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卷
展开2022-2023学年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四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
一、我来填一填。(每空1分,共26分)
1.(2分)106.0103读作 ,三十点三零写作 。
2.(3分)由9个十、4个百分之一、8个千分之一组成的数,写作 ,读作 ,保留两位小数约是 .
3.(2分)在一个三角形中,已知∠1=72°,∠2=48° ;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45°,这个三角形一定是一个 三角形(按角分类).
4.(1分)4在十分位上比在百分位上大 。
5.(1分)25.22+2.59+4.78=(25.22+4.78)+2.59运用了加法的 。
6.(2分)一个两位小数保留1位小数约是3.4,原数最大是 ,最小是 。
7.(2分)把306900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 ,把687430000改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 .
8.(1分)丽丽数学、英语成绩的平均分是95分,其中英语是91分,数学是 分.
9.(1分)有三个连续的自然数,中间一个是a,这三个数的和是 .
10.(2分)每千克香蕉a元,比每千克葡萄便宜b元,每千克苹果c元。则2千克葡萄 元,3a+c表示 。
11.(7分)
①7千米56米= 千米
②3.05千克= 千克 克
③7千克60克= 千克
④590米= 千米
⑤5.7元= 元 角
12.(2分)学校大门口的电动伸缩门上有很多 形,这是因为要利用这种图形 的特性。
二、我来判一判。(每小题1分,共5分)
13.(1分)长方形的内角和是三角形内角和的2倍.
14.(1分)1.3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是1300.
15.(1分)在一组不同的数据中,平均数要比最大的数小,比最小的数大.
16.(1分)8时15分就是815分.
17.(1分)钝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的和小于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的和.
三、我来选一选。(每小题1分,共6分)
18.(1分)把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先向右移动两位,再向左移动三位,这个小数( )
A.大小不变 B.扩大到原来的10倍
C.缩小到原来的
19.(1分)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是30厘米、40厘米,第三条边的长度( )
A.50厘米 B.70厘米 C.80厘米
20.(1分)物体是由5个小正方体搭成的,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 )
A. B. C.
21.(1分)下面与10最接近的数是 ( )
A.10.01 B.9.998 C.9.9
22.(1分)40×(25+8)=40×25+40×8运用了乘法的( )
A.交换律 B.结合律 C.分配律
23.(1分)一个等腰三角形周长16cm,其中一条边长4cm,另外两条边可能长( )
A.4cm,8cm B.2cm,10cm C.6cm,6cm D.12cm,12cm
四、我来算一算。(共32分)
24.(8分)直接写出得数。
①2.5+0.9=
②4.7﹣2.8=
③120×6=
④5÷100=
⑤0.3×1000=
⑥0.4+6.7=
⑦8﹣4.6=
⑧72÷9×7=
25.(6分)用竖式计算。
14.53+5.67
120﹣47.59
13.04﹣5.35
26.(18分)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1.29+3.7+0.71+6.3
423.4﹣8.54﹣1.46
35÷7÷5
56×101﹣56
79×99+79
125×32
五、我来做一做。(共7分)
27.(3分)连一连。
28.(2分)足球由正五边形黑皮和正六边形白皮缝合而成(如图所示)。请你画一画,算一算
29.(2分)以AB为底,任意画一个三角形,并画出AB边上的高。
六、解决问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30.(6分)每箱牛奶原价24元,商店搞促销,每箱18元,现在可以买几箱牛奶?
31.(6分)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36厘米,底比腰短3厘米。它的底和腰分别是多少厘米?
32.(6分)百善孝为先,周末张丽帮爸爸的粮店盘账,计划运进大米和面粉各20袋,每袋面粉b千克.(a>b)
①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运进的大米比面粉多多少千克?
②当a=30,b=25时,运进的大米比面粉多多少千克?
33.(6分)星光小学四(1)班学生到社区清扫垃圾,第一、二小组平均每组清扫垃圾24千克
附加题(5分)
34.(10分)有a、b、c三个数,a与b的平均数是15,b与c的平均数是19,这三个数各是多少?
