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粤教清华版七年级上册第1单元 认识计算机获奖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信息技术粤教清华版七年级上册第1单元 认识计算机获奖教案及反思,共1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导入,习题测试,小结回顾,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单元基本信息单元教学主题认识计算机单元课时7项目情境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小清就拥有了一台属于自己的计算机。这台计算机陪着他学习,也陪着他娱乐,陪他度过了快乐的时光,现在,他感觉这台计算机有点“慢”,想通过升级它的配置获得更好的使用体验。但要完成这个任务有点不容易,他遇到了以下问题。(1)不清楚计算机的硬件配置及其性能上的“瓶颈”。(2)不知道应该购买怎样的硬件来达到升级计算机的目的。(3)计算机硬件升级之后,不知道怎么升级软件。让我们和小清一起给他的计算机设计一个合理的升级方案吧。项目任务计算机升级单元学习目标1.信息意识:通过对开源软硬件的选择与安装,形成自主可控的意识。2.计算思维:运用计算机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等方面知识,来有效解决软硬件的筛选问题。3.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主动地利用网络资源开展数字化探究,以解决项目问题。4.信息社会责任:在经历合法合规地使用软硬件过程中,学会尊重知识产权。整体设计项目活动对应书本中的课题拟解决的项目问题课时项目筹备单元前言(与第1节合并)筹备单元项目,确认升级对象、项目实施规划与小组分工表1知识探究第1节 计算机前世今生分析并确认升级对象的计算机类型第2节 计算机硬件分析并确认对象的硬件升级方案2第3节 计算机软件分析并确认对象的软件升级方案2整理展示单元小结按照项目实施规划与小组分工表的要求,继续完成项目任务并开展交流评价2(课外)项目实施项目筹备+知识探究课时课题《第1节计算机的前世今生(第1课时,含单元项目规划筹备)》课时目标1.能够基于单元项目情境并结合自身生活经历,提出并确认属于自己的项目主题2.能够根据项目任务与实施条件来规划知识学习、实施步骤与预期成果,并设计出项目方案3.能够基于实际情况成立项目小组,自行商议小组成员的角色与分工任务,并撰写出项目分工表4.了解常见的计算机类型,确认需要升级的计算机类型5.了解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客观地分析计算机升级程度教学准备项目规划表、分工表、思维导图软件等基本流程具体导学过程意图说明一、教学导入教师由“有没有属于自己的计算机,曾遇到过哪些事?”话题带入,要求学生浏览教材第一单元前言部分中的项目情境、项目方案与项目分工。二、新课导学 筹备单元项目(1) 师生确认升级对象,并按兴趣组建小组 提示:许多同学阅读后,也想升级自己的计算机。有升级台式机、手提电脑与手机等。提问:“你有没有想升级计算机?它有哪些“落伍”的表现?”——邀请学生先回答,再根据兴趣进行分组。(2) 教师分析计算机升级的最终情况从项目范例可知,升级的主要对象是软件与硬件,但最终存在以下几种情况:①不是所有的软硬件都需要升级②不是所有需要升级的都可以升级③甚至有可能都无法升级(3) 师生共同分析项目实施对相关知识的需求①学习计算机发展的现况——帮助确认可能升级的最高程度②学习计算机的硬件——了解与硬件升级相关的知识③学习计算机的软件——了解与软件升级相关的知识④学习与软硬件升级相关的其它知识(4) 教师分析相关知识的主要获取途径①计算机发展的现况——第1课计算机的前世今生②计算机的硬件————第2课计算机硬件③计算机的软件————第3课计算机软件④其它方面——————官方网站或客服等(5) 教师预估整个项目实施的时间——6-7课时 探索《计算机的前世今生》(1) 教师布置本节课学习任务——了解计算机的类型与发展,来帮助确认升级对象的类型与程度。(2) 教师引领学生探索“形形色色的计算机”①自主阅读:书本P4-7的内容,确定升级的计算机对象类型。②知识梳理:计算机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台式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手持设备。(3) 教师引领学生将知识技能转换为能力——确认“我的计算机对象属于___ __类型”。(4) 教师引领学生探索“计算工具的发展史”①自主阅读:书本P7-10的内容,当前计算机的发展程度②知识梳理:A.计算机发展大致经历阶段:机械式计算机、机电式计算机、电子计算机。 B.电子计算机的四个代际划分主要依据是电子器件的不同。(5) 教师引领学生将知识技能转换为能①确认升级对象计算机的电子器件类别为 。②实践活动:书本P9“分享计算机发展史上的经典发明”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款感兴趣的计算机,并通过网络收集资料、整理分享。