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苏教版选择性必修1分层作业试题(29份)
-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二章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第一节内环境的稳态分层作业苏教版选择性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二章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第三节水盐平衡的调节分层作业苏教版选择性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二章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第四节体温稳定的调节分层作业苏教版选择性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三章人的免疫调节与稳态本章知识网络苏教版选择性必修1 试卷 试卷 0 次下载
-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三章人的免疫调节与稳态章末测评卷苏教版选择性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高中生物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第二节 血糖平衡的调节复习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第二节 血糖平衡的调节复习练习题,共14页。
必备知识基础练A级
1. 人体内某一激素调节过程如图所示,其中激素与靶细胞质膜上受体结合后,最可能导致( )
A. 血糖浓度不变B. 血糖浓度升高
C. 肝糖原合成加快D. 脂肪转化为糖加快
2. [2023·江苏扬州高邮高二学情调研改编]下列有关糖代谢及其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④、⑤、⑥、⑦等过程
B. 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抑制②、③过程
C. 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②、③过程
D. ②过程可发生在肌肉、肝脏细胞中
3. [2022·江苏盐城东台创新高级中学高三月考]科学家最近发现了一种功能类似胰岛素的真菌化合物。它有可能使糖尿病患者将来只通过服药而不必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关于“真菌化合物”的推测,肯定错误的一项是( )
A. 该化合物具有降低血糖浓度的功能B. 该化合物应该不是蛋白质
C. 该化合物应该是分子量较小的有机物D. 该化合物应该是蛋白质
4. [2023·徐州宿羊山高级中学高二学情调研]小红因故没吃早饭就上学,到第四节课时仍然精神饱满地认真听讲和学习。这时她体内血糖调节的过程,不正确的是( )
A. 胰高血糖素浓度升高,促进肝糖原分解生成葡萄糖
B. 肾上腺素浓度升高,促进肝糖原分解
C. 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表现为拮抗作用
D. 胰高血糖素浓度升高,促进非糖物质转化成葡萄糖
5. [2023·江苏连云港赣榆智贤中学高二第一次学情调研]如图为某人进食后一段时间内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段上升的主要原因是食物的消化吸收
B. 段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合成糖原和氧化分解等
C. 段上升的主要原因是肝糖原分解等
D. 参与 段和 段调节的激素主要是胰高血糖素
6. 如图甲为胰腺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乙表示人体血糖调节部分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甲
乙
(1) 据图可知血糖调节的方式是。
(2) 图甲中激素1和2之间通过作用,共同维持血糖的相对稳定;图乙中细胞甲对应图甲中的细胞,该细胞与共同组成效应器。
(3) 图乙中影响胰岛素分泌的物质有。
(4) 胰岛素的靶细胞为;胰岛素与肝脏细胞质膜上的受体结合后,肝脏细胞中肝糖原的合成速度将会(选填“加快”或“减慢”)。
关键能力提升练B级
7. [2023·江苏徐州高三第一次调研]下列关于健康人体中血糖平衡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胰岛B细胞上只有葡萄糖和胰高血糖素的受体
B. 能够升高血糖浓度的激素只有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
C. 胰岛素分泌增加,能抑制肝糖原和肌糖原分解为葡萄糖
D. 人体血糖调节以体液调节为主,自主神经也参与血糖调节
8. [2023·江苏镇江丹阳高二阶段考](多选)Ⅰ型、Ⅱ型糖尿病的比较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胰岛B细胞以胞吐方式分泌胰岛素B. 胰岛素可抑制肾小管对葡萄糖的吸收
