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3淄博五中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解析
      山东省淄博第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含解析.docx
    • 原卷
      山东省淄博第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docx
    山东省淄博第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含解析第1页
    山东省淄博第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含解析第2页
    山东省淄博第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含解析第3页
    山东省淄博第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第1页
    山东省淄博第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第2页
    山东省淄博第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第3页
    还剩1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淄博五中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3淄博五中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含解析,文件包含山东省淄博第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含解析docx、山东省淄博第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度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高二地理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30道小题,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随着长江经济带工业经济发展,其资源、环境约束瓶颈日益突出。提高长江经济带工业生态效率(包括经济子系统、环境子系统和能源子系统),是促进工业向绿色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表为2009-2013年长江经济带三个子系统生态效率结果统计,图为长江经济带工业生态效率收敛情况统计图。效率值越高表明效益越好,收敛值越小说明该区域内不同省市的工业生态效率差距越小。读表和图,完成下面小题。

    上游效率值
    中游效率值
    下游效率值
    工业经济子系统
    0.852
    0.910
    0.951
    环境子系统
    0.880
    0.861
    0.913
    能源子系统
    0.784
    0813
    0.852

    1. 下列关于长江经济带工业经济发展情况,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上、中游工业生态效率水平较低 B. 长江经济带工业经济发展仍以粗放式为主
    C. 长江经济带工业经济发展区域协调性强 D. 长江经济带工业生态系统改善空间较大
    2. 长江经济带上游能源子系统效率最低,下游能源子系统效率最高,推测原因是( )
    A. 下游能源行业资本投入力度大 B. 下游能源行业科技投入成本低
    C. 上游能源行业过于密集使得竞争压力大 D. 上游能源行业环境治理投入量大导致成本过高
    3. 针对长江经济带工业生态效率的现状,今后的发展方向为( )
    A. 上游地区重点实施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 B. 中游地区以发展生态环保产业为主
    C. 下游地区重在强化服务性产业贡献力 D. 上游地区需推进重工业化的速度
    【答案】1. C 2. A 3. C
    【解析】
    【1题详解】
    根据表中数值并结合材料“效率值越高表明效益越好”可知,上、中游工业生态效率较下游工业生态效率水平低,A项不符合题意;长江经济带工业发展的环境生态效率、能源生态效率与工业经济效率相比整体不高,说明经济发展仍以粗放型为主,工业生态系统改善空间较大,B、D项不符合题意;工业经济发展区域协调性的强弱与各区域产业结构互补性有关,但图文信息未涉及相关内容,C项不正确符合题意,因此排除A、B、D,选择C。
    【2题详解】
    长江下游地区与上游地区相比,经济发展水平高,能源行业资本和科技投入大,能源利用率高,生态效益好,A项正确、B项错误;上游能源行业的多少不影响能源子系统生态效益,C项错误;上游地区由于经济相对落后,环境治理投入不足,能源行业对环境污染严重,导致生态效益最低,D项错误。因此排除B、C、D,选择A。
    【3题详解】
    根据表中数据可知,上、中游地区环境生态效率和能源生态效率比下游地区小,说明环境污染较严重,能源开发成本高,因此应重点承接下游地区转移的产业,注重环境保护,提高经济效益,A、B、D项错误;下游地区第三产业发达,经济发展水平高,可以利用其区位优势强化服务性产业的贡献力,减小能源消耗,提高经济效益,C项正确。
