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一章细胞的分子组成测评苏教版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二章细胞的结构和生命活动本章知识网络苏教版必修1 试卷 试卷 0 次下载
-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二章细胞的结构和生命活动第一节细胞学说__现代生物学的“基石”分层作业苏教版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二章细胞的结构和生命活动第三节物质进出细胞的运输方式第一课时细胞质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分层作业苏教版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二章细胞的结构和生命活动第三节物质进出细胞的运输方式第二课时被动运输主动运输及细胞的胞吞和胞吐分层作业苏教版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高中生物苏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二节 细胞——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习题
展开一、单项选择题:共12题,每题2分,共24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 [2022·江苏南通期末]细胞质膜是细胞的边界,其结构如下图所示。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结构①可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B. 结构②构成细胞质膜的基本支架
C. 细胞质膜的选择透过性与③有关D. 细胞质膜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2. [2022·江苏海安高级中学期中]真核细胞中的生物膜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有重要作用。下列有关真核细胞中膜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溶酶体能合成多种水解酶,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B. 高尔基体膜也可以与核膜直接相连,从而加快物质的合成和运输过程
C. 核糖体能形成包裹某种蛋白质或某种酶的小泡,并向内质网方向移动
D. 细胞质膜外表面的糖类分子可与贯穿磷脂双分子层的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
3. [2022·江苏扬州中学期中]驱动的分子转子可与特定的细胞质膜识别,经紫外光激活后,以每秒200万万转的转速进行旋转,改变细胞质膜中磷脂分子的排列而完成钻孔,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分子转子与特定细胞质膜的识别依靠细胞质膜上的糖蛋白
B. 细胞质膜中磷脂分子的排列被改变说明细胞质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C. 细胞质膜中磷脂分子的排列与磷脂分子的亲水性有关
D. 题图在亚显微结构水平上解释分子转子完成钻孔的过程
4. [2023·北京人大附中高一校考期末]下列关于哺乳动物早期胚胎细胞中的结构与其功能的表述中,有误的是( )
A. 细胞核:储存遗传物质B. 线粒体: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C. 高尔基体:分泌蛋白的合成D. 中心体:与细胞有丝分裂有关
5. [2023·重庆南开中学高一校考期末]生物大多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其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下列关于各类细胞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有细胞壁的一定是植物细胞B. 有液泡的一定是植物细胞
C. 有细胞核的一定是真核细胞D. 没有核膜的一定是原核细胞
6. [2023·福建永定第一中学校考开学考试]下列有关细胞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植物细胞系统的边界是细胞质膜
B. 细胞内的核糖体的形成都与核仁有关
C. 拍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显微照片就是建构了细胞的物理模型
D. 生物膜上的磷脂分子都是可以运动的,蛋白质分子不能运动
7. [2022·北京人大附中期中]下列物质中,不能通过简单扩散进出细胞的是( )
A. 乙醇B. 胆固醇C. 钾离子D. 甘油
8. [2023·江苏淮安期末]将家兔红细胞置于不同浓度的溶液中,水分子的跨膜运输示意图如下(箭头方向表示水分子的进出,箭头粗细表示水分子出入的多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一段时间后,甲细胞的吸水能力会增强
B. 一段时间后,丙细胞必然会吸水涨破
C. 甲、乙、丙三个细胞所处的初始溶液浓度从大到小依次为丙 乙 甲
D. 甲、乙、丙三个细胞均发生了渗透作用
9. [2023·江苏南通期末]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中,某同学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活的黑藻叶肉细胞正处于如下图所示状态。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黑藻叶肉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
B. 图示叶肉细胞中, 处浓度大于 处
C. 叶肉细胞失水时, 处浓度逐渐增大
D. 叶肉细胞吸水时,水分子在 、 间双向交换
10. [2022·江苏沭阳期中]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与物质的特点和细胞质膜的结构有关,判断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细胞质膜和液泡膜都有选择透过性,相当于半透膜