C. 注射胰岛素对Ⅱ型糖尿病有疗效D. 调整饮食对两种糖尿病都有疗效
9. [2022·江苏徐州八校高二联考]胰岛素对于维持血糖平衡有重要作用,人体的胰岛素分泌调节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机体通过神经、体液的共同作用维持胰岛素含量稳定
B. 胰岛素进入组织细胞后,通过调节细胞代谢维持血糖平衡
C. 当人体长时间奔跑,图示中所有的受体的活动都减弱
D. 抗体1引起的糖尿病不能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
10. [2023·江苏新高考基地学校高三大联考]为探究低糖饮食和低脂饮食对人体血糖调节的影响,科学家将实验志愿者分为两组:一组进行低糖饮食:的糖类、的脂肪、的蛋白质;另一组进行低脂饮食:的糖类、的脂肪、的蛋白质。两周后,两组志愿者均口服葡萄糖,检测其血糖和胰岛素浓度变化,结果如下图所示。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两组实验志愿者的年龄、身体健康情况应相似,每餐食用量由志愿者自行决定
B. 餐后血糖升高引起胰岛素含量升高,胰岛素促进细胞摄取葡萄糖使血糖浓度下降
C. 该测试中两组志愿者的胰岛素浓度前后变化无明显差异, 组血糖浓度波动更小
D. 根据结果推测 饮食可能提高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加速葡萄糖进入细胞
11. [2023·江苏南通海安实验中学高二期中]不少糖尿病患者有清晨空腹血糖明显升高的现象。研究发现,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为夜间短暂低血糖后引起的血糖反跳性增高,称为“苏木杰反应”;另一种为夜间血糖平稳,清晨出现一段时间高血糖,称为“黎明现象”。请回答下列问题。
(1) 正常人体的血糖浓度为。当血糖含量较低时,机体通过神经—体液调节的作用,使(至少写2个)等激素的分泌增多,血糖浓度升高,避免因血糖过低而发生危险。
(2) 糖尿病患者由于细胞功能减退,血糖调节能力降低。当饥饿过度或降糖药物使用过量时,容易矫枉过正,使过多分解为葡萄糖进入血液,出现“苏木杰反应”。因此,为避免出现该反应,可采取的措施有。
(3) 为探究“黎明现象”的发生机制,研究人员将Ⅱ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有黎明现象组和无黎明现象组,测定体内相关激素的含量如下图1。
图1
① 由图1结果显示,节律性分泌异常可能与黎明现象有关。
② 研究人员进一步检测外周淋巴细胞中多个与生物钟相关基因的动态表达,部分结果如下图2,组中 基因表达发生了,表明“黎明现象”与生物节律紊乱有关。
图2
③ 研究发现,生长激素会影响胰岛素作用的敏感性。除此之外,影响胰岛素作用敏感性的因素可能还有(填序号)。
Ⅰ.存在胰岛细胞自身抗体
Ⅱ.胰岛素受体表达下降
Ⅲ.胰岛素受体基因突变
Ⅳ.组织细胞信号转导异常
Ⅴ.胰岛素分泌障碍
(4) 为区分糖尿病患者的清晨空腹高血糖为上述哪种情况,临床上可将尿液中酮体(脂肪分解代谢的产物)的含量作为诊断依据之一,其原因是。
12. 较高的血糖浓度会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释放胰岛素,调节过程如下图所示(“”表示促进,“去极化”是指膜内外电位的逆转)。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基因表达的场所是,若基因表达能力降低,则胰岛B细胞对于葡萄糖的敏感性;基因的缺陷将会导致人体血糖浓度。
(2) 当血糖上升,经进入细胞的葡萄糖增加,细胞中的值升高,导致通道,使膜发生去极化,引起通道,从而刺激胰岛素的分泌。
(3) 在血糖调节中,胰高血糖素直接作用于胰岛B细胞,能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对胰岛B细胞内含量的影响可能是(填“降低”或“不变”或“升高”)。
(4) 副交感神经兴奋也可以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其原理可能是通过控制胰岛B细胞质膜上(填“钾”或“钠”或“钙”)离子通道的打开,使膜发生去极化。
学科素养创新练C级
13. [2022·江苏苏州高三期中]医学研究发现,人体血糖平衡的维持需要多种激素及多个器官的共同参与,其中是小肠上皮细胞中的细胞分泌的一种多肽类激素,具有调节胰岛细胞分泌、抑制胃排空、降低食欲等功能,部分调节过程如图1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图1
(1) 图中甲细胞的名称是,的受体应位于甲细胞的(填场所)。请结合图文阐明具有间接降血糖作用的原因:。
(2) 实验研究发现,口服或注射等量的葡萄糖,测得血液中的激素的增加量有较大差异,你认为增加量较大的是方式,判断依据是:。
(3) 药物“索马鲁肽”是一种类似物,为检测其治疗Ⅱ型糖尿病的药效,研究者利用含索马鲁肽的药物制剂、安慰剂分别进行临床对照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
图2
① 根据实验的对照原理,从成分分析本实验中使用的安慰剂是指,其使用对象是(选填“正常人”或“Ⅱ型糖尿病患者”)。
