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十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当堂达标检测题
展开3.10 秦末农民大起义
一、选择题
1.(2022秋·福建泉州·七年级统考期末)历史叙述有史料呈现、史实陈述、历史评价与历史解释等方式。其中,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和历史事实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述。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
A.北京人能够制造使用工具,会使用天然火 B.半坡居民是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
C.商鞅于公元前356年在秦国主持变法 D.焚书坑儒在中国历史上产生恶劣影响
2.(2022秋·福建福州·七年级统考期末)秦简记载:“五人共同盗窃,赃物在一钱以上,断去左足,并在脸上刺刻涂墨,判为刑徒。”这一记载说明秦朝( )
A.徭役繁重 B.赋税沉重 C.刑罚残酷 D.兵役繁重
3.(2022秋·福建三明·七年级统考期末)“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秦朝
A.赋税沉重 B.徭役繁重 C.兵役严苛 D.刑罚残酷
4.(2022秋·福建泉州·七年级统考期末)杜维运在《史学方法论》中说:“所谓原始史料,为目击者的陈述、文献以及事实自身的遗存,数者皆与事件同时”。按照该标准,下列各项中属于研究秦朝的原始史料的是
A.秦始皇陵兵马俑 B.《资治通鉴》的记载
C.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 D.电视剧《大秦帝国》
5.(2022秋·福建泉州·七年级统考期末)如表信息体现的历史事件是( )
时间 | 地点 | 意义 |
公元前209年 | 大泽乡 |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
A.陈胜、吴广起义 B.刘邦起义 C.项羽起义 D.黄巾起义
6.(2022秋·福建漳州·七年级统考期末)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这次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遇上大雨,戍守误期 B.秦朝暴政,民不聊生
C.楚汉之争,战乱频繁 D.国家分裂,经济凋敝
7.(2022秋·福建南平·七年级统考期末)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秦赵长平之战 B.陈胜吴广起义
C.楚汉帝位之争 D.张角黄巾起义
8.(2022秋·福建龙岩·七年级统考期末)公元前209年,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爆发了。公元前209年可以表示为
A.公元前3世纪初 B.公元前3世纪末
C.公元前2世纪初 D.公元前2世纪末
9.(2022秋·福建泉州·七年级统考期末)陈胜,吴广戍边的队伍走到大泽乡时,遇上大雨,道路泥泞,无法前行,不能按期到达,按照秦法,成守误期要被处死。“这表明大泽乡起义的直接原因是( )
A.赋税沉重 B.刑罚严苛 C.征伐频繁 D.摇役繁重
10.(2022秋·福建泉州·七年级统考期末)秦末由陈胜和吴广所领导的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地点是在
A.巨鹿
B.大泽乡
C.咸阳
D.陈
11.(2022秋·福建漳州·七年级统考期末)成语蕴含的信息往往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下列成语出自巨鹿之战的是
A.围魏救赵 B.退避三舍 C.破釜沉舟 D.四面楚歌
12.(2022秋·福建龙岩·七年级统考期末)在中国象棋的棋盘中间,有一段空隙,上面写有“楚河”“汉界”字样,这是象征历史上的“楚汉之争”。这场战争的对阵双方是( )
A.商封和周武王 B.夏桀和商汤
C.秦二世和陈胜 D.项羽和刘邦
13.(2022秋·福建宁德·七年级统考期末)历史典故“鸿门谢罪”“四面楚歌”“霸王别姬”,均出自
A.牧野之战 B.吴越争霸
C.楚汉之争 D.八王之乱
14.(2022秋·福建泉州·七年级统考期末)张良、萧何和韩信都是人杰,我不如他们,但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材料说明刘邦战胜项羽的主要原因是()
A.刚愎自用 B.势力强大 C.收揽民心 D.善用人才
15.(2022秋·福建莆田·七年级校考期末)在历史课堂剧《楚汉之争》一幕中,编导小张同学设计了下列四个剧情,其中不符合主题的是
A.垓下之围 B.乌江自刎 C.鸿门宴 D.纸上谈兵
16.(2022秋·福建泉州·七年级统考期末)中国象棋中“楚河汉界”的来历与历史上的“楚汉之争”(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相关。这场战争发生于( )
A.公元前2世纪早期 B.公元前2世纪晚期
C.公元前3世纪早期 D.公元前3世纪晚期
二、辨析题
17.(2022秋·福建龙岩·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这种制度的实行,使得政令在全国范围内通畅无阻,提高了行政效率,把全国划分为各级行政区域,且各级行政长官由皇帝任免,保障各级权力可以一统于皇帝本人。
