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适用2023年高中政治第三单元运用辩证思维方法第九课理解质量互变第二框把握适度原则课后习题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9/14814661/0-169443305641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教材适用2023年高中政治第三单元运用辩证思维方法第九课理解质量互变第二框把握适度原则课后习题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9/14814661/0-169443305644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教材适用2023年高中政治第三单元运用辩证思维方法第九课理解质量互变第二框把握适度原则课后习题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9/14814661/0-169443305647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新教材适用2023年高中政治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课后习题(28份)
- 新教材适用2023年高中政治第三单元运用辩证思维方法第八课把握辩证分合第二框分析与综合及其辩证关系课后习题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 试卷 0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2023年高中政治第三单元运用辩证思维方法第九课理解质量互变第一框认识质量互变规律课后习题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 试卷 0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2023年高中政治第三单元运用辩证思维方法第十课推动认识发展第一框不作简单肯定或否定课后习题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 试卷 0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2023年高中政治第三单元运用辩证思维方法第十课推动认识发展第二框体会认识发展的历程课后习题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 试卷 0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2023年高中政治第三单元运用辩证思维方法综合探究领悟辩证精髓处理复杂问题课后习题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 试卷 0 次下载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把握适度原则课时训练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把握适度原则课时训练,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二框 把握适度原则基础巩固一、选择题1.区别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 )A.是否超出度的范围B.是否有进程的变化C.变化的幅度是否得当D.变化的幅度是否失当答案:A2.“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这一诗句蕴含的道理有( )A.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时,我们要积极促成事物的质变B.积极创造条件,使其向度的边缘不断发展,实现量的变化C.我们要被动地适应事物的存在状态,“得中”而处之D.我们在思考和处理问题时要把握好分寸,不犯极端化的错误答案:A解析:该诗句表明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时,我们要积极促成事物的质变,使其达到我们所期望的存在状态,A项正确;B项“实现量的变化”表述错误;C、D两项都与题意不符。故选A项。3.把握适度原则要求我们( )①应当把事物的变化控制在度的范围之内 ②应当把握好分寸,防止过犹不及 ③应当采取折中主义的处理方式④应当积极促成事物的飞跃性和间断性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答案:A解析:在度的范围之内,事物的质保持不变,质规定着量的运动范围和变化幅度;超出这个范围,事物的质就会发生变化,①②正确。适度不是折中,③错误。适度是防止发生质变,④与适度正好相反,排除。故选A项。4.不断地经历失败,于是你积累了经验;不断地取得成功,于是你积累了信心。人生就是一个过程,积累、迸发,再积累、再迸发,最终实现完美的自我。这句话说明( )①事物的发展是渐进性与飞跃性的统一 ②只要注重量的积累,就一定能实现质变 ③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没有量变就不会有质变 ④事物的发展最终是通过质变实现的,质变比量变更重要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①③答案:D解析:①符合题意,“人生就是一个过程,积累、迸发,再积累、再迸发,最终实现完美的自我”,体现了人生是渐进性与飞跃性的统一。②表述错误,注重量的积累,不一定能实现质变。③符合题意,“积累、迸发,再积累、再迸发,最终实现完美的自我”,体现了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没有量变就不会有质变。④表述错误,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因此不能说质变比量变更重要。故选D项。5.群众生活无小事,无论是水价上调一分、公交涨价一毛,还是办证不用来回跑、少一道审批手续,对民众来说都是影响极大的事情。每一分错误,都会给群众增加一丝负担;每一分改进,都可以给群众带来一些便利。材料体现的观点有( )①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开始的,要重视量的变化 ②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质变,要把握事物的发展方向 ③要把量变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坚持适度原则 ④事物的变化始终是渐进的、不显著的,要重视量的积累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答案:B解析:“每一分错误,都会给群众增加一丝负担;每一分改进,都可以给群众带来一些便利”,说明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开始的,要重视量的变化,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质变,要把握事物的发展方向,①②正确。