学生展示自己小组的成果。(6)教师促进学生形成必备品格与正确价值观念提问:在刚才展示的作品中,你认为哪项发明最重要,为什么?——引领学生从是非观与重要性角度进行评价。三、习题测试1.下图中不属于手持设备的是:( A ) B. C. D.2.当前全球接入互联网最多的计算机设备类型是 。3.电子计算机最终选用电子器件的原因是 。四、小结回顾请同学按照下列提示进行总结回顾:1.学到了哪些知识与技能?2.提升了哪些方面的能力?3.生成了怎样的观点?五、布置作业请各小组对项目探究的阶段成果进行整理并提交,整理内容:升级对象、项目方案与小组分工表升级对象的计算机类型和升级程度预估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情况,来选择升级对象。 ---------------------------------------------------------------------------------------------------------------------------------------------------------------知识探究课时课题第2节 计算机硬件(2个课时)课时目标 理解硬件系统的概念、结构、原理,能够正确描述程序运行时各部件的参与情况。 能够解释计算机“落伍”的原因,并通过获取硬件性能参数进行求证。 了解输入输出接口与设备、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中央处理器的常见类型及对应的用途,能够根据需求选购合适的硬件,并选择合适的接口。 能够正确地对计算机性能测评工具、对计算机选购方案进行评价。教学准备“图拉丁硬件检测”工具、硬件检测记录表、某网购平台链接教学流程 具体导学过程意图交流第一课时:一、教学导入由“制定硬件升级方案”的项目子任务导入。二、新课导学 探索《第2节计算机硬件》(1) 教师布置本节课学习任务——收集与计算机硬件相关的专业知识与工具,来为“硬件升级”作知识储备。(2) 教师介绍要按照“概念→结构→原理→......”认知规律去学习相关内容①什么是计算机硬件——概念②计算机硬件由哪些部件组成——计算机硬件系统③这些部件是如何协同工作的——计算机工作原理 ……(3) 教师引领学生探索“计硬件系统及其原理”①自主阅读:书本P11-12及查找网络知识,进行简单的知识梳理。②知识梳理:A.硬件是计算机系统所有的实体设备总称B.各类计算机硬件系统都是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五大部件组成。C.各部件之间的有机运作,是依托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原理来实现。(4) 教师引领学生将知识技能内化为能力①学会分析:以程序自动播放视频为例,下图所示有哪些部件参与,它们如何配合工作?——提供支架:视频文件一般存放在外存储器,播放前在程序的控制下,先经过内存储器再传给中央处理器,经其加工处理后,再通过内存储器传给输出设备,最终以影像形式呈现在我们面前。②学会解释:猜想你的计算机“落伍”与哪些部件性能不佳有关?——提供支架:视频播放较“卡”,可能与 有关;过多视频存不下,可能与 有关。……③学会求证:如何证明你的解释是正确的——用数据去支持你的观点!——通过实验来获取计算机硬件各个部件的性能参数。A.附说明:无论是台式机、PAD或手机,获取方法大同小异(可通过网络收集),一般都是查看本机信息或借用第3方软件进行检测。B.求证活动:统一验证“教师机比学生机配置高”的传闻学生利用“图拉丁”软件检测学生配置,并将实验结果填写在书本P13。——教师组织学生展示求证结果,并得出结论。(5) 教师促进学生形成必备品格与正确价值观念提问1:跟你以往使用过的软件比,“图拉丁”软件有哪些特点?提问2:今后在选择工具软件方面,会注意哪些?——在学生讨论基础上进行评价总结。三、习题测试如右图所示,该“人机交互”是在程序控制之下才得以实现。请选填:(1)这两位同学是通过 A 输入肢体信息(2)由该信息生成的数据是通过 C 传递给 G 进
行处理(3)再经过一系列控制与运算操作来合成视频信息,并
通过 H 实现输出 A.输入设备 B.存储器 C.内存储器 D.外存储器 E.控制器 F.运算器 G.中央处理器 H.输出设备三、小结回顾要求学生按照下列提示进行总结回顾:1.学到了哪些知识与技能?2.提升了哪些方面的能力?3.生成了怎样的观点?四、布置作业请各小组对项目探究的阶段成果进行整理并提交,整理内容:1.第3方检测软件、使用说明及其评价2.检测数据记录与分析报告 第二课时:一、教学导入由继续开展“制定硬件升级方案”项目子问题导入。二、新课导学 探索《第2节计算机硬件》(1) 教师布置本节课学习任务——了解计算机硬件常见的设备,来为“计算机硬件选购”作知识储备。(2)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及其主要作用提问1:计算机硬件由哪五大部件组成,各有什么作用?提问2:它们各有哪些常见的设备?(3) 教师布置阅读“输入输出设备”任务并要求进行知识梳理①自主阅读:书本P13-15,网络补充。②知识梳理:A.