B. 载体蛋白在运输物质时会发生自身构象的改变
C. 通道蛋白只容许与自身通道的直径和形状相适配、大小和电荷适宜的物质通过
D. 水分子通过细胞质膜,只有简单扩散一种方式
11. [2022·北京丰台区期末]用物质的量浓度为的乙二醇溶液和的蔗糖溶液分别浸泡某种植物细胞,观察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得到其原生质体体积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细胞可能是某种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
B. 曲线 段表明细胞液浓度正在逐渐减小
C. 曲线 段细胞壁和原生质层之间充满了细胞液
D. 实验结果表明细胞在两种溶液中均可发生质壁分离
12. 如图是植物细胞某种生理过程的实验图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农民施肥后发现有“烧苗”现象与图中乙过程相似
B. 2、3、4构成了该细胞的原生质层
C. 该细胞的失水和吸水主要取决于细胞质与外界溶液的浓度差
D. 蔗糖分子可进入1和4
二、多项选择题:共4题,每题3分,共12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13. 下图表示某真核细胞内三种具有双层膜的结构,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图a、 、 中都含有 与
B. 图a、 、 普遍存在于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中
C. 图a、 、 分别代表的是线粒体、叶绿体与细胞核
D. 图c中的孔道是核质之间频繁进行物质交换的通道
14. [2022·江苏苏州期末]细胞内的囊泡就像“深海中的潜艇”在细胞中穿梭往来,参与物质的运输过程。下列关于真核细胞中囊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不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一定不会产生囊泡
B. 分泌蛋白的运输和分泌都需要囊泡的参与
C. 囊泡只能够将物质从细胞内运输到细胞外
D. 内质网在囊泡运输中起重要的交通枢纽作用
15. [2023·河北邢台期末]图1中①~④表示某细胞的部分细胞器,图2是三种细胞器中有机物含量的柱状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图1属于物理模型,图2属于概念模型
B. 图1中结构①对应图2中的甲,是有氧呼吸的场所
C. 此细胞不可能是原核细胞,只能是动物细胞
D. 结构②④不含磷脂分子,结构④含碱基
16. 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失水和吸水实验中,显微镜下可依次观察到甲、乙、丙三种细胞状态。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由甲到乙须将5倍目镜更换为10倍目镜
B. 甲、乙、丙可在同一个细胞内依次发生
C. 与甲相比,乙所示细胞的细胞液浓度较低
D. 由乙转变为丙的过程中,没有水分子从胞内扩散到胞外
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题,共计64分。
17. (16分)成熟的植物细胞在较高浓度的外界溶液中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下图a是发生质壁分离的植物细胞,图b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某一时刻的图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图a中细胞的质壁分离是指细胞壁和的分离,后者的结构包括(填标号)。
(2) 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所需的外界条件是,植物细胞自身应具备的结构特点是。
(3) 图b是某同学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时拍下的显微照片,此时细胞液渗透压与外界溶液渗透压的关系是。
(4) 在某相同浓度蔗糖溶液的处理下,有的外表皮细胞未发生质壁分离,有的发生质壁分离,推测出现这一现象最可能的原因:。
(5) 将形状、大小相同的红心萝卜A和红心萝卜B幼根各5段,分别放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甲~戊)中,一段时间后,取出红心萝卜的幼根称重,结果如图c所示,据图分析:
① 红心萝卜A比红心萝卜B的细胞液渗透压。
② 甲、乙、丙、丁、戊的溶液浓度从大到小的排序为。
③ 在甲蔗糖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清水,一段时间后红心萝卜A的细胞液渗透压会。
18. [2022·江苏扬州高一校考期中](12分)图1是某真核生物部分细胞结构模型,图2为人体细胞内部分蛋白的合成及转运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在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图1所示的结构,该图中细胞是(填“动物”或“植物”)细胞,理由是;该细胞与原核细胞的本质区别是。
(2) 从细胞中分离各种细胞器的方法是先将细胞质膜破坏,获得各种细胞器和细胞中其他物质组成的匀浆,再用获得各种细胞器,该细胞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
(3) 研究发现,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都能各自独立地合成一部分蛋白质,推测它们结构中必有的一种细胞器是,它的形成与细胞结构密切相关。
(4) 图2细胞质膜上的膜蛋白的形成需经过的加工,并通过(结构)运输到细胞质膜上。
(5) 图1中不属于生物膜系统的细胞器是。若该细胞为水稻的根尖分生区细胞(未分化成熟),则图中多了。
19. [2022·江苏苏州高一统考期末](11分)囊泡运输是真核细胞重要的物质运输方式。下图1为细胞通过囊泡运输物质的过程(①~⑦表示细胞结构),图2为该过程中局部放大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图1中囊泡由(填细胞结构)经“出芽”形成,其运输的物质为水解酶,由此推测是刚形成的(填细胞器)。与内吞泡融合的过程体现了生物膜具有的结构特点。