2022-2023学年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四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我来填一填。(每空1分,共26分)
1.(2分)106.0103读作 一百零六点零一零三 ,三十点三零写作 30.30 。
【答案】一百零六点零一零三,30,30。
【分析】根据小数的读法:整数部分按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个数字即可;
小数的写法:整数部分按整数的写法来写,小数点写在个位右下角,小数部分依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解答】解:106.0103读作:一百零六点零一零三,三十点三零写作:30.30。
故答案为:一百零六点零一零三,30。
【点评】本题考查了小数的读法和写法,结合题意分析解答即可。
2.(3分)由9个十、4个百分之一、8个千分之一组成的数,写作 90.048 ,读作 九十点零四八 ,保留两位小数约是 90.05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利用小数的意义和计数单位:有9个十表示90,4个百分之一表示0.04,8个千分之0.008,由此合并在一起写出此数,进一步利用小数的读法和求近似值的方法直接解答即可.
【解答】解:由9个十、4个百分之一,写作 90.048,保留两位小数约是 90.05
故答案为:90.048,九十点零四八.
【点评】对于小数的读写,只要搞清数位顺序表即可解决问题;取近似值注意保留的位数和数位.
3.(2分)在一个三角形中,已知∠1=72°,∠2=48° 60° ;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45°,这个三角形一定是一个 直角 三角形(按角分类).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在一个三角形中,已知两个角的度数,依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即可求出另外一个角的度数;
(2)依据等腰三角形的特点可知:另一个底角也是45度,从而可以求出顶角的度数,进而可以判断出三角形的类别.
【解答】解:180°﹣72°﹣48°,
=108°﹣48°,
=60°;
180°﹣45°×2,
=180°﹣90°,
=90°;
这个三角形一定是一个直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60°、直角.
【点评】解答此题的主要依据是: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以及等腰三角形的特点.
4.(1分)4在十分位上比在百分位上大 √ 。
【答案】√。
【分析】十分位上的4表示0.4,百分位上的4表示0.04,求4在十分位上比在百分位上大,由此判断即可。
【解答】解:0.4﹣2.04=0.36
所以9在十分位上比在百分位上大2.36,即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小数不同数位上的数表示意义的掌握情况。
5.(1分)25.22+2.59+4.78=(25.22+4.78)+2.59运用了加法的 交换律和结合律 。
【答案】交换律和结合律。
【分析】计算过程中,2.59与4.78交换了位置,所以利用了加法交换律,又利用了结合律计算25.22+4.78。
【解答】解:25.22+2.59+4.78=(25.22+8.78)+2.59运用了加法的交换律又利用了结合律计算25.22+4.78。
故答案为:交换律和结合律。
【点评】解答本题需熟练掌握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在计算中的应用。
6.(2分)一个两位小数保留1位小数约是3.4,原数最大是 3.44 ,最小是 3.35 。
【答案】3.44,3.35。
【分析】要考虑3.4是一个两位小数的近似数,有两种情况:“四舍”得到的3.4最大是3.44,“五入”得到的3.4最小是3.35,由此解答问题即可。
【解答】解:一个两位小数保留1位小数约是3.8,原数最大是3.44。
故答案为:3.44,2.35。
【点评】取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有两种情况:“四舍”得到的近似数比原数小,“五入”得到的近似数比原数大,根据题的要求灵活掌握解答方法。
7.(2分)把306900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 30.69万 ,把687430000改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 6.8743亿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就是在万位数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然后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再在数的后面写上“万”字;改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就是在亿位数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然后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在数的后面带上“亿”字.
【解答】解:30 6900=30.69万
6 8743 0000=6.8743亿
故答案为:30.69万;3.8743亿.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整数的改写,注意改写数时要带计数单位.
8.(1分)丽丽数学、英语成绩的平均分是95分,其中英语是91分,数学是 99 分.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用数学、英语两科的平均成绩乘2就是数学、英语两科的总分数,再用两科总分减去英语的分数就是数学的分数。
【解答】解:95×2﹣91
=190﹣91
=99(分)
答:数学是9(4分)。
故答案为:99。
【点评】平均数是一组数据的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求平均数与求总数是互逆运算.先求出两科部分,再减去其中一科的分数就是另一科的分数。
9.(1分)有三个连续的自然数,中间一个是a,这三个数的和是 3a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由已知,三个连续自然数之间的关系是依次大1,由此表示出三个连续自然数为:a﹣1,a,a+1.然后求和.
【解答】解:因为已知三个连续自然数且中间一个为a,所以另两个为:a﹣1.
则三个连续自然数的和为:a﹣1+a+a+3=3a.
故答案为:3a.
