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课件)-【大一轮课堂】2024年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课件+习题
展开这是一份第三讲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课件)-【大一轮课堂】2024年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课件+习题,共4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复习目标,物质的组成与分类,物质的性质与变化,思维在线,分散系及其分类,传统国粹,真题验收制胜高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等概念的含义,了解原子团的定义。2.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3.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4.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5.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了解溶液和胶体的区别。
考点一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考点二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考点三 分散系 胶体
考点四 弘扬传统文化、中华文明中的物质及变化
1.物质的组成(1)元素
(2)同素异形体①定义: 同种元素组成的 。②性质: 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有差异。同素异形体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种转化是 变化。③常见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氧元素: ;碳元素: ;磷元素: 。 ④形成方式: a、原子个数不同 b、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2.物质的分类分类应依据事先设定的“标准”进行,“标准”不同,分类方法也不相同。在化学上常用的分类方法有 分类法和 分类法。
(1)树状分类法
每次用一个标准对物质进行再分类。
1.请把下列物质的序号填写到下图的横线上:①硫黄 ②HClO ③苛性钠 ④明矾 ⑤小苏打 ⑥氧化钠 ⑦Fe(OH)3 ⑧NaCl溶液 ⑨H2SO3 ⑩淀粉溶液 ⑪泥水
2.现有下列物质:①冰水共存物 ②爆鸣气 ③铝热剂 ④普通玻璃 ⑤水玻璃 ⑥聚乙烯 ⑦漂白粉 ⑧TNT ⑨H2SO4 ⑩含氧元素40%的氧化镁 ⑪花生油 ⑫福尔马林 ⑬密封保存的NO2气体 ⑭CuSO4·5H2O ⑮液氯 ⑯王水 ⑰KAl(SO4)2·12H2O ⑱分子式为C5H10的烃 ⑲分子式为C7H8的芳香烃其中一定为纯净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一定为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的是_____。
(2)交叉分类法 同时用多个标准对同一物质进行分类,如:
1.某物质经科学测定只含有一种元素,可以断定该物质一定是一种单质( )2.Cu、NaCl、SiO2、H2SO4都称为分子式( )3.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4.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不一定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碱( )5.酸溶于水一定能电离出H+,但能电离出H+的不一定是酸( )6.已知H3PO2(次磷酸)与足量的NaOH反应只生成一种盐NaH2PO2,则H3PO2为一元酸( )7.纯净物一定有固定的熔、沸点,有固定熔、沸点的物质也一定是纯净物( )
2.下表所列物质或概念间的从属关系符合下图所示关系的是( )
【点拨课堂】 依据“标准”对常见无机物分类
1.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酸、碱、盐的性质(1)不同的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都含有 (填离子符号),酸的不同特性在于不同的 。(2)不同的碱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都含有 (填离子符号),碱的不同特性在于不同的 。
阳离子(金属阳离子和铵根离子)
(3)盐的性质由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阴离子共同决定。①含相同金属阳离子的一类盐可能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②含相同酸根阴离子的一类盐可能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3.不同类别的无机物之间转化的一般规律(1)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的转化
符合上述转化关系的常见金属有Na、K、Ca、Ba等,但Mg、Fe、Al、Cu等不符合上述转化关系。
(2)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的转化
符合上述转化关系的常见非金属有C、S、P等,但N、Si等不符合上述转化关系。
