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二单元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第五课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分层作业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2 课件 0 次下载
-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二单元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第五课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2 课件 0 次下载
-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二单元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第六课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2 课件 0 次下载
-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三单元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单元培优练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2 课件 0 次下载
-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三单元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单元整合+能力提升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2 课件 0 次下载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二单元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第六课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分层作业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2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二单元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第六课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分层作业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2,共18页。
第6课 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A级 必备知识基础练1. [2022江苏扬州期中]“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研制了原子弹并用于实践;1946年美国投入使用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最初是用来计算炮弹弹道的;德国人研制成功的远程液体燃料火箭,是用于空袭英国的。”以上史实说明( ) CA.科技革命是战争爆发的导火索B.科技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C.第二次世界大战加速了新科技革命的到来D.新科技革命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解析】根据材料“美国投入使用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最初是用来计算炮弹弹道的”“德国人研制成功的远程液体燃料火箭,是用于空袭英国的”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加速了新科技革命的到来,故C项正确。2. [2022江苏南京期中]信息化社会是学习化的社会,是终身学习的社会,人类社会进入信息化社会的标志是( ) BA.原子能技术的应用 B.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使用C.航天技术的发展 D.克隆技术的发明【解析】根据所学可知,20世纪四五十年代兴起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把人类带入了“信息时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成就有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生物工程技术等,其中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与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关系最为密切,可以说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把人类带入了“信息时代”,故B项正确。3. [2022江苏连云港高二期末]1997年5月,俄罗斯国际象棋冠军被一台由美国制造的“超级计算机”击败。这突出展现了计算机诸多功能中的( ) AA.人工智能 B.电子商务 C.信息交流 D.记忆存储【解析】材料体现的是“超级计算机”和人进行象棋比赛并取得胜利,涉及的是计算机的人工智能功能,故A项正确。4. [2022辽宁抚顺高二期中]在蔬菜专用的收获机器收获莴苣时,会先用射线照射莴苣头以确定其是否成熟。当机器横向通过作物时,作物发出的辐射能量下降到低于某预定数值时,仪器就会发出一个信号,用以说明射线所照射的莴苣是可以摘取的,机器上的切割机就会自动切下所选定的莴苣。这主要体现了现代农业生产工具的( ) AA.智能化 B.规模化 C.市场化 D.社会化【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蔬菜收获机器利用射线确定莴苣是否成熟,并对成熟莴苣进行自动收割,这一新技术体现出现代农业生产工具智能化的特点,故A项正确;规模化指事物的规模大小达到了一定的标准,排除B项;市场化强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竞争的优胜劣汰为手段,实现资源充分合理配置,排除C项;社会化是个体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语言、规范、价值观等社会行为方式和人格特征,适应社会并积极作用于社会、创造新文化的过程,排除D项。