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6章第2节防灾减灾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学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4834760/0-169488157393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6章第2节防灾减灾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学案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4834760/0-169488157396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6章第2节防灾减灾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学案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4834760/0-169488157399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6章第2节防灾减灾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学案
展开第二节 防灾减灾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一、防灾减灾
1.防灾减灾手段
(1)指导方针:“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
(2)防灾减灾工作的内容
①灾害监测:建立自然灾害监测系统,对灾害进行动态监测。
②灾害防御:一方面修建水库、堤坝、防护林等防灾工程;另一方面施行防灾减灾的法律法规,开展减灾教育。
③灾害救援与救助
④灾后恢复:尽快恢复灾区群众的生产和生活,促进灾区经济和社会的恢复和发展。
2.自救与互救
(1)灾前准备
①洪涝、台风等:及时关注天气预报及灾害预警信息。
②地震:准备应急救援包,牢记地震撤离路线和附近应急避难场所位置,参加地震演习活动,树立防震意识等。
(2)灾中救助
洪涝 | 尽量向地势高的地方逃生 |
地震 | 如条件允许,及时、有序地撤离到安全地带 |
泥石流 | 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方向的山坡转移 |
(3)灾后自我保护:提高警惕,防患于未然。
二、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1.遥感技术(RS)
(1)定义:利用装在航空器或航天器的光学或电子设备,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感知的地理信息技术。
(2)优点:探测范围大,获取信息速度快、周期短、信息量大,受地面条件限制少等,能够实现地物信息的实时、动态监测。
(3)防灾减灾应用:实时监测洪涝、台风等灾害形成过程,准确预报、预警;快速识别地震等突发性自然灾害影响范围,对灾情统计、灾害救援等工作提供支持。
2.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
(1)定义:是一种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实时定位、导航的地理信息技术。
(2)组成:由卫星星座(空间部分)、地面监控系统(地面控制部分)和信号接收系统(用户部分)组成。
(3)应用和特点: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适用于陆地、海洋、航空和航天,具有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的特点。
(4)防灾减灾应用:精确定位,发出求救信号,及时报告位置和受灾情况,有效缩短救援搜寻时间。
3.地理信息系统(GIS)
(1)定义:对地理数据进行输入、处理、存储、管理、查询、分析、输出等的计算机信息系统。
(2)功能:空间查询与分析,数据叠加分析。
(3)防灾减灾应用:自然灾害动态监测、预报预警,快速确定受灾范围及受灾情况,为制定减灾预案、评估灾害损失和指导灾后恢复重建等提供依据。
考点一 自然灾害的防避
(2020·浙江7月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青藏高原降水量自西北、西南、东南向内部递减。图1为青藏高原泥石流分布示意图。图1中甲地某年7月30日发生了一次大型泥石流。甲地附近海拔低于其2 000米处有一气象站,图2为该气象站测得的该年7月天气要素统计图。
(1)青藏高原泥石流高发区相对集中分布在高原的________部。从气候角度,分析甲地此次泥石流形成的原因。
(2)说出防御泥石流对山区公路危害的主要工程措施。
【思维培养】
