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第三册第7课 循环语句公开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第8课 循环语句(二)
一、学习目标
1.认识while循环语句,知道循环语句的结构和执行流程,进一步体验循环在程序中的作用。
2.能用所学知识达到知识迁移,解理三种结构的基本特点。
3.通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升计算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while循环语句的使用。
教学难点:如何分析循环问题,选择适合的循环语句。
三、教学设计
环节名称 | 活动设计(任务、步骤、要求、成果) | 设计意图 |
第一环节 生活发现 | 一、生活情境 位于我国与尼泊尔边境线上的珠穆朗玛峰是世界第一高峰,高8844.43米。试想一下,一张薄薄的纸可不可以通过重复折叠来达到珠峰甚至是超过它的高度呐。 二、问题提出 引导策略:引导学生将生活实际情景转换为数学问题。 如:怎样解决上述问题,能否将该问题的解决方法用数学语言描述出来? 1.讨论问题 (1)大家讨论猜测一张0.1毫米厚的足够大的纸,对折几次能超过珠峰的高度?(可以预设一个次数,比如64次) (2)试着说一下用上节课所学for循环的方法如何实现?(使用for循环,计算一下纸的厚度。) (3)如何准确的技术出折纸的次数(能否每一次折纸后,计算出当前厚度,如果超过珠峰,则中止循环) 引导策略:引导学生将数学问题转换为编程问题 如:该方法涉及到一个算法的问题,同学们根据前面提到的问题,思考讨论,并写出算法。 2.生成问题 (1)需要使用几个变量,各自代表什么含义? (2)用什么方式验证纸的高度已经超过珠峰? (3)多余的循环次数怎么处理? (4)有没有更合理的方法解决这种问题? (5)你能想到的其他问题。 三、我的设想 1.小组代表发言,汇报自己小组想出来的有价值的问题 2.组间进行评价。 |
|
第二环节 庖丁解牛 | 引导策略:首先肯定学生所讨论问题,然后让学生结合已有知识能否解决,引导学生学习本堂内容,并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其他循环问题。 如:刚才同学们讨论的各个问题都很有意义, 下面让我们一起学习本堂课的内容,同学们认真听仔细学,最后能达到学以致用解决生活中的其他循环问题。
一、for循环”折纸测珠峰” 二、while循环“折纸侧珠峰”
|
|
第三环节 学以致用 | 一、创意研究 引导策略:利用刚学的知识思考如何解决生活发现中提出的问题,并引导制定详细执行方案。 如:刚才我们学习了while循环语句,仔细思考while循环和for循环有什么相同点,又有哪些不同点?每个小组讨论**分钟,思考身边有哪些问题可以用循环语句解决,设计方案。要讨论出以下几个问题: 问题一:要做的程序项目名称叫什么,有什么作用 问题二:为什么要做这个程序项目 问题三:打算怎样去实现这个程序项目 问题四:这个程序项目有什么后续升级的需求吗 以上几个问题讨论完成后,形成文字方案记录下来。老师对每个小组的方案进行点评。学生根据方案完成相应的编程任务,并在制作过程中完善方案、步骤/流程图。 有余力或者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根据老师下面提出的方案自行选择并完成。 计算平方和 用while循环求解12+22+32+……+1002的值,试着找一找循环结构的规律。
猜测真实数据 某单据因日久破损,一数据十分模糊,缺少了千位数和十位数,只能推测为14x9x1,已知该数据是57或67的倍数,请设计一个程序,输出所有满足条件的数。 二、合作交流 引导策略:教师出示课件或文字说明小组需要完成的内容。 如:小组讨论,根据小组确定的方案,确定算法,并画出流程图,讨论代码并完成编写并运行。
三、快乐分享 引导策略:教师出示课件或文字说明小组需要汇报的内容。 每个小组向全班汇报方案完成情况,同时把完善后的算法步骤、流程图、编码及运行结果出示给大家,进行展示评价。
|
|
第四环节 收获展望
| 一、我的收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吧! 在学习的过程中,本堂课是如何开展的,自己在小组学习中的作用,自身能力又得到了哪些提升? 二、拓展延伸 如何使用循环语句编写程序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将算法及其思想运用到实际学习生活中。
|
|
初中信息技术青岛版第三册第12课 我的语音识别APP精品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信息技术青岛版第三册第12课 我的语音识别APP精品教案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教学重,教具准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青岛版第三册第7课 循环语句优秀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青岛版第三册第7课 循环语句优秀教学设计及反思,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教学重,教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信息技术青岛版第三册第6课 条件语句公开课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信息技术青岛版第三册第6课 条件语句公开课教案及反思,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教学重,教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