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2023学年河北省承德市承德县七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展开2022-2023学年河北省承德市承德县七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
1. 给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 燕 ______ 赵大地,从万马奔腾的坝上草原,到雄伟秀丽的太行山麓,都在向人们讲述她历经千年之久的美丽传说。
(2) 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 ______ 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3) 在我认识的一些前辈和同辈里,重视语文,努力求完美,并且(yǐ shēn zuò zé) ______ ,鞠躬尽瘁,叶圣陶先生应该说是第一位。
(4) 这时舷窗已经烧得黑乎乎的,我坐在里面,怀抱着操作盒,(bǐng xī níng shén) ______ 地等待着配合程序。
2. 在下列横线上填写诗文原句。
(1) ______ ,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1) 念天地之悠悠, ______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3) ______ ,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2) 不畏浮云遮望眼, ______ 。(王安石《登飞来峰》)
(5) ______ ,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3) 莲, ______ 。(周敦颐《爱莲说》)
(4) 《木兰诗》中表明木兰不远万里,奔赴战场的句子是: ______ , ______ 。
3.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所谓书卷气,是一种饱读诗书后形成的 气质。书卷气来自读书,在幽幽书香的熏陶之下,浊俗可以变为清雅,奢华可以变为 ,促狭可以变为开阔,偏激可以变为 。捧起书来吧,你会发现里面的风景美不胜收!
A. 高雅 淡然 平静 B. 高贵 淡泊 平静 C. 高贵 淡然 平和 D. 高雅 淡泊 平和
4.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B. “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性的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不拘一格,行文自由活泼,篇幅一般不长,跟现代杂文相似。
C. “卿今当涂掌事”中的“卿”,是指古代君对臣的爱称。
D. “无丝竹之乱耳”中“丝”指管乐器。“竹”指弦乐器。
5. 下列各项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科学家的优势不仅靠智力,更重要的是持之以恒地专注和勤奋,经过长期探索而在某个领域形成优势。②都说明成功之路从来就没有捷径,唯有沉潜下来专注有益之事,方能取得不平凡的成绩。③袁隆平院士回答:专注地做好一件事,无论它是大还是小,都用心去做。④从南仁东 24年甘坐“冷板凳”,打造出世界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到黄旭华隐姓埋名三十载,使万里海疆因核潜艇的守护而更加安宁。⑤有记者曾专访袁隆平院士:科学家最大的特点是认真,做什么都非常认真,您内心是怎样的感受?
A. 将各句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排列顺序是①⑤③④②。
B. “使万里海疆因核潜艇的守护而更加安宁”中的“使”,是介词。
C. “专注和勤奋”是并列短语,“非常认真”是动宾短语。
D. “都说明成功之路从来就没有捷径”中的“都”,是副词。
6.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己亥杂诗(其五)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 请赏析诗中画横线的句子。
(2) 这首诗的最后两句,被后人反复引用,请写出这两句诗衍生的新意。
7.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甲]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
孔子曰:“夫玉者,君子比德①焉。温润而泽仁也栗而理②知也;坚刚而不屈,义也;廉而不刿③,行也;折而不挠,勇也;瑕瑜并见,情④也;扣之,其声清扬而远闻,其止辍然⑤,辞也。诗曰:“言念⑥君子,温其如玉。”此之谓也。
(节选自《荀子•法行篇》,有删改)
