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百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联考地理试卷
展开2024届高三开学摸底联考山东卷
地理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考试时间为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街景地图导航软件是一种可以显示真实街景的地图导航软件。下图示意某街景地图导航款件的画面。据此完成1~2题。
1.与传统电子导航相比,街景地图导航
A.定位准确B.直观方便C.成本低廉D.功能单一
2.除交通外,街景图像还可以用于
A.环境保护B.公共安全C.旅游开发D.城市规划
故宫(116°E,40°N)乾清宫屋檐起翘的斜度与太阳照射的方位角相适应,有利于建筑内部合理采光。每年冬至日前后的正午时分,乾清宫大殿内“正大光明"匾额通过“金砖”(为皇家御用土质方砖,浇筑桐油后铺设)被点亮。近代,“金砖"技艺渐渐失传。1990年,故宫大修,“金砖"技艺重现并实现传承。下图示意冬至、夏至乾清宫光照及屋檐景观。据此完成3~5题。
3.推测乾清宫屋檐起翘的斜度大约为
A.10° B.27° C.50° D.66°
4.“金砖”浇筑桐油可以
A.增强地面反射B.体现皇家权威
C.减少制作程序D.便于地面铺设
5.影响“金砖”技艺从失传到实现传承的主要因素是
A.技术B.劳动力C.资源D.政策
斯德哥尔摩位于瑞典东海岸,包含14座岛屿和1个半岛。1945年之前,斯德哥尔摩为单中心结构:1945~1990年,城市由单中心结构向多中心结构过渡;1990年开始形成多中心的空间布局。下图示意斯德哥尔摩过渡阶段城市空间结构。据此完成6~7题。
6.过渡阶段,斯德哥尔摩的城市规划重点为
A.建设卫星城和地铁
B.扩大市中心用地规模
C.推动房地产业开发
D.转移知识密集型产业
7.斯德哥尔摩多中心空间布局形成后,卫星城
A.人口向市中心迁移
B.产业趋于同质化发展
C.对交通的依赖减小
D.与中心城市联系减弱
近年来,贵州省提出“大生态+森林康养”林业经济发展新模式,明确建立集康复疗养、养生养老、休闲度假于一体的森林康养产业体系。下图示意贵州省森林康养资源分布。据此完成8~10题。
8.贵州省发展森林康养产业的突出优势条件是
A.老年人口数量多
B.人均收入水平高
C.森林资源丰富
D.环境质量优良
9.贵州省森林康养资源分布
A.随海拔升高,资源数量先增多后减少
B.距离河流越近,资源数量越多
C.在距离城市较远的山区,资源数量多
D.距离交通线越近,资源数量越多
10.为促进贵州省森林康养产业进一步发展,当地政府应
A.提倡退耕还林,提高森林覆盖率
B.推动森林康养与旅游业融合发展
C.均衡布局各地区的森林康养资源
D.加快山区高铁建设,完善交通网
大沼泽地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南部,北起奥基乔比湖,南至佛罗里达湾。19世纪以来,佛罗里达人口迅速增长,大沼泽地开发加剧,生态环境随之恶化。2000年,美国开始修复大沼泽地生态系统,拆除了大沼泽地部分公路而代之以桥梁。下图示意大沼泽地水文格局变化(箭头代表水流流向,粗细代表水量大小)。据此完成11~13题。
11.历史时期,大沼泽地主要补给水源是
A.大气降水B.海洋水C.地下水D.湖泊水
12.与历史时期相比,当前大沼泽地沿海地区
A.水流速度变快B.地下水位上升
C.海水入侵加剧D.水生植被繁盛
13.大沼泽地拆除部分公路而代之以桥梁,主要是为了
A.提高湖泊水位B.增加沼泽水量
C.加快水流速度D.减少洪涝灾害
在热带地区,原始森林向农业用地转换已成为影响土壤质量的重要干扰形式。下图为北热带某山地不同海拔高度土壤表层(0~20cm)和次表层(20~40cm)有机质分布。据此完成14~15题。
14.砖红壤带表层和次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差异小,主要是因为砖红壤带
A.土壤利用强度大B.有机质分解慢
C.植被覆盖率低D.淋溶作用强烈
15.该山地不同海拔高度土壤有机质分布表明
A.高海拔地区表层水土流失严重
B.次表层植被根系数量多于表层
C.高海拔地区森林植被较为原始
