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语文朗读宝

    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第1页
    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第2页
    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第3页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读语段,根据拼音写汉字,古诗文默写,阅读下面三则材料,阅读短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五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1.(3分)读语段,根据拼音写汉字。2023530日,神舟十六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对接空间站天和核心cāng      径向端口,顺利入驻“天宫”。地面航天中心实时jiān      控空间站的情况。代代航天人chéng      载着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飞天梦想,接续奋斗,筑梦苍穹     得了全世界由zhōng      的赞     。中国航天精神也将时时biān cè        着中华儿女继续探索宇宙,共同奔     人类航天史上zhǎn      新的纪元。2.(2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组是(  )A拥()血pō)暗(huì牙(cī) B巴(nǐng哮(páo杆(wěi想(xiá C.踌chú雾()恐)招gòng D恨(zèng)恶1iè)徘huí发(bèng3.(2分)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发怔 荣幸 胸膛 拌倒 B.颤抖  妒忌 房粱 慈祥 C.山寨 预记 牲畜 泥浆 D.锻炼 呐喊 附庸 喉咙4.(2分)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因为准备充分,小亮在围棋比赛中显得胸有成竹 B.小明成绩上升很快,张老师一针见血指出了他进步的原因。 C.苏轼是豪放派代表词人之一,在宋代的文坛上颇负盛名 D.爷爷过生日那天,我们兄妹几个序齿排班给他祝寿。5.(2分)下面句子中,歇后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经过语文张老师的耐心分析、点拨,我这脑子总算是四月的冰河——开动(冻)了。 B.交流了半天,小明的态度还是外甥打灯笼——照旧 (舅),妈妈有些生气了。 C.妈妈做菜时,总是咸菜烧豆腐——有言 (盐)在先。 D.小刚说:“你可别冤枉我!我可是小葱拌豆腐——一清 (青)二白。”6.(2分)下列句子的表达特点与其它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这里的山泉水很甜很甜,可我还是想念故乡的井水。 B.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C.父亲的自行车虽然比不上汽车宽敞舒服,但它满载着我的童年记忆,看起来是那么熟悉,那么亲切。 D.我称赞梅花,她虽然没有玫瑰那么芬芳迷人,却能够在寒冬中傲然独立。713古诗文默写。1)诗可言志,“                        ”是《从军行》中戍边将士的豪壮誓言,诗中有画,”                    ”这是王维笔下鸟鸣山更幽的月夜春景;诗中有趣,                        ”让我们感受到了乡村孩童天真可爱,树荫之下学习农耕的乐趣。2)文言文中也有不同的人物形象,《自相矛盾》中的卖矛和盾的人是个愚者,因为他忽略了“                            ”;《杨氏之子》中的杨氏子是个智者,一句“              ”体现了 他的智慧和幽默。3)聆听古人名言,学会做人的道理。生活中,我们要做善良的人                  ”;要多行仁义之事,否则会像《左传》中所说的“                 ”。8.(2分)体会句子表达的特点,选择种情景写句子。例:这个体操运动员在高低杠上的动作真灵巧,就像敏捷的猴子在树干间攀援、穿行。孩子来到游乐园风筝在天空飘荡                    9.(7分)阅读下面三则材料材料三ㅤㅤ如今,我们手上和身上的智能穿戴越来越多:无人驾驶、智能车间、机器人医生……正逐渐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越来越多的社会领域也正在被人工智能与自动化技术“赋能”。随着人工智能发展,也有一些现象正悄然发生:网上的大V公开声称不再需要“费力”学习外语;围棋高手李世石在与人工智能机器人AlphaGo之间的“人机大战”中14落败,人类几乎颜面尽失,只因GPS说继续保持直行……人工智能的发展也引起了一些人的担忧和恐惧。一些人担心人工智能会取代人类工作,导致大量的失业,最终掌控了人类的命运。