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第一册分层作业课件(30份)
-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表环境第二节第二课时海水的运动及影响水循环过程及意义分层作业课件鲁教版必修第一册 课件 0 次下载
-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单元培优练课件鲁教版必修第一册 课件 0 次下载
-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测评课件鲁教版必修第一册 课件 0 次下载
-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第一节走近桂林山水分层作业课件鲁教版必修第一册 课件 0 次下载
-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第三节探秘澜沧江_湄公河流域的河流地貌分层作业课件鲁教版必修第一册 课件 0 次下载
地理鲁教版 (2019)单元活动 学用地形图探究地貌特征作业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地理鲁教版 (2019)单元活动 学用地形图探究地貌特征作业ppt课件,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分层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A级 必备知识基础练
[2023泗洪中学期末]某地理兴趣小组对我国某一地区进行考察。下图示意该地理兴趣小组考察区域。据此回答1~2题。
1. 在该地区考察路线上,坡度最缓的路段是( )
A.①B.②C.③D.④
[解析] 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读图可知,①段经过4条等高线,等高线分布密集,坡度大;②段经过2条等高线,等高线分布稀疏,坡度较缓;③段是在2条等高线之间行进,坡度最缓;④段经过3条等高线,等高线分布较密集,坡度较大。故选C。
2. 地貌观察时,海拔常用于判断( )
A.地貌类型B.地形起伏C.坡度D.坡向
[解析] 海拔常用于判断地貌类型,A正确;不能用来判读地形起伏、坡度、坡向,B、C、D错误。故选A。
[2023扬州期中]野外观察是地理学习的重要手段。据此回答3~4题。
3. 野外观察地貌的正确顺序是( ) a.观察视野内大的地貌b.观察和描述次一级地貌c.描述河漫滩等更小的地貌特征
A.a 、b、 cB.a 、c、 bC.b、 c、 aD.c、 b 、a
[解析] 观察地貌时,宜选择一个视野比较广阔的地方,按照从宏观到微观、从面到点的顺序进行观察。一般先观察视野内大的地貌,再观察和描述次一级地貌,最后描述河漫滩等更小的地貌特征。由此可知,观察的正确顺序为a、b、c。故选A。
4. 地貌观察的内容不包括( )
A.高度和坡度B.地层的形成过程C.形状和面积D.破碎程度和分布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貌观察的内容主要包括高度、坡度、坡向以及地貌的形状、面积、空间分布状况、地面起伏状况和破碎程度等,由此可知,A、C、D不符合题意;地层的形成过程不是地貌观察的主要内容,B符合题意。故选B。
[2023山东淄博实验中学期末]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到华北某地进行研学。该地正在打造“太阳山”工程——建设大型山坡集中式光伏发电站,如图示意该地等高线分布(单位:m)。据此回答5~6题。
5. 图中桥梁与山峰的高差可能是( )
A.510 mB.550 mC.570 mD.590 m
[解析] 读图可知,桥梁位于瀑布上游地区,瀑布的高差约为52 m,图中等高距为100米,则可计算出桥梁的海拔约为352~400 m,山峰的海拔为915 m,则二者的高差为515~563 m。故选B。
6. 学生通过研学得知( )
A.目测山峰海拔约915 mB.甲地坡面河流流向东南C.桥梁是欣赏瀑布的最佳地点D.甲地可观测到丁地植被
[解析] 山峰的海拔用目测不可能准确,A错误。甲地坡面径流流向东北,因为东北地势更低,B错误。欣赏瀑布的最佳地点是在一定的距离和角度仰视,桥梁的海拔比瀑布高,不是最佳欣赏地点,C错误。甲、丁之间没有东西遮挡,所以甲地可观测到丁地植被,D正确。故选D。
B级 关键能力提升练
[2023徐州一中期中]如图为某次战役使用的等高线作战图。主阵地负责伏击敌军,前沿观察哨负责快速发现敌军,并用无线电向指挥部汇报位置,开战后需安全地撤回主阵地协同作战。指挥部负责指挥全局,为前后方通信信息枢纽,且有一定后勤、医疗功能。据此回答7~8题。
7. 最佳的前沿观察哨和指挥部位置分别是( )
A.①地和⑤地B.②地和⑥地C.③地和⑦地D.④地和⑥地
[解析] 前沿观察哨负责快速发现敌军,应位于视线良好,利于观察的地方。由敌军车队行进方向可知,②地不被地形阻挡,可以在整个敌军行进线路上快速发现敌军,适合设置观察哨;⑥地位于主阵地西侧,在敌军行进路线的后方,较为安全。①地和⑤地在开战之后都无法安全撤回主阵地,④地是最晚发现敌军的地方,③地距离敌军不够近,不适合做观察哨,⑧地在主阵地后方坡地上,不利于观察敌情。故选B。
8. 伏击主阵地的布置可能主要考虑( )