[注释]①君子比德:君子用来比拟人的德操。②栗而理:坚硬而有纹理。③刿(guì):割伤,刺伤。④情:真诚。⑤辍然:突然停下来的样子。⑥念:考虑。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①可爱者甚蕃 ______
②陶后鲜有闻 ______
③瑕瑜并见 ______
(2) 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②扣之,其声清扬而远闻。
(3) 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与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甲文通过对“菊花”和“牡丹”的批判,突出“莲”的高洁品格。
B.乙文运用排比手法,从不同角度对“玉”的特点进行了深入分析。
C.甲、乙两文托物言志,借“莲”和“玉”,表达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D.“温润而泽/仁也/栗而理/知也”这个句子的断句是正确的。
(4) 比较甲、乙两文,周敦颐笔下的“君子”和孔子所说的“君子”有哪些相同点?结合相关语句加以叙述。
8.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邓小岚和马兰村
①得知邓小岚被授予“保定楷模•时代新人”称号,我的内心暖流涌动。
②十几年前,我有机会来到阜平,走进马兰村,寻访《晋察冀日报》社遗址,寻访人民新闻家邓拓等人游击办报的踪迹,晚上住在一位大娘家。她给我讲了邓拓常住在马兰村,坚持创办《晋察冀日报》,与日寇斗争的历史,讲了邓拓的女儿邓小岚在马兰村出生和成长的故事,把铁贯山和胭脂河指给我看,还特意给我看新改造的抽水马桶。那时候农村普遍用的是旱厕,在大山深处,在人口不多的马兰村,竟然开始使用抽水马桶,让我不禁瞪大了眼睛。
③让我更加震惊的是,晚饭后,我们走在胭脂河畔,月光如水倾泻而下,笼罩着隐隐青山,这时,忽然响起了琴声——是小提琴的声音,宛转悠扬,与皎洁的月光、与淡黑的群山、与潺潺的流水交融在一起。大娘满心欢喜地告诉我,这是她家孙儿在月下练琴,他是马兰小乐队的成员,邓小岚是孩子的音乐老师。那一天,“邓小岚”三个字就住到了我的心里。
④再次来到马兰村时,我很幸运地面对面采访了邓小岚。说起父辈们在马兰村的日子,说起烽火连天的岁月,她的眼睛里饱含着深情,语调也微微颤抖。她痛惜马兰村遇难的乡亲们,她珍惜马兰村的乡亲们与父辈战友们的鱼水情深,她更珍藏着革命老区对幼时自己的抚育之恩。在她心中,这恩情就像铁贯山一样,始终扎根在马兰的大地;这恩情比铁贯山还要重,重到她用退休后的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来回报这方热土。
⑤邓小岚说:“ 1997年,我和妹妹第一次回到惦念的马兰。当热情的老乡得知我是北京来的邓小岚时,立刻叫出了我的小名,我的眼泪一下子流了出来。我一定要为故乡做点事情,多了做不了,起码给孩子们一间遮风挡雨的教室吧。”
⑥她说话的声音很好听,跟她唱歌时一样,清亮亮的,如同胭脂河的水哗哗地流过马兰村,流过几十年的如金岁月。她注视马兰的土地与山川时,眼神是纯粹的,纯粹到没有丝毫杂质,比胭脂河的水要清澈许多许多,就像婴儿在深情地凝望母亲。此刻,我感觉我读懂了她对马兰的感情,这种感觉砰地点燃了我创作的欲望:我要为邓小岚写一本书,写她和马兰的故事!
⑦为了尽可能多地掌握一手资料,我特意又去了趟马兰村。从保定客运站出发,坐着大巴车赶往阜平,再倒车去马兰村,当我在路上辗转时,眼前就会出现邓小岚的身影。从保定到马兰,需要小半天,我就想,路可真远啊!那么,从北京到马兰呢,岂不是更远?而且,邓小岚几乎每个月都要来马兰;而且,她这一坚持就是十几年;而且,之前进山的路况比现在差多了。后来,我在不经意间问了邓小岚这个问题,她轻描淡写地说:“不远啊,一点都不远。”我顿时明白了,在她眼中,从北京到马兰真的不远,因为马兰跟北京一样,都在她心里。
⑧初稿出来之后,我先修改了一遍,然后发给邓老师看。每看完一两个章节,她都会及时将修改意见和建议反馈给我,修改过几章之后,她开始对不妥之处亲自修改。她说:“马兰的孩子们是很可爱的,跟城里的孩子一样爱干净。他们有时候不爱说话,但是,他们一个小眼神、一个小动作就表达出了他们的情感。”她就是想用一技之长教孩子们音乐,通过音乐帮助马兰山区的孩子们树立信心,从而拥有更加美好的人生。
⑨书出版后,我带着满是墨香的新书再次奔赴马兰,与正在马兰建设月亮舞台的邓小岚会合。到达工地,当我寻找到邓小岚时,感动与心疼纠结在一起。她戴着一顶别人送的遮阳帽,正弯腰用铁锹铲沙石,为的是铲出一级级台阶,好让孩子们沿着台阶轻松而安全地来到依山而建的游乐设施上。时值酷暑,年近八旬,在大山深处,一锨一镐,只为马兰的孩子们,只为马兰的未来,我险些当着她的面流泪。
⑩休息时,我和她坐在山坡处。我问她累不累?她说不累。我问她月亮舞台花费多少钱?她微笑着说保密。我们安静地坐着,听山风轻轻吹过,看白云在蓝天上漫游,不知怎的,我的耳边忽然响起了歌声。这歌声,穿过几十年的时光隧道,坚定而嘹亮。
(1) 选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组织材料的?
