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学必修 第二册第二单元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测试题
展开8.2.1乙醇同步练习-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化学用语表示不正确的是
A.乙烯的结构式: B.乙醇的结构简式:C2H6O
C.2-甲基丁烷的键线式: D.甲基的电子式:
2.已知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20 g 20Ne中含有的中子数为10NA
B.0.1 mol 被氧化为时,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
C.100 mL 1 mol·L−1亚硫酸钠溶液含有的阴离子数目大于0.1NA
D.2.3 g乙醇和4.6 g甲醚(CH3OCH3)的混合物中碳氢键数目为0.9NA
3.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
| 实验操作 | 现象 | 解释或结论 |
A | 向盛有溴水的两试管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乙烯和苯 | 两试管中的水层都逐渐褪色 | 乙烯和苯都与溴水发生了加成反应 |
B | 将等体积的CH4和Cl2装入硬质大试管混合后,再将试管倒置于饱和食盐水中,在漫射光的照射下充分反应 | 试管内气体颜色逐渐变浅,试管内壁出现油状液滴 | 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了取代反应 |
C | 向盛有少量无水乙醇的试管中,加入一小块新切的、用滤纸擦干表面煤油的金属钠 | 钠浮在无水乙醇表面,反应比钠在水中更剧烈 | 乙醇结构中羟基氢的活性比水中的强 |
D | 取1 mL 20%的蔗糖溶液,加入3~5滴稀硫酸。水浴加热5 min后取少量溶液,直接加入少量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4 min | 未产生砖红色沉淀 | 蔗糖不能水解生成葡萄糖 |
A.A B.B C.C D.D
4.下列和乙醇相关的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A.乙醇分子中甲基的电子式为 B.乙醇结构简式为C2H6O
C.乙醇分子中羟基电子式 D.乙醇分子的空间填充模型为
5.下列实验中,所选装置不合理的是
A | B | C | D |
|
|
| |
灼烧海带 | 比较乙醇中羟基氢原子和水分子中氢原子的活泼性 | 用SO2做喷泉实验 | 验证反应的热量变化 |
A.A B.B C.C D.D
6.下列变化过程中没有明显颜色变化的是
A.乙醇蒸气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
B.乙炔通入饱和溴水中
C.向NO气体中通入适量O2
D.乙醇加入饱和NaHCO3溶液中
7.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 操作 | 现象 | 结论 |
A | KIO3溶液中滴加HI,再滴加淀粉溶液 | 溶液出现蓝色 | KIO3氧化性比I2强 |
B | 向Na2S溶液中滴加盐酸 | 产生气泡 | Cl的非金属性比S强 |
C | 将一小块Na放入75%酒精溶液中 | 产生气泡 | 乙醇含有羟基 |
D | 向浓H2SO4中加水,搅拌 | 烧杯外壁发烫 | 浓硫酸溶于水放热 |
A.A B.B C.C D.D
8.室温下,下列实验探究方案能达到探究目的的是
选项 | 探究方案 | 探究目的 |
A | 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足量,观察溶液是否变浑浊 | 碳酸与苯酚的酸性比较 |
B | 向新制乙酸乙酯中加入饱和溶液轻轻振荡,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 乙酸乙酯中是否含乙醇 |
C | 将石蜡油加强热产生的气体通入的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 石蜡油分解是否产生乙烯 |
D | 将卤代烃与NaOH水溶液混合加热,待冷却后再加入硝酸银溶液,观察沉淀颜色 | 确定卤代烃中卤原子种类 |
A.A B.B C.C D.D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羟基与氢氧根有相同的化学式
B.乙醇能与金属钠反应生成氢气,所以乙醇显强酸性
C.乙醇可以催化氧化生成酮
D.已知乙醇的结构式如上图所示,则乙醇催化氧化时断裂的化学键为①③
10.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A.CH3CH=CH2+Br2→CH3CHBrCH2Br
B.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
C.2CH3CH2OH+O22CH3CHO+2H2O
D.CH4+2O2CO2+2H2O
二、填空题
11.乙醇(CH3CH2OH)是一种重要的有机物
(1)根据乙醇分子式和可能结构推测,1mol乙醇与足量钠反应,产生氢气的物质的量可能是 mol。
(2)实验证明反应的乙醇与产生的氢气物质的量比值是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乙醇的官能团是 。
(3)用如图装置实验,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有无色液体产生。
能否据此说明一定有氢气产生,判断及简述理由是 。
(4)乙醇与钠反应比水与钠反应平缓的多,原因是 。
12.请按要求填空
(1)写出丙烷的结构简式: 。
(2)乙醇在加热和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被氧气氧化的化学方程式 。