5. [2022江苏如东期中]随着科技的发展,航天技术越来越“亲民化”。1987年以来,中国已多次成功利用返回式卫星和高空气球进行探索性的航天育种试验,选育出的太空蔬菜已经开始在全国大面积种植。这表明( ) CA.我国航天技术世界领先 B.传统农业日渐衰落C.航天技术带动国民经济发展 D.我国已走上可持续发展轨道【解析】材料反映航天技术的发展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发挥了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我国航天技术的“亲民化”,并未突出世界领先地位,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比较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关系,故B项错误;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前需要,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材料无关可持续发展的信息,故D项错误。6. [2022江苏无锡高二期末]某位学者根据对英国某镇18个教区手工业者情况的调查,发现那里在1850年有鞋匠、木匠、石匠、铁匠、水轮工、茅屋工共328人,到1910年已降至118人。出现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 AA.工厂机械化的冲击 B.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C.人口流动的频繁 D.圈地运动的结果【解析】由材料信息可以看出从1850年到1910年手工业者数量大大减少,结合时代背景可知,此时进行了两次工业革命,机器生产冲击了手工业生产,故A项正确;B、C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圈地运动发生在15世纪到19世纪,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7. [2022辽宁丹东高二期末]1957年,苏联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61年,苏联宇航员加加林成为第一个遨游太空的人;美国随即提出了阿波罗登月计划,1962年,在西雅图举办了“太空时代的人类”主题博览会。上述信息表明( ) BA.人类开始了探索太空的梦想 B.美苏冷战推动空间技术发展C.苏联在美苏争霸中占有优势 D.美国航天技术全面反超苏联【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美苏两国先后对太空进行了一系列探索,此时处于美苏冷战期间,说明美苏冷战间接地推动了空间技术的发展,故B项正确;“开始”一词说法错误,排除A项;美苏两国在空间探索方面各有千秋,无法看出苏联占有优势,排除C项;苏联在太空领域颇有建树,“全面反超”一词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8. [2022江苏丹阳期中]1957年苏联的人造地球卫星上天,被美国人看成“技术上的珍珠港事件”。美国以此为契机,调整科研发展战略,研究重点由原子能转向空间技术。1969年,阿波罗11号登月成功。这反映了( ) CA.美国对苏联科技全面超越 B.美苏争霸中美国攻势强劲C.国家间科技竞争被政治化 D.科技领域是美苏争霸焦点【解析】材料中只体现空间技术,不能体现“全面”,故A项错误;B项夸大了材料之意,排除;1957年、1969年是美苏冷战期间,苏联空间技术的发展刺激了美国加快发展空间技术,是美苏争霸的体现,反映了两国间科技竞争具有政治色彩,故C项正确;“科技领域是美苏争霸焦点”的说法与史实不符,故D项错误。9. [2022江苏常州高二期末]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航天技术有了飞速发展:1957年苏联成功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61年苏联第一艘载人飞船飞入太空,1969年美国航天员第一次登上月球,1970年中国“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1971年苏联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空间站。这表明( ) BA.航天技术是现代科技的中心 B.航天技术领域国际竞争激烈C.在航天技术领域中国遥遥领先 D.只有美苏中才能发展航天技术【解析】题干叙述的苏联、美国、中国等国家航天技术的发展表明在航天技术领域内国际竞争异常激烈,故B项正确;现代科技以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技术为引领,排除A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在航天技术领域处于世界前沿水平,并非“遥遥领先”,排除C项;D项中的“只有”说法过于绝对,与史实不符,排除。10. [2022江苏苏州期末]关于三次产业技术革命,有学者提到,过去二百多年中,人类经历的三次产业技术革命的特征,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机械化,第二次工业革命是规模化,第三次科技革命则是深度全球化背景下的“个性化”。下面关于三次产业技术革命特征的阐述正确的是( ) CA.三次产业技术革命都脱离了生产实践 B.“机械化”是指电力的广泛应用C.“规模化”是指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 D.“个性化”是指贸易保护主义日益抬头【解析】三次产业技术革命都没有脱离生产实践,故A项错误;机械化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而电力的广泛应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故B项错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垄断组织产生,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体现了规模化的特点,故C项正确;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后全球化深入发展,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不是个性化的表现,故D项错误。