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
展开2022-2023学年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
1. 促进森林古猿进化成为人类的根本原因是( )
A. 火的使用 B. 森林的大量消失 C. 地面的猛兽较多 D. 群体生活
2. “女大十八变,越变越漂亮”,与之直接相关的器官和物质是( )
A. 子宫 雌性激素 B. 睾丸 雌性激素 C. 睾丸 雄性激素 D. 卵巢 雌性激素
3. 生命的起点是( )
A. 刚出生的婴儿 B. 卵细胞成熟 C. 胚胎 D. 受精卵的形成
4. 某些新冠肺炎重症患者需要气管插管来辅助呼吸,如图所示。为了保证双肺都能获得氧气,气管插管从患者口腔进入后,依次经过的器官是( )
A. 咽、喉、气管 B. 咽、食道、气管
C. 咽、食道、气管、支气管 D. 喉、气管、支气管
5. 下列表示长期生活在泸州的人,到西藏高原最初几天里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含量的变化情况,其中正确的是(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血红蛋白的含量)( )
A. B.
C. D.
6. 某市中心血库AB型血告急,许多市民纷纷到血站无偿献血。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献血时,针刺入的血管是动脉
B. 对于严重贫血者,可输入血液成分中的血小板
C. AB型血的人需要大量输血时,最好输入O型血
D. 安全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7. 体操运动员桑兰在训练中不慎摔下了高低杠,造成脊髓横断,尽管她的下肢没有受到任何损伤,却丧失了运动功能,原因是( )
A. 大脑与下肢之间的联系被切断 B. 大脑中的运动中枢受到损伤
C. 大脑无法发出运动指令 D. 脊髓中的运动中枢受到损伤
8. “遵守交通规则,安全文明出行”是中小学生远离交通事故,保障人身安全的重要准则。某学生骑车遇到红灯信号停车等待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遇到红灯停车属于简单反射
B. 参与该反射的神经中枢只有视觉中枢
C. 完成“红灯停”反射的神经结构是反射弧
D. 红灯信号形成的物像在大脑皮层上
9. 缺乏维生素,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将会受到影响,甚至引发疾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缺乏维生素C易患骨质疏松症 B. 缺乏维生素A易患坏血病
C. 缺乏维生素B1易患脚气病 D. 缺乏维生素D易患夜盲症
10. 如图为人体部分消化器官的示意图,甲处阻塞,最可能发生的是()
A. 胰腺无法分泌胰液 B. 胃液无法分解蛋白质
C. 消化脂肪的功能下降 D. 吸收氨基酸的功能下降
11. 如图是人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一次平静呼吸过程中肺内气体的变化曲线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曲线AB段表示吸气,膈肌为收缩状态 B. 曲线AB段表示呼气,膈肌为舒张状态
C. 曲线BC段表示吸气,胸腔容积变大 D. 呼气结束点为B点,此时肺内外气压相等
12. 图示截取人体部位连通的三种血管的片段,其中的血液依次流经( )
A. ①→③→② B. ③→②→① C. ②→③→① D. ③→①→②
13. 流的是静脉血且与心室相连的血管是( )
A. 主动脉 B. 上下腔静脉 C. 肺动脉 D. 肺静脉
14. 进入青春期后,男孩和女孩在心理上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下列属于青春期心理变化的是( )
①有了强烈的独立意识,但是在遇到挫折的时候又具有依赖性
②内心世界逐渐复杂,有些事情不愿意与家长交流
③对异性产生朦胧的依恋
④男孩出现遗精现象,女孩出现月经现象.