(2) 图1中囊泡运输的物质为分泌蛋白,与之合成和分泌相关的细胞器有(填序号),该运输过程受(填细胞结构)中染色体上基因的调控。
(3) 由图2可知,囊泡通过与细胞质膜上的识别并结合,随后结合形成稳定结构,将囊泡内物质运输到指定位置,并以方式分泌到细胞外。
(4) 若囊泡运输的分泌蛋白是生长激素(分子式为),其结构如图3所示。
有关生长激素的叙述不合理的有。
①生长激素只有一条肽链,不具有空间结构
②生长激素的元素存在于二硫键和中
③生长激素至少有1个游离的氨基
④青少年可通过口服生长激素促进增高
20. [2023·山西运城高一统考期末](12分)下图甲和图丙表示细胞结构模式图,图乙表示细胞间信息交流示意图,图丁为某种病毒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 图甲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后画出的细胞图像,该过程属于模型建构中建构的模型。图甲中③的功能是。
(2) 若图乙中的A细胞能分泌激素,所分泌激素通过血液传送到全身各处后,需要与B细胞质膜表面的结合,除了图乙所示的细胞质膜功能外,细胞质膜还具有的功能是。(答出一点即可)
(3) 图丙所示生物在湖面过量繁殖可能会引起,严重时,湖面漂浮一层绿膜,有人认为,这是绿藻而不是图丙所示生物。你建议采用哪种简单方法进行判断?,判断依据是。
(4) 图丁所示生物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的原因是。
21. [2022·江苏常州中学期中](13分)题图1为细胞质膜以及跨膜运输方式的示意图,大写字母代表结构,小写字母代表跨膜运输方式。图2为脂质体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972年科学家提出生物膜的模型,根据该模型,生物膜的基本支架是。
(2) 制备纯净的细胞质膜,通常选用作为材料,细胞质膜的主要成分是。
(3) 图1中表示物质进入细胞方式的是,其中可以表示甘油进入细胞的方式的是。(填图中字母)
(4) 图1中A是转运蛋白,它分为和,表示协助扩散的方式是(填图中字母)。
(5) 脂质体可以将药物送到特定的细胞发挥作用,脂溶性的药物应包裹在图2的(填序号)处,其中的向导分子可以识别、结合靶细胞质膜上的,实现定位功能。
(6) 细胞质膜可以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已知质量分数为的盐酸会破坏细胞质膜。某同学在甲、乙两个烧杯中分别装入等量且适量的清水、质量分数为的盐酸,再分别放入等量的某种新鲜红色花瓣,一段时间后观察,甲、乙两烧杯中溶液颜色明显变红的是。
第二章测评
一、单项选择题:共12题,每题2分,共24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 D
[解析]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项错误。
2. D
[解析]细胞质膜外表面的糖类分子可与贯穿整个磷脂双分子层的蛋白质分子结合形成糖蛋白,项正确。
3. B
[解析]细胞质膜中磷脂分子的排列被改变说明细胞质膜具有流动性,项错误。
4. C
[解析]蛋白质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高尔基体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包装和输送,项错误。
5. C
[解析]原核细胞除支原体外也具有细胞壁,项错误;酵母菌具有液泡,项错误;根据有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将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有细胞核的一定是真核细胞,项正确;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没有核膜,但属于真核细胞,项错误。
6. A
[解析]植物细胞系统的边界是细胞质膜,项正确;核糖体由蛋白质和构成,在原核细胞内,核糖体的合成与核仁无关,项错误;拍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显微照片为实物图片,不属于模型,项错误;生物膜上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大都可以运动,项错误。
7. C
[解析]无机盐离子只能以主动运输或者协助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质膜,符合题意。
8. A
[解析]甲细胞外流水分子多于进入细胞的水分子,细胞发生渗透失水,细胞内溶液浓度变大,故一段时间后,甲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增强,项正确;丙细胞处于低渗溶液中,细胞吸水膨胀,但不一定会涨破,项错误;家兔红细胞处于不同浓度的溶液中,甲细胞失水,乙细胞既不吸水也不失水,丙细胞吸水,故甲、乙、丙三个细胞所处的初始溶液浓度从大到小依次为甲 乙 丙,项错误;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是具有半透膜和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渗透压差,甲细胞和丙细胞与外界溶液存在渗透压差,能发生渗透作用,项错误。
9. B
[解析]图示叶肉细胞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开,此时细胞有可能处于渗透平衡,有可能正在质壁分离,有可能正在质壁分离复原,故、处浓度大小可能为、或,项错误。
10. D
[解析]细胞质膜上有专门供水分子进出的通道蛋白,水分子进出细胞可通过协助扩散,项错误。
11. D
[解析]根尖分生区细胞不是成熟的植物细胞,不能发生质壁分离,项错误;曲线段原生质体相对体积逐渐减小,说明细胞在失水,细胞液浓度正在逐渐增大,项错误;曲线段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细胞壁和原生质层之间充满了蔗糖溶液,项错误;细胞在两种溶液中开始一段时间原生质体相对体积都大幅度减小,均发生了质壁分离,项正确。
12. B
[解析]农民施肥后发现有“烧苗”现象,原因是植物根细胞在高浓度溶液中失水过多,与图中甲过程相似,项错误;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质膜、液泡膜和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即图中2、3、4,项正确;该细胞的失水和吸水主要取决于液泡中的细胞液与外界溶液的渗透压差,项错误;由于细胞壁具有全透性,细胞质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蔗糖分子可进入1,但不能进入4,项错误。