(3)写出碳和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已知卤素单质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氯气>溴>碘,试从原子结构角度解释单质氧化性逐渐减弱的原因 。
13.我国已对酒驾实行了“醉驾入刑”,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请回答下列问题:
(1)乙醇的官能团名称是 (填“羧基”或“羟基”);
(2)使用K2Cr2O7酸性溶液检测酒驾,利用了乙醇的 (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3)乙醇在铜或银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可以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完成相应的反应方程式: 2CH3CH2OH + O22 + 2CH3CHO
14.乙醇的官能团名称是 ,结构简式为 。
15.乙醇在化学工业、医疗卫生、食品工业、农业生产等领域都有广泛的用途。某兴趣小组围绕乙醇的性质进行如下实验:
I.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实验装置如图,加热与夹持装置已省略)
已知:
物质 | 熔点/℃ | 沸点/℃ | 溶解性 |
乙醇 | -117 | 78 | 溶于水 |
乙酸 | 16.6 | 117.9 | 溶于水 |
乙酸乙酯 | -83.6 | 77.5 | 微溶于水 |
回答下列问题:
(1)无水粉末的作用是 。
(2)为使装置A中的乙醇形成稳定的气流,对A适宜的加热方式为 。
(3)实验开始后,间歇性地通入氧气,装置B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一段时间后撤去酒精灯,依然能观察到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Ⅱ.乙醇与乙酸反应制取乙酸乙酯的实验
实验步骤如下:
①向一支试管中加入乙醇,然后慢慢加入饱和冰醋酸;
②按图甲连接好装置(气密性良好),用酒精灯小心加热试管;
③待试管b收集到一定量产物后,停止加热,撤出试管b后用力振荡,静置分层;
④分离出乙酸乙酯,洗涤、干燥。
(4)图甲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
(5)写出生成乙酸乙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6)饱和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挥发出的乙醇、 ,用图乙装置回收溶液中的乙醇,应控制温度为 ℃,图乙中的错误是 。
16.乙醇催化氧化反应过程中,铜丝颜色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尝试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原因:参与了化学反应
红→黑 ;
黑→红 。
17.乙烯是石油裂解气的主要成分,它的产量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请回答下列问题:
(1)乙烯的结构简式为 。
(2)鉴别甲烷和乙烯的试剂是 (填字母)。
A.稀硫酸 B.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C.水 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3)下列物质中,可以通过乙烯加成反应得到的是 (填字母)。
A.CH3CH3 B.CH3CHCl2 C.CH3CH2OH D.CH3CH2Br
(4)若以乙烯为主要原料合成乙酸,其合成路线如图所示。
则反应①的反应类型为 ,A、B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分别为 、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
18.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下列物质中(分别用物质的序号填空)。
①CH4 ②C2H4 ③C3H8 ④C2H5OH ⑤C2H5Br ⑥苯 ⑦CH3OCH3 ⑧甲苯
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有 ;互为同系物的有 ;可发生消去反应的有 ;都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和KMnO4酸性溶液反应褪色的有 ;C3H8的一氯代物有 种。
(2)常温下,10mL某气态链状烷烃,在50mLO2(足量)中充分燃烧,得到液态水,以及体积为35mL的混合气体(所有气体体积均在同温、同压下测定)。该气态烃可能是 (填结构简式)。
19.已知A是乙烯,B、C、D、E均为常见的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它们有如图
所示的转化关系
请回答:
(1)C的结构简式是
(2)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的物质有 (填字母)
(3)在图示转化关系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有 (填序号)
(4)A、B、C三种物质的摩尔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5)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是
20.乙醇可用作 、 原料、有机溶剂和化工原料等,医疗上则用 的乙醇溶液杀菌、消毒。
三、实验题
21.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设计了如图装置,验证乙醇催化氧化的产物(加热仪器、夹持装置已略去)。