(2) 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⑦段中加着重号词语的表达效果。
后来,我在不经意间问了邓小岚这个问题,她轻描淡写地说:“不远啊,一点都不远。”
(3) 选文表现了邓小岚哪些精神品质?
(4) 选文在选材上有怎样的特点?
9.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我写得不好,但我写出来了
李荷卿/译
(1) 天快黑了,孩子们快放学回来了。我正在厨房里准备晚餐,突然听到外面传来开门关门的声音,我知道,有一个孩子回来了。我伸头一看,原来是13岁的艾米。她没精打采地路过厨房,往自己的房间走去,连我跟她打招呼都没有听见。
(2) 我匆匆忙忙做完手头的活儿,来到女儿的房门外,敲了敲半掩的房门,停了一会儿,才推开门走进去。
(3) 我看到女儿慌忙擦了擦眼睛,知道她刚才一定哭了。我在她的桌边坐了下来,发现地胳膊底下的便笺簿上写着一首短诗,上面还有滴滴泪痕。我问她发生了什么事。她刚刚扼制的泪水立刻又流了出来。从她哭哭啼啼的诉说声中,我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4) 原来,在今天的文法班上,艾米向同学们宣布自己要写作,并自己画插图。结果,一半的同学嘲笑她,另一半的同学几乎从椅子里笑倒在地上。“别傻了。只有天才才能成为作家,”文法老师自以为是地说,“你这个学期将会得到一个D。”
(5) 艾米告诉我,她当时羞愧得无地自容,泪如泉涌。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6) “哦,宝贝儿,原来是这么回事儿。你何必这么小题大做呢。老师不是那个意思,你一定是弄错了。”我一边安慰她一边从她胳膊底下抽出便笺薄,读上面的诗。
(7) “啊,真是一首好诗。诗里融进了一个孩子梦想破灭的悲伤和失望,又生动又感人,我都要哭了呢。我敢打赌,如果你把它寄到报社去,一定会得到回信的。说不定我们家将来会出一位作家呢。”我惊喜地说。
(8) 艾米不相信地睁大了眼睛。“寄到报社?作家?可是,老师说,只有天才才能成为作家。”她嗫嚅着说。
(9) “噢,孩子,老师不是那个意思。如果你有梦想,一定要坚持去实现,千万别让别人影响你。你如果真想成为作家,就要走出第一步,把自己的作品寄出去给别人看。”我鼓励她说。
(10) 在我的鼓励和催促下,第二天,艾米就将那首短诗寄给了当地的报社。没想到,他们竟然真的采用了它,并给艾米寄来了1美元的稿酬。艾米的作品发表了,并且得到了稿酬。“我是作家了!妈妈,我是作家了!”艾米高兴地把报纸拿给我看。我用一种“我早就知道会这样”的眼神恭维她。
(11) 艾米把报纸带到学校去,拿给老师和同学们看,结果引得他们哄然大笑。“你只是瞎猫碰到了死耗子。”艾米的老师说。
(12) 当艾米把老师的话告诉我时,我真担心那会打击她的积极性。不料艾米却毫不在意地告诉我说她没将老师的话放在心上,她说:“妈妈说得好,我再也不会让别人影响我了。我成功了。我的第一篇作品就被发表了。我比他们任何人都强,如果这是‘瞎猫碰到了死耗子’,那也好得很啊。”听了艾米的话,我感到很安慰。
(13) 在接下来的两年里,艾米又发表了十几首诗、笑话和散文。她中学毕业的时候。虽然只得了个C,但已经有几大本贴满了已发表作品的剪贴簿。她再也没跟老师和同学提到过她写作的事情。
(14) 长大后的艾米,除了仍然坚持写作之外,还是一位贤惠的妻子和成功的母亲。白天,除了做好家务之外,当孩子们小睡的时候,她就写作:孩子们醒来的时候,她就陪着他们玩耍,或者坐在沙发上和他们一起一边看电视、吃甜饼,一边抽空儿写作。她这样教育自己的孩子:“如果你有梦想,那你自己一定要握牢它,不要让别人的想法影响你。”而且,她还告诉孩子:“如果你做一件事做成功了,就算是瞎猫碰到了死耗子,也没有什么坏处。重要的是,你要坚持下去。就拿我写作来说,我写得不好,但我写出来了。”
(1)请说出A与B两句话在表达效果上,有什么不同?
