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同步练习
展开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同步练习
一 、填空题
1.如图所示,铅笔的长度为 ______ 。
2.如图,小嘉用刻度尺测量物块的长度,此时物块的长度可记为 ______ 。
3.如图所示,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______选填“”或“”,物体的长度为______。
4.使用刻度尺之前,要观察______、分度值及零刻度线在哪里。如图,被测木块的长度为______.
5.物理学上,有不少物理学家为了科学奋斗终生,著名物理学家 ______通过实验发现,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______通过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6.小明采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测定硬币的直径,测得枚硬币的直径是______。
二 、实验题
7.如图所示,在测细铜丝直径实验时,要把细铜丝在铅笔上 ______ 排绕圈,然后用 ______ 测出这个线圈总长度 ______ ,则铜丝直径 ______ .
三 、简答题
8.如图所示,木块的长度是 ______ .
9.简述测量曲线长度的方法。
四 、单选题
10.古琴是我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乃国乐之精粹,古人言“君子之坐,必左琴右书。”如图是某中学生席地而坐,演奏古琴曲《礼仪之邦》时的情景,请你估测该古琴的长度约为
A. B. C. D.
11.宇航员长时间生活在空间站其个子会变高,如图是宇航员麦克莱恩进入空间站四个月前后的身高,由图可知她长高了
A. B. C. D.
12.小明用刻度尺测得某物体的长度是这可能是下列哪个物体的长度
A. 粉笔 B. 物理课本 C. 课桌 D. 黑板
13.在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下列要求中错误的是
A. 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 B. 测量必须从刻度尺的左端零刻度线开始量起
C. 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刻度尺 D. 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面注明单位
14.历史上把如图所示的长度定为英寸,英寸约为
- B.
- C. D.
15.用甲、乙两把刻度尺分别测量同一木块的长度(如图),关于木块长度的读数,正确的一组是( )
A. 5.2cm,5.18cm B. 3.2cm,3.18cm
C. 3.20cm,3.18cm D. 3.2cm,3.2cm
16.关于测量误差和测量中出现的错误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B. 错误和误差都是不可避免的
C. 误差是不可以避免的,错误是可以避免的 D. 误差就是测量中的错误
17.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次测量,结果如下:、、、,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
A. B. C. D.
18.小强同学在一次测量某物体长度时,正确记录了四次测量结果,即,,,,则该物体的长度应为
A. B. C. D.
五 、计算题
19.甲、乙两同学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甲同学记录为,乙同学记录为,两同学记录均正确,请问两人的记录为什么不同?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解析】解:由图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测量的起始端在零刻度,因此铅笔的长度可以直接读数,因为长短测量需要估读,因此铅笔的长度为。
故答案为:。
刻度尺的分度值是刻度尺相邻两刻度线表示的长度,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起始端从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
此题主要考查了刻度尺的使用,属于基础知识。
2.【答案】;
【解析】解:图中,刻度尺上之间有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物体左侧与对齐,右侧与对齐,故物体的长度为。
故答案为:。
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之前,要明确其分度值;测量物体长度时,要观察是否从刻度线量起,起始端没从开始,要以某一刻度当作“”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前面的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此题主要考查了刻度尺的使用和读数,是一道基础题。
3.【答案】B ; 3.45 ;
【解析】解:读数时视线应该与刻度尺的刻线相垂直,所以方法是正确的。
刻度尺上之间有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位;物体左侧与刻度线对齐,右侧与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
故答案为:;。
刻度尺的使用要注意其量程和分度值,起始端从刻度线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即为物体长度;读数时视线要与物体末端所对刻度相垂直,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读取不同测量工具的示数时,基本方法是一致的,都要先明确测量工具的量程和分度值,确定零刻度线的位置,视线与刻度盘垂直。
4.【答案】量程 ;
【解析】解:
使用刻度尺之前,要注意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的位置,是否磨损;还要观察刻度尺的分度值和量程;
图中刻度尺上之间有个小格,一个小格的长度是,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木块左侧与对齐,右侧与对齐,所以木块的长度为。
故答案为:量程;。
刻度尺在测量之前,要观察其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线;
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起始端从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刻度线开始的,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该题考查的是刻度尺的分度值和读数,刻度尺是物理实验和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测量工具,要熟练掌握其使用和读数方法。
5.【答案】伽利略 卢瑟福;
【解析】解:伽利略最早提出“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并用斜面实验结合推理对这一观点进行了验证;
卢瑟福通过对粒子散射实验的研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故答案为:伽利略;卢瑟福。
此题是物理学史问题,关键要记住著名物理学家的主要贡献即可。
此题主要考查了有关物理学史的知识,对于这部分知识注意是注意平时加强积累和记忆。
6.【答案】2.50;
【解析】解:右端三角板直角顶点对应的刻度值是,左端三角板直角顶点对应的刻度值是,
则两个三角板直角的顶点之间的距离为:;
即硬币的直径为。
故答案为:。
测得枚硬币的直径时难于贴近的硬币的直径,借助于三角板等其他工具,如本题图中,两个三角板直角的顶点之间的距离即为硬币直径;
读数时,除了读出准确数值,还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还有很多,实际测量中,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知识,使用更准确、更简便的测量方法。
7.【答案】紧密;刻度尺;5.00;0.16cm;
【解析】解:将铜丝缠绕在铅笔上测量时,为减小误差,要尽量的减小铜丝间的距离,因此要紧密排绕,用刻度尺量出总长度为,铜丝的圈数圈,所以铜丝的直径
故答案:紧密;刻度尺;;
铜丝直径太小,直接测量时误差较大,可以将它紧密缠绕在铅笔上进行测量.