B级 能力素养提升练11. [2022江苏宿迁高二期末]电子计算机的发明是为了在军事领域中快速进行弹道计算和控制防空火力。在军事需求的刺激和牵动下,第二、第三、第四代计算机迅速发展并日趋完善。随着电子计算机功能的增强和数量的飞速增长,其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材料主要反映了( ) BA.信息技术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B.军事需求促进了现代科技发展C.现代科技发展加剧了军事竞争 D.民用技术迅速转化为军用技术【解析】由题干中的“电子计算机的发明是为了在军事领域中……在军事需求的刺激和牵动下”等信息可知,军事需求促进了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迅速发展,这说明军事需求促进了现代科技发展,故B项正确。12. [2022辽宁大连高二期末]人工智能(AI)的应用,让机器代替人类进行单纯重复、危险和劳动条件恶劣的工作,既能减轻人类的劳动强度,又能避免工伤事故。这表明信息技术( ) CA.增加部分人失业风险 B.避免工伤事故的发生C.提升工作效率和环境 D.提升人类的智力水平【解析】材料反映了让机器代替人类进行一些特殊工作,可以减轻劳动强度和避免工伤事故,说明利用信息技术既可以提升工作效率,也可以使工作环境更加安全,故C项正确。13. [2022江苏连云港高二期末]1957年10月4日,苏联宣布成功地把世界上第一颗绕地球运行的人造卫星送入轨道。美国官员宣称,他们不仅因苏联首先成功地发射卫星感到震惊,而且对这颗卫星的体积之大感到惊讶。这表明( ) AA.苏联在宇宙探索方面占据优势 B.美苏争霸开始进入了太空领域C.苏联体制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 D.美国在新科技革命中甘拜下风【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强调了苏联在宇宙探索领域成果辉煌,令美国震惊也表明了当时苏联在宇宙探索方面已经占据了优势,故A项正确。14. [2022湖南长沙高二期末]美国科学界认为第四次工业革命有五个方向:新材料、基因工程、AI(人工智能)、量子科学、核聚变。美国由于科技积累优势,肯定是第一梯队。中国有工业4.0计划、中国智造2025战略,将是第二梯队的龙头。近年来,美国对中国高科技企业的种种打压行为表明( ) CA.高科技引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B.中美冷战在经济文化的斗争C.大国竞争终究是高新科技竞争 D.中美博弈于国际经济新秩序【解析】中国将会是美国在新一轮科技潮流、第四次工业革命中的主要竞争对手,近年来美国对中国高科技企业的种种打压行为,主要是因为美国想减缓中国高科技发展的速度,实质就是大国竞争是科技实力的较量,故C项正确;A项说法正确,但没有体现出中美之间的竞争,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中美冷战”的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国际经济新秩序尚未建立,“博弈”一说无从体现,排除D项。15. [2022江苏常州高二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两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在泰坦尼克号上得到了充分的展示。比如航行过程中不断传输的电报,是利用电流交替通电和切断产生不同的信号,从而达到传递信息目的的新工具;再比如船上的电话、电灯、无线电通信,都让航海业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船和船,船和陆地之间不再遥远。泰坦尼克号在撞上冰山后,就曾利用无线电信息向周围船只求救。——摘编自《纪念泰坦尼克号遇难100周年》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泰坦尼克号”上所体现的科技成果,并简述其给人类社会生活带来的影响。[答案] 成果:蒸汽机的应用;钢铁工业发展;电力的广泛运用;通信技术发展。(答电灯、电报、无线电通信、蒸汽机等亦可)影响: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促进人们交往,密切了世界联系等。
第6课 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A级 必备知识基础练1. [2022江苏扬州期中]“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研制了原子弹并用于实践;1946年美国投入使用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最初是用来计算炮弹弹道的;德国人研制成功的远程液体燃料火箭,是用于空袭英国的。”以上史实说明( ) CA.科技革命是战争爆发的导火索B.科技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C.第二次世界大战加速了新科技革命的到来D.新科技革命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解析】根据材料“美国投入使用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最初是用来计算炮弹弹道的”“德国人研制成功的远程液体燃料火箭,是用于空袭英国的”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加速了新科技革命的到来,故C项正确。2. [2022江苏南京期中]信息化社会是学习化的社会,是终身学习的社会,人类社会进入信息化社会的标志是( ) BA.原子能技术的应用 B.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使用C.航天技术的发展 D.