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期末测评课件湘教版必修第一册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期末测评课件湘教版必修第一册第1页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期末测评课件湘教版必修第一册第2页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期末测评课件湘教版必修第一册第3页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期末测评课件湘教版必修第一册第4页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期末测评课件湘教版必修第一册第5页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期末测评课件湘教版必修第一册第6页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期末测评课件湘教版必修第一册第7页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期末测评课件湘教版必修第一册第8页
    还剩3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期末测评课件湘教版必修第一册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期末测评课件湘教版必修第一册,共43页。
    (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23题,每题2分,共46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2022年11月8日晚(农历十月十五)上演了月全食,月球运行到和太阳相对的方向,这时地球和月球的中心大致在同一直线上,月球进入地球的本影,从而产生月全食。据此回答1~2题。
    1. “月全食”天文景观涉及的三个天体,太阳、地球、月球分别属于( )
    A.恒星、行星、行星B.恒星、行星、卫星C.卫星、行星、行星D.恒星、卫星、行星
    [解析] “月全食”天文景观涉及了三个天体:太阳、地球、月球。太阳属于恒星,地球属于行星,月球属于卫星。故选B。
    2. 相对于地球来说,月球更易遭受陨石袭击,其原因是( )
    A.公转速度快B.离小行星带更近C.宇宙环境不安全D.表面无大气层
    [解析] 遭受陨石袭击与公转速度快慢无关,A错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可能离小行星带更近,也可能离小行星带更远,且离小行星带的远近不是导致月球更易遭受陨石袭击的主要原因,B错误;月球和地球都在太阳系中,有着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C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月球大气稀薄,无法形成大气层,对月球表面的保护作用微弱,陨石能直接穿过大气砸向月球表面,导致其表面坑坑洼洼,D正确。故选D。
    雾凇,俗称树挂,是低温时空气中水汽直接凝华,或过冷雾滴直接冻结在物体上的乳白色冰晶沉积物,是非常难得的自然奇观。雾凇景观以吉林雾凇最为著名。下图为吉林雾凇景观图。据此回答3~4题。
    3. 雾凇的形成,体现的地球圈层的数量是( )
    A.1个B.2个C.3个D.4个
    [解析] 据图文材料可知,雾凇是空气中的水汽在树木等物体上凝华而成,故雾凇的形成体现的地球圈层有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共3个。故选C。
    4. 构成雾凇景观的核心要素所属的地球圈层是( )
    A.水圈B.大气圈C.岩石圈D.生物圈
    [解析] 据图文材料可知,雾凇是低温时空气中水汽直接凝华,或过冷雾滴直接冻结在物体上的乳白色冰晶沉积物,所以构成雾凇景观的核心要素是冰晶,属于水圈。故选A。
    读下图,回答5~6题。
    5. 原始鱼类出现在( )
