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北京市各地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知识点分类汇编-20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北京市各地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知识点分类汇编-20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第1页
    北京市各地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知识点分类汇编-20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第2页
    北京市各地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知识点分类汇编-20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第3页
    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北京市各地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知识点分类汇编-20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展开

    这是一份北京市各地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知识点分类汇编-20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京市各地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知识点分类汇编-20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一、单选题

    1.(2023·北京昌平·高一统考期末)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天然气燃烧为放热反应

    B.水蒸发的过程吸热

    C.碳酸氢钠与柠檬酸的反应为放热反应

    D.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时从环境吸收能量

    2.(2023·北京朝阳·高一统考期末)下列物质的应用中,主要利用反应所放出热量的是

    A.用天然气作灶具燃料 B.用液氨作制冷剂

    C.用浓H2SO4钝化铁、铝 D.用盐酸除去氯化钠中的NaHCO3

    3.(2023·北京朝阳·高一统考期末)通过如图装置进行能量转化。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该装置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电子从锌片流向铜片,电流表指针偏转

    CCu片;Zn片:

    D.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可在两个不同的区域进行

    4.(2023·北京东城·高一统考期末)电池中负极与电解质溶液接触直接反应会降低能量的转化效率,称为自放电现象。关于如图所示的原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Zn片发生氧化反应

    B.铜表面产生,说明原电池装置可使Cu还原

    C.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D.该原电池中化学能不会完全转化为电能

    5.(2023·北京东城·高一统考期末)下列关于原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电子流出的一极是原电池的正极

    B.原电池工作时必然存在氧化和还原的过程

    C.构成原电池的两个电极必须是两种不同金属

    D.原电池中电解质溶液的作用是传导电子

    6.(2023·北京丰台·高一统考期末)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镁条与稀盐酸的反应

    B.碳酸氢钠粉末与柠檬酸的反应

    C.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

    D.灼热的氧化铜与的反应

    7.(2023·北京西城·高一统考期末)某同学以大小相同的铜片和锌片为电极研究水果电池,得到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编号

    水果种类

    电极间距离/cm

    电流/

    1

    番茄

    1

    98.7

    2

    番茄

    2

    72.5

    3

    苹果

    2

    27.2

    下列关于上述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目的是探究水果种类和电极材料对水果电池电流的影响

    B.实验所用装置中,负极材料是铜

    C.实验装置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D.实验23能表明水果种类对电流大小有影响

    8.(2023·北京西城·高一统考期末)利用固体表面催化工艺进行分解的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属于共价化合物

    B.过程吸收能量,过程放出能量

    C.反应过程中有极性键断裂,有非极性键形成

    D.标准状况下,分解生成时转移电子数约为

    9.(2023·北京西城·高一统考期末)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钠与水反应 B.乙醇的燃烧

    C.灼热的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D.氢气与氯气的反应

    10.(2023·北京海淀·高一101中学校考期末)下列设备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

    A

    B

    C

    D

      

      

      

    碱性干电池

    风力发电机

    太阳能集热器

    燃气灶

    AA BB CC DD

    11.(2023·北京海淀·高一101中学校考期末)在通风橱中进行下列实验:

    步骤

    现象

    Fe表面产生大量无色气泡,液面上方变为红棕色

    Fe表面产生少量红棕色气泡后,迅速停止

    FeCu接触后,其表面均产生红棕色气泡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气体由无色变红棕色的化学方程式:2NOO2=2NO2

    B中的现象说明Fe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阻止Fe进一步反应

    C.对比中现象,说明稀HNO3的氧化性强于浓HNO3

    D.针对中现象,在FeCu之间连接电流计,可判断Fe是否被氧化

    12.(2023·北京海淀·高一人大附中校考期末)在金属PtCu和铱(Ir)的催化作用下,密闭容器中的H2可高效转化酸性溶液中的硝态氮()以达到消除污染的目的。其工作原理的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Ir的表面发生反应:H2+N2O=N2+H2O

    B.导电基体上的负极反应:H2-2e-=2H+

    C.若导电基体上只有单原子铜,也能消除含氮污染物

    D.若导电基体上的Pt颗粒增多,不利于降低溶液中的含氮量

    13.(2023·北京海淀·高一101中学校考期末)稀硫酸酸化后的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悬浊液可用于吸收燃煤尾气中的SO2,得到MnSO4MnSO4可与KMnO4反应制备电池材料MnO2,同时生成H2SO4。下列用来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MnO2吸收SO2的反应:MnO2+SO2═MnSO4

    BMnO2作为碱性电池正极材料时的放电反应:MnO2+e+H+═MnOOH

    CMnSO4KMnO4反应制备MnO22MnO4+3Mn2++2H2O═5MnO2+4H+

    D.尾气中的SO2还可用足量的氨水吸收:SO2+2NH3H2O═2NH4++SO32−+H2O

     