法国思想家贝尔纳•斯蒂格勒甚至用“人工愚蠢”来形容当代社会。1)请简要概括材料二的数据图传达的主要信息。                     2)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三,下面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ChatGPT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能够根据聊天的上下文进行互动,与真正人类的聊天和交流完全一样。B.生活中,越来越多的社会领域也正在被人工智能与自动化技术“赋能”。未来人工智能会完全取代人类。C.学生们几乎都在用ChatGPT做作业,是因为它能够又快又好地帮助他们完成作业。D.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人工智能将进入人们生活的许多方面。3)结合以上三则材料,谈谈你对“人工智能”的看法。                     10.(15分)阅读短文苏七块ㅤㅤ苏大夫本名苏金散,民国初年在小白楼一带,开所行医,天津卫挂头牌,连洋人赛马,也来求他。他人高袍长,手瘦有劲,红唇皓齿,眸子赛灯,浸了油似的乌黑锃亮。张口说话,声音打胸腔出来,远近一样响,要是当年入班学戏,逢到有人伤筋断骨找他来,他呢?手指一触,里头怎么回事,立时心明眼亮。忽然双手赛一对白鸟,急如闪电,只听“咔嚓咔嚓”,断骨头就接上了。贴块膏药,上了夹板,一准是鞠大躬谢大恩送大匾来了。ㅤㅤ人有了能耐,脾气准特色。苏大夫有个特色的规矩,凡来瞧病,必得先拿七块银元码在台子上,他才肯瞧病,能耐就值七块,因故得个挨贬的绰号叫做:苏七块。当面称他苏大夫,谁也不知他的大名苏金散了。ㅤㅤ苏大夫好打牌,一日闲着,两位牌友来玩,便把街北不远的牙医华大夫请来,凑上一桌。玩得正来神儿,往门上一靠,右手托着左胳膊肘,脖子周围的小褂湿了一圈,显然摔坏胳膊,哪拿得出七块银元?他说先欠着苏大夫,过后准还ㅤㅤ谁料苏大夫听赛没听,照样摸牌看牌算牌打牌,或喜或忧或惊或装作不惊。一位牌友看不过去,使手指指门外,苏大夫眼睛仍不离牌。“苏七块”这绰号就表现得斩钉截铁了。ㅤㅤ牙医华大夫出名的心善,他推说去撒尿,离开牌桌走到后院,绕到前街,远远把靠在门边的张四悄悄招呼过来,转身打原道返回,进屋坐回牌桌ㅤㅤ过一会儿,张四歪歪扭扭走进屋,把七块银元“哗”地往台子上一码。这下比按铃还快,挽起袖子,把张四的胳膊放在台子上,跟手左拉右推,下顶上压,预备重重挨几下,苏大夫却说:“接上了。”当下便涂上药膏,还给张四几包活血止疼口服的药面子。张四说他再没钱付药款,苏大夫只说了句:“这药我送了。”便回到牌桌旁。ㅤㅤ今儿的牌各有输赢,更是没完没了,直到点灯时分,大家才散。临出门时,苏大夫伸出瘦手,留他有事。待那二位牌友走后,他打自己座位前那堆银元里取出七块ㅤㅤ“有句话,还得跟您说。您别以为我这人心地不善,只是我立的这规矩不能改!”ㅤㅤ华大夫把这话带回去,琢磨了三天三夜,到底也没琢磨透苏大夫这话里的深意。但他打心眼儿里钦佩苏大夫这事这理这人。——选自《俗世奇人》,作者冯骥才,选文时有删减注释:[1]赛:有“好像”或“似”之意,天津方言。1)请根据下面的提示,将短文第自然段的情节发展图补充完整。车夫求医无钱→           →华大夫暗中相助→          →苏大夫还钱明规矩2)作者在描写苏七块时,用到的描写人物的方法有      动怍描写神态描写 外貌描写 语言描写 侧面描写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3)文中有多处表现苏七块的“医术奇”的语句,请你用“——”画出两处。4)下列关于这篇小说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小说富含浓厚的“津味”,作者使用了具有天津卫方言特色的词语,如“嘛”“赛”,将人物表现得活灵活现。B.无论贫富亲疏,必得先拿七块银元码在台子上,苏大夫才肯瞧病,所以人们为他取了个称赞他的绰号:苏七块。C.作者笔下的苏七块不仅“长相奇”“医术奇”,脾气、规矩也奇。D.这篇小说构思精巧,作者先从整体上勾勒人物,然后通过典型事例展现人物个性,相得益彰,使苏七块的形象栩栩如生。5)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体会苏七块当时的内心,结合文章内容写写。                     6)有人骂苏七块“认钱不认人,能耐就值七块”,你认同吗?请结合短文内容谈谈自己的看法。(语言简练,两处即可)                    11.(12分)阅读短文           ㅤㅤ201081日,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的第39处世界遗产。这里有很多宝藏建筑,建造于1279年前后,距今已经有七百多年的历史了。当时元世祖忽必烈为改革历法,登封观星台是硕果仅存的一座。在当时,人们就已经测出一年有365天又5小时4912秒,可见精确度之高。ㅤㅤ这座高台建筑其貌不扬,其实大有讲究,它相当于一个放大的圭表。圭表,主要用来测量日影长度,水平的部分是“圭”,地面上长逾30米的石梁相当于“圭”。ㅤㅤ如何利用这个“大圭表”进行观测呢?