关键能力 | 获取和解 读信息 | ①气温:7月份多数日期甲地日均温高于常年月均温,导致冰川融化加快,冰川融水增加; ②降水:图中有9—11日、21—25日两个降水集中且偏多的时段,导致地表径流量大,为泥石流的发生提供了充足的地表径流 |
调动和运 用知识 | 结合泥石流发生月份的气温和降水特点分析泥石流形成的原因 | |
学科素养 | 区域认知 | 据图1分析,泥石流高发区主要集中在地势第一、第二级阶梯交界处,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南部地区 |
综合思维 | 防御泥石流对山区公路危害的工程措施主要从拦水、排水以及护坡角度分析作答 |
【我的解答】
答案:(1)东南 原因:气温高于常年,冰川融化加快;前期降水多且集中,地表径流量大。
(2)修筑拦水坝,建设排流、导流设施;构筑护坡工程等。
地震灾害的防避
1.防灾减灾措施:建设先进的地震监测台网,加强地震监测,及时准确地预报;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防灾意识;提高建筑物抗震强度;加强地震灾害的管理等。
2.自救与互救
滑坡和泥石流的防避
1.防灾减灾措施
防御 措施 | 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建立灾情监测网络及预警系统;恢复植被,加固山林等 |
具体 措施 | 滑坡:在滑坡体外设置截水沟;修建阻滑支撑工程。 泥石流:修筑排导槽,将泥石流物质疏导到特定位置 |
2.自救
滑坡发 生时 | 迅速向滑坡两侧逃离;遇到高速滑坡或滑坡体下滑时,若无法逃离,宜原地不动或抱住大树等 |
泥石流 发生时 | 应迅速向沟谷两侧的山坡上逃离 |
洪水灾害的防避
1.社会层面
类型 | 措施 | 作用 |
工程 措施 | 兴建水库,退耕还湖 | 提高对洪水的调蓄能力 |
修筑堤坝 | 防止洪水漫溢 | |
疏浚河道 | 加快泄洪速度 | |
开辟分洪区,开挖分洪道 | 缓解泄洪压力 | |
非工 程措 施 | 增强人们对洪水灾害的认识,提高人们防洪减灾的意识 | |
严格控制乱砍滥伐,逐步提高森林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 | ||
建立统一的防灾减灾管理体制和抗洪抢险指挥管理系统 | ||
组织灾前水利建设与防洪减灾科技研究 |
2.个人层面
台风和龙卷风的防避
1.台风灾害的防避措施
时间段 | 防避措施 | ||
台风 来临前 | 收听天气预报;对房屋等建筑物进行检查,必要时给予加固 | ||
台风 来临时 | 在岸上 | 听到台风警报后,不要外出或到海滩游泳,更不要驾船出海 | |
在海上,不能及时靠岸 | “停” | 滞航,待台风过后,再继续航行 | |
“绕” | 根据台风移动的方向和影响的范围适当改变航线,绕道而行 | ||
“穿” | 抢在台风到来之前迅速通过 | ||
台风 袭击时 | 外出的人 | 应该尽快回家 | |
待在室 内的人 | 切勿靠近窗户,尤其不要靠近向风的窗户,以免强风刮破窗户时对人体造成伤害 | ||
强风过 后不久 | 台风眼过境的地区,天空变得晴朗,风也暂时停止,此时切勿以为风暴已结束而放松警惕,因为台风很快会再度来临 |
2.龙卷风的自救
(1)在接到龙卷风预报时,要立即躲进地下室或坚固的混凝土建筑物中隐藏起来。
(2)如果在室内,适当将窗户留出来一些缝隙,平衡建筑物内外压力。
(3)如果在野外开阔地,可就近找低洼地伏于地面。
考向1 地震灾害的防避
我国四川西部高山峡谷区发生的一次强地震给当地造成了较大损失。地震后形成了多个堰塞湖,潜在威胁较大,需要及时准确地进行监控。据此完成1~2题。
1.四川西部高山峡谷区位于( )
A.环太平洋地震带
B.东非裂谷地震带
C.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D.大洋海岭地震带
2.地震发生后,被困在废墟下的人正确的自救做法有( )
①点燃柴火帮助搜救人员确定位置
②用手帕或布遮住口鼻以防吸入过多灰尘
③大喊大叫不要错过搜救的黄金期
④敲击管道或墙壁以便能被救援人员发现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C 2.D 解析:第1题,根据所学知识,四川西部高山峡谷区位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消亡边界附近,板块碰撞挤压,其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C正确;环太平洋地震带位于太平洋沿岸地区,A错误;东非裂谷地震带位于非洲,B错误;大洋海岭地震带主要在海洋上,且位于板块张裂边界,D错误。第2题,盲目点燃柴火可能会有引燃易燃气体的危险,比如煤气管道破裂导致的煤气泄漏等,①错误。用手帕或布遮住口鼻以防吸入过多灰尘而导致窒息,②正确。大喊大叫会耗费过多体力,③错误。要利用其他的方式来向外界传达呼救信息,如敲击管道或墙壁以便能被救援人员发现,④正确。
考向2 洪涝灾害的防避
2020年7月,鄱阳湖流域洪水灾害严重,大量圩堤破堤分洪。单退圩堤特征是“低水种养,高水蓄洪”,俗称“退人不退田”。双退圩堤特征是平圩清障退耕作,还圩为水或滩涂,对圩堤采取顺水流方向上、下扒口或平毁措施,俗称“退人退田”。下图为鄱阳湖流域一段圩堤低水位时的景观图。据此完成3~4题。