    【点睛】本道题主要考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知识,促进一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有以下几点:第一,搞好生态建设与生态保护,防治各种环境问题;第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第三,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搞好综合开发,发展优势产业与特色产业;第四,努力发展循环经济,包括生态农业、清洁生产、生态城市与绿色交通;第五,发展科技,加快产业调整,
    武汉东湖高新区是我国最大的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基地,经过30多年的发展,初步形成了“2+2+1”的现代产业体系。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 东湖高新区的发展( )
    A. 受光照条件影响越来越大 B. 向综合性的现代产业发展
    C. 人工智能替代光电子产业 D. 产业间均具有产业链关系
    5. 东湖高新区光电子产业集聚主要是为了( )
    ①扩大产业规模 ②促进交流创新
    ③集中处理废弃物 ④降低劳动力成本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4. B 5. A
    【解析】
    【4题详解】
    武汉东湖高新区是我国最大的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基地,不是太阳能产业基地,受光照条件影响较小,A正确;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产业集群基地是集光芯屏端网、生物医药、数字经济、新消费融合、人工智能的现代产业体系,向综合性的现代产业发展,部分产业之间无产业链关系,B正确,D错误;该产业基地还是以光电子产业为基础的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基地,人工智能没有替代光电子产业,C错误。所以选B。
    【5题详解】
    东湖高新区光电子产业集聚,可以扩大产业规模,提高规模效益,①正确;产业集聚能够促进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能促进创新,②正确;该产业基地为高新技术产业,污染物较少,集聚不是为了集中处理废弃物,③错误;该产业基地为高新技术产业,劳动力成本不是主导因素,④错误。所以选A。
    【点睛】产业集聚的好处:1、有助于上下游企业都减少搜索原料产品的成本和交易费用,使产品生产成本显著降低;2、集群内企业为提高协作效率,对生产链分工细化,有助于推动企业群劳动生产率的提高;3、集聚使得厂商能够更稳定、更有效率地得到供应商的服务,比较容易获得配套的产品和服务,及时了解本行业竞争所需要的信息;4、集聚形成企业集群,有助于提高谈判能力,能以较低的代价从政府及其他公共机构处获得公共物品或服务;5、由于集聚体本身可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和发展机会,会对外地相关人才产生磁场效应。集聚区内有大量拥有各种专门技能的人才,这种优势可使企业在短时间内以较低的费用找到合适的岗位人才,降低用人成本。
    产业结构现状与就业结构现状的研究是了解一个地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基本情况的窗口。1990年、2017年青海省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为70亿元、2624.8亿元。而就业结构的调整是伴随着产业结构演进的,1990年、2017年青海省三大产业就业人员分别为241.3万人、327.0万人。随着以生态保护倒逼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青海省将打造一个全新的、适合创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产业结构。下左图为1990—2017年青海省三次产业GDP占比变化图,下右图为三次产业就业人员占比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1990—2017年,青海省产业结构变化的特点是( )
    A. 第一产业比重持续快速下降 B. 第二产业GDP呈下降趋势
    C. 第三产业比重变化最大 D. 产业结构趋于优化
    7. 结合青海省产业GDP与就业人员占比关系,应在目前就业结构基础上压缩( )
    A 第一产业就业比重 B. 第二产业就业比重 C. 第三产业就业比重 D. 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
    8. 促进青海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的措施正确的是( )
    A. 加大对外开放程度 B. 大力发展第二产业
    C. 减缓城市化建设步伐 D. 促进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
    【答案】6. D 7. A 8. A
    【解析】
    【6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第一产业GDP比重1993—1994年上升,2005年以后变化很小,A错误。第二产业GDP占比呈波动上升趋势,GDP产值呈现上升趋势,B错误。第三产业比重变化最小,C错误。2014年以后,该地以二、三产业为主,且第三产业占比呈上升趋势,产业结构趋于合理,D正确。故D正确。