D.降水对土壤有机质分布影响小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广西省环江县位于责州高原与广西岩溶平原过渡的斜坡地带。1950年以来,环江县农业发展可以划分为传统农业期、农业转型过渡期和农业多样化生产阶段三个时期(下图)。
(1)概括环江县农业转型过渡期种植结构特征。(4分)
(2)简析环江县农业多样化生产阶段对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产生的积极作用。(8分)
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吉尔吉斯斯坦境内的麦兹巴赫湖位于阿克苏河上游,是伊利尔切克冰川(分南北两支,北支退缩明显)作用下形成的堰塞湖(图1)。夏秋季节,堰塞湖溃堤多发,湖水排水过程受冰坝升降影响。图2示意2022年7月麦兹巴赫湖下游协合拉水文站测得的一次洪水过程流量统计。
(1)分析麦兹巴赫冰川堰塞湖的形成原因。(4分)
(2)简述麦兹巴赫冰川堰塞湖从溃堤湖水排出到排水结束的发展过程。(6分)
(3)概括2022年7月麦兹巴赫冰川堰塞湖溃堤引发的洪水特点。(4分)
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柴达木盆地是内陆断块山间盆地,环盆地分布的绿洲带是当地聚落的主要分布区。绿洲区内农业生产方式由传统游牧业向高度依赖水利设施的灌溉农业转变,并影响聚落演进,对当地“人-水-地”关系平街产生重要影响。下图示意柒达木盆地聚落选址演进过程(虚线箭头代表聚落选址演进方向)。
(1)分析柴达木盆地聚落演进过程。(8分)
(2)简述柴达木盆地“人-水-地”三者的平衡关系。(6分)
1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南乔治亚岛海域(下图)是南极磷虾渔业的主要渔场之一,世界多国以不同的形式参与南极磷虾产业,每年我国都有多艘大型渔船前往该海域捕捞磷虾。下表为德雷克海峡北部、中部、南部大风日数季节分布统计表。
(1)指出我国渔船在南乔治亚岛海域捕捞磷虾可能面临的困难。(3分)
(2)在下图中用实线补绘德雷克海峡北部大风日数季节分布统计图,并描述德雷克海峡大风日数季节变化特征。(7分)
(3)除捕捞业外,推测智利参与南极磷虾产业的方向,并说明理由。(5分)
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1.B【解析】材料中提出,街景地图导航软件是一种可以显示真实街景的地图导航软件。结合图中信息可以看出,与传统电子
导航相比,街景地图导航能直观显示街景,方便用户找到目的地,B正确;定位准确程度与传统电子导航差别不大,A错误;街景地图导航由于技术要求较高,因此成本往往较高,C错误;街景地图功能较为丰富,D错误。故选B。
2.C【解析】街景图像可以直观显示真实景观,可用作旅游开发,让人们足不出户体验旅游的乐趣,C正确;街景图像对环境保护,公共安全、城市规划作用较小,A,B、D错误。故选C。
3.B【解析】材料中提出,故宫乾清宫屋檐起翘的斜度与太阳照射的方位角相适应,有利于建筑内部合理采光。结合图中冬至日太阳光线和屋檐起进斜度的关系可得出屋檐起翘的斜度与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大致相同。已知故宫纬度为40°N,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H=90°-(40°+23°26')=26°34°,B正确,排除A、C,D。故选B。
4.A【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冬至日,太阳光线照射到殿内“金砖”上,经“金砖”反射后照亮匾额。“金砖”浇筑桐油可以提高“金砖”亮度,从而增强地面反射,对照亮匾额起着重要作用,A正确。“金砖“浇筑桐油对皇家权威,地面铺设影响小,B、D错误。“金砖”浇筑桐油增加了制作工序,C错误。故选A。
5.D【解析】材料中提出,“金的”为皇家彻用砖,随着皇家退出历史舞台,“金砖”失去政策支持,技艺逐渐失传。1990年,故宫大修,又为“金砖”提供了政策条件,“金砖"技艺重现并实现传承。因此影响“金砖“技艺从失传到实现传承的主要因素是政策,与技术,劳动力、资源无关,D正确,排除A,B、C。故选D.