A. ②③④ B. ①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15. 一个视力正常的人不论看较近或较远的物体都能看清楚,主要是因为( )
A. 瞳孔的大小可以调节 B. 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
C. 视网膜可以前后移动调节 D. 眼球的前后径能随意调节
16. 尿液形成过程中,既能被滤过又能全部被重吸收的物质是()
A. 无机盐 B. 水 C. 尿素 D. 葡萄糖
17. 下列现象,属于人类特有的神经调节方式的是( )
A. 婴儿的吮吸动作 B. 看见酸梅会分泌唾液
C. 看见“酸梅”两个字就分泌唾液 D. 强光刺激时立即闭眼
18. 下列哪种腺体的分泌物是通过导管排出的( )
A. 垂体 B. 甲状腺 C. 胰岛 D. 肝脏
19. 下列关于胎儿排出二氧化碳等废物的途径,正确的是( )
A. 胎儿→胎盘→脐带→母体 B. 胎盘→脐带→胎儿→母体
C. 脐带→胎盘→胎儿→母体 D. 胎儿→脐带→胎盘→母体
20. 对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的青少年来说,一日三餐都很重要。根据合理营养的要求,在每日摄取的总能量中,哪餐摄入的能量应最多( )
A. 早餐 B. 中餐 C. 晚餐 D. 都一样
21. 某人在阑尾炎手术后的康复期间,为了促进其伤口愈合,你建议他应该多吃一些( )
A. 蔬菜 B. 水果 C. 粗粮 D. 奶、蛋、鱼、肉
22. DNA亲子鉴定是通过亲代与子代细胞中DNA比对来进行的,其准确率高达99.99999%。若某次鉴定材料仅为血液,应选用( )
A. 白细胞 B. 成熟的红细胞 C. 血小板 D. 血红蛋白
23. 人喝醉酒时,会表现出呼吸急促,走路不稳,语无伦次,与此反应相对应的结构分别是( )
A. 脑干、小脑、大脑 B. 小脑、大脑、脑干 C. 小脑、脑干、大脑 D. 大脑、小脑、脑干
24. 下列哪项环境危害是由于人类过多的向大气中排放含硫气体造成的( )
A. 赤潮 B. 沙尘暴 C. 温室效应 D. 酸雨
25. 垃圾分类是改善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废旧的电池,过期的药品应该扔到的垃圾箱是( )
A. 餐厨垃圾 B. 可回收垃圾 C. 有害垃圾 D. 其他垃圾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0分)
26. 如图是耳的结构图,据图回答:
(1)图中⑦内有听觉感受器,能接受信息并将信息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导到 ______ 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听觉。
(2)咽部发炎时,如不及时治疗,很可能引发中耳炎,这是因为咽部与鼓室之间有 ______ 相连。
(3)遇到巨大声响时,应迅速张开口或用手掩耳并闭口,这样做的目的是保持[ ______ ] ______ 两侧的气压平衡。
27. 如图是神经元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神经元的结构包括细胞体和[②] ______ 。
(2)神经元长的突起和其外面套的一层鞘,组成 ______ 。
(3)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包有膜,就是我们常说的一条 ______ 。
28. 如图是人体主要内分泌腺示意图,据图回答:
(1)以碘为原料合成激素的腺体[2] ______ 。
(2)[5] ______ 位于胰腺内,它的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的 ______ 。
(3)某山村一家三代中都有身高不足1米的男子,他们的家庭生活一切正常,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 ] ______ 在幼年时分泌的 ______ 不足。
29. 如图是呼吸、消化、循环、泌尿系统的功能联系示意图,①~⑥表示生理过程或物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②表示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①所指的气体是 ______ 。该气体从肺泡进入血液要经过 ______ 层细胞。
(2)经过④⑤的气体交换后,血液变化是从 ______ 血变成 ______ 血。
(3)⑥是指通过泌尿系统把体内代谢废物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排出体外,这一生理过程叫 ______ 。
(4)③表现的生理过程是 ______ ,完成此过程的主要器官是 ______ 。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30. 食物的消化从口腔开始,食物入口,首先要经过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以及唾液的分泌才容易下咽。为了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某生物小组设计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方案,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试管组别
1
2
3
4
5
加入馒头碎屑或馒头块
适量馒头碎屑
适量馒头碎屑
适量馒头块
①
适量馒头碎屑
加入唾液或清水
2毫升唾液
2毫升清水
2毫升唾液
2毫升唾液
2毫升唾液
温度
37℃
0℃
100℃
碘液
每支试管2滴
(1)若将1号和2号试管进行对照,变量是 ______ 。1号和2号加入碘液后,呈现蓝色的是 ______ 号试管。
(2)若要探究牙齿对淀粉消化的影响,应该选用1号和 ______ 号试管进行对照实验。