    【7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第一产业GDP占比较小而就业人员占比较大,可知第一产业存在劳动力过剩问题,可以通过提高机械化水平等措施压缩第一产业就业比重,A正确。目前第二产业就业比重本身较小,不应该再压缩,B错误。青海作为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不应压缩第三产业就业比重,CD错误。故A正确。
    【8题详解】
    加大对外开放程度,有利于加强区域合作,促进青海产业结构优化,A正确。从图上可以看出,产业结构优化应该进一步提升第三产业比重,B错误。而不应该减缓城市化建设步伐,C错误。而促进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属于第一产业范畴,没有体现产业结构的优化,D错误。故A正确。
    【点睛】产业结构是指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在一国经济结构中所占的比重。产业结构的变化一方面为某些行业带来良好的市场机会,一方面也会对其他行业带来生存的威胁。通常在经济成长的过程中,服务业的重要性会与日俱增,服务业的比重会日益扩大,服务业从业者有较大的市场机会。
    江苏滨海湿地是中国乃至世界为数不多的典型的原始海岸湿地之一。围垦是滨海湿地人为干扰的主要因素,直接改变了滨海湿地景观自然演变的过程和方向。下图为“江苏省不同年份围垦边界向海洋推进的距离”。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 图示时期围垦边界向海洋推进( )
    A. 射阳段推进距离最大
    B. 东台推进距离最大
    C. 1991-2003年推进最快
    D 2003-2015年推进最快
    10. 与如东相比,射阳、大丰、东台围垦边界向海洋推进明显的原因可能是( )
    A. 湿地资源丰富
    B. 水热条件最好
    C. 位于淮河入海口
    D. 人口密度大
    【答案】9. C 10. A
    【解析】
    【9题详解】
    对比图中图中1979年和2015年各个地段围垦向海洋推进的距离差值,可知图示时期内推进距离最大和速度最快的是大丰段,整个边界推进速度是在1991—2003年最快,故C正确,ABD错误。所以选C。
    【10题详解】
    围垦边界推进明显说明湿地资源丰富,A正确,;从水热条件来看越向东越好,如东的水热条件优于射阳、大丰、东台,B错误;淮河入海口已经淤积,C错误;江苏省东南方向人口密度较大,D错误。所以选A。
    【点睛】在沿江、滨湖和海边的滩地上圈筑围堤进行垦殖的工程技术。对海滩地的围垦又叫海涂围垦;对经常淹在水下的海湾浅滩的围垦又叫围海造田。对滨湖滩地的围垦也叫围湖造田。潮滩围垦是沿海国家拓展陆域,缓解人地矛盾的最主要方式之一。潮滩围垦通过对潮滩高程、水沙动力条件、沉积物特征等多种环境因子的改变,促进生物演替。并通过垦区土地的人为利用,对海岸环境演变产生重要影响。围垦工程在短时间、小尺度范围内改变自然海岸格局.对海岸系统产生强烈扰动,造成新的不平衡,有时甚至会引发环境灾害,对海岸环境构成不可逆转的影响或损失。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中央,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固定、半固定沙漠沙漠中的沙丘顶部多流沙,植被较少,而沙丘底部植被相对丰富。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年降水量70-150mm,主要集中在5-9月,年蒸发量2000mm以上,冬季一般有20-30cm深的稳定枳雪覆盖。下图为沙漠中某沙丘剖面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1. 沙丘土壤水份最丰富的的季节是(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12. 沙丘1-2m土层土壤水分含量总体变化规律是( )
    A. 坡顶>坡中>坡脚 B. 坡顶>坡脚>坡中
    C. 坡脚>坡中>坡顶 D. 坡中>坡脚>坡顶
    13. 位于丘间平地处的梭梭等植被,可以有效地( )
    A. 增加降水,调节气候 B. 涵养水源,增加土壤水分
    C. 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D. 保护水土,减轻洪涝灾害
    【答案】11. A 12. C 13. B
    【解析】
    【11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年降水量70~150mm,主要集中在5~9月,年蒸发量2000mm以上,冬季一般有20~30cm深的稳定积雪覆盖,降水主要集中在冬季,以降雪的形式存在,降雪量大且稳定。次年,春季气温回升,积雪融化,是沙丘土壤水分最丰富的季节,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2题详解】
    读图可知,坡顶为流沙,坡中为一年生草本,坡脚为梭梭,故从坡顶到坡脚的含水量逐渐增大,故沙丘1~2cm土层土壤水分含量总体变化规律是坡脚>坡中>坡顶,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3题详解】
    尽管丘间平地有梭梭等植被分布,但植被稀疏,调节气候作用不大,A错误;丘间平地地势低平,土壤水分条件好,植被对涵养水源有一定作用,B正确;该地位于沙漠中,没有农田分布,故C错误;水土流失一般发生在地势起伏较大、降水较多的地区,梭梭分布在平地,且该地降水少,不易发生洪涝灾害,不会发生水土流失,D错误。故选B。
    【点睛】我国东部季风区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云贵高原区地下水补给较多;东北地区的河流有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和雨水补给。
