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素养检测(含解析)
展开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素养综合检测
(满分100分,限时45分钟)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新独家原创】【新考向·时事热点】2022年12月30日,引江济淮工程试通水通航,长江与淮河“牵手”。引江济淮工程供水范围涉及皖豫两省15个市55个县(市、区),惠及皖北、豫东5 000多万人口。引江济淮工程是我国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也是集供水、航运、生态于一身的民生工程。工程以城乡供水和发展江淮航运为主,结合农业灌溉补水、改善巢湖及淮河水生态环境、排涝等综合利用,是跨流域、跨省的重大战略性水资源配置工程。据此,完成1—2题。
1.从引江济淮工程直接受益的省是 ( )
A.河南、河北 B.河南、安徽
C.江苏、安徽 D.河南、山东
2.下列关于引江济淮工程的意义,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城乡供水 ②江淮航运 ③改善洞庭湖水生态环境 ④改善淮河水生态环境
⑤为流域内农业灌溉补水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⑤
2021年某日,位于山东省武城县的六五河节制闸开启,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北延应急供水工程正式向河北、天津供水。读南水北调东线示意图,完成3—4题。
3.(2022山东菏泽中考)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北延应急供水工程向河北、天津调水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 ( )
A.3—5月 B.6—8月
C.9—11月 D.12—2月
4.(2022山东菏泽中考)向河北、天津应急调水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 )
①缓解华北地区地下水的超采状况
②缓解黄河流域水资源短缺局面
③彻底解决河北、天津用水紧张状况
④向河北、天津河湖湿地补水,改善生态环境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2022山东泰安中考)我国各类能源资源储量丰富,随着经济快速发展,能源需求日益增加。读我国2018年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煤炭一直是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的主体
B.煤、石油属非可再生能源,应珍惜和节约使用
C.我国原油生产已能满足消费的需求
D.我国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利用方面取得显著进展
南水北调工程把长江流域丰富的水资源调到华北和西北地区。由于黄河成为阻碍南水北去的天然屏障,中线工程在黄河河床底部40米深处以开凿隧道的形式穿越黄河。据此完成6—7题。
6.(2022湖南湘潭中考)下列有关南水北调工程说法正确的是 ( )
A.东线工程利用京杭大运河输水
B.导致了长江流域严重缺水
C.缓解了我国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
D.解决了北方缺水的问题
7.(2022湖南湘潭中考)中线工程以隧道形式穿越黄河的主要原因是 ( )
A.黄河含沙量大
B.黄河水污染严重
C.黄河下游水流平稳
D.黄河下游是“地上河”
8.(2022吉林长春中考)黄河下游流经华北平原,“水荒”问题一直影响着当地经济发展,缓解该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合理措施有 ( )
①跨流域调水 ②大量开采地下水 ③禁止工农业用水 ④节约用水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优化能源结构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目标的主要途径之一。结合漫画,完成9—10题。
9.(2022湖南岳阳中考)图中清洁能源不包括 ( )
A.水能 B.风能
C.太阳能 D.煤、石油
10.【新情境·生活情境】(2022湖南岳阳中考)针对该漫画,某同学创作了几条警示语,其中最贴切的是 ( )
A.保护耕地,人人有责
B.垃圾分类,变废为宝
C.清洁能源,低碳转型
D.因地制宜,科技兴农
【新考向·中华传统文化】梯田耕作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是人类为了满足生存需要、适应山地环境而创造的一种农业生产类型,是中华农耕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图示意梯田景观。据此完成11—12题。
11.(2022湖北随州中考)早期,山区中的人们将未利用的坡地开垦为梯田的主要目的是 ( )
A.增加耕地面积 B.缓解水土流失
C.改变土壤肥力 D.提高土壤水分
12.(2022湖北随州中考)下列省级行政区域中,梯田分布面积最大的是 ( )
A.宁夏回族自治区 B.吉林省
C.上海市 D.云南省
下图为我国部分区域耕地面积及平均等级结构图,耕地等级数值越小,表示耕地质量越优。读图完成13—15题。
13.(2023山西吕梁汾阳期末)耕地质量最优的地区是 ( )
A.黄土高原区
B.黄淮海区
C.长江中下游区
D.东北区