1.NaCl晶体溶于水是物理变化,过程中没有化学键的改变( )2.232Th转化成233U是化学变化( )3.碳在足量氧气中燃烧生成CO2,故硫在足量氧气中燃烧生成SO3( )4.判断下列转化能否实现,能实现的打“√”,不能实现的打“×”。
5.通过对比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不同,回答下列问题:①石油的分馏 ②煤的干馏 ③钠的焰色反应 ④碘的升华 ⑤氯化铵分解 ⑥蛋白质的变性 ⑦蛋白质的颜色反应 ⑧电解食盐水 ⑨CaCl2的潮解 ⑩冰的融化 ⑪FeCl3的水解 ⑫石油的裂化、裂解 ⑬蛋白质的盐析 ⑭食物的缓慢氧化 ⑮同素异形体间的转化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6.已知次磷酸(H3PO2)是一元中强酸,请写出其与足量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已知Be(OH)2与Al(OH)3都属于两性氢氧化物,写出Be(OH)2分别溶于NaOH溶液、盐酸的化学方程式:(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3PO2+NaOH===NaH2PO2+H2O
Be(OH)2+2NaOH===Na2BeO2+2H2O
Be(OH)2+2HCl===BeCl2+2H2O
7.[2018·全国卷Ⅲ,27(2)]利用“KClO3氧化法”制备KIO3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酸化反应”所得产物有KH(IO3)2、Cl2和KCl,“滤液”中的溶质主要是_______。“调pH”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KH(IO3)2+KOH===2KIO3+H2O(或HIO3+
KOH===KIO3+H2O)
基于“类别观”预测陌生物质性质的思维模型
【课堂点拨】 物质变化中的“三馏”“四色”“五解”和“十八化”归类
1.分散系(1)概念: 所得到的体系。(2)分类:根据 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可用如图直观地表示。
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
2.胶体的分类依据分散剂的状态将胶体分为 、 、 。
(1)丁达尔效应:当可见光束通过胶体时,可以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丁达尔效应的原因是胶体粒子对光线有散射作用。可用此性质鉴别溶液和胶体。(2)介稳性:胶体的稳定性介于溶液与浊液之间,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属于介稳体系,但改变条件就有可能发生聚沉。
(3)聚沉: 在一定条件下,胶体粒子聚集成较大的颗粒,形成沉淀从分散剂中析出。此性质常用于制作豆腐、净水等。 使胶体聚沉的常用方法有: ①加入电解质溶液; ②加入胶粒带相反电荷的胶体; ③加热或搅拌。(4)电泳: 由于胶体粒子带有电荷,在电场作用下,胶体粒子在分散剂中作定向移动的现象。此性质可用于工业上的静电除尘。
(1)制备方法:向沸水中逐滴加入______________,继续煮沸至液体呈________,停止加热,即制得Fe(OH)3胶体。(2)制备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3)问题讨论①可以利用____________证明Fe(OH)3胶体已经制成。②可以利用______方法来提纯Fe(OH)3胶体。证明Fe(OH)3胶体与Cl-已完全分离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半透膜袋将半透膜袋再浸入另一份蒸馏水中,片刻后取出半透膜袋,向蒸馏水中滴入AgNO3溶液,无白色沉淀产生,证明Fe(OH)3胶体与Cl-已完全分离
③某同学向沸水中滴加氯化铁饱和溶液后,长时间加热,结果会出现浑浊,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长时间加热使胶体发生聚沉
【课堂点拨】 三种分散系的比较
弘扬传统文化、中华文明中的物质及变化
(1)传统文化涉及“物质”的判断根据文言文信息分析物质的性质,判断是哪种物质。例如:“有硇水者,剪银塊投之,则旋而为水”,“硇水”指的是硝酸;“鼻冲水”条目下写道:“贮以玻璃瓶,紧塞其口,勿使泄气,则药力不减,气甚辛烈,触入脑,非有病不可嗅,”“鼻冲水”指的是氨水。
(2)传统文化涉及“变化”的判断从古代文献记载的内容,联系化学反应,判断是否为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判断化学反应的类型,如置换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例如,“烈火焚烧若等闲”,该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碳酸钙的分解;“熬胆矾(CuSO4·5H2O)铁釜,久之亦化为铜”,涉及的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或氧化还原反应。(3)传统文化涉及“分离”方法的判断根据过程判断分离和提纯的常见方法:蒸馏、蒸发、升华、萃取等,如“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该过程涉及蒸馏操作;“……(KNO3)所在山泽,冬月地上有霜,扫取以水淋汁后,乃煎炼而成”,“煎炼”涉及蒸发结晶操作。
1.(2022·海南卷)《医学入门》中记载我国传统中医提纯铜绿的方法:“水洗净,细研水飞,去石澄清,慢火熬干,”其中未涉及的操作是( ) A.洗涤B.粉碎 C.萃取D.蒸发