6.A 【解析】在过渡阶段,斯德哥尔摩的城市规划重点应为建设卫星城和地铁,形成大分散、小集中的多中心发展格局。这些卫星城成为吸引人口,产业的中心,通过放射状的铁路与市中心相连,将散落的各岛整合申联起来,A正确、C错误;扩大市中心用地规模应是单中心结构的城市规划重点,B错误;卫星城主要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D错误。故选A
7.D【解析】斯德哥尔摩多中心空间布局形成后,卫星城建设从追求功能大而全逐渐演变为强化某一功能、不同功能协调配合,卫星城产业得到发展,吸引人口迁入,A、B错误;随着城市发展,对交通的依赖会增加,C精误;随着多中心结构形成,斯德哥尔摩市中心和卫星城之间的联系开始弱化,D正确。故选D。
8.C【解析】与其他发达省份相比,贵州省老年人口数量和人均收入水平并不占优势,A、B错误;贵州省森林资源丰富,为森林康养产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C正确;环境质量优良不一定森林康养产业发达,必须有丰富的森林资源,D错误。故选C。
9.A 【解析】观察图中等高线分布与康养资源数量的关系可以得出,贵州省森林康养资源主要集中在海拔500-1000米,500米以下和1000米以上数量较少,故随海拔升高,康养资源数量先增多后减少,A正确;从图中可以看出,康养资源数量与河流、交通线分布有一定的关系,但并不表现为距离河流,交通线越近,资源数量越多,B,D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贵州省康养资源在责阳附近为高密度区,C错误。故选A。
10.B【解析】贵州省耕地资源短缺,退耕还林不利于粮食生产,且贵州省森林覆盖率已较高,因此不适宜提侣退耕还林,提高森林圈盖率,A锆误;材料中提出,明确建立集康复疗养、养生养老、休闲度假于一体的森林康养产业体系,因此推动森林康养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利于康养产业进一步发展,B正确;各地区森林康养资源分布应因地制宜,不应均衡布局,C错误;在山区建设高铁市场需求小,不利于高铁运营,D错误,故选B。
11.D【解析】材料中提出箭头代表水流流向,粗细代表水量大小。从历史状况图中可以看出,从湖泊(奥基乔比湖)流向大沼泽地的水流箭头最粗,因此朔泊水是历史时期大沼泽地的主要补给水源。故选D。
12.C 【解析】从当前流向图中可以看出,与历史时期相比,随着沼泽地开发加剧,流人大沼泽地的水量减少,沼泽出现萎缩现象,会导致水流速度减慢,地下水位下降,海水人侵加剧、植被由水生向陆生演化,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3.B 【解析】材料中提出,2000年,美国开始修复大沼泽地生态系统,拆除了大沼泽地部分公路而代之以桥梁。结合前面两题的分析可知,大沼泽地生态环境恶化主要是由于水量减少,湿地萎缩所致。因此拆除部分公路而代之以桥梁可以减少地表径流的阻隔,增加流入沼泽地的水量,改善生态环境,B正确;湖泊为大沼泽地的主要水源,在沼泽地拆除公路对湖泊水位影响小,A错误;加快水流速度、减少洪涝灾害不是主要目的,C、D锆误。故选B。
14.A 【解析]材料中提出,该山地位于热带,因此山地山麓土壤为砖红壤。山麓地带受人类活动影响大,原始森林向农业用地转换,人为翻耕促进表层和次表层有机质的交换,使表层、次表层有机质差异较小,A正确;有机质分解速度、植被覆盖率差异、淋溶作用等对表层、次表层有机质差异影响较小,B、C、D错误。故选A。
15.C 【解析】读图得出,随着海拔上升,土壤有机质含量上升,因此高海拔地区植被覆盖较高,水土流失不严重,A错误;图中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大于次表层,因此表层植被根系数量多于次表层,B错误;高海拔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高,说明植被覆盖率较高,受人类活动影响小,植被较为原始,C正确;高海拔地区降水较多,植被覆盏率高,土壤有机质含量高,说明降水对土壤有机质分布影响较大,D错误。故选C。
16.【参考答案】
