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沪科技版(2020)必修第一册硫的重要化合物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沪科技版(2020)必修第一册硫的重要化合物练习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3.1.2硫的重要化合物同步练习-沪科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1.区分和的最佳方法是A.用品红溶液 B.用澄清的石灰水C.用硫酸铜溶液 D.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2.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氧化亚铁与稀盐酸反应:B.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C.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测空气中SO2的含量:D.用饱和Na2CO3溶液处理锅炉水垢中的CaSO4:3.下列关于硫及其化合物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硫单质与金属铁反应生成FeS,体现了硫单质的氧化性B.工业上煅烧黄铁矿()生产C.将铝片放入浓硫酸中,无明显实验现象,说明铝在冷的浓硫酸中发生钝化D.能使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和品红溶液褪色,两者褪色原理相同4.“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下列说法合理的是A.用二氧化硫熏蒸馒头给馒头增白B.用甲醛溶液浸泡海鲜以延长保鲜时间C.肉制品中可以添加过量亚硝酸钠,用于改良色泽与口感D.苯甲酸钠用于食品添加剂时,必须严格按相关标准添加5.下列“类比”合理的是A.与少量反应生成,则与少量反应生成B.Na与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则Li与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C.Al和稀盐酸反应生成,则Fe和稀盐酸反应生成D.Fe与S在加热条件下生成FeS,则Cu与S在加热条件下生成CuS6.下列有关试剂的保存方法,错误的是A.浓硫酸敞口放置B.碳酸钠粉末保存在广口玻璃瓶中C.少量的钠保存在煤油中D.新制氯水保存在棕色玻璃试剂瓶中7.下列物质中,不能用作漂白剂的是A.SO2 B.Ca(ClO)2 C.NaClO D.H2SO4(浓)8.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A.用SO2漂白纸浆和草帽辫 B.高温下用焦炭还原SiO2,制取粗硅C.用硫酸清洗锅炉中的水垢 D.用Na2S做沉淀剂,除去废水中的Cu2+和Hg2+9.1838年3月,钮卡斯尔市的老园丁们请教法拉第,为什么公园中紫罗兰的花色本来是紫艳艳的,现在变得越来越淡甚至变成灰白色的了。法拉第经研究发现这与周边燃煤产生的SO2有关,从而发现SO2具有A.漂白性 B.还原性 C.氧化性 D.酸性10.下列物质可以使紫色石蕊溶液先变为红色,最终褪色的是A. B. C. D.活性炭 二、填空题11.在试管里放入一块铜片,注入一定体积的浓硫酸,给试管加热,使之反应。(1)若铜片还有剩余,硫酸 消耗完毕(填“已”或“没有”)。其理由是 。(2)用一定量的废铜屑制取胆矾,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取Cu与浓H2SO4直接反应;二是先将铜在空气中加热使之生成CuO,再与稀H2SO4反应,其中 种方法好,理由是 。12.焦亚硫酸钠(Na2S2O5)广泛用于化工、医药工业、食品工业等,为白色结晶粉末,水溶液呈酸性,易被氧化。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制备少量Na2S2O5的实验装置如图:①装置甲中的反应先生成NaHSO3,NaHSO3再发生分解生成Na2S2O5。生成NaHSO3的离子方程式为 ;通SO2气体的导管末端是带许多小孔的玻璃球泡,其主要作用是 ;水浴加热温度为40℃左右,若反应温度过高可能会生成Na2SO3和Na2SO4等杂质。检验溶液中是否含离子的方法是 。②装置乙的作用是 。(2)Na2S2O5是常用的食品添加剂,常用于葡萄酒、果脯、拉面等食品中。①为检验某白葡萄酒中是否含有Na2S2O5能否用酸性KMnO4溶液检验?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②向一定质量的高筋面粉中分别添加不同比例的焦亚硫酸钠,加入适量NaCl、水、和面、熟化、揉搓、拉伸至面筋柔顺,用模具压制成2mm×60mm的面团条,用专用仪器进行拉伸试验及检测,焦亚硫酸钠的添加比例对二硫。键(—S—S—)含量、游离巯基(—SH)含量和拉伸距离的影响如图所示。已知:二硫键是维持面筋蛋白弹性的重要结构,其含量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面团的延伸性。分析图象可知,拉面中添加焦亚硫酸钠,其在反应中表现出的性质是 ;当添加量 (填标号)时,面团延伸性较好。A.0~0.05‰ B.0.05‰~0.10‰ C.0.1‰~0.15‰ D.0.20‰~0.25‰(3)根据我国相关规定,焦亚硫酸钠在拉面中的最大使用量为0.05g·kg-1(以二氧化硫残留量计)。若每1kg面粉中添加0.1gNa2S2O3(添加量为0.1‰),可制得约1.5kg拉面,则理论上拉面中二氧化硫最大残留量约为 g·kg-1(不考虑二氧化硫的反应和挥发)。13.下列各过程主要表现了浓硫酸的哪些性质?请将答案的字母分别填在横线上。A.强酸性 B.强氧化性 C.高沸点、难挥发性 D.脱水性 E.吸水性(1)用氯化钠固体和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制氯化氢气体 。(2)用磷矿物(主要成分是磷酸钙)和硫酸反应制磷酸 。(3)浓硫酸干燥氢气、氧气、氯气、氯化氢和二氧化硫等气体 。