    A.元古宙地层B.古生代中期地层C.古生代后期地层D.中生代中期地层
    [解析] 由图示可知,原始鱼类出现在古生代中期地层;元古宙只有古老的藻菌类;古生代后期两栖动物出现;中生代中期爬行动物繁盛。故选B。
    6. 古生代末期灭绝的代表性生物是( )
    A.恐龙B.爬行类动物C.裸子植物D.三叶虫
    [解析] 以恐龙为代表的爬行类动物、裸子植物在中生代繁盛,所以古生代末期灭绝的代表性生物是三叶虫。故选D。
    某校学生利用河道模型、饮料瓶、沙子和水演示了流水作用对河流地貌形成的影响。下图为该同学本次实验的演示过程。据此回答7~8题。
    7. 实验结果显示甲、乙、丙、丁四处中( )
    A.甲处冲走的沙子最多B.丙处小颗粒沙子堆积最多C.乙处留下的沙子最多D.丁处堆积的沙子比丙处多
    [解析] 根据河道形态,甲、丁模拟的是凸岸,乙、丙模拟的是凹岸,甲处流速较慢,流水搬运作用较弱,以沉积作用为主,冲走的沙子不多,A错误;乙、丙处水流速度快,以流水的侵蚀搬运作用为主,冲走的沙子多,留下的沙子少,且小颗粒沙子更易被搬运,B、C错误;丁处流速较慢,流水搬运作用弱,沉积作用强,堆积的沙子多,因此,丁处堆积的沙子比丙处多,D正确。故选D。
    8. 该实验模拟的河流地貌,常见于河流( )
    A.源头B.上游C.中下游D.河口
    [解析] 根据河道形态,该实验模拟的河段为河流中下游,凸岸以沉积作用为主,凹岸以侵蚀作用为主,C正确;河流的源头以溯源侵蚀为主,使河流延长;上游以下蚀为主,形成V形谷;河口处以沉积作用为主,形成三角洲,均不会形成凹凸岸。故选C。
    观察地貌时,应选择最佳的观察地点,同时等高线地形图可以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地形地貌。读图回答9~10题。
    9. 观察图中虚线方框区域地貌最佳的位置应选择在( )
    A.甲处B.乙处C.丙处D.丁处
    [解析] 图中虚线方框内地貌为陡崖,观察时最好从前方进行观察,在图中丙位置观察最佳。故选C。
    10. 图中丁处的地貌类型为( )
    A.&1& B.&2& C.&3& D.&4&
    [解析] 丁处为河流流出山口冲积而形成的冲积扇,四幅图的地貌类型依次是河谷、冲积扇、三角洲、新月形沙丘。故选B。
    我国北方地区农民为了避免所种庄稼遭受霜冻灾害,在深秋的夜晚往往利用熏烟驱霜。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11~12题。
    11. 熏烟驱霜的做法,有利于( )
    A.增强a辐射B.增强c辐射C.改变c辐射的方向D.改变b辐射的方向
    [解析] 据图可知,a是太阳辐射,b是地面辐射,c是大气逆辐射。熏烟驱霜对太阳辐射没有影响,A错误;烟雾能有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同时增强大气逆辐射,即增强c辐射,提高近地面温度,有效预防霜冻,B正确;不会改变地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的方向,C、D错误。故选B。
    12. 低层大气的主要组成中,吸收b辐射的主要是( )
    A.水汽B.氮气C.臭氧D.氧气
    [解析] 据所学知识可知,b辐射为地面辐射,吸收地面辐射的主要是二氧化碳和水汽。故选A。
    下图为某地近地面的等压面分布示意图,丙、丁为近地面甲、乙两地对应的高空中的点,读图回答13~14题。
    13. 根据近地面的等压面分布状况,判断图中甲、乙、丙、丁四地的气流运动方向,正确的是( )
    A.甲→乙→丁→丙→甲B.甲→丙→丁→乙→甲C.丁→甲→乙→丙→丁D.丙→乙→甲→丁→丙
    [解析] 根据热力环流的原理可知,地面冷热不均,导致同一水平面上出现气压差异,等压面发生弯曲;同一水平面上,等压面上凸处气压高,下凹处气压低。故图中甲处为高压,乙处为低压。同一垂直方向上,近地面和高空的气压高低类型相反。若近地面为高压,则高空为低压。故丙为低压,丁为高压。垂直方向上,低压处气流上升,高压处气流下沉,故丙→甲,乙→丁;水平方向上,气流从高压流向低压,故甲→乙,丁→丙。故甲、乙、丙、丁四地的气流运动方向为甲→乙→丁→丙→甲。故选A。
    14. 下图中能正确反映高空丙、丁两地等压面的是( )
    A.&5& B.&6& C.&7& D.&8&