(3)若要利用1号和4号、5号试管进行对照,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分解淀粉是否有影响时,则上表方案中的①处应填写的内容为 ______ 。每组实验都严格规范操作,实验结果符合预期。滴加碘液后,1号试管不呈现蓝色,4号、5号都呈现蓝色,根据这样的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 。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后来由于环境的变化,森林古猿朝两个方面进化,一部分森林古猿仍然以树栖生活为主,慢慢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如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等。另一支却由于森林的大量消失等环境的原因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由臂行慢慢向直立行走发展,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在整个进化过程中,是环境对森林古猿进行了选择。可见B符合题意。
故选:B。
此题考查的是人类的起源问题,据此答题。
关键是理解人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答案】D
【解析】【分析】
女性的生殖系统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其中卵巢是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女性生殖器官的了解和掌握,属于基础性的考查。
【解答】
卵巢有产生卵细胞,分沁雌性激素的作用;子宫的功能是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及产生月经的地方;阴道是精子进入和胎儿产出的通道;输卵管输送卵子、受精完成及胚胎初期发育的地方。卵巢是分泌雌性激素的重要器官,而雌性激素能促使女性第二性征的发育。“女大十八变,越变越漂亮”,与这种变化直接相关的器官和物质是卵巢和雌性激素。
故选:D。
3.【答案】D
【解析】解:人体的生殖细胞有精子和卵细胞,卵细胞和精子都不能进行细胞分裂、分化、发育等生命活动。只有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才标志着新生命的诞生。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系统,进而形成胎儿。因此人体生命的起点是受精卵。
故选:D。
含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地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有一个精子进入卵细胞,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
明确新生命起始于受精卵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4.【答案】A
【解析】解:外界的空气进入肺依次经过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最后进入肺,在肺里完成气体交换。为了保证双肺都能获得氧气,气管插管从患者口腔进入后,依次经过咽、喉、气管,因为是要保证两肺都能获得氧气,所以插管到气管就可以,不需要到达支气管。
故选:A。
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解答即可。
此题考查呼吸道的结构顺序,是基础题。
5.【答案】C
【解析】解:红细胞里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红细胞之所以呈红色,就是因为含有血红蛋白。血红蛋白的特性: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与氧容易分离。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高原地区同平原地区相比,空气中氧的含量比较少。在这种环境下,慢慢的人体为了适应缺氧的环境,会慢慢增加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和血红蛋白的含量,从而增强血液的供氧能力,等增加到需要的量之后,又会趋于稳定。这是人体对环境的一种适应性变化。可见C符合题意。
故选:C。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红细胞的功能,思考解答。
在高原地区生活,红细胞数目增多是人体对环境的一种适应性变化。
6.【答案】D
【解析】解:A、献血时,针刺入的血管是静脉,A错误。
B、贫血是血液中的红细胞过少或血红蛋白过少导致的,临床上给贫血病人应输红细胞治疗,B错误。
C、安全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异型输血易发现凝集反应即AB型血的人需要大量输血时,最好输入AB型血,C错误。
D、输血时若血型不合,瘦受血者体内红细胞会凝集成团,阻碍血液循环而引起严重后果,甚至危害生命。所以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D正确。
故选:D。
输血时抢救失血过多病人的有效措施之一。输血时将献血者的血液输入失血者体内。人类有多重血型系统,其中最基本的是ABO血型系统,包括A型、B型、AB型和O型四种血型。输血时若血型不合,瘦受血者体内红细胞会凝集成团,阻碍血液循环而引起严重后果,甚至危害生命。所以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熟练掌握输血的原则献血的相关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7.【答案】A
【解析】解:脊髓包括灰质和白质两部分,灰质在中央,呈蝶形,在脊髓的灰质里,有许多低级的神经中枢,可以完成一些基本的反射活动,如膝跳反射、排便反射、排尿反射等,脊髓里的神经中枢是受大脑控制的;白质在灰质的周围,白质内的神经纤维在脊髓的各部分之间、以及脊髓与脑之间,起着联系作用;脊髓横断的病人,大脑和脊髓的联系通道被切断,因此尽管下肢没有受到任何损伤,运动功能却丧失了。
故选:A。
脊髓位于脊柱的椎管内,上端与脑相连,脊髓能对外界的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反应,还能将对这些刺激的反应传导到大脑,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联系的通道。
脊髓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联系的通道。
8.【答案】C
【解析】解:A.遇到红灯停车,是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形成的反射,是人出生后形成的,这属于复杂反射,也叫条件反射,故A错误。
B.遇到红灯停车,参与该反射的神经中枢除了有视觉中枢,还有运动神经中枢,故B错误。