通过观察高台北西墙上凹槽横梁的日影落在石圭上落点的刻度,并记录落点移动的轨迹,天文台的工作人员即可校定时间ㅤㅤ观星台左右两侧对称,设环形踏道盘绕而上。顺着石阶登顶,可以看到一件日晷。据碑刻记载,可惜如今都已不存。幸运的是,这座天文台历经朝代更迭、战火硝烟,成为我们穿越百年,对话古代先贤的联接。ㅤㅤ夜幕降临,月光洒在斑驳的石砖上,观景台仿若见证苍茫宇宙老者,更显庄重。立于高台之上,听微风吹过,看万千星辰在黑夜中闪耀,不由崇敬古代天文学家的伟大,也忽觉自己在时间和空间中的渺小。古时候天文星象被释义用来保证皇权,但中国人仰望星空的精神却古今一脉,从来断绝。1)请你为这篇短文加上合适的题目,写在文章前面的横线上。2)本文围绕观星台写了几个方面的内容,根据提示把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建造年代和由来一                        —登顶感受  致敬先贤3)作者想为文中第②③自然段分别配一幅图,下列选项最合适的一项是      A.2)(1B.1)(2C.2)(3D.3)(24)读短文第自然段,按要求回答问题。读画“——”的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体会其表达效果。                      想一想作者为什么崇敬古代天文学家的伟大,又忽觉自己的渺小?请结合上下文写出你的理解。                     12.(6分)读《西游记》1)古代长篇小说多是章回体,一回或若干回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小故事。请你回忆《西游记》故事情节发展的先后顺序,为下面的回目选择正确的排序      八卦炉中逃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官封弼马心何足 名注齐天意未宁九九数完魔划尽 三三行满道归根法性西来逢女国 心猿定计脱烟花陈光蕊赴任逢灾 江流僧复仇报本八戒大战流沙河 木叉奉法收悟净A.①②④⑥⑤③B.②①⑤④⑥③C.②①⑤⑥④③D.①②⑤③⑥④2)下面的语段是借芭蕉扇被骗后,唐僧、八戒、沙僧三人关于是否“西行“的对话,试从中选取二人,分析其人物特点。那师父爬上马,与八戒、沙僧复东来有二十余里,方才歇下道:“悟空,不停当!被那厮哄了!”八戒道:“是怎么说?”行者道:“我将扇子掮了一下,火光烘烘,火气愈盛;第三扇,把毫毛都烧尽矣!”沙僧道:“似这般火盛,无路通西,无火处无经,诚是进退两难!                    13表达与交流(30分)根据要求作文。ㅤㅤ漫画往往意味深长,能引发我们的思考。请你从下面两幅漫画中选择一幅,先看看漫画画的是什么内容,联系生活中的人或事,思考漫画的含义ㅤㅤ注意:撰写时自拟题目,先写清楚漫画内容,再写清楚自己的思考。
    2022-2023学年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五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1【分析】考查了看拼音写词语。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写出相应的词语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解答】故答案为:           2【分析】考查汉字读音。注意平翘舌的发音及声调的不同,这样才能选择做到正确的读音,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解答】A.有误,或故意露出牙齿B.有误。C.正确。D.有误。徘徊:[pái huái]比喻犹豫,拿不定主意。故选:C3【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根据平时的字词积累,结合具体语境,对每个语句中的字词进行分析完成即可。【解答】A.有误,绊倒:行走时足受阻而跌倒。B.有误,房梁:用于支撑房屋顶部结构的结实横木。C.有误,预计:事先估计或计算。D.正确。故选:D4【分析】考查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与辨析,需要平时生活中多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体会,并且多积累,多总结。【解答】A.“胸有成竹”意思是比喻熟练有把握。此词在该句中形容小亮在比赛中很有把握。B.“一针见血”意思是比喻说话直截了当,切中要害,它含褒义。故B项不恰当。C.“颇负盛名”意思是意思是相当的有名声,形容名人或名物有很大的名声,因此C选项正确.D.“序齿排班”的意思是按年龄大小排成顺序。此词在该选项中是说我们兄妹按年龄大小的顺序给爷爷祝寿。故选:B5【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歇后语的积累与应用。完成此类题目较简单,结合课外的积累及课本中“日积月累”的诵读完成。【解答】ABD正确。C.运用不当。“真是咸菜烧豆腐——有言(盐)在先”表示将说话说在事情前边。故选:C6【分析】考查修辞。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对比、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解答】ACD运用对比的修辞方法。