①公路拐角,车速较慢 ②陡坡凸坡,易守难攻 ③坡度平缓,易于出击 ④森林较密,利于隐蔽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解析] 公路拐角,车速会变慢,有利于防止敌军加速逃跑,①正确。该地是陡坡凹坡,②错误。主阵地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③错误。当地森林较多,利于隐蔽伏击,④正确。故选C。
[2023连云港高中期末]为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我国福建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组织了野外地貌考察。如图为考察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据此回答9~11题。
9. 甲、乙、丙、丁四地中,从宏观上观察图示地区地貌宜选择的地点是( )
A.甲B.乙C.丙D.丁
[解析] 宏观上观察地貌宜选择视野较开阔、能观察到图示大部分地区的地点。读图可知,四地中甲地海拔最高,视野最为开阔,A项正确。乙、丙、丁位于山谷或坡地上,视野不够广阔。故选A。
10. 返校后同学们写了观察报告,下列报告中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该地地形以平原为主②乙地坡度较丙地大③河流干流自西向东流④戊处附近存在瀑布⑤a和b两地的相对高差为150米⑥c和d两地相对高差为200米
[解析] 图中大部分地区海拔在500米以下,地形以丘陵为主,故①错误;乙地等高线较丙地稀疏,坡度较小,故②错误;结合图中指向标可知,河流干流流向为自西向东,故③正确;戊处附近为陡崖,且有河流经过,所以存在瀑布,故④正确;a海拔为100~150米,b海拔为250~300米,两地的相对高差为100~200米,不能确定具体数值,故⑤错误;c海拔为250米,d海拔为450米,两地相对高差为200米,故⑥正确。故选B。
A.①②③B.③④⑥C.②④⑤D.①③⑥
11. 观察发现丙坡植物生长茂盛,明显好于其他地区,其主要原因可能是丙坡为( )
A.阴坡,水分条件好B.迎风坡,光照条件好C.阳坡,光照条件好D.背风坡,水分条件好
[解析] 图示地区位于福建,根据指向标可知,丙坡是南坡,南坡是阳坡,A项错误;阳坡光照条件更好,植被生长更好,C项正确;迎风坡水分条件更好,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水分较少,B、D项错误。故选C。
[2023无锡期末]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2022年2月4日至20日在北京和张家口举行,其中张家口赛区承办大部分滑雪项目。如图示意张家口某高山滑雪场等高线分布。据此回答12~13题。
12. 滑雪比赛中,下列赛段平均速度最小的是( )
A.AB段B.BC段C.CD段D.DE段
[解析] 题干要求“平均速度最小”的赛段,即找出区间长并且坡度小的赛段。读图可知,图中等高距为30 m。AB段、BC段和CD段均跨过三条等高线,因此落差均在90~120米;DE段跨过两条等高线,落差范围为60~90米。水平距离中,AB段>BC段>CD段,CD段、DE段水平距离相近。根据坡度相关知识,坡度与垂直距离成正比,与水平距离成反比。AB段的坡度小于BC段、CD段,DE段的坡度小于BC段、CD段,排除B、C。读图可知,AB段的坡度小于DE段,所以赛段平均速度最小的是AB段。故选A。
13. 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地点中几乎可以观看到比赛全程的是( )
[解析] 根据等高线相关知识,等高线凸向低海拔处为山脊。读图可知,①③均位于山脊的东侧,视野受到山脊阻挡,不能完整观看山脊西侧的赛道,排除A、C。由A到B等高线先稀疏后密集,坡度先缓后陡,为凸坡,④处海拔在1 740~1 770米,无法通视AB段。根据地貌的观察相关知识,应选择视野开阔地区,②处海拔在1 920~1 980米,视野开阔,几乎可以观看到比赛全程。故选B。
14. [2023广东茂名期末]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905年9月,詹天佑主持修建我国首条铁路干线——京张铁路。他在勘测八达岭线路段时,发现该路段地形坡度大,火车爬坡困难。他巧妙地将线路设计成“人”字形(见右图),不仅成功解决了这一问题,还成为我国铁路建设的一个杰作。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单元活动 学用地形图探究地貌特征背景图课件ppt,共1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内容索引,梳理教材夯实基础,探究重点提升素养,随堂演练知识落实,认识等高线地形图,核心归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单元活动 学用地形图探究地貌特征多媒体教学课件ppt,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认识等高线地形图,自主检测,情境探究,方法突破,应用体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走进敦煌风成地貌的世界作业课件ppt,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分层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