A.我匆匆忙忙做完手头的活儿,来到女儿的房门外,敲了敲半掩的房门,停了一会儿,才推开门走进去。
B.我做完手头的活儿,来到女儿的房门外,推开门走进去。
(2)阅读下面的文字,结合上下文思考,假如你是艾米,面对这样的老师,你会怎样说?把你要说的话写下来。
艾米把报纸带到学校去,拿给老师和同学们看,结果引得他们哄然大笑。“你只是瞎猫碰到了死耗子。”艾米的老师说。
(3)选文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请结合选文内容作简要分析。
(4)从本文中,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10. 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按要求答题。
这可绝不是件容易的事。一年,两年,至少有三四年;一滴汗,两滴汗,不知道多少万滴汗,才挣出那辆车。从风里雨里的咬牙,从饭里茶里的自苦,才赚出那辆车,那辆车是他的一切挣扎与困苦的总结果与报酬,像身经百战的武士的一颗徽章。在他赁人家的车的时候,他从早到晚,由东到西,由南到北,像被人家抽着转的陀螺;他没有自己。可是在这种旋转之中,他的眼并没有花,心并没有乱,他老想着远远的一辆车,可以使他自由,独立,像自己的手脚的那么一辆车。
(1) 文段节选自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的小说 ______ 。
(2) 下面是王亮同学阅读本段所做的批注,其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主人公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向往自由和独立的生活。
B.主人公怀揣梦想,风里来雨里去,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挣到了属于自己的车。
C.作者善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主人公生活的艰辛以及那辆车对他的意义。
D.选段语言幽默风趣,具有辛辣的讽刺意味,所刻画的人物让人忍俊不禁。
11. 深邃高远是宇宙的样子,变幻无常是大自然的样子,守护健康是白衣天使的样子,拼搏进取是莘莘学子的样子……
上面这段话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以“这就是 ______的样子”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
要求:
①根据你的写作内容,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内容健康积极;
③表达真情实感;
④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⑤不要套写、抄袭;
⑥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答案和解析
1.【答案】【小题1】yān
【小题2】jīn
【小题3】以身作则
【小题4】屏息凝神
【解析】(1)yān
(2)jīn
(3)以身作则
(4)屏息凝神
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识记能力。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注意读音、字形,并注意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读音及书写。
汉字的音与形是密不可分的,大部分汉字字形不同,读音不同,意义不同,但汉字中又存在着很多的多音字、形近字和形声字,不易区分。因此,平时学习中对字音与字形辨析要到位,努力做到不误读,不误解,不误写。
2.【答案】【小题1】商女不知亡国恨,独怆然而涕下
【小题2】会当凌绝顶,自缘身在最高层
【小题3】山重水复疑无路
【小题4】花之君子者也,万里赴戎机
【解析】答案:
(1)商女不知亡国恨
(2)独怆然而涕下(注意“怆”字的书写)
(3)会当凌绝顶
(4)自缘身在最高层
(5)山重水复疑无路
(6)花之君子者也
(7)万里赴戎机 关山度若飞(注意“戎”字的书写)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3.【答案】D
【解析】【分析】
此题考查学生结合语境正确理解字词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弄清词语的意义及常用用法,再次弄清词语的感情色彩,尤其要注意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字词含义的变化,辨析作答。此题解答,可结合具体语境的理解,找到语意的相对性辨析。
【解答】
气质有雅俗之别而无贵贱之分,所以“高雅”最恰当;后两空的选择则要注意语意的相对,如“奢华”与“淡泊”,“偏激”与“平和”。故D正确。
ABC不正确。
故选D。
4.【答案】D
【解析】ABC.正确;
D.有误,“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
故选:D。
本题考查学生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识记文学常识关键在平时积累,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字、号)、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做好本题需要平时学习中做有心人,对一些经典名篇的文学常识要整理成册,熟记于心。
