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苏教版2023年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 能力拔高卷

    苏教版2023年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 能力拔高卷第1页
    苏教版2023年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 能力拔高卷第2页
    苏教版2023年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 能力拔高卷第3页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四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测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四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测试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作图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教版2023年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 能力拔高卷一、填空题(每空1分,满分20分)15个数的平均值为60,从小到大取3个数,平均值44,从大到小取3个数,平均值72,中间数是       2已知甲、乙、丙、丁四人平均年龄是37岁,甲和乙的平均年龄是30岁,乙和丙的平均年龄是34岁,乙和丁的平均年龄是42岁。那么乙的年龄是       岁。3一张桌子,需要2人一起抬。现在3人要把桌子从离家600米远的地方抬回家,平均每人要抬       米。4小青前几次英语单词测验的平均成绩是88分,这一次要考100分,才能把平均成绩提高到90分,这一次是第       次测验。5一个大西瓜,需要2只小猴一起抬。3只小猴要把西瓜从离家600米远的地方抬回家,平均每只小猴要抬       米。6王明参加1分钟跳绳比赛,前3次的平均成绩为110个,要使平均成绩达到120个,则第4次要跳       个。7四(1)班同学参加1分钟投篮比赛。派出的6位选手中,前5位投中个数记录如下:8127810。要使平均成绩有所提高,第6位选手至少要投中       个。8如果条形统计图的纵轴是用5毫米表示40人,那么4厘米应该表示       人;在这幅统计图上有一个直条上标有160人,那么这个直条的高度应是       厘米。9一班有40人,二班有42人,三班有45人。开学后又转来11人,要使每班人数相等,应分配       人进二班。10下表是三个工人每天加工零件个数的情况。姓名小王小张小李加工零件个数/272821现在有350个零件,要在一个星期(7天)内完成,安排              共同完成比较合适。11根据下面的统计图填空。1       年级植树最少,是       棵,六年级植树棵数是三年级植树的       倍。2)五年级植树的棵数比四年级多       棵,比六年级少       棵。3)三年级再植树       棵就与五年级植树的棵数一样多了。4)四个年级一共植树       棵,平均每个年级植树       棵。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12某小学四年级有3个班,四(1)班人数最多,四(3)班人数最少。已知:四(1)班学生的平均身高为140厘米,四(2)班学生的平均身高为142厘米,四(3)班学生的平均身高为144厘米,四年级学生的平均身高(  )。A.等于142厘米 B.大于142厘米 C.小于142厘米 D.无法确定138个人进行仰卧起坐比赛,静静做了56个,明明做了42个,庆庆做了10个,另外5个人做的个数比明明少,比庆庆多,这8个人做仰卧起坐的平均数是(  )。A.大于10小于42 B42 C.大于42小于5614在前四次1分钟拍球中,小明最多拍了68个,最少拍了42个。第五次他拍了72个。那么,这五次的平均个数与前四次的平均个数相比,(  )。   A.五次的平均个数多 B.前四次的平均个数多C.一样多 D.无法比较15一次数学测试,全班平均分是91.2分,已知女生有21人,平均每人92分,男生平均每人90.5分,这个班男生有(  )人.A26 B25 C24 D2316三位同学从高到低排成一排,分别是小明、小华、小亮。如果小明、小华两人平均身高是140厘米,那么这三位同学的平均身高应该(  )。  A.低于140厘米 B.等于140厘米 C.高于140厘米 D.都有可能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17四(2)班男生平均体重35千克,女生平均体重30千克,每个男生一定都比每个女生重。(  )18要反映某月各个城市的降水量的情况,用条形统计图更合适。(  )191小组5名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47厘米每个人的身高一定都是147厘米。(  )20小华语文、数学、英语三门的平均分为82分,那么他的英语成绩一定高于60分。(  )21制作统计表时,要在表的下面写统计表的名称和制作日期。(  )四、作图题(满分20分)22小明将现有图书分类情况统计如下.(单位:本)类别故事书文艺书科普书学习辅导书工具书数量/353018225根据上面的统计表完成下面的统计图.小明现有图书情况统计图2019 1五、解答题(满分40分)23小亮在期末考试中,政治、语文、数学、英语、自然五科的平均成绩是89分,政治、数学两科平均91.5分,语文和英语两科平均成绩84分,政治、英语两科平均86分,英语比语文多10分。