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8页未读,
继续阅读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单元地球运动的意义单元整合课件鲁教版选择性必修1 课件 1 次下载
-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单元地形变化的原因第一节岩石圈的组成及物质循环课件鲁教版选择性必修1 课件 1 次下载
-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单元地形变化的原因第三节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课件鲁教版选择性必修1 课件 1 次下载
-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单元大气变化的效应单元整合课件鲁教版选择性必修1 课件 1 次下载
-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单元大气变化的效应单元活动分析判断气候类型课件鲁教版选择性必修1 课件 1 次下载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单元地形变化的原因单元整合课件鲁教版选择性必修1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单元地形变化的原因单元整合课件鲁教版选择性必修1,共26页。
第二单元 地形变化的原因单元整合1构建·知识体系2整合·核心专题01构建·知识体系02整合·核心专题专题一 外力作用与地貌1.不同区域的主导外力作用2.同一种外力作用在不同区域形成不同地貌(1)流水作用(2)风力作用3.不同尺度区域内的外力作用(1)大尺度区域的主导外力作用(2)小尺度区域地貌形态的外力作用几种外力作用规律的判断(1)沉积规律陆地上的沉积作用可分为风、流水、冰川和湖沼等沉积类型。其中风力沉积和流水沉积是在碎屑颗粒的重力大于水流或风的搬运力时发生的,一般是颗粒大的、密度大的先沉积,颗粒小、密度小的后沉积,使沉积物按照一定顺序形成有规律的带状分布;冰川的机械沉积多因冰体融化而发生,冰碛物大多没有分选,大小颗粒混杂。如下图:方法技巧(2)沙丘坡面形态与风力的关系沙丘迎风坡缓,背风坡陡,多呈新月形。(3)不同河段流水作用的差异①河流上游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如图中A。②河流中游以流水搬运作用为主,如图中B。③河流下游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如图中C。【例1】 霍林河发源于大兴安岭,为山前半干旱区及部分半湿润区的平原带来了流水及泥沙。受上游修建水库和灌溉的影响,山前平原河段多年断流。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 修建水库前,营造该地区山前平原地表形态的力主要来自( ) BA.构造运动 B.流水 C.冰川 D.风(2) 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是由于( ) CA.地面沉降 B.流水侵蚀 C.风力侵蚀 D.冻融塌陷思路导引第(1)题,霍林河上游流经大兴安岭,流速快,泥沙______能力强,在出山口位置因地势变得低平、水流速度减慢,从上游挟带的泥沙、碎石在此______形成山前平原(冲积扇),因此营造该地区山前平原地表形态的力主要是流水,B项正确;山前平原地势平坦,构造运动常形成高山、深谷,使地表变得__________,A项错误;该地纬度较低且大兴安岭海拔较低,山前地带没有大规模的冰川活动,C项错误;修建水库前,山前地区因有河流流经,水资源较丰富,气候较______受风力侵蚀、沉积等作用影响小,D项错误。搬运堆积高低不平湿润第(2)题,山前平原属半干旱、半湿润地带,因河流断流使气候逐渐变得______,风力作用增强,风力的______作用使在山前堆积的泥沙不断被吹蚀、搬运,形成风蚀洼地,随着风力的不断侵蚀,洼地不断增多增大,C项正确;地面沉降通常规模较大、发生的速度快,并且塌陷是从地下向地面传播,与该地洼地慢慢由地表向地下不断侵蚀、加深的特征不符,A项错误;此时河流断流,流水______作用微弱,B项错误;地下冻土冻融塌陷应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______气温高,地面冻融塌陷,______气温低,土壤结冰则不再冻融塌陷,并不会使洼地一直增多增大,D项错误。干旱侵蚀侵蚀夏季冬季专题二 地形成因的分析思路 任何地形成因都必须从内力和外力两个方面分析,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其思路:地形成因=内力作用+外力作用。