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选择性必修2第3节 群落的演替一课一练
展开第3节 群落的演替
基础巩固
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群落演替的是( )
A.退耕还林
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C.沙漠变绿洲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答案:D
解析:退耕还林、“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沙漠变绿洲,都体现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所替代的现象,属于群落演替。“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体现的是植物随季节变化的生长、繁殖等现象,不属于群落的演替。
2.次生演替比初生演替所用的时间短,原因是( )
A.次生演替不需要形成森林
B.次生演替所处的环境较湿润
C.次生演替原有的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
D.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结构简单
答案:C
解析:次生演替的起点是原有的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而初生演替的起点是没有土壤、繁殖体等条件的,这些条件的形成需要很长时间。
3.下列各地的群落,一般不能演替为森林的是( )
A.西北干旱地区的典型草原
B.大兴安岭火灾后的林区
C.沂蒙山区的裸露岩地
D.黄河三角洲的弃耕土地
答案:A
解析:群落演替受各种生态因素的影响,森林的形成需要比较丰富的降水,我国西北干旱地区降水较少,很难发生由草原到森林的演替。
4.下列群落演替中,属于初生演替的是( )
A.从火山岩(裸岩)上开始的演替
B.从过量砍伐的森林上开始的演替
C.从弃耕荒废的农田上开始的演替
D.从火灾过后的草原上开始的演替
答案:A
5.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最重要的区别是( )
A.演替进行的时间不同
B.演替发生的原因是否含有人为因素
C.演替进行的初始条件不同
D.裸地形成前原生物群落的类型不同
答案:C
解析:初生演替是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次生演替是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所以,两者最重要的区别就是演替进行的初始条件不同。
6.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演替的开始是早期出现的生物改变了该地区的环境,而环境的改变不会影响生物群落的演替
B.自然演替的早期群落通常以物种多样性高、结构复杂等为特征
C.生物与非生物因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可导致群落演替
D.群落演替的结果是不可预测的
答案:C
解析:生物群落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导致群落的演替,A项错误,C项正确;自然演替的早期,群落的物种组成单一,结构简单,B项错误;演替是群落朝一定的方向、有规律变化的过程,其结果一般是可预测的,D项错误。
7.下列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有不良影响的是( )
A.建立人工群落 B.过度放牧
C.防风固沙 D.封山育林
答案:B
解析:过度放牧可能很快导致土地荒漠化,使草原生物群落演替为荒漠生物群落。建立人工群落、防风固沙、封山育林可以使群落朝着物种增多、结构复杂的方向演替。
8.下图是某地一个森林群落在火灾过后几十年的群落演替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群落演替是指 的过程。图中所示的演替为 演替。
(2)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 ,在图示演替过程的四个发展阶段中,群落结构最复杂的是 阶段。
(3)导致成熟森林中植物分层现象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结构可以为动物提供 。
答案:(1)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 次生
(2)物种组成 成熟森林
(3)光照 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
解析:(1)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叫作演替;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如能够发芽的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2)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物种组成。随着演替的发生,群落的结构越来越复杂,故成熟森林阶段的群落结构最复杂。(3)影响植物垂直分层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光照,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结构会为动物创造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
9.生态护坡是由植物和工程组成的综合护坡技术,该技术在某淤泥海岸获得成功,模式图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坡地生态系统中,人们在中低潮带引种一些耐盐的植物,如互花米草、白茅等,在高潮带和超高潮带种植像柽柳、獐毛等相对耐干旱的植物,这主要体现了群落的 结构。