克隆技术的发明【解析】根据所学可知,20世纪四五十年代兴起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把人类带入了“信息时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成就有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生物工程技术等,其中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与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关系最为密切,可以说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把人类带入了“信息时代”,故B项正确。3. [2022江苏连云港高二期末]1997年5月,俄罗斯国际象棋冠军被一台由美国制造的“超级计算机”击败。这突出展现了计算机诸多功能中的( ) AA.人工智能 B.电子商务 C.信息交流 D.记忆存储【解析】材料体现的是“超级计算机”和人进行象棋比赛并取得胜利,涉及的是计算机的人工智能功能,故A项正确。4. [2022辽宁抚顺高二期中]在蔬菜专用的收获机器收获莴苣时,会先用射线照射莴苣头以确定其是否成熟。当机器横向通过作物时,作物发出的辐射能量下降到低于某预定数值时,仪器就会发出一个信号,用以说明射线所照射的莴苣是可以摘取的,机器上的切割机就会自动切下所选定的莴苣。这主要体现了现代农业生产工具的( ) AA.智能化 B.规模化 C.市场化 D.社会化【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蔬菜收获机器利用射线确定莴苣是否成熟,并对成熟莴苣进行自动收割,这一新技术体现出现代农业生产工具智能化的特点,故A项正确;规模化指事物的规模大小达到了一定的标准,排除B项;市场化强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竞争的优胜劣汰为手段,实现资源充分合理配置,排除C项;社会化是个体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语言、规范、价值观等社会行为方式和人格特征,适应社会并积极作用于社会、创造新文化的过程,排除D项。5. [2022江苏如东期中]随着科技的发展,航天技术越来越“亲民化”。1987年以来,中国已多次成功利用返回式卫星和高空气球进行探索性的航天育种试验,选育出的太空蔬菜已经开始在全国大面积种植。这表明( ) CA.我国航天技术世界领先 B.传统农业日渐衰落C.航天技术带动国民经济发展 D.我国已走上可持续发展轨道【解析】材料反映航天技术的发展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发挥了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我国航天技术的“亲民化”,并未突出世界领先地位,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比较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关系,故B项错误;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前需要,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材料无关可持续发展的信息,故D项错误。6. [2022江苏无锡高二期末]某位学者根据对英国某镇18个教区手工业者情况的调查,发现那里在1850年有鞋匠、木匠、石匠、铁匠、水轮工、茅屋工共328人,到1910年已降至118人。出现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 AA.工厂机械化的冲击 B.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C.人口流动的频繁 D.圈地运动的结果【解析】由材料信息可以看出从1850年到1910年手工业者数量大大减少,结合时代背景可知,此时进行了两次工业革命,机器生产冲击了手工业生产,故A项正确;B、C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圈地运动发生在15世纪到19世纪,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7. [2022辽宁丹东高二期末]1957年,苏联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61年,苏联宇航员加加林成为第一个遨游太空的人;美国随即提出了阿波罗登月计划,1962年,在西雅图举办了“太空时代的人类”主题博览会。上述信息表明( ) BA.人类开始了探索太空的梦想 B.美苏冷战推动空间技术发展C.苏联在美苏争霸中占有优势 D.美国航天技术全面反超苏联【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美苏两国先后对太空进行了一系列探索,此时处于美苏冷战期间,说明美苏冷战间接地推动了空间技术的发展,故B项正确;“开始”一词说法错误,排除A项;美苏两国在空间探索方面各有千秋,无法看出苏联占有优势,排除C项;苏联在太空领域颇有建树,“全面反超”一词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8. [2022江苏丹阳期中]1957年苏联的人造地球卫星上天,被美国人看成“技术上的珍珠港事件”。美国以此为契机,调整科研发展战略,研究重点由原子能转向空间技术。1969年,阿波罗11号登月成功。这反映了( ) CA.美国对苏联科技全面超越 B.美苏争霸中美国攻势强劲C.国家间科技竞争被政治化 D.科技领域是美苏争霸焦点【解析】材料中只体现空间技术,不能体现“全面”,故A项错误;B项夸大了材料之意,排除;1957年、1969年是美苏冷战期间,苏联空间技术的发展刺激了美国加快发展空间技术,是美苏争霸的体现,反映了两国间科技竞争具有政治色彩,故C项正确;“科技领域是美苏争霸焦点”的说法与史实不符,故D项错误。9. [2022江苏常州高二期末]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航天技术有了飞速发展:1957年苏联成功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61年苏联第一艘载人飞船飞入太空,1969年美国航天员第一次登上月球,1970年中国“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1971年苏联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空间站。这表明( ) BA.航天技术是现代科技的中心 B.航天技术领域国际竞争激烈C.