5.【答案】C
【解析】ABD.正确;
C.有误,“非常认真”是偏正短语。
故选:C。
本题结合考查了排列句子顺序、词性和短语等基础知识。答题时要结合平时的知识积累,联系文本语境来分析作答。
排列句子顺序的技巧:
1.中心句法:一段话往往要围绕一个话题或中心,找到中心句不仅有利于把握理解文意,也有利于调整语序。中心句常常在段首或段尾,极少在中间。
2.层次词法:要善于发现并分析那些提示层次的词语的信息。
3.关系疏密法: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有疏密之分,要阐明一个观点往往要从几个方面入手。同一方面的几句话之间就会相对“密”,不同方面之间的几句话相对来说就比较“疏”。
4.标点符号法:标点符号在语段中有时候有提示作用,如破折号有层次递进和话题转变的作用,分号有表示并列关系的作用。
5.逻辑关系法:围绕某个话题叙述、说明、议论时,往往都会采用一定的顺序。如先总后分,先主后次,从因到果,由近及远等等。
6.【答案】【小题1】(1)本题考查诗歌的理解。前两句的意思是: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此句用“浩荡”表现“离愁”的广阔无边,用“白日斜”的特定情境烘托“离愁”。
(2)本题考查诗歌的赏析。“落红”是诗人的自比,赋予自己的身世之感,从落花到春泥展开联想,把自己变革现实的热情和不甘寂寞消沉的意志移情落花,然后代落花立言,向春天宣誓,倾吐了深曲的旨意,展示了诗人博大的胸怀,揭示了一种难能可贵的生命价值观。
答案:
(1)用“浩荡”表现“离愁”的广阔无边,用“白日斜”的特定环境烘托“离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离愁的深广。
(2)多借指甘愿牺牲自我的无私奉献精神。
译文:
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不是无情之物,即使化作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
【小题2】
【解析】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龚自珍写的组诗《己亥杂诗》中的第五首,写诗人离京的感受。全诗分前后两部分,在第一部分里,诗人以天涯、日暮写出一片浩荡的离愁,第二部分以落花自况,赋予自己的身世之感,从落花到春泥展开联想,把自己变革现实的热情和不甘寂寞消沉的意志移情落花,然后代落花立言,向春天宣誓,倾吐了深曲的旨意,展示了诗人博大的胸怀,揭示了一种难能可贵的生命价值观。
古典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一、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特定的写作背景。二、把握作者思想特点和诗词创作的风格流派。三、品味词句、把握意象并进而领悟诗词意境。四、探究诗词中人、事、景、典的用意和直接抒情议论的关键句。
7.【答案】【小题1】多
【小题2】少
【小题3】一起(同)
【小题4】A
【解析】(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
①句意:值得喜爱的非常多。蕃:多。
②句意: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鲜:少。
③句意:它的美丽与瑕疵一起表露在外面。并:一起(同)。
(2)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直译和意译相结合。
①中重点词语有:通,贯通;蔓,横生藤蔓。句意为:(莲的柄)内部贯通,外部笔直,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
②中重点词语有:扣,敲击;声,声音。句意为:敲击它,它的声音清越悠扬,远远就能听到。
(3)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
A.有误,甲文没有通过对“菊花”和“牡丹”采取批判。
BCD.正确。
故选:A。
(4)本题考查比较阅读。结合“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温润而泽仁也栗而理知也;坚刚而不屈,义也;廉而不刿,行也;折而不挠,勇也”可见周敦颐笔下的“君子”和孔子所说的“君子”都有正直的品性。甲文提到“外直”“亭亭净植”,乙文提到“坚刚”“廉”;结合“香远益清,亭亭净植”“扣之,其声清扬而远闻,其止辍然,辞也”可知都有美好的声名。甲文“香远益清”,乙文“其声清扬而远闻”。
答案:
(1)①多。
②少。
③一起(同)。
(2)①(莲的柄)内部贯通,外部笔直,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
②敲击它,它的声音清越悠扬,远远就能听到。
(3)A
(4)①都有正直的品性。甲文提到“外直”“亭亭净植”,乙文提到“坚刚”“廉”;②都有美好的声名。甲文“香远益清”,乙文“其声清扬而远闻”。
参考译文:
【甲】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晋代的陶渊明只喜爱菊花。从李氏唐朝以来,世上的人十分喜爱牡丹。而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生蔓不长枝,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立在水中。人们只能远远地观赏而不能靠近赏玩它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当然就很多人了!