(2)人们通过对沙滩培土、引种等措施,使植被稀少的荒滩短期内出现了物种比较丰富的坡地生物群落,这说明 。
(3)运用生态护坡技术后,该海岸群落的演替类型为 。演替到平衡状态时的群落类型由 和 等条件决定。
答案:(1)水平 (2)人类活动可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3)次生演替 气候 土壤
解析:(1)淤泥海岸生态护坡具有自己的物种特点,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地形起伏、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等不同而分布着不同的植物,这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2)人类活动改变了群落的物种数量和物种种类,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3)在淤泥海岸开始的演替是有生物基础的,属于次生演替;演替到平衡状态时的群落类型由气候和土壤等条件决定。
能力提升
1.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火灾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和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都应属于次生演替
B.由草本植物阶段渐变为灌木阶段,主要原因是灌木较为高大,能获得更多阳光
C.群落演替是在生物群落发展变化过程中,一个群落类型被另一个群落类型取代的过程
D.发展工农业生产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
答案:A
解析: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
2.某地的阔叶红松林受破坏之后,形成一片空地,叫作“林窗”。这时候最先进入的往往是杨树、白桦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周围的红松会慢慢在这片区域生长、繁殖并逐渐替代杨树和白桦重新成为林地中的优势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林地发生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
B.红松重新取代杨树和白桦说明红松在竞争中处于优势
C.在群落演替的初期,不存在种群间的竞争关系
D.在群落演替的过程中,群落的物种组成不会发生变化
答案:B
解析:该地阔叶红松林受破坏后,还存在一定的土壤条件,故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杨树、白桦最先出现在空地上,说明它们对这种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红松之所以能够取代白桦和杨树,说明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在演替的整个过程中都存在着种群间的竞争关系,而且物种组成是在不断变化的。
3.森林火灾使甲地的原有植被消失,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岩将乙地全部覆盖,之后两地均发生了群落演替。下列关于甲、乙两地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甲地和乙地发生的演替类型相同
B.若没有外力干扰,甲地可重现森林
C.地衣会比苔藓更早地出现在乙地火山岩上
D.随着时间延长,甲、乙两地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
答案:A
解析:甲地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乙地发生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两地的演替类型不同。
4.下列关于演替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演替是群落空间结构发生变化的过程
B.群落的结构受到干扰或破坏,不会出现群落的演替
C.演替过程中如不遭到人类的破坏和各种自然力的干扰,总趋势是物种丰富度增加
D.演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不是一个永恒延续的过程
答案:B
解析:若群落结构受到干扰或破坏,一种生物的种群消失了,就会有其他一些生物的种群占据它们的空间,再过一段时间,又会有另一些生物的种群兴起,所以演替是群落空间结构发生变化的过程。演替贯穿于整个群落发展的始终,结果通常是群落物种丰富度增加,结构变复杂。
5.下表表示某弃耕农田上群落类型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下列有关该地群落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演替 | 1~10 | 10~25 | 25~100 | >100 |
群落 类型 | 草地 | 灌木林 | 松林 | 硬木林 |
A.上述弃耕农田上发生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
B.在演替过程中,植物种类发生变化,动物种类也会随之改变
C.在演替过程中,群落的垂直结构发生了变化,而水平结构未变
D.在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有所降低
答案:B
解析:弃耕农田上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在演替过程中,植物种类发生变化,提供给动物的栖息空间和食物也会发生改变,导致动物的种类随之改变。在演替过程中,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都将发生变化。在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一般会增加。