B.“碗有千斤重”运用夸张的修辞方法。故选:B7【分析】本题考查了古诗文默写和名言警句。完成此类题目不难,结合对于课文中语段的诵读及题目中的提示将句子补充完整,注意不加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解答】1)分别出自唐代王昌龄的《从军行》,唐代王维的《鸟鸣涧》。2)分别出自《自相矛盾》《杨氏之子》。3)恻隐之心,仁之端也:有同情之心。多行不义,一定会自取灭亡。故答案为:1)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夜静春山空   也傍桑阴学种瓜;2)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  不可同世而立 3)恻隐之心  仁之端也   必自毙。8【分析】考查情景写话。情景写话是听话、说话能力在实际交往中的应用。【解答】认真分析例句可知,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体现了运动员动作的灵巧,抓住孩子们的特点。故答案为:孩子来到游乐园:孩子来到游乐园,像一只只快乐的蝴蝶自由自在。9【分析】材料一介绍了ChatGPT是什么;材料二是不同产品达到1亿用户所需时间数据图;材料三列举了人工智能给人们带来的变化。【解答】1)考查了图表信息转换能力。从数据图可以看出;手机:16年网站:7年;Twitter5WInstagram8.5年;微信:用时13个月;Tiktok:用时9个月,其中ChatGPT。这说明科技产品正在以越来越快的速度进入公众的生活。2)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A.有误,题干中“完全一样”的说法不准确,“未来人工智能会完全取代人类”的说法不准确,根据材料一“一项调查显示,美国89%的大学生都是用ChatGPT做作业”可知题干说法不准确。故选D3)考查了看法建议。从材料一和材料三可以看出一部分人对人工智能的发展存在担忧。根据这些现象。答案不唯一。故答案为:1)科技产品正在以越来越快的速度进入公众的生活,并且新产品的推广和普及速度也变得越来越快。2D3)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ChatGPT的确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便利。ChatGPT可以按要求生成质量高的内容以及帮助我们评估。但人工智能不应成为我们学习工作的替代品,过度依赖人工智能便会令我们的生活停滞不前。10【分析】短文记叙了苏七块的特殊规矩,表面严格按规矩办事,显得不通人情,但实际上却心地善良,关心病患。【解答】1)考查了文章内容。根据“谁料苏大夫听赛没听,或喜或忧或惊或装作不惊。”“苏大夫已然站在张四面前,把张四的胳膊放在台子上,跟手左拉右推,张四抽肩缩颈闭眼呲牙,苏大夫却说:‘接上了。2)考查了描写方法。根据“他人高袍长,五十开外,眸子赛灯,浸了油似的乌黑锃亮,根据“忽然双手赛一对白鸟,急如闪电”可知运用了动作描写,照样摸牌看牌算牌打牌,脑子全在牌桌上,根据“苏大夫却说:‘接上了,描写华大夫是侧面描写。3)考查了文章内容。根据“手指一触,里头怎么回事。忽然双手赛一对白鸟,急如闪电,不等病人觉疼。”可知答案。4)考查了文章内容。根据“人家骂他认钱不认人,因故得个挨贬的绰号叫做:苏七块,背后叫他苏七块。”可知选项B说法错误。5)考查了文章内容。根据“有句话。您别以为我这人心地不善!”可知苏七块心地善良,对病人也很关心。6)考查了文章内容。根据“有句话。您别以为我这人心地不善!”“这药我送了”可知答案。故答案为:1)苏大夫不治病  苏大夫治病。2D3)手指一触,隔皮截肉,立时心明眼亮,上下翻飞,只听“咔嚓咔嚓”,断骨头就接上了。4B5)苏七块内心也很着急,但自己立的规矩不能破。6)不同意,文中描写苏七块免费送药,可知苏七块不是认钱不认人。11【分析】本文介绍了我国古老的建筑观星台,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天文台,距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所测量的数据与运用现代科技所得出来的数值仅相差10秒,可见精确度之高。表现了我国古代人的智慧和创造力。【解答】1)考查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通读短文可知。故短文题目可拟定为“古老的观星台”。2)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通读短文,比如观星台,建造于1279年前后。”“观星台正是由高台和地面上的水平石圭组成:高约10米的台身相当于“表”。”“通过观察高台北西墙上凹槽横梁的日影落在石圭上落点的刻度,天文台的工作人员即可校定时间、夏至、冬至等四季节气,听微风吹过,遥想古人夜观浩瀚星空的身影,也忽觉自己在时间和空间中的渺小,本题可总结填空为:建造年代和由来一观星台的构造一观星台的作用—登顶感受 3)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通读短文第②③自然段,从文中的“这座高台建筑其貌不扬,它相当于一个放大的圭表,并记录落点移动的轨迹,推算春分、秋分。”