列出下列计算机硬件常见的设备计算机硬件常见的设备(至少写出1个)输入设备(键盘、鼠标、触摸屏、摄像头、麦克风、扫描仪、手写板、传感器等)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3D打印机、音响等)内存储器(内存条等)外存储器(机械硬盘、固态硬盘、混合硬盘、TF卡等)中央处理器(龙芯、申威、飞腾、华为海思等)B.为下列设备选择合适的物理接口。设备物理接口无线键盘、无线鼠标、蓝牙音箱(f.蓝牙)有线键盘、有线鼠标(b.USB、E.PS/2)液晶电视(d.HDMI)打印机(b.USB)显示器(c.VGA)音箱、麦克风(a.音频接口)a.音频接口、b.USB、c.VGA、d.HDMI、e.PS/2、f.蓝牙(4) 教师布置阅读“存储器”任务并要求进行知识梳理①自主阅读:书本P16-17,网络知识作为补充。②知识梳理:A.计算机常用外存储器有硬盘、U盘,其中硬盘又有机械硬盘、固态硬盘、混合硬盘几种类型。B.计算机的内存存储器简称内存,又称为主存储器,是CPU可以随机访问的存储器,具有断电后信息立即丢失的特点,一般用于暂时存放信息。C.常见的智能手机的外存储器以TF卡为主,TF卡即T-Flash卡,又叫作微型SD卡,是一种外形小巧的存储器卡。(5) 教师布置阅读“中央处理器”任务并进行知识梳理①自主阅读:书本P17-18,网络补充。②知识梳理:A.计算机最核心的部件是 中央处理器 ,简称CPU,包含了运算器、控制器、缓存及其他外围设备。B.CPU的内核数量、主频制作工艺及缓存等都是评价其性能的重要指标。C.在同等条件下,内核数量越多,主频越高,CPU的性能越好。(6) 教师引领学生将知识技能内化为能力——实践活动:平板电脑选购实践。要求各组展示选购方案,并解释购买的缘由——引领关注国产电脑设备。(7) 教师促进学生形成必备品格与正确价值观念——以“注意哪些事项”切入,引领学生对选择方案的是非观与重要性进行评价。三、习题测试小明要将手写的论文录入到电脑,进行网上投稿。上述部件中,能够将论文录入到电脑中的有( D ) ①②⑤ B. ①④⑤ C. ③④⑥ D.②④⑥四、小结回顾请同学按照下列提示进行总结回顾:1.学到了哪些知识与技能?2.提升了哪些方面的能力?3.生成了怎样的观点?五、布置作业请各小组对项目探究的阶段成果进行整理并提交,整理内容:1.知识梳理成果2.平板电脑选购方案及其评价 分析日常生活中的真实性问题 尽管升级对象不同,但实验方法是类似的 ---------------------------------------------------------------------------------------------------------------------------------------------------------------课时课题第3节 计算机软件(2个课时)课时目标 了解软件作用与分类,正确指认升级对象中的操作系统类别与主要应用软件的功能。 能根据实际需求,正确选择并安装合适的操作系统,并体现自主可控的意识。 了解应用软件正确获取途径与安装方法,并按照实际需求来获取安装,体现国家安全与自主可控意识。教学准备Linux安装包、体验Linux操作系统说明、安装Linux应用软件说明教学流程 具体导学过程意图交流第一课时:一、教学导入由“制定软件升级方案”项目子问题导入。二、新课导学 探索《第3节计算机软件》(1) 教师布置本节课学习任务——了解计算机常见的软件分类,来为“升级计算机软件”作知识储备。(2)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计算机软件的作用与分类”①自主阅读:书本P20。②知识梳理:计算机软件可以简单地将其分为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3)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操作系统的作用、分类”①自主阅读:书本P21-24。②知识梳理:A.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对计算机系统的全部软硬件和数据资源进行统一控制、调度和管理。B.根据资源对象及其工作任务不同,可以把操作系统功能划分为进程管理、作业管理、文件管理、存储管理和设备管理。C.根据应用领域不同,当前主流计算机操作系统大体上分为桌面操作系统、移动操作系统及服务器操作系统三类。D.下列属于桌面操作系统是(c、d、b),移动操作系统是(a、e),服务器操作系统是(b、f)a.Android b.Linux c.Windows d.Mac OS e.Ios f.Windows Server(4) 教师引领学生将知识技能内化为能力——实践活动:教师组织学生在虚拟机中体验Ubuntu的安装、桌面背景的修改及时钟12小时制的设置,并进行心得交流。(5) 教师促进学生形成必备品格与正确价值观念提问:开源操作系统对“国家安全”与“自主可控”有何影响?三、习题测试1.下列软件中,属于系统软件的是( A ) A.Harmony OS、Windows、Android B.Linux、Mac OS、FlashC. Unix、Word、PPT D.微信、腾讯QQ、Excel2.下列关于软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A.计算机软件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 B.Android就是广泛使用的应用软件之一 C.