C错误;
D.使用验电笔时,手必须接触笔尾金属体,用笔尖接触被检测导线,才能辨别火线和零线,故D错误。
故选B。
13.B
【详解】根据题意可知,采用任意一种解锁方式开锁时,该解锁开关立即闭合,门锁芯里面的电动机就会启动工作,这说明两个开关是并联的,然后与电动机串联,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4. 汽化 液化
【详解】[1]当火焰喷到水中时,水汽化成水蒸气,同时吸收大量的热,达到降温效果,从而保护发射塔。
[2]气体液化后体积会减小,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两种: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长征火箭中的氢是采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气态氢液化后储存在燃料室中。
15. 反射 静止不动
【详解】[1]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因此小林在客厅的窗户玻璃上看到了客厅里灯的像,这是光的反射现象。
[2]由于灯在平面镜中成像时,像与灯关于平面镜对称,水平向左缓缓推动玻璃窗,灯不动,因此看到的像是静止不动的。
16. 负 向北
【详解】[1]由小磁针静止时,其左端为N极,右端为S极,根据磁体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可知,螺线管左端为N极,右端为S极;根据螺线管的线圈绕向,利用右手螺旋定则可以确定电流从螺线管的右端流入,左端流出,由于电流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出,经过外电路回到电源的负极,所以可以确定电源的A端为负极。
[2] 由于未断开开关时,小磁针是东西走向,断开开关时,小磁针由于受到地磁场的影响,N指向地磁南极,即地理北极,小磁针N极将向北偏转。
17. 平衡力 向上
【详解】[1]二力平衡的特点: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相互作用力的特点: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当直升机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都作用在飞机上,是一对平衡力,不是相互作用力。
[2]物体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受平衡力,合力为零;物体加速运动,合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物体减速运动,合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当直升机在竖直方向加速升空时,所受合力与运动方向相同,故合力方向向上。
18. 乙 =
【详解】[1][2]密度计在两种液体中都处于漂浮状态,故浮力等于自身重力,所以密度计在甲乙中受到的浮力相等,即
F甲=F乙
根据F=ρ液gV排,可知
V甲>V乙
故
ρ甲<ρ乙
19. R1阻值不变 保持导体两端的电压不变
【详解】[1]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时,应保持R1阻值不变;这是控制变量法的使用。
[2]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电阻关系时,应该保证导体两端的电压不变,因此滑动变阻器的目的是保持导体两端的电压不变。
20. 2、3 9.9×105
【详解】[1]当开关S接触1、2触点时,电路不通电,电热丝不工作,水龙头放出的是冷水;当开关S接触2、3触点时,电路中只有R2电热丝工作,此时的电功率为
当开关S接触3、4触点时,电路中R1、R2电热丝并联,此时的电功率
比较可知,当开关S接触2、3触点时,水龙头放出的是温水,当开关S接触3、4触点时,水龙头放出的是热水。
[2]水龙头在热水挡正常工作300s产生的热量为
Q=W=Pt=3300W×300s=9.9×105J
21.
【详解】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知道,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在法线上侧的空气中作出反射光线;又因为当光由空气斜射进入玻璃中时,折射光线靠近法线,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所以,在法线上侧的玻璃中作出折射光线,如下图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规律,要求学生能根据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由入射光线画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而且还能根据反射或折射画出入射光线,解题的关键是熟记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规律的内容.
22.