(4)常温下可以用铁或铝的容器贮存浓硫酸 。(5)胆矾放在盛浓硫酸的干燥器中变成白色粉末 。(6)不能用浓硫酸干燥溴化氢、碘化氢等气体 。14.制备硫酸铜:甲、乙两位同学用铜和硫酸做原料,设计了两种制取硫酸铜的方案。方案甲:铜与浓硫酸加热直接反应,即Cu→CuSO4方案乙:由Cu→CuO→CuSO4(1)方案甲中铜和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该反应体现了浓硫酸的什么性质 。(2)请从节约原料和环境保护角度对甲乙两种方案进行评价 15.现有两支分别盛有相同体积浓硫酸和稀硫酸的试管,请用简单的方法区别它们. 16.现有下列4种物质:①SO2 、②FeCl3溶液、③NaHCO3 、④Na2O2 请回答:(1)能用于呼吸面具的是 (填序号)。(2)受热分解放出气体的是 (填序号)。(3)能用做葡萄酒等食品防腐剂的是 (填序号)。(4)用于腐蚀印刷电路板的是 (填序号)。17.将SO2分别通入下列四种溶液中,回答下列问题: (1)试管a中的实验现象是:KMnO4溶液 ,证明SO2具有 性;(2)试管b中的实验现象是:品红溶液 ,证明SO2具有 性;(3)试管c中能产生白色沉淀,该沉淀是 ;(4)试管d中能产生白色沉淀,该沉淀是 18.硫元素是动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元素,图1是自然界中硫元素的存在示意图。图2是硫元素的常见化合价与部分物质类别的对应关系,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与图2中M、N对应的物质分别是 、 , 。(2)X与Y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3)SO2和氯水都有漂白性,有人为增强漂白效果,将Cl2和SO2混合使用,结果适得其反,几乎没有漂白效果,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原因: 。(4)硫酸是用途广泛的化工原料,可作脱水剂、吸水剂、氧化剂和催化剂等。甲、乙两位同学用铜和硫酸做原料,设计了两种制取硫酸铜的方案。方案甲:铜与浓硫酸加热直接反应,即Cu→CuSO4方案乙:由Cu→CuO→CuSO4①方案甲中,铜和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该反应体现了浓硫酸的 性。②这两种方案,你认为哪一种方案更合理? 。理由是 19.化学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现有以下物质:A. NaHCO3 B. Fe(OH)3 胶体 C. 冰醋酸(固态醋酸) D. 葡萄糖(C6H12O6) E.明矾 F. ClO2 G. Cu H.浓硫酸。请回答下列问题:(1)①以上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 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填字母序号)②A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 。(2)葡萄糖注射液标签上的部分内容如图所示:5%葡萄糖注射液[性状]本品为无色透明溶液。甜味。[规格] 1000mL: 50g该注射液中葡萄糖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保留两位小数)(3)实验室用浓硫酸配制500mL lmol/L的H2SO4溶液。配制时必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 、 。 定容时仰视刻度线会导致溶液浓度 (填 “偏高”“偏低”或“无影响”)。(4)下列事实与浓硫酸表现出的性质(括号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________A.在空气中敞口久置的浓硫酸,溶液质量增大(难挥发性)B.浓硫酸与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SO2(酸性和强氧化性)C.蔗糖与浓硫酸反应中有海绵状的炭生成(吸水性)D.浓硫酸与少量胆矾晶体混合,晶体由蓝色变成白色(脱水性)20.现有下列物质:①固体、②氨水、③蔗糖晶体、④熔融、⑤氯气、⑥、⑦硫酸铜溶液、⑧氢氧化铁胶体。(1)上述状态下的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填序号,下同);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2)区分⑦与⑧的实验方法是 (填方法名称)。(3)写出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 。(4)写出①的溶液与少量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三、实验题21.已知Na2SO3固体与硫酸可发生反应:Na2SO3+H2SO4=Na2SO4+H2O+SO2↑,如图是实验室制取SO2并验证SO2的某些性质的装置图。试回答:(1)①中的实验现象为石蕊试液 ,证明SO2是 气体。(2)②中的实验现象为品红溶液 ,证明SO2有 性。(3)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证明SO2有 性。22.硫化亚铁是一种黑色块状固体,常温下难溶于水,易溶于酸而生成能溶于水的硫化氢气体。硫化亚铁在空气中煅烧时生成二氧化硫气体和烧渣。(1)①实验室常用FeS固体与酸反应制取H2S。已知10℃时,FeSO4· 7H2O的溶解度是20.5g,FeCl2·4H2O的溶解度是64.5g。从氧化还原反应、平衡移动和产品纯度等角度分析,实验室制取H2S时最好选用的酸是 (填字母)。a.浓硫酸 b.盐酸 c.稀硫酸 d.稀硝酸②实验室制取H2S时,从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状态、性质和反应条件分析,下列发生装置可选用的是 (填序号)。(2)硫化亚铁煅烧得到的烧渣的主要成分为FeO、Fe3O4和Fe2O3等。