C.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故C正确。
D.视觉形成过程: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觉神经→视觉中枢→视觉,看到红灯信号时,进入眼球的光线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形成物像,视网膜上大量的感光细胞能够把红灯信息转化为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形成视觉,故D错误。
故选:C。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包括复杂反射和简单反射。
2、复杂反射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形成的反射。
3、简单反射是人生来就有的反射,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完成。
4、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解答此题要掌握简单反射与复杂反射。
9.【答案】C
【解析】解:A.缺乏维生素C易患坏血病;缺乏维生素D易患骨质疏松症(佝偻病),A错误。
B.缺乏维生素A易患夜盲症,缺乏维生素C易患坏血病,B错误。
C.缺乏维生素B1易患脚气病,C正确。
D.缺乏维生素D易患骨质疏松症(佝偻病),缺乏维生素A易患夜盲症,D错误。
故选:C。
维生素不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不为人体提供能量,人体每日对它们的需要量也很小。但是,维生素对人体的重要作用是其他营养物质所不能代替的。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甚至患病。
维生素的作用及缺乏症是考试的重点,要注意掌握
10.【答案】C
【解析】解: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能够分泌胆汁。分泌的胆汁中不含有消化酶,对脂肪起乳化作用,进行物理性消化,所以体内的甲处(胆管)发生阻塞,胆汁将不能注入十二指肠,因此消化及吸收营养物质功能中,最可能发生的是消化脂肪的功能下降。
故选:C。
肝脏分泌胆汁,胆汁虽然不含消化酶,但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使脂肪变成微小颗粒,增加了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解答即可。
掌握胆汁的作用是解题的关键。
11.【答案】A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呼吸运动的过程,正确识图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图示中:纵坐标表示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气压差,横坐标表示呼吸频率;AB段的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气压差是负值,表示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是吸气过程;吸气时呼吸肌收缩,胸廓扩大,肺扩张。BC段的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气压差是正值,表示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是呼气过程;呼气时呼吸肌舒张,隔顶上升,肋间肌舒张,肋骨下移,胸廓缩小,肺回缩。B点表示吸气刚好完成(或呼气开始);A、C点表示呼气刚好完成(或吸气开始)。
故选:A。
12.【答案】C
【解析】解: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个部分去的血管,动脉的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静脉的管壁薄、弹性小、管腔大,管内血流速度慢;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根据以上特点可判定图示中的三种血管:①是静脉,②是动脉,③是毛细血管,其流动方向是:②→③→①。
故选:C。
血管分为动脉、静脉、毛细血管三种,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个部分去的血管,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三种血管的特点、血流速度和血流方向。
13.【答案】C
【解析】解: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与心室相连,流静脉血的血管是肺动脉。
故选:C。
心脏有四个腔:上面是心房,下面是心室。动脉与心室连接,静脉与心房连接;除了肺静脉内流动脉血,肺动脉内流静脉血,其它的血管:动脉内流动脉血,静脉内流静脉血。
掌握心脏的结构及血液循环的路线是解题的关键。
14.【答案】D
【解析】解:①青春期心理变化的特点是有了强烈的独立意识,但是在遇到挫折的时候又具有依赖性,①正确;
②进入青春期,内心世界逐渐复杂,有些事情不愿意与家长交流,可以通过个别谈心等方式向老师或家长寻求帮助,②正确.
③随着身体的发育,性意识也开始萌动,常表现为从初期的与异性疏远,到逐渐愿意与异性接近,或对异性产生朦胧的依恋,这些都是正常的心理变化,③正确.
④男孩出现遗精现象,女孩出现月经现象在青春期,对于自己身体的变化,特别是性器官的发育、第二性征的出现,以及遗精或月经现象,这些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但不属于心理变化,④错误.综上所述,可知D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青春期是决定一个人体质、心理、性格和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心理健康也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青春期容易产生心理问题,所以平地应该注意心理卫生,促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应及时了解自身的生理和心理变化,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性道德观念.