    1999年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规划时,场址几经变更,由陆地趋于海边,最终专家建议再向东迁移1000-1500米至沿海滩涂,通过围海造陆建设机场。机场选址之地原先是候鸟迁徙路线上重要的“驿站”,因此机场建设的一个重要配套工程是在九段沙湿地自然保护区种草、促淤。下图为“1999年浦东机场规划地址及其周围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选择在现址的关键目的是( )
    A. 少占原有土地资源 B. 预留机场发展空间
    C. 远离城市高层建筑 D. 减少城市噪声污染
    15. 形成九段沙的地质作用最可能是( )
    A. 海浪堆积作用 B. 风力堆积作用 C. 河流堆积作用 D. 内外力共同作用
    16. 推测在九段沙湿地种草、促淤的主要作用是( )
    A. 保护海岸线,减轻海浪对海岸线的侵蚀 B. 调节市区气候,增加当地的生物多样性
    C. 吸附污染物质,减少东海赤潮的发生率 D. 吸引候鸟栖息,减少鸟类对机场的威胁
    【答案】14. A 15. C 16. D
    【解析】
    【14题详解】
    浦东国际机场占地广,而上海市用地紧张,场址在专家的建议下移动到沿海滩涂,充分节省了城市土地资源,A正确;填海成本较高,浦东机场向海岸方向移动,限制了机场发展空间,B错误;机场向东迁移“1000 ~1500米”,这段距离相对较小,没有远离城市高层建筑,对避免噪声污染并无太大影响,CD错误。故选A。
    【15题详解】
    如图示九段沙在长江入海口附近,长江入海口处地势低平,河水的流速较慢,河流携带的泥沙易在河口堆积形成沙岛,形成九段沙的地质作用最可能是河流堆积作用,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6题详解】
    保护海岸线可以直接在海岸滩涂上种草、促淤,不用在九段沙地区种草、促淤,A错误;在九段沙种草、促淤对调节市区气候有一定的作用,但并不是其种草、促淤的直接目的,B错误;九段沙种草、促淤是机场建设的一个重要配套工程,吸附长江污染物质与机场建设没有直接关系,C错误;图中信息显示浦东国际机场处于候鸟迁徙线路上,飞机飞行过程中与鸟类碰撞十分危险。九段沙种草、促淤可增加湿地面积,吸引更多鸟类在此栖息,减少鸟类对飞机飞行的威胁,D正确。故选D。
    【点睛】机场建设及机场高速工程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占用土地、征地拆迁、植被破坏、取土和弃土、水土流失、粉尘污染等影响,航班营运将产生噪声和水污染。
    在贵州省某石灰岩广泛发育地区,由于人类长期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大面积裸露,植被退化严重。该地区植被退化表现为“乔木→乔灌林→灌木林→稀灌草坡→稀疏灌草丛”的演替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 导致该地区土壤侵蚀的主要外力是( )
    A. 风力 B. 流水 C. 海浪 D. 冰川
    18. 推测造成该地区植被退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气候干旱化 B. 不合理灌溉 C. 过度砍伐 D. 过度放牧
    19. 该地区植被退化过程中,下列指标可能先升高、后降低的是( )
    A. 乔木层密度 B. 群落生物量 C. 植株高度 D. 植株数量
    【答案】17. B 18. C 19. D
    【解析】
    【17题详解】
    贵州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流水作用强烈,导致当地土壤侵蚀强烈,B正确;风力作用为主的地区主要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而该地区属湿润地区,A错误;贵州位于内陆地区,不受海水作用,C错误;贵州省所处的纬度较低,海拔2000米左右,受冰川作用影响小,D错误。故选B。
    【18题详解】
    该地区石灰岩广泛发育,土层浅薄,过度砍伐植被,植被难以恢复,造成植被退化,C正确;该地区为湿润区,发展种植业为主,放牧强度不大,AD错误;该地区为湿润区,发展种植业为主,不是发展灌溉农业,B错误。故选C。
    【19题详解】
    该地区植被的退化演替过程表现为“乔木→乔灌林→灌木林→稀灌草坡→稀疏灌草丛”。由此可以看出乔冠层密度、群落生物量、植株高度都呈下降趋势,ABC错误。由“乔木→乔灌林→灌木林→稀灌草坡”,植株数量升高,由“稀灌草坡到稀疏灌草丛” 植株数量下降,D正确。故选D。
    【点睛】贵州省位于云贵高原,岩石以石灰岩为主,喀斯特地貌广布。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多且集中在夏季。因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地表植被遭破坏。当地地形崎岖,坡度较大,流水侵蚀和搬运能力强,所以水土流失严重。岩溶地貌发育的土壤层较薄,受侵蚀后基岩裸露,植物不能生长,形成石漠化现象。
    实现碳中和战略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实现从以化石能源为基础的碳基电力系统转为以可再生能源为基础的零碳电力。光储直柔配电系统是针对风电、光电的安装空间和其发电的不稳定性给出的解决方案。“光”即建筑光伏,“储”是建筑内分布式蓄电及利用邻近停车场电动汽车的电池资源,“直”指建筑内部采用直流供电,“柔”指实现柔性用电,使其成为电网的柔性负载或虚拟灵活电源。完成下面小题。

    20. 根据图文信息推测光储直柔配电系统的更适合建设位置为( )
    ①东部地区②西部地区③城乡屋顶④发展边远地区集中式光伏基地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21. 城市建设光储直柔配电系统的主要原因( )
