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01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02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03
    还剩6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5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综合与测试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一年级上册5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综合与测试教学设计,共6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旧知,迁移导入,自主探索,互动授新,课堂回顾,交流收获,作业设计,巩固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五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单元整体说明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6~10 各数的认识及加减法、解决问题、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
    本单元是在学生系统地学习了“1~5 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基础上,又一次集中学习 10以内数的认识和相应的加减法。这些内容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还是学生进一步学习 20 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计算最直接的基础。
    本单元中学生所学习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将对今后的学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本单元是全册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练地数出 6~10 各数,会读、写这些数,并会用这些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掌握 6~10 各数的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熟练地掌握 10 以内各数的组成。
    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的含义,知道用这些符号来表示数的大小。
    3.使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 10 以内的加减法及 10 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
    4.使学生用 10 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课时安排

    教学建议
    1.充分发挥主题图的作用。教材在 6 和 7、8 和 9、10 的认识及有关计算之前都安排了一幅反映所学知识内容的主题图,这些图除具有供学生数数、抽象数概念和理解计算过程及方法的作用外,还有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作用。教学时要充分发挥它们各方面的育人功能,以促进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与态度的全面和谐发展。
    2.注意对计算方法的引导。本单元加减法计算的方法主要有 3 种:一是利用数的组成计算加减法;二是通过学具拼摆计算加减法;三是通过实物、图形的观察去完成计算任务。教学时,一方面要让学生全面了解这些方法,另一方面又允许他们选择自己所喜欢的计算方法进行加减法计算。
    3.加强对解决问题步骤与方法的指导。在学生读懂图意之后,让学生自己选择恰当的计算方法解决所要求的问题,这对学生巩固加减法的含义和 10 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1课时
    6和7(1)
    课时内容
    教材第39~40、43页的内容及相关习题。
    课时
    目标
    1.使学生能熟练地数出数量是 6 和 7的事物的个数,会读、写 6 和 7 这两个数,并会比较7以内数的大小。
    2.通过观察直尺图,掌握数的顺序,理解6和7的基数和序数意义。
    3.通过观察、操作、表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用数学交流的意识。
    重点
    难点
    重点:建立 6 和 7 的概念,会读写 6 和 7,会比较 6 和 7 的大小。
    难点:能够区分 6 和 7 的基数和序数意义。

    一、复习旧知,迁移导入
    师:同学们,从开学到现在,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数?结合下面的问题说一说。(课件出示)
    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出示数字卡片。
    【学情预设】学生大多能准确说出各数。
    师:同学们,你能把这些数字卡片排排队吗?
    【学情预设】学生会按顺序数出0、1、2、3、4、5,还有的学生能倒着数。
    师:同学们真棒!那么你们认识 6 和 7 这两个更大的数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两个数。(板书课题:6和7的认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忆已经学过的0~5各数,通过给数字卡片排队,体会数的顺序,也为新知的学习打下基础,自然导入新课。
    二、自主探索,互动授新
    1.认识 6 和 7。
    (1)学习 6 和 7 的基数意义。
    师:同学们,请仔细观察,教室里有几个同学在值日?(课件出示)
    【学情预设】让学生说出自己是怎么数的,有的学生可能是从左往右数出有 6 个同学在值日;有的学生可能是先数男生,再数女生,最后合起来。教师都要予以肯定。
    师:大家说得真棒,都数出了教室里有 6 个同学在值日,可以用“6”来表示(教师出示卡片6,贴在黑板上)。教室里还有哪些物品的数量是 6?
    【学情预设】有 6 张课桌。
    师:6 个同学、6 张课桌都可以用数字“6”来表示,6 还可以表示什么?
    【学情预设】 学生会说 6 还可以表示 6 支铅笔、6 个书包等,生活中的许多事物的数量都可以用 6 来表示。
    师:请同学们数出 6 根小棒,摆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分组讨论,汇报成果,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有可能摆成各种形状,只要摆得对,都要予以肯定。
    【学情预设】正六边形,数字 6 等。
    师:同学们再观察一下,教室里参与打扫卫生的一共有几个人?
    【学情预设】教室里除了 6 个同学外,老师也过来帮忙了,有 7 个人在打扫卫生。(教师出示卡片 7,贴在黑板上)
    师:教室里还有哪些物品的数量是 7?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说教室里还有 7 把椅子。
    师:7 还可以表示什么?
    【学情预设】7 个同学、7 棵树等。
    师:请同学们数出 7 根小棒,摆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学情预设】大多数学生能够独立摆小棒,教师适时指导。
    师:(教师用计数器拨出5个珠子)老师拨了几颗珠子,用几表示?
    【学情预设】5。
    师:老师又拨了 1颗珠子,现在有几颗珠子,用几表示?再拨几颗珠子就是 7 颗珠子?
    【学情预设】 5 颗珠子又拨 1 颗珠子就是 6 颗珠子,用 6 表示,再增加 1 颗珠子就是 7 颗珠子。
    师:先填一填,再说一说 6 的前面是几,6 的后面是几,与 6 相邻的数是几和几。(课件出示)
    学生自主思考,汇报成果,教师巡视指导。
    【学情预设】学生根据数的顺序填空,回答 6 的前面是 5,6 的后面是 7,与 6 相邻的数是 5和 7。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直尺图,使学生理解 7 以内数的顺序,掌握 0~7 各数的大小排列和相邻两数的关系。
    (2)6 和 7 的大小比较。
    师:同学们,我们观察一下,5 和 6 相比,谁大谁小?6 和 7 相比,谁大谁小?你是怎么知道的?(课件出示)
    分组讨论,汇报成果,教师巡视指导。让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比一比,再交流方法。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通过点子图直观地进行比较,也可能通过数序进行比较,引导学生说出 5<6,6>5,6<7,7>6。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设计意图:在让学生在原有比较 1~5 大小的基础上,学会比较 5、6、7 的大小。
    (3)区分 6、7 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
    师:观察下图,回答图中呈现出的问题。(课件出示)
    学生独立思考,汇报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学情预设】一共有 7 缸鱼,从左边数,第 7 缸有 5 条鱼,有 7 条鱼的是第 6 缸。
    师:同学们,那我们思考一下,7 缸和第 7 缸有什么区别?
    【学情预设】7 缸是指一共有 7 缸鱼,第 7 缸是指排在了第 7 的位置上的一缸鱼。
    设计意图:将 6 和 7 的基数、序数意义进行比较,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基数、序数的理解。
    (4)6、7 的写法。
    师:现在我们对 6 和 7 这两个数比较熟悉了,首先观察一下 6 和 7 分别像什么,有什么特点?
    【学情预设】6 像哨子,7 像镰刀。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下面老师在黑板上写,你们在教材上的田字格中描写。一定要记住书写要领,“6”是一笔写成,从“日”字格的右上角出发向左下角画曲线,它的下半部分像个 0,这个 0 要写在下边的小格里,注意要圆滑,不能有棱角。写“7”时一笔写成,横要短而平,折要斜而直。
    设计意图:对于 6 和 7 的书写,学生已有一定的书写基础,通过教导学生规范的书写方法及书写练习,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2.巩固练习,内化新知。
    (1)完成教材第 43 页“练习九”第 1 题。
    师:请按顺序填数。
    【学情预设】学生完成这道题比较轻松。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进一步熟悉数序。
    (2)完成教材第 43 页“练习九”第 2 题。
    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交流。
    【学情预设】学生在数方块的数量时可能出错,只数了能看到的方块,没有数看不到的(被挡住的)方块,教师要给予指导。
    三、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又有哪些收获呢?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认识了 6 和 7,学会了书写,知道 7 以内数的大小比较。(课件出示)
    四、作业设计,巩固提升
    1.完成教材第 43 页“练习九”第 3 题。
    这是一道巩固数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的练习题。通过练习可以引导学生对“6 只”和“第 7只”做比较,以加深学生对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的理解。



    在教学“6和7的认识”这节课里,教师利用教材上的情境图,引导学生们亲身经历了观察、操作的活动过程,活跃了课堂气氛,激起了学生学习和相互交流合作的积极性,让他们在活动中全面感受了数的概念的形成过程,建立起6、7的数的概念。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了学习数学、用数学的乐趣,同时也达到在玩中学习,在学习中玩的目的。
    此外,教师还应注重对学生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俗话说:“教育无小事,处处是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仅要关注学生知识的获得,还要教育引导学生要讲卫生,爱集体,学会与他人分工合作。

    第2课时
    6和7(2)
    课时内容
    教材第41、43页的内容及相关习题。
    课时
    目标
    1.让学生在摆学具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 6 和 7 的组成。
    2.在学习活动中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通过具体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重点
    难点
    重点:掌握 6、7 的分解和组成。
    难点:经历 6、7 的组成过程。

    一、复习旧知,迁移导入
    师:同学们,以前我们学习了 5 的组成,下面我来考考大家,5 可以分成几和几?
    【学情预设】学生大多能快速说出:1 和 4,2 和 3,3 和 2,4 和 1。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上节课我们学习了 6 和 7,你们能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事物可以用 6 和 7表示吗?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说:6 个同学、6 棵树、7 本书、7 支笔等。
    师:大家说得真棒,那么 6 或 7 又可以分成几和几,几和几可以合成 6 或 7 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 6 和 7 的分解与组成。(板书课题:6 和 7 的组成)
    设计意图:结合 5 的组成及认识 6 和 7,综合导入新课。
    二、自主探索,互动授新
    1.探究 6 和 7 的组成。
    (1)学习 6 的组成。
    师:我们来看第一幅图,看看有几个图片被涂色,几个没有被涂色。(课件出示)
    【学情预设】学生能快速说出 5 个被涂色,1 个没有被涂色。
    师:同学们说得很对,一共有 6 个圆片,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 5,另一部分是 1,所以6 可以分成 5 和 1。你能根据这个例子找到 6 的其他组成吗?
    【学情预设】6 还可以分成 4 和 2,3 和 3,2 和 4,1 和 5。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师:同学们找到了 6 的 5 种分法,怎样记忆才能不重复、不遗漏呢?
    【学情预设】预设 1:从 6 可以分成 1 和几开始,从小到大有序地写出所有的组成。
    预设 2:从 6 可以分成 5 和几开始,从大到小有序地写出所有的组成。
    预设 3:可以把分成的两个不同数的位置交换,记 1 组就能记住 2 组。
    设计意图:在 6 的组成教学中,着重引导学生发现“按一定的顺序(从小到大或者从大到小)可以把 6 的组成不重不漏地写出来”,从而让学生感受有序思考的优越性;同时利用 6的组成中的一组让学生联想到另外一组,为后面学习 7 的组成打下基础。
    (2)学习 7 的组成。
    师:同学们,我们观察这幅图,有 7 个正方体木块,要分成两堆,这里是几种分法?(课件出示)
    学生自主探究,汇报成果,教师巡视指导。
    【学情预设】这里有两种分法,第一种分法把 7 个正方体木块在左边放 6 个,右边放 1 个,也就是 7 可以分成 6 和 1。第二种分法把 7 个正方体木块在左边放 5 个,右边放 2 个,也就是 7 可以分成 5 和 2。
    师:同学们分析得很对,那么把 7 个正方体木块分成两堆,还有几种分法呢?
    【学情预设】预设1:把 7 个正方体木块在左边放 4 个,右边放 3 个,也就是 7 可以分成 4 和 3。
    预设2:把 7 个正方体木块在左边放 3 个,右边放 4 个,也就是 7 可以分成 3 和 4。
    预设3:把 7 个正方体木块在左边放 2 个,右边放 5 个,也就是 7 可以分成 2 和 5。
    预设4:把 7 个正方体木块在左边放 1 个,右边放 6 个,也就是 7 可以分成 1 和 6
    师:同学们说得很对,7 可以分成 1 和 6,2 和 5,3 和 4,4 和 3,5 和 2,6 和 1。


