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数学人教版(中职)基础模块上册1.1 集合及其运算精品教案设计
展开课 题 | 1.1.4集合的运算 | 课 型 | 新授课 | 课 时 | 2 |
授课班级 |
| 授课时间 |
| 授课教师 |
|
教材分析 | 教材来源:“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高中一年级基础模块上册第一章; 教材内容:包括集合的交集、并集、补集概念和意义,及集合的交集、并集、补集运算的步骤及方法; 地位与作用:本节内容为高中一年级基础模块上册第一章开端,系学生高中数学的入门知识基础,难度较易,主要培养学生通过集合的思维重新认识数学学科及问题的新型方式,并为之后不等式、函数、数列等部分学习奠定基础。 | ||||
学情分析 | 1、14~16岁年龄段学生身心都有较大程度发展,情感更加丰富,认知发展变化迅速:逻辑思维、记忆能力逐步提高; 2、通过集合的概念、表示方法及其之间的关系的学习基础上,探索学习本节课集合的运算,理解集合运算的意义、分类,掌握集合运算的方法,识记这类运算的结论; 3、职教高考学生在初中学业水平偏差,因此教学中需夯实基础知识学习,并注重相关知识联系,力争在基础题型上少失分、不失分。 | ||||
学习目标 | 1、理解集合运算的意义、分类,掌握集合运算的方法,识记这类运算的结论; 2、学生运用分组探讨、合作学习,夯实基础知识学习,注重相关知识联系,力争在基础题型上少失分、不失分; 3、通过本节课学习,使学生养成乐于学习、勇于探索的良好品质。 | ||||
学习重难点 | 1、理解集合的交集、并集、补集概念和意义; 2、掌握集合交集、并集及补集的运算步骤与解题方法; | ||||
教学方法 | 讲授法、谈话法、谈论法 | ||||
课前准备 | 教师:认真备课,设计教学方法,创设问题情境,做好授课过程中出现的突发状况预案; 学生: 认真预习教材,标记预习中不清楚、模糊的知识点,准备笔记本; | ||||
教学媒体 | 教学课件PPT、多媒体展板 |
教学过程 | |||
第一课时 |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设计 | 学生活动设计 | 设计意图 |
活动一: 创设情境 生成问题 | 问题导入:某网店计划在第一季度购进8种商品,并把商品分别编号为a1,a2,a3,a4,a5,a6,a7,a8。这8种商品组成的集合记为U={a1,a2,a3,a4,a5,a6,a7,a8}。 已知这个网店第一个月购进商品组成集合为 A={a1,a2,a5,a7,a8}; 第二个月购进商品组成集合为 B={a1,a2,a3,a4,a7}; 第三个月购进商品组成集合为 C={a1,a3,a4,a5,a7}; 问:三个月中每个月都购进的所有商品组成的集合E,三个月中购进的所有商品组成的集合F,在计划购进的8种商品中,还没有购进的所有商品组成的集合G分别怎样表示? 分析: E={a1,a7}; F={a1,a2,a3,a4,a5,a7,a8}; G={a6}。
| 根据问题思考,并尝试利用所学集合知识解答。
| 运用前面所学的集合知识,无法解决情境问题,进而引出本节课所讲内容。 |
活动二: 调动思维 探究新知 | 集合的运算:由两个或多个已知的集合,按照某种指定的法则,构造出一个新的集合。集合的三个重要运算:交集,并集,补集。 1.集合的交集 问题情境1:某职业院校的新媒体部门准备通过考试招募部分新成员,招募条件有2个: 发现:集合S是由集合A与集合B所有的公共元素组成的。 交集:给定两个集合A,B,由既属于A又属于B的所有公共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A,B的交集,记作 。 读作“A交B”,即。
集合A与B的交集,可用下图阴影表示。 如果两个集合没有公共元素,则它们的交集为空集。例如,。 由交集的定义可知,对于任意两个集合A,B,都有 (1); (2); (3) 。 想一想提示:根据交集的定义解答。 2.集合的并集 问题情境2:上述问题情境1中,若新媒体部门对招募咸员的要求改为“至少满是以下条停中的一条”,其他内容都不变,此时,集合S,A,B之间有什么关系? 发现:集合S是由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所有元素组成的。 并集:给定两个集合A,B,把它们所有的元素合并在一起组成的集合,称为A与B的并集,记作 。 读作“A并B”,即。 因此,上述问题情境2中的集合满足。例如,。 注意:在求集合的并集时,同时属于A和B的公共元素,在并集中只列举一次。由并集的定义可知,对于任意两个集合A,B,都有 (1);
(3) 。 集合A与B的并集,可用下图阴影表示。 想一想提示:根据并集的定义解答。 | 分组讨论,理解集合的运算的概念及意义,尝试运用已学集合部分知识解答问题情境1中的问题
想一想1: 对于任意两个A,B,如果?