内力作用主要从地壳运动——板块碰撞或张裂、地质构造(褶皱、断层)的角度分析;外力作用应先根据区域特征判断外力作用的类型(流水、风、海浪、冰川等),进而找出对应的外力作用形式(侵蚀、搬运、堆积作用等)。 一般来说,大的地形一般是内力作用为主,外力作用为辅。比如高山,是地壳抬升,后期经外力作用形成。小的地形以外力作用为主,比如喀斯特地貌、丹霞地貌、海蚀崖、冲积扇等。 地貌成因和形成过程类主观题的答题思路如下:续表续表【例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华山是我国著名的山峰之一,北邻渭河平原,南依秦岭,海拔2 154.9米,壁立千仞,以险峻称雄于世。下图为秦岭、渭河平原剖面示意图。 材料二 据考证,渭河平原形成后,不仅有黄土堆积其间,渭河及其两侧支流挟带的大量泥沙也填充其中。(1) 指出秦岭与渭河平原所在岩体的相互运动关系。[答案] 秦岭所在岩体相对上升,渭河平原所在岩体相对下降。(2) 推测华山的地质构造类型,并分析其挺拔险峻的成因。[答案] 华山为断块山。华山位于秦岭北部,岩体相对上升,其北坡形成大断崖。(3) 根据上述材料,以渭河平原为例说明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答案] 地表形态的塑造是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共同影响的结果。内力作用使渭河平原断裂下陷形成谷地(低地);外力作用(风力、流水等)将沉积物搬运过来填充其中,形成肥沃的平原。 思路导引 第(1)题,读图可知,该地区是断层,该处断层的位移以______方向为主,相对下降的岩体形成____________,相对上升的岩体发育成____________。第(2)题,由材料一可知,华山位于秦岭北坡,为______山,______处坡度陡峭。第(3)题,从______作用和______作用共同影响的角度进行分析。垂直谷地或低地山岭或高地断块断层内力外力专题三 地形对人文地理要素的影响续表【例3】 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1) 描述苏门答腊岛的地形特征。[答案] 西南部为山地,东北部为平原;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海岸线较平直。(2) 根据图中信息概括苏门答腊岛聚落的分布特点并说明其主要原因。[答案] 分布特点:西南地区多沿海分布,中部和东北地区多沿河流分布。主要原因:①地形平坦;②水源充足;③交通便利。(3) 若修建连接甲、乙两城的铁路,试评价当地自然条件对铁路的影响。[答案] 有利:地形平坦。不利:①沿途多沼泽;②跨越多条河流;③多火山、地震,地质基础不稳固。 思路导引第(1)题,从主要__________、地势起伏及海岸线形态方面进行说明。第(2)题,结合图示信息可知,该区域聚落主要沿________和河流分布。从地形、水源和______等方面说明主要原因。第(3)题,从地形平坦角度说明有利影响;从沿途______分布、河流及火山、______等地质灾害方面说明不利影响。地形类型海岸线交通沼泽地震
第二单元 地形变化的原因单元整合1构建·知识体系2整合·核心专题01构建·知识体系02整合·核心专题专题一 外力作用与地貌1.不同区域的主导外力作用2.同一种外力作用在不同区域形成不同地貌(1)流水作用(2)风力作用3.不同尺度区域内的外力作用(1)大尺度区域的主导外力作用(2)小尺度区域地貌形态的外力作用几种外力作用规律的判断(1)沉积规律陆地上的沉积作用可分为风、流水、冰川和湖沼等沉积类型。其中风力沉积和流水沉积是在碎屑颗粒的重力大于水流或风的搬运力时发生的,一般是颗粒大的、密度大的先沉积,颗粒小、密度小的后沉积,使沉积物按照一定顺序形成有规律的带状分布;冰川的机械沉积多因冰体融化而发生,冰碛物大多没有分选,大小颗粒混杂。如下图:方法技巧(2)沙丘坡面形态与风力的关系沙丘迎风坡缓,背风坡陡,多呈新月形。(3)不同河段流水作用的差异①河流上游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如图中A。②河流中游以流水搬运作用为主,如图中B。③河流下游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如图中C。【例1】 霍林河发源于大兴安岭,为山前半干旱区及部分半湿润区的平原带来了流水及泥沙。受上游修建水库和灌溉的影响,山前平原河段多年断流。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 修建水库前,营造该地区山前平原地表形态的力主要来自( ) BA.构造运动 B.流水 C.冰川 D.风(2) 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是由于( ) CA.