(1)经济作物种植比例增加,传统农业生产功能减弱;农业种植结构由单一向多元化过渡。(每点2分,答出2点得4分)
(2)林、果、桑多种经营,提高了土地利用率;退耕还林工程,生态农业建设利于保持水土;农业规模化经营,机械化水平高,提高
了劳动生产率;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相结合,延长了产业链,提高了经济效益;实现农业多元化,产业化发展,利于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居住环境等。(每点2分,答出4点得8分)
【解析】第(1)间,农业转型过渡期种植结构特征要结合传统农业期和农业多样化生产阶段的种植结构特征作答。从图中可以得出,传统农业期的种植结构特点表现为粮食作物种植比例高,农业结构单一、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农业多样化生产阶段的站构特征表现为作物丰富度增加、农业功能多样化凸显、种植结构实现多样化。因此,农业过渡时期的种植结构特征应为;经济作物种植比例增加,传统农业生产功能减弱,农业种植结构由单一向多元化过渡。第(2)问,农业多样化生产阶段对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产生的积极
作用应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三个方面组织答案。从生态效益看,当地位于高原与平原过渡的斜坡地带,平地少,多样化生产阶段发展了林、果、桑多种作物,因地制宜,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当地为略斯特地貌,土层薄,迟耕还林工程,生态农业建设利于保持水土。从经济效益看,万亩桑蚕示范基地建设利于规模化经营和提高机械化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兴办小庄园将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相结合,延长了产重链,提高了经济效益。从社会效益看,以农兴县战略实现农业多元化、产业化发展,利于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居住环境等。
17.【参考答案】
(1)伊利尔切克冰川北支退缩使得冰川前缘形成湖盆;而南支阻塞湖盆形成冰坝;后轴冰川融化,积水成湖。(每点2分,答出2点得4分)
(2)夏秋季节气温高,冰川融化量大,冰川融水不断流人冰川湖;当湖水达到一定深度,冰坝源浮,冰下通道打开,湖水开始排出;当湖面水位下降到一定程度,漂浮的冰坝会下降再次阳塞冰湖,排水结束,并再次冻结底部。(每点2分,答出3点得6分)
(3)洪水持续时间长;洪蜂流量大,且形成多次洪峰;洪雌出现时间与冰雪消随时间一致;洪水滋水级慢,落水迅速。(每点2分,答出2点得4分)
【解析】第(1)问,材料中提出,麦兹巴赫湖位于阿克苏河上游,是伊利尔切克冰川(分南北两支,北支退缩明是)作用下形成的堰塞湖,因此该湖泊的形成原因是伊利尔切克冰川北支退编使得冰川前缘形成湖盆,而南支阻塞湖盆形成冰坝,后随冰川融化,积水成湖。第(2)问,结合第(1)问可知,麦兹巴赫冰川堰塞湖是冰坝阻塞冰雪陆水形成的,因此湖泊溃堤与冰坝开合和冰雪融水量密切相关。夏秋季节气温高,冰川融化量大,冰川融水不断流入冰川湖;当湖水达到一定深度,冰坝漂浮,冰下通道打开,湖水开始排出;当湖面水位下降到一定程度,螺浮的冰坝会下降再次阻塞冰湖,排水结束,并再次冻结底部。第(3)问,观察图2,从洪水持续时间、洪峰大小、洪峰数量等方面分析,注意结合横坐标分析洪峰出现的时间特点以及洪水涨落特点。可概括为:洪水持续时间长;洪峰流量大,且形成多次洪峰;洪峰出现时间与冰雪消融时间一致;洪水滋水缓慢,落水迅速。
18.【参考答案】
(1)游牧时期,为方便获取水源,躲差灾害,聚落靠近河流,且位于地势较高处分布;随着人口增加,人类顺应地势,通过简单的水果引准进行农耕垦殖,聚落主要选址于冲(洪)积扇和河谷绿洲;随着农田灌渠不断完善,聚落选址于距离河流较远的冲积平原腹地;与早期聚落相比,现代聚落地理位置较差,但规模较大,且以组团的形式存在。(每点2分,答出4点得8分)
