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新世纪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展开这是一份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新世纪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四回答,夏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月考1试题
(试卷满分50分,时间5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计26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写在答题卡上)
1.我国生活在距今约70-20万年前的早期人类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河姆渡人
2.了解我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的生存状况有多种途径,可信度最高的是( )
A.神话传说 B.考古发现 C.影视作品 D.学者推断
3.2019年10月,在“周口店遗址文化节”的活动现场,七(1)班的小杨同学很想体验一下北京人的原始生活。当主持人发给她一块兽肉让她切割时,她选择的工具应该是 ( )
A.打制石器 B.骨针 C.青铜剑 D.铁斧
4.据考古发现,距今约3万年的山顶洞人,在其居住的“上室”地面中间发现一堆灰烬,底部的石钟乳层面和洞壁的一部分被烧炙。这说明他们( )
A.使用粗糙打制石器 B.居住半地穴式房屋
C.已经懂得人工取火 D.政治上实行禅让制
5.下列各图中,半坡人居住的房屋最有可能是( )
A B C D
6.“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这是孙中山对黄帝的评价。与“平定蚩尤乱”有关的战役是( )
A.牧野之战 B. 涿鹿之战 C.阪泉之战 D.巨鹿之战
7.在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黄帝教民养蚕缫丝”的故事。这些神话传说反映出中华文明的核心是( )
A. 神话传说 B.和谐平等的社会秩序
C.农耕文明 D.采集、狩猎的游牧文明
8.《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guān)、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其中,“选贤与能”指的是我国古代的什么制度?(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宗法制
9.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缤纷多彩的文化符号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内涵。下列中华文化符号中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影响的是( )
A.青铜器 B.瓷器 C.丝绸 D.甲骨文
10. 甲骨文的造字方法有很多种,下面这些文字的造字方法是
A.会意 B.指事 C.象形 D.形声
11.据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的有3次。同时鲁国却朝齐11次,朝晋20次。这说明( )
A.鲁国定期朝贡周天子 B.周天子依附于诸侯
C.鲁国主动与齐晋结好 D.周王室的地位衰落
12.《论语》云:“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这则材料反映了的历史事实是( )
A.齐桓公称霸 B.楚庄王称霸 C.勾践称霸 D.晋文公称霸
13.英国哲学家佛朗西斯·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完春秋末期吴越争霸中的哪一故事让你懂得了只要发奋图强,弱国能打败强国;一个人有理想,又能艰苦奋斗,定能成就一番事业( )
A.齐桓公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故事 B.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
C.楚庄王问鼎中原的故事 D.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题,14题6分,15题6分,16题12分,共24分)
14.(6分)“司母戊鼎”
司母戊鼎因鼎腹内壁上铸有"司母戊"三字得名,鼎呈长方形,高1.33米,长1.1米,宽0.78米,重800多千克,鼎身雷纹为地,四周浮雕刻出盘龙及饕餮(tāo tiè,是传说中的龙的第五子,是一种想象中的神秘怪兽 )纹样,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当时,铸造这样一个大鼎,需要两三百个工匠同时操作,可见商朝的青铜铸造业有多么大的规模了。
司母戊鼎1939年出土于河南安阳时,日军企图将它掠走。当地群众为了保护好这一国宝,就换个地方把它挖坑深埋起来。抗战胜利后,1946年6月司母戊鼎被重新挖出,存于南京中央博物院。1948年在南京首次公开展出,立即引起轰动。1959年司母戊鼎从南京调往北京,存于新建成的中国历史博物馆(今中国国家博物馆)至今。
(1)依据材料对以下表述做出判断:直接从材料得出的,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A";违背材料所表达意思的,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B”;材料没有涉及的,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C”。(4 分)
①司母戊鼎是世界上现存最大、最重的青铜器。 ( )
②司母戊鼎现存于南京中央博物院。 ( )
③司母戊鼎反映了中国青铜铸造的超高工艺和艺术水平。( )
④司母戊鼎出土于河南安阳。 ( )
(2)请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商周时期青铜器的铸造有什么特点?
15.(6分)我国古人类遗址从南到北分布很广,阅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字母A、B、C、D分别代表四处古人类遗址,请说出它们各自的名字?(4分)
(2)在图中四处古人类遗址中,C、D属于原始农耕时期的遗址,原始农耕时期的居民在生产、生活上有什么特点?(1分)
(3)请结合所学知识,按时间先后排列四处古人类遗址(填字母)(1分)。
16.夏、商、西周是我国早期国家产生和发展的时期,社会经济和文化取得了巨大飞跃,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某兴趣小组以“王朝更替,制度创新”为主题进行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王朝更替】
(1)请你完成表格,记录夏、商、西周三代的更迭。(6分,每空1分)
朝代 | 起止时间 | 开国君主 | 都城 | 亡国君主 |
夏 | 约公元前2070--约前1600年 | ① | 阳城 | ⑤ |
商 | 约公元前1600--前1046年 | ② | 毫、殷 | ⑥ |
西周 | 公元前1046--前771年 | ③ | ④ | 周幽王 |
【制度创新】
材料一 今大道即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 ——《札记·礼运》
材料二 (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荀子·儒效》
(2)材料一中“天下为家”的局面是从谁开始的?这一局面的出现与哪一制度有关?(2分)
(3)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制度?这一制度的实施有什么作用?(2分)
【感悟启迪】
材料三
材料四 (比干)乃强谏纣。纣怒曰:“吾闻圣人心有七窍。”剖比干,观其心。 ——《史记·殷本纪》
(4)据材料三、四回答,夏朝、商朝被推翻的共同原因是什么?由此你得到什么启示?(2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共4页。
这是一份江苏省徐州市沛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月考),文件包含江苏省徐州市沛县2023-2024九年级上学期学情调研测试历史试题pdf、历史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高级中学附属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无答案),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