——摘编自刘明辉《试论“一”政治思维对秦帝制初创之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材料中所阐述的这种制度的名称。
(2)小历同学认为,材料中所阐述的这种制度导致了这个新王朝的速亡。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D
【详解】焚书坑儒在中国历史上产生恶劣影响是对焚书坑儒进行评价,属于历史评价,D项正确;ABC项都是对历史事件进行客观叙述,属于历史叙述,排除ABC项。故选D项。
2.C
【详解】根据题干“五人共同盗窃……,断去左足,并在脸上刺刻涂墨,判为刑徒”可知,题干反映的是秦的暴政中的刑法严酷,C项正确;徭役繁重、赋税沉重、兵役繁重都属于秦的暴政的表现,但是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ABD,故选C项。
3.B
【详解】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秦朝时期秦始皇为了抵御匈奴南下,下令修建长城,为此征调大量的民工,孟姜女的丈夫就是在修筑长城过程中劳累而死,因此这个故事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秦朝徭役繁重,所谓徭役即是指官府征调平民从事无偿劳动,B项正确;题干没有体现秦朝的赋税、兵役或者刑罚,排除ACD项。故选B项。
4.A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秦始皇陵兵马俑是秦朝遗留下来的历史文物,与材料中“所谓原始史料,为目击者的陈述、文献以及事实自身的遗存,数者皆与事件同时”标准相吻合,属于原始史料,故选A;《资治通鉴》是宋代司马光的史学研究著作,孟姜女哭长城是传说,《大秦帝国》属于艺术作品,三者均与“为目击者的陈述、文献以及事实自身的遗存,数者皆与事件同时”不相符合,故排除BCD。
5.A
【详解】根据材料“公元前209年”“大泽乡”两个关键信息可知,并结合所学可知,公元前209年,在大泽乡起义,起义军攻下陈,建立了张楚政权,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A项正确;刘邦起义是在沛县,不是大泽乡,排除B项;项羽起义是在会稽郡,不是大泽乡,排除C项;黄巾起义是公元184年,排除D项。故选A项。
6.B
【详解】秦朝对农民征收沉重的赋税,迫使农民将2/3的收获物上缴国家。连年在全国大规模征调民力服徭役和兵役。秦朝实行的法律非常严苛,民众稍有不慎即触犯法律,而且是一人犯法,亲族和邻里都要受到牵连。最终引起了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陈胜、吴广起义最后失败了,但沉重打击了秦朝的统治。B项正确;A项不是根本原因,排除A项;楚汉之争在起义之后,排除C项;当时国家没有分裂,排除D项。故选B项。
7.B
【详解】根据所学,公元前209年(公元前三世纪末)夏,900多个农民被征发去渔阳戍守长城。他们走到大泽乡时,遇上大雨,不能按期到达。按照秦法,戍守误期要被处死。(直接原因)领队的陈胜和吴广认为与其送死不如起来反抗。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爆发了。陈胜、吴广提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起义最后失败了,但沉重打击了秦朝的统治。B项正确;A项是战国时期的,排除A项;秦朝灭亡后,刘邦和项羽为争夺帝位,展开历时四年的战争,史称“楚汉之争”。排除C项;184年,张角领导黄巾起义。口号:“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说明其特点是有组织、有准备。沉重打击了东汉统治,使其一蹶不振。排除D项。故选B项。
8.B
【详解】具体年份与世纪换算公式为千百位数加1,十位数不变。公元前209年为公元前3世纪晚期。时间为公元前的十位和个位数值越小年代越晚,数值越大年代越早,而公元后的时间正好相反,十位和个位数值越小年代越早,越大年代越晚,B符合题意,ACD排除。故选择B。
9.B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不能按期到达,按照秦法,误期要被处死”,这表明秦法刑罚严苛,面临死刑,大泽乡起义爆发,故B符合题意。赋税沉重、征伐频繁、徭役繁重在题干中均无体现,故A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
10.B
【详解】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公元前209年,秦朝廷征发闾左贫民屯戍渔阳,陈胜、吴广等900余名戍卒被征发前往渔阳戍边,途中在蕲县大泽乡为大雨所阻,不能如期到达目的地,情急之下,陈胜、吴广领导戍卒杀死押解戍卒的军官,在大泽乡发动起义。大泽乡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B选项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熟悉陈胜吴广起义的史实,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
11.C