小亮的各科成绩是多少分?24小明、小红和小萌三人共买了24本笔记本,准备3个人平均分。由于小明没带钱,小红和小萌先帮他垫上,小红付了78元,小萌付了66元。小明应该给他俩各多少钱?25在植树活动中,六(1)班有两个小组参加了活动,共植树34棵。第一小组有8人,平均每人植树2棵;第二小组有6人,平均每人植树多少棵?26学校准备从甲、乙两位选手中选择一位参加诗词比赛,学校对两位选手从四个方面做了测试,他们各自的成绩如下表:选手点字成诗诗词接龙挑字联诗诗句理解83808184828778?分已知乙的平均成绩是84分,那么他诗句理解得到了多少分?学校派哪位选手去参加比赛比较合适?为什么?27某小学2020年第一季度用电情况统计如下表,这个小学去年第一季度平均每天用电多少千瓦时?月份第一个月第二个月第三个月用电量(千瓦时)65576028王小宝期中考试的成绩如下表:科目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成绩/889593961)他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四门科目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2)要使五门科目的平均分不低于94分,他的化学至少要考多少分?29希望小学三年级有3个班,四年级有4个班,其中三年级每班有47人,四年级每班有42人,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先列表整理条件,再解答)(  )年级(  )个班每班         (  )年级(  )个班每班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48【知识点】平均数的初步认识及计算【解析】【解答】解:60×5=30044×3=13272×3=216132+216-300=48,所以中间数是48
    故答案为:48
    【分析】从小到大取3个数和从大到小取3个数,把中间的数算了2次,所以中间数=从小到大的3个数的和+从大到小的3个数的和-5个数的和。2【答案】32【知识点】平均数的初步认识及计算【解析】【解答】解:37×4=148(岁),30×2=60(岁),34×2=68(岁),42×2=84(岁),60+68+84-148=64(岁),64÷2=32(岁),所以乙的年龄是32岁。
    故答案为:32
    【分析】甲和乙、乙和丙、乙和丁合起来把乙算了3次,其它三人各算1次,所以2个乙的年龄=甲和乙的年龄之和+乙和丙的年龄之和+乙和丁的年龄之和-四人的年龄之和,故乙的年龄=2个人乙的年龄÷23【答案】400【知识点】平均数问题【解析】【解答】解:600÷3=200(米),200×2=400(米),所以平均每人要抬400米。
    故答案为:400
    【分析】3人抬轿,2人一组,一共可以分成3组,所以每一组抬的距离=一共要抬的距离÷33组中每人出现2次,所以平均每人要抬的距离=每一组抬的距离×24【答案】6【知识点】平均数问题【解析】【解答】解:90-88=2(分),(100-90÷2=5(次),5+1=6(次),所以这一次是第6次测验。
    故答案为:6
    【分析】要把平均成绩提高到90分,每次都要提高的分数=这次的平均成绩-原来的平均成绩,这次考的成绩分给前几次的分数=这次要考的分数-这次的平均成绩,所以前面测试的次数=这次考的成绩分给前几次的分数÷每次都要提高的分数,然后再加1就是这次测验的次数。5【答案】400【知识点】平均数问题【解析】【解答】解:600÷3=200(米),200×2=400(米),所以平均每只小猴要抬400米。
    故答案为:400
    【分析】3只小猴抬轿,2只一组,一共可以分成3组,所以每一组抬的距离=一共要抬的距离÷33组中每只小猴出现2次,所以平均每只小猴要抬的距离=每一组抬的距离×26【答案】150【知识点】平均数的初步认识及计算【解析】【解答】解:120×4=480(分),110×3=330(个),480-330=150(个),所以第4次要跳150个。
    故答案为:150
    【分析】4次一共需要跳的个数=4次的平均成绩×4,前3次一共跳的个数=3次的平均成绩×3,所以第4次跳的个数=4次一共需要跳的个数-3次一共跳的个数,据此代入数值作答即可。7【答案】10【知识点】平均数的初步认识及计算【解析】【解答】解:(8+12+7+8+10÷5=9(个),9+1=10(个),所以第6位选手至少要投中10个。
    故答案为:10
    【分析】前5位的平均成绩=5位的总成绩÷5,要使平均成绩有所提高,那么第6位选手至少要投中的个数=5位的平均成绩+1,据此作答即可。8【答案】3202【知识点】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单式条形统计图【解析】【解答】解:4厘米=40毫米,40÷5=8(个),8×40=320(人),所以4厘米应该表示320人;160÷40=4(个),4×5=20(毫米)=2(厘米),所以这个直条的高度应是2厘米。
    故答案为:3202
    【分析】先把单位进行换算,即4厘米=40毫米,在求出4厘米中有几个5毫米,那么4厘米表示的人数=×5毫米表示的人数;
    接着求160人里面有几个40人,那么这个直条的高度=×40人对应的高度,最后进行单位换算即可。9【答案】4【知识点】平均数的初步认识及计算【解析】【解答】解:(40+42+45+11÷3=46(人),46-42=4(人),所以应分配4人进二班。
    故答案为:4
    【分析】转来学生后平均每个班的人数=(原来3个班的人数之和+又转来的人数)÷3,所以应分配进二班的人数=转来学生后平均每个班的人数-原来二班的人数,据此代入数值作答即可。10【答案】小王;小张【知识点】平均数的初步认识及计算【解析】【解答】解:350÷7=50(个),27+28>5027+21<5028+21<50,所以安排小王和小张共同完成比较合适。
    故答案为:小王;小张。