14.(2023山西吕梁汾阳期末)青藏区耕地面积少的主要原因是 ( )
A.位于高寒区,冻土荒漠广布
B.盐碱化、水土流失严重
C.位置偏远,农业技术落后
D.人口少,耕地需求小
15.【新情境·生活情境】(2023山西吕梁汾阳期末)下列漫画所示行为有利于保护耕地的是( )
A BC D
二、综合题(共3题,共55分)
16.(18分)水是生命之源,我国是世界上缺水严重的国家之一,读“中国水资源的供需状况示意图”,回答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可以通过
的措施来解决,其中南水北调中线方案是从汉江上游的 水库调水,东线方案借助京杭运河输水,以解决华北地区缺水的问题。(6分)
(2)我国水资源在时间分配上不均,容易导致 灾害,可以通过修建水库的措施来解决。(4分)
(3)如图中,两幅漫画说明在水资源利用方面存在两大问题:一是 ,
二是 ;漫画提示我们要 、 。(8分)
17.(2022四川资阳中考)(15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作为发展中的农业大国,我国的耕地数量不足,而总体质量状况也较差。近年来,农产品价格的持续低迷和农业生产资料的猛涨,耕地撂荒面积与日俱增,已经严重影响到农业生产安全。如图为2000—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变化图和2000—2007年我国各类土地面积变化情况。
(1)2000—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的总体变化趋势是 ,各类土地中面积增加最多的是 。(6分)
(2)农村耕地撂荒产生的根本原因是耕地收益 。(3分)
(3)【新考向·开放性试题】针对当前我国农村耕地撂荒现象,请提出两条合理化的建议。(6分)
18.(2023山东聊城莘县期中)(2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引汉济渭工程是由汉江向渭河关中地区调水的省内南水北调骨干工程,每年将有约15亿立方米的汉江水通过秦岭输水隧洞源源不断输入陕西关中地区,为1 411万人提供生产生活用水,支撑全省1.1万亿元的国内生产总值,是缓解关中渭河沿线城市和工业缺水问题的根本性措施。
材料二 引汉济渭工程示意图和A、B两幅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1)“引汉济渭”工程位于 省,简称为 ,该工程“洞穿”
(山脉),使汉江和渭河联系起来。(6分)
(2)关中地区地势较为平坦,宝鸡与西安相对比, 的海拔更高一些。(2分)
(3)AB两幅图符合汉中市气温和降水特征的是 图,并简要分析原因: 。(6分)
(4)造成汉江和渭河水文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单项选择)。(2分)
A.秦岭南北两侧年温差相差较大
B.渭河流域以平原为主
C.秦岭阻挡暖湿气流北上
D.汉江流域纬度位置低
(5)引汉济渭工程建设的影响有 (单项选择)。(2分)
①促进渭河流域的经济发展②有效缓解西安缺水问题
③改变渭河流域的气候特征④可能引发生态环境问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6)该线路调水工程的建设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 (单项选择)。(2分)
A.气候温暖湿润 B.植被覆盖率低
C.水土流失严重 D.地势起伏较大
(7)跨流域调水是缓解我国水资源 (时间/空间)分布不均匀的重要措施。(2分)
答案全解全析
一、选择题
1—2.B C “皖豫”分别是安徽、河南的简称。根据材料可以知道,引江济淮工程可以改善巢湖的水生态环境,不能改善洞庭湖水生态环境。
3.A 每年的3—5月,华北地区降水少,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农作物正处于生长旺季,需水量大,春旱最严重,需要应急供水,此时,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北延应急供水工程向河北、天津调水。
4.D 通过北延应急供水工程向河北、天津供水,置换农业用地下水,可以缓解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状况。北延应急供水工程的水资源是黄河流域的水资源调配,没有增加黄河流域水资源,不能缓解黄河流域水资源短缺局面。应急调水不能彻底解决河北、天津用水紧张状况。
5.C 由图可以看出,煤炭一直是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的主体。煤、石油属非可再生能源,使用之后不能再利用,应珍惜和节约使用。我国的原油消费量远远超过生产量,不能满足消费需求。我国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利用方面取得显著进展。
6.A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利用京杭大运河为输水路线,节省了工程费用;南水北调工程会把长江流域富余的水资源调配到西北地区和华北地区,不会导致长江流域严重缺水;南水北调工程缓解了我国降水空间分配不均匀的问题而不是季节分配不均的问题;南水北调工程只能缓解我国北方缺水的问题,不会彻底解决北方缺水的问题。
7.D 中线工程穿越黄河的下游,由于黄河下游是“地上河”,河床高于当地地面,阻碍南水北去,中线工程为了穿越黄河,在黄河河床底部开凿隧道。
8.D 大量开采地下水会破坏生态环境、导致地表下沉,禁止工农业用水不利于经济发展,两种做法都不可取。
9.D 清洁能源是指不排放污染物、能够直接用于生产生活的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能等。