(2)水资源量决定了灌溉土地规模的大小,进而又决定了绿洲区的人口承载能力;人口的过量增长会超出绿洲有限的土地和水资源承载能力;人口过少又导致开垦后的宜农土地弃耕,土地受到二次荒漠化的破坏。(每点2分,答出3点得6分)
【解析】第(1)问,读图可知,柴达木盆地聚落演进过程表现为由地势较高处向扇顶、扇中、扁缘、冲积平原依次演进。结合材料“绿洲区内农业生产方式由传统游牧业向高度依赖水利设能的灌溉农业转变,并影响聚落演进”可得出,早期农业生产活动主要为游牧,为方便获取水源,躲避灾害,聚落靠近河流,且位于地势较高处分布,多依靠山系或山峰;随着人口增加,人类顺应地势,通过简单的水渠引灌进行农耕垦殖,聚落主要选址于冲(洪)积扇泉水溢出带和地势较高的河谷绿洲;随着农田灌渠不断完善,聚落选址摆脱了水资源的强烈约束,选址于距离河流较远的冲积平原段地。与早期乘落相比,现代来落地理位置较差,但规模较大,且以组团的形
式存在。第(2)问,柴达木盆地“人-水-地”三者的平衡关系中,水资源是限制性因素,水资源量决定了滥溉土地规模的大小,进而又决定了绿洲区的人口承载能力;人口的过量增长会超出绿洲有限的土地和水资源承载能力;人口过少又导致开垦后的宜农土地弃耕,土地受到二次荒漠化的破坏。
19.【参考答案】
(1)大风、巨浪,浮冰、大雾、海啸等。(每点1分,答出3点得3分)
(2)(1分)
北部、中部和南部都是大风天数夏季最少;北部和南部秋季大风日数最多,而中部冬季大风日数最多;冬季中部和北部大风日数更接近,和南部差距较大。(每点2分,答出3点得6分)
(3)为其他国家的磷虾捕捞船提供后勤保障和技术服务。(1分)智利靠近南极,地理位置优越;长期以来,智利积累了大量有关南极地区的海洋环境,渔场情况等方面的资料,可利用这些资料为其他参与国提供服务。(每点2分,答出2点得4分)
【解析】第(1)间,从图中可以得出,南乔治亚岛消域位于盛行西风带内,受西风影响,而上多大风,巨浪、大雾;南乔治亚岛辈近南极,夏季易受浮冰影响;位于板块交界附近,海啸多发。第(2)问,绘图根据表格中的数据绘制即可,注意要用实线。绘图完成后从图中可概括出德雷克海峡大风日数季节变化特征表现为:北部、中部和南部都是大风天数夏季最少;北部和南部秋季大风日数最多,而中部冬季大风日数最多;冬季中部和北部大风日数更接近,和南部差距较大。第(3)问,从图中可以看出,智利靠近南乔治亚岛海域,因此,除捕捞业外,智利可借助其靠近南极的位置优势,积累有关南极地区的海洋环境、渔场情况等方面的资料,可利用这些资料为其他参与国提供服务,发展为其他国家的磷虾捕捞船提供后勤保障和技术服务产业。
2023-2024学年江西省百师联盟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联考地理试卷(新课标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江西省百师联盟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联考地理试卷(新课标卷),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该地极夜期约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百师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联考地理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百师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联考地理试卷,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百师联盟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联考地理试卷: 这是一份2024届百师联盟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联考地理试卷,文件包含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联考地理试卷pdf、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