3.单退圩堤坡面铺设空心六角护坡砖的主要目的是( )
A.减少圩堤土方侵蚀
B.便于洪水期开挖分洪
C.便于洪水期洪水的下渗
D.美化坡面环境
4.以下关于圩堤表述正确的是( )
A.双退圩堤破堤分洪后应及时修复
B.单退圩堤破堤分洪后无须及时修复
C.洪涝灾害严重时才需要单退圩堤破堤分洪
D.双退圩堤每年汛期都需要破堤分洪
3.A 4.C 解析:第3题,由材料可知,单退圩堤特征是“低水种养,高水蓄洪”,即当圩堤遇到超过进洪水位的洪水时用于蓄洪,当外河水位低于进洪水位时,堤内仍可进行农业生产,因此单退圩堤主要功能是用于防洪,在出现洪水位时蓄洪,坡面铺设空心六角护坡砖主要目的是保护大堤,减少圩堤土方侵蚀,A正确;双退圩堤在洪水期开挖分洪,B错误;洪水期洪水渗入大堤易引起堤坝溃决,C错误;空心六角护坡砖对坡面能起到一定程度的美化作用,但不是主要目的,D错误。第4题,结合材料分析可知,双退圩堤特征是平圩清障退耕作,还圩为水或滩涂,因此破堤分洪后可不用及时修复,A错误;单退圩堤特征是“低水种养,高水蓄洪”,洪涝灾害严重时才需要破堤分洪,而且圩堤在破堤分洪后需及时修复,B错误,C正确;汛期不一定会造成洪灾,双退圩堤只有在出现洪灾时才进行破堤分洪,D错误。
考点二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2021·浙江6月卷)GIS可通过图层信息来分析和预测地质灾害的发生。下图示意某区域相关要素评估值信息图层(数值越大表示该评估要素指示地质灾害发生概率越高)和地块编号。此次降水易引发地质灾害的地块是( )
A.④⑦ B.⑤⑧
C.②③ D.⑥⑨
【思维培养】
关键能力 | 获取和解 读信息 | 根据材料“数值越大表示该评估要素指示地质灾害发生概率越高”,推断出在某次降水强度土层中④⑥⑦地块指示发生地质灾害的频率较高 |
调动和运 用知识 | ①地形图层:④⑦地块指示发生地质灾害的频率较高; ②植被图层:④⑥⑦地块指示发生地质灾害的频率较高; ③综合三个指标:④⑦地块指示发生地质灾害的频率较高 | |
学科素养 | 综合思维 | 易引发地质灾害的地块的判断可以结合不同地块的降水强度、地形坡度、植被覆盖等因素进行分析,GIS分析就是将图层叠加得出结论 |
【我的解答】 A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类型 | 主要功能 | 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 |
遥感 技术 | 能够实现地物信息的实时、动态监测 | ①获取大气云图,监测沙尘、台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的形成过程; ②可以迅速地发现一些初发时人眼难以察觉的突发性灾害,如森林火灾、赤潮等; ③在交通不便、人迹罕至的地区,可展现遥感作为灾害监测“千里眼”的优越性; ④在灾害发展过程中和消除后,对灾害发生的规模、速度以及是否复发进行监测 |
地理信息系统 | 对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空间数据分析 | 对自然灾害进行预报预警、动态监测、灾害发生成因与规律分析、灾害损失调查、灾情评估等,还可以为制定减灾预案和指导灾后重建工作提供依据 |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 提供精准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能够进行定位和导航 | ①监测地壳的微小移动,帮助预报地震; ②精准定位自然灾害发生的地点; ③救灾中对救援车交通导航,以最快速度到达地点开展救援 |
考向1 遥感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我国采用地理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与地理学等基础学科相结合的手段,构建了洪涝灾害遥感监测评估系统。该系统可以在12小时内提供各县的受淹面积、受淹耕地专题图和统计表格等监测评估结果。据此完成1~2题。
1.按自然灾害的成因与发生过程划分,洪涝属于( )
A.气象灾害 B.生物灾害
C.海洋灾害 D.地质灾害
2.在洪涝灾害监测评估中,可以( )
①利用RS获取受淹面积
②利用GNSS获取受淹耕地质量信息
③借助GIS输出灾情专题地图
④通过RS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A 2.C 解析:第1题,洪涝灾害包括洪水和雨涝两大类型。洪水指气候季节性变化引起的特大地表径流不能被河道容纳,或因山洪暴发,江河水位陡涨,导致河堤决口,水库溃坝,城镇和农田被淹没等现象。雨涝指长期大雨或暴雨造成洼地积水不能及时排除,而形成灾害的现象。由此可知洪涝属于气象灾害。第2题,RS可以识别不同地物辐射或反射的电磁波,因此可以利用RS获取受灾面积,①正确;GNSS的主要功能是定位和导航,不能获取受淹耕地质量信息,②错误;GIS可对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可输出地形图、专题图和剖面图等,也可以输出三维地图,③正确;RS并不能直接对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④错误。