    二、填空题

    14.(2023·北京昌平·高一统考期末)某研究小组探究原电池的原理并进行实验。

    (1)下列反应中,可通过原电池装置实现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是(选填序号)      

                 

           

    (2)甲同学用导线将电流表与片、片相连接,插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进行实验,如图1所示。

      

    能证明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实验现象是:电流表指针偏转、      

    从构成原电池的基本要素来看,的作用是(选填序号,下同)       ,稀硫酸的作用是      

    a.电极反应物    b.电极材料    c.离子导体    d.电子导体

    (3)乙同学想利用反应设计一个原电池,请在图2上标明所使用的用品      

      

    (4)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新型发电装置(如图3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通氢气的一极是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b.电子由电极经溶液流向电极

    c.总反应为

      

    15.(2023·北京丰台·高一统考期末)一种简单的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

    (1)锌是电池的           (”)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2)装置中稀硫酸的作用是          

    a.电极材料    b.电极反应物    c.电子导体    d.离子导体

    (3)该原电池外电路中电流方向为           (“Zn→Cu”或者“Cu→Zn”)。从化学的角度分析,原电池产生电流的原因:          

    (4)若将铜换成碳棒,电池总反应方程式为          

    (5)下列反应通过原电池装置,可实现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是          

    a

    b

    c

    16.(2023·北京西城·高一统考期末)化学反应同时伴随着能量变化,是人类获取能量的重要途径。以下是常见的化学反应。

    a.镁与盐酸反应

    b.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

    c.盐酸与碳酸氢钠反应

    d晶体与晶体反应

    (1)以上化学反应中能用上图表示其能量变化的是           (填字母),此类反应中有能量变化的原因是:断开反应物的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           (“>”“<”)形成生成物的化学键释放的总能量。

    (2)从以上反应中选择一个反应设计原电池。

    将图中原电池装置补充完整。          

    证实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实验现象是          

    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17.(2023·北京海淀·高一101中学校考期末)研究大气中含硫化合物(主要是SO2H2S)的转化具有重要意义。

    1)高湿条件下,写出大气中SO2转化为HSO3-的方程式:                

    2)土壤中的微生物可将大气中H2S经两步反应氧化成SO42-,两步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

    1mol H2S(g)全部氧化成SO42-(aq)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3)二氧化硫空气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可以利用大气所含SO2快速启动,其装置示意图如下:

    质子的流动方向为             AB”BA”)。

    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4)燃煤烟气的脱硫减排是减少大气中含硫化合物污染的关键。SO2烟气脱除的一种工业流程如下:

    用纯碱溶液吸收SO2将其转化为HS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若石灰乳过量,将其产物再排回吸收池,其中可用于吸收SO2的物质的化学式是             


    参考答案:

    1C

    【详解】A.燃料的燃烧放出热量,天然气燃烧为放热反应,故A正确;

    B.水蒸发的过程由液态变为气态,需要吸热,故B正确;

    C.碳酸氢钠与柠檬酸的反应为吸热反应,故C错误;

    D.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为吸热反应,反应时从环境吸收能量,故D正确;

    故选:C

    2A

    【详解】A.天然气燃烧放热,A符合题意;

    B.液氨汽化吸收热量,B不符合题意;

    C.浓H2SO4钝化铁、铝是利用浓硫酸的强氧化性,与反应的热量无关,C不符合题意;

    D.盐酸与碳酸氢钠可以反应,用盐酸除去氯化钠中的NaHCO3,与反应的热量无关,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C

    【详解】A.该装置是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A正确;

    B.锌活泼性比铜活泼性强,锌为负极,铜为正极,则电子从锌片流向铜片,电流表指针偏转,故B正确;

    CCu片;Zn片: ,故C错误;

    D.原电池中负极是发生氧化反应,正极是发生还原反应,因此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可在两个不同的区域进行,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C

    4B

    【分析】ZnCu和稀硫酸构成原电池中,锌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生成Zn2+,为负极,负极反应式为Zn-2eZn2+,铜为正极,正极上H+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生成H2,正极反应式为2H++2eH2,总反应为Zn+2H+Zn2++H2,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ZnCu和稀硫酸构成原电池中,ZnCu活泼,Zn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生成Zn2+,故A正确;

    BCu为正极,正极上H+得电子生成H2Cu没有参与反应,故B错误;

    C.该原电池中,ZnCu活泼,Zn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离子方程式为Zn+2H+Zn2++H2,故C正确;

    D.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但部分能量转化为热能,化学能不会完全转化为电能,故D正确;