要把量变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的说法强调的是要坚持适度原则,材料未体现,③排除。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事物的变化始终是渐进的、不显著的”否定了事物的质变,④错误。故选B项。6.当人们沉溺于“指尖社交”长时间低头看手机时,颈椎病就找上门了。据专家分析,在人们低头时,前屈极限(下巴碰到胸骨的状态)只能是45°,前屈幅度达到30°就会影响到颈椎;长期处于极度前屈的异常稳定状态,则会对颈椎造成伤害。因此,“低头族”患颈椎病的概率极大。这说明 ( )①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②应坚持适度原则,防止不利质变的发生 ③新事物的发展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 ④坚持事物连续性与间断性的统一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A解析:“前屈极限(下巴碰到胸骨的状态)只能是45°,前屈幅度达到30°就会影响到颈椎”,表明应坚持适度原则,防止不利质变的发生,②符合题意。“长期处于极度前屈的异常稳定状态,则会对颈椎造成伤害”,表明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①符合题意。③④与题意不符,不选。故选A项。7.小明和妈妈一起吃饭,小明说:“这菜太淡了,没味道。”妈妈说:“加点盐试试。”小明说:“直接吃盐,岂不是更美味?”小明这一回答( )①没有遵循适度的原则 ②超出了用盐的临界点,会发生质变 ③犯了极端化的错误 ④正确处理了菜和盐的用量问题A.①②③ B.①③④C.①②④ D.②③④答案:A解析:“直接吃盐,岂不是更美味”这一认识明显是错误的,用盐不能过量,过量就违反了适度原则,而不是正确处理了两者的关系。故选A项。8.坚持适度原则,是坚持“得中”而处之的思维,反对凡事采取折中主义的消极思维方式。以下属于折中主义思维表现的有( )①在原则问题上模棱两可,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 ②把各种不同的观点无原则地拼凑在一起 ③在思考和处理问题时坚持分寸,防止过犹不及 ④在利害关系中坚持权衡利弊,分清主次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答案:A解析:本题可利用排除法。③④都是坚持适度原则的处理办法,不是折中主义的思维表现。故选A项。9.王夫之强调“天地之化日新”,把荣枯代谢、推移吐纳看作是宇宙的根本法则。这种发展观表明( )①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 ②发展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 ③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基础上产生的 ④事物的发展是从质变开始的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答案:B解析:王夫之的发展观表明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辩证否定,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基础上产生的,①③正确;量变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②错误;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开始的,④错误。故选B项。10.有一个“59分现象”:一项工作,从部署到最基层的落实,如果经过五级,每一级做到90分,最终结果不是90分,而是59分。这提醒人们( )①重视曲折性才能推动事物不断发展 ②要果断抓住时机促成事物质的飞跃 ③只有做好量的积累才能推动事物质变 ④只有搞好局部才能达到整体预期效果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答案:D解析:①不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事物发展的曲折性。②不符合题意,材料未强调抓住时机促成事物质的飞跃。③④符合题意,“一项工作,从部署到最基层的落实,如果经过五级,每一级做到90分,最终结果不是90分,而是59分”,提醒我们只有做好量的积累才能推动事物质变,只有搞好局部才能达到整体预期效果。故选D项。二、非选择题11.有人做了一大锅美味的汤,邀请好朋友前来品尝。朋友喝掉第一盆,此人又给朋友盛了一盆新的,朋友觉得好意难却,就勉强喝掉了这一盆,此人见了,还想再给人盛一盆。朋友见后,赶紧跑了。这则故事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答案:度是一事物保持自身质的稳定性的量的限度。好客热情也要掌握一定的度。在一定限度内,量的变化不会改变事物的质。而一旦超出这个界限,量的变化就会引起质的变化。应当把事物的变化控制在度的范围内,防止过犹不及。鲜美的汤无疑是待客佳品,但过了量,就成了负担。所以,我们看问题办事情,要坚持适度原则。能力提升一、选择题1.核心价值观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要坚持由易到难、由近及远,努力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进而形成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这告诉我们( )①要实事求是,探寻事物发展规律 ②要重视量的积累,注重道德实践 ③要抓住时机,实现事物的飞跃 ④要坚定信心,勇敢地面对挫折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D解析:“核心价值观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要坚持由易到难、由近及远,努力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一方面强调养成核心价值观要重视量的积累,注重道德实践,另一方面强调要坚定信心,勇敢地面对挫折,②④符合题意;①③与题意不符。故选D项。2.某校高三年级为强化考前学习氛围,拟出“滴水穿石战高考,如歌岁月应无悔;乘风破浪展雄才,折桂蟾宫当有时”的励志口号。这一口号告诉同学们应该( )①立足实践,推动思想的深化 ②重视积累,促进事物的质变 ③抓住机遇,实现事物的飞跃 ④树立理想,准备走曲折的路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答案:B解析:材料中“滴水穿石战高考”反映的是量变,强调要重视量的积累;“乘风破浪展雄才,折桂蟾宫当有时”反映的是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②③符合题意。