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花之歌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花之歌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习准备,学习过程,硕大无朋,心驰神往,顾影自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花之歌》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花之歌》选自《泪与笑·组歌》,《组歌》共五首:《浪之歌》《雨之歌》《美之歌》《花之歌》和《幸福之歌》。纪伯伦年轻时曾遭到驱逐,但对故土的被迫别离,生活的困顿潦倒,并没有冷却他对祖国的赤子之情,淡化他对理想的追求。他常常在自己的诗作里,对祖国、对理想寄寓深切的依恋之情。《花之歌》是黎巴嫩诗人纪伯伦写的一首充满哲理的散文诗。诗人以花自喻,运用第一人称,从花的视角描绘了四季更迭,花开花落的现象,表现了花的日常生活和品质追求,塑造了花向往光明的形象,号召我们要像花一样,失意时不顾影自怜,得意时不孤芳自赏,无论处于哪种境遇,总是积极的向往和追求光明。《花之歌》这首诗除课文题目外,没有一个“花”字,却句句在写花。课文中的插图,有朦胧,有清晰,遍布在书页中,能够帮助学生自然而然的进入诗歌学习中。【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节奏感和音韵美。2.边读边想象画面,能说出从哪些地方看出“我”是花。3.感受并交流作者想象奇特的地方,体会作者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4.拓展阅读《杨柳和水莲》,进一步感受不同作家笔下奇特的想象。【学习重难点】感受并交流作者想象奇特的地方,体会作者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拓展阅读《杨柳和水莲》,进一步感受不同作家笔下奇特的想象。【学习准备】1.思考学习提示中的问题。2.了解作者,查找阅读《泪与笑·组歌》,写下自己的感受。【学习过程】导入师:同学们,我们在第二课《丁香结》中,作者由“丁香结”想开去,联想到人生经历,既然人生中难免遇到困难,那不妨用乐观豁达的心态面对,积极解决问题,并把它看作一种人生的味道。黎巴嫩文坛娇子——纪伯伦由“花之歌”想开去,号召我们要像花一样,失意时不顾影自怜,得意时不孤芳自赏。那他究竟又是如何由“花”想开去的呢?我们今天来欣赏一首散文诗《花之歌》。学习任务一:交流资料,介绍作者1.学生交流自己收集到的纪伯伦的资料,相互补充。纪伯伦(Kahlil Gibran,1883–1931)作家,被称为"艺术天才"、"黎巴嫩文坛骄子",是阿拉伯文学的主要奠基人,20世纪阿拉伯新文学道路的开拓者之一。其主要作品有《泪与笑》《先知》《沙与沫》等。纪伯伦、鲁迅和泰戈尔一样是近代东方文学走向世界的先驱。他与印度的泰戈尔并称“站在东西方文化桥梁的两位巨人”。——来自百度百科2.介绍写作背景。纪伯伦年轻时曾遭到驱逐,与故土的被迫别离,生活的困顿潦倒,并没有冷却他对祖国的赤子之情,淡化他对理想的追求。他常常在自己的诗作里,对祖国对理想寄寓深切的依恋之情。《组歌》便是这类诗歌的代表作之一。学习任务二: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节奏感和音韵美1.学生交流生字的读音。2.交流词语意思【硕大无朋】形容无比的大。【心驰神往】心神飞到(向往的地方),形容非常向往。【顾影自怜】望着自己的影子,自己怜惜自己,形容孤独失意的样子。也指自我欣赏。【孤芳自赏】自明清高,自我欣赏。【摇曳】摇荡。【旖旎】柔和美好。【馥郁】形容香气浓厚。3.自由朗读课文4.全班齐读课文,教师相机引导学习任务三:读懂文意,把握内容,理清脉络1.再读课文,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是花?师:课文题目为“花之歌”,而全文没有一个“花”字,那么“花”是从哪些地方体现出来的呢?带着这个问题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文字描绘的画面,并作简单批注。第一自然段:大自然的话语是花的生命周期第二自然段:将花比作星星,花生长在绿地之中第三自然段:“诸元素之女”,描写了花开花谢的生长过程第四自然段:礼品、冠冕、奠献,都是花的贡献第五~七自然段:花的生活与追求2.自读课文,用下列句式交流你所看到的花的形象。读到( )时,我仿佛看到花儿( )。3.思考课文分为哪几部分,根据每一部分的意思,小组讨论全文的层次划分。