    A. 用电时间和发电时间有耦合,储电需求小 B. 占地面积大,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C. 城市用电负荷密集区域多,储电的需求大 D. 技术难度小,投入少
    【答案】20. B 21. A
    【解析】
    【20题详解】
    根据题意,在光储直柔系统中,需要建筑内分布式蓄电及利用邻近停车场电动汽车的电池资源进行储电,这就要求当地有较强的储电能力,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建筑光伏对建筑设备和施工要求较高,故而更适合建设在东部地区,而非西部地区,所以①正确,②错误。光储直柔系统利用的是“光”,即建筑光伏,且采用直流供电,满足建筑本身的用电需求,更适合建设在城乡屋顶,而不适合在集中式光伏基地布局,③正确,④错误。故选B。
    【21题详解】
    光储直柔系统中利用分散的建筑光伏,占地面积小,B错误;想实现建筑的柔性用电,对建筑内部设施和周边的基础设施要求较高,技术难度较大,投入多,D错误;该系统中需要利用分布式蓄电和电动车电池进行储电,储电能力有限,C错误;据图可知,光电发电时间可以覆盖大部分建筑用电负荷的高峰时间段,需要为其他时间储备的电力较少,A选项符合题意。故选择A。
    【点睛】光储直柔配电系统对建筑的要求较高,建筑将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用电负载,而是将具备发电、用电、储能、调节、等一系列功能。在整个系统中,柔性建筑实现的“用电负荷可控”对于电网的运行调节具有重要作用。
    2021年,世界上首个非补燃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在江苏金坛盐穴电站并网送电成功,下图示意该电站运行流程。与补燃式电站相比,该电站不需要额外补充燃料催动膨胀机工作。随着光伏和海上风电的大规模开发,江苏清洁能源装机容量截至2020年底已突破4000万千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 与补燃式电站对比,该储能电站( )
    A. 发电更多 B. 储电更快 C. 更清洁环保 D. 分布更广泛
    23. 作为日调度的调峰电站,推测金坛盐穴电站储能时段最可能是( )
    A. 上午 B. 下午 C. 上半夜 D. 下半夜
    24. 金坛盐穴电站的投入使用,可( )
    ①保障我国能源安全②助力“双碳”目标实现③提升电网调节能力④开发更多新型能源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22. C 23. D 24. C
    【解析】
    【22题详解】
    与传统的补燃式电量相比,该储能电站不需要额外补充燃料催动膨胀机工作,相对更清洁、更环保,但其发电量不一定更多,储电速度不一定更快,AB错,C正确。该储能电站利用盐穴储气库进行发电,相比于传统补燃式电站,其分布受到地域限制,D错。故选C。
    【23题详解】
    作为日调度的调峰电站,储能时段应是用电量相对较少的时段,下半夜人们主要进入休息时间,用电量相对较少,是该盐穴电站储能的最佳时段,D正确,排除ABC。故选D。
    【24题详解】
    根据前面分析可知,该盐穴电站相比于传统补燃式电站更清洁环保,该电站的投入使用,有利于降低碳排放,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作为日调度的调峰调电,有利于进一步提升电网的调节能力,②③正确,对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意义相对不是很大,①错,与开发更多新型能源关系不大,④错。故选C。
    【点睛】“双碳”目标:中国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主要措施有:加快发展非化石能源,优化能源结构;调整产业结构,构建以新能源为基础的产业体系;提高研发能力,带动产业创新等。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加快建设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安徽的必然选择。《安徽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提出,力争至2035年,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3%以上、合肥都市圈和长三角中心区8市平均值均达到80%以上,皖北地区力争达到70%左右,新型城镇化基本实现。下图为“安徽省2021年各地级市人口和城镇化率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5. 安徽省城镇化地域差异较大,皖北地区目前城镇化率较低的关键原因是( )
    A. 地处淮北平原,经济以农业为主 B. 交通落后,对外经济联系不方便
    C. 人口众多,农业人口数量较庞大 D. 经济落后,城市辐射带动能力低
    26. 为达成2035年安徽城镇化率目标,安徽应该采取的举措是( )
    ①优化全省新型城镇化体系建设②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③全省以推进皖北城镇群建设为中心任务④积极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协调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战略⑤加强合肥的中心地位,全力推进“强省会”战略⑥全面提升城市品质、高效能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⑥ C. ③④⑤⑥ D. ①③④⑤