地面沉降 B.流水侵蚀 C.风力侵蚀 D.冻融塌陷思路导引第(1)题,霍林河上游流经大兴安岭,流速快,泥沙______能力强,在出山口位置因地势变得低平、水流速度减慢,从上游挟带的泥沙、碎石在此______形成山前平原(冲积扇),因此营造该地区山前平原地表形态的力主要是流水,B项正确;山前平原地势平坦,构造运动常形成高山、深谷,使地表变得__________,A项错误;该地纬度较低且大兴安岭海拔较低,山前地带没有大规模的冰川活动,C项错误;修建水库前,山前地区因有河流流经,水资源较丰富,气候较______受风力侵蚀、沉积等作用影响小,D项错误。搬运堆积高低不平湿润第(2)题,山前平原属半干旱、半湿润地带,因河流断流使气候逐渐变得______,风力作用增强,风力的______作用使在山前堆积的泥沙不断被吹蚀、搬运,形成风蚀洼地,随着风力的不断侵蚀,洼地不断增多增大,C项正确;地面沉降通常规模较大、发生的速度快,并且塌陷是从地下向地面传播,与该地洼地慢慢由地表向地下不断侵蚀、加深的特征不符,A项错误;此时河流断流,流水______作用微弱,B项错误;地下冻土冻融塌陷应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______气温高,地面冻融塌陷,______气温低,土壤结冰则不再冻融塌陷,并不会使洼地一直增多增大,D项错误。干旱侵蚀侵蚀夏季冬季专题二 地形成因的分析思路 任何地形成因都必须从内力和外力两个方面分析,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其思路:地形成因=内力作用+外力作用。内力作用主要从地壳运动——板块碰撞或张裂、地质构造(褶皱、断层)的角度分析;外力作用应先根据区域特征判断外力作用的类型(流水、风、海浪、冰川等),进而找出对应的外力作用形式(侵蚀、搬运、堆积作用等)。 一般来说,大的地形一般是内力作用为主,外力作用为辅。比如高山,是地壳抬升,后期经外力作用形成。小的地形以外力作用为主,比如喀斯特地貌、丹霞地貌、海蚀崖、冲积扇等。 地貌成因和形成过程类主观题的答题思路如下:续表续表【例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华山是我国著名的山峰之一,北邻渭河平原,南依秦岭,海拔2 154.9米,壁立千仞,以险峻称雄于世。下图为秦岭、渭河平原剖面示意图。 材料二 据考证,渭河平原形成后,不仅有黄土堆积其间,渭河及其两侧支流挟带的大量泥沙也填充其中。(1) 指出秦岭与渭河平原所在岩体的相互运动关系。[答案] 秦岭所在岩体相对上升,渭河平原所在岩体相对下降。(2) 推测华山的地质构造类型,并分析其挺拔险峻的成因。[答案] 华山为断块山。华山位于秦岭北部,岩体相对上升,其北坡形成大断崖。(3) 根据上述材料,以渭河平原为例说明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答案] 地表形态的塑造是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共同影响的结果。内力作用使渭河平原断裂下陷形成谷地(低地);外力作用(风力、流水等)将沉积物搬运过来填充其中,形成肥沃的平原。 思路导引 第(1)题,读图可知,该地区是断层,该处断层的位移以______方向为主,相对下降的岩体形成____________,相对上升的岩体发育成____________。第(2)题,由材料一可知,华山位于秦岭北坡,为______山,______处坡度陡峭。第(3)题,从______作用和______作用共同影响的角度进行分析。垂直谷地或低地山岭或高地断块断层内力外力专题三 地形对人文地理要素的影响续表【例3】 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1) 描述苏门答腊岛的地形特征。[答案] 西南部为山地,东北部为平原;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海岸线较平直。(2) 根据图中信息概括苏门答腊岛聚落的分布特点并说明其主要原因。[答案] 分布特点:西南地区多沿海分布,中部和东北地区多沿河流分布。主要原因:①地形平坦;②水源充足;③交通便利。(3) 若修建连接甲、乙两城的铁路,试评价当地自然条件对铁路的影响。[答案] 有利:地形平坦。不利:①沿途多沼泽;②跨越多条河流;③多火山、地震,地质基础不稳固。 思路导引第(1)题,从主要__________、地势起伏及海岸线形态方面进行说明。第(2)题,结合图示信息可知,该区域聚落主要沿________和河流分布。从地形、水源和______等方面说明主要原因。第(3)题,从地形平坦角度说明有利影响;从沿途______分布、河流及火山、______等地质灾害方面说明不利影响。地形类型海岸线交通沼泽地震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