①④材料未体现。故选B项。3.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热切期盼。我们要以愚公移山之志,持之以恒;以功成不必在我之念,久久为功。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代接着一代干,用我们的双手和智慧让山更绿、水更清。这要求我们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要( )①防微杜渐,坚持适度原则 ②认识到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③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④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不断循环重复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答案:B解析:①不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②③符合题意,“我们要以愚公移山之志,持之以恒;以功成不必在我之念,久久为功。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代接着一代干,用我们的双手和智慧让山更绿、水更清”,体现了事物发展的过程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也体现了要重视量的积累;④说法错误,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循环重复”说法错误。故选B项。4.作为新事物的电动汽车绿色环保、使用成本低,但仍然没有被消费者广泛使用,最重要的原因在于“里程焦虑”。只要续航里程低于50千米,驾驶者就有“赶紧充电”的焦虑,而这样的里程焦虑几乎是每个电动汽车使用者的心态。这启示我们( )①事物发展要经历一个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 ②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克服电动汽车推广中的困难 ③事物都存在利与弊的矛盾的两个方面 ④事物发展的实质是不断积累的量变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了电动汽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阻碍了电动汽车的推广,这启示我们事物的发展要经历一个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必须做好思想准备,迎接困难和挑战,①②正确且符合题意。任何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但矛盾的两个方面不能等同于利与弊,③错误。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④错误。故选A项。5.在二十四节气中,小满是个特殊的存在。有小暑也有大暑,有小雪也有大雪,有小寒也有大寒,唯独小满,没有大满与之对应,这是因为中国人认为过满招损,过满则溢,小满不多不少,一切刚刚好。这启示我们做事情要( )①注意分寸,把握适度原则 ②积极创造条件,维持事物稳定 ③坚持折中思维,适应事物的存在状态 ④注意质变的节点,防止不利的质变发生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答案:C解析:“过满招损,过满则溢”说明量要适当,必须适度,控制好质变的节点,防止事物向不利方向转化,①④符合题意。当需要保持事物特定的质时,需要创造条件,保持事物稳定;当需要改变所不需要的事物特定的质时,就要积极创造条件,促成事物的质变。故②错误。折中思维是消极的思维方式,③错误。6.“文明有时候只是十公分的宽度,有时候只是一张纸的厚度,当我们把十公分的盲道让出来,当我们在椅子上垫一张纸,每个人的一小步就构成了中国文明进步的一大步。”这段话蕴含的道理是( )A.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重视量的积累B.只要抓住时机,就能实现事物的质变C.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D.要立足整体,发挥整体的统帅作用答案:A解析:每个人的一小步累积起来就是量变,量变达到一定量的积累就会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故选A项。7.“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句话蕴含的质量互变道理是( )A.事物的变化发展从量变开始,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B.质变是量变的必要前提和条件C.质变优于量变D.质变和量变相互渗透答案:A解析:这句话的意思是合抱的大树,生长于细小的幼苗;九层的高台,筑起于每一堆泥土;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这说明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从小到大的过程,微小的事物积累到一定阶段,就能变成大的事物,这其中蕴含的道理便是量变引起质变,A项正确;B项错误,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C项错误,质变和量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基本状态,不能简单地说质变优于量变;D项材料未涉及。故选A项。二、非选择题8.适度,不是中庸,而是一种明智的生活态度。在生活中,我们做人、做事都要把握一个度。结合上述材料说明掌握适度原则的重要意义。答案:掌握事物的度对于我们的认识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只有认识了事物的度,才能准确把握事物的质。其次,只有准确地把握事物的度,才能把握指导实践活动的正确准则,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或“不及”。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把握适度原则同步测试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第三单元 运用辩证思维方法第九课 理解质量互变把握适度原则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把握适度原则课后作业题,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