    27. 在高质量建设现代化合肥都市圈的过程中,淮南应该采取的举措是( )
    A. 加强与合肥市的交通联系,把淮南打造成合肥的卧城
    B. 积极融入合肥都市圈,发挥自身优势,合作协调发展
    C. 做强煤、电、化支柱产业,强化长三角能源基地地位
    D. 加快淮南农业人口向合肥的转移,降低农村人口比重
    【答案】25. D 26. B 27. B
    【解析】
    【25题详解】
    安徽省城镇化地域差异较大,皖北地区目前城镇化率较低的关键原因是地区经济发展差异大,合肥都市圈距离长三角近,受到长三角辐射带动作用,经济发达,对周边地区辐射带动能力强,而皖北地区经济较落后,城市辐射带动能力低,对周边农村地区人口吸引力较差,排除ABC;D符合题意,故选D。
    【26题详解】
    优化全省新型城镇化体系建设,大中小城市合理发展,①对;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提高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城镇化水平提高,②对;皖北城镇群经济较落后,城镇化水平较低,不能将皖北城镇群建设作为全省中心任务,对全省辐射带动效果不佳,③错;积极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协调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④对;合肥城市化水平已经很高,不应该再加强合肥的中心地位,全力推进“强省会”战略,而是发挥合肥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全省城镇化水平提高,⑤错;全面提升城市品质、高效能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升居民居住满意度,提高城镇化水平,⑥对。①②④⑥对,排除ACD;B符合题意,故选B。
    【27题详解】
    淮南要是打造成合肥的卧城,那么不利于自身产业发展,不利于建成高质量建设现代化合肥都市圈,A错;淮南积极融入合肥都市圈,发挥自身优势,大中小城市合作协调发展,发展适合本地区的优势产业,B对;煤、电、化支柱产业环境污染严重,应该大力发展新能源,强化长三角能源基地地位,C错;加快淮南农业人口向合肥的转移,会导致淮南人口劳动力流失,区域发展不均衡,D错。故选B。
    【点睛】城市化又称城镇化,是指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其社会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型社会向以工业(第二产业)和服务业(第三产业)等非农产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
    数字经济是指将数字技术融入传统产业,提升传统产业数字化、信息化,数据化,智能化水平的一系列融合性经济活动,数字技术创新是其核心动力。长江经济带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空间分布差异显著。下图示意长江经济带数字经济指数分布(指数越大,说明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8. 长江经济带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主要表现为( )
    ①上游地区高于下游地区②上游地区低于下游地区③成渝城市群形成高发展水平集聚区④长三角城市群形成高发展水平集聚区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9. 对长江经济带城市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空间差异影响较小的因素是( )
    A. 信息化水平 B. 产业结构 C. 老龄化程度 D. 城市等级
    30. 苏州市的数字经济指数高于贵阳市。与贵阳市相比,苏州市发展数字经济的独特优势是( )
    A. 城市行政级别更高 B. 空间位置邻近上海 C. 矿产资源总量丰富 D. 交通枢纽地位重要
    【答案】28. D 29. C 30. B
    【解析】
    【28题详解】
    由图可知,长江经济带上游地区数字经济指数小于下游地区,说明上游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低于下游地区,①错误,②正确;成渝城市群集聚效应不明显,③错误;长三角城市群形成了数字经济高发展水平集聚区,④正确。综合上述分析,①③错误,②④正确,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9题详解】
    城市数字经济主要通过互联网、通信网络来实现交易、交流与合作,且高新技术产业及第三产业(服务业)发展更有利于推动城市数字经济的发展,因此信息化水平与产业结构对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大,AB不符合题意;一般情况下,城市等级越高,经济规模越大,产业层次越高,数字技术创新能力越强,越有利于数字经济高水平发展,故城市等级对数字经济发展影响大(从长江经济带数字经济指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可以印证),D不符合题意;老龄化程度对城市数字经济发展影响较小,C符合题意。故选C。
    【30题详解】
    读图可知,作为国际大都市和全国的经济、金融、创新中心,上海发展成为长江经济带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核心,而苏州市与上海地理位置邻近,受上海辐射带动作用强,有利于其数字经济的发展,B正确;贵阳是贵州省的省会,城市行政级别更高,A错误;苏州矿产资源贫乏,且矿产资源与数字经济关系不大,C错误;贵阳市是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D错误。故选B。