利用该烧渣制备铁红和副产品无氯钾肥的流程如下:已知四种盐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①检验加入铁粉过滤后的滤液中是否含有Fe3+的方法是 。该滤液加入NH4HCO3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②(NH4)2SO4溶液加入KCl后得到无氯钾肥应进行的操作为 、 、洗涤、干燥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实验室煅烧FeCO3(s)的操作中需要的仪器除了三脚架、泥三角、酒精灯,还需要 。(3)FeS煅烧后生成的SO2通入下列装置:该实验的目的是 。若将SO2通入水中制成饱和溶液,请设计实验证明亚硫酸是弱电解质。实验方案 。(提供的药品及仪器:蒸馏水、0.1 mol·L-1的NaOH溶液;pH计,其他仪器自选)23.溴化亚铜(CuBr)微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可用作有机合成中的催化剂。实验室中可利用无水硫酸铜、溴化钠为主要原料制备溴化亚铜,制备流程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过程②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2)制备CuBr的反应在装置乙中进行,向其中加入32 g CuSO4和23 g NaBr配制成的150 mL水溶液,然后通入足量的SO2(部分夹持及加热装置已略去)。①装置甲中,不能采用浓度为98%的浓硫酸,一般采用浓度为70%左右的浓硫酸,其原因是 。②写出装置乙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该反应需保持反应液在60℃,最佳加热方式为 ,Cu2+、Br-反应完毕的标志是 。③丙中倒扣的漏斗可防止液体倒吸,下列装置中不能防止液体倒吸的是 (填标号)。a. b. c. d. (3)洗涤CuBr沉淀时采用SO2的水溶液而不采用蒸馏水,其目的是 。(4)最后经洗涤、干燥得到21.6 g产品,则该实验的产率是 。
参考答案:1.A2.B3.D4.D5.A6.A7.D8.C9.A10.B11. 没有 因随反应Cu+2H2SO4(浓) CuSO4+SO2↑+2H2O的进行,硫酸变稀,不与Cu反应,故H2SO4不会耗完; 第二 既节省H2SO4又防止产生SO2造成污染12.(1) 2SO2+ +H2O=2+CO2 增大接触面积,使SO2气体充分吸收 取少量溶液,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再滴加BaCl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存在 防止倒吸(2) 不能,葡萄酒中含有乙醇,也会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还原性 C(3)0.045 13.(1)C(2)A(3)E(4)B(5)E(6)B 14.(1) 强氧化性、酸性(2)方案甲生成的二氧化硫有毒,污染环境,硫元素没有全部转化为,原料利用率低,方案乙无污染物生成,原料利用率高,更合理 15.硫酸溶于水放热,加水溶解,浓硫酸发热比稀硫酸多;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可使纸条变黑;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常温下,浓硫酸与铜片在加热时反应,而稀硫酸与铜片加热不反应;加入铁片,有气泡的为稀硫酸,浓硫酸在常温下与铁发生钝化反应,加入铁片,浓硫酸无明显现象。16. ④ ③ ① ②17.(1) 褪色 还原(2) 褪色 漂白(3)硫酸钡(4)亚硫酸钡 18.(1) CaSO4•2H2O Na2SO4•10H2O CuFeS2(2)1∶2(3)Cl2+SO2+2H2O=2Cl-+SO+4H+(4) Cu+2H2SO4(浓)CuSO4+SO2↑+2H2O 强氧化性、酸性 方案乙 无污染产生,原料利用率高 19.(1) ACE DF (2)0.28(3) 500mL容量瓶 胶头滴管 偏低(4)B 20.(1) ①④ ③⑥(2)丁达尔效应(3)KHSO4=K++H++(4)2NaOH+SO2=Na2SO3+H2O 21.(1) 变红 酸性(2) 褪色 漂白(3) SO2+2H2S=3S↓+2H2O 氧化 22.(1) c bc(2)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2-3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说明含有Fe3+,否则不含Fe3+ 蒸发结晶 趁热过滤 (NH4)2SO4+2KCl=K2SO4+NH4Cl 玻璃棒、坩埚、坩埚钳(3) 比较亚硫酸和碳酸的酸性强弱 首先测得亚硫酸饱和溶液的pH转化成氢离子浓度,然后用中和滴定法测得饱和溶液的浓度,若亚硫酸饱和溶液的浓度大于氢离子浓度,可知亚硫酸为不完全电离,属于弱电解质 23.(1)漏斗、烧杯、玻璃棒(2) 98%硫酸中主要以H2SO4分子形式存在,H+浓度过低 2Cu2++2Br-+ SO2+2H2O=SO+2CuBr↓+4H+ 水浴加热 溶液蓝色褪去 a(3)防止CuBr被氧化(4)75%(或0.75)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单元 硫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随堂练习题,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单元 硫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当堂达标检测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化学必修第二册第5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5.2重要的金属化合物巩固练习,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