二、多项选择题:共4题,每题3分,共12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13. ACD
[解析]叶绿体只存在于植物细胞中,动物细胞中没有,项错误。
14. ACD
[解析]不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也可能产生囊泡,如核糖体合成的水解酶,可以被高尔基体产生的囊泡包裹后与溶酶体融合,成为溶酶体的一部分,项错误;分泌蛋白运输和分泌过程需要囊泡的参与,项正确;囊泡既能将物质从胞内运输到胞外,也能从胞外运输到胞内,项错误;在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过程中,内质网形成的囊泡与高尔基体膜融合,然后高尔基体形成的囊泡与细胞质膜融合,故高尔基体在囊泡的运输过程中起重要的交通枢纽作用,项错误。
15. ABC
[解析]图1表示细胞结构的模式图,属于物理模型,图2用柱状图的形式表示不同的细胞器,属于数学模型,项错误;图1中结构①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表示线粒体,图2中甲表示线粒体或者叶绿体,因此图1中结构①可以对应图2中的甲,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项错误;此细胞含有各种复杂的细胞器,不可能是原核细胞,含有中心体,说明是动物细胞或低等植物细胞,项错误;结构②④分别是中心体和核糖体,都是无膜结构的细胞器,核糖体由和蛋白质组成,中含有碱基,项正确。
16. ACD
[解析]观察甲、乙、丙三种细胞状态所用显微镜放大倍数没有发生变化;甲 乙 丙表示质壁分离和复原的过程,只要细胞不死亡,此过程可在一个细胞内依次发生;与甲相比,乙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细胞液浓度升高,渗透压升高;细胞质膜是选择透过性膜,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在由乙转变为丙的过程中,既有水分子扩散到细胞外,又有水分子扩散到细胞内,只是扩散到细胞内的水分子多于扩散到细胞外的水分子。
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题,共计64分。
17. (1) 原生质层; ②④⑤
[解析]图a中细胞的质壁分离指的是细胞壁和原生质层的分离,后者的结构包括[②]细胞质膜、[④]液泡膜以及二者之间的[⑤]细胞质。
(2) 外界溶液渗透压高于细胞液渗透压; 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
[解析]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所需的外界条件是外界溶液渗透压大于细胞液渗透压,植物细胞自身应具备的结构特点是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
(3) 细胞液的渗透压大于、等于或小于外界溶液的渗透压
[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b中的细胞可能处于质壁分离状态,也可能处于质壁分离复原状态,所以此时细胞液渗透压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外界溶液渗透压。
(4) 不同部位细胞液渗透压不同
[解析]不同部位细胞液渗透压不同,所以相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下,有的外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有的细胞则不会发生质壁分离。
(5) ① 大
② 乙丁甲戊丙
③ 降低
[解析]由图中两种红心萝卜的质量变化结果可知,甲~戊五种蔗糖溶液的浓度大小为丙 戊 甲 丁 乙,甲为红心萝卜的等渗溶液,戊为红心萝卜的等渗溶液,因此红心萝卜比红心萝卜的细胞液浓度高;在甲蔗糖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清水,溶液渗透压降低,红心萝卜吸水,一段时间后,细胞液渗透压降低。
18. (1) 电子; 植物; 含有液泡和细胞壁; 该细胞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解析]图1所示结构为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亚显微结构。图1中细胞含有液泡、细胞壁,因此是植物细胞。该细胞与原核细胞的本质区别是该细胞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2) 差速离心法; 线粒体
[解析]分离细胞器所用的方法是差速离心法。线粒体是细胞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3) 核糖体; 核仁
[解析]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推测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必有的一种细胞器是核糖体,核仁与核糖体中的合成、加工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4) 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囊泡
[解析]细胞质膜上的蛋白质的合成过程:首先在核糖体上合成多肽链,然后在内质网中进行初步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运输到高尔基体进一步加工,最后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运输到细胞质膜。
(5) 核糖体; 液泡
[解析]图1中的核糖体无膜结构,不属于生物膜系统。水稻根尖分生区细胞不含液泡。
19. (1) 高尔基体; 溶酶体; (一定的)流动性
[解析]据图分析,图1中囊泡由[⑦]高尔基体经“出芽”形成,其运输的物质为水解酶,溶酶体中含多种水解酶,由此推测是刚形成的溶酶体。与内吞泡融合的过程体现了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的结构特点。
(2) ③④⑥⑦; 细胞核
