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同步教案
小学北师大版3 节余多少钱教学设计
展开这是一份小学北师大版3 节余多少钱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合作交流,探索新知,当堂训练,课堂总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3课时 节余多少钱(1)
课题 | 三位数加减混合运算 | 课型 | 新授课 |
教学内容 | 教科书第21页的内容 | ||
教学目标 | 1.结合“节余多少钱”的生活情境,经历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探索并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会运用加减混合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进一步理解画直观图表示数量关系的优越性, 体会解决同一问题 可以有多策略,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 ||
教学重点 | 探索并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 ||
教学难点 | 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 ||
教学准备 | 多媒体课件 |
教 学 过 程 | 备 注 | |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观看视频:留守儿童和工人们建设高楼大厦 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的感受。 2.你知道吗?(课件出示教材第21页最上面左边的情境图)) 教师总结:2009年,我国进城务工人员总数约二亿二千万人,城市建设和发展离不开他们的辛勤劳动。亮亮的父母就是这些务工人员中的一员。那亮亮和奶奶在家是怎样生活的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1)请学生认真观察说出自己找到的数学信息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总结: 条件一:爸爸妈妈每月寄回800元。 条件二:奶奶每月领185元补贴。 条件三:亮亮和奶奶八月花了745元。 教师总结:前两个条件是得到的钱,是收入,第三个条件是花的钱,叫支出。 (2)引导学生思考:根据图意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预设:八月剩下了多少元? 教师总结:剩下多少钱,我们也称为节余,所以也可以说是八月节余了多少元? (板书:节余多少钱)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解决问题:八月节余了多少元? (1)独立思考,算一算 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请同学们独立在练习本上完成。 (2)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小组合作要求: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再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3)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总结 2.解决问题::九月结余了260元,十月结余的钱比九月少30元,两个月一共节约了多少元? (1)说一说:从题目中你得到哪些信息?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总结: 条件一:九月结余了260元。 条件二:十月结余的钱比九月少30元。 问题:两个月一共节约了多少元? (2)梳理信息 通过梳理,我们发现需要先算出十月节余了多少元。再算出一共结余多少元。 (3)独立思考,算一算 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请同学们独立在完成,不会的画图试试。 (4)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小组合作要求: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再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5)全班分享交流 预设1:260-30+260,从左往右算,先算十月份节余多少钱,再加上九月份节余多少钱,得到的就是两个月一共节余多少钱。 预设2∶260+(260-30),先算括号里的,求的是十月节余的钱,再算括号外的,两个月一共结余多少元。 预设3:同学用了画图的方法,对用图上解说算式的意思。 引导学生,这个算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括号里求的是什么? 260表示什么?小括号的作用是什么? 教师提问:这两个算式在计算时有什么共同之处? 预设:都是先算260-30。 课堂小结: 教师:三位数加减的混合运算顺序是什么? 学生:只有加减的混合运算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如果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教师:当解决较复杂的比多少的问题怎样做? 学生:根据题意画出直观图来分析数量关系,使复杂的数量关系变得清晰明了,从而选择合适的方法解答。 三、当堂训练 课件出示教科书P22“练一练”第1题。 学生根据直观图中的数学信息,理解数量关系,自主解答再全班汇报。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探索了三位数加减的混合运算的知识,你有什么收获呢?、 学生谈收获,教师根据学生谈话归纳整理成板书。 五、布置作业 课本第22页“练一练”第2题、第3题。 | 创设情境,既揭示了课题,又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培养学生提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巡视,指导学困生
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对于学生正确的解题方法要及时鼓励
学习能力较强的班级教师可提前准备同类型题目,让学生独立画一画做一做
| |
板书 设计 | 节余多少钱(1) 800+185-735 800-735+185 =985-735 =65+185 =250(元) =250(元) 答:剩下250元。 | |
教后 反思 | 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学生合作探究意识的培养,学生初步形成了小组合作研究的能力,因此本节课我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主要采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和感悟数学思想;整节课学生讨论、操作、总结、汇报,并及时补充、纠正,教师只从旁点拨并进行积极意义下的评价,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他们敢想敢做敢说,生生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发展的空间,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 |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三年级上册3 节余多少钱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巩固练习,作业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3 节余多少钱公开课表格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导入,预习反馈,探索新知,巩固练习,拓展提升,课堂总结,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数学三年级上册3 节余多少钱精品表格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导入,预习反馈,探索新知,巩固练习,拓展提升,课堂总结,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