    师:谁能很快记住 7 的组成?赶紧说一说你的方法吧!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看到一组可以想到另一组,例如:看到 7 可以分成 6 和 1,就能想到 7 还可以分成 1 和 6……
    设计意图:在学习了 6 的组成的经验之上,自主探究 7 的组成。在分正方体木块的活动中启发学生通过联想发现 7 的另外 3 组组成,初步渗透类比的思想。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巩固练习,内化新知。
    (1)完成教材第 41 页“做一做”第 1 题。
    【学情预设】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填写。
    (2)完成教材第 41 页“做一做”第 2 题。(课件出示)
    学生自主探究,汇报成果,教师巡视指导,找出错例并进行订正。
    【学情预设】大多数学生能理解题目的意思,可以一边数一边画,也可以用数的组成来解答。教师注意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6 和 7 的组成。
    三、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又有哪些收获呢?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 6 和 7 的组成。6 可以分成 1 和 5,2 和 4,3和 3,4 和 2,5 和 1。7 可以分成 1 和 6,2 和 5,3 和 4,4 和 3,5 和 2,6 和 1。
    四、作业设计,巩固提升
    1.完成教材第 43 页“练习九”第 4 题。
    这道题在巩固 6、7 的组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根据一组组成想到另一组,使学生逐步形成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的解决问题思路



    6和7的组成是在学生学习了2~5的组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中让学生利用学具操作进行自主探究6和7的组成,由于之前有了学习2~5的组成方法为基础,因而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和经验能很快得出结果。从学生的汇报中,了解到学生是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分解的,这点做到了教参中要求渗透的“有序”思想,而且学生能根据分法写出式子。教学中还要求渗透“类推”思想,要求根据一个数的组成的式子推想出另一种式子,因此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观察一组数的组成的式子,并提问学生能想到什么,从一种摆法得出两个组成的式子,从而渗透“类推”思想。

    第3课时
    6和7(3)
    课时内容
    教材第42~44页的内容及相关习题。
    课时
    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掌握有关 6 和 7 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迅速地计算。
    2.通过操作和观察,在活动中发现“一图二式”和“一图四式”的一般规律。
    3.初步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体会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重点
    难点
    重点:掌握 6、7 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算式的含义和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一、复习旧知,迁移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 5 以内的加减法吧,我来考考大家吧。(课件出示)
    【学情预设】大多数学生能够正确解答。
    师:同学们做得都很对,这节课我们接着来学习 6 和 7 的加减法。(板书课题:6 和 7 的加减法)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 5 以内的加减法,引入 6 和 7 的加减法,直接导入新课。
    二、自主探索,互动授新
    1.探究 6 和 7 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1)6 和 7 的加法。
    师:同学们,请看下图,两个小朋友分别能看到几个圆?你能列出算式吗?(课件出示)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列出:5+1=6 和 1+5=6 两道算式。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算式。
    师:想一想,为什么能列出两道不同的加法算式?
    【学情预设】因为两个小朋友看的方向不同。从左往右看,同学们的排列是 5 和 1;从右往左看,同学们的排列是 1 和 5。由于观察的方向不同,就可以列出两道不同的加法算式。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说一说这两道算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情预设】相同点是相加的两个数都是 1 和 5,的数都是 6。不同点是相加的两个数调换了位置。
    师:交换加法算式中相加两个数的位置,得数不变。请大家用 6 个圆片分别摆一摆,还能写出哪些的数是 6 的加法算式?
    同桌合作,一人摆圆片,一人写算式。
    【学情预设】 学生可能会说2+4=6,4+2=6,3+3=6。如果没有学生说出0+6=6,6+0=6,教师可以加以提示。
    师:同学们说得很对,我们列举了的数是 6 的加法算式。请拿出 7 个圆片摆一摆,大家能写出哪些的数是 7 的加法算式?
    同桌合作,一人摆圆片,一人写算式。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说出1+6=7,6+1=7,2+5=7,5+2=7,3+4=7,4+3=7,0+7=7,7+0=7。
    师:请用自己的方式表示 3+4=7,4+3=7 这一组算式的意思。
    指导学生明确只要用一幅图就能表示这两道算式的意思。
    设计意图:用数的组成来支撑加法算理,同时通过让学生列举算式,提高学生的计算技能,再回归到图,巩固了加法的“一图二式”。
    (2)6 和 7 的减法。
    师:同学们,请仔细观察,再说说这幅图中有什么数学信息。(课件出示)
    【学情预设】预设 1:一共有 6 个圆,去掉左边的 1 个圆,还剩下右边的 5 个圆。
    预设 2:一共有 6 个圆,去掉右边的 5 个圆,还剩下左边的 1 个圆。
    师:你能列出算式吗?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列出6-1=5,6-5=1 这两道减法算式。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师:同学们说得很棒。那么,同学们再想一想,计算 6-1 和 6—5时,怎样算才能算得快?
    【学情预设】 学生可能会说出不同的算法。例如:计算 6-1 等于几,因为 1 和 5 组成 6,所以 6-1=5;也可以这样想:6 可以分成 1 和 5,所以 6-1=5;还可以这样想:因为 1+5=6,所以 6-1=5。对于不同的说法,只要正确,老师都要予以肯定。
    师小结:在图中,我们可以知道从总数里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是可以列两道减法算式的。从总数里去掉左边的部分,就得到右边的部分;从总数里去掉右边的部分,就得到左边的部分。
    设计意图:根据图意列出两道减法算式,引导学生理解减法的“一图二式”。
    (3)理解“一图四式”。
    师:同学们,你能根据情境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吗?(课件出示)
    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图片摆一摆,说一说。
    【学情预设】学生交流自己摆的过程和结果,着重说一说四道算式的得数是怎么来的。四道算式分别为:4+2=6,2+4=6,6-2=4,6-4=2。
    师:请大家比较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看一看有什么发现。
    【学情预设】这四道算式都可以根据 2 和 4 组成 6 来计算结果。
    师:同学们,你能够根据图中的数学信息列出四道算式并说出算式的意思吗?(课件出示)
    【学情预设】学生根据图意写出5+2=7,2+5=7,7-2=5 和 7-5=2,并表述每道算式的意思,教师着重让学生说说每道算式的得数是怎样算出来的。
    师:你能根据下图列出几道算式呢?(课件出示)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说出3+3=6,6-3=3 两道算式。
    师:不是说同一幅图,观察角度不同,可以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吗?怎么第三组图只列出了一道加法算式和一道减法算式呢?
    【学情预设】当两部分的数相同时,根据一幅图就只能列出一道加法算式和一道减法算式。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这一情况的特殊性。
    设计意图:在学生理解“一图二式”的基础上,通过拼摆学具继续进行 6、7 的加减法的教学。使学生明确:根据一幅图一般可以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即“一图四式”。
    2.巩固练习,内化新知。
    (1)完成教材第 42 页“做一做”。
    师:仔细观察,根据图意列出算式。
    【学情预设】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解答并说明题意。
    (2)完成教材第 44 页“练习九”第 5 题。
    师:请同学们说一说算式。
    【学情预设】2+4=6,4+2=6,3+3=6,1+5=6,5+1=6。1+6=7,6+1=7,2+5=7,5+2=7,3+4=7,4+3=7。
    设计意图:练习过程中,把握好由易到难的“坡度”,从直观到抽象,逐步提高要求,巩固有关 6、7 的加减法。
    三、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又有哪些收获呢?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课件出示)

    四、作业设计,巩固提升
    1.完成教材第 44 页“练习九”第 9 题。
    在练习计算时,尽量组织多种计算活动,如抽卡片等,使学生能在情趣盎然的气氛中进行计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很多教师都喜欢创设有一定声音的图片情境,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虽然这种情境的创设很生动,但却会冲淡数学味。比如在“6和7的加减法”一课中,有的教师把课本中小朋友摆图片的图,变成学生喜欢的卡通人物,借此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这样的设计虽然生动活泼,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吸引了学生的兴趣。但是与教材上的图片相比,“一图二式”的效果却不那么明显。而教材原有的图片却有很多优势:(1)让学生摆好图后,前后两个学生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就会很自然地列出两道不同的算式,突破“一图二式”这一思维定式。(2)学生再次动手操作,进一步巩固了6和7的组成,并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3)体会观察的方向不同,引出两个加数交换位置,但总数是不变的。(4)能省去十分繁琐的课件制作。因此教师在授课中仍旧是采用了教材的情境图进行教学。
    教师在备课时应该仔细分析教材,再精心设计适合本课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不要一味地去追求生动活泼的情境创设,这样可能会冲淡数学味,失去数学最本质的东西。

    第4课时
    6和7(4)
    课时内容
    教材第46~48页的内容及相关习题。
    课时
    目标
    1.能看懂图意,知道图中大括号和问号的用意,能从图中看清题目要求什么。
    2.巩固 6、7 的加减法,能正确列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数学活动,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
    难点
    重点:能正确列式并运算。
    难点: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相信你们都看过动画片《葫芦兄弟》吧,动画讲述了几个本领超群的葫芦娃,为救亲人前赴后继,与妖精们展开周旋的故事。那么,一共有几个葫芦娃呢?(课件出示)
    【学情预设】7 个。
    师:有一天,7 个葫芦娃在与蛇精的战斗中,有 1 个葫芦娃被蛇精给抓走了,还剩下几个葫芦娃呢?
    【学情预设】6 个。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学情预设】7 个里面少了 1 个,7-1=6,就剩下 6 个了。
    师:同学们把这个问题解决得很好,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用数学方法能解决很多生活中的问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新课,解决问题。(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动画片情节,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自主探索,互动授新
    1.用加法解决问题。
    师:同学们,请你认真观察这幅图,说说图里有什么。(课件出示)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说有兔爸爸、兔妈妈,还有 4 个兔宝宝。
    师:那左边有几只兔子?右边呢?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回答左边有 4 只兔子,右边有 2 只兔子。
    师:图中这个大大的括号,你们认识它吗?
    【学情预设】大括号。
    师:同学们说得都对,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见过它了,那么大括号表示什么意思呢?
    【学情预设】引导学生说出大括号就是“合起来”的意思。教师示范把两部分合起来的手势,带领学生一起做,适时板书。
    师:那么,这幅图中大括号表示把什么和什么合起来呢?
    【学情预设】学生会说把左边的兔子和右边的兔子合起来。
    师:对,我们把左边的兔子看成一部分,右边的兔子看成一部分,大括号表示的是把这两部分合起来。这幅图中大括号下边的符号“?”是问号,你们知道问号表示什么意思吗?
    【学情预设】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是表示要求的问题。
    教师画大括号,并在大括号下面画出问号,引导学生说出大括号和问号在一起表示求一共有几只兔子。(板书:一共有几只?)
    师:现在,谁能完整地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呢?
    【学情预设】左边有 4 只兔子,右边有 2 只兔子,一共有几只兔子?
    师:“左边有 4 只兔子”和“右边有 2 只兔子”是这道题的两个条件,“一共有几只兔子”是要解决的问题。下面,你能用自己的方式画图表示这道题的意思吗?
    【学情预设】 大部分学生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图意。教师可以选取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展示并在黑板上板书:

    师:大家都明白了这幅图表示的意思,那么求一共有几只要怎样解答呢?
    学生独立尝试写出算式,教师指名汇报。
    【学情预设】预设1:左边有 4 只兔子,右边有 2 只兔子,把它们结合起来,用加法计算,列式为 4+2=6(只)。
    预设2:右边有 2只兔子,左边有 4 只兔子,把它们结合起来,用加法计算,列式为 2+4=6(只)。
    师:同学们分析得很好,说得也很棒,求一共有几只,就要把两部分合起来,用加法计算。同学们列出了加法算式,做了解答,那么,我们怎么能够知道解答得是否正确呢?要怎样来检查呢?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说出在图中再数一数,检查是不是一共有 6 只兔子。
    师生交流,总结:要注意看数有没有抄错,答案有没有算错。
    师: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
    【学情预设】在解决图画问题时,要先看懂图意,明确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再列出算式进行解答。解答完后,还要检查答案是不是正确的。
    设计意图:抓住有层次的三句话——“图里有什么”“怎样解答”“解答正确吗”,对在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的学生给予指导,引导学生体会解决一个数学问题所要经历的一般步骤。
    2.用减法解决问题。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下图,这里的大括号表示什么?问号又表示什么呢?(课件出示)
    【学情预设】 引导学生说出图中的“7”表示一共有 7 只青蛙,跳走了 2 只,“?”表示要求还剩几只。
    师:谁能用三句话完整地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
    【学情预设】引导学生完整地表述一共有 7 只青蛙,跳走了 2 只,还剩下几只?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师:“一共有7只青蛙”和“跳走了2只”是这道题的两个条件,“还剩下几只”是要解决的问题。下面,你能用自己的方式画图表示这道题的意思吗?
    【学情预设】大部分学生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图意。教师可以选取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展示并在黑板上板书:

    师:我们现在明白这幅图表示的意思了,那么求还剩下几只要怎样解答呢?
    【学情预设】预设1:7-5=2,还剩 5 只。
    预设2:7-2=5,还剩 5 只。
    师:同学们计算得很好,那么大家思考一下,为什么要用减法计算?
    让学生说清楚为什么要用减法,采用互相说说,小组内交流、点名汇报的方式,尽量做到每个学生都能说清楚。
    【学情预设】 因为一共有 7 只青蛙,跳走了 2 只,就是从 7 只里面减去 2 只,所以用减法计算。
    师:这里有两道减法算式,分别是 7-5=2,7-2=5,哪个式子是对的呢?
    【学情预设】预设1:7-5=2 这道算式不对,这道算式的等号后面是 2,求的是跳走了几只,不是求还剩几只。
    预设2:7-2=5 这道算式是正确的。因为一共有 7 只青蛙,跳走了 2 只,从 7 只里减去 2 只,就剩下 5 只青蛙。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到板书:7-2=5。
    师:同学们,我们的解答对不对呢?我们要怎样检查呢?
    学生思考后与同桌互相说一说,再集体汇报。
    【学情预设】先看书写得对不对,再检查计算对不对,用得数 5 只加上跳走的 2 只,看是不是等于 7 只。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参与探究,共同总结出减法的规则。
    3.巩固练习,内化新知。
    (1)完成教材第 46 页“做一做”。
    师:同学们,请大家仔细观察,完整地说一说图意。(课件出示)
    【学情预设】学生会说出左边有 2 只企鹅,右边有 5 只企鹅,要求一共有几只企鹅。
    师:你能用数学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情预设】学生会列出算式2+5=7(只)或 5+2=7(只)。
    师:为什么用加法计算?算式中的 2、5、7 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学情预设】因为“?”在“ ”的下方,表示求一共是多少,所以用加法计算。2 表示左边有 2 只企鹅,5 表示右边有 5 只企鹅,7 表示一共有 7 只企鹅。
    师:要想知道我们的解答是不是正确,该怎么办呢?
    【学情预设】学生会先检查数写错了没有,再检查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2)完成教材第 47 页“做一做”。
    师:同学们,请大家仔细观察,完整地说一说图意。(课件出示)
    【学情预设】学生会说出一共有 6 只企鹅,右边有 4 只,要求左边有几只。
    师: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情预设】学生大多能列出算式 6-4=2(只)。
    师:为什么用减法计算?算式中的 6、4、2 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学情预设】因为“?”在“ ”上面的一边,表示求一部分是多少,所以用减法计算。6 表示一共有 6 只企鹅,4 表示右边有 4 只,2 表示左边有 2 只。
    师:我们的解答正确吗?同学们该如何检验呢?
    【学情预设】学生自行检查数写错了没有,计算是否正确。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全环节、全流程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又有哪些收获呢?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课件出示)
    四、作业设计,巩固提升
    1.完成教材第 48 页“练习十”第 1 题
    这道题是通过展示不同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对数学实际问题有进一步的理解,从而能够在弄清图意的基础上正确地解决问题。通过填方格,帮助学生梳理了问题情境中的信息和问题。



    教材从本单元的这节课开始,安排了大量“用数学”的内容。在这些内容中,教材通过具体画面创设恰当的情境,用大括号表示总数(或表示把两部分合起来),用问号表示要求的问题,让学生自己选择恰当的计算方法求出所要求的问题。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应用数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放手让学生去大胆探索,明确大括号和问号所表示的意义,寻找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条件,自己发现解决问题的办法,以此让学生获得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和途径,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第5课时
    练习课

    教材第48~49页“练习十”。

    1.结合具体问题情境和多种联系方式,进一步掌握6、7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理解图中大括号和问号的意义,通过看图能明确条件和问题,并能正确地列出算式进行计算,提高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相关练习,提高学生观察、倾听和表达的能力。

    一、回顾旧知,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6、7的加减法和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带有大括号和“?”问题的方法,哪位同学能说一说,6、7的加减法应该如何计算?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有哪几种情况?
    【学情预设】学生自由发言,互相交流,回顾前面几个课时的内容。对于不完整的地方,教师要及时引导补充。
    师:回顾了相关知识后,今天我们就通过一些练习,继续来巩固一下吧。
    设计意图:通过简短的知识回顾,引发学生的复习兴趣,并借此让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6、7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导入复习。
    二、基础练习,巩固所学
    1.完成教材第48页“练习十”第2题。
    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6、7的加减法,理解了相关计算方法。下面我们一起来算一算吧!(课件出示)
    【学情预设】学生大多能熟练进行计算,教师可以挑选几道算式,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算的。
    2.完成教材第48页“练习十”第3题。
    师:我们再来玩一个游戏,这个游戏的名字叫做“盖点子”。(课件出示)
    教师示范:出示一张含6个点子的卡片,盖住其中的2个点子,露出4个点子,引导学生列出算式:6-4=2或6-2=4。
    师生一起玩游戏,可以两人一组,让学生根据出示的点子卡片和盖住的点子数量列出对应的算式。
    师:同学们,从这个游戏中,你们有什么发现?
    【学情预设】 学生会说出:从整体中减去露出的点子数就等于盖住的点子数,减去盖住的点子数就等于露出的点子数。
    设计意图:利用游戏导入,一方面检验学生对6、7的加减法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完成教材第48页“练习十”第4题。
    师:说一说图中告诉了我们什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再解答。(课件出示)
    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指导,指名汇报。
    【学情预设】 第一小题对于学生有些难度,由于表述题意时图中没有“摘下”“跳走”等明显可以与减法相联系的词语,学生在解答时可能会出现不知如何列式或列出6-2=4的错误算式。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6个”是由哪两部分组成的,知道了哪部分,不知道哪部分。要求右手有几个,就要从6个中去掉左手的。第二小题学生能轻松、准确地完成。
    三、能力提升,发散思
    1.完成教材第49页“练习十”第5题。
    (课件出示)
    这道题是利用“夺红旗”游戏的形式,训练学生正确、较熟练地计算7以内的加减法。教师可以采取竞赛的形式,请同学们一起爬山,比一比谁算得又对又快,鼓励学生争先爬到山顶夺红旗。
    2.完成教材第49页“练习十”第6题。
    师:仔细观察,你们都看到了什么?
    学生观察后,先与同桌互相说一说,再汇报交流。
    【学情预设】预设1:我看见小朋友在摘向日葵。
    预设2:我看见院子门的左边和右边都有花。
    预设3:还有2个小朋友抱着玉米。
    预设4:图中还有茄子。
    师:同学们,图中还有我们的老朋友“大括号”和“问号”呢!你们能在观察图后,帮助老师解决这些问题吗?请大家选择一个问题解决,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
    【学情预设】预设1:一共有7个向日葵,摘了4个,还剩几个?列出算式:7-4=3(个)。
    预设2:院子门的左边有2朵花,右边有5朵花,一共有几朵?列出算式:2+5=7(朵)。
    预设3:一共有6个玉米,女孩抱了2个,男孩抱了几个?列出算式:6-2=4(个)。
    预设4:左边有3个茄子,右边有2个茄子,一共有几个茄子?列出算式:3+2=5(个)。
    设计意图:利用秋天的情境图呈现多个问题,放手让学生去尝试解决,理解把两个数合并起来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计算;从一个数里去掉一部分,求剩下多少,用减法计算。进而加深学生对加减法含义的理解,并体会到用数学解决问题的乐趣

    本节课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巩固有关6、7的加减法。对于解决问题的练习,大部分学生能够很好地表达出图的意思,说清楚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并能选择正确的方法进行列式解答。但是仍有个别学生将问号所表示的数量数出来,而不是通过计算得出,教师要注意引导和纠正。同时在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观察能力以及表达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倾听、学会表达。课后还可以适当增加图画问题的专题练习。