6.(不定项选择题)下图是某种类型的群落演替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群落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在自然条件下演替速度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B.演替的方向和速度主要取决于人类活动,与气候、土壤等条件无关
C.从灌木阶段到森林阶段的演替过程中,乔木层完全取代了灌木层
D.草本阶段的群落中既有垂直结构,也有水平结构
答案:ABC
解析:该群落的演替是从裸岩阶段开始的,属于初生演替,在自然条件下,初生演替的速度开始较慢,但之后会加快,A项错误;演替的方向和速度与人类活动、气候、土壤等条件都有关,B项错误;从灌木阶段到森林阶段的演替过程中,乔木层只是取代了灌木层的优势,而不是完全取代,C项错误;群落的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因此草本阶段的群落中既有垂直结构,也有水平结构,D项正确。
7.农田弃耕后,很快就会长满一年生的杂草。现有一已演替至灌木阶段的农田,在外界条件基本不变且无人为干扰的情况下,将来有可能演替至森林阶段。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农田上的演替进程比初生演替更快,主要原因是土壤条件优越,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 或其他 。
(2)如果图中曲线b、c表示该群落中植物种类数或个体数的变化,则曲线b表示 。曲线a表示该群落所含 的变化。
(3)该农田在演替至森林阶段的过程中, 阶段最易遭受外来物种的入侵,从而使优势种发生变化;如果该农田在灌木阶段遭遇一场火灾,烧掉了灌木下的草本植物,但对灌木影响不大,则演替进程 (填“加快”或“基本不变”);但是, 往往会使群落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答案:(1)种子 繁殖体
(2)植物个体数的变化 有机物量(或生物量)
(3)草本植物 基本不变 人类活动
解析:(1)初生演替是在原来没有植被或者原有植被被彻底消灭的地方发生的演替,而题中的农田中具有种子或其他繁殖体。(2)在群落的演替过程中,物种越来越丰富,曲线c表示植物种类数的变化,曲线b表示植物个体数的变化。随着物种的丰富化,光合作用固定的能量增多,群落中形成的有机物增多,因此曲线a可表示有机物量或生物量的变化。(3)草本植物阶段物种含量少,外来物种入侵对其影响最大;在没有自然灾害的条件下,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远远超过其他自然因素。
8. 为响应国家倡导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号召,某地投入大批资金用于退耕还林、还草、还湖。下表数据是某退耕地随退耕时间的延续物种多样性指数的变化情况。
退耕 | 1 | 5 | 10 | 15 | 20 | 25 | 30 | 35 |
物种多样 性指数 | 1.41 | 1.75 | 2.46 | 3.04 | 3.36 | 3.52 | 3.55 | 3.55 |
(1)分析表中数据可以看出第25年到第35年间,该群落已经演替到改善环境条件下的顶极阶段,能否确定已形成了森林群落? 。理由是 。
(2)为了调查污染废水对农田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影响,对距受污染河流一侧不同距离的农田进行相关调查,结果见下表。
离污染河流的距离/km | 0.1 | 0.5 | 1.0 | 2.0 | 4.0 |
小动物类群数/个 | 20 | 23 | 37 | 50 | 58 |
小动物个体总数/个 | 365 | 665 | 750 | 1 983 | 2 490 |
①对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调查常采用 法。当污染停止后,在原来因污染而废弃的土地上开始的群落演替属于 演替。
②根据表中的调查结果分析,可得出结论:
a. ;
b. 。
答案:(1)否 群落演替受土壤和气候等自然条件影响,只有在具备森林群落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条件下才能演替为森林群落
(2)①取样器取样 次生 ②农药污染会降低土壤中小动物的类群数和个数总数 距离污染源越远(近),农药污染物的浓度越低(高),对土壤中小动物的影响越小(大)
解析:(1)表中信息显示,在第25年到第35年间,该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指数保持相对稳定,表明该群落的演替已经达到顶极阶段,但不能确定是否形成了森林群落,因为群落演替受土壤和气候等环境条件影响,只有在具备森林群落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条件下才能演替为森林群落。(2)对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调查常采用取样器取样法。废弃的土地上保留了原来的土壤条件,甚至还保留了种子或繁殖体等,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根据表格数据可知,距离污染源越近,土壤中小动物的类群数和个体总数越少,说明农药污染会降低土壤中小动物的类群数和个体总数,同时也说明距离污染源越近,农药污染物的浓度越高,对土壤中小动物的影响越大。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2章 群落及其演替第3节 群落的演替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2章 群落及其演替第3节 群落的演替综合训练题,共6页。
高中第3节 群落的演替精练: 这是一份高中第3节 群落的演替精练,共11页。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3节 群落的演替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3节 群落的演替课后练习题,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