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写了“我”是什么,歌颂花的形象美。第二部分(第5~7自然段):写了“我”每天都在做什么,歌颂花的精神美。学习任务四:由花的形象想开去,感受课文中奇特的想象1.自主学习,思考:课文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想象的独特?学生交流。2.由花的各个方面想开去,感受想象的奇特:读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说说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想象的奇特,为什么?生1:“我是星星,从苍穹坠落在绿茵中。”诗人将繁花比作星星,写出了绿茵中花儿朵朵的样子,表明了对自由的向往;从苍穹坠落到绿茵中,表达出人生的无奈但是又充满了希望。生2:“我是大自然的话语,大自然说出来,又收回去,藏在心间,然后又说一遍……”花开花落,就像大自然在说话、沉默。诗人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花的开落生动地描摹出来,使大自然显得灵动而富有生机。“藏”字更是将花开前的蓄势、力量的蕴积传神地写出,仿佛看到自然万物的努力生长。3.由花的行为想开去,感受想象的奇特
生1:“清早,我同晨风一道将光明迎接;傍晚,我又与群鸟一起为它送行。”“我”与晨风、与群鸟交流、嬉戏,唯一不变的是始终对光明的追逐。拟人句写出了花儿的积极乐观,阳光进取。4.结合生活实际和阅读经验想开去:如果请你也来想象花的形象,你会想到“我”是什么?“我”在做什么?学习任务五:谈谈对中心句的理解,体会“我”的精神追求1.找出文章的中心句,谈谈自己的理解。
“我总是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我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
(这句话是花的理想、花的追求,作者以花喻人、以花喻理,表现了花积极乐观、追求光明的形象,同时也告诉我们:人生也要像花一样,失意时不要顾影自怜,得意时也不可孤芳自赏。无论处于哪种境遇,都要积极地向往和追求光明。)2.思考:能否把每段中的“我”改成“花”?
(不能,诗人运用第一人称从花的视角描绘了四季更迭花开花落的景象。抒发了诗人对人生意义的独特感悟。)
3.在这首为花儿唱的赞歌里,花儿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花儿是一个奉献者和使者,它仰望高空,向往光明,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与万物和谐共处。)
学习任务六:延伸阅读,交流“阅读链接”中想象奇特的地方1.默读宗白华的《杨柳与水莲》,找到文中想象奇特的地方,做好批注。《杨柳与水莲》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以杨柳和水莲对话的形式,写出了它们对刚逝去的夜的不同感受,表达了作者对积极向上、执着追求美好的人生态度的肯定。
2.交流作者想象的奇特之处,思考:面对同样的夜,杨柳和水莲的感受为什么会不同?作者想要借此表达什么?
杨柳:代表执着探寻、积极追求的人生态度。
水莲:代表畏畏缩缩、缺乏自信的人生态度。
(杨柳感受到的夜是美丽充满希望的,而水莲感受到的夜是黑暗悲哀的。用充满爱和希望的态度去对待生活,生活才会美好。)
作业布置:
课后查找纪伯伦其他诗篇阅读,感受其轻柔、凝炼、隽永与清新的风格。
展开想象之翼,仿写1-4自然段。
板书设计: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花之歌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课时,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花之歌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谈话导入新课,朗读课文,理解字词,再读课文,整体感知,细读课文,深入理解,讨论交流,布置作业,安全警示教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六年级上册花之歌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解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课时安排,教学过程,设计意图,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