【点评】此题考查了学生对列代数式这个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解此题的关键是据三个连续自然数的关系先列出代数式,再求和.
10.(2分)每千克香蕉a元,比每千克葡萄便宜b元,每千克苹果c元。则2千克葡萄 2(a+b) 元,3a+c表示 买3千克香蕉和1千克苹果的总钱数 。
【答案】2(a+b);买3千克香蕉和1千克苹果的总钱数。
【分析】根据单价×数量=总价,解答此题即可。
【解答】解:2千克葡萄2(a+b)元,2a+c表示买3千克香蕉和1千克苹果的总钱数。
故答案为:2(a+b);买3千克香蕉和1千克苹果的总钱数。
【点评】能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1.(7分)
①7千米56米= 7.056 千米
②3.05千克= 3 千克 50 克
③7千克60克= 7.06 千克
④590米= 0.59 千米
⑤5.7元= 5 元 7 角
【答案】①7.056;②3;50;③7.06;④0.59;⑤5;7。
【分析】根据1千米=1000米,1千克=1000克,1元=10角,解答此题即可。
【解答】解:
①7千米56米=7.056千米
②4.05千克=3千克50克
③7千克60克=8.06千克
④590米=0.59千米
⑤5.3元=5元7角
故答案为:5.056;3;50;0.59;5;7。
【点评】熟练掌握长度单位、质量单位、人民币单位的换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2.(2分)学校大门口的电动伸缩门上有很多 平行四边 形,这是因为要利用这种图形 易变形 的特性。
【答案】平行四边;易变形。
【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解答此题即可。
【解答】解:学校大门口的电动伸缩门上有很多平行四边形,这是因为要利用这种图形易变形的特性。
故答案为:平行四边;易变形。
【点评】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特性,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二、我来判一判。(每小题1分,共5分)
13.(1分)长方形的内角和是三角形内角和的2倍.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因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长方形(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度,进而根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解答.
【解答】解: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长方形(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度,
360°÷180°=2倍;
所以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与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度;用到的知识点: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解答.
14.(1分)1.3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是1300. √
【答案】√
【分析】根据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数的大小变化规律可知:1.3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即扩大1000倍,是1300;据此判断.
【解答】解:1.3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是1300;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数的大小变化规律: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数就比原来扩大(缩小)10倍、100倍、1000倍…,反之也成立.
15.(1分)在一组不同的数据中,平均数要比最大的数小,比最小的数大.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因为在一组数中有最大的数,也有最小的数,根据平均数的含义: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所以平均数比最大的数小,比最小的数大;进而得出结论.
【解答】解:根据移多补少求平均数的含义可知:在一组数据中,平均数要比最大的数小,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评】解答此题应明确平均数的含义,根据平均数的含义进行判断即可.
16.(1分)8时15分就是815分. ×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先将8时化成分作单位,再加上15分,计算出总时间是多少再判断.
【解答】解:8时=480分,8时15分=480分+15分=495分.
所以815分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先将8时15分化成以分作单位,再加以比较,就可解决.
17.(1分)钝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的和小于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的和.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三角形内角和180度,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和为90度,而钝角三角形两个锐角和是小于90度的(因为钝角大于90度,而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所以钝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的和小于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的和;由此判断即可.
【解答】解:由分析知: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和大于钝角三角形中的两个锐角和,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评】解答本题用到的知识点:(1)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2)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含义和特点.
三、我来选一选。(每小题1分,共6分)
18.(1分)把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先向右移动两位,再向左移动三位,这个小数( )
A.大小不变 B.扩大到原来的10倍
C.缩小到原来的
【答案】C
【分析】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数的大小变化规律: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数就扩大到(缩小)原来的10倍、100倍、1000倍…;把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先向右移动两位,再向左移动三位,相当于向左移动了1位,缩小到原来的.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把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先向右移动两位,再向左移动三位.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数的大小变化规律: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数就扩大(缩小)到原来的10倍、100倍、1000倍…,反之也成立.
19.(1分)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是30厘米、40厘米,第三条边的长度( )
A.50厘米 B.70厘米 C.80厘米
【答案】A
【分析】根据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由三角形的特性得:40﹣30<第三边<40+30,
即:10<第三边<70,所以只能选50厘米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此题应根据三角形的特性进行分析解答.