    [解析] 同一水平面上,等压面上凸处气压高,下凹处气压低,根据上题分析可知,丙处是低压,丁处是高压,故等压面在丙处下凹,丁处上凸。故选B。
    下图为不同情境下水循环示意图。据此回答15~16题。
    15. 对图中水循环环节名称的判断,正确的是( )
    A.①河流蒸发B.②地表径流C.③植物蒸腾D.④水汽输送
    [解析] 由所学水循环知识可知,自然界的水循环图中,①是降水,A错误;②是地下径流,B错误;③是蒸发,C错误;④是水汽输送,D正确。故选D。
    16. 与自然界的水循环相比,城市硬化地面对水循环的直接影响是( )
    A.②减少B.③不变C.⑤增加D.⑥减少
    [解析] 城市水循环图中,⑤是下渗,⑥是地表径流。城市地面硬化会使⑤下渗减少,C错误;②地下径流减少,A正确;⑥地表径流增加,D错误;地表径流增加,水体③蒸发可能增加,B错误。故选A。
    如图是长江口外水域叶绿素含量、水温和盐度垂直分布的某次监测数据合成图,叶绿素含量在水深10~20 m之间先升后降。据此回答17~18题。
    17. 图中①②③曲线依次代表( )
    A.盐度、水温、叶绿素含量B.盐度、叶绿素含量、水温C.叶绿素含量、盐度、水温D.叶绿素含量、水温、盐度
    [解析] 依据题干“叶绿素含量在水深10~20 m之间先升后降”可知,①表示叶绿素含量曲线;表层海水水温随深度增加而降低,③表示水温随深度变化曲线;②表示盐度随深度变化曲线。故选C。
    18. 从图中可以看出( )
    A.水深超过10 m后,盐度随深度增加持续升高B.水深超过10 m后,水温随深度增加持续降低C.水深15 m处,叶绿素含量、水温、盐度值均达到最高D.水深超过20 m后,叶绿素含量随深度增加而升高
    [解析] 水深超过10 m后,盐度随深度增加先升高,到了20 m以下一直较为稳定;水深超过10 m后,水温随深度增加持续降低;水深15 m处,水温、盐度值都不是最高;水深超过20 m后,叶绿素含量随深度增加而降低。故选B。
    自然植被是反映自然环境的一面镜子。读图回答19~20题。
    19. 造成图中两种植物形态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差异B.土壤差异C.地形差异D.洋流差异
    [解析] 左图为热带雨林的板状根;右图为热带草原气候区的疏林草原,粗壮的树干是为了在雨季储水,干季供生命生长,所以造成图中两种植物形态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气候差异。故选A。
    20. 热带雨林的环境效应是( )
    A.防风固沙B.减弱噪声C.吸烟滞尘D.涵养水源
    [解析] 干旱地区的植被有防风固沙的作用,城市森林有减弱噪声、吸烟滞尘的功能,热带雨林的主要环境效应是涵养水源,故选D。
    我国西北某内流河下游河岸地带发育着荒漠植物群落,胡杨为主要建群种,该地地下水平均埋深3~4米。如表反映该植物群落属性及影响因子随离河岸距离增加的变化情况(其中土壤容重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负相关,土壤电导率与土壤含盐量呈正相关)。据此回答21~23题。
    21. 随离河岸距离的增加,变化趋势与群落盖度总体相似的影响因子有( )
    ①海拔 ②土壤含水量 ③土壤有机质含量 ④土壤含盐量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解析] 读表可知,随离河岸距离的增加,群落盖度大致先增后降,海拔变化规律不明显,土壤含水量大致先增后降,土壤容重大致先降后升,土壤电导率变化规律不明显。材料信息表明,土壤容重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负相关,土壤电导率与土壤含盐量呈正相关,因此随离河岸距离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大致先增后降,土壤含盐量变化规律不明显,由此可知,随离河岸距离的增加,变化趋势与群落盖度总体相似的影响因子有土壤含水量和土壤有机质含量。故选B。
    22. 浅根系草本植物在该植物群落中分布广泛,主要得益于( )
    A.胡杨涵养水源B.草本植物水分竞争力强C.地下水埋深浅D.草本植物耐盐碱能力强