    第6课时
    8和9(1)
    课时内容
    教材第50~51、54页的内容及相关习题。
    课时
    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认识 8 和 9,能熟练地数出数量是 8 和 9 的事物,会读、写8和9。
    2.知道 9 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理解8和9的基数和序数意义。
    3.通过亲身探索新知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
    难点
    重点:建立 8 和 9 的概念,会读、写 8 和 9。
    难点:正确区分 8 和 9 的基数和序数意义。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每年的 6 月 5 日是世界环境日,为了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东升小学一年级一班的同学在校园里进行保护花草的活动。请你仔细观察,从图中发现了什么呢?(课件出示)
    学生自主探究,汇报成果,教师巡视指导。
    【学情预设】预设 1:我看到花坛两旁有 8 棵树。
    预设 2:我看到花坛里有 8 朵花。
    预设 3:我看到标语牌上有 8 个字,标语牌下摆放着 9 盆花。
    预设 4:我看到有 8 个同学。
    预设 5:我看到有 9 只蝴蝶。
    预设 6:图中一共有 9 个人。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之前我们认识了0~7 各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 8 和 9。(板书课题:8 和 9 的认识)
    设计意图:结合环境日的图片,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并进行环境保护教育。
    二、自主探索,互动授新
    1.认识 8 和 9。
    (1)学习 8 和 9 的基数意义。
    师:我们继续观察这幅图,同学们数出了 8 棵树、8 朵花、8 个同学,还有 8 个字,那么这些数可以用几来表示?
    【学情预设】学生说出可以用“8”来表示。教师出示卡片 8 ,贴在黑板上。
    师:大家想一想,8 还可以表示什么?
    【学情预设】学生会说 8 还可以表示 8 头牛、8 本书等。生活中的许多事物的数量都可以用 8 表示。
    师:请你数出 8 个圆片,并摆出来。(课件出示)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 1 个 1 个地数,也可能 2 个 2 个地数……
    师:刚才,有些同学还从图中数出了 9 盆花、9 只蝴蝶、9 个人,可以用几来表示呢?
    【学情预设】学生说出可以用“9”来表示。教师出示卡片 9 ,贴在黑板上。
    师:大家想一想,9 还可以表示什么?
    【学情预设】大多数同学会说出很多生活中可以用 9 表示的数量。
    师:下面,请同学们数出 9 个三角形,摆成自己喜欢的样子。(教师在黑板上贴 9 的点子图)
    【学情预设】大多数学生在学习了 8 的基础上,能够轻松地把 9 个三角形摆出自己喜欢的样子。
    师:(教师先在计数器上拨 7 颗珠子)我拨了几颗珠子?用几来表示?
    【学情预设】7 个。
    师:老师又拨 1 颗珠子,那么现在一共有几颗珠子,用几表示?我如果再拨 1 颗珠子,是几颗珠子?
    【学情预设】7 颗珠子再拨 1 颗珠子就是 8 颗珠子,用 8 表示;8 颗珠子再拨 1 颗珠子就是9 颗珠子。
    师:8 的前面是几?8 的后面是几?与 8 相邻的数是几和几?这三个数的大小关系是怎样的呢?(课件出示)
    分组讨论,汇报成果,教师巡视指导。教师引导学生读一读 0~9 这 10 个数。
    【学情预设】 8 的前面是 7,8 的后面是 9,与 8 相邻的数是 7 和 9。9 大于 8,8 大于 7。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察直尺图,让学生发现 9 以内数的顺序,同时使学生掌握 0~9 各数的大小排列关系。
    (2)8 和 9 的大小比较。
    师:请同学们从7、8、9这三个数中任意选择两个,并比较它们的大小。(课件出示)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通过点子图直观地进行比较,也可能会通过数的顺序进行比较。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说出7<8,8<9,7<9,8>7,9>8,9>7。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主参与探究,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3)区分 8、9 的基数和序数意义。
    师:请大家观察教材第 51 页圈小动物的情境图,按照要求圈一圈。
    【学情预设】大多数学生能够正确解答。
    师:8 只和第 8 只有什么不同?
    【学情预设】8 只是指一共有 8 只小动物,第 8 只是指排的序号,只有一只小动物。
    设计意图:将 8 和 9 的基数、序数意义进行比较,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基数、序数意义的理解。
    (4)教学 8、9 的写法。
    师:现在我们对 8 和 9 这两个数比较熟悉了。首先观察一下,8 和 9 分别像什么?
    【学情预设】8 像葫芦,9 像勺子。
    师:下面,老师在黑板上写,同学们在教材上写,老师边写边说 8 和 9 的写法,请大家边写边记。8 的写法:从日字格上半格右线中间起笔,从右向上到左写一个半圆,拐向右下,碰右线、底线、左线,回上去,在虚线以上和原线相交,一直写到右上角附近与起笔的地方稍离开一些停笔,注意 8 是不封口的。9 的写法:从日字格上半格右线中间起笔,向上碰上线中间,向左碰左线中间,绕圈向上一直写到与起笔的地方稍离开一些,再折线向下到底线中间偏左停笔。
    教师巡视,对写得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和作品展示,写得不正确的同学要及时纠正,同时注意对学生写字姿势的培养。
    2.巩固练习,内化新知。
    (1)完成教材第 54 页“练习十一”第 1 题。
    师:请大家按数的顺序连一连。
    【学情预设】学生完成这道题比较轻松。
    (2)完成教材第 54 页“练习十一”第 2 题。
    师:小狗和小兔玩游戏,你们有什么好办法知道哪种小动物多吗?
    【学情预设】一对一对地数或者分别数。要引导学生先进行数数和填表,最后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三、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又有哪些收获呢?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课件出示)
    四、作业设计,巩固提升
    1.完成教材第 54 页“练习十一”第 3 题
    这道题复习数的序数意义,要求学生按顺序填数。



    本节课的教学流程跟“6 和 7 的认识”基本一样,但本节课提供给学生数数的资源更丰富,而且数的数量不像 6、7 那么明显,培养了学生认真观察的能力。在教学时,教师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充分利用教学资源,让学生亲身感受8、9数字概念的形成过程,结合数数过程训练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的灵活性,帮助学生区分基数和序数的意义,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第7课时
    8和9(2)
    课时内容
    教材第52、54~55页的内容及相关习题。
    课时
    目标
    1.通过具体的分物过程,体会分与合的思想,熟练掌握8、9的组成,进一步加深对8、9的认识。
    2.通过自主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有序思考的能力。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经历发现、探索简单规律的过程,感受数学的魅力,激发积极学习的兴趣。
    重点
    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 8、9 的组成。
    难点:掌握“有序分”和“从一组组成联想到另外一组”的方法,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能力。

    一、复习旧知,迁移导入
    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 2~7 的组成的相关知识,你能回答下面的问题吗?(课件出示)
    【学情预设】学生大多能独立完成。
    师:复习了 2~7 的组成的相关知识后,这节课我们接着来学习 8、9 的组成。(板书课题:8 和 9 的组成)
    设计意图:通过前面学习过的知识,迁移出将要学习的知识,自然导入新课。
    二、自主探索,互动授新
    1.探究 8 和 9 的组成。
    (1)学习 8 的组成。
    师:请同学们拿出 8 个五角星,如果要将这 8 个五角星分为两部分,有几种分法?我们一起在桌上摆一摆。(课件出示)
    师:同学们听我指挥,把 8 个五角星移动 1 个,这时 8 分成了几和几?
    【学情预设】8 分成了 7 和 1。
    师:我再按顺序移动 1 个五角星,这时8分成了几和几?
    【学情预设】8 分成了 6 和 2。
    师:同学们,你们会按顺序再移动 1 个五角星吗?
    【学情预设】学生能够按照老师的要求移动五角星,并能正确说出结果:8分成了 5 和 3。
    师:按顺序再移动 1 个呢?试一试,并说一说结果。
    【学情预设】学生能够按照老师的要求移动五角星,并能正确说出结果:8分成了 4 和 4。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对,现在你们能有顺序地记住 8 的组成吗?谁来说说自己记忆的方法?
    【学情预设】大部分学生能够说出各自的记忆方法。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师:那么,根据上面这几组组成,你还能想到什么?
    【学情预设】引导学生说出看到其中的一组可以想到另一组。例如:看到 8 可以分成 7 和 1,就可以想到 8 可以分成 1 和 7……
    师生一起整理并板书8的组成:

    师:回忆一下,我们是怎样研究 8 的分与合的?先干什么,再干什么,又想到什么,大家分组讨论一下,然后每个小组派一名同学来说一说好吗?
    【学情预设】先用学具来摆一摆、分一分,依次移动一个学具,就能有序得到 8 的 4 种分法,再由这几种分法想到另外几种分法。
    设计意图:学生自主探究 8 的组成。在分五角星的活动中启发学生通过联想发现 8 的另外 3组组成,使学生感受“有序分”的优势,并利用“有序”的规律记忆,加深学生对有关系的这组数的认识与理解。
    (2)学习 9 的组成。
    师:请大家数出 9 个圆片,按照图片摆一摆,把它们分成两部分,并记录 9 的组成。(课件出示)
    学生动手操作,并记录 9 的组成。教师巡视指导,指名汇报交流。
    【学情预设】教师指导学生根据操作过程说出 9 的分解和组成。9 可以分成 8 和 1,8 和 1 组成 9;9 可以分成 7 和 2,7 和 2 组成 9;9 可以分成 6 和 3,6 和 3 组成 9;9 可以分成 5 和 4,5 和 4 组成 9。学生摆出 4 组后,就能联想到另外 4 组。
    师生一起整理并板书9的组成:

    师:同学们,你能有顺序地记住 9 的组成吗?谁来说说自己记忆的方法?
    【学情预设】大部分学生能够按照顺序进行记忆。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有序记忆,让学生体会到有序才能不重复、不遗漏。
    2.巩固练习,内化新知。
    (1)完成教材第 52 页“做一做”第 1 题。
    【学情预设】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解答。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弄清变式的意思后再填写,写完后让学生读一读,并说说图表示的意义。
    (2)完成教材第 52 页“做一做”第 2 题。
    师:你能照样子圈出相邻的(横、竖、斜)能组成 8 或 9 的两个数吗?(课件出示)
    【学情预设】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能够正确圈出相邻的能组成 8 或 9 的两个数。
    (3)画一画,填一填。(课件出示)
    教师引导学生先根据要合成的数补全图形,再填空。
    【学情预设】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完成。
    设计意图:8 和 9 的组成为后续学习 8、9 的加减法打下基础。通过多种联系方式促使学生熟练掌握 8 和 9 的组成。
    三、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又有哪些收获呢?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 8 和 9 的组成。8 可以分成 1 和 7,2 和 6,3和 5,4 和 4,5 和 3,6 和 2,7 和 1;1 和 7,2 和 6,3 和 5,4 和 4,5 和 3,6 和 2,7 和 1 可以组成 8。9 可以分成 1 和 8,2 和 7,3 和 6,4 和 5,5 和 4,6 和 3,7 和 2,8 和 1;1 和 8,2 和 7,3 和 6,4 和 5,5 和 4,6 和 3,7 和 2,8 和 1 可以组成 9。
    四、作业设计,巩固提升
    1.完成教材第 54 页“练习十一”第 4 题。
    本题中表格上下两个数合起来组成 8 或 9,通过填空,进一步巩固 8 和 9 的组成。
    2.完成教材第 55 页“练习十一”第 5 题。
    这道题是利用“找朋友”的游戏帮助学生复习 8 和 9 的组成。练习时,可以设计成活动并让学生参与活动过程,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哪两个数可以凑成 8 或 9。



