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苏教版选择性必修1分层作业试题(29份)
-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三章人的免疫调节与稳态本章知识网络苏教版选择性必修1 试卷 试卷 0 次下载
-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三章人的免疫调节与稳态章末测评卷苏教版选择性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三章人的免疫调节与稳态第一节人体的免疫应答第二课时细胞免疫免疫制剂及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的关系分层作业苏教版选择性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三章人的免疫调节与稳态第二节人体免疫功能异常分层作业苏教版选择性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四章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本章知识网络苏教版选择性必修1 试卷 试卷 0 次下载
高中第一节 人体的免疫应答第一课时习题
展开这是一份高中第一节 人体的免疫应答第一课时习题,共10页。
第1课时 人体的免疫系统、非特异性免疫和体液免疫
分层作业
必备知识基础练A级
1. [2023·江苏宿迁泗洪中学高二开学考试]以下只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的免疫细胞是( )
A. 红细胞 B. 吞噬细胞 C. 淋巴细胞 D. 血小板
2. [2023·江苏镇江丹阳高级中学高二月考改编]下列有关免疫细胞与免疫活性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免疫细胞只能分布在免疫器官中
B. 补体是具有耐高温酶活性的蛋白质
C. 胸腺既是人体的免疫器官,也能分泌激素
D. 抗原、抗体、细胞因子和溶菌酶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3. [2023·江苏淮安淮阴中学高二学情调研改编]下列关于人体免疫活性物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溶菌酶的分泌依赖细胞质膜的流动性
B. 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C. 抗体是一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蛋白质
D. 溶菌酶、抗体和细胞因子都是内环境的成分
4. [2023·江苏南京第三高级中学高二期末]下列关于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若骨髓受到损伤,则会影响B细胞的产生,但不影响 细胞的产生
B. 淋巴细胞或其他细胞分泌的溶菌酶、抗体、干扰素等均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C. 被病原微生物侵染后,免疫细胞清除病原体时可能导致扁桃体肿大
D. 非特异性免疫先天就有,作用范围广,特异性免疫后天形成,作用范围小,针对性强
5. [2023·江苏连云港灌云附中、灌南二中高二联考]免疫活性物质包括细胞因子、抗体、溶菌酶等,这些物质( )
A. 并不都是信号分子 B. 作用后都被灭活
C. 都作用于特定的靶细胞 D. 都是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
6. [2023·江苏扬州中学高二期中]下列有关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起作用的免疫
B. 特异性免疫是后天形成的、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起作用的免疫
C. 吞噬细胞是没有识别能力的免疫细胞,既可参与特异性免疫,也能参与非特异性免疫
D. 机体自身的组织和细胞成为抗原后发生的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
7. 如图为人的体液免疫图解,请分析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细胞①是抗原提呈细胞
B. 细胞②是辅助 细胞,能分泌细胞因子
C. 细胞③是记忆B细胞,当再次接触该抗原时可迅速活化、增殖和分化
D. 细胞④寿命比较长,细胞⑤产生的物质为蛋白质
关键能力提升练B级
8. [2023·江苏盐城响水中学高二期中改编]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人体皮肤大面积烧伤后容易发生感染。当我们体内上呼吸道有炎症时,扁桃体会肿大,有时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还会出现淋巴结肿大,这些现象都与免疫系统有关。下面关于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皮肤组成了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既能进行非特异性免疫,又能进行特异性免疫
B. 扁桃体、淋巴结为免疫器官,内含免疫细胞阻止和消灭病原体
C. 执行免疫功能的细胞是淋巴细胞,该细胞是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分裂、分化形成的
D. 免疫活性物质包括抗体、溶菌酶和细胞因子等,它们都是由淋巴细胞合成和分泌的
9. [2023·江苏苏州常熟中学高二期中改编]下列有关人体体液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B细胞与 细胞的来源相同,但成熟的场所不同
B. B细胞活化后,细胞中基因和 的种类会发生改变
C. 辅助 细胞可以将抗原提呈给B细胞,从而促进B细胞的活化
D. 浆细胞再次受到相同抗原刺激后会继续增殖分化
10. [2022·江苏扬州高二期中]如图为新型冠状病毒入侵人体引发的部分免疫反应(数字表示过程,字母表示细胞),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 能特异性识别新冠病毒,并能加工、处理、提呈抗原