【乙】孔子说:“宝玉,君子用来比拟人的德操。玉温润而有光泽,好比君子的仁;它坚硬而有纹理,好比君子的智慧;它刚强而不屈,好比君子的义;它有棱角而不伤人,好比君子的行为;它即使被折断也不弯曲,好比君子的勇;它的美丽与瑕疵一起表露在外面,好比君子的诚实;敲击它,它的声音清越远扬,远远就能听到,它要停止就会戛然而止,好比君子的言辞。《诗经》上说:‘我考虑君子,性情温和得就像宝玉。’说的就是这道理。”
①引用原文句子回答;
②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
③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
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
8.【答案】【小题1】(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分析。按照时间顺序,记叙了邓小岚为马兰村改造旱厕为抽水马桶,教马兰村的孩子们学音乐,建造月亮舞台。
(2)本题考查词语理解。“轻描淡写”意思是着力不多地描写或叙述或谈问题时把重要问题轻轻带过。文中指邓小岚对自己为马兰的发展十几年长途奔波、辗转辛劳却不以为意,结合“我顿时明白了,在她眼中,从北京到马兰真的不远,因为马兰跟北京一样,都在她心里”分析,表达了邓小岚对马兰无私、深深的爱。
(3)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她痛惜马兰村遇难的乡亲们,她珍惜马兰村的乡亲们与父辈战友们的鱼水情深,她更珍藏着革命老区对幼时自己的抚育之恩”“我顿时明白了,在她眼中,从北京到马兰真的不远,因为马兰跟北京一样,都在她心里”“我问她累不累?她说不累。我问她月亮舞台花费多少钱?她微笑着说保密”“这恩情比铁贯山还要重,重到她用退休后的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来回报这方热土”表现了邓小岚知恩图报、无私奉献、坚守执着、平易近人、严谨认真、朴实无华。
(4)本题考查选材特点分析。本文记叙了邓小岚为马兰村改造旱厕为抽水马桶;教马兰村的孩子们学音乐;建造月亮舞台,表现了邓小岚知恩图报、无私奉献、坚守执着、平易近人、严谨认真、朴实无华的品质。可见文章围绕中心选材,选取亲身经历的事,选取感受最深的事,选择事例有真情实感等。
答案:
(1)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了“我”与邓小岚老师之间交往的几件事。
(2)“轻描淡写”指说话时把重要的事情轻轻带过,文中指邓小岚对自己为马兰的发展十几年长途奔波、辗转辛劳却不以为意,表达了邓小岚对马兰无私、深切的爱。
(3)知恩图报、无私奉献、坚守执着、平易近人、严谨认真、朴实无华。
(4)围绕中心选材;选取亲身经历的事;选取感受最深的事;选择事例有真情实感等。
【小题2】
【小题3】
【小题4】
【解析】本文记叙了邓小岚为马兰村改造旱厕为抽水马桶;教马兰村的孩子们学音乐;建造月亮舞台。文章表现了邓小岚知恩图报、无私奉献、坚守执着、平易近人、严谨认真、朴实无华的品质。
赏析词语的表达效果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本身:如词语的感情色彩(贬词褒用、褒词贬用)、词语的语体色彩(方言、口语、书面语)、叠词的节奏韵律美、形容词的生动优美、动词的具体凝练传神等。
(2)答题模式:效果词(形象生动、准确传神等)+结合词语的语境义+作者的思想感情。
9.【答案】【小题1】(1)本题考查句子的比较与分析。首先观察两个句子的差异,A句有“匆匆忙忙”“敲了敲半掩的房门,停了一会儿”,然后分析作用。A句“匆匆忙忙”表明母亲急于了解女儿的情况,关心女儿。“敲了敲半掩的房门,停了一会儿”,写出母亲小心翼翼的呵护,对女儿的尊重。B句没有这样的表达效果。
(2)本题考查阅读迁移。结合“我比他们任何人都强,如果这是‘瞎猫碰到了死耗子’,那也好得很啊。听了艾米的话,我感到很安慰”,回答符合人物身份,合情理即可。示例:老师,尽管我写得不好,但我会继续努力的。
