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教材语法修辞“补白”七下微课《助词(一)(二)》(PPT+任务单)
展开《助词(一)(二)》微课学习任务单设计
一、任务指南
- 课题名称:(部编教材)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助词(一)(二)》
- 达成目标:掌握常见的结构助词、动态助词和语气助词及其作用;能正确使用助词。
- 学习方法建议:听讲、讨论。
- 课堂学习形式预告:理解助词的语法功能,辨析助词的误例,通过训练达成目标。
二、微课导入
先读下面一个故事:
从前,有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但是她因为生病暂时不能说话着。小姑娘以为自己永远不能说话过,非常难过。
这天,有一个小伙伴偷偷找过小姑娘,小姑娘对他发着一大通脾气,但是小伙伴依然陪了她。小伙伴告诉她:“你不要灰心,我以前也得着类似的病,可是我一直很乐观,在锻炼着很久以后,我终于康复了。我们是好朋友,我会一直陪了你吧。”
小姑娘听过小伙伴的话,觉的很感动,她积极的配合医生治疗,过着一段时间,她终于能说话了。
读完这个故事,你觉得在用词上有毛病吗?
明确:很明显,这个故事在“着、了、过”“的、地、得”“吧”这些词上用得有点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使用这一类的词。
三、知识清单
(一)认识助词
1.什么叫助词?
助词,也称语助词,是语法上的术语之一,是指一种独立性差、无实义的特殊虚词。
2.助词的分类。
(1)结构助词。
结构助词附着在词、词组的前面或后面,用以表示句子的结构关系。常见的结构助词有前缀的“所”,以及后附的“的、地、得、似的”等等。而文言中则有“之、者、所、然、夫、所以、乎、焉、等、且”等等。
<1>“的、地、得”通常具有标示“定语、状语、补语”的作用。
①“聪明的孩子”“他的书”“南边的大楼”
(一般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起连接定语和中心语的作用。)
②“老张的到来让我们看到了希望。”“他的细心是学生出了名的。”
("的"后面中心语一般是名词,但也可以是动词或形容词。)
③“她仔细地看了看那封信。”“大家都激动地大喊大叫。”
("地"一般连接在状语和中心语之间起连接作用。)
④“你爬得上去吗?”“这药苦得不得了,我实在喝不下去。”
("得"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后,表示补充说明可能、状态或程度。)
<2>“所”用在一部分动词的前边,后边加“的”,组成一个名词性成分。
如:“所写的”“所说的”“所认识的”“所面临的”等。
<3>“似的”附着在词或短语的后边,相当于“像......一样”,用来做比喻,或者说明情况相似。
例如:我看见奔流似的马群,听见蒙古狗深夜的嗥鸣和皮鞭滚落在山涧的脆响......
(端木蕻良《土地的誓言》)
(2)动态助词。
包括“着”“了”“过”,附着在动词的后边,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其中“着”表示动作、行为在进行或持续中,“了”表示已经完成或实现,“过”表示曾经发生过。
例如:
①奶奶买了一斤香蕉。(他洗了两条裤子)
②他听着音乐呢。(书在桌子上放着呢)
③我去过长城。(我没吃过烤鸭)
(3)语气助词。
主要包括“了”“啦”“吗”“呢”“啊”等,放在句子末尾,表示陈述、疑问、祈使或感叹语气。
例如:
①他说,住那儿多年了。(陈述语气)
②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疑问语气)
③不要在这里吸烟好吧。(祈使语气)
④山,好大的山啊!(感叹语气)
(4)其他助词。
如桌子的“子”,作为“桌”的后缀,无实义。
(二)助词误用
1.结构助词的误用。
①一国的国家经济安全程度,其根本取决于该国地经济发展和综合实力。
(“该国”是“经济发展和综合实力”的定语,应将“地”改为“的”)
②听见外面立刻刮起了大风,沙尘把窗户打的啪啪价响。
(“啪啪价响”是“打”的补语,应将“的”改为“得”)
③商业银行要积极主动的与高校联系,转变作风,简化贷款手续,把国家助学贷款工作落实到每一个学校。
(“积极主动”是“联系”的状语,应将“的”改为“地”)
④生活作风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直接体现,反映一个人精神境界、人格品行。
(“价值观”和“一个人”之后的“的”不能省略。)
2.动态助词的误用。
①广东农村正在掀起了科学种田的新高潮。
(“正”和“了”矛盾,应酌情删去其一)
②这样做,不仅有助于我国煤炭出口,同时也将对国内正在实施的煤炭走向市场的战略举措起到了极好的推动作用。
(“了”表已然语气,和表将然的“将”矛盾,不合逻辑,应去掉“了”字。)
③国家制定着优惠政策,采取财政贴息的方法,由商业银行发放助学贷款。
(此句并不表示“优惠政策”正在“制定”,所以不能用“着”应改为“了”)
3.语气助词的误用。
①你到底是去吧,还是不去吧?
(“吧”表猜度或商量的口气,此句是选择疑问句,应用“呢”。)
②有了这么强大的力量,还害怕战胜不了什么困难呢?
(特殊疑问句中多用“吗”,“呢”应改为“吗”。)
四、能力达成
1.圈出下列句子中的结构助词。
①决定之后,叶圣陶先生监督执行,于是“做”和“作”就有了明确的分工。(张中行《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②“哥儿,你牢牢记住!”她极其郑重地说。(鲁迅《阿长与<山海经>》)
③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朱自清《春》)
④有一次,他撞在电线杆上,撞得半面肿胀,又青又紫。(杨绛《老王》)
⑤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杨绛《老王》)
⑥这件事早就被大家所知道了
⑦这孩子木头似的,这么不讨人喜欢。
答案:①的 ②地 ③的、地 ④得 ⑤得 ⑥所 ⑦似的
2.指出下列句子语气助词所表示的语气。
①就在门房等着见你呢。(陈述语气)
②这是一个多么要强的人呵!(感叹语气)
③人生一世,你也得去见识一下啊!(祈使语气)
④刚才我叫人送了一桶矿泉水,你收到了吗?(疑问语气)
- 赏析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助词。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朱自清《春》
用了三个“了”,使句子富有节奏感,声韵之美,有了“了”感觉山的朗润,水的涨起,都已经完成,“了”字更表达了作者对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
4.修改下列病句。
①太阳正在西边的地平线上下沉了。(“正在”与“了”矛盾,应将“了”删去)
②按国际惯例运行,将使中国经济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得发生一系列实质性变化。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是“发生”的状语,应将“得”改为“地”)
③连用的词语,在内容上前后不能重复,否则,将会犯了画蛇添足的毛病。(“将”和“了”矛盾。应删去“了”)
④出人意料的是,今年三月,物价的下跌,后来慢慢地稳定了。(去掉“的”,改为“物价下跌”)
⑤我们外科的治愈率已由80%增加了93%。(“了”应改为“到”)
⑥大家对护林员揭发林业局带头偷运木料的问题,普遍感到非常气愤。
(“揭发”后漏用“的”字,导致句意不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