    【点睛】城市的辐射功能指城市的各项功能对其所在区域的综合影响力和发展带动力。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共40分。
    3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瑞典位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是个缺油少气的国家,能源使用曾经长期依赖石油进口。据统计,瑞典人均能源消费量约270千克/年,为世界第一。世界性石油危机爆发后,瑞典依靠政策支持大力发展生物质能、水能、核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其可再生能源以生物质能为主,生物质能是以农业废弃物、采伐剩余物、造材剩余物和加工剩余物为原材料制成。在短时间内成功将进口依赖型能源结构调整为可持续性“绿色能源”结构。图1示意2017年瑞典能源消费构成,图2为瑞典水电站和森林资源分布图。

    (1)分析瑞典利用本国资源开发“绿色能源”的优势条件。
    (2)说明瑞典调整能源结构带来的积极影响。
    (3)请结合瑞典清洁能源政策对我国实施绿色发展的提出合理建议。
    【答案】(1)瑞典森林覆盖率高,林业、造纸业发达,生物质能原料丰富;降水丰富,河流众多,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国土大部分位于西风带,风能资源丰富;资金充足,技术雄厚,市场需求大,有利于发展核电。
    (2)对本国:压缩石油等能源进口,减少开支;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延长产业链,创造新的财富和就业机会;实现循环经济,减轻环境污染。对世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缓解全球气候变暖。
    (3)调整能源结构,发展清洁能源;加大资金投入,研发清洁能源和节能技术;倡导绿色消费、低碳生活;制定税收、补贴等政策,鼓励绿色产业发展。
    【解析】
    【分析】本题以瑞典能源消费构成及瑞典水电站和森林资源分布图为材料,涉及能源消费结构、清洁能源开发的区位条件、清洁能源开发带来的影响及发展策略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利用创新情境解决实际地理问题的能力。
    【小问1详解】
    材料提及,瑞典依靠政策支持大力发展生物质能、水能、核能、风能等清洁能源。从瑞典资源分布图可以看到该国山地中其森林覆盖率相对较高,植被茂密,可促进该国林业及造纸业等相关产业发展,生物质能原料相对较为丰富;该国西部为大西洋,东部为波罗的海,受海洋暖湿气流影响,该国降水较为丰富,从图中可以看到山地中有大量河流分布,河流落差相对较大,水量大,落差大,水能资源较为丰富;同时该国大部分地区处于中纬西风带,其风力资源较为丰富;瑞典属于发达国家,其经济基础相对较好,资金技术相对较为雄厚,该国对能源的需求较大,核能相对较为稳定,该国具备开发核电的能力。
    【小问2详解】
    材料提及瑞典是个缺油少气的国家,能源曾长期依赖石油,在石油能源危机后,该国调整能源结构,从能源消费结构图可以看到,该国开发了水能、可再生能源、核能等,本题能源结构的调整所带来的影响要从本国和世界两个角度回答。对本国而言,由于积极使用生物质能、核能、水能等新能源,可减少对石油等化石能源的依赖,减少进口压力,从而有效的减少政府开支;积极开发新能源,可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促进相关产业发展,延长产业链,带动就业,增加收入,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增加新能源的使用,也会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减轻对环境污染的压力。对于世界而言,积极开发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能够有效的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进一步缓解全球气候变暖。
    【小问3详解】
    瑞典能源结构调整、发展可持续性的绿色能源结构等调整经验,我们可以从能源结构的调整、新能源的开发等方向,促进能源绿色发展。要优化我国能源消费结构,降低煤炭等化石能源的使用,积极开发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同时要加大相关的资金和技术投入。研发清洁能源,发展节能技术,促进资源优化利用;同时要提高公众的绿色意识,倡导绿色消费,低碳生活;从政府角度来看,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完善相关的税收、补贴等政策支持,鼓励绿色产业发展。
    3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鲁菲吉河地处东非,流域面积177420km2,最大流量发生在3月至5月的湿季,最小流量发生在10月下旬和11月的干季。鲁菲吉河三角洲规模宏大,包括北三角洲和南三角洲,多分汊。1978年一场洪水之后,南三角洲和鲁菲吉河的联系被切断,南三角洲上的河道逐渐废弃,引发红树林扩张。近年来,鲁菲吉河流域兴建多座水电站,这遭到了部分环保人士的反对。下图示意鲁菲吉河流域及三角洲结构。

    (1)分析鲁菲吉河三角洲规模宏大的形成条件。
    (2)说明1978年洪水事件导致南三角洲河道逐渐废弃的过程。
    (3)简述南三角洲河道废弃对红树林扩张的意义。