B. 物质甲属于免疫活性物质,作用于细胞 ,使其细胞周期变长
C. 当流感病毒入侵人体时,物质乙能与其特异性结合
D. 治愈的新冠病毒感染者发生⑨时,会发生⑦过程,⑦过程存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11. [2023·江苏南通启东中学高二调研]如图为人体免疫系统清除某病毒的部分过程示意图。下列推测最准确的是( )
A. 细胞乙的来源只有甲细胞,由甲细胞受到抗原刺激与细胞因子作用分裂、分化形成
B. 与细胞丙相比,细胞乙的高尔基体和溶酶体都更发达
C. 由细胞丙参与的免疫过程都属于人体的特异性免疫
D. 抗原—抗体被细胞丙吞噬后,消化得到的部分产物可被细胞利用
12. [2023·连云港赣榆一中高二质量检测改编](多选)如图是免疫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部分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示免疫过程为体液免疫
B. 物质Ⅰ具有促进细胞D分裂、分化的作用
C. 物质Ⅰ、Ⅱ均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D. 图中有3种细胞能够对病菌进行特异性识别
学科素养创新练C级
13. 病毒侵入机体时,机体会启动免疫反应对抗病毒。如图是免疫系统作用于新型冠状病毒的过程简图,其中字母表示细胞或物质,数字表示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免疫系统主要包括,其中胸腺和骨髓分别是的场所。
(2) B为,过程②表示,图中为,细胞的作用是。
(3)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痊愈后一般不会再次被该种病毒感染患病。试从免疫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但不能完全保证不会再次被该种病毒感染患病,试从病毒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14. 某同学为验证“体液免疫需要细胞和B细胞的共同参与”,利用给定的材料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材料:未受感染的状态相同的小白鼠若干只,射线照射仪,新鲜的细胞和B细胞,毒性极低的霍乱弧菌制剂,血清抗体测定仪以及其他必要的工具。
实验原理:细胞和B细胞的有无,能影响抗体的产生量,通过测定血清中抗体的数量可判断体液免疫的强弱。
方法步骤:
第一步:将3只未受感染的状态相同的小白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摘除胸腺,并用大剂量的射线照射;
第二步:向第1组小白鼠体内注射细胞;向第2组小白鼠体内注射B细胞;向第3组小白鼠体内注射细胞和B细胞;
第三步:分别向上述3只小白鼠体内接种霍乱弧菌制剂;
第四步:饲养天后,分别测定3只小白鼠体内血清中抗体的数量。
请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以下问题。
(1) 上述实验步骤中存在不严谨之处,请进行更正。
① 。
② 。
③ 。
④ 。
(2) 预期实验结果:。
第1课时 人体的免疫系统、非特异性免疫和体液免疫
分层作业
A级 必备知识基础练
1. C
[解析]红细胞是一种血细胞,不属于免疫细胞,项不符合题意;吞噬细胞属于免疫细胞,在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中均可发挥作用,项不符合题意;淋巴细胞是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主要作用的细胞,如细胞和细胞,项符合题意;血小板是一种血细胞,不属于免疫细胞,项不符合题意。
2. C
[解析]免疫细胞也能分布在血液中,项错误;补体不耐高温,项错误;胸腺是人体的免疫器官,也能产生胸腺激素,项正确;抗原不属于免疫活性物质,项错误。
3. B
[解析]溶菌酶是大分子蛋白质,其分泌方式是胞吐,依赖细胞质膜的流动性完成,项正确;免疫活性物质有的由免疫细胞产生,如细胞因子和抗体,有的由其他细胞产生,如溶菌酶,项错误;抗体是由浆细胞分泌的一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蛋白质,项正确;溶菌酶、抗体和细胞因子都参与免疫调节,都是内环境的成分,项正确。
4. A
[解析]细胞也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因此若骨髓受到损伤,则会影响细胞、细胞的产生,项错误;溶菌酶、抗体、干扰素(属于细胞因子)等是由淋巴细胞(属于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分泌的免疫活性物质,项正确;被病原微生物侵染后,免疫细胞清除病原体时会出现炎症反应,可能导致扁桃体肿大,项正确;非特异性免疫是人人生来就有的,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因此作用范围广,而特异性免疫是后天形成的,主要针对特定的抗原起作用,因此作用范围小,项正确。
5. A
[解析]信号分子需要与受体结合发挥作用,细胞因子是信号分子,抗体、溶菌酶不是信号分子,项正确;溶菌酶发挥作用后不被灭活,项错误;溶菌酶可作用于多种细胞,项错误;溶菌酶在非特异性免疫中起作用,项错误。
6. C
[解析]生来就有的,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对多种病原体都起作用的免疫是非特异性免疫,项正确;后天形成的、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起作用的免疫是特异性免疫,项正确;吞噬细胞具有非特异性识别能力,可参与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项错误;机体自身组织和细胞成为抗原后发生的免疫是特异性免疫,项正确。
7. C
[解析]细胞①是抗原提呈细胞,可将抗原加工处理后呈递在细胞质膜表面供辅助细胞识别,项正确;细胞②是辅助细胞,能分泌细胞因子,促进细胞活化并增殖和分化,项正确;细胞④是记忆细胞,当再次接触该抗原时可迅速活化、增殖和分化,项错误;细胞④是记忆细胞,寿命比较长,细胞⑤(浆细胞)产生的物质为抗体,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项正确。