所谓软件就是程序 D.系统软件是为了解决某一应用领域的某个实际问题而开发的软件四、小结回顾请同学按照下列提示进行总结回顾:1.学到了哪些知识与技能?2.提升了哪些方面的能力?3.生成了怎样的观点?五、布置作业请各小组对项目探究的阶段成果进行整理并提交,整理内容:1.系统安装报告2.计算机系统的升级方案 第二课时:一、教学导入由继续开展“制定软件升级方案”项目子问题导入。二、新课导学 探索《第3节计算机软件》(1) 教师布置本节课学习任务——了解计算机应用软件的获取与安装,来为“升级计算机软件”作知识储备。(2)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软件的相关知识。提问:如何获取软件?(3) 教师布置阅读任务并要求进行梳理①自主阅读:书本P13-18。②知识梳理:A.一般来说,由应用软件生成或编辑的文件都属于不可执行文件,也称为数据文件。B.文件名通常采用“主文件名.拓展名”的格式,比如,Windows系统下可执行文件的拓展名通常为“.exe”C.软件获取途径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从实体商店直接购买;二是通过网络获取。网络获取又分为三种方式:一是到软件开发商的官方网站下载;二是通过第三方软件网站下载;三是通过手机或部分计算机自带的“应用商店”获取。D.软件安装方法:a.在windows操作系统下的安装,一般只需找到并运行
“setup.exe”或“install.exe”之类的文件,然后按照
提示一步一步操作即可。b.Mac OS操作系统的应用软件,大部分是通过运行“.dmg”文件进行安装。安装完成后需要把快捷方式拖到应用程序文件夹中。c.在Linux下安装应用软件通常有2种方式,以Ubuntu为例,一是使用UbuntuSoftware安装。二是直接在终端通过apt命令完成。(4) 教师引领学生将知识技能内化为能力——体验活动:安装Linux应用软件。要求以Okular作为对象,体验在Ubuntu操作系统中安装应用软件的过程。(5) 教师促进学生形成必备品格与正确价值观念提问:开源应用软件对“国家安全”与“自主可控”有何影响?三、习题测试1.下图是某网站上的一款安卓手机应用软件说明,关于该软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A.这是一款免费软件 B.运行环境为iOS
C.使用语言为简体中文 D.存储容量为41.4MB2.下列属于国产软件的是( B )A.Microsoft Excel B.WPS C.Adobe Photoshop D.Microsoft Word四、小结回顾请同学按照下列提示进行总结回顾:1.学到了哪些知识与技能?2.提升了哪些方面的能力?3.生成了怎样的观点?五、布置作业请各小组对项目探究的阶段成果进行整理并提交,整理内容:1.软件安装报告2.计算机软件的升级方案 ---------------------------------------------------------------------------------------------------------------------------------------------------------------整理展示课时课题第一单元 学习小结(2个课时)课时目标1.能够梳理学科知识,并检测出自身掌握程度。2.能按照项目规划方案与小组分工要求,合作完成所有项目任务,整理出项目成果并撰写报告。3.能根据实际教学环境,开展项目成果的展示与交流,并根据评价量规开展科学的评价。教学准备项目报告模板、项目成果评价表、单元测试题教学流程具体导学过程意图交流第一课时:环节一:单元梳理教师通过让学生完成思维导图的知识梳理(填空形式)进行单元知识梳理,能说出计算机的类型及发展史、计算机硬件的部件以及计算机软件的分类及获取、安装方式。环节二:单元测试通过课本中的单元练习(或教师自行命题)进行测试(纸质或上机形式),教师对学生上交的答案进行批阅后讲解,及时查漏补缺。环节三:成果整理最后按照分工表、整理未完成的任务,撰写项目报告和制作演示文稿。 第二课时:环节一:成果展示与交流教师组织学生在数字化学习平台中(计算机教室)根据演示文稿或项目报告进行小组成果展示,听取他人的建议。 环节二:成果评价根据书本中的项目成果评价表进行自评和他评,以此作来学业评价重要依据。评价后,小组将所有电子材料、纸质材料,包括项目方案、项目分工、项目报告、ppt等,确认后上交给老师存档。通过单元梳理、测试让学生完整建构整个项目的知识结构,最后的成果展示,能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粤教清华版单元小结一等奖教案及反思,共3页。
这是一份初中信息技术粤教清华版七年级上册第1单元 认识计算机一等奖教学设计,共1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导入,习题测试,小结回顾,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粤教清华版七年级上册第2节 计算机硬件获奖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习题测试,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