【详解】根据所学,项羽和刘邦继续领导军队分别对秦军作战。项羽在巨鹿之战中以少胜多(破釜沉舟),将秦军的主力歼灭。刘邦则抓住时机,率军直抵秦都咸阳,秦朝灭亡。从公元前221年至公元前207年,秦朝共存在了15年。C项正确;相关成语,春秋时期有老马识途、退避三舍、唇亡齿寒、一鼓作气、三令五申、卧薪尝胆。战国时期有百发百中、朝秦暮楚、完璧归赵、纸上谈兵、围魏救赵,排除AB项;秦朝灭亡后,刘邦和项羽为争夺帝位,展开历时四年的战争,史称“楚汉之争”。 项羽虽势力强大,却刚愎自用(鸿门宴: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一味依赖武力;刘邦注重收揽民心(约法三章),善用人才,力量逐渐由弱变强。最终,刘邦军队将项羽及部下包围在垓下(四面楚歌、霸王别姬),项羽兵败自刎,刘邦取得了最终的胜利。排除D项。故选C项。
12.D
【详解】根据材料“楚河”“汉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楚河”“汉界”即源于楚汉之争。秦朝灭亡后,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双方为争夺帝位,展开争战,史称楚汉之争。D项正确;商纣王和周武王、夏桀和商汤之间的战争均是灭亡残暴统治王朝的战争,排除AB项;陈胜吴广起义沉重打击了秦二世的统治,揭开了秦末农民起义的序幕,排除C项。故选D项。
13.C
【详解】公元前 206 年--公元前 202 年 ,刘邦和项羽为了争夺帝位,进行了四年的战争,与这次战争相关的成语有破釜沉舟、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楚河汉界、四面楚歌、霸王别姬等,C项正确;牧野之战是西周灭商的战役,排除A项;吴越争霸是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排除B项;八王之乱发生于西晋时期,排除D项。故选C项。
14.D
【详解】根据所学和材料“张良、萧何和韩信都是人杰,我不如他们,但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可知,材料说明刘邦战胜项羽的主要原因是善用人才,D项正确;张良、萧何和韩信均是智能之士,不是刚愎自用、 势力强大、民心,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
15.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纸上谈兵是战国时期,赵国的赵括少时学兵法,善于谈兵,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代廉颇为赵将,只照搬兵书,不知变通。结果在长平之战中被秦兵打败,D项符合题意;垓下之围发生在楚汉之间进行的一次战略决战,也是最后一战,排除A项;楚汉战争中项羽被刘邦打败后,项羽来到乌江江畔,拔剑自刎而死。排除B项;鸿门宴发生在公元前206年,刘邦先入关灭秦,进驻咸阳。项羽率军准备袭击刘邦。刘邦因势力悬殊,请予调解,并亲至鸿门会见项羽。在宴会上,项羽谋士范增令项庄舞剑,欲刺杀刘邦。排除C项。故选D项。
16.D
【分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按照历史年代计算方法,公元前与公元后相反,如公元204-公元206年为3世纪早期,相反的,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应为公元前3世纪晚期,D项符合题意;ABC项均计算错误,故选D。
17.(1)制度:郡县制;
(2)观点:不同意;
理由:秦朝实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是有利于巩固统治的;导致秦朝的速亡的根本原因是残暴的统治(或写“赋税沉重、徭役繁重、刑法残酷”等)。
【详解】(1)制度:由材料“把全国划分为各级行政区域,且各级行政长官由皇帝任免,保障各级权力可以一统于皇帝本人”及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所阐述的这种制度是郡县制。
(2)观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小历同学的观点是不恰当的,所以不同意;理由:由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灭亡的原因是因为秦始皇及秦二世实行暴政,民众的赋税沉重,徭役繁重,刑法残酷,激起了人们的反抗,导致了秦朝的灭亡;而秦朝所实行的郡县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是有利于巩固统治的。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练习: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练习,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杜维运在《史学方法论》中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十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十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课后作业题,共11页。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三课 东汉的兴衰测试题: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三课 东汉的兴衰测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论述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