[解析]图1中囊泡运输的物质为分泌蛋白,与之合成和分泌相关的细胞器有[③]内质网、[④]核糖体、[⑥]线粒体、[⑦]高尔基体,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中,故该运输过程受细胞核中染色体上基因的调控。
(3) 锚定蛋白;与与; 胞吐
[解析]由图2可知,囊泡通过与细胞质膜上的锚定蛋白识别并结合,随后与结合形成稳定结构,将囊泡内物质运输到指定位置,并以胞吐方式分泌到细胞外。
(4) ①③④
[解析]生长激素只有一条肽链,据图3可知该肽链折叠、盘绕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①错误;生长激素的分子式为,生长激素的元素存在于二硫键(4个原子)和氨基酸的个原子中,②正确;生长激素由191个氨基酸组成的一条肽链构成,其分子式为,存在于中的原子有,一般情况下,原子以氨基的形式存在,故生长激素不止有1个游离的氨基,③错误;生长激素是蛋白质,口服会被消化降解,不能促进增高,④错误,故不合理的有①③④。
20. (1) 电子; 物理; 与细胞有丝分裂有关
[解析]该图能看到细胞质膜、内质网膜、核膜、核糖体、中心体等亚显微结构,故图甲是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后画出的细胞图像,该图属于物理模型,图甲中③为中心体,中心体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2) 受体; 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或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解析]图乙表示细胞间信息交流示意图,细胞能分泌激素,激素通过血液传送到全身各处后,与细胞质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质膜的信息交流功能。
(3) 水华; 显微镜观察法; 是否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解析]图丙表示蓝细菌,蓝细菌在湖面过量繁殖可能会引起水华。绿藻为真核细胞,蓝细菌为原核细胞,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根本区别是有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4) 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依靠活细胞中的物质来合成自己需要的物质,离开了细胞,病毒就不能长期存活
[解析]图丁表示病毒,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生活,依靠活细胞中的物质来合成自己需要的物质,离开了活细胞,病毒就不能长期存活。
21. (1) 流动镶嵌; 磷脂双分子层
[解析]1972年科学家提出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该模型认为,生物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
(2)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 脂质(磷脂)和蛋白质
[解析]由于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和众多细胞器,能够制备较为纯净的细胞质膜;细胞质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磷脂)和蛋白质。
(3) 、、、;
[解析]据图1可知,上侧有糖蛋白,表示细胞质膜的外侧,故图1中表示物质进入细胞方式的是、、、;甘油进入细胞的方式是简单扩散,该方式是顺浓度梯度运输的,不消耗能量,也不需要载体,可用图1中的表示。
(4) 通道蛋白; 载体蛋白;、
[解析]图1中是转运蛋白,它分为通道蛋白和载体蛋白两种类型;图中的和均是顺浓度梯度的运输,且需要蛋白质协助,不消耗能量,表示协助扩散。
(5) ①; 受体
[解析]脂溶性的药物应包裹在图2的①疏水端,脂溶性物质的化学性质与脂质分子的疏水端相似,能够与脂质分子相互作用,并在其中溶解;向导分子能与细胞质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
(6) 乙
[解析]清水不会破坏细胞质膜结构,故其无明显现象,质量分数为的盐酸会破坏细胞质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导致新鲜红色花瓣中的色素透过细胞质膜进入溶液中。
高中生物浙科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四节 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测试题: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浙科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四节 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测试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关于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苏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二节 细胞——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苏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二节 细胞——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同步测试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二节 细胞——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第四课时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二节 细胞——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第四课时同步练习题,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