B级 关键能力提升练
8. B
[解析]非特异性免疫是人体防御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只能进行非特异性免疫,不能进行特异性免疫,项错误;扁桃体、淋巴结为免疫器官,内含很多免疫细胞阻止和消灭病原体,项正确;执行免疫功能的细胞是免疫细胞,免疫细胞是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分裂、分化形成的,项错误;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合成和分泌的,项错误。
9. A
[解析]细胞与细胞都来源于造血干细胞,但成熟的场所不同,细胞在骨髓中成熟,细胞在胸腺中成熟,项正确;细胞活化后,细胞会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其中基因不会改变,但转录的的种类发生改变,项错误;激活的辅助细胞分泌的白介素等细胞因子作用于细胞,促进细胞的活化,项错误;浆细胞不能增殖分化,记忆细胞再次受到相同抗原刺激后会继续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项错误。
10. D
[解析]细胞是抗原提呈细胞,能识别新冠病毒,并能加工、处理、提呈抗原,但是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项错误;物质甲(细胞因子)属于免疫活性物质,可促进细胞(B细胞)活化使其增殖分化,细胞周期变短,项错误;物质乙是抗体,具有特异性,只能与新冠病毒结合,不能与流感病毒结合,项错误;治愈的新冠病毒感染者有记忆细胞,可以发生二次免疫,在这个过程中,记忆细胞迅速活化、增殖和分化为浆细胞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项正确。
11. D
[解析]图中细胞甲表示细胞或记忆细胞,细胞乙表示浆细胞,浆细胞可以由细胞或记忆细胞增殖分化而来,项错误;细胞乙为浆细胞,可分泌抗体,细胞丙为吞噬细胞,可以加工、处理抗原,因此与细胞乙相比,细胞丙的溶酶体更发达,而细胞乙的高尔基体更发达,项错误;细胞丙为吞噬细胞,吞噬细胞既可以参与非特异性免疫,也可以参与特异性免疫,项错误
12. BD
[解析]图中所示免疫过程中,物质Ⅱ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因此物质Ⅱ为抗体,由此可判断该免疫过程为体液免疫,项正确;图中物质Ⅰ为细胞因子,其能够促进细胞活化并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细胞为浆细胞,项错误;细胞因子和抗体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项正确;辅助细胞和细胞均能够对病菌进行特异性识别,抗原提呈细胞能够识别病菌,但没有特异性,浆细胞不能识别病菌,项错误。
C级 学科素养创新练
13. (1) 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细胞和B细胞成熟
[解析]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其中胸腺和骨髓分别是细胞和细胞成熟的场所。
(2) 抗原提呈细胞; 辅助细胞分泌白介素作用于B细胞,促进B细胞的增殖分化; 抗体; 合成并分泌抗体
[解析]细胞是抗原提呈细胞,在图中所示免疫过程中的作用是摄取、处理病毒并传递给辅助细胞。过程②表示辅助细胞分泌白介素作用于细胞,促进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图中为抗体,细胞是浆细胞,浆细胞的作用是合成并分泌抗体。
(3)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痊愈后体内存在足量的抗体(或记忆B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释放大量抗体); 新型冠状病毒的遗传物质易发生基因突变,使人体原有的抗体失去作用
[解析]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痊愈后体内存在足量的抗体(或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释放大量抗体),因此一般不会再次被该种病毒感染患病。但不能完全保证不会再次被该种病毒感染患病,这是因为新型冠状病毒的遗传物质易发生基因突变,使人体原有的抗体失去作用。
14. (1) ① 第一步应选取多只未受感染的、生理状态相同的小白鼠,随机均分为3组
② 第一步处理小白鼠后,应分别接种等量的霍乱弧菌制剂,然后测定有无抗体产生
③ 第二步向小白鼠体内注射的淋巴细胞应该等量
④ 第三步接种的霍乱弧菌制剂应该等量
[解析]根据实验目的和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分析,题述实验中存在以下不严谨之处:①第一步中小白鼠的数量太少,应选取多只未受感染的、生理状态相同的小白鼠,随机均分为3组;②第一步处理小白鼠后,应该分别接种等量的霍乱孤菌制剂,测定有无相应抗体产生(应无相应抗体产生)第二步向3组小白鼠体内注射的淋巴细胞应该等量;④第三步应该接种等量的霍乱孤菌制剂。
(2) 第1组、第2组小白鼠体内不产生抗体,第3组小白鼠体内产生相应抗体
[解析]该实验的目的是验证“体液免疫需要细胞和细胞的共同参与”,则第1组、第2组小白鼠体内应该不产生相应抗体,而第3组小白鼠体内应该产生相应抗体。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2节 特异性免疫第1课时当堂检测题,共9页。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第二节 人体免疫功能异常精练,共12页。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第三章 人的免疫调节与稳态第一节 人体的免疫应答第二课时同步达标检测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将细菌分泌的外毒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