考向2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甘肃黑方台地区地处黄土高原西南边缘地区,年降水量280 毫米。20世纪60年代初,由于黄河三门峡水库修建,大量库区移民被安置在黑方台的台塬(顶面平坦宽阔、周边为沟谷切割的黄土堆积高地)上。此后,黑方台地区台塬边缘多发滑坡。据此完成3~5题。
3.20世纪60年代以来黑方台地区多滑坡的主要原因是( )
A.地震多发 B.土质疏松
C.农业灌溉 D.夏季暴雨
4.黑方台地区滑坡具有明显的月份差异,下列月份中滑坡发生次数较多的是( )
A.2月 B.7月
C.10月 D.12月
5.某大学成功利用相关技术对甘肃黑方台地区即将失稳的滑坡发出紧急红色预警,有效避免了群众生命财产损失,该次预警主要利用的是( )
A.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B.遥感
C.5G通信 D.物联网
3.C 4.B 5.A 解析:第3题,据材料信息“20世纪60年代初,由于黄河三门峡水库修建,大量库区移民被安置在黑方台的台塬”可知,滑坡的发生与人类活动有较大关系。材料中没有明显信息说明20世纪60年代以后地震多发,A错误;土质疏松是黄土高原长久以来的特征,不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才出现的,B错误;夏季暴雨也是该地气候稳定、长久的特征,不是20世纪60年代后才出现的,D错误;人类大量迁入,在台塬进行农事活动,进行农业灌溉时造成了滑坡,C正确。第4题,黑方台地区位于甘肃,甘肃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夏季气温高,蒸发旺盛,农业灌溉频率大。两者综合,该区域滑坡发生次数较多的季节应是夏季。第5题,滑坡监测应用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在指定位置放置接收器,连接到指挥中心,监测到有位置变化就报警,再跟踪查看,确认情况及时作出预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导航和定位,A正确;遥感是远距离的探测技术,对滑坡初期地表的微小变化不敏感,会导致预测不及时,可应用在滑坡后的地表状况变化对比,B错误;5G主要是移动通信技术,和滑坡无关,C错误;物联网是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与网络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可以实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人、机、物的互联互通,与滑坡预测关联不大,D错误。
(人教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精品学案 第1部分 第7章 课时42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含解析): 这是一份(人教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精品学案 第1部分 第7章 课时42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含解析),共8页。
【暑假初升高】人教版地理九年级(升高一)暑假预习-(必修1)第18讲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讲学案: 这是一份【暑假初升高】人教版地理九年级(升高一)暑假预习-(必修1)第18讲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讲学案,文件包含第18讲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暑假自学课2023年新高一地理暑假精品课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解析版docx、第18讲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暑假自学课2023年新高一地理暑假精品课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原卷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6章第2节防灾减灾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6章第2节防灾减灾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学案,共1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防灾减灾,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