【详解】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在阻力跟阻力臂的乘积一定时,动力臂越长,动力越小;图中支点在O点,因此OB作为动力臂l1最长;动力的方向应该向下,过点B垂直于OB向下作出最小动力F1的示意图;过支点O作阻力F2的垂线,可得阻力臂l2,如下图所示:
23.(1)2.5×103kg/m3;(2)1×104Pa
【详解】解:(1)冰壶的密度
(2)冰壶对水平冰道的压力
冰壶对水平冰道的压强
答:(1)冰壶的密度是2.5×103kg/m3;
(2)冰壶对水平冰道的压强是1×104Pa。
24.(1)24Ω;(2)0.9W
【详解】解:(1)当开关S1、S2、S3均闭合时,R1短路,灯L与R0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因为灯L正常发光,则有
U源=UL=U0=6V
由P=UI得,通过小灯泡电流
根据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知,通过R0电流为
I0=I﹣IL=0.75A﹣0.5A=0.25A
由可得,定值电阻R0的阻值
(2)当开关S1闭合,S2和S3断开时,灯L与R1串联,由可得,小灯泡电阻
电路总电阻
R总=RL+R1=12Ω+28Ω=40Ω
电路消耗的功率
答:(1)定值电阻R0的值为24Ω;
(2)当S1闭合,S2、S3断开时,电路消耗的功率是0.9W。
25. C 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D
【详解】(1)[1]A.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时,为保护电路,开关应该是断开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每处接线都必须接牢,防止断路,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连接电路元件时一定的顺序即可,故不能从电池的负极开始是不对的,故C错误,符合题意;
D.为防止短路,连接完毕后要仔细检查电路,确认无误后再闭合开关,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2]连接好电路后,小明闭合开关测量A处的电流时,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到零刻度线左侧,原因是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3)[3]之所以得出各支路的电流相等,是因为选用的灯泡规格相同,器材太特殊,为得出普遍性的结论,要换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再测出几组电流值,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26. 匀速直线 平衡 控制变量法 乙丙
【详解】(1)[1][2]该实验的操作关键是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摩擦力的大小,这两个力为平衡的关系。
(2)[3][4]若要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要控制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应采用控制变量法,将乙、丙两图的实验作对比得出结论。
27.A
【详解】A.核反应堆中发生的是可控制的核裂变,核电站发电的过程是将核裂变产生的核能转化为内能,再通过汽轮发电机转化为电能,故A正确;
B.能量转化过程是有方向性的,是不可逆的,故B错误;
C.核能是不可再生能源,太阳能、水能属于可再生能源,故C错误;
D.化石能源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气,为了保护环境、控制和消除大气污染,应减少使用化石能源,而不是禁止,故D错误。
故选A。
28.B
【详解】A.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正立等大的虚像,故A错误;
B.能看到池底的鱼是由于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发生折射形成的虚像,故B正确;
C.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它能反射光,将光线反射到我们眼睛里,因此我们能看到五星红旗是由于光的反射,故C错误;
D.摄影师拍照时,胶片拍出的底片上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D错误。
故选B。
29.B
【详解】A.将30kg的水从25℃加热到50℃,水吸收的热量
故A错误;
B.消耗天然气的体积是
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热量
热水器的能量转化效率
故B正确;
C.天然气燃烧不能完全燃烧、天然气燃烧放出的热量不能全被水吸收,所以天然气的化学不能全部转化为水的内能,故C错误;
D.如果将此热水器效率再提高5%
需要完全燃烧天然气放出的热量
由得需要天然气的体积
需要天然气的质量
节约天然气的质量
因为30min内均匀消耗了900g的天然气,所以节约时间
故D错误。
故选B。
30.AD
【详解】A.由图可知n=2,绳子自由端的拉力
故A正确;
B.由图可知,工人在重力、地面的支持力和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由力的平衡条件可知,地面的支持力
此时工人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工人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因此工人对地面的压力
故B错误;
C.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
绳子自由端拉力的功率
故C错误;
D.因为不计绳重和摩擦时
所以动滑轮的重力
故D正确。
故选AD。
31.CD
【详解】AB.由电路图可知,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三电阻串联,电压表测R1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由欧姆定律可知,R1两端的电压
U1=I1R1=0.3A×R1……①
由串联电路的电阻特点和
P=UI=I2R
可知,电阻R2与R3的电功率之和
……②
当开关S1、S2闭合时,R1、R2串联,电压表测R1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由欧姆定律可知,R1两端的电压