15.【答案】B
【解析】解:人能看远近不同的物体主要是通过睫状体来调节晶状体的曲度,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睫状体收缩时,晶状体曲度变大,人可以看近处的物体;睫状体舒张时,晶状体曲度变小,人可以看远处的物体。可见、A、B、C、D四个选项中,B正确。
故选:B。
如图是眼球的结构:
视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象,物象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晶状体的作用。
16.【答案】D
【解析】解: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除了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以外的尿酸、尿素、水、无机盐和葡萄糖等物质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过滤到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对人体有用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到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的血液里。原尿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和尿酸等就形成了尿液。可见D符合题意。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尿的形成过程,分析解答。
注意区分血浆、原尿和尿液,掌握尿形成的两个过程。明确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17.【答案】C
【解析】解:条件反射是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刺激作出的有规律的反应。如常打针的小孩看到穿白衣服的护士就会哭,狗看见拿木棍的人会逃跑,表明人和动物都能对具体条件引起的刺激建立条件反射,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类有特有的语言中枢,那么人类通过语言中枢建立条件反射,动物是不可能建立的如对牛弹琴。
人类的条件反射,是通过大脑皮层的人类特有的语言中枢对抽象的语言文字、符号、特征建立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如看见“酸梅”两个字就分泌唾液,是知道梅子很酸或吃过梅子后形成的分泌唾液的条件反射,是在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的参与下完成的,是人类特有的反射活动。婴儿的吮吸动作、强光刺激时立即闭眼都是非条件反射人与动物都有;看见酸梅会分泌唾液是条件反射,是对具体条件引起的刺激建立的条件反射,人与动物共有。
故选:C。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解答时可以从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的特点方面来切入。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的特点有语言中枢的参与的反射。
18.【答案】D
【解析】解:A、垂体分泌生长激素,属于内分泌腺,分泌物能直接进入血液,故A正确;
B、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属于内分泌腺,分泌物能直接进入血液,B正确;
C、胰岛是胰腺的内分泌部,胰岛分泌胰岛素,能直接进入血液,故B正确;
D、肝脏分泌胆汁,属于外分泌腺,通过导管排出去,故D错误。
故选:D
人体内有许多腺体,其中有些腺体没有导管,它们的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这类腺体叫做内分泌腺。如垂体、甲状腺、胸腺、胰岛、肾上腺、性腺(睾丸和卵巢)等。有些腺体如汗腺、唾液腺、肝脏等,它们的分泌物可以通过导管排出去,这类腺体叫做外分泌腺。胰腺分为外分泌部和内分泌部,外分泌部分泌胰液,胰液经导管流入小肠,内分泌部即胰岛。
关键是区分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并掌握主要的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
19.【答案】D
【解析】解:人的精子与卵细胞在输卵管处相遇并结合形成受精卵,随后受精卵开始发育成最初的胚胎,此时的发育的营养物质来自卵黄。当胚胎到达子宫后着床(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怀孕),此后的通过胎盘交换营养物质来自母体,同时将代谢废物经母体排出。怀孕两周后,胚胎称作胎儿。母体怀孕280天(40周)左右,胎儿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从母体的阴道产出的过程成为分娩。分娩的结束标志着婴儿的诞生。胎儿在母体内:
所以胎儿排出二氧化碳等废物的途径为:胎儿→脐带→胎盘→母体→排出体外
故选:D。
本题考查胚胎的发育和营养的有关知识。胎盘是哺乳动物妊娠期间由胚胎的胚膜和母体子宫内膜联合长成的母子间交换物质的过渡性器官。
胚胎的发育过程中的相关问题是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只要同学们能够熟记胚胎的发育过程,问题也就会迎刃而解。
20.【答案】B
【解析】解:合理营养的含义是,由食物中摄取的各种营养素与身体对这些营养素的需要达到平衡,既不缺乏,也不过多。根据平衡膳食宝塔,均衡的摄取五类食物。合理营养还包括合理的用膳制度和合理的烹调方法。每天要一日三餐,按时进餐,合理膳食要求早、中、晚餐的能量摄入分别占30%、40%、30%.因此,中餐摄入的能量应该最多。可见B符合题意。
故选:B。
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合理营养。可以从合理营养的含义、要求方面来解答。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合理营养的含义要求,以及一日三餐的比例。
21.【答案】D
【解析】解:其中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修复和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此外,蛋白质还能被分解,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大病初愈的人应该多吃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以促进细胞的修复和更新,奶、蛋、鱼、肉等含蛋白质丰富,蔬菜和水果中含维生素C较多,粗粮中含维生素B1丰富。可见D符合题意。
故选:D。
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及作用。
22.【答案】A
【解析】解: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它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血液的结构中只有白细胞具有细胞核。
故选:A。
血液分为两部分: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血细胞的功能,对这些基础性的知识,平时要注意识记。
23.【答案】A
【解析】解:语无伦次与语言中枢有关,语言中枢位于大脑皮层,故语无伦次与大脑有关;小脑有维持平衡、协调运动的功能,走路不稳即与小脑的麻醉有关;呼吸急促与呼吸中枢有关,呼吸中枢位于脑干,故呼吸急促与脑干有关;
故选:A。
维持平衡、协调运动是小脑的功能,人类特有的语言功能则依赖于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脑干中有呼吸中枢。
本题考查了人脑的高级功能,正确区分脑的各部分的功能以及受损时的症状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4.【答案】D
【解析】解;酸雨是由于人类大量使用含硫量高的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燃烧后产生的含有二氧化硫等的气体,在大气中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后,和空气中的雨水等结合降到地面成为酸雨;
故选:D.