2.(2022·河北卷)定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其生产的白瓷闻名于世。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A.传统陶瓷是典型的绝缘材料B.陶瓷主要成分为SiO2和MgOC.陶瓷烧制的过程为物理变化D.白瓷的白色是因铁含量较高
1.(2020·全国卷Ⅱ)北宋沈括《梦溪笔谈》中记载:“信州铅山有苦泉,流以为涧。挹其水熬之则成胆矾,烹胆矾则成铜。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胆矾的化学式为CuSO4B.胆矾可作为湿法冶铜的原料C.“熬之则成胆矾”是浓缩结晶过程D.“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是发生了置换反应
2.(2022·浙江6月选考)下列物质对应的化学式正确的是( )
A.白磷:P2 B.2-甲基丁烷:(CH3)2CHCH2CH3C.胆矾:FeSO4·7H2O D.硬脂酸:C15H31COOH
3.(2022·浙江6月选考,1)下列消毒剂的有效成分属于盐的是( ) A.高锰酸钾溶液 B.过氧乙酸溶液C.双氧水 D.医用酒精
4.(2022·湖南卷)化学促进了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下列叙述中没有涉及化学变 化的是( ) A.《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的“石胆能化铁为铜” B.利用“侯氏联合制碱法”制备纯碱 C.科学家成功将CO2转化为淀粉或葡萄糖 D.北京冬奥会场馆使用CO2跨临界直冷制冰
5.(2021·广东卷)广东有众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广东剪纸、粤绣、潮汕工夫茶艺和香云纱染整技艺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广东剪纸的裁剪过程不涉及化学变化B.冲泡工夫茶时茶香四溢,体现了分子是运动的C.制作粤绣所用的植物纤维布含有天然高分子化合物D.染整技艺中去除丝胶所用的纯碱水溶液属于纯净物
6.(2022·湖北,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加入明矾后泥水变澄清B.北京冬奥会用水快速制冰C.炖排骨汤时加点醋味道更鲜D.切开的茄子放置后切面变色
7.(2022·广东,2)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神舟十三号顺利往返、“天宫课堂”如期开讲及“华龙一号”核电海外投产等,均展示了我国科技发展的巨大成就。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冬奥会“飞扬”火炬所用的燃料H2为氧化性气体B.飞船返回舱表层材料中的玻璃纤维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C.乙酸钠过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并放热的过程仅涉及化学变化D.核电站反应堆所用铀棒中含有的
8.(2022·山东,1)古医典富载化学知识,下述之物见其氧化性者为A.金(Au):“虽被火亦未熟”B.石灰(CaO):“以水沃之,即热蒸而解”C.石硫黄(S):“能化……银、铜、铁,奇物”D.石钟乳(CaCO3):“色黄,以苦酒(醋)洗刷则白”
9.我国古代发明或技术应用中,其工作原理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①指南针 ②黑火药 ③转轮排字 ④黏土制陶瓷 ⑤用玻璃瓶盛装“强水”(古书中记载一种能腐蚀五金的液体) ⑥用明矾溶液清洗铜镜表面的铜锈 ⑦湿法炼铜A.①③④⑤ B.①③⑤C.①③④⑦ D.①③⑤⑥
10.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下列化学反应,已知A、B、C中均含有同种元素,则下列对应物质不正确的是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第二讲 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课件)-【大一轮课堂】2024年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课件+习题,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物质的量浓度,化学计算的常用方法,利用关系式法计算,利用守恒法计算,当堂训练素养落实,真题验收制胜高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五讲 离子共存、离子检验与推断(课件)-【大一轮课堂】2024年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课件+习题,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复习目标,离子共存,思想在线,特别提醒,离子的检验与推断,离子检验操作现象描述,真题验收制胜高考,知能训练素养落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六讲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规律(课件)-【大一轮课堂】2024年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课件+习题,共5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复习目标,氧化剂和还原剂,真题验收制胜高考,知能训练素养落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