② 据图2分析类似物的作用特点:血糖平台水平高时,可以促进的分泌,血糖平台水平低时,不抑制的分泌。该临床实验表明,类似物既能降低血糖,又能保证个体不会出现症状。
第二节 血糖平衡的调节
分层作业
A级 必备知识基础练
1. C
[解析]由题图可知,胰岛细胞分泌的激素(即胰岛素)通过血液运输后,可作用于靶细胞,因此能促进靶细胞加速摄取葡萄糖,并能促进葡萄糖合成糖原或转化为非糖物质,或促进葡萄糖的氧化分解,导致血糖浓度下降。
2. D
[解析]在肝脏细胞中,②、⑥过程均可发生,但在肌肉细胞中只能发生⑥过程,项错误。
3. D
[解析]蛋白质口服会被消化道内的蛋白酶和肽酶消化成小分子氨基酸,这样就会失去作用,所以该化合物不能是蛋白质,项错误。
4. C
[解析]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都能升高血糖,表现为协同作用,项错误。
5. D
[解析]段是某人刚进食后的一段时间,其血糖浓度上升的主要原因是食物的消化吸收,项正确;段血糖浓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葡萄糖的氧化分解和合成糖原等,项正确;点血糖浓度低于正常值,在胰高血糖素等的作用下,肝糖原分解补充血糖,导致段血糖浓度升高,项正确;段血糖浓度升高是食物消化吸收的结果,不受胰高血糖素的调节,项错误。
6. (1) 神经—体液调节
[解析]据题图可知血糖调节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
(2) 拮抗; 1; 传出神经末梢
[解析]图甲中,由胰岛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分布在胰岛外围)提高血糖浓度,促进血糖来源;由胰岛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分布在胰岛内)降低血糖浓度,促进血糖去路,减少血糖来源,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之间通过拮抗作用,共同维持血糖的相对稳定;图乙中细胞甲为胰岛细胞,对应图甲中的细胞1,该细胞与传出神经末梢共同组成效应器。
(3) 血糖和神经递质
[解析]当人体的血糖浓度高于正常水平时,对血糖敏感的感受器会产生兴奋,通过图乙中的传入神经传给神经中枢,在相应神经中枢的作用下将神经冲动通过传出神经传给效应器胰岛细胞,胰岛会加速分泌胰岛素,使血糖浓度下降,恢复正常水平,故图乙中影响胰岛素分泌的物质有血糖和神经递质。
(4) 全身组织细胞; 加快
[解析]胰岛素受体广泛分布于全身细胞的细胞质膜上,胰岛素与受体结合,促进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储存葡萄糖,胰岛素的靶细胞为全身组织细胞。当血糖浓度高时,通过合成肝糖原,维持血糖稳定,如果胰岛素与肝脏细胞质膜上的受体结合后,肝脏细胞中肝糖原的合成速度将会加快。
B级 关键能力提升练
7. D
[解析]血糖的平衡还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当血糖含量升高时,下丘脑的某个区域兴奋,通过神经调节促进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所以胰岛细胞上还有神经递质的受体,项错误;胰高血糖素、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等均可升高血糖,项错误;胰岛素分泌增加,一方面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进行氧化分解,进入肝、肌肉并合成糖原;另一方面又能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变成葡萄糖,项错误;人体血糖调节以体液调节为主,自主神经也参与血糖调节,如当血糖含量降低时,下丘脑的某个区域兴奋,通过交感神经使胰岛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使得血糖含量上升,项正确。
8. BC
[解析]胰岛素是分泌蛋白,由于蛋白质是大分子物质,故胰岛细胞以胞吐的方式分泌胰岛素,项正确;胰岛素可以作用于肾小管,促进过滤液中葡萄糖的吸收,如果抑制肾小管对葡萄糖的吸收,将会导致尿糖,项错误;根据表格,Ⅰ型糖尿病产生的原因是胰岛素分泌不足,故注射胰岛素对其有效,但Ⅱ型糖尿病是由胰岛素受体不足导致的,故注射胰岛素对其无效,项错误;两种类型的糖尿病都是由血糖代谢出现异常引起的,故调整饮食对两种糖尿病都有疗效,项正确。
9. A
[解析]由图可知,胰岛细胞表面上含有神经递质的受体、胰高血糖素的受体以及葡萄糖的受体,所以机体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维持胰岛素含量的稳定,项正确;胰岛素与组织细胞质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就发挥作用,并不会进入组织细胞,项错误;当人长时间奔跑,血糖含量下降,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增加,胰高血糖素的受体活动会随之增强,项错误;抗体1能使胰岛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减少,其引起的糖尿病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来治疗,项错误。