    [解析] 材料信息表明,该地地下水平均埋深3~4米,浅根系草本植物很难直接获得地下水,但该地胡杨为主要建群种,具有较强的涵养水源作用,从而为浅根系草本植物提供水源,因此浅根系草本植物在该植物群落中分布广泛;草本植物根系较浅,因此水分竞争力并不强;该区域地下水较深,盐碱化现象并不严重,因此草本植物耐盐碱能力强不是广泛分布的主要原因。故选A。
    23. 在离河岸950米到1 250米的地段,该植物群落中灌木消失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土壤有机质减少B.乔木与灌木水分竞争C.土壤含盐量增加D.草本与灌木水分竞争
    [解析] 干旱地区植物得以生存主要取决于水分条件,由于乔木与灌木的根系较深,在缺水地区存在明显的水分竞争状况,由于乔木比灌木水分竞争能力更强,使得在离河岸950米到1 250米的地段,该植物群落中灌木消失,B正确;草本根系较浅,与灌木的水分竞争中,灌木竞争能力更强,因此灌木消失不是草本与灌木水分竞争的结果,D错误;在离河岸950米到1 250米的地段,乔木与草本植物均能生长,因此土壤有机质减少、土壤含盐量增加不是导致灌木消失的主要原因,A、C错误。故选B。
    二、非选择题:共3题,共54分。
    24.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盐场的形成需要有利的地形和天气条件,布袋盐场是我国著名的盐场。图1为台湾海峡及其附近海区冬季海水表层盐度分布图,图2为台湾海峡及其附近海区夏季海水表层盐度分布图。
    (1)说明台湾海峡冬、夏季海水表层盐度分布特征的异同点。(6分)
    [答案] 相同点:由东南向西北递减。不同点:冬季盐度较低,南北盐度差异更大。夏季盐度较高,南北差异较小。
    [解析] 相同点主要表现在盐度空间变化趋势上,从等盐度线走向及数值的变化可以看出大致都是由东南向西北递减。不同点主要表现在整体盐度的大小和盐度变化梯度上。图中显示,从盐度值的大小看,夏季大;从疏密程度看,冬季等值线密集且数值变化大,夏季等值线稀疏且数值变化小。
    (2)与同纬度的太平洋相比,指出台湾海峡海水盐度的特点,并分析原因。(6分)
    [答案] 与同纬度的太平洋相比,台湾海峡海水盐度较低。原因:有大量河水注入,降低了盐度。
    [解析] 图中显示,台湾岛以西的台湾海峡冬季和夏季盐度均较低,而台湾岛以东的太平洋盐度较高。原因主要从河水注入量进行分析。台湾岛西侧的台湾海峡,两岸有较多的河水注入,稀释海水,导致盐度较低。
    (3)分析台湾布袋盐场形成的有利条件。(6分)
    [答案] 降水较少,晴天较多;海水盐度较高;地形平坦开阔,利于晒盐。
    [解析] 台湾布袋盐场位于台湾岛西侧,为东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相对较少,晴天较多,光照充足,有利于晒盐;图中显示,布袋盐场附近的海水盐度较高,有利于晒盐;布袋盐场地形平坦开阔,有利于开辟盐田,利于晒盐。
    25. 读世界森林植被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8分)
    (1)概括图中亚寒带针叶林的分布特征。(6分)
    [答案] 北半球中高纬度;横贯大陆东西,如欧亚大陆北部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呈带状东西延伸。
    [解析] 结合图示,从分布纬度、分布的主要大洲及空间形态角度进行概括。
    (2)指出热带雨林的三大分布地区。(6分)
    [答案] 东南亚地区、刚果河流域和亚马孙河流域。
    [解析] 世界上热带雨林集中分布在东南亚地区、非洲刚果河流域和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
    (3)指出甲、乙两地植被的显著区别。(6分)
    [答案] 甲地植被为落叶阔叶林,冬季落叶;乙地植被为常绿阔叶林,树木四季常青。
    [解析] 图中甲、乙两地分别是温带季风气候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因此植被类型分别是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因此显著的区别在于一种是冬季落叶,一种是四季常绿。