在航天技术领域中国遥遥领先 D.只有美苏中才能发展航天技术【解析】题干叙述的苏联、美国、中国等国家航天技术的发展表明在航天技术领域内国际竞争异常激烈,故B项正确;现代科技以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技术为引领,排除A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在航天技术领域处于世界前沿水平,并非“遥遥领先”,排除C项;D项中的“只有”说法过于绝对,与史实不符,排除。10. [2022江苏苏州期末]关于三次产业技术革命,有学者提到,过去二百多年中,人类经历的三次产业技术革命的特征,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机械化,第二次工业革命是规模化,第三次科技革命则是深度全球化背景下的“个性化”。下面关于三次产业技术革命特征的阐述正确的是( ) CA.三次产业技术革命都脱离了生产实践 B.“机械化”是指电力的广泛应用C.“规模化”是指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 D.“个性化”是指贸易保护主义日益抬头【解析】三次产业技术革命都没有脱离生产实践,故A项错误;机械化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而电力的广泛应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故B项错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垄断组织产生,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体现了规模化的特点,故C项正确;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后全球化深入发展,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不是个性化的表现,故D项错误。B级 能力素养提升练11. [2022江苏宿迁高二期末]电子计算机的发明是为了在军事领域中快速进行弹道计算和控制防空火力。在军事需求的刺激和牵动下,第二、第三、第四代计算机迅速发展并日趋完善。随着电子计算机功能的增强和数量的飞速增长,其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材料主要反映了( ) BA.信息技术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B.军事需求促进了现代科技发展C.现代科技发展加剧了军事竞争 D.民用技术迅速转化为军用技术【解析】由题干中的“电子计算机的发明是为了在军事领域中……在军事需求的刺激和牵动下”等信息可知,军事需求促进了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迅速发展,这说明军事需求促进了现代科技发展,故B项正确。12. [2022辽宁大连高二期末]人工智能(AI)的应用,让机器代替人类进行单纯重复、危险和劳动条件恶劣的工作,既能减轻人类的劳动强度,又能避免工伤事故。这表明信息技术( ) CA.增加部分人失业风险 B.避免工伤事故的发生C.提升工作效率和环境 D.提升人类的智力水平【解析】材料反映了让机器代替人类进行一些特殊工作,可以减轻劳动强度和避免工伤事故,说明利用信息技术既可以提升工作效率,也可以使工作环境更加安全,故C项正确。13. [2022江苏连云港高二期末]1957年10月4日,苏联宣布成功地把世界上第一颗绕地球运行的人造卫星送入轨道。美国官员宣称,他们不仅因苏联首先成功地发射卫星感到震惊,而且对这颗卫星的体积之大感到惊讶。这表明( ) AA.苏联在宇宙探索方面占据优势 B.美苏争霸开始进入了太空领域C.苏联体制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 D.美国在新科技革命中甘拜下风【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强调了苏联在宇宙探索领域成果辉煌,令美国震惊也表明了当时苏联在宇宙探索方面已经占据了优势,故A项正确。14. [2022湖南长沙高二期末]美国科学界认为第四次工业革命有五个方向:新材料、基因工程、AI(人工智能)、量子科学、核聚变。美国由于科技积累优势,肯定是第一梯队。中国有工业4.0计划、中国智造2025战略,将是第二梯队的龙头。近年来,美国对中国高科技企业的种种打压行为表明( ) CA.高科技引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B.中美冷战在经济文化的斗争C.大国竞争终究是高新科技竞争 D.中美博弈于国际经济新秩序【解析】中国将会是美国在新一轮科技潮流、第四次工业革命中的主要竞争对手,近年来美国对中国高科技企业的种种打压行为,主要是因为美国想减缓中国高科技发展的速度,实质就是大国竞争是科技实力的较量,故C项正确;A项说法正确,但没有体现出中美之间的竞争,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中美冷战”的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国际经济新秩序尚未建立,“博弈”一说无从体现,排除D项。15. [2022江苏常州高二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两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在泰坦尼克号上得到了充分的展示。比如航行过程中不断传输的电报,是利用电流交替通电和切断产生不同的信号,从而达到传递信息目的的新工具;再比如船上的电话、电灯、无线电通信,都让航海业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船和船,船和陆地之间不再遥远。泰坦尼克号在撞上冰山后,就曾利用无线电信息向周围船只求救。——摘编自《纪念泰坦尼克号遇难100周年》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泰坦尼克号”上所体现的科技成果,并简述其给人类社会生活带来的影响。[答案] 成果:蒸汽机的应用;钢铁工业发展;电力的广泛运用;通信技术发展。(答电灯、电报、无线电通信、蒸汽机等亦可)影响: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促进人们交往,密切了世界联系等。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