    在教学 8 和 9 的组成时,学生通过摆学具,先发现其中的一部分,再完善另一部分。因为有些学生已经掌握了 8 和 9 的组成,所以不需要摆学具就能写出 8 和 9 的组成。教师可以根据学情进行调整,没必要每次都摆学具,只要学生能有序地说出 8 和 9 的组成即可。同时,教学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便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第8课时
    8和9(3)
    课时内容
    教材第53~56页的内容及相关习题。
    课时
    目标
    1.理解并掌握的数是 8 和 9 的加法及 8 减几、9 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感受加减法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3.通过自主探索、讨论、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表达的能力和合作交流、探索、评价的意识。
    重点
    难点
    重点:熟练计算关于 8、9 的加减法。
    难点:初步建立数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一、复习旧知,迁移导入
    师:同学们,下面这幅图中的水果下面藏着一些小秘密,让我们一起来揭开,好吗?(课件出示)
    【学情预设】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解答 8 和 9 的组成问题。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今天我们就来利用 8 和 9 的组成的知识来学习 8 和 9 的加减法。(板书课题:8 和 9 的加减法)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引导学生复习 8 和 9 的组成,为下面学习 8 和 9 的加减法打下基础,自然引入新课。
    二、自主探索,互动授新
    1.学习 8 和 9 的加减法。
    (1)学习 8 的加减法。
    师:看一看图中漂亮的花朵,你能和同桌相互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吗?(课件出示)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说有 5 朵红花,3 朵粉花。
    师:你能根据这幅图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怎样列式呢?
    学生自主探究,汇报成果,学生说加法算式对应的图意时会比较清楚,但要说清楚减法算式对应的图意还有一定的困难,教师要给予指导。
    【学情预设】 预设 1:有 5 朵红花,3 朵粉花,一共有几朵花?用算式5+3=8 表示。
    预设 2:有 3 朵粉花,5 朵红花,一共有几朵花?用算式3+5=8 表示。
    预设 3:一共有 8 朵花,其中红花有 5 朵,粉花有几朵?用算式 8-5=3 表示。
    预设 4:一共有 8 朵花,其中粉花有 3 朵,红花有几朵?用算式 8-3=5 表示。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5+3=8,3+5=8,8-5=3,8-3=5。
    师:仔细观察 5+3=8,3+5=8 这两道加法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学情预设】相加的两个数都是 5 和 3,的数都是 8,但是相加的两个数调换了位置。
    师:仔细观察 8-5=3,8-3=5 这两道减法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学情预设】总数都是 8,得数 3 和 5 交换了位置。
    师:怎样快速地算出这四道算式的结果?
    【学情预设】根据图来算出结果。
    师:同一幅图,根据不同的问题,我们一般可以列出四道算式,而且我们根据其中的一道算式可以得出另外三道算式的结果。谁还有其他的方法?
    【学情预设】根据 8 的组成来进行计算。
    例如:

    师:除了 5+3=8,3+5=8,你们还能写出哪些和是 8 的加法算式?如果有困难,可以用 8 根小棒摆一摆。
    【学情预设】1+7=8,7+1=8,2+6=8,6+2=8,4+4=8,0+8=8,8+0=8。
    师:写出了的数是 8 的加法算式后,你能根据这些加法算式写出减法算式吗?
    【学情预设】8-1=7,8-7=1,8-2=6,8-6=2,8-4=4,8-0=8,8-8=0。
    师:有一组算式比较特别,只能写出一道减法算式,你知道为什么吗?
    【学情预设】8 可以分成 4 和 4,这里两个部分的数相同,所以只能写出一道加法算式和一道减法算式。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间的交流、讨论,加上教师的有效引导,进一步体会部分和整体的关系,感受加、减法之间的联系,明确利用数的组成进行计算的优越性。
    (2)学习 9 的加减法。
    师:仔细观察,你能看图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吗?(课件出示)
    【学情预设】学生会比较快地列出5+4=9,4+5=9,9-5=4,9-4=5 这四道算式。
    师:你是怎样算出这几道算式的结果的?怎样算才算得快?
    【学情预设】预设 1:根据一道算式,就能写出其他三道算式。
    预设 2:根据 9 的组成来计算。例如:

    师:同学们回答得都很好。下面,请同学们帮助这两个小朋友完成算式。(课件出示)
    【学情预设】大部分学生能够独立完成。
    师:刚才有图的帮忙,写算式就比较容易。如果没有图,你能根据 8 或 9 的组成计算 4+4= ,8-4= 吗?
    【学情预设】教师引导学生利用 8 分成 4 和 4 进行计算。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由直观到抽象的过程,促进思维的进一步提升,并逐步清晰地认识到总数与部分数之间的关系。
    2.巩固练习,内化新知。
    (1)完成教材第 53 页“做一做”第 1 题。
    师:通过这道题,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学情预设】 7 和 1 组成 8,就可以计算 7+1=8,1+7=8,8-1=7,8-7=1 这四道算式;或者只要算出 7+1=8,根据总数与部分数的关系就能写出其他三道算式的结果。
    (2)完成教材第 53 页“做一做”第 2 题。
    大部分学生能读懂题意,数出每一盆中有几朵花,并标注出来,再连线。
    (3)完成教材第 55 页“练习十一”第 6 题。
    学生要根据图快速写出算式并计算出结果。重点让学生说说算式的含义以及加法、减法算式之间的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 8 和 9 的加减法计算,并能利用一道加法算式写出其他三道算式。
    三、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又有哪些收获呢?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 8 和 9 的加减法。(课件出示)
    四、作业设计,巩固提升
    1.完成教材第 55 页“练习十一”第 8 题。
    这道题是让学生利用“转轮”的方式练习 8 和 9 的减法计算。教师可以给定时间,比一比谁能在规定的时间内转完并全对,对不能完成的学生要根据他们的情况及时给予帮助。
    2.完成教材第 56 页“练习十一”第 12 题。
    这道题是按规律排列的两组试题,要求在算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发现:一个加数不变,另一个加数不断变化,得数也随之变化;减数不变,被减数不断变化,得数也随之变化。

    8 和 9 的加减法
    5+3=8 5+4=9 6+2=8 6+3=9 4+4=8
    3+5=8 4+5=9 2+6=8 3+6=9
    8-5=3 9-5=4 8-2=6 9-3=6 8-4=4
    8-3=5 9-4=5 8-6=2 9-6=3

    8 和 9 的加减法是在学习了 7 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安排的。学生在学习 6、7 的加减法时就会根据一幅图例两道加法算式或两道减法算式,教材已为本课的“一图四式”做了铺垫。因此,学习这部分内容,要从学生的经历中展开,让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发展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

    第9课时
    8和9(4)
    课时内容
    教材第57~58页的内容及相关习题。
    课时
    目标
    1.理解并掌握加减法的联系,会用 8 和 9 的加减法正确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观察情境图,能发现问题、分析数量关系及选择简便正确的计算方法。
    3.通过合作交流、小组讨论、实际探索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能较完整地说出解题过程。
    重点
    难点
    重点:会解答图画信息和文字信息相结合的问题。
    难点:正确分析数量关系并选择计算方法。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很多生活情境中都蕴含着数学问题,下面观察这幅图,看看你发现了什么?(课件出示)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说有小鹿、白鹅、蘑菇、大树、小河。
    师:同学们很善于观察,森林中不仅有许多可爱的小动物和美丽的植物,还隐藏着许多的数学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解决这些数学问题。(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直接出示情境图,把学生带到美丽的情境中,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导入新课。
    二、自主探索,互动授新
    1.探究图文结合的实际问题的解法。
    (1)解决小鹿的问题。
    师:现在请你们用数学的眼光仔细观察,关于小鹿,你知道了什么?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说出:一共有 9 只小鹿。
    师:你发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很好!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说出是数出来的。教师要带着学生一起数一数,并引导发现图中的文字信息。
    师:看来图中的文字也蕴含着很重要的信息,对于已经给出的信息我们就不用数了,这样不容易出错。仔细观察,你还知道了什么?
    【学情预设】引导学生说出:跑走了 3 只,还剩几只?
    师:你怎么知道跑走了 3 只?
    【学情预设】看图发现的。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结合图画表达的意思,大家分组讨论一下,每个小组派一名同学说一说:关于小鹿我们知道了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说:一共有 9 只小鹿,跑走了 3 只,还剩几只?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师:这道题里不论是用图画表示,还是用文字表述,我们都把它叫做数学信息。知道了这些信息,应该怎样列式解答这个问题呢?
    【学情预设】9-3=6(只)。(教师板书)
    师:同学们,解决这个问题,为什么要用减法计算?
    【学情预设】一共有 9 只小鹿,跑走了 3 只,求还剩几只,就是从 9 里面去掉 3,求还剩多少,要用减法计算。
    师:同学们,你应该怎样检查计算得对不对呢?
    【学情预设】用跑走的 3 只加上剩下的 6 只,得到原来一共有 9 只小鹿。可以判断解答是正确的。
    师:我们做完题之后要认真检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之前已经有了解决问题的经验,知道了求剩余问题的方法,在讲授这道题时,首先通过交流获取信息并弄清题意,在集体汇报的过程中明确数量关系,再让学生自主探索相应的计算方法。
    (2)解决白鹅的问题。
    师:同学们,我们继续观察这幅图。关于白鹅,你知道了什么?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自主探究,汇报成果,教师巡视指导,注意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借用之前所学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情预设】一共有 8 只白鹅,游走了 3 只,还剩几只?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师:同学们,我们不仅找到了两条相关的数学信息,而且还提出了一个数学问题,我们一起来读一读。那么,这个问题你会解答吗?
    【学情预设】8-3=5(只)。(教师板书)
    师:同学们,我们解决这个问题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学情预设】从 8 只里面去掉 3 只,求剩下几只,要用减法计算。
    师:我们来检验一下解答对不对。
    【学情预设】用游走的 3 只加上剩下的 5 只,得到原来一共有 8 只白鹅。可以判断解答是正确的。
    师:对比小鹿和白鹅的问题,你有什么发现?
    【学情预设】两道题都是“从总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求还剩多少”的问题,都是用减法计算,不同的是小鹿图直接给出了问题,白鹅图没有给出问题,需要自己提出问题。
    设计意图:在解决了小鹿的问题后,对于白鹅的问题,让学生自己根据已知信息提出问题,初步体会到两个相关的信息和一个问题构成一个数学问题。
    (3)解决蘑菇的问题。
    师:同学们,我们继续观察这幅图。关于蘑菇,你知道了什么?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情预设】树根下有 6 个蘑菇,树根旁边的草地上有 2 个蘑菇,一共有几个蘑菇?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师:“一共有几个蘑菇”这个问题应该怎么解答呢?
    【学情预设】6+2=8(个)。(教师板书)
    师:为什么前面两道题我们都是用减法计算,而这道题用加法计算?
    【学情预设】求一共有几个蘑菇,就是要把两部分合起来,所以要用加法计算。
    师:还能提出其他的问题吗?该怎么解答呢?
    【学情预设】预设1:草地上一共有 8 个蘑菇,左边有 6 个,右边有几个?8-6=2(个)。
    预设2:草地上一共有 8 个蘑菇,右边有 2 个,左边有几个?8-2=6(个)。
    师: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学情预设】因为已知总数和其中一部分,求另一部分,所以用减法。
    师:同学们说得很棒!根据一幅图,我们可以提出这么多问题,并且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了它们。我们知道把两部分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要用加法计算;知道总数和其中一部分,求另一部分,要用减法计算。
    设计意图:再次经历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促进思维的进一步发展,逐步清晰地认识总数和部分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理解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2.巩固练习,内化新知。
    (1)完成教材第 58 页“练习十二”第 1 题。
    【学情预设】大多数学生能够比较轻松完成,能完整表述题意。学生可能出错的是右边的“2 只母鸡”这个干扰信息。
    (2)完成教材第 58 页“练习十二”第 3 题。
    这道题让学生利用情境图中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里分几个层次:有提供两个已知信息只需提出问题的(沙堆);有只提供了一个信息,需要自己在图中找另一个信息再提问题的(小黄桶);有两个信息都隐藏在图中的(小朋友、铲子),需要引导学生认真深入地观察。
    【学情预设】大多数学生能够提出数学问题并正确解答。
    三、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又有哪些收获呢?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课件出示)