    【分析】平均每天加工零件的个数=一共要加工零件的个数÷7,然后把这3个人中两个人每天加工零件的个数加起来与平均每天加工零件的个数进行比较即可。11【答案】1)三;50222612338430075【知识点】平均数的初步认识及计算;从单式条形统计图获取信息【解析】【解答】解:(150<62<88<100,所以三年级植树最少,是50棵;100÷50=2,所以六年级植树棵数是三年级植树的2倍;
    288-62=26(棵),100-88=12(棵),所以26棵,比六年级少12棵;
    388-50=38(棵),三年级再植树38棵就与五年级植树的棵数一样多了;
    450+62+88+100=300(棵),300÷4=75(棵),所以四个年级一共植树300棵,平均每个年级植树75棵。
    故答案为:(1)三;502;(22612;(338;(430075
    【分析】(1)比较每个年级植树的棵数,然后找到植树最少的年级;
    六年级植树棵数是三年级植树的倍数=六年级植树的棵数÷三年级植树的棵数;
    2)五年级植树的棵数比四年级多的棵数=五年级植树的棵数-四年级植树的棵数,五年级植树的棵数比六年级少的棵数=六年级植树的棵数-五年级植树的棵数,据此代入数值作答即可;
    3)三年级再植树的棵数=五年级植树的棵数-三年级植树的棵数,据此代入数值作答即可;
    4)四个年级一共植树的棵数就是把四个年级植树的棵数加起来;平均每个年级指数的棵数=四个年级一共植树的棵数÷412【答案】C【知识点】平均数的初步认识及计算【解析】【解答】解:四年级学生的平均身高小于142厘米。
    故答案为:C
    【分析】(140+144÷2=142(厘米),当两个班的人数相同时,平均身高是142厘米,但是四(1)班人数大于四(3)班人数,所以四年级学生的平均身高小于142厘米。13【答案】A【知识点】平均数的初步认识及计算【解析】【解答】解:这8个人做仰卧起坐的平均数是大于10小于42
    故答案为:A
    【分析】另外5个人做的个数比明明少,比庆庆多,那么平均下来就是大于10小于4214【答案】A【知识点】平均数的初步认识及计算【解析】【解答】解:在前四次1分钟拍球中,小明最多拍了68个,最少拍了42个。第五次他拍了72个。那么,这五次的平均个数与前四次的平均个数相比, 五次的平均个数多。
    故答案为:A
    【分析】平均数:一组数据,用这组数据的总和除以总分数,得出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本题中前4次的平均数小于68,由于第五次拍的个数大于68,所以前五次的平均数大于前4次的平均数。15【答案】C【知识点】平均数的初步认识及计算【解析】【解答】解:92-91.2=0.8(分),21×0.8=16.8(分),91.2-90.5=0.7(分),16.8÷0.7=24(人),所以这个班男生有24人。
    故答案为:C
    【分析】女生平均分比全班平均分高的分数=女生平均分-全班平均分高的分数,那么女生一共高出平均分的分数=女生平均分比全班平均分高的分数×女生的人数,那么女生平均分和全班平均分一样时女生一共高出平均分的分数就要补在男生的分数里面,男生平均分比全班平均分低的分数=全班平均分高的分数-男生平均分,所以男生的人数=女生一共高出平均分的分数÷男生平均分比全班平均分低的分数。16【答案】A【知识点】平均数的初步认识及计算【解析】【解答】解:这三位同学的平均身高应该低于140厘米。
    故答案为:A【分析】三位同学从高到低排成一排,分别是小明、小华、小亮。据此可以看出小亮最低;小明、小华两人平均身高是140厘米,小亮的身高小于140厘米,这三位同学的平均身高应该低于140厘米。17【答案】1)错误【知识点】平均数的初步认识及计算【解析】【解答】解:每个男生不一定都比每个女生重。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平均体重反映的是体重的整体情况,不能反映其中某一个人的体重。18【答案】1)正确【知识点】单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解析】【解答】解:要反映某月各个城市的降水量的情况,用条形统计图更合适。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从条形统计图中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据此作答即可。19【答案】1)错误【知识点】平均数的初步认识及计算【解析】【解答】解:第1小组5名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47厘米,不是每个人的身高一定都是147厘米。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平均身高反映的是这5名同学的整体情况,不能反映每一个人的身高。20【答案】1)错误【知识点】平均数的初步认识及计算【解析】【解答】解:不能说他的英语成绩一定高于60分。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语文、数学、英语三门的平均分为82分,82×3=246分,假设有2门满分,其中一门会比60分少。21【答案】1)错误【知识点】单式统计表【解析】【解答】解:制作统计表时,要在表的上面写统计表的名称和制作日期。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根据统计表的特征作答即可。22【答案】解: 【知识点】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解析】【分析】根据表中的数据绘制统计图。23【答案】解:84×2=168(分)
    语文:(168-10÷2
    =158÷2
    =79(分)
    英语:79+10=89(分)
    政治:86×2-89
    =172-89
