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灵山雷锋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开学语文试题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4815157/0-169443632022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灵山雷锋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开学语文试题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4815157/0-169443632026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灵山雷锋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开学语文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灵山雷锋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开学语文试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八年级语文开学摸底测试 一、积累与运用。(40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草率(shuài) 选聘(pìnɡ) 深恶痛绝(wù)B.元勋(xūn) 薪金(xīn) 锲而不舍(qiè)C.殷红(yīn) 秩序(zhì) 气冲斗牛(dǒu)D.迭起(diě) 彷徨(pánɡ) 兀兀穷年(wù)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3分)A.抱歉慷慨淋漓锋芒毕露B.抹杀目不窥园燕然勒功C.谣言潜心贯注鞠躬尽瘁D.暑名迥乎不同妇儒皆知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牡丹园栽培的牡丹,种类繁多,品质优良。每至花期,园内的牡丹竞相绽放,五彩缤纷的景象美不胜收。B.她性格温和,待人诚恳,举止文雅,言语动听。虽然是初次接触,但我对她的好感油然而生。C.六月的天,娃娃的脸,说变就变。刚才还是晴空万里,不一会儿,阴云密布,竟然下起了冰雹,天气的变化真是扑朔迷离啊!D.今天的荧屏和银幕,并不缺少令人眼花缭乱的离奇情节,缺少的恰恰是能够观照自我的活生生的生命个体。4.(2017·江西)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读经典作品,会拓展我们的人生感受和视野。B.浅浅的水面托起无数错落的石山、石壁,又折映出婆娑多姿。C.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D.恐龙灭绝事件认为是由约6600万年前的一颗陨石撞击地球所导致。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3分)A.《台阶》——李森祥——小说B.《卖油翁》——柳宗元——唐宋八大家之一C.《阿长与<山海经>》——鲁迅——《朝花夕拾》D.《老王》——杨绛——《杨绛散文》6.右图为我国某博物馆的一幅雕像,该博物馆是我国首家以文学名著命名的专业性博物馆。这幅雕像取材于我国现代著名作家________的名著《__________》,该名著主人公命运三部曲是“精进向上”→“__________”→“自甘堕落”。(6分)7.古诗文默写。(12分)(1)__________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2)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_____。(3)《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有人说“近墨者黑”,但“近墨者未必黑”,正如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9分)【材料一】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六盘水市空巢老人约6万户,35%的老人感到生活孤苦。每到节假日,对他们来说,期待的不是电话短信的问候,而是孩子的陪伴。【材料二】美国生物学家发现,与孙辈生活在一起的老人更加积极乐观,也更愿意参加体育运动,他们得病的概率比那些不能与孙辈一起生活的人要低20%,而他们的孙辈则更活泼、更健康、反应也更快。(1)材料一反映了一种什么现象?(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你从材料二中可以获得哪些信息?请简要概括。(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请设计一条关爱老人的宣传语。(2分) 二、阅读与鉴赏。(54分)(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7分)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9.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请说出“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句蕴含的人生哲理。(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15分)弱种子也要发芽刘克升开阔、坦荡的田野里,一位农民正在种高粱。他把那些瘪种子一一挑了出来,只拣饱满的种子种到地里。这时,一位到乡下游玩的城里人,带着儿子路过这里。城里人的儿子第一次看到有人种庄稼,感到非常新鲜,拽着父亲停了下来,目不转睛地盯着农民的一举一动。农民宽厚地望了他们一眼,报之以友好一笑,继续挑他的种子、种他的地。城里人的儿子把嘴巴附在城里人耳边,父子俩嘀嘀咕咕了半天,不知在说些啥。不一会儿,他们停止了嘀咕。城里人靠近农民身边,小心翼翼地恳求说:“那些瘪种子,你把它们也种到地里好吗?”城里人怎么会有这种想法?农民很奇怪。他摇了摇头,果断地说:“不可以!我指望着庄稼吃饭呢,瘪种子长出的庄稼怎么能保证产量?”城里人回头望了儿子一眼,沉默了起来。半晌,他以极其隐蔽的动作,掏出一张百元钞票,悄悄塞到农民手中,压低声音说:“因为一场医疗事故,我儿子的两个耳朵听力严重受损,非要附耳说话才能听清。在同龄的小朋友面前,他总是感到自卑。今天,他看到了那些被你抛弃在一边的瘪种子,感到很难过,就问我它们为什么受冷落,难道是它们不能发芽吗?……所以,我希望你能把那些瘪种子也种到地里,给我儿子一次鼓励、一个希望。这一百元钱,就算是对你播种瘪种子,造成减产的补偿吧。”农民听了,心中一热,忙把百元钞票推了回去,毫不犹豫地说:“这钱我不能收!我这就把那些瘪种子种到地里去!你去告诉你儿子,我要把它们种在最肥沃的地段,因为它们发芽的欲望最强烈,我对它们的期望也最高。”城里人感激地望了农民一眼,快步回到儿子身边,把农民的话告诉了儿子。儿子的眼睛像雨后的两片绿叶,立刻鲜亮了起来。这双灵性飞舞的眼睛,触动了农民的心事,他抹了一把眼角的泪水,以既夸张又慈爱的姿势,抓起了那些瘪种子。瞬间,其貌不扬的它们,纷纷从农民手中撒落,妥妥帖帖地躺在了新鲜、肥沃的土壤里。城里人和儿子开心地笑了。等他们一离开,农民马上收拾家伙,急匆匆向家里赶去。农民家中,有一个因车祸失去双腿的儿子。以前,他一直认为残疾儿子是一个废物,就老是把他关在家中,不许他出门。现在,农民改变了想法。“再弱的种子也要发芽;再嫩的幼苗,也渴望长大!”作为一名种地的老把势,这个道理,他懂。农民决心拿出自己所有的积蓄,去最好的医院,为儿子安最好的假肢。他要让儿子开开心心地走出家门,大大方方地发芽、开花,直至结出属于他自己的、或大或小的果实。11.用简洁的语言在横线上写出主要故事情节。(4分)(1)__________ 议种瘪种(2)__________ 给儿新生12.阅读下面句子,联系上下文,探究括号中的问题。(4分)(1)他把那些瘪种子一一挑了出来,只拣饱满的种子种到地里。(“一一”“只”可以看出农民对瘪种子怎样的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双灵性飞舞的眼睛,触动了农民的心事,他抹了一把眼角的泪水,以既夸张又慈爱的姿势,抓起了那些瘪种子。(农民为什么要做出“既夸张又慈爱的姿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文中的农民是一个怎样的父亲形象?(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选文的标题“弱种子也要发芽”有什么深刻含义?(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河中石兽》,完成各题。(16分)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1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1)山门圮于河 ______________(2)湮于沙上 ______________(3)如是再啮 ______________(4)亦不颠乎 ______________16.指出下面句子中“之”所指代的内容。(3分)(1)一老河兵闻之 ______________(2)当求之于上流 ______________17.用“/”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只划一处)(3分)众 服 为 确 论1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1)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可据理臆断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联系原文,用自己的话说说“但知其一,不知其二”中“其一”“其二”的具体内容。(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06,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内乡郦都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年开学考试语文试卷,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用“/”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默写古诗中的名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内乡郦都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年开学考试语文试卷,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用“/”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默写古诗中的名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名校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共18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