    解决问题
    一共有 9 只小鹿,跑走了 3 只,还剩几只?
    9-3=6(只)
    一共有 8 只白鹅,游走了 3 只,还剩几只?
    8-3=5(只)
    树根下有 6 个蘑菇,树根旁边的草地上有 2 个蘑菇,一共有几个蘑菇?
    6+2=8(个)

    本节课的教学,要引导学生完整地描述情境图,帮助学生逐步感悟部分数和总数之间的关系。在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明确“解决问题需要的信息”是重点,初步让学生体会到两个相关的信息和一个问题构成一个数学问题。本节课出现了用文字呈现的数学信息,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白,数学信息可以是文字的,也可以是图片的,要学会多角度地发现信息、收集信息。


    第10课时
    10(1)
    课时内容
    教材第59~60、62页的内容及相关习题。
    课时
    目标
    1.学会 10 的认、读、写和 10 的组成,正确书写 10。
    2.感受 10 以内的数的顺序,建立数感。
    3.通过数学实践,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培养合作交流意识。
    重点
    难点
    重点:会比较 10 以内数的大小。
    难点:掌握 10 的组成和 10 的写法。

    一、复习旧知,迁移导入
    师:同学们,通过之前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一些数字,下面老师考一考大家,把下图中的空格填上好不好?(课件出示)
    【学情预设】大部分学生能够轻松作答。
    师:这些数字中,最小的数是几?最大的数是几?
    【学情预设】最小的数是 0,最大的数是 9。
    师:同学们回答得都很好,那还有什么数字比 9 大呢?(学生回答:10 比 9 大。)我们今天就来认识 10。(板书课题:10 的认识)
    设计意图:复习导入,感受数学的趣味性。
    二、自主探索,互动授新
    1.认识 10。
    (1)10的认识。
    师:同学们,请仔细观察,图中有什么数学信息?(课件出示)
    【学情预设】有 9 个同学和 1 位老师,一共是 10 个人,一共有 10 只鸽子。
    由于学生认知的差异,部分学生数数时可能未做到有次序地数,从而造成遗漏或重复,教师需再次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数数,如从左往右数或从上往下数,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方法。
    师:10 个人、10 只鸽子各不相同,为什么都可以用 10 来表示呢?
    【学情预设】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因为它们的数量都是 10,所以可以用数字 10 来表示。教师在黑板上贴卡片 10 。
    师:同学们,在你们的身上有没有 10?找一找。
    【学情预设】学生会说自己的手指、脚趾都可以用 10 来表示。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 10,现在我想要用计数器拨出 10,可以怎么拨?
    【学情预设】可以 1 个 1 个地拨,也可以拨 9 个珠子后再拨 1 个珠子。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课件。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拿出自己的直尺,观察一下,9 在 8 的后面,10 在哪里?为什么?
    【学情预设】教师引导学生感悟:9 再添上 1 就是 10,10 在 9 的后面,10 比 0~9 的所有数都大。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一起来从 0 数到 10,再从 10 数到 0。
    【学情预设】大多数学生能够轻松数出。
    师:生活中,什么时候会从 10 倒着数到 0 呢?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说出在倒计时的时候,在比赛出发的时候等。
    (2)10 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师:请你说出这两幅点子图各有多少个点,再比较大小。(课件出示)
    由于式子中未写出“9”“10”比较的对象,学生可能会不清楚题意,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图意来填写并比较。
    【学情预设】9<10,10>9。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计数器、直尺图、点子图进一步体会 10 在 9 的后面,10 比 9 多 1,掌握 10 以内数的顺序。
    (3)学习 10 的写法。
    师:你会写 10 吗?首先观察一下 10 像什么。(课件出示)
    【学情预设】像油条和鸡蛋。
    师:我们再一起来看看怎么写 10。下面和老师一起来书写 10。
    教师在黑板上进行书写示范,一边写一边指导:在田字格的左半边写 1,右半边写 0。特别强调先写 1再写 0,从左往右书写。
    【学情预设】大部分学生能够跟上老师的书写节奏。
    设计意图:规范学生的书写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4)学习 10 的组成。
    师:如果让你把 10 分成两部分,可以怎么分呢?请你用 10 根小棒摆一摆,再填数。(课件出示)
    教学提示:先让学生自主探究,汇报成果,教师巡视指导。
    【学情预设】教师指导学生有序操作,学生能够根据摆小棒的过程填出数字。
    师:看到每一组,你还能想到什么?
    【学情预设】教师引导学生说出:10 还可以分为 1 和 9,2 和 8,3 和 7,4 和 6。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师:上面每两个数合起来都是 10。如果能快速记住 10 的分与合,我们就可以解决许多数学问题。你能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们?
    【学情预设】按照顺序来记忆,也就是从 10 分成 9 和 1 开始记忆,一直记到 10 分成 1 和 9。
    2.巩固练习,内化新知。
    (1)完成教材第 60 页“做一做”。
    【学情预设】大多数学生能够独立完成。
    (2)完成教材第 62 页“练习十三”第 1 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汇报。
    【学情预设】学生都能比较轻松地完成。
    设计意图:这道题让学生在数轴上填数,这是第一次出现数轴,它比写在直尺上的数更抽象,其目的是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 10 以内数的顺序。
    (3)完成教材第 62 页“练习十三”第 3 题。
    【学情预设】学生能够独立完成。
    设计意图:此题就是有关 10 的组成,学生汇报时可以一边做手势一边说组成。
    三、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又有哪些收获呢?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 10,知道了 10 的分与合。(课件出示)
    四、作业设计,巩固提升
    1.完成教材第 62 页“练习十三”第 2 题。
    这道题呈现了火箭发射前倒计时数数的情境,在联系实际的基础上,一方面帮助学生巩固10 以内数的顺序;另一方面反映了数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体现了数学与现代化建设的联系,同时还可以对学生进行爱科学的教育。



    这节课一开始以练习题导入新课,简单的练习很快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自然地引出了“10”这个数字。在教学情境图中,学生可数的事物很多,如:人物、鸽子、珠子、刻度等,都让学生进一步感知了 10 的意义、大小、顺序。在教学 10 的组成时,可以直接让学生在小组内操作学具。由于之前已经有大量的学具操作经验,因此学生能很快地进行操作,并填写出 10 的组成。让学生采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也发散了学生的思维。




    第11课时
    10(2)
    课时内容
    教材第61~63页的内容及相关习题。
    课时
    目标
    1.通过涂圆片活动,能够熟练、准确地利用 10 的组成计算 10 以内的加减法,进一步体会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2.通过“一图四式”的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实践中培养学生交流意识,激发学好数学的欲望。
    重点
    难点
    重点:准确计算 10 以内的加减法。
    难点:掌握 10 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一、复习旧知,迁移导入
    师:同学们,之前我们学习了利用 2~9的组成来计算 9 以内的加减法,下面我来考考大家吧。(课件出示)
    【学情预设】大部分学生能够准确利用2~9的组成计算。
    师:同学们做得很好,这节课我们接着来学习利用 10 的组成计算 10 的加减法。(板书课题:10 的加减法)
    设计意图:复习 9 以内的加减法,为学习 10 的加减法打好基础,自然导入新课。
    二、自主探索,互动授新
    1.探究 10 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1)学习“1+9=10”及相应的加减法。
    师:你能和同桌相互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吗?(课件出示)
    【学情预设】预设 1:有 1 个蓝色的圆圈,9 个白色的圆圈,合起来是 10 个圆圈,1+9=10。
    预设 2:有 9 个白色的圆圈,1 个蓝色的圆圈,合起来是 10 个圆圈,9+1=10。
    预设 3:有 10 个圆圈,拿走 1 个蓝色的圆圈,还剩 9 个白色的圆圈,10-1=9。
    预设 4:有 10 个圆圈,拿走 9 个白色的圆圈,还剩 1 个蓝色的圆圈,10-9=1。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四道算式。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那么,怎样算出这些算式的结果呢?
    【学情预设】教师引导学生说出是运用 1 和 9 组成 10 来进行计算的。1 和 9、9 和 1 都可以组成 10,反过来,10可以分成 1 和 9,也可以分成 9 和 1。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一图四式”以及加减法之间的联系。在学生计算时,要引导学生对照实物图或点子图利用 10 的组成来完成计算。
    (2)学习“2+8=10”及相应的加减法。
    师:结合之前的经验,你能说说这幅图的意思吗?(课件出示)
    【学情预设】大多数学生能很轻松地说出四道算式,并说出每道算式表示的意思。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2+8=10 10-2=8
    8+2=10 10-8=2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我们来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学情预设】教师引导学生说出是运用 2 和 8 组成 10 来进行计算的。2 和 8、8 和 2 都可以组成 10,反过来,10可以分成 2 和 8,也可以分成 8 和 2。
    师:请仔细观察加法算式,再联系图的意思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
    【学情预设】根据图意可以写出两道加法算式,这两道加法算式表示的意思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可以只写出一道加法算式。
    设计意图:由“一图四式”过渡到“一图三式”,使加减法之间的联系更为突出,也减轻了学生的记忆负担。
    (3)学习“3+7=10”及相应的减法。
    师:根据前面的经验,看图写出四道算式。(课件出示)
    【学情预设】大多数学生能轻松说出四道算式。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3+7=10 10-3=7
    7+3=10 10-7=3
    (4)自主学习“4+6=10,5+5=10”及相应的减法。
    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 61 页相关填空,教师巡视指导。
    【学情预设】 学生会说出:4+6=10,6+4=10,10-4=6,10-6=4;5+5=10,10-5=5。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你是怎么算出这些算式的结果的呢?
    【学情预设】有了 1+9=10,2+8=10,3+7=10 的学习经验,学生能更快地计算出这些题。教师要引导学生逐步脱离实物图或点子图,直接想 10 的组成来完成计算。
    2.巩固练习,内化新知。
    (1)完成教材第 61 页“做一做”第 1 题。
    师:请同学们独立思考,连一连。(课件出示)
    学生自主探究,小组交流汇报成果,教师巡视指导。
    【学情预设】大多数学生能够独立计算完成。
    (2)完成教材第 61 页“做一做”第 2 题。
    教师可以抓住学生的错题进行交流,问一问怎样算,及时纠正,引导学生说出利用10 的组成进行计算。当想不出结果时,可以配合手指算一算,对一些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有很大的帮助。
    【学情预设】大多数学生能够准确填写。
    (3)完成教材第 62 页“练习十三”第 5 题。
    师:这幅图是什么意思?要我们干什么?
    【学情预设】用 10 分别减去羽毛上的数,利用 10 的组成进行计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看懂图意,让学生养成做题之前先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三、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又有哪些收获呢?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课件出示)
    四、作业设计,巩固提升
    1.完成教材第 63 页“练习十三”第 6 题。
    这道题是复习 10 的组成,并根据组成列出一加两减 3 道算式。题中对学生的要求逐步提高,前面的组成告诉学生的一个部分,后面的组成比较开放,两个部分都没有告诉学生,需要学生自己填写,答案较多。可以让学生充分交流,达到学生之间互相启发的目的。

    10 的加减法
    1+9=10 2+8=10 3+7=10 4+6=10 5+5=10
    9+1=10 8+2=10 7+3=10 6+4=10
    10-1=9 10-2=8 10-3=7 10-4=6 10-5=5
    10-9=1 10-8=2 10-7=3 10-6=4