    =83(分)
    数学:91.5×2-83
    =183-83
    =100(分)
    自然:89×5-79-89-83-100
    =445-79-89-83-100
    =94(分)
    答:语文79分,英语89分,政治83分,数学100分,生物94分。【知识点】平均数的初步认识及计算【解析】【分析】语文和英语一共的分数=语文和英语的平均成绩×2,所以语文成绩=(语文和英语一共的分数-英语比语文多的分数)÷2,英语成绩=语文成绩+英语比语文多的分数,政治成绩=政治和英语的总成绩-英语成绩,数学成绩=政治和数学的总成绩-政治成绩,自然成绩=五科的总成绩-语文成绩-英语成绩-政治成绩-数学成绩,据此代入数值作答即可。24【答案】解:(78+66÷3
    =144÷3
    =48(元)
    78-48=30(元)
    66-48=18(元)
    答:应该给小红30元,应该给小萌18【知识点】平均数的初步认识及计算【解析】【分析】这些笔记本一共的价钱=小红付的钱数+小萌付的钱数,所以每人付的钱数=这些笔记本一共的价钱÷3,那么小明给小红的钱数=小红付的钱数-每人付的钱数,小明给小萌的钱数=小明付的钱数-每人付的钱数,据此代入数值作答即可。25【答案】解:34-8×2
    =34-16
    =18(棵)
    18÷6=3(棵)
    答:平均每人植树3棵。【知识点】平均数的初步认识及计算【解析】【分析】第一小组植树的棵数=第一小组的人数×第一小组平均每人植树的棵数,那么第二小组植树的棵数=一共植树的棵数-第一小组植树的棵数,所以第二小组平均每人植树的棵数=第二小组植树的棵数÷第二小组的人数,据此代入数值作答即可。26【答案】解:84×4-82-87-78
    =336-82-87-78
    =89(分)
    83+80+81+84÷4
    =328÷4
    =82(分)
    82<84
    答:他诗句理解得到了89分。学校派乙去参加比赛比较合适,因为乙的平均成绩大于甲的平均成绩。【知识点】平均数的初步认识及计算【解析】【分析】乙的总分=乙的平均成绩×4,所以乙的诗句理解得到分数=乙的总分-乙的点字成诗得到的分数-乙的诗词接龙得到的分数-乙的挑字联诗得到的分数;
    甲的平均成绩=甲四个方面的成绩之和÷4
    最后比较两人的平均成绩,选平均成绩高的去参加比赛。27【答案】解:2020÷4=505
    31+29+31=91(天)
    65+57+60÷91
    =182÷91
    =2(千瓦时)
    答:这个小学去年第一季度平均每天用电2千瓦时。【知识点】平均数的初步认识及计算【解析】【分析】先判断2020年是不是闰年,即用2020除以4,如果有余数则是平年,如果没有余数则是闰年;
    闰年229天,平年228天;
    这个小学去年第一季度平均每天的用电量=3个月一共的用电量÷3个月的天数。28【答案】1)解:88+95+93+96=372(分)
    372÷4=93(分)
    答:四门科目的平均成绩是93分。2)解:94×5-372
    =470-372
    =98(分)
    答:他的化学至少要考98分。【知识点】平均数的初步认识及计算【解析】【分析】(1)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四门科目的平均成绩=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四门科目的总成绩÷4,据此代入数值作答即可;
    2)王小宝的化学成绩=五门科目的平均成绩×5-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四门科目的总成绩,据此代入数值作答即可。29【答案】解: 三年级3个班每班47四年级4个班每班42 3×47+4×42
    =141+168
    =309(人)
    答: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有309人。【知识点】1000以内数的四则混合运算【解析】【分析】三年级有的人数=三年级有班级的个数×三年级每个班的人数,四年级有的人数=四年级有班级的个数×四年级每个班的人数,然后把三年级的人数和四年级的人数加起来即可。

    相关试卷

    【期中专项卷】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应用题专项讲义:

    这是一份【期中专项卷】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应用题专项讲义,共4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统计表, 数据的分段整理统计, 条形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平均数, 求平均数的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一 升和毫升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一 升和毫升当堂达标检测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计算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四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四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同步练习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一填,选一选,计算,实践应用,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