    2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8分) 我国内陆绿洲地区人类活动遗址众多,这些遗址可为气候变化研究提供相关依据。我国某考古团队在西北某山地南坡发掘出古人类生活遗址(如下图)。小明是该考古队的成员,同时也是某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的学生。通过研究,小明发现在距今2万—1万年期间,此处沉积了厚达5 m的洪积物,形成了老洪积扇;而位于老洪积扇缘端细腻黑褐色湖沼沉积厚度约1 m,大致形成于距今1万—9千年期间,且中部夹杂盐碱结晶层;距今3500年前后,古人类选择在此生活,并留下了大量放牧牛羊、谷物种植的遗迹。之后,该遗址被新的洪积物掩盖埋藏。
    (1)分析老洪积扇厚度大的主要原因。(4分)
    [答案] (物质来源)山区地表多砾石、泥沙,(动力条件)季节性山洪频发,洪水挟带大量砾石、泥沙在山麓地带堆积。
    [解析] 从沉积物的物质来源和动力条件两方面入手分析。该地位于西北某山地南坡,山区地表多砾石、泥沙,为沉积物提供了物质来源;西北地区气候类型包括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寒气候,整体而言,降水较少且主要集中在夏季,易出现季节性山洪,山洪发生时,洪水挟带大量砾石、泥沙在山麓地带堆积。
    (2)根据古人类生活留下的遗迹,判断距今3500年前后该地带适合人类生活繁衍的主要地理条件。(6分)
    [答案] (气候)地势低,气候较温暖;(水源)地下水埋藏浅(或有泉水出露),水源相对充足;(地形、土壤)地形平坦,沉积物颗粒较细,土壤肥力高;(植被)草木茂盛。
    [解析] 主要从地形、气候、水源、土壤、植被等方面入手分析。从示意图上看,遗址所在地地形相对平坦;从材料“而位于老洪积扇缘端细腻黑褐色湖沼沉积厚度约1 m”可知,遗址所在地沉积物颗粒较细,土壤肥力高;位于南坡(阳坡)且地势低,气候较温暖;该处地下水埋藏浅,水源相对充足;在水源附近,植被生长茂盛。
    (3)描述图中湖沼沉积层的主要形成过程。(6分)
    [答案] (湖泊沼泽形成)地势低洼,雨季降水和地下水在此汇集形成湖泊沼泽;(湖泊沼泽环境演变为陆地环境)位于洪积扇扇缘,地势趋于平坦,水流速度减慢,水流挟带的沉积物颗粒小,大量细小颗粒物在湖泊沼泽中沉积;(湖泊沼泽物质形成与变化)气候温暖湿润,植被繁茂,大量枯枝落叶在湖沼沉积,并形成黑色腐殖质;气候变干,湖泊沼泽逐渐干涸,盐分结晶,形成夹杂盐碱的黑褐色湖沼沉积层。
    [解析] 湖沼沉积层的主要形成过程可以通过湖沼形成、湖沼环境演变为陆地环境、湖沼物质形成并沉积形成沉积层来描述。该处位于山区地势低洼处,雨季时,降水和地下水易在此处汇集,形成湖泊沼泽;湖泊沼泽沉积处位于洪积扇扇形边缘,地势趋于平坦,水流速度变缓,水流挟带的沉积物沉积,且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在洪积扇扇形边缘处沉积物颗粒小,同时大量细小颗粒物在湖泊沼泽中沉积;当时由于该地地势低,气候较温暖,再加上地下水埋藏浅,水源相对充足,气候温暖湿润,使得当地植被繁茂,大量枯枝落叶在湖沼沉积,最后形成黑色腐殖质;随着时间的推移,气候变干,蒸发旺盛,湖沼逐渐干涸,盐分结晶,形成夹杂盐碱的黑褐色湖沼沉积层。

    相关课件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模块综合测评课件鲁教版选择性必修1:

    这是一份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本册综合评课课件ppt,共37页。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期末测评课件鲁教版必修第一册:

    这是一份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期末测评课件鲁教版必修第一册,共3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期中测评课件鲁教版必修第一册:

    这是一份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期中测评课件鲁教版必修第一册,共38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