    (4)请从保护河口环境的角度,说明限制流域水电开发规模的理由。
    【答案】(1)各支流上游落差大,侵蚀能力强,大量泥沙向三角洲输送;降水集中,河流易泛滥,丰水期挟带泥沙多,在更大范围内沉积泥沙;岛屿成为屏障,削弱了海浪的侵蚀。
    (2)洪水挟带大量泥沙在南三角洲沉积,入海通道淤塞;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左,鲁菲吉河干流更倾向于向北三角洲流动;南三角洲残余河道水量少,在蒸发作用下水量入不敷出;泥沙和生物残骸的堆积使得河道变浅,逐渐萎缩,导致南三角洲河道逐渐废弃。
    (3)淡水径流减少,海水入侵范围扩大,地下水含盐度提高,红树林适生范围向陆地扩张;不再有洪水泛滥对红树林造成破坏,红树林生存环境趋于稳定。
    (4)泥沙被拦截在库区,三角洲物源减少;径流更加稳定,北三角洲的部分汊道萎缩;海水侵蚀加强,海岸线后退,湿地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鲁菲吉河三角洲、河口红树林、水电开发等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河流堆积地貌、河流地貌演变、影响生物的因素、水电开发影响评价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从材料和图文中获取地理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地理问题的能力,考查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三角洲是河流沉积地貌,本小题可从沙源、沉积环境等角度进行分析,规模宏大说明沙源丰富,沉积环境稳定,且受外力侵蚀作用小。由图可知,鲁菲吉河支流数量多,且各支流上游落差大,侵蚀能力强,向三角洲地区输送大量泥沙;由材料“最大流量发生在3月至5月的湿季,最小流量发生在10月下旬和11月的干季”可知,鲁菲吉河流域降水集中,河流易泛滥,丰水期携带大量泥沙,沉积成规模宏大的三角洲;三角洲位于印度洋沿岸,易受海浪侵蚀影响,由图可知,马菲亚岛位于三角洲附近,成为天然屏障,削弱了海浪的侵蚀,使鲁菲吉河三角洲规模宏大。
    【小问2详解】
    三角洲是河流沉积地貌,本小题可从沙源、沉积环境等角度进行分析,南三角洲河道逐渐废弃,说明沙源减少或者沉积环境发生变化,可结合材料进一步分析。由材料“1978年一场洪水之后,南三角洲和鲁菲吉河的联系被切断,南三角洲上的河道逐渐废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洪水携带大量泥沙在南三角洲沉积,导致入海通道淤塞,使河流被迫改道;鲁菲吉河位于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左偏转,在入海通道淤塞后,鲁菲吉河更倾向于向北三角洲流动;因入海通道淤塞,南三角洲残余水量较少,地处低纬,蒸发旺盛,在蒸发作用下水量进一步减少;在泥沙和水生生物(含河生生物和海生生物)残骸的堆积作用下,河道变浅,逐渐萎缩,导致南三角洲河道逐渐废弃。
    【小问3详解】
    本小题可从南三角洲河道废弃后区域自然地理环境改变,结合红树林生长习性等角度进行分析。红树林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南三角洲河道废弃后,海岸线向陆地方向推进,潮间带范围扩大。淡水径流减少,海水入侵范围扩大,地下水含盐度提高,红树林适生范围向陆地扩张;由材料“最大流量发生在3月至5月的湿季,最小流量发生在10月下旬和11月的干季”可知,南三角洲河道废弃后,不再有洪水泛滥对红树林造成破坏,使红树林生存环境趋于稳定。
    【小问4详解】
    由材料“鲁菲吉河三角洲规模宏大,包括北三角洲和南三角洲,多分汊”可知,河口环境主要指的是三角洲规模宏大,且多汊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角洲规模宏大主要是因为沙源丰富,多汊河主要是因为水量季节变化大。兴建多座水电站后,泥沙被拦截在库区,三角洲物源减少,三角洲将逐渐萎缩;水电站可调节径流,兴建多座水电站后,径流更加稳定,将使北三角洲的部分汊道萎缩;三角洲萎缩后,海水侵蚀加强,海岸线后退,湿地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故为保护河口环境,应限制流域水电开发规模。



    相关试卷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淄博市临淄中学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淄博市临淄中学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含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 我国政府包机抵达北京的这一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淄博五中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淄博五中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含解析,文件包含山东省淄博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含解析docx、山东省淄博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含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该考察区域, 航行中, 图中, 该大洲为, 甲海域沿岸, 棉花生长条件较优越的地区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