(3)本题考查对比手法分析。结合“‘别傻了。只有天才才能成为作家’文法老师自以为是地说,‘你这个学期将会得到一个D’“啊,真是一首好诗。诗里融进了一个孩子梦想破灭的悲伤和失望,又生动又感人,我都要哭了呢。我敢打赌,如果你把它寄到报社去,一定会得到回信的。说不定我们家将来会出一位作家呢”艾米的老师与艾米的母亲对比,老师压制了学生的梦想;母亲安慰鼓励引导孩子进步成长。“艾米告诉我,她当时羞愧得无地自容,泪如泉涌。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妈妈说得好,我再也不会让别人影响我了。我成功了。我的第一篇作品就被发表了。我比他们任何人都强,如果这是‘瞎猫碰到了死耗子’,那也好得很啊”两次打击后,艾米的前后不同表现形成对比。
(4)本题考查阅读启示。此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从内容、写法、精神启迪等任意角度谈感想都可以。
答案:
(1)A句“匆匆忙忙”表明母亲急于了解女儿的情况。“敲了敲半掩的房门,停了一会儿”,写出母亲小心翼翼的呵护。B句没有这样的表达效果。
(2)示例:老师,尽管我写得不好,但我会继续努力的。
(3)示例一:艾米的老师与艾米的母亲对比,老师两次用否定的语言压制了学生的梦想;母亲对艾米用安慰鼓励引导孩子进步成长,给予精神力量。表现母爱力量的伟大。
示例二:两次打击后,艾米的前后不同表现形成对比。第一次泪如泉涌感到无地自容,很伤心;第二次打击后,没有把老师的话放到心上,没有被别人的话影响自己,坚持写作,做更好的自己。突出了母亲对艾米鼓舞的巨大力量。
(4)示例: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不要被别人的话影响自己,要坚持自己的梦想,持之以恒,相信通过努力,会做更好的自己的。
【小题2】
【小题3】
【小题4】
【小题5】
【小题6】
【小题7】
【小题8】
【小题9】
【小题10】
【小题11】
【小题12】
【小题13】
【小题14】
【解析】本文记叙了文法班上,艾米向同学们宣布自己要写作,并自己画插图。结果同学嘲笑她,文法老师用否定的语言压制了学生的梦想,而母亲对艾米用安慰鼓励引导孩子进步成长,给予精神力量。艾米再遇到打击后,没有把老师的话放到心上,没有被别人的话影响自己,坚持写作,做更好的自己。表现母爱力量的伟大。
阅读感悟与启示表达题答题步骤:
第一步:能准确读懂原文的内涵和作者的思想情感;
第二步:在第一步的基础上,按照题意要求,联系相关的生活实际。
第三步:在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和把握中心的基础_上,进行体会感悟。
第四步:结合实际生活,用简洁、流畅的语言阐明观点。
10.【答案】【小题1】《骆驼祥子》
【小题2】D
【解析】(1)本题考查识记文学常识。结合掌握的知识可知,选段中的他是祥子,选自老舍的《骆驼祥子》。
(2)本题考查对名著人物、写作手法和语言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名著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然后一一判断正误。
ABC.正确;
D.有误,选段语言通俗朴素,充满了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所刻画的人物让人同情。
故选:D。
答案:
(1)《骆驼祥子》
(2)D
《骆驼祥子》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的代表作,最初于1936年发表在杂志《宇宙风》。《骆驼祥子》描写了20世纪20年代,老北京的一个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此小说大量应用北京口语、方言,还有一些老北京的风土人情的描写,是现代白话文小说的经典作品。它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者的剥削、压迫,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向人们展示军阀混战、黑暗统治下的北京底层贫苦市民生活于痛苦深渊中的图景。
解答此类题时,需要用心读名著,了解作者生活的朝代或国籍,作品的关键情节、经典片段和名言警句,才能轻松应对试题。
11.【答案】这就是青春的样子 青春是什么样子的?青春宛如一首歌,歌词的细腻华美,是我们对未来梦想的追逐摸索;旋律的起伏跌宕,是我们面对现实的拼搏。我们就是词曲的作者,在人生的乐谱上写下青春的单纯快乐,写下青春的奋斗执着。