已知:乙醇的沸点为78℃,易溶于水; 乙醛的沸点为20.80℃,易溶于水。
(1)乙醇催化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实验时上述需要加热的装置中,应该先加热的是 (填序号),为使A中的乙醇成为蒸气,最简单的加热方法 。
(3)实验开始后,装置B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通过观察装置C中药品颜色的变化,得出的结论是 。
(4)装置D中试剂的作用是。 。
22.某实验小组用如图装置进行乙醇催化氧化的实验。
(1)实验过程中铜网出现红色和黑色交替的现象,请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 。
(2)甲和乙两个水浴作用不相同。甲的作用是 。
(3)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试管a中能收集到不同的物质,它们是 。
(4)若试管a中收集到的液体用紫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显红色,要除去该物质,可在混合液中加入 (填标号)。然后,再通过 (填试验操作名称)即可除去。
A.氯化钠溶液 B.苯 C.碳酸氢钠溶液 D.四氯化碳
23.某小组设计实验证明乙醇和钠反应产生氢气,并探究氧化铜的还原产物。已知:
①。
②红色粉末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歧化反应:。
装置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试剂R最好选择 (填字母)。
a.碱石灰 b.无水氯化钙 c.五氧化二磷 d.硫酸镁
(2)装置E的作用是 。
(3)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类型是 。(填字母)。
a.置换反应 b.加成反应 c.离子反应 d.放热反应
(4)实验完毕后,为了探究C中红色粉末是否含有,设计下列两种方案:
方案1:取少量红色粉末于试管,加入足量溶液M,充分振荡,若溶液变蓝色,则红色粉末一定含;
方案2:取ag红色粉末,在加热条件下通入足量氢气,充分反应后,冷却、称重,红色固体质量为xg。
①方案1中M可能是 (填字母)。
a.稀硝酸 b.稀硫酸 c.浓硫酸 d.浓硝酸
②方案2中,当x= 时,红色粉末全部是。
(5)分析与讨论。
①CuO被、、CO等还原可能生成或Cu,生成的可能原因是 (填字母)。
A.通入量不足 B.与CuO接触充分
C.温度较低 D.高度过高
②若缺少装置B,C中黑色粉末变红色,D中白色粉末变蓝色,不能肯定A中一定生成了,理由是 。
参考答案:
1.B
2.D
3.B
4.D
5.A
6.D
7.A
8.A
9.D
10.B
11. 0.5、2.5、3 2CH3CH2OH+2Na→2CH3CH2ONa+H2↑ 羟基 不能,因为氢气中会含有乙醇蒸汽 乙醇分子中羟基上的氢原子没有水中氢原子活泼
12.(1)
(2)
(3)
(4)氯原子、溴原子、碘原子电子层数依次增加,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依次减弱,得电子能力依次减弱,单质氧化性依次减弱
13.(1)羟基
(2)还原性
(3)H2O
14. 羟基 CH3CH2OH
15.(1)检验装置B中水的生成
(2)水浴加热
(3) 铜丝由红变黑再变红 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4)作吸水剂和催化剂
(5)
(6) 中和挥发出来的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便于分层 78 冷凝管进水口应从下口进,上口出
16. 2Cu+O22CuO CuO+CH3CH2OHCu+CH3CHO+H2O
17. CH2=CH2 BD ACD 加成反应 羟基 醛基
18.(1) ④⑦ ①③ ④⑤ ② 2
(2)C2H6
19. CH3COOH BC ① C>B>A CH3COOH2CH3+NaOHCH3COONa+CH3CH2OH
20. 燃料 造酒 浓度为75%
21.(1)2CH3CH2OH+O2CH3CHO +2H2O
(2) B 水浴加热
(3) 铜丝由红变黑,再由黑变红 乙醇催化氧化反应的产物有水
(4)防止外界的水蒸气进入C中使无水硫酸铜变蓝
22.(1)
(2)加热使乙醇挥发
(3)乙醛、乙醇和水
(4) C 蒸馏
23. b 吸收空气中水蒸气,避免干扰对生成水的检验 ad b A、C 乙醇蒸气能还原氧化铜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七章 有机化合物第三节 乙醇与乙酸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a href="/hx/tb_c4000048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七章 有机化合物第三节 乙醇与乙酸同步测试题</a>,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判断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单元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单元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达标测试,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化学第二单元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第二单元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课后练习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