    10 的加减法,是在学生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 10 的组成,并且通过“一图四式”的练习,初步认识了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以后学习 20 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重要基础。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设计一系列图片,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理解的数是 10 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发展他们的数感。有关 10 的加减法在计算教学中比较重要。

    第12课时
    练习课

    教材第62~64页“练习十三”。

    1.通过练习巩固学生对10的认识,掌握10的组成,能正确、迅速地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
    2.理解加法算式中未知数的意义,会填加法算式中的未知数,初步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练习,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同时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一、回顾旧知,复习导入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10以内的加减法,哪位同学能说一说,10以内的加减法应该如何计算?
    【学情预设】学生自由发言,互相交流,回顾前面学习过的内容。对于不完整的地方,教师要及时引导补充。
    师:回顾了相关知识后,今天我们就通过一些练习,继续来巩固一下吧。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让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基础练习,巩固所学
    1.完成教材第63页“练习十三”第8、9题。
    这两道题是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主要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互相订正,再巡视指导。
    2.完成教材第64页“练习十三”第11题。
    师:应该如何完成这道题呢?
    【学情预设】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先算出左侧算式的得数,再将得数与右边的数进行比较。
    3.完成教材第63页“练习十三”第7题。(课件出示)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这道题的第一组图和算式,你们能看懂这道题的意思吗?
    【学情预设】引导学生明确题意,填空前让学生学会读算式,3+ =10,读作“3加几等于10”,读算式可以促进学生对题意的理解。
    师:我们把没有告诉的、不知道的数叫“未知数”。这里 里的数就是未知数,你知道方框里应该填几吗?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先画圆,从第3个圆开始一边数一边往后画到10个,画完后再数画了多少个,得出3+7=10;也有的学生想10的组成得出 里应填7,再画7个圆。
    师:请你们独立完成后面两道题,看看横线上分别应该画几个圆, 里分别应该填几。
    【学情预设】教师引导学生充分说出自己的想法,例如5和5组成10,8和2组成10,所以5+5=10,8+2=10。再通过画圆来进行验证。
    设计意图:填未知数这一内容既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同时又可以为今后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做准备。这种准备有知识内容上的准备,但更重要的是一种思维策略、思维方法的准备。
    三、能力提升,发散思维
    1.完成教材第63页“练习十三”第10题。(课件出示)
    学生独立完成后,与同桌交流,要求用三句话说清题意。
    【学情预设】预设1:一共有10个胡萝卜,小兔拿走了3个,还剩几个?列式为10-3=7(个)。
    预设2:左边有6个梨,右边有4个梨,一共有几个梨?列式为6+4=10(个)。
    2.完成教材第64页“练习十三”第12题。
    师:仔细观察,图中有多少个小朋友?怎样列式?(课件出示)
    【学情预设】图中有10个小朋友,7+3=10。
    师:为什么选择用加法进行计算?
    【学情预设】要求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就要把左边的女生和右边的男生合起来,所以用加法进行计算。
    师:7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7+3=10表示什么?
    【学情预设】7表示左边的7个女生,3表示右边的3个男生,7+3=10表示把左边的7个女生和右边的3个男生合起来。
    师:表达得真清楚,请大家仔细观察图,看看除了小朋友外,图中还有哪些可以用7+3=10表示?
    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后交流,并巡视指导。
    【学情预设】预设1:图中的小鸟可以用7+3=10来表示,因为右边有7只小鸟,左边有3只小鸟,一共有10只小鸟。
    预设2:图中的花可以用7+3=10来表示,因为有7朵红花,有3朵紫花,合起来是10朵花。
    师小结:生活中还有很多事物可以用7+3=10来表示,只要一部分是7,另一部分是3,求一共有多少就可以用7+3=10来表示。
    设计意图:学生根据算式的含义,找出情境中能用此算式表达的具体事物。通过这一练习让学生认识到不同的事物可以用同一个算式表示,引导学生体会数学的概括性和简洁性,渗透了数学抽象的思想。

    学习10的加减法之后,没有单独设计解决问题的内容,但“练习十三”的第10题就是用10的加减法解决问题,虽然其基本的呈现方式跟前面的用8、9的加减法解决问题相同,但在课堂上还是需要按照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引导学生仔细读题、获取信息、自主解答、反馈检验,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与加减法的联系。

    第13课时
    连加连减
    课时内容
    教材第65~66页的内容及相关习题。
    课时
    目标
    1.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并能准确计算。
    2.初步学会用连加、连减计算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发展初步的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
    难点
    重点:掌握 10 以内数的连加、连减计算的运算顺序和方法。
    难点:按照图意找出规律,提高探索能力。

    一、复习旧知,迁移导入
    师:同学们,之前,我们学习了 10 以内的加减法,我来考考大家吧。(课件出示)
    【学情预设】大部分学生都能够准确地说出答案。
    师:通过这些加减法的计算题,你发现什么规律了吗?
    【学情预设】下题中的第一个数都是上题目的数。
    师:同学们说得都对,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与这个规律相似的内容,看谁表现得好。(板书课题:连加连减)
    设计意图:通过 10 以内的加减法,特别是“下题中的第一个数都是上题目的数”这样的题型,为学习连加、连减打好基础。
    二、自主探索,互动授新
    1.探究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
    (1)学习连加。
    师:同学们,请认真观察这幅图,你看到了什么?梳理出了什么数学信息?(课件出示)

    【学情预设】预设1:有 5 只小鸡在吃米。
    预设2:跑来了 3 只小鸡。
    预设3:先跑来了 2 只小鸡,后面又跑来了 1 只小鸡。
    师:你觉得谁说得更准确?想一想,3 只小鸡是怎样来的?是一起来的吗?
    【学情预设】引导学生说出:3只小鸡是分两次来的。
    师:同学们说得很对,谁来完整地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
    【学情预设】原来有 5 只小鸡,先跑来了 2 只小鸡,又跑来了 1 只小鸡。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情预设】一共有多少只小鸡?
    师: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该怎样列式?
    【学情预设】原来有 5 只小鸡,先跑来 2 只,又跑来 1 只,求一共有多少只,就是要把 5只、2 只、1 只全部合起来,用加法计算,列式为 5+2+1。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那么算式中的“5”“2”“1”分别表示什么?
    【学情预设】5 表示原来有 5 只小鸡,2 表示先跑来 2 只,1 表示又跑来 1 只。
    师:观察这个算式,与以前学过的加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学情预设】学生会说出:有 3 个数,两个加号。
    师:像这样把 3 个数合起来,也可以用加法计算,数学上把这样的算式叫做连加。这道算式读作:5 加 2 加 1。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师:5+2+1 等于多少呢?怎么算呢?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说出先算 5+2=7,再算 7+1=8。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师小结: 三个数相加,我们可以先将前两个数相加,再用算出的数加上第三个数。
    设计意图:运算顺序是连加教学的难点,教学中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可以帮助学生逐渐理解算理和建构算法,最终抽象出算式的运算顺序。
    (2)学习连减。
    师:请你仔细观察情境图,你看到了什么?(课件出示)
    【学情预设】引导学生说出:一共有 8 只小鸡,先跑走了 2 只,又跑走了 2 只。
    师:根据这些信息,我们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情预设】还剩下多少只小鸡?
    师:你会列式吗?
    【学情预设】学生说出8-2-2。
    师:同学们说一说为什么用减法计算,算式中的“8”“2”“2”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学情预设】从总数里先去掉一部分,再去掉一部分,求还剩多少,要用减法计算。8 表示一共有 8 只小鸡,左边的 2 表示先跑走了 2 只,右边的 2 表示又跑走了 2 只。
    师:同学们,这个算式读作“8 减 2 减 2”,8-2-2 等于多少呢?怎么算呢?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说出先算 8-2=6,再算 6-2=4。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师:这道算式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减法算式有什么不同?你能给它取个名字吗?
    【学情预设】根据连加的经验,这种算式叫连减。
    师小结:同学们太聪明了。像这样从一个数中连续减去两个数,也可以用减法计算,数学上把这样的算式叫做连减。计算连减时,一般也是先把前两个数相减,再用算出的数减去第三个数,也就是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板书: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连减,与连加的运算顺序比较一下,有什么发现?
    【学情预设】在计算连加、连减时,一般是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的。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已有连减的经验,无论是算式模型的表达,还是运算顺序的实践,学生可以从中迁移,进而建立连减经验。
    2.巩固练习,内化新知。
    (1)完成教材第 65 页“做一做”。
    师:请大家按照图意先摆一摆,再列出算式解答。
    【学情预设】预设 1:原有 4 根小棒,然后再摆 3 根,最后又摆 1 根,一共有几根小棒?列式为 4+3+1=8。
    预设 2:原有 10 个五角星,先拿走 3 个,又去掉 5 个,还剩几个?列式为 10-3-5=2。
    (2)完成教材第 66 页“练习十四”第 1 题。
    师:请你观察,每组算式的连加算式与上面两道算式有什么联系?
    【学情预设】引导学生说出连加算式的第一步计算是第一个算式,第二步计算是第二个算式,连加算式就是把上面两个算式合在一起了。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提高学生分析理解能力,加强对连加、连减运算顺序的掌握。
    三、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又有哪些收获呢?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课件出示)
    四、作业设计,巩固提升
    1.完成教材第 66 页“练习十四”第 3、5 题。
    这两道题,是通过练习,提高学生连加、连减的运算能力。
    2.完成教材第 66 页“练习十四”第 2、4 题。
    这两道题,是在理解图意的基础上让学生较流利地表达图意。在填完算式后,可以让学生根据图意说说算式的意思,从而加深对连加、连减的认识。



    将连加、连减两个内容安排在一起教学,教师不免会有些担心教学内容太满,但实践证明学生学得还是比较顺利的。连加、连减是学习 20 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重要基础,也是本单元的难点之一。凭借课件的动画演示,使新授课的例题变抽象为具体,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小鸡只数的变化过程和相应的计算过程,帮助学生借助直观感知接受运算顺序的规则,使学生理解了连加、连减的含义,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操作时,如果让学生自行观察、表达,这样效果会更好些。因为这是孩子们思维的萌芽,教师的肯定会使他们觉得自己是一个了不起的发明家,能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


    第14课时
    加减混合
    课时内容
    教材第67~68页的内容及相关习题。
    课时
    目标
    1.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 10 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2.经历具体情境,直观地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含义,发展思维能力。
    3.通过练习,进一步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
    难点
    重点:掌握 10 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方法。
    难点:根据条件正确列出加减混合算式。