测量微小物体时常常采用累积法,再求平均值.
8.【答案】;
【解析】解:图中刻度尺又分为个小刻度,故最小刻度值为;末端刻度值为,物体长度为;
故答案为:.
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为相邻的刻度线表示的长度;起始端没从开始,把处当作“”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刻度尺是初中的基本测量工具,使用时要注意它们的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9.【答案】答:用不可伸长的细棉线与曲线AB完全重合,作上记号;再把这段细棉线拉直,用刻度尺测出这段棉线的长度,即为曲线AB的长度。;
【解析】
由于刻度尺是直的,而图中是曲线,如果直接用来测量这个曲线的长度,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采用化曲为直的方法间接测量物体的长度。
在生活实践中,测量长度的方法很多,同学们要抓住学科特点,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多做实验,用最巧妙的方法达到测量目的。
10.【答案】C;
【解析】解:人伸开两臂的长度约为,从图中可知,古琴的长度约为。
故选:。
人伸开两臂的长度约为,比较古琴与人伸开两臂的长度的长度,可估测出该古琴的长度。
此题主要考查看图进行长度的估测,可以从图中找出我们熟悉的长度进行比较,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
11.【答案】C;
【解析】解:由图可知,刻度尺上之间有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由左图可知,宇航员的身高为,由右图可知,四个月前后的身高为,则她长高了。
故选:。
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之前,要明确其分度值,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身高变化为两个身高值之差。
此题主要考查了刻度尺的使用和读数,是一道基础题。
12.【答案】B;
【解析】解:、粉笔长约为:,与题中数据不相符,不符合题意;
B、物理课本长约为:,与题中数据相符,符合题意;
C、课桌高约为:,与题中数据不相符,不符合题意;
D、黑板高约为:,与题中数据不相符,不符合题意;
故选:。
估测法是利用物理概念、规律、物理常数和常识对物理量的数值、数量级进行快速计算以及对取值范围合理估测的方法,对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物体我们要能够大致估测出其长度。
估测是一种科学的近似计算,它不仅是一种常用的解题方法和思维方法,而且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在生产和生活中也有着重要作用。
13.【答案】B;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了如何正确使用刻度尺,掌握刻度尺在使用过程中的规范操作是解题关键;
A.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刻度尺的位置要放正,不能歪斜,因此,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刻度尺测量时,物体的一端不一定要对准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只要从刻度尺上有清晰刻度的地方开始就可以了,因此,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C.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尺的尺面垂直,因此,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在记录测量结果时,一定要在数字后面注明单位,因此,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本题答案选。
14.【答案】D;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体长度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长度单位及其进率的认识,找出符合实际的选项。
长度的估测,必须熟悉一些常见物体的长度,以此为标准对研究对象作出判断。如:中学生拳头的宽度在左右;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成年人的身高在左右,一步的步幅在左右;一层楼的高度在左右,等等。由图知,大拇指第一节骨骼的长度为英寸,其长度与一枚一元硬币的直径差不多,而一元硬币的直径在左右,所以英寸约为。
故选。
15.【答案】B;
【解析】略
16.【答案】C;
【解析】解:、误差就是在正确测量的情况下,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存在的差异,因此认真测量只能减小误差,而不能避免误差,故错误;
、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造成的,是不该发生的,是可以避免的,故错误,正确;
、误差不是测量中的错误,故错误。
故选:。
误差是在测量过程中产生的测量值与真实值这间的差异,这种差异不同于错误,它是在测量方法正确的情况下产生的,只可以减小,却不能避免。
误差是客观存在的,只能在条件允许时尽可能的减小,而不可能避免,我们要正视误差。
17.【答案】B;
【解析】解:从次测量结果看,数据的准确值与其他不同,是错误的数据,应去掉;
为了减小误差,应该求三次测量的平均值,则物体的长度为:;故正确、错误。
故选:。
对于给出的数据,首先要弄清楚是否有错误数据,然后再利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求出物体的长度;
注意在求平均值时,计算结果的小数点后有几位数字应该和给出数据的小数点后有几位数字相同。
解决此类题时应注意,求平均值前一定要先去除错误的测量结果,并在最终的结果后保留与原结果相同的小数位数。
18.【答案】C;
【解析】解:
测量的四次测量结果为,,,,为了减小误差,取四次的平均值:,故正确、错误。
故选:。
在实验中,减小误差的有效途径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在求平均值时,要先对所有数据进行判断,把错误数据删除,然后进行平均,并且平均值的有效数字与原始数据保持一致。
此题主要考查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难度不大。
19.【答案】解:
已知两人的测量操作和记录都是正确的,
在2.05cm中,0.05cm是估读值,2.0cm是准确值,甲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
在2.0cm中,0.0cm是估读值,2cm是准确值,乙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
两人记录的结果不同是因为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不同.
答:
两人记录的结果不同是因为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不同.;
【解析】
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读数时要估测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即有一位是估计值,长度的记录结果由准确值和估读值组成.
一般说,测量工具的分度值越小,虽然量程较小,但精确度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