20.(1分)物体是由5个小正方体搭成的,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 )
A. B. C.
【答案】B
【分析】图中的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有2层,第一层有1个正方形,第二层有3个,右对齐。据此选择。
【解答】解: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
故选:B。
【点评】从不同方向观察这种几何体,主要是分清楚看到的图形的形状有几层,每层有几个小正方形,且在什么位置。
21.(1分)下面与10最接近的数是 ( )
A.10.01 B.9.998 C.9.9
【答案】B
【分析】分别求出10与10.01、9.998、9.9的差,看看与那个数的差最小就是最接近的,据此选择.
【解答】解:10.01﹣10=0.01,
10﹣9.998=2.002,
10﹣9.9=3.1,
因为0.002<8.01<0.1,
所以10与6.998最接近;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小数的大小比较,注意与哪个数的差最小就是最接近的.
22.(1分)40×(25+8)=40×25+40×8运用了乘法的( )
A.交换律 B.结合律 C.分配律
【答案】C
【分析】乘法分配律:一个数乘两个数的和,等于这个数分别乘这两个加数,然后把乘得的积相加.如a×(b+c)=ab+bc,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40×(25+8)
=40×25+40×8
=1000+320
=1320
所以运用了乘法的分配律;
故选:C.
【点评】本题利用具体的算式考查了学生对于乘法分配律的理解.
23.(1分)一个等腰三角形周长16cm,其中一条边长4cm,另外两条边可能长( )
A.4cm,8cm B.2cm,10cm C.6cm,6cm D.12cm,12cm
【答案】C
【分析】等腰三角形有2条边相等,任意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必须大于第三边,求出两边之和与第三边比较,满足三边关系的即可。
【解答】解:16﹣4=12(厘米)
另外两边的和必须大于4厘米,小于12厘米。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应用,关键是根据两边长选择另一条腰的长度。
四、我来算一算。(共32分)
24.(8分)直接写出得数。
①2.5+0.9=
②4.7﹣2.8=
③120×6=
④5÷100=
⑤0.3×1000=
⑥0.4+6.7=
⑦8﹣4.6=
⑧72÷9×7=
【答案】①3.4;②1.9;③720;④0.05;⑤300;⑥7.1;⑦3.4;⑧56。
【分析】根据小数加减法则、小数乘法法则及整数乘除法则直接口算。
【解答】解:
①2.5+4.9=3.5
②4.7﹣8.8=1.7
③120×6=720
④5÷100=2.05
⑤0.3×1000=300
⑥2.4+6.7=7.1
⑦5﹣4.6=3.4
⑧72÷9×6=56
【点评】解答本题需熟练掌握小数加减法则、小数乘法法则及整数乘除法则,加强口算能力。
25.(6分)用竖式计算。
14.53+5.67
120﹣47.59
13.04﹣5.35
【答案】20.2,72.41,7.69。
【分析】小数加法,竖式计算时,注意每个数位要对齐,从低位加起;小数减法,竖式计算时,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数位对齐,从最低位减起。
【解答】解:14.53+5.67=20.2
120﹣47.59=72.41
13.04﹣6.35=7.69
【点评】此题考查了小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要求学生掌握。
26.(18分)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1.29+3.7+0.71+6.3
423.4﹣8.54﹣1.46
35÷7÷5
56×101﹣56
79×99+79
125×32
【答案】12;413.4;1;5600;7900;4000。
【分析】利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计算;
利用减法的性质计算;
利用除法的性质计算;
利用乘法分配律计算;
利用乘法分配律计算;
将32化成8↓4计算。
【解答】解:1.29+3.8+0.71+6.7
=1.29+0.71+(8.7+6.8)
=2+10
=12
423.4﹣7.54﹣1.46
=423.4﹣(6.54+1.46)
=423.4﹣10
=413.3
35÷7÷5
=35÷(6×5)
=35÷35
=1
56×101﹣56
=56×(101﹣3)
=56×100
=5600
79×99+79
=79×(99+1)
=79×100
=7900
125×32
=125×8×6
=1000×4
=4000
【点评】解答本题需熟练掌握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灵活使用运算律和运算性质。
五、我来做一做。(共7分)
27.(3分)连一连。
【答案】
【分析】从上面看到一行2个小正方形;从前面看到两列小正方形,左面2个右面1个,下齐;从左面看到一列2个小正方形。
【解答】解:
【点评】本题是考查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关键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8.(2分)足球由正五边形黑皮和正六边形白皮缝合而成(如图所示)。请你画一画,算一算
【答案】如图:(画法不唯一)
正六边形的内角和是720°。
【分析】通过画线可将正六边形分割成4个三角形,根据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所以正六边形的内角和为180°×4,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如图:(画法不唯一)
180°×4=720°
答:正六边形的内角和是720°。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多边形的内角和的求法,可以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去求。
29.(2分)以AB为底,任意画一个三角形,并画出AB边上的高。
【答案】(画法不唯一)
【分析】找出与线段AB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一点C,与线段AB的两端点连接,即可得出三角形ABC,根据三角形高的意义,在三角形中,从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的直线画垂线,顶点到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再根据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条直线的垂线的方法,由此作图即可。
【解答】解:如图:
(画法不唯一)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三角形高的意义和画法.根据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条直线的垂线的方法,画出已知底边上的高即可。
六、解决问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30.(6分)每箱牛奶原价24元,商店搞促销,每箱18元,现在可以买几箱牛奶?
