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粤沪版八年级上册4 让声音为人类服务教学ppt课件
展开1.了解现代技术中声学知识的一些应用。2.知道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的方法。
1.物理观念2.科学态度与责任
1. 回音壁是一道圆形的围墙,墙面十分光滑,声音就可以多次________形成多次回声。2. 声音从三音石发出,从围墙________后又回到中央,然后又传到围墙,又被反射回来,如此往返,站在三音石上的人能听到多次声音,由于前三次最为清晰,故被称为________。
3.声源到人双耳的________一般不同,这就造成了声音传到人双耳的________、________及其他特征会有微小的差别,因此人们可以判断声源的方位,这就是“双耳效应”。
4. 在标准礼堂讲话比在旷野里讲话要清楚而且响亮,这是因为( )A.礼堂里空气不流动B.声音被礼堂四壁反射回来并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C.礼堂里空气多,旷野里空气少,传声性能不一样造成的D.实际是一样的,只是感觉作用
5. 一般来说,大礼堂的四周墙壁都是凹凸不平,像蜂窝状似的,这样做是为了( )A.减弱声音的反射B.增强声音的反射C.增大声音的响度D.仅是为了装饰,为了美观思路点拨:现实中很多建筑都是运用了声音的反射原理,我国著名的北京天坛的“回音壁”和“三音石”都利用了声音的反射原理。
6.物理学中,把振动频率高于________Hz的声音叫做超声;应用:定位,通信,勘察,检测,诊疗等。7. 物理学中,把振动频率低于______Hz的声音叫做次声;应用:定位,预报台风、火山和地震活动等。8.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如利用声呐探测海洋深度、B超等)和______(如超声波粉碎肾结石等)。
9. 海豚能够发出超声波,老虎能够发出次声波。下列关于超声波和次声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超声波听起来比较高亢B. 次声波听起来比较低沉C. 超声波和次声波都可以传递信息D. 超声波可以传递信息但不能传递能量
10. 下列事例是利用声波传递能量的是( )A. 医生用听诊器诊断病情B. 医疗上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C. 渔民捕鱼时利用声呐探测鱼群的位置D. 蝙蝠利用“回声定位”确定目标的位置思路点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物体振动的快慢用频率表示,单位是Hz。次声波的频率低于20 Hz,超声波的频率高于20 000 Hz,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在20~20 000 Hz。
11. 噪声:(1)从环境保护角度来说,一切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即对身心健康,特别是对听觉有损害的声音都是________;从物理学角度来说,凡是杂乱无章的振动发出的声音都叫做噪声。
(2)噪声污染控制途径:①在________处:改造噪声源、加防护罩或消声器等;②在_____________中:植树种草、使用吸音材料等;③在________处:带耳罩、塞棉花、捂住耳朵等。(3)减弱噪声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为了防止机动车的噪声对学校教学产生影响,交管部门应该选择下列所示的哪个交通标志牌安放在校园及附近路段?( )A.禁止鸣笛B.限速C.禁止停车D.限重
13.【工程实践】2022年12月7日9时15分,快舟十一号遥二运载火箭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将交通VDES试验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发射现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达到了180分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轰鸣声不是振动产生的B. 震耳欲聋的轰鸣声是超声波C. “震耳欲聋”是指声音的响度大D. 现场的人佩戴耳罩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思路点拨:(1)从物理学角度考虑,噪声是由物体无规则振动产生的;从环保的角度考虑,不管声音是优美动听,还是杂乱刺耳的,只要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造成影响的,都可以称为噪声。噪声的大小用分贝(dB)来表示,由此确定的声级是以人能听到的声音为标准划分的,0 dB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30~40 dB是理想的安静环境。
思路点拨:(2)要明确生活中是采用哪种途径减弱噪声的,例如:摩托车安装消声器,在声源处减弱——消声;高架道路两侧建起透明隔音墙,在传播过程中减弱——隔声;机场工作人员佩带有耳罩的头盔,在人耳处减弱——隔声;录音室的墙面上装有吸声材料,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吸声。
1. 关于“0 dB”的理解,正确的是( )A. 0 dB意味着物体不发生振动B. 0 dB是人耳能听到的最弱声音C. 低于0 dB也能引起人耳对声音的感觉D. 0 dB就是没有声音
2.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分辨人B.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C.“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说话降低音调D.发声的音叉与水面接触时“水花四溅”,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3. 【传统文化】古诗《小儿垂钓》中写道:“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钓鱼的小儿面对路人的询问,只是招招手默不作声,如图2-4-1所示,这是因为他知道声音不仅能在空气中传播,还能在________中传播。“遥招手”“不应人”是在________减弱噪声。
4.如图2-4-2所示,将两个完全相同的音叉放在桌面上,在与两个音叉距离相等的位置,放置一个收音设备(图中未画出),现用力敲击甲音叉,乙音叉也发出较微弱的声音(这是“共振”现象),此时收音设备记录了两个声音的数据如下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共振”现象说明声音主要传递信息B.两个音叉发出声音的音调相同C.声音1记录的是乙音叉发出的声音D.因为没有敲击乙音叉,所以乙音叉没有振动
物理八年级上册4 让声音为人类服务教案配套课件ppt: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上册<a href="/wl/tb_c15496_t3/?tag_id=26" target="_blank">4 让声音为人类服务教案配套课件ppt</a>,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雷电传来暴风雨信息,听诊器传来病情信息,声音与信息,声音与建筑,声音与音乐,气势磅礴的大合唱,婉转缠绵的个人演奏,STS双耳效应,双声道立体声,超声波焊接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粤沪版4 让声音为人类服务教学演示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粤沪版4 让声音为人类服务教学演示课件ppt,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声音与音乐,声音与建筑,听不见的声音,超声波的应用,1传递信息,2传递能量,次声的应用,常见噪声源,控制噪声的措施,1消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粤沪版八年级上册4 让声音为人类服务作业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粤沪版八年级上册4 让声音为人类服务作业课件ppt,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能力提升,夯实基础,素养提升,声源处,传播过程中,人耳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