10.C 读图可知,图中漫画说明的是“碳达峰”。碳达峰就是指在某一个节点,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而达到峰值,之后逐步回落。保护耕地、垃圾分类和科技兴农对减少二氧化碳的作用不大。
11.A 山区地势起伏较大,耕地面积有限,人地矛盾突出。早期山区居民将未利用的坡地开垦为梯田可以增加耕地面积,缓解人地矛盾;开垦未利用的坡地易导致水土流失;土壤的肥力变化、土壤湿度变化,均是梯田相对于坡地的土壤的变化。
12.D 云南省位于云贵高原,地表崎岖,山地多、平地少,因此梯田占耕地面积比重最大;宁夏回族自治区的耕地主要分布在宁夏平原;吉林省平原面积广阔,耕地集中在平原地区;上海市地形平坦,无需开垦梯田。
13.D 读材料可知,耕地等级数值越小,表示耕地质量越优。图中,东北区耕地等级数值最小,耕地质量最优。
14.A 青藏区海拔高,气温低,冻土荒漠广布,不适合大多农作物生长,耕地面积小;青藏地区的水土流失并不严重;农业技术会推广到祖国的每一个角落,青藏区的农业技术并不落后;青藏地区人口少,但中国人口众多,对耕地的需求量很大。
15.C A是过度开发、占用耕地;B是城市扩张,建筑用地过多占用耕地;C划定基本农田保护范围,有利于保护耕地;D是工业不当排放造成土地污染。
二、综合题
16.(1)跨流域调水 丹江口
(2)旱涝
(3)(水)浪费 (水)污染 节约用水 防治水污染
解析 (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可以通过跨流域调水的措施来解决,我国最重要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是南水北调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从汉江上游的丹江口水库调水,东线工程借助京杭运河输水,以解决华北地区缺水的问题。
(2)我国水资源在时间分配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的特点,容易导致旱涝灾害,可以通过修建水库的措施来解决。
(3)第一幅漫画表示用水之后没有关紧水龙头,说明存在的问题是水资源浪费;第二幅漫画表示湖泊中水变成了黑水,反映的问题是水资源污染。针对水资源浪费和水资源污染,我们要做到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
17.(1)逐渐减少 林地
(2)少
(3)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例:实行耕地承包制度,进行较大规模管理与种植;对撂荒的耕地进行种植,政府给予农业补贴;等。
解析 (1)读图可得,2000—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的总体变化趋势是逐渐减少,各类土地中面积增加最多的是林地。
(2)结合生活所见可知,农村耕地撂荒产生的根本原因是耕地收益少。
(3)针对当前我国农村耕地撂荒现象,其合理化的建议是:实行耕地承包制度,进行较大规模管理与种植;对撂荒的耕地进行种植,政府给予农业补贴;等。
18.(1)陕西 陕或秦 秦岭
(2)宝鸡
(3)B 汉中市位于秦岭以南,1月份平均气温在0℃以上;B图1月份平均气温在0℃以上
(4)C
(5)D
(6)D
(7)空间
解析 (1)“引汉济渭”工程是引汉江水济渭河,从而缓解关中、陕北地区水资源紧缺的问题。读图分析可知,“引汉济渭”工程位于陕西省,该省的简称是陕或秦,该工程“洞穿”我国东部地区的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中的秦岭。
(2)读图可知,西安市的海拔大体在500米以下,宝鸡市的海拔大体在500米至1 000米之间,因此,宝鸡市的海拔高于西安市的海拔。
(3)从“引汉济渭工程示意图”中可以看出,汉中位于秦岭以南地区,1月气温在0℃以上,根据A、B两幅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判断,汉中年降水量比西安多,这里是温带季风气候向亚热带季风气候过渡的地区,所以B图符合汉中市气温和降水特征。
(4)汉江水量大于渭河是因为汉江位于秦岭以南,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渭河位于秦岭以北,秦岭阻挡了来自南方的水汽,渭河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少;其他因素影响较小。
(5)引汉济渭工程建设的影响:将汉江水引入渭河以补充西安、宝鸡、咸阳、渭南、铜川5个大中城市的给水量,有效缓解西安缺水问题,促进渭河流域的经济发展;引汉济渭工程不能改变渭河流域的气候;沿线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引汉济渭工程建设可能引发生态环境问题,如水土流失。
(6)“引汉济渭”工程地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穿越秦岭屏障,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地势起伏大。
(7)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跨流域调水工程是缓解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主要措施;兴建水库是缓解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主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