【答案】48箱。
【分析】先用36乘24求出原来买36箱牛奶需要的总钱数,再用这个总钱数除以促销价格18元即可。
【解答】解:36×24÷18
=864÷18
=48(箱)
答:现在可以买48箱牛奶。
【点评】本题先求出不变的总量,再根据总量求解。
31.(6分)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36厘米,底比腰短3厘米。它的底和腰分别是多少厘米?
【答案】10;13。
【分析】根据题意,36厘米+3厘米,就是腰的3倍,据此求出腰,再求出底即可。
【解答】解:(36+3)÷3
=39÷4
=13(厘米)
13﹣3=10(厘米)
答:底是10厘米,腰是13厘米。
【点评】找出数量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32.(6分)百善孝为先,周末张丽帮爸爸的粮店盘账,计划运进大米和面粉各20袋,每袋面粉b千克.(a>b)
①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运进的大米比面粉多多少千克?
②当a=30,b=25时,运进的大米比面粉多多少千克?
【答案】①(20a﹣20b)千克
②100千克
【分析】①运进的大米有(20×a)千克,面粉(20×b)千克,多(20a﹣20b)千克;
②当a=30,b=25时,代入数据即可求出运进的大米比面粉多多少千克。
【解答】解:①20×a﹣20×b=(20a﹣20b)千克
答:运进的大米比面粉多(20a﹣20b)千克。
②把a=30,b=25代入得
20a﹣20b=20×30﹣20×25
=20×(30﹣25)
=100
答:运进的大米比面粉多100千克。
【点评】此题考查了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关键是弄清题中字母所表示的含义,再进一步解答。
33.(6分)星光小学四(1)班学生到社区清扫垃圾,第一、二小组平均每组清扫垃圾24千克
【答案】25千克。
【分析】用第一、二小组平均每组清扫垃圾的质量加上3千克,即可求出第三小组清扫的垃圾的质量。用第一、二小组平均每组清扫垃圾的质量乘2,再加上第三小组清扫的垃圾的质量,即可求出三个小组一共清扫的垃圾的质量,再除以3,即可求出这三个小组平均每组清扫垃圾多少千克。
【解答】解:24+3=27(千克)
(24×2+27)÷6
=75÷3
=25(千克)
答:这三个小组平均每组清扫垃圾25千克。
【点评】本题考查平均数的计算及应用。理解题意,找出数量关系,列式计算即可。
附加题(5分)
34.(10分)有a、b、c三个数,a与b的平均数是15,b与c的平均数是19,这三个数各是多少?
【答案】a=13、b=17,c=21。
【分析】根据总数=平均数×个数,分别求出a与b、b与c、a与c的和是多少,a与b的和加上b与c的和,再减去a与c的和,用得数再除以2,即可求出b是多少,a与b的和减去b,即可求出a是多少,a与c的和减去a,即可求出c是多少。
【解答】解:15×2=30
19×2=38
17×6=34
30+38﹣34
=68﹣34
=34
34÷2=17
30﹣17=13
34﹣13=11
答:a=13、b=17。
【点评】本题考查平均数的计算及应用。理解题意,找出数量关系,列式计算即可。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卷: 这是一份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卷,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计算题,画一画,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我来填一填,4个百分之一,我来判一判,我来选一选,我来算一算,我来做一做,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卷: 这是一份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卷,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动脑筋,填一填,我来判一判,我来选一选,计算,按要求做一做,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