这些内容可知,选项中最合适的一项是(2)(3)。4)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并填空回答问题,文中“夜幕降临,观景台仿若见证苍茫宇宙老者,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这样写所表达的效果是: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观景台的庄重,又忽觉自己的渺小的原因是:因为观星台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天文台,在当时,与运用现代科技所得出来的数值仅相差10秒。因此、伟大令人敬佩,作者忽觉得自己很渺小。故答案为:1)古老的观星台;2)观星台的构造   观星台的作用;3C4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观景台的庄重;因为观星台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天文台,在当时,与运用现代科技所得出来的数值仅相差10秒。因此、伟大令人敬佩,作者忽觉自己很渺小。12【分析】《西游记》为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所著,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主要描写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三人保护唐僧西行取经,一路上经受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得真经。该书深刻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讽刺批判现实社会的黑暗,歌颂孙悟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不畏强权、乐观向上的精神。在回顾经典名著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干要求作答。【解答】1)考查了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是第七回;是第九十九回;是第九回。按《西游记》故事情节发展的先后顺序为②①⑤⑥④③2)考查了人物形象分析。《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走着走着,前往芭蕉洞找铁扇公主,红孩儿之母,悟空初次借扇。由“我只要往有经处去哩”可知,体现了他坚定的信念和取经决心,八戒在取经这件事情并不是特别坚定,知难而退的特点,想“散伙”,沙僧诚恳踏实的性格特点,担心无法过火焰山。故答案为:1C2)沙僧认为“进退两难”,深为取经前途担忧。唐僧“我只要往有经处去哩”,可以看出他坚定、毅力不拔的性格特点。13【分析】本题是看图作文。题目中有两幅图画,我选第一幅图习作。图画上有三个和尚,仔细看图,结合图画中的提示,根据自己的想象,按题目要求作文。根据图画中的提示,作文题目就拟定为《三个和尚》。【解答】示例:《三个和尚》 从前有一座山,庙里有个高个子和尚、念经,给菩萨案桌上的水瓶添水,生活过得安稳自在。不久。他一到庙里。高个子和尚叫他去挑水,便要和高个子尚一起去抬水,而且水桶必须放在担子的中央。这样总算还有水喝。后来。他也想喝水。高个子和尚让胖和尚去提水。高个子和尚又让小和尚自己去挑水,他也没动,水缸里就这样干着,三个和尚就没有水喝,各敲各的木鱼,花草枯萎了,谁也不管,打翻烛台。三个和尚这才一起奋力救火,挑水的挑水,大火扑灭了。从此,任劳任怨。他们和睦相处,心安理得。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23/9/19 17:08:23;用户:13776644732;邮箱:13776644732;学号:38246260

    相关试卷

    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这是一份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六年级的男生,阅读与鉴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2022 ~2023学年五年级上学期名校期末语文试卷:

    这是一份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2022 ~2023学年五年级上学期名校期末语文试卷,共4页。

    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这是一份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读语段,根据拼音写汉字,恰当运用学过的诗句、名言填空,阅读下面两则材料,阅读短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