青春的单纯快乐就如同歌曲的前奏。听,那前奏已在耳边响起。那次联欢会上,同学们个个神采飞扬。大家围坐在一起玩着猜拳打手的经典游戏。“剪刀石头布,哈哈……你输了,快乖乖地把手放下吧!”瞧!不知是哪一个同学正幸灾乐祸着呢!记得当时一向内向的我,也抛开了淑女的形象,在同学们青春的渲染下变得风趣了许多。“哈哈。”我放声大笑,“你们要注意手啦!我的‘魔爪’要伸向你们啦!”只见同学们个个提高警惕,屏住呼吸,教室里顿时变得鸦雀无声。突然,“啪”的一声,许多只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缩了回去,沉默在此时顿时被打破,只见有的同学长舒一口气,好像逃过了什么大劫;有的同学则是欣喜若狂,庆幸自己没有中了我的“魔爪”。独有小可皱着八字眉,不停地抱怨:“太倒霉了,我小可英明一世,谁知竟落在你的‘魔爪’之中。”话音刚落,只见大家笑得前俯后仰,笑声在教室中回荡。如今想起那青春的快乐单纯仍温暖着我稚嫩的心房。
歌曲的前奏如此美好,但高潮就蜿蜒曲折了。没错,青春的艰苦奋斗就是高潮。如今已是初三了,紧张的气氛、快节奏的生活压在我们的肩上。每晚,每当星星月亮挂在静谧的夜空,人们享受这祥和的夜晚之时,我们却还在奋笔疾书,在苦海中迷茫。我们顾不得是否已进入深夜,我们顾不得是否月光下只有我们的点点明亮,我们顾不得疲惫的身躯朦胧的睡眼。我们只是在艰难中奋斗,只是在黑暗中摸索,只是在被一道道难题所困。我们不知这样的夜晚度过多少,但这些夜晚决定着青春的希望,谱写着乐曲的高潮。
乐曲的前奏是否让你倾心向往?乐曲的高潮是否让你的心情起伏跌宕?这就是我的青春,这才是青春该有的样子。它宛如一首歌在我生命的岁月里被我奏响。看那词,听那曲,都是我青春的荡漾。
【解析】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以“这就是______的样子”为题写作,题目空白处可以补充“努力”“善良”“青春”等美好且积极向上的词。如果以“青春”补题,可以写青春是什么样子的。青春的时期,带有独特的气质,心里有火,眼里有光;心中有梦,执着追求;敢于拼搏、勇于承担。朝气蓬勃,充满希望,在努力中奋斗、拼搏,不断成长,不断进步,收获幸福。这是一段美丽的时光,是一段充满活力和希望的时光,是应该赞颂的时光。审读题干,叙写自己的经历,抒发自己的感情,发表自己的议论。也就是可以写青春时期的自己的故事,写青春的感悟,写对青春的看法。不管是从哪一个角度去写,主题必须积极、健康,必须展现青春的成长和幸福。青春是一个比较大的话题,在写时,要把这个话题落实到非常具体的、小的事件中去,要展现自己对青春的一些感悟或思考,不能太空泛,不要说套话,要用自己的笔写自己的心,即使最细微的心理感悟也比大道理要打动人心。语言上注重细节的描写,不必太多,一处或者两处,真实,触动人的内心,就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青春是什么样子的?青春是一首歌,我们是这首歌的词曲作者,这个构思很新颖,吸引人。文中分两部分,前奏部分语言生动活泼有趣,体现青春的单纯与快乐;高潮部分语言深沉有哲理,体现青春的艰苦与奋斗。本文运用比喻的修辞,语言生动形象。前后呼应,思路清晰,结构完整。作者驾驭语言的功底可见一斑。
河北省承德市承德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答案: 这是一份河北省承德市承德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答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 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北省承德市承德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河北省承德市承德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 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河北省承德市承德县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河北省承德市承德县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名著阅读,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作文,其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