    故选:B

    5B

    【详解】A.在原电池中,电子流入的一极是正极,电子流出的一极是负极,故A错误;

    B.原电池工作时,正极上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负极上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则原电池工作时必然存在氧化和还原的过程,故B正确;

    C.一般而言,构成原电池的正极和负极的材料是两种不同的金属,但也可以是导电的非金属(碳棒)与金属或非金属,如燃料电池中的电极均为石墨,故C错误;

    D.原电池工作时,电子不下水,离子不上岸,即电子在导线流向正极,阳离子在电解质溶液中移向正极,电解质溶液的作用是传导离子,故D错误;

    故选:B

    6D

    【详解】A.镁条与稀盐酸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是放热反应,A错误;

    B与柠檬酸的反应为非氧化还原反应,B错误;

    C.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是放热反应,也是氧化还原反应,C错误;

    D.灼热的氧化铜与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是吸热反应,D正确;

    故选D

    7D

    【分析】上述装置为原电池装置,锌作负极,铜作正极,电解质溶液由水果提供。实验12可以研究电极间距离对电流的影响;实验23可以研究水果种类对电流的影响。

    【详解】A.根据分析,实验目的是探究水果种类和电极间距离对水果电池电流的影响,A错误;

    B.实验所用装置中,负极材料是锌,B错误;

    C.实验装置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C错误;

    D.根据分析,实验23能表明水果种类对电流大小有影响,D正确;

    故选D

    8D

    【分析】NO吸附在催化剂表面,在催化剂表面断键形成N原子和O原子,N原子和O原子在催化剂表面反应生成N2O2,解吸得到N2O2

    【详解】ANO属于共价化合物,A正确;

    B.过程断键,吸收能量,过程形成化学键,放出能量,B正确;

    C.反应过程中NO之间为极性键断裂,生成N2O2时形成了非极性键,C正确;

    D.标准状况下,分解生成时,N元素由-3价变为0价,共有2molNO反应,转移电子数约为D错误;

    故选D

    9C

    【详解】A.钠与水反应是放热反应,A错误;

    B.乙醇的燃烧是放热反应,B错误;

    C.灼热的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是吸热反应,C正确;

    D.氢气与氯气的反应是放热反应,D错误;

    故选C

    10A

    【详解】A.碱性干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A符合题意;

    B.风力发电机是将风能转化为电能,故B不符合题意;

    C.太阳能集热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故C不符合题意;

    D.燃气灶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故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A

    11C

    【分析】I中铁和稀硝酸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遇空气生成二氧化氮;Fe遇浓硝酸钝化,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层,阻止Fe进一步反应,所以产生少量红棕色气泡后,迅速停止;中构成原电池,Fe作为负极,且Fe与浓硝酸直接接触,会产生少量二氧化氮,Cu作为正极,发生得电子的反应,生成二氧化氮。

    【详解】AI中铁和稀硝酸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遇空气生成二氧化氮,化学方程式为: 2NO+O2=2NO2A正确;

    B.常温下,Fe遇浓硝酸易钝化,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层,阻止Fe进一步反应,B正确;

    C.对比中现象,实验反应停止是因为发生了钝化,不能用来比较浓HNO3和稀HNO3的氧化性强弱,物质氧化性强弱只能通过比较物质得电子能力强弱来分析,C错误;

    D中构成原电池,在FeCu之间连接电流计,可判断Fe是否持续被氧化,D正确;

    故选C

    12C

    【详解】A.由原理的示意图可知,Ir的表面H2N2O发生反应生成N2H2O,反应方程式为:H2+N2O=N2+H2OA正确;

    B.根据图示可知:导电基体上,H2为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H2-2e-=2H+B正确;

    C.若导电基体上只有单原子铜,不能形成原电池,离子被还原为NO,所以不能消除含氮污染物,C错误;

    D.由原理的示意图可知:若导电基体上的Pt颗粒增多,则会更多的转化成,不利于降低溶液中的含氮量,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C

    13B

    【详解】A.S元素被二氧化锰氧化为硫酸根离子,则MnO2吸收SO2的反应:MnO2+SO2═MnSO4,故A正确;

    B.碱性条件下,电极方程式中不能有氢离子参加,所以MnO2作为碱性电池正极材料时的放电反应:MnO2+e+H2O═MnOOH+OH,故B错误;

    C.MnSO4KMnO4氧化生成MnO2,则MnSO4KMnO4反应制备MnO22MnO4+3Mn2++2H2O═5MnO2+4H+,故C正确;

    D.SO2是酸性气体,与氨水反应生成盐溶液,所以尾气中的SO2还可用足量的氨水吸收:SO2+2NH3H2O═2NH4++SO32−+H2O,故D正确。

    故选B

    14(1)②④

    (2)     铜电极上产生气泡          ac

    (3)  