想一想2: 对于任意两个A,B,如果?
|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交流,理解集合的三个重要运算及意义,并掌握集合的交集、并集、补集运算的分析方法及解题步骤 |
活动三: 巩固练习 素质提升 | 例1:已知A={1,2,3},B={3,4,5}, 求:。 解: ; 。 例2:设A={x丨x是奇数},B={x丨x是偶数}, C={x丨x是整数}, 求:。 解: ={x丨x是奇数}{x丨x是整数}={x丨x是奇数}=A; ={x丨x是偶数}{x丨x是整数}={x丨x是偶数}=B; ={x丨x是奇数}{x丨x是偶数}= ∅。 例3:设C={x丨x≥1},D={x丨x<5}, 求:。 解: ={x丨x≥1}{x丨x<5}={x丨1≤x<5}; ={x丨x≥1}{x丨x<5}= R。 例4:设A={(x,y)丨4x+y=6},B={(x,y)丨3x+2y=7}, 求:。 分析:集合A和B的元素是一些有序实数对(x,y)。 A,B的交集,即方程组
解: ={(x,y)丨4x+y=6}{(x,y)丨3x+2y=7}= ={(1,2)}。
|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并请同学上台黑板作答,并进行讲解 | 通过例题的解答,巩固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纠正学习过程中的不足,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
活动四: 课堂小结 作业布置 |
(二)作业布置 探索研究:(1)学校在“安全教育活动月”期间举办了安全知识比赛和以“安全”为主題的演讲比赛,某班有10人参加了安全知识比赛,有13人参加了演讲比赛,有3人这两项比赛都参加了,求该班一共有多少人参加了比赛。 (2)设有限集 M 所会元素的个数用card (M)表示。若集合A={参加安全知识比賽的同学}, B={参加演讲比赛的同学}, 试着讨论 card (A),card (B),card (AB), card (AB)之间的关系。
| ||
活动五: 板书设计 | 集合的运算 一、概念及意义 四、补集 例题 小结 二、交集 练习 作业 三、并集 | ||
第二课时 |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设计 | 学生活动设计 | 设计意图 |
活动一: 创设情境 生成问题 | 问题导入:在问题情境1中,若参加招募考试的所有同学组成的集合记作U,符合招募条件的所有同学组成的集合记作S,不符合招募条件的所有同学组成的集合記作T。那么集合U,S,T之间有什么关系? 发现:集合T是由集合U中不属于集合S的所有元素组成的。
| 根据问题思考,并尝试利用所学集合知识解答。
| 运用前面所学的集合知识,无法解决情境问题,进而引出本节课所讲内容。 |
活动二: 调动思维 探究新知 | 全集:我们在研究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时,如果一些集合都是某一给定集合的子集,那么称这个给定的集合为这些集合的全集,通常用U表示。 例如,我们在研究数的集合时,常常把实数集 R 作为全集。 补集:如果A是全集U的一个子集,由U中的所有不属于A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A在U中的补集,记作 CUA, 读作“A在U中的补集”,即CUA=。集合A在U中的补集,可用下图阴影表示。
CUS=T,CUT=S。 例如,,则CUA={1,3,5}。 | 分组讨论,尝试归纳总结集合全集、补集的概念,掌握集合全集、补集的表示方法,学会用维恩图表示集合的补集
|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交流,理解集合的三个重要运算及意义,并掌握集合的交集、并集、补集运算的分析方法及解题步骤,学会使用维恩图方法表示集合的交集、并集、补集运算,为与之后课程(不等式、函数等)综合应用奠定基础 |
活动三: 巩固练习 素质提升 | 例5:已知U={1,2,3,4,5,6},A={2,4,6}, 求:。 解:; ; 。 例6:已知U={x丨x是实数},Q={x丨x是有理数}, 求:。 解:={x丨x是无理数}。 例7:已知U=R,A={x丨x>5}, 求:。 解:={x丨x≤5}。
|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并请同学上台黑板作答,并进行讲解 | 通过例题的解答,巩固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纠正学习过程中的不足,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
活动四: 课堂小结 作业布置 |
(二)作业布置 拓展延伸:由补集的定义可知,对于给定的全集U及它的任意一个子集A,有: (1); (2); (3)。 试着用自己的语言讲一讲每一个等式的意义。 提示:根据集合补集的定义,给定的全集U及它的任意一个子集A之间的运算。 作业:完成课本中 P20 —— A组1、3题; B组 2。 | ||
活动五: 板书设计 | 集合的运算 一、概念及意义 四、补集 例题 小结 二、交集 练习 作业 三、并集 | ||
活动六: 教学反思 (留白) |
|
【中职专用】(高教版2021·基础模块上册) 高中数学 1.3.3集合的运算(补集)(教案): 这是一份【中职专用】(高教版2021·基础模块上册) 高中数学 1.3.3集合的运算(补集)(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得出新知,例题讲解,课堂测试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职专用】(高教版2021·基础模块上册) 高中数学 1.3.2集合的运算(并集)(教案): 这是一份【中职专用】(高教版2021·基础模块上册) 高中数学 1.3.2集合的运算(并集)(教案),共5页。
【中职专用】(高教版2021·基础模块上册) 高中数学 1.3.1集合的运算(交集)(教案): 这是一份【中职专用】(高教版2021·基础模块上册) 高中数学 1.3.1集合的运算(交集)(教案),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