U2=I2R1……③
电阻R2的电功率
P2=I22R2=12.5W……④
由①②可知
……⑤
由②④⑤可知
解得,故AB错误;
CD.由⑤可知
由④可知
则
由串联电路的电阻特点和欧姆定律可知,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电源电压
U=I1(R1+R2+R3)=0.3A×(R1+50Ω+40Ω)……⑥
当开关S1、S2闭合时,电源电压
U=I2(R1+R2)=0.5A×(R1+50Ω)……⑦
由⑥⑦可知,R1的阻值:R1=10Ω,电源电压:U=30V,故CD 正确。
故选CD。
32. C 变大 大于 D
【详解】(1)[1]由图甲可知,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丝为PB段,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
A.当滑片移到C端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电路不会发生短路,故A错误;
B.当滑片P移动时,PB段电阻丝的长度发生变化,根据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影响因素可知,电路中的电阻将变化,故B错误;
C.滑片向右移动时,PB段的长度变长,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大,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故C正确;
D.滑片处于B端时,电路发生短路,电压表的示数为0,故D错误。
故选C。
(2)[2]由图乙可知,滑动变阻器与R0串联接入电路,电压表测量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当拉环处施加的拉力增大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大,根据串联电路分压规律可知,电压表示数的变大。
[3]当拉环受到的拉力为0N时,滑片刚好在B端,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0;
当拉力为1000N时(在弹性限度内)滑片刚好在C端,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这时电压表的示数为3V,电路中的电流
电压表的示数
当拉力为500N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最大阻值的,电路中的电流
电压表的示数
即当拉力为500N时,电压表的示数大于1.5V。
(3)[4]由图丙可知,滑动变阻器与定值电阻R0串联接入电路,电压表测量PB段两端的电压,滑片P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不变,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保持不变,拉力越大,PB段越长,滑动变阻器PB段的阻值越大,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压表越大,电压表示数
由于在弹性限度内,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受到的拉力大小成正比,PB段的电阻跟PB段的长度成正比,所以电压表的示数与拉力成正比,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33.(1)1×103kg/m3;(2)0.6×103kg/m3;(3)1.6×103Pa
【详解】解:(1)液体深度为
h=15cm=0.15m
时,对容器底的压强为1500Pa,由p=ρgh可得液体的密度
(2)由题意知物体B的重力为12N,但在乙图中细线的拉力变成了10N,由此可知物体A对物体B的支持力为2N,所以B对A的压力也为2N,即F压=2N。
已知A与B相距距离为H=7cm,则由乙图可知:当从甲图到乙图物体A升高H后,物体A被液体浸没的深度
h浸=h﹣H=15cm﹣7cm=8cm=0.08m
物体A是体积为1000cm3的实心均匀正方体,故其边长为10cm,所以物体A在乙中排开液体的体积
所以物体A受到的浮力
F浮=ρ液gV排=1×103kg/m3×10N/kg×8×10﹣4m3=8N
根据物体A受力平衡可知,A的重力
GA=F浮﹣F压=8N﹣2N=6N
A的密度为
(3)根据物体B受力平衡可知,B的重力为12N,所以B的质量为
乙图中剪断绳后,以AB两物体为整体,其整体的质量
mAB=mA+mB=0.6kg+1.2kg=1.8kg
则整体体积为
VAB=VA+VB=1000cm3+50cm2×10cm=1500cm3=1.5×10﹣3m3
其整体的密度
l
因为其整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故该整体在液体中处于沉底状态,由于两物块的高度之和为20cm,而容器高度只有16cm,所以容器内水面高度为h=16cm,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
p=ρ液gh=1×103kg/m3×10N/kg×0.16m=1.6×103Pa
答:(1)液体的密度为1×103kg/m3;
(2)A物体密度ρA=0.6×103kg/m3;
(3)若轻轻剪断乙图中细线,待AB物体静止后,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1.6×103Pa。
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2023-2024学年九上物理期末监测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2023-2024学年九上物理期末监测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图甲是模拟调光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物理卷: 这是一份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物理卷,共8页。
2023年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中考物理二模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中考物理二模试卷(含解析),共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