    一、复习旧知,迁移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连加、连减,我来考考大家,看谁掌握得好。(课件出示)
    【学情预设】大多数学生能够自主正确计算。
    师:计算连加、连减算式时,要按照什么样的顺序呢?
    【学情预设】按从左到右的顺序来计算。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与连加、连减类似的新运算——加减混合。(板书课题:加减混合)
    设计意图:复习连加、连减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巩固学生已有的经验,为本节课学习加减混合运算打好基础,自然导入新课。
    二、自主探索,互动授新
    1.探究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1)先加后减的混合运算。
    师:请你仔细观察,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课件出示)
    【学情预设】湖里原来有 4 只天鹅,飞来 3 只后,又飞走 2 只。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
    【学情预设】湖里现在有多少只天鹅?
    师:你能完整地说一说图中的信息,再提出一个问题吗?
    【学情预设】湖里原来有 4 只天鹅,飞来 3 只后,又飞走 2 只。湖里现在有多少只天鹅?
    师:同学们,求现在有多少只天鹅用什么方法计算?你能用算式把天鹅飞来、飞走的过程表示出来吗?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回答:4+3-2。
    师:同学们,请你结合图来说一说这道算式表示的含义吧,自己独立思考,然后告诉老师。
    让学生对照情境图说一说“4+3-2”表示的含义,加深学生对混合算式的认识。
    【学情预设】4 表示湖里原来有 4 只天鹅,飞来 3 只,就用 4+3 来表示,又飞走 2 只,就再减去 2,求的就是湖里现在有多少只天鹅。
    师:同学们,从图上可以看出 4+3-2 的结果是多少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情预设】先算 4+3=7,再算 7-2=5。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展示并板书,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运算顺序。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就像课件展示的那样,我们可以用线标明运算顺序,并写出第一步的得数 7。那么“7”是怎么来的?为什么用“7-2”?
    【学情预设】7 表示飞来了 3 只天鹅后一共有 7 只天鹅,又飞走 2 只,就用 7-2。
    设计意图:结合图中反映的湖里天鹅只数的变化过程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通过课件展示,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先减后加的混合运算。
    师:下面,结合下面的图片,请你仔细观察,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课件出示)
    【学情预设】湖里原来有 4 只天鹅,飞走 2 只后,又飞来 3 只。湖里现在有多少只天鹅?
    师:同学们,求现在有多少只天鹅用什么方法计算?你能用算式把天鹅飞走、飞来的过程表示出来吗?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回答:4-2+3。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请你结合图来说一说这道算式表示的含义。
    【学情预设】4 表示湖里原来有 4 只天鹅,飞走 2 只,就用 4-2 来表示,又飞来 3 只,就再加上 3,求的就是湖里现在有多少只天鹅。
    师:刚才,我们计算了 4+3-2,大家都学会了计算方法。现在,4-2+3 这个算式请同学们自己解决吧。
    【学情预设】先算 4-2=2,再算 2+3=5。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展示并板书,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计算顺序。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要用线标明运算顺序。请仔细观察 4+3-2 和 4-2+3 这两道算式的计算过程,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情预设】相同点是:都是从左往右算。不同点是:第一道算式是先算加法再算减法,第二道算式是先算减法再算加法。
    师小结:这两道算式中都有加法和减法,我们把这一类算式叫做加减混合。加减混合算式的运算顺序和连加、连减一样,都是从左往右算。
    师:同学们,关于加减混合运算,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吗?你认为计算时关键要记住哪个数?
    【学情预设】计算时要注意运算顺序,要记住第一步算出的得数。
    设计意图:通过两个情境问题的解决,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和情境图自主探索,理解加减混合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
    2.巩固练习,内化新知。
    (1)完成教材第 67 页“做一做”。
    师:看到你们这么会解决问题,小鸭子们也来了,它们带来了什么问题呢?请你仔细观察,完整地说一说图的意思。
    【学情预设】水里原来有 6 只小鸭,来了 3 只,又走了 4 只,现在水里有几只小鸭?
    师: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请大家独立解决这个问题。
    【学情预设】学生会列出算式 6+3-4=5。
    (2)完成教材第 68 页“练习十五”第 1 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
    【学情预设】大多数学生能够正确计算,并能说出计算的顺序。
    设计意图:通过计算,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的理解。
    三、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又有哪些收获呢?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课件出示)
    四、作业设计,巩固提升
    1.完成教材第 68 页“练习十五”第 2 题。
    通过计算,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



    “加减混合”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连加、连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安排了两个例题,它们在编排上基本相同,因此在设计上体现了“教—扶—放”的原则。根据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的特点,教师应在教学中力求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在愉悦和谐的课堂气氛中获取新知,并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上课伊始,先复习了 10 以内连加、连减试题及其计算的顺序,利用旧知识铺路搭桥,为学习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打下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努力体现教学活动的双主体性,采取各种学习方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如:在教学例 1 后在教学例 2 时,教师可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观察,独立根据图意列式计算。新课教学后进行比较概括,把加减混合与连加、连减联系起来,从而得出了方法相同的结论,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整理与复习

    教材第69~72页相关内容。

    1.经历整理 10 以内数及加、减法算式表的过程,沟通各知识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本单元的知识,提高口算 10 以内加减法的能力。
    2.通过解决问题、知识整理,提高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学习整理和复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自觉整理所学知识的良好习惯。
    一、小组交流,整理归纳
    师:第五单元的学习已经结束了,在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现在给大家一些时间,以小组为单位把本单元的知识整理一下,小组长做好记录。
    【学情预设】学生互相交流,教师巡视,掌握学生的整理情况。
    师:现在请各个小组来汇报一下你们的成果吧。
    教学提示:教师根据小组的汇报板书各部分内容(或出示课件),同时对学生汇报给予肯定。
    师:同学们整理得非常全面,有的小组补充得也非常好。看一看知识网络图,就能把这个单元的知识点给整理好了。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主整理,交流汇报,明确本单元知识脉络,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的良好习惯和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水平。
    二、复习巩固,提升认识
    1.复习基数、序数的知识。
    师:仔细观察,说一说从图中知道了哪些信息。你能解决这些问题吗?(课件出示)
    【学情预设】明明旁边小男孩的家在第 6 层,小女孩的家在第 8 层。
    师:同学们真棒!如果老师住的楼层在最高层,你知道应该按几吗?为什么?
    【学情预设】应该按 10,因为按键中 10 是最大的数,说明第 10 层就是最高层。
    设计意图:借助情境,让学生自己读取有价值的信息,通过解决问题,使学生对基数和序数有进一步的理解。
    2.复习数的组成。
    师:大家把教材翻到第 71 页,看“练习十六”第 1 题,应该怎样填呢?
    【学情预设】学生能很轻松地填出数的组成。教师需要指导学生根据相应数的组成写出一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3.整理加法表。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 10 以内的加减法,同学们手上都有 10 以内的加法算式卡片,谁能把它们整理一下呢?说说你想怎么整理。
    【学情预设】预设 1:把得数相同的算式放在一起。
    预设 2:把有相同加数的算式放在一起。
    师:你们能接着整理 10 以内的加法表吗?大家小组讨论,汇报成果。
    【学情预设】学生借助摆卡片的形式进行初步整理,例如把几+0放在第1列,把几+1放在第2列……把得数为0的算式放在第1排,把得数为1的算式放在第2排……
    师生交流小结:同学们总结得很好,根据同学们的回答,我们整理了一份 10 以内的加法表。(课件出示)
    师:请你仔细观察,可以横着看、竖着看、斜着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学情预设】横着看,每一行算式的得数都相同。
    竖着看,每一列的算式中第二个加数相同,从上到下每一列第一个加数依次多 1,从下往上每一列第一个加数依次少 1。
    斜着看,从左上往右下第一个加数相同,第二个加数依次多 1,结果也依次多1。
    师:计算最后一行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学情预设】最后一行算式的结果都是 10,而且从左往右看,第一个加数依次减少 1,第二个加数依次增加 1。
    4.整理减法表。
    师:同学们手上都有 10 以内的减法算式卡片,你们能把它们整理一下吗?分组讨论,学生借助摆卡片的方法初步整理减法表,然后汇报成果。
    【学情预设】受加法表的影响,一部分同学可能会把得数相同的减法算式整理在一起,比如0-0、1-1、2-2、3-3 等等,也有一部分同学会按减数相同来整理,比如 1-1、2-1、3-1、4-1等等。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那么我们共同展示一下讨论成果,看看你总结得对不对。(课件出示)
    【学情预设】根据减法表,个别学生进行纠正。
    师:请你仔细观察减法表,可以横着看,也可以竖着看或斜着看,说说发现了什么规律。
    【学情预设】竖着看,每一列从上往下减号前面的数依次多 1,减号后面的数都相同。
    横着看,减号前面的数都相同,减号后面的数从左往右依次多 1。
    斜着看,算式的结果都相等,最外面一排算式的结果都是 0。
    师:下面,老师任意指定一道算式,同学们要很快说出得数,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学情预设】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作答。
    师:计算第一列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学情预设】一个数减去 0 还得原数。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整理加、减法算式表的过程,通过观察发现其中蕴含的规律,沟通减法与加法之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从整体上更好地掌握 10 以内的加减法。
    5.复习解决问题。
    师:仔细观察要解决什么问题,需要用什么信息解答,再独立解答。(课件出示)
    【学情预设】有的学生会将图中所有动物的数量都加起来,如 7+3+3。如果出现这种错例,让学生明确要求的是一共有多少只熊猫,与小鸟的数量无关,3 只小鸟的信息是多余的。如果没有出现错例,教师也要追问“为什么不用 3 只小鸟的信息”。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独立尝试,经历从复杂信息中筛选有用信息的过程,然后通过分析进一步明确方法,认识到所选择的信息与要解决的问题应该有直接的联系。
    师: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图片的意思。(课件出示)
    【学情预设】图片上有 8 个南瓜,先剪下 3 个,再剪下 1 个,还剩几个?
    师:该怎样列式计算?
    【学情预设】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列式计算:8-3-1=4。
    三、作业设计,巩固提升
    1.完成教材第 71 页“练习十六”第 2、4 题。
    这两道题,主要是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熟练程度。对于算得慢的学生要鼓励他们提高计算速度。
    2.完成教材第 71 页“练习十六”第 3 题
    师:请你先找到题目中的信息和问题,再解答。
    【学情预设】预设 1:上面有 5 只蜻蜓,下面有 3 只,一共有几只?用加法计算,列式为 5+3=8(只)。
    预设 2:一共有 9 只蜗牛,爬走了 2 只,还剩几只?用减法计算,列式为 9-2=7(只)。
    师:说说为什么第一题选择用加法解决,第二题选择用减法解决。
    【学情预设】引导学生说出大括号在题目中表示的意思,明确大括号摆放的位置不同,但意思是相同的,都表示“合起来”的意思。第一题是要求上面和下面一共有多少只蜻蜓,把两部分合起来,用加法计算;第二题是已知一共有 9 只蜗牛,爬走了 2 只,求还剩几只,用减法计算。
    3.完成教材第 72 页“练习十六”第 7 题。
    这道题,要引导学生讨论“填数时你是先填的哪个数”,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使学生不仅知道怎样填,而且还明确为什么这样填,从而使学生明确:每个整体都是由三部分组成的,它们相加的得数是固定的,都是 10;如果其中两部分确定,另一部分也就能确定。引导学生说出:左边 10-1-3=6,应填 6;下面 10-3-2=5,应填 5;最后右边 10-5-1=4,应填 4。

    整理和复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应重在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学过的知识,然后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分类、归纳、整理,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并引导学生把 1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算式列出来整理成表格。学生们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整理,充分经历了整理的过程,最后归纳成表格。由于时间关系,有的学生还整理成不同形式的表格,也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这点值得老师给学生们肯定和鼓励。这样的整理复习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也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关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5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综合与测试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一年级上册5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综合与测试教案设计,共7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指导,课时支配,学问梳理,教学内容,教学预备,情景导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5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综合与测试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一年级上册5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综合与测试教学设计,共6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旧知,迁移导入,自主探索,互动授新,课堂回顾,交流收获,作业设计,巩固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10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10教学设计,共3页。

    数学口算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