    (4)abc

     

    【详解】(1)原电池构成条件之一:有能够自发进行的放热的氧化还原反应,其中②④属于自发进行的放热的氧化还原反应,可通过原电池装置直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2当形成原电池,可以产生电流使电流表指针偏转,同时在铜电极有气泡冒出;

    ②Zn的作用:做负极电极材料和电极反应物(负极反应Zn-2e-=Zn2+);电子经导线移动,离子在电解质溶液中定向移动;稀硫酸的作用:电极反应物(正极反应2H++2e-=H2),是离子导体;

    3)根据原电池总反应:以及装置图中电子移动方向,可知左端Cu作负极发生失电子氧化反应,右端可以使用惰性电极如石墨,电解质溶液为氯化铁溶液;

    4)燃料电池中燃料在负极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氧气在正极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a电极为负极,b电极为正极;

    a.燃料氢气在负极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通入氢气的一极为负极,故a错误;

    b.电子由负极a经导线流向正极b,故b错误;

    c.总反应:,故c错误;

    答案选abc

    15(1)         

    (2)bd

    (3)     Cu→Zn     原电池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分别在两个不同的区域进行,并通过能导电的物质形成闭合回路,产生电流

    (4)()

    (5)ab

     

    【分析】该电池的自发氧化还原反应为,由此可以判断,Zn为负极失电子,电子由Zn经导线留向Cu电极,内电路中,氢离子移向正极,硫酸根移向负极,从而实现电流循环。

    【详解】(1)由分析知,锌做负极,失电子,发生反应

    2)电解质溶液中H+在正极得电子,同时硫酸根移向负极,起到离子导体的作用,故选bd

    3)电流的方向与电子流向相反,因此外电路中,由Cu经导线流向Zn,产生电流的原因是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分别在两极进行,从而实现电子的自发流动,形成电流;

    4)正极铜并没有参与电极反应,换成碳棒,反应不变,依然是()

    5)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可以设计成原电池,c中没有电子转移,符合条件的只有ab,故选ab

    16(1)     cd     >

    (2)          电流计指针偏转    

     

    【详解】(1)图示为吸热反应,镁与盐酸反应、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为放热反应,盐酸与碳酸氢钠反应、晶体与晶体反应为吸热反应,故选cd;此类反应中有能量变化的原因是:断开反应物的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形成生成物的化学键释放的总能量;

    2)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可以设计为原电池,镁与盐酸反应可设计为原电池。

    该原电池中镁作负极,电解质为盐酸溶液,图示为:

    证实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实验现象是:电流表指针偏转;

    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17     SO2+H2OH2SO3H2SO3H++HSO3-     H2S(g)+2O2(g)=SO42-(aq)+2H+(aq)ΔH=806.39kJ·mol1     AB     SO2–2e-+2H2O==SO42-+4H+     H2O+2SO2+CO32-2HSO3-+CO2     NaOH

    【详解】(1)二氧化硫为酸性氧化物与水生成亚硫酸,亚硫酸为弱电解质,部分电离产生氢离子与亚硫酸氢根离子,离子方程式:SO2+H2OH2SO3H2SO3H++HSO3-

    2)由图可知,第一步热化学反应为:H2Sg+0.5O2g=Ss+H2Og△H=-221.19 kJ•mol-1;第二步反应为:Ss+1.5O2g+H2Og=2H+aq+SO42-aq))△H=-585.20 kJ•mol-1;依据盖斯定律,第一步与第二步方程式相加得:H2Sg+2O2g=SO42-aq+2H+aq△H=-806.39 kJ•mol-1

    3二氧化硫发生氧化反应,氧气发生还原反应,所以二氧化硫所在电极为负极,氧气所在电极为正极,原电池中阳离子移向正极,所以质子移动方向为:从AB

    二氧化硫在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SO2-2e-+2H2O=SO42-+4H+

    4亚硫酸的酸性大于碳酸,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氢钠和二氧化碳,离子方程式:H2O+2SO2+CO32-=2HSO3-+CO2

     再生池中,亚硫酸氢钠可以与石灰乳反应生成亚硫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二氧化硫为酸性氧化物,能够与碱液反应,故NaOH和过量的Ca(OH)2可以用于吸收二氧化硫。

     

    相关试卷

    北京市各地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知识点分类汇编-23乙醇与乙酸:

    这是一份北京市各地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知识点分类汇编-23乙醇与乙酸,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有机推断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京市各地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知识点分类汇编-11金属材料:

    这是一份北京市各地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知识点分类汇编-11金属材料,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京市各地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7物质的量:

    这是一份北京市各地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7物质的量,共1页。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北京市各地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知识点分类汇编-20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