根据酸雨是由于人类大量使用含硫量高的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燃烧后产生的含有二氧化硫等的气体,在大气中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后,形成硫酸或亚硫酸气溶胶,或为云、雨、雪、雾捕捉吸收,降到地面成为酸雨并结合酸的化学性质分析对环境的危害.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酸雨的形成,酸雨对环境的危害已经是较为严重的环境问题,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同时也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解答时可以从酸雨的形成原因及酸的化学性质方面来分析.
25.【答案】C
【解析】解:根据对垃圾分类的认识,废书本纸、矿泉水瓶以及废弃易拉罐等金属物品属于可回收垃圾,交废品回收站;废弃电池、过期药品属于有害垃圾,放在危险物品回收箱;碎菜叶、蛋壳瓜果皮等属于厨余垃圾,做堆肥;买菜用过的尚好的塑料袋可以重复使用。
故选:C。
要有效地回收垃圾,必须改变垃圾混装的习惯,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和分装,垃圾分类,分装便于垃圾回收利用和对一些有毒垃圾的处理。厨余垃圾能够自行分解,可以用填埋的方法处理;有害垃圾需要进行专门处理;其他垃圾可采用焚烧或填埋的方法处理;可回收垃圾做到回收重复利用。
我们在生活在要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
26.【答案】大脑(或大脑皮层) 咽鼓管 ④ 鼓膜
【解析】解:(1)听觉的形成过程:声波→鼓膜→听小骨→耳蜗→位听神经→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听觉。耳蜗内含有听觉感受器,当声波引起的振动传到内耳时,耳蜗听觉感受器受振动刺激而产生神经冲动,产生的神经冲动沿位听神经传入脑干,上传至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2)鼓膜在外耳道底部,鼓膜里面是一个腔即鼓室,鼓室内下方有一条咽鼓管与咽部相同。咽鼓管通常是闭合的,当吞咽或打呵欠时就打开,使空气能从咽部进入鼓室,从而维持鼓膜两侧的气压平衡。当咽部发炎时,如不及时治疗,细菌就会沿着咽鼓管进入鼓室,导致中耳炎。
(3)遇到巨大声响时,空气震动剧烈导致耳膜受到的压力突然增大,容易击穿鼓膜。这时张大嘴巴,可以使咽鼓管张开,保持鼓膜内外大气压的平衡,以免振破鼓膜。如果闭嘴同时用双手堵耳也是同样道理,这样就避免了压强的突然改变对鼓膜的损伤。
故答案为:(1)大脑(或大脑皮层)
(2)咽鼓管
(3)④鼓膜
耳的结构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外耳包括耳郭和外耳道;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和听小骨;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图中①听小骨,②耳郭,③外耳道,④鼓膜,⑤咽鼓管,⑥鼓室,⑦耳蜗,⑧位听神经。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耳的而结构和功能。
27.【答案】突起 神经纤维 神经
【解析】解:(1)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①细胞体和②突起两部分。
(2)神经元的突起一般包括一条长而分支少的轴突和数条短而呈树枝状分支的树突,突起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叫神经纤维。
(3)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包结缔组织膜,构成神经。
故答案为:
(1)突起。
(2)神经纤维。
(3)神经。
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神经元的突起一般包括一条长而分支少的轴突和数条短而呈树枝状分支的树突。图中①细胞体、②突起。
关键是掌握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
28.【答案】甲状腺 胰岛 毛细血管 1 垂体 生长激素
【解析】解:(1)2是甲状腺,能分泌甲状腺激素,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若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易患呆小症。
(2)5是胰岛,是胰腺的内分泌部分。胰岛能分泌胰岛素,胰岛素分泌以后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通过血液运输。