10. A
[解析]志愿者的年龄、身体健康情况应相似,每餐食用量属于实验的无关变量,应控制为相同且适宜,不能由志愿者自行决定,项错误。
11. (1) ; 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糖皮质激素(写出两个,其中一定要有胰高血糖素)
[解析]正常人体的血糖浓度为。当血糖含量较低时,机体通过神经—体液调节的作用,使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加,促进肝糖原分解,使血糖浓度升高。
(2) 胰岛B; 肝糖原; 睡前适量加餐(避免过度饥饿);合理控制降糖药物的使用量
[解析]胰岛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细胞功能减退,血糖调节能力降低,从而使血糖升高。当饥饿过度或降糖药物使用过量时,容易矫枉过正,使肝糖原过多分解为葡萄糖进入血液,出现“苏木杰反应”。因此,为避免出现该反应,可在睡前适量加餐(避免过度饥饿)或合理控制降糖药物的使用量,防止肝糖原过快的分解使血糖升高。
(3) ① 生长激素
[解析]分析图1可知,有黎明现象组和无黎明现象组在不同时间段内胰岛素和褪黑素含量几乎没有差异,而生长激素的含量存在很大差异,因此说明生长激素节律性分泌异常可能与黎明现象有关。
② 节律性异常
[解析]据图2可知,与组相比,组中 基因表达发生了节律性异常,表明“黎明现象”与生物节律紊乱有关。
③ Ⅱ、Ⅲ、Ⅳ
[解析]影响胰岛素作用敏感性的因素会使胰岛素不能很好地发挥降血糖的作用,如胰岛素受体表达下降;胰岛素受体基因突变,不能形成胰岛素受体;以及组织细胞信号转导异常,都会使胰岛素不能与受体很好地识别并发挥降血糖的作用,因此Ⅱ、Ⅲ、Ⅳ符合题意。
(4) 若发生苏木杰现象,则在出现低血糖时,会由脂肪参与代谢供能,造成尿中酮体增加
[解析]若发生苏木杰现象,则在出现低血糖时,会由脂肪参与代谢供能,造成尿中酮体增加,因此可将尿液中酮体(脂肪分解代谢的产物)的含量作为诊断依据之一,以区分糖尿病患者的清晨空腹高血糖为上述哪种情况。
12. (1) 细胞核和核糖体; 降低; 升高
[解析]基因表达的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其场所分别是细胞核和核糖体,若基因表达能力降低,则合成的减少,导致胰岛细胞对于葡萄糖的敏感性降低,影响葡萄糖进入胰岛细胞。由题图可知,可促使葡萄糖转变为,若基因缺陷,则导致进入细胞的葡萄糖不能氧化分解合成,最终引起胰岛素分泌减少,使血糖升高。
(2) 关闭; 开放
[解析]由题图分析可知,当血糖上升,经进入细胞的葡萄糖增加,细胞中的值升高,导致通道关闭,使膜发生去极化,引起通道开放,从而刺激胰岛素的分泌。
(3) 升高
[解析]在血糖调节中,胰高血糖素直接作用于胰岛细胞,对胰岛细胞内含量的影响可能是升高,促进胰岛素释放。
(4) 钠
[解析]副交感神经可能通过控制胰岛细胞质膜上钠离子通道的打开,使膜发生去极化,产生动作电位,释放胰岛素。
C级 学科素养创新练
13. (1) 胰岛B细胞; 细胞质膜上;作用于胰岛B细胞,促进其分泌(释放)胰岛素;能抑制胃排空、降低食欲,减少对糖类的摄入
[解析]血糖升高会刺激甲细胞分泌激素,该激素为胰岛素,因此甲细胞为胰岛细胞。是多肽类激素,不能直接进入细胞,因此其受体应位于甲细胞的细胞质膜上;结合图文可知,作用于胰岛细胞,促进其分泌(释放)胰岛素,还能抑制胃排空、降低食欲,减少对糖类的摄入,说明具有间接降血糖作用。
(2) 口服; 口服葡萄糖不仅提高了血糖浓度,还刺激细胞分泌,两者都能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
[解析]实验研究发现,口服或注射等量的葡萄糖,测得血液中的激素(胰岛素)的增加量有较大差异,口服葡萄糖不仅提高了血糖浓度,还刺激细胞分泌,两者都能促进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因此口服方式对血液中的激素(胰岛素)的增加量比注射方式大。
(3) ① 不含索马鲁肽药物的制剂(其他成分相同); Ⅱ型糖尿病患者
[解析]根据实验的对照原理,从成分分析本实验中使用的安慰剂是指不含索马鲁肽药物的制剂(其他成分相同),其使用对象是Ⅱ型糖尿病患者。
② 胰岛素; 胰高血糖素; 低血糖
[解析]据图2分析类似物的作用特点:血糖平台水平高时,可以促进胰岛素的分泌,血糖平台水平低时,不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该临床实验表明,类似物既能降低血糖,又能保证个体不会出现低血糖症状。
类别
胰岛素分泌
胰岛素受体
Ⅰ型糖尿病患者
不足
正常
Ⅱ型糖尿病患者
正常
不足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第二节 人体免疫功能异常精练,共12页。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第四节 体温稳定的调节同步训练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有关体温的叙述,正确的是, 下图为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第三节 水盐平衡的调节课时练习,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