(3)1垂体能分泌生长激素,生长激素能促进骨骼、内脏和全身生长,促进蛋白质合成,影响脂肪和矿物质代谢,在人体生长发育中起着关键性作用。根据“某山村一家三代中都有身高不足1米的男子,他们的家庭生活一切正常”可以判断这些男子患有侏儒症,侏儒症是生长激素幼年时分泌不足导致的。因此可能的原因是1垂体在幼年时分泌的生长激素不足。
故答案为:
(1)甲状腺
(2)胰岛;毛细血管
(3)1垂体;生长激素
人体的内分泌腺有多种,它们的位置和功能各不相同.如图所示:1垂体、2甲状腺、3胸腺、4肾上腺、5胰岛、6卵巢、7睾丸。
解题关键是掌握人体内分泌腺的功能。
29.【答案】氧气 两 动脉 静脉 排泄 吸收 小肠
【解析】解:(1)血液流经肺泡外毛细血管时,氧气由肺泡扩散到血液里,二氧化碳由血液扩散到肺泡里。因此,①所指的气体名称是氧气。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该气体从肺泡进入血液要经过两层细胞。
(2)动脉血流经组织细胞周围毛细血管时,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运来的营养物质和氧气供给细胞利用,将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带走;这样,血液动脉血变为静脉血。因此“经过④⑤的气体交换后”,血液变化是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3)⑥是指通过泌尿系统把体内代谢废物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排出体外,这叫排泄。
(4)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血液的过程,叫③吸收。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这是与小肠的结构特点相适应的:小肠长约5~6m,小肠内具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被吸收。
故答案为:(1)氧气;两。
(2)动脉;静脉。
(3)排泄。
(4)吸收;小肠。
图示中①是氧气,②是二氧化碳,③吸收过程,④是氧气,⑤是二氧化碳,⑥是排尿或形成尿液。
解题关键是掌握循环、消化、呼吸及泌尿系统相关知识点。
30.【答案】唾液(或唾液淀粉酶) 2 3 适量馒头碎屑 温度对唾液淀粉酶分解淀粉有影响
【解析】解:(1)1号试管加入2毫升唾液,2号试管加入2毫升清水,其它条件相同,可见1和2号试管进行对照,变量是唾液(或唾液淀粉酶)。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够把淀粉分解为麦芽糖。淀粉遇碘变蓝。1号试管加入2mL唾液,馒头碎屑中的淀粉被分解为麦芽糖,麦芽糖遇碘不变蓝;因此1号试管不变蓝。2号试管加入清水,对淀粉没有分解作用,因此2号试管变蓝。
(2)牙齿能将食物切断、撕裂和磨碎。若要探究牙齿对淀粉消化的影响,此时变量为牙齿,即食物的状态应不同,1号试管加入馒头碎屑,相当于牙齿的的作用,与之对照的除无牙齿(食物状态不同)作用外,其余条件都相同,符合条件的为3号试管。
(3)若要利用1号、4号和5号试管进行对照,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分解淀粉的影响,根据单一变量原则,只有温度不同,其他条件相同,因此4号试管的①应与1、5试管一样,都是适量馒头碎屑。1号、4号和5号试管实验的变量是温度,其它条件相同,1号试管不呈现蓝色,证明淀粉已被分解。4号、5号试管滴加碘液变蓝证明淀粉没有被分解,通过对比可知,温度对唾液淀粉酶分解淀粉有影响。
故答案为:
(1)唾液(或唾液淀粉酶);2
(2)3
(3)适量馒头碎屑;温度对唾液淀粉酶分解淀粉有影响
(1)唾液腺的开口在口腔,唾液腺能分泌唾液,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够将淀粉初步消化为麦芽糖。
(2)淀粉遇到碘液会变蓝,麦芽糖遇到碘液不会变蓝。
(3)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高温可能会使酶失去活性,低温会使酶的活性受到抑制,在37℃左右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最强。
正确识记并理解“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的设计方法、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是解题的关键。
2022-2023学年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八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八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本质区别是,下列叙述中,属于无性生殖的是,水稻卵细胞中有12条染色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